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解析版)-2021年新高考历史最新模拟题分项汇编(第四期 4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21·广东佛山市高三模拟)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上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 主义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并存。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过渡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大规模开展工业化建设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步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新中国存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这表明新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 会,故 D 正确;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错 误;我国在一五计划(1953-1957 年)期间大规模开展了工业化建设,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错误;1992 年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错误。 2.(2021·山东聊城一中高三一模)下图是赵正辉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创作的《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的 宣传画,该宣传画 《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 A.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反映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 C.体现了土地改革时期农村的社会风貌 D.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国家政策的积极拥护 【答案】D 【解析】 根据宣传画的题目《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可知,宣传画反映了人民群众拥护农业集体化的国 家政策,故选 D;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排除 A;1978 年我国开始进入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新时期,排除 B;1952 年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排除 C。 3.(2021·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模拟)汤因比说:“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 那么它也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和世界都需要的礼物。”材料中中国提供给世界的礼物是 A.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B.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C.实现现代化建设模式的创新 D.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汤比因强调的是中国在经济、社会方面的新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中国改革开放 后对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故 C 正确;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所有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中国单方面 的努力,故 A 错误;中国建立独立自主的国家是中国自己的成就,不是带给世界的礼物,与题意不符,故 B 错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在世界上不是唯一的,不能算新路,故 D 错误。 4.(2021·湖南高三模拟)毛泽东在某理论著作中提出设想:经济结构将由三部分组成——国营经济,政府 控制大工业、大矿产、大商业和公共设施;农业经济,个体农民发展成集体农场;私营经济,中小资本家 获准经营。在这三者中,国营部门担负起领导的位置,负责指导其他部门走向社会主义。这一设想在中国 的成功实践是在 A.1945—1949 年 B.1949—1956 年 C.1956—1966 年 D.1978—2001 年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以推知,这是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设想——多种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 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私营经济)并存,并且国营经济领导其他经济走向社会主义,结合所学可 知,1949—1956 年我国过渡时期完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故选 B;1945—1949 年是新民主主义 时期,1956 年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经济,A、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5.(2021·广东肇庆市高三二模)我国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初次分配关系演变表 据表可知,收入分配改革 A.有利于调动企业和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B.因让利于民而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下降 C.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促进了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大发展 【答案】A 【解析】从我国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的初次分配关系看,企业、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上升,这有利于调动 企业和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 A;国家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下降,不等同于国家财政收入下降,排除 B; 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保障问题,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发展的信息,排除 D。 6.(2021·广东佛山市高三模拟)有人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情况指出:那时候年轻人如果考不上大学, 就在家做点小生 意,没有必要一定去务农。我在家待不住,就在深圳、广州与上海之间跑,贩卖牛仔裤。 这一 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国家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C.沿海经济特区的数量逐渐增加 D.社会认可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有人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情况指出:那时候年轻人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在家做点小 生意,没有必要一定去务农。