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3 收入与分配(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题速递·政治》4月刊(适用于高考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考点03 收入与分配(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题速递·政治》4月刊(适用于高考复习)

ID:678546

大小:145.76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4-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考点 03 收入与分配 一、单选题 1.(2019·福建南平市·高三期中)西南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将知识产权的 70%分割给发明 人,一系列科研成果加速向市场转化,让科研成果不再“躺着睡觉”。目前,该校已成立 24 家高科技公司, 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超 1.3 亿元。这一改革( ) ①由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发生改变决定 ②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 ③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④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④:西南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将知识产权的 70%分割给发明人,一系列科研 成果加速向市场转化,让科研成果不再“躺着睡觉”。这一改革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体现了对 科技工作者的尊重,有利于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④符合题意。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科技工作者 劳动的性质和特点仍然是谋生的手段,并没有发生改变,①错误。②:西南交通大学的这一改革体现讲究 效率而不是强调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说法也夸大了这一改革的作用,②排除。故选 D。 2.(2021·陕西西安市·高三其他模拟)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覆盖全部货物、服务领域, 贯通一、二、三产业,也是减税降费的主力税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 1 月至 10 月,我 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月均净增 8.8 万户,月均环比增长 0.86%,实现了稳定增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 数稳定增长( ) ①能进一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②有助于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 ③说明我国不断加强税收征管 ④体现了我国经济活力的提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的增长不会使居民收入差距缩小,①错误。②④:2020 年 1 月至 10 月,我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月均净增 8.8 万户,月均环比增长 0.86%,实现了稳定增长。增值税一般 纳税人户数稳定增长有助于促进财政收入的增加,体现了我国经济活力的提升,②④正确。③:该选项表 述与题意不符,材料中没有阐述我国加强税收征管,排除③。故本题选 D。 3.(2021·江西鹰潭市·高三一模)2020 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稳内需、保就业、保民生、保市 场主体等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下列选项中对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发挥上述作用的传导路径理解正确的 是( ) ①提高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产品迈向中高端 ②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经济稳定增长 ③降低制造业等行业税费——增加企业所得——稳定企业生产规模——稳定就业 ④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公共产品总需求增加——公共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满足公共需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③:降低制造业等行业等行业税费,会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所得会稳定企业的生产规 模,进而企业会稳定用工数量,稳定就业,③传导正确符合题意。④: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增加公共产品 的需求,公共产品的生产规模会扩大,有利于满足公共需要,④符合题意。①:提高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 会使企业的税收负担加重,不是积极的财政政策,①不符合题意。②: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增加是社会总 需求而不是社会总供给,②传导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 4.(2021·陕西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三月考)“十三五”期间,中国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2020 年尽管受疫 情影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达到 32189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4.7%。中国人的消费观已不仅仅是“维 持生活”,正向“享受生活”升级。由此可推断出( ) ①居民收入增加,推动了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②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 ③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④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科技自立自强取得重大成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 4.7%,中国人的消费观由“维持生活”向“享受生 活”升级,这说明居民收入增加,推动了恩格尔系数的降低,①正确。②:材料未呈现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该选项材料没体现,②排除。③:中国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中国人的消费观由“维持生活”向“享受生活” 升级,意味着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③正确。④:材料未呈现情况产业结构以及我 国科技发展状况,④排除。故本题选 B。 5.(2020·高三期中)《尚书·禹贡》记载,夏朝将土地划分成九等,以区别不同的 肥力状况、交通条件、耕作难易程度等,然后根据等级确定“贡”的多少。《周礼》记载,周朝设“土均”之职, 其职责是根据丰收、欠收等不同年景来确定税收的平均数。这启示我们,税收政策应( ) ①依据客观实际制定,不可主观随意 ②坚持固定性原则,否则容易导致腐败 ③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不可偏离目标 ④体现税负公平原则,不可损害正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④:夏朝将土地划分成九等,以区别不同的肥力状况、交通条件、耕作难易程度等,然后 根据等级确定“贡”的多少。周朝设“土均”之职,其职责是根据丰收、欠收等不同年景来确定税收的平均数。 这启示我们依据客观实际制定税收政策,体现税负公平原则,不可损害正义,不可主观随意,①④符合题 意。②:根据实际调整税收政策不是强调固定性原则,排除②。③: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 不意味着税收政策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为目的,排除③。故本题选 B。 6.(2021·湖北高三其他模拟)赤字率从 2.8%提高至 3.6%以上,安排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 3.75 万亿 元,减税降费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超过 2.5 万亿元……2020 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 行压力,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下列选项中关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经济恢复的传导路径认 识正确的是( ) ①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促进消费 ②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振兴实体经济 ③增发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投资需求增加→刺激经济发展 ④发放居民“消费券”→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意愿增强→社会总体消费需求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扩大财政支出,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而不是社会总供给,故①不符合题意。②:阶 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活力,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故②符合题意。③: 增发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会使得投资需求增加,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发放居 民消费券并没有直接增加居民收入,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 7.