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枣庄市 2021 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21.04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 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
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
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
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这“三头牛”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
是“出力奉献”。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已经迈入 2021 年,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
性的一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精气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深情回首了过去一年,既有惊心动魄的风
云突变,又有豪情万丈的砥砺前行,热情礼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
力和创造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
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我们,就没有任何
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号召发扬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老黄牛精神。此次再次提及,正
是要在辞旧迎新之际,激扬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壮志豪情,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团结力量,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所谓“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就是人人
都要有同心同德、和谐相处、团结拼搏、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种“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精神,在中国抗疫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正如 2020
年 9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的,“在这场同严重疫情
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
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伟大抗疫
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凛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
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
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
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
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千千万万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
牛”,乘风破浪、爬坡向前,我们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摘编自《澎湃新闻》)
材料二:
九牛爬坡,个个用力。在中国人心中,“老黄牛”历来被赋予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忠于
职守、任劳任怨的象征意义。近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党全国
发扬“三牛”精神,其中就包括“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发扬老黄牛精神,需要勤恳奉献、忠诚实干,面对挫折更需要艰苦奋斗、负重前行。世
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近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历经千
难万险,在民族危亡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奋发图强,在时代发展中劈波逐浪,攻克了
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特别是刚刚结束
的 2020 年,来自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国际、自然等领域的挑战纷至沓来。在泰
山压顶的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展现出的韧劲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沉着应对,迎难而
上,在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
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各方面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不朽奇迹背后,始终如一贯穿着老黄牛般的奉献和实干精神。
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
的一大步。人间万事出艰辛,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
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021 年,我们面临着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
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等诸多挑战。面对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我
们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的精神,一直保持实干兴邦的劲头,以“老黄牛”
的精神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为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汇聚精