我在家待不住,就在深圳、广州与上海之间跑,贩卖牛仔裤”,可得出,当时 农民可以做小生意,说明国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故 A 项正确;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农民温饱问题还未解决, 故 B 项错误;1988 年增加海南省为沿海经济特区,故 C 项错误;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目标,故 D 项错误。 7.(2021·广东深圳高三模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初分配给每一农户的土地期限为一个季度 或一年。1984 年,责任制延长到十五年。更往后,土地合同被定为可以由耕种这块土地的农户继承。这一变化 A.鼓励农户长期规划和投资 B.促成土地逐步私有化 C.导致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D.推动了城市经济改革 【答案】A 【解析】材料显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期限延长至可继承, 体现出在长期承保的土地中,农民有 长期使用权,可以对土地进行规划,故 A 正确;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向私有化发展,土地所有权 仍是公有,农民只有经营权,故 B 不符合史实,排除;题目反映的是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乡镇 企业和城市经济改革无关,故排除 CD 两项。 8.(2021·福建莆田市高三二模)下图是创作于 1958—1960 年间的一组作品。这组作品 莆田东圳水库工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A.宣传了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 B.表明了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表达了对农村体制改革的愿景 D.倡导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8—1960 年间是我国的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品反映了莆田东圳水库工地 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意在倡导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故选 D;1956 年合作化运动已经结束, 排除 A;修建水库无法体现服务于工业建设,排除 B;图片与农村体制改革无关,排除 C。 9.(2021·山东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模拟)中国平均法定关税税率下降的轨迹图(1992—2003),下图表明中 国 平均关税税率(%) A.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B.加入世贸组织成效较显著 C.经济特区建设效果明显 D.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提高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国平均法定关税税率下降的轨迹图”可以看出,我国的法定税率在不断下降,这反映出我国 的改革开放在不断地深化,不断融入全球化之中,故 A 项正确;加入世贸是 2001 年,排除 B 项;材料没有 特指经济特区,排除 C 项;材料主旨与城市化进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A。 10.(2021·辽宁朝阳市高三模拟)1953 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在过渡时期,我们的国 家资本主义,其性质和苏联的国家资本主义是相同的”“但实行的办法则有很多不同”。依据这种精神,中央 政府采取的有别于苏联的“办法”是指 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尝试 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改造 C.实行工商业公私合营改造 D.只限于对私营工商业改造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改造过程中,结合国情,实行分阶段的公私合营的 方式,并创造了和平赎买的政策,这有别于苏联直接收归国有的方式,故选 C;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尝试, 参照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不具有中国特色,故排除 A;中国和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二者都实行生产 资料公有制改造,没有区别,故排除 B;新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 改造,而不是只限于对私营工商业改造,故排除 D。 11.(2021·辽宁铁岭市高三一模)1947 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第三条规定:“废除一切祠堂、庙宇、 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此后,除了极少部分留作公用土地外,解放区的宗族土地(包括 族田、祭田在内的各种“公田”)一律被没收,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些措施 A.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 B.形成了反美蒋的第二条战线 C.摧毁了封建宗族制度的基础 D.实现了现代意义的乡村治理 【答案】C 【解析】根据“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解放区的宗族土地”可看出, 这些措施摧毁了封建宗族制度存在的物质基础,故 C 项正确;社会主义革命是三大改造,排除 A;材料与 第二条战线无关,排除 B;材料与实现了现代意义的乡村治理无关,排除 D。 12.(2021·河北高三模拟)如图中的股票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产物。下列选项与其关系密切的是 A.市场经济的发展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C.国民经济的恢复 D.土地公有制度的正式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公私合营”“1956 年”等信息可知,该股票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产物,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见证,故 B 项正确;A 项与史实明显不符;国民经济在 1952 年已经恢复,排除 C 项;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产物,而土地公有制度的确立与农业合作化运动有 关,排除 D 项。 13.(2021·河北张家口市高三一模)如表是新中国某一时期 23 个省、自治区各阶层占有耕地、耕畜、主要 农具情况表(每百户平均数)。表中数据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项日 时间 贫雇农 中农 富农 过去的地主 耕地(亩) 土地改革结束时 1584 2409 3351 1677 1954 年末 1415 2264 3721 1780 耕畜(头) 土地改革结束时 46.73 90.66 114.86 23.25 1954 年末 49.62 110,40 184.13 51.26 主要农具(件) 土地改革结束时 59.76 111.51 142.44 38.9 1954 年末 52.29 111.24 200.07 57.98 A.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 B.农业个体生产效率提高 C.