(2021·湖北高三其他模拟)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指出,疫苗的基本属性是公共产品,价格可能会 根据使用规模的大小有所变化,但大前提是为全民免费提供。企业按照新冠病毒疫苗公共产品的属性,依 据成本做出相应定价,政府相关部门按照相应程序和相关价格向企业购买,为全民免费提供。以下对新冠 疫苗将为全民免费提供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冠疫苗作为公共产品其价格应由市场决定 ②新冠疫苗生产企业应以社会效益为主进行生产 ③新冠疫苗价格的形成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统一 ④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③:疫苗作为公共产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价格不能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应该是政府和 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①错误,③正确②: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以经济效益为主,不是以社会效益为主, 政府也会按照相应定价向企业购买,②错误④:疫苗的全部费用由政府财政负担,为全民免费提供彰显了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 8.(2021·深州长江中学高三月考)2020 年上半年我国 GDP 同比下降 1.6%。1~6 月累计,全国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 96176 亿元,同比下降 10.8%;全国税收收入 81990 亿元,同比下降 1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 出 17952 亿元,同比增长 1.7%;卫生健康支出 10070 亿元,同比下降 0.2%。材料表明( ) ①税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经济下行是国家财政收入下降的根本原因 ③财政支出结构体现我国财政是民生财政 ④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税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①观点错误。②:随着上 半年我国 GDP 同比下降 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 10.8%,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 11.3%,表 明经济下行是国家财政收入下降的根本原因,②观点符合题意。③:随着上半年我国 GDP 同比下降 1.6%,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 10.8%,而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7952 亿元,同比增长 1.7%;卫生健康支 出 10070 亿元,同比下降 0.2%,我国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不降反增,卫生健康支出得到有力保 障,体现我国财政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物质保障,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体现了我国财政是改善民生的重要 物质保障,没有体现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平稳运行,④排除。故本题选 C。 9.(2021·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高三月考)2020 年我国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 负超过 2.5 万亿元,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企业。其中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 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小微企业恢复生机,为中国经济尽 快走出疫情影响的低谷提供强大动能。减税降费可以( ) ①增加产品的价值量,提升产品质量 ②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市场活力 ③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 ④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优化财税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减税降费与增加产品的价值量以及提升产品质量无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提升质量要靠企业,①错误。②③:减税降费可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市场活力,促进商品流通,从 而有利于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 ,②③符合题意。④:减税降费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长远来 看,企业发展的好,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并且减税降费与优化财税结构没有关系,④错误。故选 C。 10.(2021·龙里县九八五高级中学有限责任公司高三期末)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要释放中 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下列推导过程能正确反映消费潜力得到释放的是( ) ①激发生产要素的活力,增强中等收入群休的收入预期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③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④提高消费水平,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⑤增强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能力 A.①→②→⑤ B.②→①→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B 【详解】B: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能提高生产效率,让生产要素的活力得到迸发,增加 生产要素所有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进而提高消费水平,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 用,B 传导正确。AC:增加生产要素所有者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与国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能力没有因果关 系,AC 传导错误。D: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会拉大收入差距,②一③传导错误, D 排除。故本题选 B。 11.(2021·陕西榆林市·高三二模)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 意见》提出,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改造 2000 年底前建成的老 旧小区,可以适当支持 2000 年后建成的老旧小区。支持各地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筹措改造资金。根 据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国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作用 ④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以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材料中没有体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①排除。②③:将城镇老旧 小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改造 2000 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可以适当支持2000 年后建成的老旧小区。说明国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 生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④: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不是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④错误。故本题选 C。 12.(2021·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高三其他模拟)2020 年 12 月 1 日,中共安徽省委通过《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O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 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下列举措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的有( ) ①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 ②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③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④通过居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不同群体利益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而不是“享受 同等的社会保障权益”,①错误。②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发挥财政的作用,国家要依法建立起由政府 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网,②③正确。④:社会保障是通过再分配方式进行的调节的,而不属于“初 次分配”,④错误。故本题选 B。 13.