神力量。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我们已经走过万水千山。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要不断强化
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要当好艰苦奋斗的老黄牛,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
状态,不畏艰险,勇毅前行,用实干奋斗交出一份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摘编自《新华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21 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用什么
样的精气神开好局、起好步是我们思考的关键。
B.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这样就没有任
何困难难倒我们,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步伐。
C.抗疫精神诠释了中国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涵,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基因,是“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精神的集中体现。
D.在极不寻常的年份里,只有我们始终如一坚持老黄牛般的奉献和实干精神,各方面工
作才能取得新的进展,社会大局才能保持稳定。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牛的形象很美好,是因为牛的文化意象底蕴很深厚。在辞旧迎新之际,更能激扬壮志
豪情,更能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团结力量。
B.要幸福就要奋斗,因为世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在我们党领导下创造了一个个彪炳
史册的奇迹,跟践行“老黄牛”精神息息相关。
C.人间万事出艰辛,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一蹴而就。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国内疫情冲击
等诸多挑战,需要我们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已经走过万水千山。站在历史的交汇点,需要继续传承
和发扬“老黄牛”精神,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念。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B.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C.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
5.新时代为何要继续发扬“三牛”精神?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相关论述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再见,流沙河先生
曹可凡
①说起流沙河,人们自然会想起上世纪 50 年代那篇《草木篇》,这首长诗以白杨、藤、
仙人掌、梅和毒菌为赋,表达诗人的爱憎。现在读来平平常常,但那时却掀起轩然大波,被
认定为“毒草”。于是,流沙河被打入冷宫,只得做木匠活糊口度日。对此,写过《死水微澜》
的李劫人大为不解。他认为像《草木篇》那样拟人化的诗作,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流沙河何
以凭这样的诗出名,故复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②晚年的流沙河远离尘嚣,闭门谢客,蜗居在一幢简陋的公房里,吟诗作文,怡然自得。
因为余光中先生缘故,他破例接受采访。当然话题也由余光中衍生开来。说起余光中,流沙
河先生摇着折扇,语调不紧不慢:“1981 年初秋,差旅东行。列车长途,不可闲度,终于在酷
暑与喧闹间,读了余光中等数位台湾诗人的作品,真是满心欢喜,特别是余光中的《当我死
时》《飞将军》海祭》等诗最使我感动。读余光中的诗,就会想起孔子见老聘时所说的话,‘吾
始见真龙’。”之后,流沙河在《星星》诗刊长文介绍余诗,并开设讲座,专题分析余光中《乡
愁》鷹等你,在雨中》《唐马》《所罗门以外》等诗作的艺术成就。
③说着说着,眼前这位面貌清瘦的老先生,逸兴遄飞,金然沉醉于诗意和友情之中。“光
中的诗不但可读,且读之而津津有味;不但可讲,且讲之振振有词。讲余光中我上了瘾,有
请必到。千人讲座十次以上,每次至少讲两个小时,兴奋着魔,不能自己,为此还闹出不少
笑话。”原来,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大哥叫余光远。因此,有读者误以为余光中是他二哥,并
且推测家中还该有个三哥“余光近”,这样,远、中、近就齐了。而那时,流沙河根本不认识
余光中。
④1982 年,余光中给流沙河写信,信中说:“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声,就以为那是在四
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他曾在四川度过抗战岁月,自称“川娃儿”。几年后,余光中在《蟋
蚌吟》中表达了相同的故国之思,“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⑤受心灵的触动,流沙河写了《就是那一只蝉》作为回应,发表于香港《文汇报》。朋友
间的酬唱之作,竟被人误以为是“蟋蝉统战”。说到此处,连流沙河先生自己也忍不住开怀大
笑。
⑥流沙河先生自称“成都文人”,除有两次因客观原因离开成都,其人生绝大部分的时间
都在成都度过。他引用《庄子》“旧国旧都,望之怅然”之语,来形容自己对成都的感情。“一
个古老的城市,哪怕都很陈旧了,哪怕草木、蓬蒿都将其覆盖,但一看见它,心里便快活之
极,因为那是我的归宿,我的故乡。”故而,他倾注全部心力写下一部有关成都的著作《老成
都:芙蓉秋梦》,对成都的历史、地理、掌故、街道往事,进行充满情感与诗意的考证。对他
来说,爱一个老城市也就是爱“父母之邦”,爱自己的祖国。
⑦谈及自己,流沙河先生谦称没有什么能耐,最合适的工作便是当一个读者。读了书,
再写点文章,挣一点碎银子养家糊口。所以,他写过一副对联描述这种生活状态:“凑凑拼拼
写些长长短短句,多多少少换点零零碎碎钱”,以戏谑方式表达出旷达的内心世界。
⑧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岁月的沧桑、人生的起伏,滤尽众声喧哗之后,流沙河先生早已
笑看人生如戏、世事如弈。
⑨老先生深得老庄之道,对人生的体验也更为谦虚、幽默而超脱,就像他最喜欢的那句
话“天道好还,世事无常”。“天道好还,这是古人说的话,我倒还信奉这个。我如果乱骂人,
那将来别人也要痛骂我,我糟蹋了别人,别人也要糟蹋我。我如果和别人讲道理,轻言细语
讲事实,那么,也许将来我有问题,别人也会采用这种态度,而用不着糟蹋我的人格。”
⑩流沙河先生这一生,因诗而祸,也因诗扬名。在最困苦的年华里,有庄子、诗经、楚
辞、唐诗,带给他连绵不断的情感与知性的慰藉。一世的悲喜与荣辱,到最后,依旧是一个
读书人的清明与孤傲。晚年的流沙河,是名副其实的“书虫”,每天必须读书。
⑪再见,流沙河先生!