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实施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A 【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到 1954 年末,农村富农、过去的地主占有的耕地、耕畜、主要农具数量都显 著增长,而贫雇农耕畜数量增长缓慢,耕地、主要农具出现负增长,这反映出农村贫富分化加剧的现象, 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显现,A 项正确;农业个体生产效率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B 项;实施国民经 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是在 1960 年,排除 C 项: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排除 D 项。 14.(2021·湖北高三模拟)一五计划之后,我国又制定二五计划(1958—1962)和三五计划(1966—1970)。 如图是我国 1970 年前某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示意图(单位:万吨)。对此图判断正确的是 A.一五时期重工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B.二五时期国民经济比重一度失衡 C.三五时期左倾错误影响经济发展 D.经济调整导致了轻工业产值下降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 年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中国兴起了大跃进运动,其核心是大炼钢铁, 这一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为此党在 1960 年冬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因此结合 材料数据、二五计划的时间和上述分析可知 B 正确;一五计划并未出现严重的经济比重失调,A 排除;材 料是对二五计划的描述,非三五计划,C 排除;经济调整主要调整的是失调的国民经济比重,轻工业比重应 该是回升状态,D 排除。故选 B。 15.(2021·高三模拟)如图是 1955 年发行的《发展饲畜业生产,增加城市乳肉类供应,支援 祖国工业建设》宣传画,由朱鸣冈创作。该宣传画反映了 A.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展开 C.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D.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1955 年”“支援祖国工业建设”可知,此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故选 B 项。 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发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城乡差别的根本性改变,排除 C 项; 计划经济体制无法在材料中体现,排除 D 项。 16.(2021·湖南高三模拟)从 1987 年 5 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城市企业、交通、外贸、基建、商业等行业 先后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但对于城市经济改革后出现的一些经营大户和承包大户,有些人主张限制和取 消,邓小平得知后明确主张不能动。这反映 A.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城市体制改革 B.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支持城市改革 C.经济改革必须打破传统思想枷锁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一帆风顺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上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中国一方面开始实行承包责任制,另一方面对于城市经济改革后 出现的一些经营大户和承包大户,有些人主张限制和取消,这在中国叫做红眼病,说明传统的平均主义思 想根深蒂固,我国经济改革必须打破传统思想枷锁,故选 C 项;A 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排除;面对改革 阻力,邓小平同志站出来支持改革,并非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支持城市改革,B 项以偏概全,排除;当时还 没有上升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排除 D 项。 17.(2021·湖南衡阳市高三一模)据如图可知,温州 A.是改革开放的先锋 B.经济发展呈现新气象 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工业化成果全国领先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1985 年”、“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79 年”、“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等内 容可知,此时改革开放正在进行,温州出现了个体经济等新的经济发展形式,故 B 正确 ;从图片信息不能 得出温州处于“先锋”地位,故 A 排除;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间在 21 世纪初,C 与题意不符,排除 C;题意 没有体现“工业化”“领先”的情况,故 D 排除。 18.(2021·湖南高三模拟)据统计,1979 年至 1984 年,广东全省“三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 商独资企业的合称)实际利用外资占所有行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由 34%上升到 84%,其中,仅 1984 年, 广东签订的“三资企业”合同就高达 1105 宗。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广东 A.政府投资逐步增加 B.经济体制改革领先全国 C.发展模式取得突破 D.城市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答案】C 【解析】根据“实际利用外资占所有行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由 34%上升到 84%,其中,仅 1984 年,广东 签订的"三资企业"合同就高达 1105 宗”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广东的企业经营模式有了新的发展,C 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引进外交,并不是政府投入,排除 A;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排除 B;材料并不是企 业的体制改革,排除 D。 19.(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二模)如图为 1960 年创作的宣传画,画中一位妇女驾驶着拖拉机,脸上露出幸 福的笑容。该作品旨在 A.说明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B.倡导乐观奋斗的社会风尚 C.表明妇女成为工业建设主力军 D.展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答案】B 【解析】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 年即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以“光荣的劳动幸福的生活”为 主题的宣传画,旨在通过追求农业现代化的农民形象倡导乐观奋斗的社会风尚,B 项正确;1960 年我国农 业生产远未实现机械化,A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妇女是工业建设主力军,C 项错误;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 主义改造成果与《光荣劳动幸福生活》的宣传主题不符,D 项错误。 20.