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第9讲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1946-1949)28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京国民政府 (1927---1949) “磨好刀再杀” 1946—1949年中外经济、政治发展的内在关联 年代 世界 中国 194 6 — 1949 年 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 的建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积极对外经济扩张 美国独占中国市场;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政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 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社 会主义的苏联进一步巩固,亚洲、东 欧等地区的一些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 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世界民族解放 运动蓬勃开展,老的世界殖民主义体 系日益瓦解。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 全面展开 美国:扶蒋反共 国民党:“假和平真 内战” 共产党:从争取和平、 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到 内战 政 治 经 济 思想 1、1945年秋,重庆谈判,国共签订《双十协定》。 1946年召开重庆政协会议 2、1946年夏,蒋介石撕下假和平真内战的伪装,国 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春开始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3、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 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 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 全国奠定了基础。 5、1949年3月,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 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 进攻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 思想。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 和思想上的准备。 6、1949年4月蒋介石再玩假和平阴谋,国共举行北平 谈判;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打响,1949年4月23日 ,解放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结束。 7、1949年9月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 》,大会代行了全国人大职责。 8、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标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①共产党: 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通过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广 泛开展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 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 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 靠保障。 ②国民党: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①国民政府恶性的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苛捐杂税 ④美国的经济侵略1:946年《中美 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③美国:与国民党签订《中美友好 通商航海条约》,加紧掠夺中国经 济。 毛泽东思 想发展: 1949年春, 七届二中 全会指出 工作重心 由乡村转 移到城市; 毛泽东发 表《论人 民民主专 政》,丰 富了马克 思主义的 国家学说。 政治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 推翻了国民党长达22年之久的反动统治 经济 美国的经济侵略、本国官僚资本的压榨,导致民族 工业陷入绝境 文化 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 地位 国共关系由合作再到对峙,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政治 经济 思想 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 ●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 ●解放战争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 ●解放战争反攻阶段(1947年6月) ●解放战争决战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月) 战役 时间 部队 战果 辽沈 1948.9—11 东北解放军 解放东北 全境 47万 淮海 1948.11— 1949.1 中原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 基本解放 长江以北 的华东和 中原地区 55万 平津 1948.11— 1949.1 东北解放军 华北解放军 基本解放 华北全境     52万 意义: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解放战争渡江战役(1949年4月)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各民主党派成立简况表 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民主党派同蒋介石集团的决裂 原因:1946年发生的一系列法西斯暴行,使原本希望通 过议会道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主党派认识到 国民党当局根本不给人民任何形式的民主自由,在国民党 统治下不存在合法斗争的可能性。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当局更变本加厉地摧残 和迫害民主力量,大肆诬蔑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并强令 其解散。民主党派一些人认识到“中间路线”是行不通的 表现:1948年初,沈钧儒、章伯钧等在香港改组民主同 盟,重建总部,并宣布:“为彻底摧毁南京反动独裁政府, 为 彻底实现民主、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 从此,民主同盟与中国共产党一起战斗,和国民党蒋介石 集团彻底决裂。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①背景: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制造了一系列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1945 年12月1日,国民党特务和军警在昆明制造了“一二·一血案”;1946年2月,国 民党当局指使特务在重庆制造了“较场口血案”;6月,国民党特务在南京制造 了“下关惨案”;同月,国民党特务又在昆明制造了“李闻血案”;1947年国民 党军警在南京制造了“五·二○血案”。 ②概况:学生运动高涨。1946年冬,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运 动,迅速向全国大中城市发展;1947年5月,上海学生掀起反饥饿、 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学生运动的高涨,促进了整个民主运动的高 涨。在农村,农民抗征、抗捐、抗租运动迭起,民变不断。在城市, 工人的斗争发展迅速。 ③影响: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配合着解放区的斗争,成为 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标志着新的人民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政治包围之中。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 共产党在抗战时根据地不到中国的半壁江山,并且主要在农村,但在解放战争爆 发后的短短的三年时间,却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这是为何呢? (1)太平天国---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 (小农思想,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是空想) (2)孙中山---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 (不没收地主土地,是空头支票) (3)中共---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最终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中国革命的土地问题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 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 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 争的胜利。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 (5)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打土 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全民 族抗战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联合地主阶级一致 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实 行耕者有其田,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探索的特点 1.(2019·全国Ⅰ卷,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 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 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 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2.(2020·全国Ⅰ卷·30)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 “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 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 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 有利于当时 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解析 B 1949年5月中共的工作重心逐渐向城市转移,材料中共中央的指示强调“联合愿意和 我们合作的资本家”,目的是接管城市后利用资本家恢复发展生产,故选B项; 1953—1956年三大改 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不符合时间限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国营经济与资 本主义工商业合作,并非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排除C 项;利用私人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生产,属 于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并没有进行调整,排除D项。 3.(2019 ·全国Ⅱ卷,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 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 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 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解析 B 题干材料的内容是对干部培训的正规化要求和内容的转变,突出了政治、经济、文化各 方面的管理和技术的培训,由此,联系时间信息“1948年10月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解放战争战略 决战形势已经明朗化,中共中央已经着手储备国家建设管理的人才,故B项正确;当时土地改革已经在解 放区内取得丰富经验,与材料要求的干部培训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生产是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展开的,与本题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C、D两项均错误。 4.(2020·全国Ⅲ卷·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 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 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 当时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解析 C 据材料“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和“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 生产作为副业”表明经济出现不正常现象,结合所学1940年代中后期正值抗战胜利后,当时官僚资本 主义膨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上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大肆征敛,滥发纸币得出国统区的经济秩序 遭到破坏,故选C项;材料“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说明工业生产减缓且材料未 反应商业的繁荣,排除A项;据材料“难以维持再生产”说明生产减缓不是恢复,排除B项;材料主 要提及194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不是国民党军阀混战时期,排除D项。 谢谢聆听 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的变革 (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 地;关于产品分配,每户留足余粮,其余归圣库。 ②评价: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 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是,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 (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①内容:通过核定地价,征收土地税的办法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 建立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 ②评价:其目的在于消除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 辟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农民的同情,但它 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也不能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课后阅读 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的变革 (3)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 ①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②办法: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 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③影响: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了保证,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4)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双减双交政策 ①内容: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②影响: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限制封建剥削,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5)解放战争时期 ①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②作用:极大地调动了解放区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 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课后阅读 国共关系的三大制约因素 ① 。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统 治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被统治阶 级的代表。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 因。 ② 。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 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③ 。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 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 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课后阅读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