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考情分析】
近几年新课标2卷多次对本专题的考点进
行考查,选择题主要集中在第33、34题,非
选择题主要集中在第41题。试题侧重考查学
生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难度一般较大。
建议学生复习时务必全面掌握近代西方各
国代议制的特点及成因。
3.建立原因(共同):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经济)
②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阶级)
③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政治)
④启蒙思想的兴起与传播(思想)
①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②设立议会,制定宪法
4.建立方式:
5.理论来源: 启蒙思想
6.政体类型:
7.制度本质:资产阶级专政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
专制独裁,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
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 )
A、选举和议会立法 B、君主立宪制
C、各国都有最高法院 D、总统制 A
【方法提示】用数字123巧记资产阶级代议制
1、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统一性表现:
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三项原则: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专题线索】
一条主线: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1、政体
2、形成过程或背景
3、发展及完善
4、特点及作用
四个国家:英、美、法、德
落实基础:
四个文件:英《权利法案》
美《1787年宪法》
法《1875年宪法》
德《1871年宪法》
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概念解析: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
天皇、皇帝)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
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材料 1215年,伦敦25名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了
《大宪章》。《大宪章》共有61项条款,大部分都
列明一些有利于贵族的权利。例如,国王在国家所
有重要事务上,包括征税,必须征求贵族的意见并
且得到他们的同意;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
自由。
约翰死后,继任的亨利三世撕毁了《大宪章》。
1264年,一些贵族在孟福尔的领导下,依靠骑士和
市民的支持,击败国王,控制了朝政。次年,孟福
尔召集有僧侣、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
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议会后来形成由贵族、僧侣
组成的上院和由乡绅、市民组成的下院。
历史传统:英国有限制国王权力和开议会决定
国家大事的传统。
例题.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
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
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D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光荣革命,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现象
的能力。光荣革命赶走詹姆士二世后拥立其女儿玛丽为女王,
体现了光荣革命对英国君主世袭制传统的尊重,显示了光荣革
命的合法性,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着重强调威廉与玛丽二人
的身份,体现的是英国议会对内部延续性的考虑,A项不符合
题意;通过材料,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双王是夫妻关系,无
法达到C项所述的效果。
《权利法案》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
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
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
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
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
常备军,皆属违法。
立法权
征税权
司法权
军事权
限制了国王
哪些权利?
《权利法案》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询问。
•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
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保证了议会
哪些权力?
选举权
言论自由权
集会权
例1.(2017年高考海南卷,16)1689年,英国议会决
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
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
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
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C
【解析】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
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
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议是对王权的限制,这一政治理
念是君主立宪,故C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
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是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故A项
不符合材料信息;民主共和指的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故B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
衡,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例2.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
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
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
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D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政治制度。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
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
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
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和与开战的权力。这说明了当时英国国王
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A项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项“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
权”和C项“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不符合史实。
例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
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
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B
【解析】材料表明,安妮女王可以更换执政党,表明国王仍然
拥有较大权力并可干涉行政权,这体现出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
尚不完善,故B项符合题意。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即确
立了议会限制王权的原则,A项错误;英国内阁制开始逐渐形
成是在1721年沃波尔担任内阁首相后,C项错误;题干无法体
现《权利法案》遭到破坏,D项错误。
内阁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18世纪中叶
枢密院
1、形成过程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内阁首相,负责挑
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与首
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者宣布解散议
会,重新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责任内阁制的运行机制(特点)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
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
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
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
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成为英
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
内阁制形成。
同样是内阁,两者
有何区别?
中外联系: 殿
阁
大
学
士
英国内阁 明朝内阁
本质
官吏
来源
职能
影响
是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强化
的表现
议会民主选举产生
多数党上台组阁 皇帝临时指派
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直接听命于皇帝
最高行政机关,对
议会负责
促进英国政治民主
化进程,促进了现
代化进程
强化君主专制,阻
碍社会进步
思维拓展
1832年 1867年 1884年 1918年
背
景
扩 展
范 围
核心
内容
4、历次议会改革
选举权的扩大
工业革命、
法国七月革
命的影响
工业资产
阶级
群众运动
城市小资产阶
级和城市工人
人口素质提高
政党政治改革
农业工人
“一战”期
间,妇女参
加生产劳动
妇女
思考:英国议会改革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根本原因: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社会发展
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确保
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
发展。
意义
实质: 议会制度呈现民主化
选民
国王
内阁(首相) 议会
上议院
下议院
选
举
任命
多数党组阁
负责、受监督
形式任命
统而不治 国家象征
行政权 核心 立法权
权力中心
特点:
1、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
体的混合物;
2、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3、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立法权;
4、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内阁与首相在
政治上共进退
司 法 独 立
(司法权)
史论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作用
[史料一] 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
强大靠的是制度性创新,英国从500年前开始崛起,就是
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
未来。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史料二] 游行队伍中有来自新南威尔士的骑兵……加
拿大的轻骑兵……驻纳塔尔的皇家苏格兰龙骑兵卫队
……比卡内尔的骆驼骑兵……北婆罗洲割取敌人首级做
战利品的迪雅克人……马来人、僧伽罗人,以及来自尼
日尔和黄金海岸的豪萨人……
——《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史证
(1)史料一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对英国崛起的
重要性。史料二反映了英国崛起的表现,是英国殖民扩张
的结果。
(2)史料一和史料二存在着因果联系,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的确立推动了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进程。
例4.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
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
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
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
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 )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
础
A
【解析】“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的传
统体现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这一制度使英国成为“典型的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消防队对象,这表明英国经济
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
均不是各国效仿英国的理由。
例题.