⑫请乘理想之书,挥鞭从此启程。
⑬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原文有删改)
文本二:
①流沙河用传统的诗歌审美观来评论现代诗歌。对此,先生说:“这和我这一生,和我受
的教育分不开。因为从少年时代读《诗经》起,我就习惯了一种有韵味的、美丽的、有想象
力的作品。现在我老了,还能背诵《诗经》中的许多作品,而且很热爱它们。我觉得,这些
诗歌滋养我的灵魂数十年,无法改了,因此就形成了我的一种保守主义的诗歌观。”
②对于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关系,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我至今都不相信,中国
的诗歌能够把传统抛开,另外形成一种诗。最大的可能是把传统的东西继承过来,然后与现
代的一些观念、各种认识结合起来才有前途。我最近看到报纸上介绍一个打工的诗人,他写
了一首诗,叫做《如果有可能明天带你去旅行》。他写的诗是现在的生活,写他在外头打工的苦。
我就突然注意到,他很讲究韵脚,也很讲究诗歌的音乐性,他的诗念起来有节奏感。我觉得,
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本能,要是离开了传统,完全凭空形成一种新的诗是非常困难的。”
③在流沙河看来,迄今为止,他所见到的现代诗,有极少数写得好的,比如台湾的纪弦、
症弦,还有后来的余光中、钟鼎文。他们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会了一门本领,就是用最少的
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我看到更多的是一些松松垮垮,没有节奏,难以上口,无法朗诵的诗。
无论那些诗的内容是写个人,还是社会,也无论作者的眼界高低与运用文字的方法如何,他
们都废弃了中国古典诗歌高密度、高比重的文字,那是一种失败。”他说。
(摘编自关捷《关于流沙河先生 7 年前的专访》)
[注]文本一为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为中国当代诗人流沙河写的纪念性散文。文本二摘编
自作家关捷《关于流沙河先生 7 年前的专访》。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写李劫人的感叹,虽含有作者对流沙河的同情,也暗示了流沙河当时的诗作
水平还并不算高。
B.流沙河是一个谦虚、幽默、旷达、超脱的人,他酷爱读书,一生经历悲欢荣辱,晚年
远离世俗尘嚣,清明与孤傲。
C.文中流沙河既有对余光中的评价,也有对自己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形成对比,突显了
流沙河的个性特点。
D.流沙河引用《庄子》中的“旧国旧都,望之怅然”之语来形容自己对成都的感情,是
因为庄子带给了他知性的慰藉。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流沙河一生时间大都生活在成都,爱成都,爱祖国,著作《老成都:芙蓉秋梦》堪称
浓厚家国情怀情结的代表作。
B.流沙河的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是受了余光中《蟋蟀吟》而产生的心灵触动,两
首诗都表达了相类的家国之思。
C.流沙河列举余光中《当我死时》《海祭》等诗作,是为了表现他对余光中诗作的喜爱,
表现他跟余光中的深情厚谊。
D. 流沙河认为自己形成了一种保守主义的诗歌观,从他在最困苦的年华里对庄子、
诗经、楚辞、唐诗的钟爱可见一斑。
8.有人认为文本一最后两段多余,写到“再见,流沙河先生!”就可以结束。对此你怎
么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 分)
9.流沙河用传统的诗歌审美观来评论现代诗歌,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概括流沙河心目中
传统诗歌的美学特征。(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李石,字中玉。元和..中,擢进士第,辟李听幕府..,从历四镇,有材略,为吏精明。听每
征伐,必留石主后务。大和中为行军司马听以兵北渡河令石入奏点对华敏文宗异之石器雄远
当轴秉权亡所挠。方是时,宦寺气盛,陵暴朝廷,每对延英,而仇士良等往往斥训①以折大
臣,石徐谓曰:“乱京师者训、注也,然其进,孰为之先?”士良等恧②缩不得对,气益夺,
播绅赖以为强。于时大臣新族死,岁苦寒,外情不安。帝曰:“人心未舒何也?”石曰:“刑
杀太甚,则致阴诊。比郑注多募凤翔兵,至今诛索不已,臣恐缘以生变,请下诏尉安之。”帝
曰:“善。”帝尝顾郑覃曰:“覃老矣,当无妄,试谕我犹汉何等主?”覃曰:“陛下文、宣主
也。”帝曰:“渠敢望是!”石欲强帝志使不怠,因曰:“陛下之问而覃之对,臣皆以为非。颜
回匹夫耳,自比于舜。陛下有四海,春秋富,当观得失于前,日引月长,以齐尧、舜,奈何
比文、宣而又自以为不及?惟陛下开肆厥志,不以文、宣自安,则大业济矣。”俄进中书侍郎。
石用韩益判度支案,以赃败。石曰:“臣本以益知财利,不保其贪。”帝曰:“宰相任人,知则
用,过则弃,谓之至公。它宰相所用,强蔽其过,此其私也。”三年正月,将朝,骑至亲仁里,
狙盗发,射石伤,马逸,盗邀斫之坊门,绝马尾,乃得脱。天子骇愣,遣使者慰抚,赐良药。
石因卧家固辞位,有诏以中书侍郎平章事为荆南节度使。石起为相,以身徇国,不恤近幸,
张权纲,欲强王室,收威柄。而仇士良疾之,将加害,帝知其然,而未为之,遂罢去。遣日,
给贵都阙,士人恨愤。石让中书侍郎,换检校兵部尚书,它不听。卒,年六十二,赠尚书右
仆射。
(摘编自《新唐书·李石传》)
[注]①训:即李训,前宰相,“甘露事件”中被诛。②恧:(nǜ)惭愧。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和中/为行军司马/听以兵北/渡河/令石入奏/占对华敏/文宗异之/石器雄远当轴/秉权亡
所挠/
B.大和中/为行军司马/听以兵北渡河/令石入奏/占对华敏/文宗异之/石器雄远/当轴秉权亡
所挠/
C.大和中/为行军司马/听以兵北渡河/令石入奏/占对华敏/文宗异之/石器雄远当轴/秉权亡
所挠/
D.大和中/为行军司马/听以兵北/渡河/令石入奏/占对华敏/文宗异之/石器雄远/当轴秉权亡