(2021·河南濮阳市·高三一模)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古代中国大同世界和近代 西方乌托邦社会都是人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 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远景目标的是( ) ①某市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该市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②某村对该村的土地所有权规范有序流转,增加了该村村民的财产性收入 ③党中央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标准,加大对南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④某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产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不患寡而患不均”、“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这 表明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这需要“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该市低收入群体的收 入”、“党中央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标准,加大对南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①③正确切题。②:财产性 收入是指通过资本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村民无土地所有权,其流转并不会增加该村村 民的财产性收入,况且流转的不是土地所有权,而是流转经营权,②错误。④:“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平等保护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强调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不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④排除。故选 A。 14.(2021·河南濮阳市·高三一模)2020 年 3 月 18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针对高校毕业生出台激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补贴政策,扩大国有企事业 单位招聘规模,开发一批乡村公益性岗位。材料表明( ) ①政府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就业 ②政府应该通过开发公益岗统一安排就业 ③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承担社会责任 ④企业应该通过动能转换实现规模扩大带动就业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详解】①:国务院针对高校毕业生出台激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补贴政策,这说明政府可以通过 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就业,①符合题意。②:我国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就业,政府不统一安排就业,②错 误。③: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表明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承担社会责任,③正确。④:动能转换并不 是要实现规模扩大,④错误。故本题选 C。 15.(2021·湖北高三月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指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交付给单位或个人有偿使用,闲 置宅基地可以通过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新型产业就地盘活,其收益分配方式取决于具体的经营模式。 这一试点改革有利于( ) ①发挥再分配的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②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农民收益 ③发展集体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彰显集体经济规模小经营灵活等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②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农村闲置宅基地可以通过发展新型产业就地盘活, 这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提高农民收益,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②③符合题 意。①: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不属于再分配,①排除。④:规模小、经营灵活 是个体经济的特点,④排除。故本题选 C。 16.(2021·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高三一模)2013-2019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占比的 变化如图所示。该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可能有( ) ①社会养老需求增加,养老产业发展提速 ②劳动力结构老化,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 ③家庭养老支出增加,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 ④社会保障支出增加,公共财政压力加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由图可以看出,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占比在上升,老龄人口增加较多,对养老 的需求增加,会刺激养老产业快速发展,①符合题意。②:社会劳动生产率主要受技术水平和装备率等因 素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并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②不选。③:居民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 品消费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可见,家庭养老支出增加,并不意味着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 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因此,家庭养老支出增加与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无关,③不选。 ④:逐年扩大的老年群体对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会加大公共财政压力,④符合 题意。故本题选 B。 17.(2021·广东广州市·高三一模)2020 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加 1 万亿元财政赤 字,发行 1 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 1.5 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 2.5 万亿元。实 施这些举措,是因为( ) ①国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增发适量国债可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③合理增加财政支出有利于扩大社会总供给 ④财政赤字规模适当扩大可刺激社会总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财政赤字,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推动金融系 统向实体经济让利,新增减税降费。实施这些举措,是因为财政赤字规模适当扩大可刺激社会总需求,拉 动复工复产,增发适量国债可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②④符合题意。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 要来源,①错误。③:材料没有体现合理增加财政支出,且本题强调扩大社会总需求,排除③。故本题选 C。 二、材料分析题 18.(2021·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 5 月 22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 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2020 年赤字率拟按 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 2019 年增加 1 万亿元,同时发行 1 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 2 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 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 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 中国对提高赤字率一直十分慎重。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政府负债率只有 38.5%,远低于 60%的国际通行 警戒线;3.6%以上的赤字率和主要经济体相比也并不高。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压力增加。我国的赤字 率安排在 3.6%以上,既是对 2020 年经济运行不确定性的客观预判,也反映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不仅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还有助于抑制世界经济衰退。 (1)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是必要且可行的。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2)财政部 2 万亿元直达资金到位后,地方政府该如何用好这笔钱?请提出三条可行性建议。 