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
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答案示例】
信息(比较):①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②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
地位; ③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
现民主政治风格。 (8分)
解读(结论):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
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4分)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
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
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
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1)前提:独立战争的胜利与美国的独立;
(2)现实:松散的邦联制阻碍美国的发展;
(3)思想:
(各州作为独立主权之邦建立起的松散的联盟)
美国的政治领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经济、军事、对外
不利于美国的统一和繁荣,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考点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例5.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至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
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
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
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D【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独立后的美
国仍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1781年3月开始生效的《邦联条例》
确定美国是一个邦联国家,是一个松散联盟,各州保持相对独
立,中央政府软弱无力。这种政治体制使美国面临许多无法解
决的问题,急需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故“彻底变革”
是指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选D项。A、C项与史实不符;B属
于1787年宪法的内容,与题意不符。
例6.1781~1783年间,美国邦联政府财政采用各州分
摊的做法,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部分州以
各种理由推脱,结果邦联政府只收到不足200万美元。
这表明( )
A.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B.全国性政府有名无实
C.邦联政府未获各州认可 D.各州有明显分离倾向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
据材料中“要求各州上缴总计1000万美元,结果只收
到不足200万美元”说明邦联政府权力较弱,故B项正
确;其他选项材料中均没有提及。
例7.(2020年高考全国卷Ⅲ,33)美国建国初期,制宪
会议的参加者麦迪逊认为,新宪法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
很少,并有明确的规定;各州所保留的权力很多,却没
有明确规定。在第一届国会上,麦迪逊提出宪法修正案:
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余的权力由各州
自行保留。这一主张( )
A.赋予各州主权 B.恢复邦联制度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旨在扩大联邦政府权力
C
【解析】新宪法未对诸州的权力做出明确的界定,而联邦政府
权力却较小,反映出当时没有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制衡。而
在宪法修正案中提出“除了明确授予中央政府的权力以外,其
余的权力由各州自行保留”这明确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界定,
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故选择C项;各州保留的权力
主要是决定和处理本州范围内公共事务的权力,没有“主权”,
排除A项;麦迪逊反对邦联制度,主张实行联邦制,排除B项;
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同时,还要限制地方的权力,因此D项表
述不全面,排除D项。
例8.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
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
“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
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A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联邦制取代邦联制这一相关的
知识点。由时间可知该事件发生在美国1787年宪法颁
布之后,由“万世联合”与“地方偏见、不和”的对
比,可知前者是联邦制,后者是邦联制,故A项符合
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体现。
美国总统由全国选民投票选举,但并非选民直选
产生,而是实行选举人团制。选民投票产生的是代表50
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538名选举人。总统候选人获得
超过半数选举人票(至少270张)即可获胜。
美国各州拥有的选举人票数量同该州在国会参、
众议员人数相等。参议院由每个州选举出的2名议员组
成,而众议院议员人数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来确定。人
口多的州产生的众议院议员人数就多,同时在总统选举
时拥有的选举人票也多。如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的
选举人票多达55张,而人口较少的阿拉斯加等州只有3
张选举人票。哥伦比亚特区虽没有参、众议员,但仍拥
有3张选举人票。
除缅因和内布拉斯加两个州按得票率分配选举人票
外,其余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均实行“胜者全得”制
度,即把本州的选举人票全部给予在该州获选民票最多
的总统候选人。
总统
(行政)
国会
(立法)
联邦法院
(司法)
制约与平衡
可
宣
布
总
统
法
令
违
宪
任
命
联
邦
法
官
2
/3
多
数
可
通
过
总
统
否
决
法
律
可
否
决
国
会
通
过
法
律
总统任命司法官员
须经参议院确认
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例9.(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34)1800年,美
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
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
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C
【解析】材料表明,总统亚当斯免除了皮克林内阁成员的植物,
这符合总统行使行政权的宪法规定,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了
总统对内阁成员行使免职权,总统的行政权并未因此扩大,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总统与内阁之间的权力分配,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皮克林的党派属性,D项错误。
例10.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
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
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
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的掌握。
根据题意可知,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被总统否决,国会又
推翻了总统的否决。结合所学,按美国宪法规定,被总统否决
的国会议案第二次在国会被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通过,这部
法律会自动生效。这充分体现了美国政体中的显著特点即人民
主权(即尊重多数人的意愿),故A项为正确答案。
例1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
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
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
些规定体现了( )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C
【解析】“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体现
的是联邦制原则,“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
生”体现的是共和制原则,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B项和
D项说法均错误,故排除。