(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二模)1985 年底,在郑州市第二交通运输公司向下属的机动车辆厂提出新承包 方案后,厂长宋北方要求“公司对厂里的责任目标规定后,不得随便搞行政干预”。第二天,宋北方就被公司 免职。最终在中共郑州市委的调解下,公司恢复了宋北方的职务。这一事件说明 A.政企不分的弊端得到解决 B.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曲折前行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5 年底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期,宋北方为争取扩大企业自主权与交通运 输公司发生的纠纷,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曲折前行,D 项正确;只有宋北方一个案例不能说明政企不分 的弊端得到了解决,A 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全面展开,B 项错误;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项错误。 21.(2021·江苏盐城市高三二模)1993 年,浙江人鲁冠球的企业成为第一家异地上市的乡镇企业。同一年, 该企业将总厂制改为集团制,经营权力下放,使得企业上下“人人头上一方天,个个争当一把手”。该企业的 成功得益于 A.变革企业所有制性质 B.践行政企分开的原则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D.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 【答案】D 【解析】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材料反映鲁冠球 的企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营权力下放,激发了企业的活力,故选 D;材料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权力下放, 没有涉及所有制变化,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政企分开的问题,排除 B;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 企业制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C。 22.(2021·江苏常州市高三一模)如图是 1952 年题为《这是真正的摇钱树》的年画,画中的摇钱树上长满 着集体农场种植的苹果。该年画反映出当时 A.一五计划已开始 B.人民公社结硕果 C.小康社会初达成 D.互助合作显成效 【答案】D 【解析】根据“画中的摇钱树上长满着集体农场种植的苹果”,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集体农场发展良好, 互助合作显示出来成效,故选 D;1953 年开始一五计划,排除 A;1958 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 B; C 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 23.(2021·广东高三模拟)四川省涪陵县的潘克勤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 年社员平均每年每人分到 510 公 斤粮食,比入社前的 1952 年增加 194 公斤。入社时 80%以上是贫农,1955 年达到中农以上生活水平的占 89.4%。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农村生产关系调整 C.“大跃进”运动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D.农业技术得到改良 【答案】B 【解析】根据“1955 年社员平均每年每人分到 510 公斤粮食,比入社前的 1952 年增加 194 公斤。入社时 80% 以上是贫农,1955 年达到中农以上生活水平的占 89.4%。”所反映的数据可得出,粮食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 于三大改造的开展,生产关系得到调整,B 项正确;A 项是改革开放后,排除;C 项是 1958 年,且大跃进 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 C 项;D 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D。 24.(2021·广东湛江市高三一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领域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革新能手和先进 工作者;广大农民努力增加生产,跖跃交售粮棉;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和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纷纷响应党和 国家的号召,亦赴工业建设第一线。由此可知,“一五”计划 A.激发了民众的建设热情 B.照搬了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 C.使工农业生产增长迅速 D.依靠群众智慧进行技术创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工业劳 动模范、农民踊跃交售粮棉、科技人员和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工业建设第一线, 这体现了“一五”计划激 发了民众的建设热情,故选 A 项;“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借鉴了苏联建设经验,但不是照搬,故 排除 B 项;材料主旨并非工农业生产增长迅速与技术革新,故排除 CD 两项。 25.(2021·广东深圳市高三一模)1961 年 3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认真进行调查工作问题给各中央局, 各省、市、区党委的一封信》,其中附有毛泽东 1930 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本本主义”即教条主 义),要求各级领导机关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这一指示旨在 A.肯定毛泽东革命年代的贡献 B.推进国民经济建设战略转变 C.变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纠正思想路线右倾主义错误 【答案】D 【解析】《反对本本主义》即反对教条主义,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指示是为了纠正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不 分析事物变化发展、死守教条和现成理论的右倾主义错误,故答案为 D 项;这一指示与肯定毛泽东革命年 代的贡献无关,排除 A 项;“战略转变”说法夸张,排除 B 项;当时仍然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不存 在“变革”,排除 C 项。 26.(2021·广东深圳市高三一模)1978 年宝安县石岩公社上屋大队与香港怡高实业公司签订协议,建立了 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1993 年该企业转为港商独资 企业,并逐渐转型走上高新技术发展道路。这一历程 A.表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B.体现国有企业改革释放活力 C.引领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潮流 D.是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缩影 【答案】B 【解析】宝安县石岩公社上屋大队与香港怡高实业公司建立公私合营企业,1993 年该企业转为港商独资企 业,并逐渐走上高新技术发展道路,这体现了 1978 年后国营企业改革激发了企业活力,故选 B;材料反映 的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无法体现“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排除 A;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排除 C;材料无法体现“先行先试”,排除 D。 