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轮复习:必修一《政治文明历史》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约公元前2070年前)
原始人群→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070~前476年)
夏→商→西周→东周
春秋
战国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
战国(BC475年~BC221年) 秦(BC221年~BC207年)
汉
西汉(公元前202~9年)
东汉(25~220年) 三国
魏(220~265年)
蜀(221~263年)
吴(222~280年)
西
晋 (265~316年)
十六国(304~439年)
东晋(317~420年)
北朝(439~581年)
南朝(420~589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陈)
隋(581~618年) 唐(618~907年) 五代十国(907~960年)
北宋(960~1127年)
辽(917~1125年)
西夏(1038~1227年)
南宋(1127~1276年)
金(1115~1234年)
元(1271~1368年)
明(1368~1644年)
清(1636~1912年)
中
国
古
代
政
治
制
度
奴隶社会
夏朝:
商朝:
西周:
封建社会
选官制度
监察和谏议制度
原始社会: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内服外服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朝
第一个国家政权,“公共权力”
出现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
2、商朝
内外服制度 (诸侯国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
(1)分封制
目的
分封对象
诸侯义务
诸侯权利
诸侯国
等级关系
影响
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对下属进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同姓亲族:鲁国、燕国、卫国、晋国
功臣:齐国 殷商降族:宋国
天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积极: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
扩大了统治区域,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消极: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造成了
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历史遗存影响: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
皇族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
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
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核心:
性质:
(2)宗法制
目的:
特点:
影响: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
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1)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们,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与分封制度互为表里。
嫡(正妻)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
(2)大宗和小宗关系的相对性。
(3)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
(2)注重家庭关系,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和谐。
(3)“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
的凝聚力。
(4)重男轻女;等级观念;易产生家族本位、人情关系
和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与现代民主思相违背,影响国家
的政治建设。
作用:
含义:
(3)礼乐制
(直接)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有力工具;
(根本)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结合,有利统治
秩序稳定;是周朝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
“礼”泛指表示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制度和礼
仪规定,它规定社会贵贱有序、各安其份;
“乐”指音乐、舞蹈和歌咏等,它使各等级上
下“和同”。
性质: 是周朝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知识拓展】
(1)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形成家天下局面;
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宗法分封制把族权与政权、血缘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形
成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局面。
(3)西周分封制度打破部落血缘界限,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
(4)礼乐制度建立起各级贵族的政治与生活准则,贵贱有序,形成森
严的等级关系。
(5)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结合,成为中国
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
(6)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中
央集权和专制皇权(秦朝确立)。
(7)贵族政治。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历史概念:
(1)“封建制度”≠“封邦建国”:“封建制度”是奴隶社
会解体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以地主阶级掌握土地
和政权、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为标志的社会制度;
而“封邦建国”(又称“封建国家”)是指分封制,是
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用以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2)神权政治:由宗教首领掌握国家政权的一种政治统治制
度。盛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剥削阶级借助于宗教信仰
来巩固其专制制度,神化国王,用王权神授的思想和各种神
化崇拜仪典来宣传麻痹人民,实行神权的君主专制。
3.几种制度的比较:
【史料研读】材料一:
(1)指出图示中同姓与异
姓封国在数量与地域分布
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
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
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
特点:
统治策略:
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
略要地。
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材料二: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
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
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
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
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
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
地方权力并存共荣。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
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
意图:
影响:
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形成了二元体制。
材料三: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
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
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
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租)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
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
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
(3)材料三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三思立,
庙不袝姑”的现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
使武则天“感悟”的历史因素。
问题:
原因:
历史因素:
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
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武则天与武三思是姑侄关系,
并非母子关系,因而按宗法制度,武三思成为皇帝也
是“庙不祔姑”。
父系血缘关系或“家天下”政治、礼乐制度等。
第2讲 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专制主义(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是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来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区
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
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应的,地方在政治、经济、军
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
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是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先秦
萌芽
秦朝
确立
西汉
发展
隋唐
完善
宋元
加强
明清
强化
一条主线: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两种发展趋势:相权逐渐被削弱直至被取消;
皇权不断加强,清朝达到顶峰
地方权力逐渐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
2、形成的原因 秦王赢政灭六国,建立秦朝,实现
了国家统一。
小农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
政权保证其发展。
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
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
政治前提:
经济根源:
政治根源:
思想来源:
实践条件:
法家思想的形成和传播。
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并证明
法家思想的可行性。
3、影响
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有效地组织大规模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
消极:容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阻碍历史发展;
思想上独尊一家,摧残了思想。
4、发展历程
(1)秦朝
中央
皇帝制
影响:
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封建国家