(2)进步意义(背诵)
A.它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
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B.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
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C.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大州与小
州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
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局限: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
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打
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例12.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
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
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
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B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自由人”和“其它人口”
的含义。“自由人”指白人,“其他人口”主要指黑人,当时
印第安人尚未享有公民权,美国1787年宪法中这样的规定很显
然打上了鲜明的种族歧视的烙印,所以它违背了《独立宣言》
所倡导的——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
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
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天赋人权”的原则,
故正确选项为B。
例13.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
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
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
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具有借鉴意义 B
【解析】题干材料信息表明:美国的联邦宪法虽好,
但它是美国国情的产物,最适合美国,不适合他国照
搬,因此B项最符合题意。A项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
排除;美国联邦宪法虽然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但在
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恰好
相反,排除。
例14.(2020年高考江苏卷,15)美国1787年宪法对
最高法院权限的规定笼统,也没有明确它对国会立法的
司法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第一位首席大法官约翰·杰
伊(1789-1795年在任)情愿回纽约去当州长,也不愿
意继续留任。据此判断,当时美国( )
A.三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
B.最高法院未获得各州认可
C.联邦政府处于无权地位
D.权力部门间存在尖锐矛盾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787年宪法刚颁布时,对司法权
的界定并不清晰,以致大法官不愿留任,这说明当时美国的三
权制衡机制尚未健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
没有体现法院与各州间的关系,排除B项;宪法颁布后,联邦
政府的权力得以加强,并不是处于无权的地位,排除C项;材
料没有体现各权力部门间的关系,排除D项。
例15.(2019年高考海南卷,16)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
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
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
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 )
A.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
B.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
C.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
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用“批准宪法修正案”
的方式对本国的宪法进行修改或补充,甚至是对原有条款的否
定。这反映出1787年宪法并不完善,存在缺陷,因此D项正确。
A项错误,这些修正案并未取消各州的立法权;B项错误,结合
所学可知,根据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可以通过宪法修正案,美
国2/3以上的州可以联合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这些修正案并未
赋予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C项错误,这些修正案是对各
州的限制,与联邦政府实行的三权分立原则无关。故正确答案
为D项。
两党制的形成和“驴象大战”
民主党(1828年) 共和党(1854年)
美国的两党之争又被称作“驴象之争”,你是
如何看待这种“驴象之争”的?实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例16.(2018年高考海南卷,18)1874年美国选举之
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
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
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D
【解析】据材料“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
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与总统享有的
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A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
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C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
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
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制体现了
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
中
书
省
尚
书
省
门
下
省
草
拟
行
政
审
议
试回顾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模式,并
比较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的中央机构运
行模式有何异同。
思维拓展:
三省六部制 三权分立制
相同
点
设置
目的
分权
内容
分权
部门
实质
加强皇权 防止专制独裁和维
护民主
草拟、审议、执行 行政、立法、司法
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中书、门下、尚书
封建社会皇权专制 资本主义社会民主
制度
都是通过权力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
相制约与平衡,防止擅权。
思维拓展
1789年5月,三级会议;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8月,《人权宣言》
179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1792年8月,巴黎人民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794年,热月政变
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担任“第一执政”;《拿
破仑法典》
考点三、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拿破仑被迫退位;
1815年,百日政权
1830年,“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
主立宪制
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路
易·波拿巴成为法国第一个普选产生的总统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议会通过
宪法,确立共和制
特点:艰难、反复的共和之路
封建专制
君主立宪
共和制
帝制
政体
时间1788 1789 1792 1804 1815 1830 1848 1852 1870
攻
占
巴
士
底
狱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1、历史背景
波旁王朝复辟
七月王朝
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议案、
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普选产生,可提出通过法案,
但受到参议院和总统的控制
行政 国家元首 军队最高统帅、任期七年
(总统)
立法