27.(2021·广东广州市高三一模)新中国初期的教科书插图中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工人头戴工作帽,身穿 工作服,在工厂劳动;农民头包白毛巾,身穿圆领对襟或单衣,在农田、果园劳作;妇女一改此前的纤弱 形象,呈现出劳动妇女的健康美。此举意在 A.倡导“五讲”“四美” B.塑造社会的新风尚 C.贯彻“双百”方针 D.追求工业的现代化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教科书提倡尊重和热爱劳动的理念,以此塑造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 尚,故选 B;“五讲”指的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的是心灵美、语言美、行 为美、环境美;与材料中“尊重和热爱劳动”主旨不符,故排除 A;“双百”方针是新中国关于文艺科技工作的 指导方针,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C;材料倡导工人、农民和妇女等阶层热爱劳动,“追求工业的现代化” 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 D。 28.(2021·广东广州市高三一模)1992 年,深圳市领导率团到海外招揽人才;1994 年,深圳设立了全国第 一家为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高新投”公司;1996 年,深圳成立高科技园区,为高科技企业发展 提供系统服务。据此可知,深圳高新科技产业的崛起得益于 A.地方政府的服务创新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 D.主要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 【答案】A 【解析】根据“深圳市领导率团到海外招揽人才”“设立了全国第一家为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高新 投”公司”可以看出,深圳市政府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促进了科技产业的发展,故 A 项正确;B 项从 1992 年才提出,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产权制度变革,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国家,排除 D。 29.(2021·广东江门市高三一模)“一五计划”时期,仅工业和交通运输两项就需要新增技术人员 39.5 万 人,但高等院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五年的毕业生加起来只有 28.6 万人,缺口近 11 万人。据此可知 A.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超出了需要 B.一五计划面临严峻的挑战 C.经济建设出现“大跃进”局面 D.当时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B 【解析】“一五计划”时期,高等院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对技术人员的需要,人才的 匮乏说明“一五计划”面临严峻的挑战,B 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我国基本建设“投资”超出了需要,A 项错误; 经济建设出现“大跃进”局面是在 1958 年,C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当时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D 项错误。 30.(2021·广东江门市高三一模)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进行了价格改革,从单一的国家定价改为国家定价、 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我国 80 年代的价格改革 A.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市场的发展 B.拉大了农产品与工业品的剪刀差 C.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和腐败产生 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答案】A 【解析】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的价格改革,从单一的国家定价改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三种 形式,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市场的发展,反映了我国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故选 A;B 与材料信息 无关,排除;C 不符合史实,排除;D 项“进一步完善”表述不恰当,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31.(2021·广东汕头市高三一模)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对外开放不再局限于沿海。在东北,黑龙江探索 沿边开放;在西北,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在西南,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 口摆起了货摊;西南边陲的云南、广西也加入到开放的行列。这表明 90 年代以来,我国 A.大力引进西方科技与资金 B.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积极应对世界格局的剧变 D.面向各种类型国家开放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对外开放突破沿海地区,在黑龙江探索沿边开放,丝绸 之路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和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口摆起了货摊等,表明我国面向各种类型国家 开放,D 项正确;大力引进西方科技与资金与“通往尼泊尔、印度的大小山口摆起了货摊”不符,A 项错误; 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扩大对外开放不符,B 项错误;积极应对世界格局的剧变与发展边疆地区的对外开 放不符,C 项错误。 32.(2021·广东高三一模)如图是 1955 年的一幅漫画《草原的故事》。在当年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四川、 西康和青海边界的草地上,今天已建立起规模很大的机械化农场,在这荒凉的草地上,已播下首批种子。 现在农场的责任人就是当年红军的指挥员。该漫画反映了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B.农业领域生产变革正逐渐推进 C.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D.农民有土地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55 年”“机械化农场”可以判断出当时农业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体现的是农 业领域的生产关系调整,B 正确;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于 1952 年底完成,A 排除;1957 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初 步建立了国家工业化体系,C 排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性质的变革,D 排除。故选 B。 33.(2021·福建福州市高三一模)如表为《1987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中、日、印三国年均经济增长率比 较(1980-1985),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国别 GDP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中国 9.8 9.4 11.1 7.5 日本 3.8 1.6 5.9 1.6 印度 5.2 2.7 5.4 7.5 A.