所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元和是唐宪宗用来纪年的名号,年号为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幕府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因军队出征施用帐幕而得名,也可用来泛称幕僚。
C.晋绅也作“缙绅”,是旧时官宦或儒者的装束,也用作官宦或儒者的代称。
D.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官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石富有才略,为吏很是精明。他考中进士后在李听幕府中任职,跟从李听历任四镇,
深受信任,在李听每次征伐时,都受命掌管后方的事务。
B.李石应对从容,重视稳定人心。宦官气焰嚣张,震慑大臣,李石从容应对,使宦官们
惭愧退缩;皇帝问人心为何不安,李石点明是因刑杀太过。
C.李石意图振兴,激励皇帝立志。郑覃认为皇帝可以类比为汉代文、宣二帝,李石却不
以为然,激励皇帝树立远大志向,超越文、宣,自比于舜。
D.李石遭到刺杀,惊险中得逃生。李石在上朝的路上被刺客射伤,在逃奔中经过坊门时
又被刺客挥刀拦截,他的马尾被砍断后,才得以脱身保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比郑注多募凤翔兵,至今诛索不已,臣恐缘以生变,请下诏尉安之。
(2)石起为相,以身徇国,不恤近幸,张权纲,欲强王室,收威柄。
14.李石请求辞官,后改赴他任,士人们为什么愤恨不平?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水调歌头 闻采石战胜①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
②,剪烛看吴钩。剩喜③然犀处④,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⑤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
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 ①《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虞允文督建康诸军以舟师据金主(完
颜)亮于东采石,战胜却之。”②风景:《世说新语》中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句。
③剩喜:甚喜。④然犀处:指采石矶。⑤香囊:《晋书·谢玄传》中有谢玄“少年时好佩罗香
囊”之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雪洗”二字显诗人闻胜之喜,接下来“约”“留”二字则写出作者身处后方未
能参战之憾。
B.作者胸怀豪壮,热烈歌颂采石之战的大胜,又想象采石之战的雄伟场面,表达杀敌建
功的迫切愿望。
C.下“忆当年”六句,借周瑜与谢玄赞美此战指挥官,既写出其功业卓著,又写出其生
活风流洒脱。
D.下“赤壁”三句,用“落照”与“衰草”之景写愁情,作者心念北方失地,大捷虽喜
却未解全忧。
16.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概括。(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 、 ”两句,以景结
情,用声声鹧鸪鸣叫,呼唤词人勿忘南归的理想抱负。
(2)在《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点评了几位弟子的志向,其中
“ ”表达了他对公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
(3)古人多有借“雁”传情的诗句,如《春江花月夜》中,“ ”
一句,传达音讯全无、相思无着落之意;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爱人远逝,雁过伤心之余,
认出与它们“ ”,却无处传书,表达痛失爱人的感伤与悲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一世纪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是一部团
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建党百年的历史长卷,写满了波澜壮阔,闪耀着璀
璨荣光。(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新中国成立之初,亿万人民在党的
带领下“敢教日月换新天”,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用汗水浇灌出一个可爱的中国。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解除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
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中国共产党人“一片丹心天地间”,带领人民顽强拼搏,让团结迸发
出改天换地的强大正能量。接下来,如何更好地行进,值得每位国人思考。征途漫漫,团结
是金,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因为我们打心眼儿里知道“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所
以我们满弓发力;因为我们心里还明白“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所以我们满载前行。
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团结一心,披荆斩棘,以坚韧奋斗成就新的更大奇迹。
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从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摧枯拉
的解放战争,一批又一批先锋毁家纾难,就义成仁
B.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到摧枯拉
朽的解放战争,一批又一批先锋毁家纾难,就义成仁