2、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任命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
组织内阁,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众议院负
责 选
出
(议会)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权力机构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
参议院
众议院
参议院组成
议
会
选
出
总
统
内
阁
对
议
会
负
责
总
统
经
参
议
院
同
意
可
解
散
众
议
院
可
审
判
总
统
或
部
长
议会
(立法权)
总统、内阁
(行政权)
最高法院
(司法权)
戴高乐曾指出:“1875~1940年我们更换
过102届政府,而英国仅更换过20届政府,
美国只换过14任总统。”
意义: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的必然
结果,有利于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例17.(2020年7月浙江选考卷,20)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被
推翻后,法国政体之争异常激烈。1875年1月,温和共和派议员
巧妙提出宪法修正案,以承认“共和国总统”职衔的方式,避开
了明确的“共和国”字样,使议案以一票多数通过,共和制最终
以迂回方式被议会承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
国”。对这部“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
A.赋予参议院很大的权力
B.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C.总统权力受到极大限制
D.“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 C
【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是国
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等大权,可
连选连任,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宪法赋予参议院很大权力,
总统和内阁对参议院负责,参议院授权组成高等法院行使司法权,
可以审判总统,参议院有权同意解散众议院,故A项正确,不符合
题意;1884年议会把“共和国形式不得动摇”和“凡统治过法国
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写入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保
皇派的复辟之路,因此B项和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例18.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
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
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
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A
【解析】1875年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当时议会处于政
治运行的中心,但却出现了政局不稳的状况。1958年戴高乐就
任总统后,法国政体发生了变化,总统权力增加,这一政体的
变化有利于稳定政局,故应选A项。1875年宪法已经确立了总
统国家元首的地位,排除B项;议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戴
高乐1958年修宪并没有剥夺议会的立法权,排除C项;法国为
多党制国家,排除D项。
(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德国国旗
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
普鲁士;威廉一世,俾斯麦;
三次王朝战争(铁血政策),打败了
丹麦、奥地利、法国。
2、确立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
2)确定君主立宪政体:
3、特点:
4、评价:
例19.(2020年高考全国卷II,34)19世纪末,德皇威
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
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
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
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
C .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的政体
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其中皇帝是国家的中心,帝国宰相由皇帝
任命,对皇帝负责。因此当帝国宰相俾斯麦与德皇威廉二世意
见相左时,俾斯麦被迫辞职,此事件反映的是皇帝个人权力的
强大,B项正确;德意志帝国议会受到政府控制,且材料未涉
及议会对政府的监督,A项排除;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在对外政
策虽然不一致,但是这仅是材料的表象,材料强调的是皇帝个
人权力过大,C项排除;德意志帝国的民主政治并不完善,因
此分权制衡体制成熟的说法错误,D项排除。故选B项。
例20.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
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
制特征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D
【解析】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立
宪制和专制相结合,D项“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
选举产生”的信息体现“民主性”较浓厚一些,更符合“资产
阶级代议制”这一概念,尽管1871—1919年间的德国专制是实、
民主是虚,故D项正确;A项能表明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
家,但与“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不符,故A项错误;
B项“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不能充分体现
是否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宰相同时是“联邦议会
主席”,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表
明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故C项错误。
例21.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
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
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A
【解析】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19世纪晚期,
德国经济迅速发展,但德国统一后保留的旧体制阻滞了民主政
治的发展。这种旧体制就是皇权与容克贵族的结盟。他们掌握
政权,成为既得利益者,不愿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A项。
当时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德国没
有发动对外战争,排除D项。
容克地主阶级原为普鲁士的贵族
地主阶级。容克(Junker,德语
Junker的音译),意为“地主之
子”或“小主人”。原指无骑士
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泛指普鲁士
贵族和大地主。16世纪起长期垄
断军政要职,掌握国家领导权。
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化,成
为半封建型的贵族地主。是普鲁
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纪下半叶
联合后反动势力的支柱,是德国
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奥托·冯·俾斯麦
◆英、德两国君主立宪政体比较
国王统而不治,属
虚君
皇帝拥有各领域实权
(内政、外交、法律、军事)
内阁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内阁首相只对议会
负责
普选产生的下院拥
有实权,君主任命
的上院作用较小。
各邦君主任命的联邦议会拥
有实权,普选产生的帝国议
会作用较小。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都保留君主
国家
名称
政体
名称
确立
政体
文件
国家
元首
有无
实权
政府
首脑
首脑
如何
产生
政府
对谁
负责
国家
权力
中心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君主
立宪
君主
立宪
总统
共和
总统
共和
权利
法案
1871
宪法
1787
宪法
1875
宪法
国王 无
皇帝
总统
总统
有
有
有
首相
宰相
总统
总统
议会
产生
皇帝
任命
民选
议会
产生
议会
皇帝
议会
议会
议会
皇帝
总统 总统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行政权
立法权
特点
相同点
君主立宪制
内阁
首相
皇帝
(权力中心)
宰相
民主共和制
总统
(权力中心)
总统
国民议会
(权力中心)
国会 议会
(权力中心)
议会
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
军事封建
皇帝权重
总统共
和制
议会共
和制
根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