农村改革成效较显著 B.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C.与日本 GDP 差距缩小 D.工业水平全面超越印度 【答案】A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1980-1985 年中、日、印三国年均经济增长率比较中,中国农业增长率比工业和 服务业更占据优势。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农村改革成效较显著,故 A 正确;21 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故 B 错误;没有比较数据,不能说明中国与日本 GDP 差距缩小,故 C 错误;材料 数据体现不出中印工业发展水平如何,故 D 错误。 34.(2021·福建泉州市高三模拟)如图事件被毛泽东称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 "。这主要体现在它 A.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 B.摧毁了帝国主义根基 C.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D.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片中的内容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土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 私有制,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C 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排除 A;帝国主义的根基不是封建土地所有 制,排除 B;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未建立社会主义,排除 D。 35.(2021·福建厦门市高三一模)下图为 1955 年新中国的宣传画《用新的成绩来庆祝祖国的节日》该作品 A.继承了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构建了工业化建设的新风尚 C.记录了三大改造的历史场景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时间是 1953 年至 1957 年,其特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 材料中的工人形象及口号反映的是对工业化建设的新风尚的构建,B 正确;文人画强调的写意,A 排除;材 料与三大改造无关,C 排除;双百方针是在 1956 年提出的,D 排除。故选 B。 36.(2021·福建高三模拟)2000 年中共中央开始在农村进行税费改革,即取消屠宰税、行政事业性收费和 政府性基金、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现行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产税政策,并改革现行村提 留征收使用办法。这一举措有利于 A.激发乡镇企业活力 B.保障农民日常生活 C.贯彻落实改革开放 D.理顺国家分配关系 【答案】D 【解析】国家实行税费改革意在通过调整国家分配关系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民生活,故 D 选项正确; 税费改革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乡镇企业,A 选项错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农民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 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外开放的有关内容,C 选项错误。 37.(2021·高三模拟)1993 年,马钢 H 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开创了中国特大型国 有钢铁联合企业成功实现股份制改制的先例。马钢的股份制改革 A.得益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D.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资本是指反映公有制经 济范围内,国家和集体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占有和支配关系,体现着价值增值的一般经济关系。国有经济 是公有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马钢 H 股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开创了中国 特大型国有钢铁联合企业成功实现股份制改制的先例,该企业原本是由国家资助的资本通过股份制改造, 吸收集体、私人和外国投资,个人及其他,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C 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倡优先 发展重工业,排除 A;马钢的股份制改革并未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除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本世纪初基本形成,排除 D。 38.(2021·校高三模拟)宣传画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以夸张的手法、简洁 的笔锋、丰富的寓意,展现着社会主题。下面这幅宣传画创作的主要背景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广泛开展 B."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C."大跃进"时期建设热情高涨 D.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答案】C 【解析】宣传画上的信息"祖国工业飞跃发展吓得英国胆战心寒"可知,宣传画反映了"大跃进"时期人民建设 热情的高涨,故选 C 项;人民公社主要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高,故 A 项错误;"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主要指我国工业建设的成就,但当时仍与英国差距悬殊,故 B 项错误;宣传画中没有关于中美关系的信息, 故 D 项错误。 39.(2021·湖北武汉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 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 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 56 项。在工业 布局上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城、以富拉尔基重型机械 厂为中心的机械加工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东北在全国范围内最 早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赵传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材料二 1980-2004 年东北与全国及沿海新兴工业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示意图 1978 年以来,东北地区因为生产结构单一,随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产品滞销,企业亏损,失业严重,面临着经济振兴的艰巨 任务。 ——摘编自王胜今、吴昊《中国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工业建设的特点,并简述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振兴东北经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东北地区建成重工业基地;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影响:为工业化建 设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为其它地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2)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力度;借鉴其 它地区发展的经验等。 【解析】(1)特点:根据“1953 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 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 区占 56 项”可得出优先发展东北地区建成重工业基地;根据“东北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可得出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影响:结合所学可得出为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为其它地区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了借鉴等方面的内容。 (2)根据“东北地区因为生产结构单一,随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涉及的问题,可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科技创新、对外 开放等方面概括。 40.(2021·湖南怀化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初年魏国李悝说:“农事害、饥之本,女工伤、寒之源”“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西汉文帝 时的晁错说:“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汉代文献所载农民家庭,2—4 口家庭占 93.3%,5 口以上家庭仅占 6.7%;在战国和西汉,“五口之家”都是小农经济的普遍形态。 ——摘编自《战国秦汉小农家庭的规模的及其变化机制》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鸦片战争 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 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近代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 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比例加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走向商品化,国内市场的不断 扩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 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的小农经济从此结束。 ——摘编自《浅论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秦汉时期小农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以来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1)特点:规模小(或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男耕女织(或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封闭 性,自给自足;脆弱性,抗风险能力弱。 (2)因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 商品意识观念的增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影响: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工业化);政治上, 有利于新的阶级力量产生,为中国民主化进程准备了阶级基础;思想文化上,促进了近代思想观念的引入 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外交上,加速了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 【解析】(1)特点:根据“五口之家”得出规模小;根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的特点还有男耕女织、自给自 足、脆弱性等特点。 (2)因素:根据“明清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得 出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根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 夺原料”得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根据“国内市场的扩大”得出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根据“人们商品意识 的增强”得出商品意识观念的增强;根据“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的小农经济从此结束”得出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影响:根据“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得出思想文 化上,促进了近代思想观念的引入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根据“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得出外 交上,加速了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根据所学,还可从经济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政治上有利于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等分析总结。 41.(2021·广东佛山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77 年,我国就业结构的产业分布(劳动力比重)变动情况(%) 材料二 1978-20O3 年,我国就业结构的产业分布(劳动力比重)变动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孙蚌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78-2003 年与 1953-1977 年相比我国就业结 构的产业分布变 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78---2003 年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 因。 【答案】(1)变化: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更大;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得更为迅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就业比重更大。 (2)原因: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业生率 提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的能力。 第(1)问“变化”,比较材料一、二的数据变动信息,从就业的产业结构整体变动的幅度、就业的三个产业结构 变动的幅度角度作答即可。 第(2)问“主要原因”,结合材料二信息“1978~2003 年,我国就业结构的产业分布(劳动力比重)变动情况”和所 学新时期中国的相关知识,即可从改革开放、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 业的迅速发展、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等角度作答。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