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皇权独尊,极易形成皇帝集权
专制,且易滋生腐败,不利于社
会的长远发展。
主要官职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
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三公九卿制
内容: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书并监
察百官;
太尉管理军务;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事务。
影响:
4、发展历程
(1)秦朝
中央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
地方:
(1)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权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有利于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县制为后世所常用;
(5)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郡县制
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管理、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末期;商鞅变法实行县制;
秦朝推向全国;郡县两级之下还有乡里等地方机构。
划分依据从血缘到地域;地方官员从世袭到中央任免;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目的
内容
与分封
制的区
别
评价
【知识拓展】
1、贵族政治(分封制)向官僚政治(郡县制)的转
变及其历史作用。(P7)
内外朝(中外朝)制度
4、发展历程
(1)秦朝
(2)汉代
中央:
汉武帝建立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的
外朝成为执行机构,削弱了相权。
4、发展历程
(1)秦朝
(2)汉代
中央:
汉武帝建立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的
外朝成为执行机构,削弱了相权。
地方
郡国并行制 王国问题(七国之乱)
推恩令 封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设刺史
内外朝(中外朝)制度
州
4、发展历程
(1)秦朝
(3)隋唐
(2)汉代
中央:三省六部制
内容
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尚书省:负责执行,总管六部
史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
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
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
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4、发展历程
(1)秦朝
(3)隋唐
(2)汉代
中央:三省六部制
内容
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尚书省:负责执行,总管六部
(1)分工明确,相互补充,提高了行政效率;
(2)相互牵制,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3)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4)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对后世的
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5)节制君权。
作用
三省六部制与三权分立制的异同
比较项 三省六部制 三权分立制
不同
点
设置目的
分权内容
分权部门
实质
相同点
加强皇权 防止专制独裁和维
护资产阶级民主
决策、审议、执行 立法、行政、司法
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三省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
封建社会下的皇
权专制 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制度
分散权力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约与平
衡,防止集权。
衡中学案P9对点训练
4、发展历程
(1)秦朝
(3)隋唐
(2)汉代 中央: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行政权
枢密院:军政权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财政权
(4)宋代
4、发展历程
(1)秦朝
(3)隋唐
(2)汉代 中央: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行政权
枢密院:军政权
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财政权
地方(4)宋代
收精兵
削实权
制钱谷
将禁军一分为三,归“三衙”统领,发兵
权归枢密院,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削弱或剥夺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
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设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收入运往中央。
影响
(1)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
中央集权。
(3)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
贫积弱”的祸根。
(1)秦朝
(3)隋唐
(2)汉代
(4)宋代
4、发展历程
(5)元朝
背景:元疆域辽阔,政务繁杂,需提高行政效率,巩固统治。
内容
中央: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
枢密院——全国最高军事机关
宣政院——全国宗教事宜和藏族地区事
务机构
地方: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在全国设立行中书省管理地方事务;
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台湾。
影响:
(2)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宰相权力反弹、加大;
【知识拓展】 2、比较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P11)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不
同
点
推行时代 推行于西周,春秋
时期走向瓦解
春秋战国时期至
元朝建立前 确立于元朝
地方和中央
的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
于中央政府,诸侯
的权力和地位可以
世袭
郡、县是中央政
府下属的地方行
政机构,官吏都
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中书省
的派出机构,
行政长官直接
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
在一定时期内产生
过一些积极作用,
但从长远来看不利
于国家的统一和社
会的安定。
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
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
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
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
同
点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衡中学案P10:重难点三
(1)秦朝
(3)隋唐
(2)汉代
(4)宋代
4、发展历程
(5)元朝
(6)明朝
(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2)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3)明成祖设立内阁
可以参与机密事务,逐渐拥有票拟权;(作用)
但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
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性质)
丞相制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知识拓展】3、明代内阁首辅与前代丞相的不同:
丞相 内阁
职责 总领行政 以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丞相的任免要
经皇帝及大臣
商议
内阁首辅直接
由皇帝任免
影响 丞相制约皇权
内阁首辅是君主专
制强化的产物,不
能对皇权起到制约
作用
(1)秦朝
(3)隋唐
(2)汉代
(4)宋代
4、发展历程
(5)元朝
(6)明朝
(7)清朝
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措施: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目的:
职权:
特点:
影响:
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
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
机构简单,有员精干——简
跪奏笔录,办事效率较高——速
地近宫廷,外界干扰少——密
品级不高,均为兼职——兼
提高了行政效率;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科举制6、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
背景: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概况
(1)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3)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成为定制。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糊名法
王安石变法:废明经设明法,进士科专考经义和
时务策明法科专考律令和断案
(4)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
(5)明清:八股取士(形式:八股文;内容:四书五经)
(6)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科举制
局限:八股取士,钳制思想。
影响:扩大统治基础;
提高官员素质;
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确保帝国繁荣,标志选官制度成熟;
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地方评
议推选到公开考试。
②人才选拨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公平、公开、
客观原则。
③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僵化。明清采取八
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知识拓展】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2、客观看待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P10)
第4讲 中国古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
为保证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的发挥效能,维系国家
机器的正常运转。
1、目的:
2、监察制度(对官员):
秦朝:御史大夫
汉代:设御史府,长官御史大夫
汉武帝时设监督地方高官的十三州刺史
宋代:通判
明清:中央有都察院、监察御史,监察地方官
员,又设六科给事中,对六部进行业务监
督,各省有按察使司。
3、谏议制度(对皇帝):隋唐:门下省
宋代:谏院
4、评价: 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
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仍有重要作用。
消极:这两种制度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至高无上的皇权,也
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
【单元知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