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021年高考复习专题讲解与知识拓展课件(政治史部分)17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 二战后世界政 治格局的演变 【单元概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发 展 历 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 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 利益的冲突,美苏逐 渐形成了“冷战”对 峙的局面,1955年两 极格局正式形成 西欧、日本迅速崛 起,第三世界登上 历史舞台,社会主 义阵营瓦解,中国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冲击了两 极格局,呈现出多 极化趋势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后,欧洲进一步走向 联合,日本谋求政治 大国地位,中国国力 迅速增强,俄罗斯国 力得到恢复,世界多 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单 元 特 征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 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由于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世界多极化趋 势开始出现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 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第1讲 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期,美、苏、英反法西斯盟国在雅尔塔 等会议上就战后世界安排达成一系列协议,在此基础上 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称为“雅尔塔体系”,在其内 部美苏“冷战”,逐步形成“两极格局”。 两 极 格 局 的 形 成 美苏 “冷战” 概念: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意外的一切敌对行 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 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背景 ①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冷战提供可能 美国: 西欧: 苏联: 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确立称 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 政治军事力量强大,成为唯一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②美苏失去战时同盟基础,双方关系恶化。 ③国家利益冲突、社会制度意识形成的对立 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④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是冷战的序幕。 两 极 格 局 的 形 成 美苏 “冷战” 概念 背景 表现 ①政治上 美国: 苏联: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 开始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经济上 美国: 苏联: ③军事上 美国: 苏联: 1948年马歇尔计划 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成立北约 1955年成立华约 影响 消极: 积极: ①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②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 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 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②客观上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两 极 格 局 的 形 成 美苏“冷战” ①严重削弱了美国的国力,尤其是越战,是导致美 国转攻为守的重要原因; ②鼓舞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民反帝反霸的决心与 勇气,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安全,扩大了社会影响。 “冷战”中 的“热战” 原因:①美国在亚洲推行霸权,要遏制新中国和亚洲社会主义; ②亚洲朝鲜和越南的内战为美国介入提供了条件。 表现:①朝鲜战争:1950—1953年 战争打击了美国霸权、提高中国地位、赢得稳定建 设环境、支援朝鲜民族独立。 ②越南战争:1961—1973年 战争打击美国霸权,美国在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越南1975年实现独立统一。 影响: 【拓展提升】美苏争霸的经过及其两国对中国分别采取的政策 美苏争霸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结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 东剧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苏联的战略意图是争取 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在这一阶段,美国采取孤 立和敌视中国的政策,原因是它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新中国的发展壮大 感到恐惧和不安;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原因是双方 意识形态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苏联实行同美国争夺霸权 的积极进攻战略。在这一阶段,美国同中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原因是这时 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其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出于对外扩张的 目的,苏联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界武装冲突,中苏关 系严重恶化。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苏联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从对 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在这一阶段,苏联开始注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其原 因是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 曲折发展,原因是美国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第2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双方受损;生活在美国的 羽翼下的欧洲和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 合自强和崛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不结盟运动兴起 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的改变了冷战背景下的国 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 多极化的趋势。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欧共体 的成立 原因 ①基础: ②政治: ③经济: ④国际关系: 共同的地缘关系及共同的文化和传统底蕴。 战后欧洲国家的普遍削弱是加强联合的主要因素。 二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下,西欧各国生产 力得到恢复发展,联系日益密切。 战后美苏重点,并把欧洲作为争霸的重点。 ①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欧洲共同体 过程 措施 ①1968年建立关税同盟 ②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 ③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欧元启动) ④加强科技合作 影响 ①对欧洲: ②对美国: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调整对欧政策。 ③对国际关系: 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美国的强劲对手; 政治上推行自主的外交,反对美国控制。 推动了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推 动了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欧共体的成立 日本成为 经济大国 原因 经济: 政治: 文化教育: 社会: 美国大批军事后勤物资订货,刺激经济发展。 减免战争赔偿;提供资金和物质援助; 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因素。 日本政府重视科技教育。 ②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 ①美国的扶植: 日本国民的艰苦创业和辛勤劳动。 多极化趋势加强。 影响 对日本: 对美国: 对世界: ①经济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二号经济大国; ②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 ③谋求独立自主外交和大国地位,反对美国控制。 霸权地位动摇。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欧共体的成立 日本成为 经济大国 原因 影响 不结盟运 动兴起 ①二战后亚非拉诞生许多新兴民族国家; ②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与争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③新兴国家积极谋求独立主权与发展,反对加入美苏集团。 标志: 宗旨: 目标: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积极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彻底裁军, 销毁核武器。 ①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②根本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推动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回复。 ①二战结束后,为了对付苏联,稳定资本主义阵营,美国通 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 ②美国在西欧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同英法等 国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关系。 ③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 强,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尖锐。 ④随着欧共体的成立和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为可 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 【知识拓展】 1.二战后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 2.二战后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 ①二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 济和民主改革,完全控制了日本。 ②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 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 ③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 了对日本的占领状态。 ④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 大国,日美经济竞争和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加强。 ⑤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在政治、 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与美国保持一致。 第3讲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跨 世 纪 的 世 界 格 局 苏联解体 背景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外部原因: 导火线: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僵化;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1989年东欧剧变。 1991年“8.19”事件 时间:1991年12月 ①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②冷战、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 ③世界整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 ④为欧盟和北约东扩创造了条件。 影响: 跨 世 纪 的 世 界 格 局 苏联解体 当今的世 界形势 ①冷战掩盖下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暴露。 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③恐怖主义威胁。 ④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冷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 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但天下并 不太平,世界呈现出和平与动荡、缓和与紧张并存的局面。 世界形势缓和的原因: ①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②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 ③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④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⑤维持世界和平的因素增长。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跨 世 纪 的 世 界 格 局 苏联解体 当今的世 界形势 冷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 世界形势缓和的原因 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①近期呈现“一超多强 ”的局面。 ②长远看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 成,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 ③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阶段 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 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 末90年代初 90年代初至今 世界 格局 主要 表现 认识 两极对峙格局 的形成 “铁幕”演说、杜 鲁门主义、马歇尔 计划、北约组织;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 报局、经互会、华 约组织 两极格局下表现 出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 趋势加强。暂时表现为 “一超多强”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欧共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 动的兴起 苏联解体,“冷战” 结束; 美、欧盟、日成鼎 立之势;俄走出低 谷;中国国际地位 提高 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③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多极化不可逆转。 ④多极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