C.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到摧枯拉
朽的解放战争,一批又一批先锋就义成仁,毁家纾难
D.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到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到解放战
争的摧枯拉朽,一批又一批先锋毁家纾难,就义成仁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满弓发力,因为我们深深懂得“所当乘者势也,
不可失者时也”;满载前行,因为我们深切体认“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从语义上
看二者基本相同,原文与改后哪个表达效果更好?(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我们要挖掘好红色资源,使之在体量上有所增加。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
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对当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和
价值。唯有充分发掘好红色资源,才能让党史、新中国史的“参天巨树”枝繁叶茂、硕果累
累。事实上, ① ,其中既有基于地域、建筑、档案资料等的实物资源,也有基于人
物事迹、宣传口号、经典故事等的精神资源,需要我们沉下心来仔细挖掘。“时代楷模”张富
清的感人事迹一经挖掘,便让尘封已久的“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的故事被人知晓,感动和
影响了无数人,这就是对红色资源挖掘的最好例证。因此,充分激发红色资源新活力,既要
做好“挖潜”文章,深入挖掘现有资源中尚未被充分利用的部分,积极向外拓展相关红色资
源挖掘工作,形成并扩大红色资源体系; ② ,广泛挖掘尚未被发现的那些红色资源,
注重将红色资源挖掘与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党史研究、方志编撰等工作结合起来,从挖掘先
进人物、英雄模范的光辉事迹入手,系统提取其中的红色资源关联内容,从而连点成线、织
线成面, ③ 。
(摘编自刘政《充分激发红色资源新活力》)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8 个字。(6 分)
22.提取以上材料的要点,给“红色资源”下定义,不超过 75 个字。(4 分)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被称为“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
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
历史和现实深刻警醒我们,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既要充满信心,也要居安
思危。牛年再出发,我们惟有继续保持慎终如始、如履薄冰的姿态,继续保持不畏艰险、勇
毅向前的韧劲,埋头苦干、踏实奋斗。
学校校刊拟围绕“慎终如始”“脚踏实地”“永不懈怠”等关键词,向同学们征集稿件。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撰写一篇文章向校刊投稿,阐述你的思考和体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2021 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D("只有我们始终如一坚持老黄牛般的奉献和实干精神,各方面工作才能取得新的进展,
社会大局才能保持稳定"有误。"始终如一坚持老黄牛般的奉献和实干精神"是"各方面工作才能
取得新的进展,社会大局才能保持稳定"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2.A("在辞旧迎新之际,更能激扬壮志豪情,更能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团结力量"中"更
能"错,文本第四段"此次再次提及,正是要在辞旧迎新之际……开拓创新、坚毅前行",意在
强调在"辞旧迎新"这一时间点之所以"再次提及"的目的性以及重要性)
3.C(根据材料二文章内容,可知中心论点是"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A 项,主要写牧童之
乐;B 项,谈知足;C 项,歌颂牛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D 项上
句写对待敌人的毫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下句写对待人民的甘愿奉献的无私态度)
4.(4 分)
(1)(2 分)举例论证。列举近百年来;创造的彪炳史册奇迹;列举极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
极不寻常的辉煌。
(2)(2 分)引用论证。尾段引用诗句进一步闸释"老黄牛"精神。(每点 2 分。答题时只需陈
述论证手法,并通过举例简要说明) 5.(6 分)
(1)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又赋予了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团结拼搏、开拓
创新的内涵。
(2)牛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充分体
现了民族特点。
(3)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需要"三牛"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更需要"三牛"精神。(每点 2 分,意到即可)
(二)(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A("暗示了流沙河先生当时的诗作水平还并不算高"有误;李劫人的感叹,表面是说流沙
河的《草木篇》平平常常,实际上是对当时"极左"思潮的嘲讽.)