【答案】(1)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发展面临较大 困难,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扩大财政支出,有利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刺激社会 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能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中国政府负债率远低于国 际通行警戒线,且 3.6%以上的赤字率和主要经济体相比也并不高,因此具有可行性。 (2)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决不 允许截留挪用;遵循财政分配原则,强化公共财政属性,维护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分析】本题以受疫情影响,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考查背景,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财政的相关 知识回答问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事物的能力。 【详解】(1)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是必要且可行的。要求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 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本题知识限定模糊,但从设问及材料可知,考查财政赤字的影响因素及意义。属于 论证类的主观试题,可以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回答财政赤字率的必要性时,应该结合我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以及财政支出的用途,由此可知受新冠肺炎 疫情影响,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扩大财政支出,有利于保就业、保 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刺激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能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缓解财政 收支矛盾。 分析可行性时市结合现阶段我国政府负债率、赤字率和主要经济体相比的情况。根据材料可知,中国 政府负债率远低于国际通行警戒线,且 3.6%以上的赤字率和主要经济体相比也并不高,因此具有可行性。 (2)财政部 2 万亿元直达资金到位后,地方政府该如何用好这笔钱?请提出三条可行性建议。本题属于开放 式试题,考查考生对财政的使用的规划知识的理解,回答这一设问时,要注意财政属于再分配,根据材料中“支 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等信息可知要优化资 金支出结构,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决不允许截留挪 用;遵循财政分配原则,强化公共财政属性,维护资金支出的公平性。 【点睛】我国财政赤字的相关知识点 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 产生原因:一国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 府支出,有的则因为政府管理不当,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当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时,就好 像一间公司背负的债务过多一样,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 的利空,且日后为了要解决财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 定都有不良的影响。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 该国货币会上扬。 产生意义:财政赤字的大小对于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和力度是至关重要的。财政政策是重要的宏观经 济政策之一,而财政赤字则是衡量财政政策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正确衡量财政赤字对于制定财政政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常遗憾的是,对于如何正确衡量财政赤字,经济学家并没有达成共识。一些经济 学家认为,通常意义上的财政赤字并不是财政政策状况的一个好指标。这就是说,他们认为按照公认的方 法衡量的财政赤字既不能准确地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又不能准确地衡量给后代纳税人造成的负担。 19.(2020·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财政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它反映 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 部分的所占比例,意味着“花”的钱超过了“挣”到的钱。下表反映 2016-2020 年我国财政赤字和赤字率 的变化情况: 年份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财政赤字 20800 亿元 23800 亿元 23800 亿元 27600 亿元 37600 亿元 财政赤字率 3.0% 3.0% 2.6% 2.8% 3.6% 材料二 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 1 万亿元, 同时发行 1 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 2 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 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 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 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上述财政安排的合理性。 【答案】(1)①材料表明近五年我国的财政赤字呈现上升趋势,财政赤字率也处于 3%上下; ②这说明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①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支持与提高防疫抗疫水平与能力; ②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③增加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 ④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激发企业活力并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复苏; ⑤增加支出,减税降费、扩大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分析】此题以我国 2016-2020 年我国财政安排为背景材料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相 关知识理解认识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能力。 【详解】第(1)问要求“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属于概括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 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知识。然后结合材料一中信息进行具体概括即可。 根据材料一中表格内容,考生可直接概括出 2016-2020 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赤字率总体保持在 3%左右,这表明我国持续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发展。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上述财政安排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试题。考 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二,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的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 结合材料二中的具体举措进行分析即可。 根据材料信息“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考生可从财政是维护社会公 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有利于增加就业,稳定居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生活水平,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保市场主体”、“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投资等”,考生可从财政具有优化资源合理 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缓解企业经营困难,激发企业活力并促 进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有利于支持与提高防疫抗疫水平与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原因(为什么)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题型介绍“原因”类问答题高考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为什么”“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简 要说明理由”等。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 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解题规律解答此类试题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 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 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常用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四个: (1)联系课本分析原因。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设问,第一个应该想到的问题就是课本上关于这个问 题具体有哪些内容。 (2)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 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的重视。 (3)联系主体分析原因。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 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 (4)联系地位分析原因。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所以,地位往往也是采 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因而我们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可以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原因, 具体到题目中,一般表现为诸如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要性等。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 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原 因”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既要明确设问主体,如“党”“政府”“公民”等,不要只盯问题内容而忽视了对主体的 分析,又要注意多角度分析原因,如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 好,得分也是不全的。 20.(2021·甘肃兰州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十三五”以来,税务系统坚持把落实减税降费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政治任务, 切实让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市场主体和惠及百姓生活。在此政策引导鼓励下,一大批企业致力于清洁生产的 转型,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共赢;传统的高能耗企业绿色转型,实现了技术升级发展和产品质量跨越 提升;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了新动能;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释放,让更多的纳税人缴费人税费负担明显减轻, 让数千万市场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关键支撑。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减税降费促进了经济发展。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这一作用。 【答案】(1)“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加大教育投入, 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 (2)①对企业减税降费,能够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有利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增强企业的创新力与竞 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就业,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②减轻居民的税负负担,有利于增加 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刺激经济增长。③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出口对经济拉动疲软的情况下,减税 降费政策有利于扩大内需,优化投资、消费、出口三者结构,促进经济增长。④税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 石,减税降费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分析】本题以我国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的情况为考查背景,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考 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财政的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1)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解读图表归纳提炼信息能力。学生要根据图表纵横代表的信息归纳出 反映的信息变化情况,并指出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本题图表反映的现象是财政投资教育经费连年持续稳 定增长,说明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财政的作用。解答时应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结合财政的三个作用来作答。如“十 三五”以来,税务系统坚持把落实减税降费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政治任务,切实让减税降费政 策直达市场主体和惠及百姓生活可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来回答;在此政策引 导鼓励下,一大批全业致力于清洁生产的转型,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共赢;传统的高能耗企业绿色 转型,实现了技术升级发展和产品质量跨越提升,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了新动能可从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 置角度回答;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释放,让更多的纳税人、缴费人税费负担明显减轻,让数千万市场主体活力 得到进一步激发,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关键支撑可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来回答。 【点睛】本题为分析说明类试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精析材料,把 握主题。这是解题的基础,可有效避免“文不对题”、“ 答非所问”的现象。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 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 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21.(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 2013~2017 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至 2017 年 底累计减税超过 2 万亿元。2018 年 3 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 要再减税 8000 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 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 4.8%, 2017 年比上年增长 7.4%(同口径)。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答案】(1)近 5 年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 (2)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扩大生产规模;能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 能激励创新创业,扶持小微型企业发展,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财政收入。 【分析】本题以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 事物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详解】此题以我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 第(1)问要求“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属于反映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 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知识。然后将图表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即可。根据图表 信息可概括出 2013~2017 年我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逐年上涨,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绝大部 分。 第(2)问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属于分析类试题。考 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材料范围为“材料一、二”,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其次要明 确分析的内容为“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然后结合材料辩证分析二者的关系即可。 根据材料,从短期来看,为企业降税减负,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相对减少。但从长期看,通过为企业降税 减负,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所得,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市场 竞争力,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最终使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点睛】分析说明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一、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 识;二、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课本知识与材料的 结合点;三、紧扣题意合理做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