7.C("表现他跟余光中先生的深情厚谊"有误,因为"那时流沙河根本不认识余光中"。)
8.(4 分)
观点一∶最后两段多余。
(1)从内容上看∶感情充分表达,"再见"一词本是人们平时告别之意,不必赘述。
(2)从结构上看,行文到"再见,流沙河先生!"结束,与题目相呼应,文章结构完整。
观点二∶最后两段不多余。
(1)从内容上看∶最后两段仍把流沙河先生当作在世之师友,表达作者对其美好祝愿。
(2)从情感上看∶"青春"与"理想"是对流沙河一生最好的注脚,进一步表达作者对流沙河
的难分难舍之情。(每点 2 分,意对即可)
9.(6 分)
(1)语言美(或∶含蓄美、凝练美)。从"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高密度、高比重的文
字"等语句可分析出语言美(或∶含蓄美、凝练美)的特征。
(2)音乐美。从流沙河很赞成《如果有可能明天带你去旅行》"讲究韵脚,也很讲究诗歌的
音乐性,他的诗念起来有节奏感。"等语句可分析出"音乐美"的特征。
(3)意境美。从"我就习惯了一种有韵味的、美丽的、有想象力的作品"等语句可分析出
"意境美"的特征。
(每点 2 分,每点概括、分析各 1 分。意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B"听以兵北"和"渡河"为同一目的行为,不能断开;"雄远"是修饰李石气度的,"当轴秉权"为
另外的同一类型,因此应为"石器雄远/当轴秉权亡所挠"。)
11.A("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12.C("自比于舜"错误,原文"自比于舜"的是颜回,李石激励皇帝"以齐尧、舜"。)
13.(8 分)
(1)先前郑注大量招募凤翔士兵,至今对他们诛杀搜索不止,臣担心由此产生变乱,请求
下诏安抚他们。
("比""诛索""尉安"各 1 分,句意 1 分)
(2)李石被起用任相,他以身报国,不顾念近臣宠幸,伸张朝廷法度,一心要加强王室,收
回权力。
("起""恤""权纲"各 1 分,句意 1 分)
14.(3 分)
(1)李石遇刺,皇帝知道内情却无可奈何;(2)李石辞官,竟被罢免宰相职务;(3)赴新任
时,朝廷方面没有任何宴请赏赐。
(每点 1 分,意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石,字中玉,元和年间,考中进士科,被征用到李听幕府中任职,跟随李听历任四镇,
富于才干谋略,作为属吏任职精明。李听每次征伐,总是留下李石掌管留后事务。大和年间,
(李石)任行军司马。李听率兵北渡黄河,命李石入朝奏事,李石应答言辞华丽机敏,很受
文宗赞赏。李石气度远大,对于当政权要无所屈从。当时,宦官气焰很盛,压迫朝廷,每当
在延英殿皇帝面前奏事答对时,而仇士良等人常常指责李训之事以此来震慑大臣,李石不紧
不慢地对他们说∶"祸乱京城的确是李训、郑注,然而他们被进用,是谁最先引荐他们的?"仇
士良等人惭愧畏缩不能回答,气烙略有收敛,士大夫因此得以抬头。当时大臣刚遭核谅。气
候尸木。世间人心不安。重中同:“人心不安是什么原因呢?”事石回答说:“刑太多,北发
导致网冷不样之气。先期这大量招基风期士兵,至今对他们珠投不止。臣担心由此产生变乱。
请求下诏安慰他们。”在说:“好。”生中也对都草说:“帮草老成神重,自然不会败变救,改
着比花与汉代位君主相网?”因答说:“陛下是文帝,空帝那样的君主。”重帝说:“(我)怎
教等实比得上他们!”事础增强重帝的传心使他不要懈忽说:“陛下的提向及奶草的田容,臣
认为都不对。质田不过是一个匹失,还要自比发下柯有天下。年富力强。且当参造时人的得
失。日日进步,以造上光,中那样的圣主。为么要与文帝、空带相比而还自以为不及呢?希
望陛下建立远大志向,不要以能比上文帝,当帝而心安理得,那么大亚此能设功了。”不久开
任中书体许。事石任用拂适来管度变事务。纬因贪脏而身败。争石说:“臣原是因为纬语得财
物身利(理时),不能保证他不贪胜。”重希说:“相任用人,了解他此任用。有过失此免,这
此叫至公。其他帘相任用人。极力拖益被任用看的过失,这更出于私心行。”三年正月,车石
谁备上物,特马来到我仁里,制客实然冲出。射仿事石,马退率,当在纺门处挥刀阻费,失
断了马是,争石才得以此身。于浪惊。没使看甘去慰同安说,写给良药。事石为此在东中整
决请求辞官,下诏他以p书停师平事任制的节度位。年石被起用任相。他以身报四,不顾念
近臣宪本。仲张物廷浊度,议困增强王空。妆四权力。但仇士良很他,准多加客,重带知道
内情。却无可何。于是要先了他的牢相取务。处任之时,重实请其易一段没有。士人们惜恨
不平。事础让了中书停帘,改投皮性极兵部高书,提出的共他类来重没有快受。去世。终年
大十二岁。追财尚书右仆射。
(二)(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C("又写出其生活风流酒脱"有误)
16.(6 分)
(1)"雪洗虏尘静"表达闻战事大捷而欣喜之情;
(2)"剪烛看吴钩""忆当年"抒发渴望建功立业从戎报国之情;
(3)借赤壁之战典故触景生悲借古讽今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每点 2 分,每点感情、分析各 1 分,意对即可)
(三)(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6 分)
(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2)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3)鸿雁长飞光不度/却是旧时相识
(每空 1 分,每空错、漏、多写一字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一) (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18.A(A 比喻,B 借代,C 对比,D 拟人)
19.B(A 不符合历史逻辑。C"就义成仁,毁家纾难"与后文"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
听之而已""不对应。D 句子内部结构不一致)
20.(4 分)
改后更好。
(1)将"满弓发力"满载前行"置前,突出强调了在新时期团结一心、实干奋进的重要性,
且与前文衔接更加紧密。
(2)"深深懂得""深切体认"显得正式庄重,与本段表现的主题相符。而"打心眼儿里"
"心里明白"口语化较浓,从语言风格上与全文不一致。(每点 2 分,意对即可)
(二) (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21.(6 分)
①红色资源种类极多/②又要做好"挖深"工作/③不断增加其体量(每处 2 分,意对即可。)
22.(4 分)
红色资源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 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
人民(1 分)所创造及形成的对当代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1 分)的实物资源和精神资源的总
和(1 分)。
(要点∶时间、创造者、作用、包含种类等属性,各 1 分)
四、写作(60 分)
23.(60 分)
参照 2020 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分标准。评分说明∶
(1)以 45 分为基准分切入。
(2)好作文总分要打在 54 分以上乃至满分;差作文总分可打在 36 分以下直至 0 分。(3)缺
题目扣 2 分。(4)每一病句扣 1 分。(5)每个错别字扣 1 分。
(6)字数不足,在结构完整时,每少 50 字扣 1 分。(7)要写出自己的见识,言之有理,言
之有物。
(8)要让语言表达能力强、阅读知识面广、思想深刻的学生得高分。命题说明∶
写作情境对标"核心价值"中的"理想信念""奋斗精神"等,践行"立德树人"的宗旨。写作情境由
三部分组成∶一是泰山挑山工不在"快活三里"歇脚这一生活现象;二是历史和现实深刻警醒,
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既要充满信心,也要居安思危;三是校刊拟开展专题讨论,
围绕"慎终如始""脚踏实地""永不懈怠"等关键词向同学们征集稿件。参考立意∶
(1)慎终如始无败事,虎头蛇尾事难成/(2)紧要关头莫松懈,踏实奋斗慎始终/(3)半九
十路勿松懈,持续奋斗梦可期/(4)贪"平路"愈发懒,念"险崖"永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