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单选题
1.(2021·四川省高三月考)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美国“毅力号”火星探测器、阿
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都不约而同将火箭发射日期选在 2020 年 7 至 8 月。为什么这么集中?因为火星探测
存在“窗口期”,相关计算得出,在地球上每隔约 26 个月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好时机。如果错过 2020 年 7
至 8 月这次“窗口期”,下次火星探测的好时机只能等到 2022 年。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可以预测未来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开展科学实验,是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
④火星探测计划的目的是认识天体运行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通过相关计算得出,在地球上每隔约 26 个月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好时机,即“窗口期”,
这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可以预测未来,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故①②入选。③:
材料并未涉及开展科学实验,是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故③不选。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天体运行
的规律不是火星探测计划的目的,故④不选。故本题选 A。
2.(2021·高三月考)《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曰:“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著名
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合理利用“水势”和“地势”,采取“筑坝分水,修渠引水,中流作堰”的方法,将岷江水流分
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田,造福了千秋万代。这给我们的哲学
启示是( )
①以“势”为依据,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的“势”
②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恪守“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
③在改造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变革“势”的运动规律
④以“势”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造福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材料中的“势”是指客观条件(规律),“因其势而利导之”是要求人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
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以“势”为依据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的“势”,以“势”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造福人
类,①④符合题意。②:材料不涉及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故②不选。③:材料中的“势”是指客观条件(规
律),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创造和消灭规律,要以“势”为基础,而不是变革“势”,故③不选。故本
题选 B。
3.(2021·全国高三月考)中国科研人员利用中国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探测到一例全世
界仅有 21 例的快速射电暴重复爆,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该重复爆的辐射具有非常丰富的偏振特征。这一观测
结果对研究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和物理机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材料告诉我们( )
①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②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发展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实践水平的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用新认识代替已有认识”说法错误,排除①。②:科研人员借助射电望远镜(FAST)获
得新的观测认识,说明认识工具对认识具有促进作用,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认识具有无限性,
同时,“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体现的是反复性,而不是无限性,故③不选。④:随着射电
望远镜(FAST)的使用,中国科研人员获得了更深一步的认识,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
4.(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一模)可控核聚变反应可以帮助人类获得源源不绝的清洁能源。2020 年 12
月 4 日,“中国环流器二号 M”建成放电,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了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
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变研究前列。我国进一步推动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 )
①需要持续强化科研投入,支持核聚变基础性、前瞻性研究
②可以加快人类探索可持续能源的步伐,体现认识主导实践
③有利于解决因能源短缺带来的社会问题,造福人类
④将开辟更广阔的认识对象,使科技人员的思维能力和水平不可逾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我国进一步推动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需要持续强化科研投入,支持核聚变基础性、
前瞻性研究,有利于解决因能源短缺带来的社会问题,造福人类,①③正确。②: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主
导实践”说法错误,②排除。④:认识具有上升性,“使科技人员的思维能力和水平不可逾越”说法错误,④
排除。故本题选 B。
5.(2021·福建泉州市·高三二模)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研发的“智能创作机器人”“上岗”今年两会。
这个机器人虽然没有实体形象,却让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编辑“如虎添翼”,为“策采编发”全程提供智能支持。
“智能创作机器人”( )
①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能智能分析新闻素材
②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推动两会报道活动
③是人脑的产物,可以模拟人的分析和记忆能力
④成功研发表明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智能创作机器人”没有人脑,不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①错误。②④:材料中,这个机器
人虽然没有实体形象,却让参与两会报道的记者编辑“如虎添翼”,为“策采编发”全程提供智能支持。这说明
“智能创作机器人”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推动两会报道活动,其成功研发表明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
活动,②④正确。③:“智能创作机器人”是人类实践的产物,而不是人脑的产物,③错误。故本题选 C。
6.(2021·北京门头沟区·高三一模)“无古不成今,观今宜鉴古。”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
主义发展史中蕴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致胜密码。近日,全国各地开展的学习“四史”活动,让
我们真正体悟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
人的初心之美、使命之重、来路之艰。开展此活动有利于( )
①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认真领会,进一步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
②党员干部立志笃行,通过直接经验,用历史思维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
③汲取历史的经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汲取真理的力量,使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挥践行初心使命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②④:全国各地开展的学习“四史”活动,不属于直接经验;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践行初心使命
不起决定性作用,故②④错误。①③:国各地开展的学习“四史”活动,让我们真正体悟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
新中国来之不易,有利于进一步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
化自信,故①③不选。故本题选 B。
7.(2021·福建高三其他模拟)图漫画(作者:徐鹏飞)的哲学寓意在于( )
①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认识
④认识只有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漫画中,有人手拿诗集,却处处不见诗;有人深入实际,见景生情,处处见诗。这说
明认识只有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认识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漫画强调
的是人要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并将认识用到实践中,而不体现“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不体现“对
同一个确定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认识”,②③排除。故本题选 B。
8.(2021·陕西省彬县中学高三其他模拟)2020 年 12 月 17 日,我国航天科技专家研发的制导导航与控
制系统,精准控制“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大气层表面打了个“水漂”,并在预定区域安全降落。“嫦娥五号”返回
器的精准着陆( )
①是航天科技专家将正确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成果
②是航天科技专家有意识地改造规律的体现
③印证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的特点
④说明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我国航天科技专家研发的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精准控制“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大气层表
面打了个“水漂”,并在预定区域安全降落,是航天科技专家将正确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成果,印证了人类的实
践活动具有能动性的特点,①③符合题意②: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改造规律”说法错误,
②排除④:材料没有体现实践的需要对人们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推动作用,④排除。故本题选 A。
9.(2021·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高三其他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引入“好人法”条款,规定自
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体现了公序良俗这一民法的基本
原则,意在匡正社会风气,激发斗志。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该条款( )
①属于客观规律,对探究事物本质具有指导作用
②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对处理社会关系具有指导作用
③对人们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有利于引领社会风尚
④具有直接现实性,有利于追求和发展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②③:该条款属于正确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对处理社会关系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们
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有利于引领社会风尚,②③符合题意。①:该条款属于意识的范畴,不是客观
规律,①错误。④:该条款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并且有利于追求和发展真理属于认
识论范畴,不属于辩证唯物论,④错误。故本题选 C。
10.(2021·宁夏吴忠市·高三二模)2020 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恰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
局的关键节点,放眼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特殊背景,回答了 2021 年中国经济怎么看和怎么干
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对“怎么看”和“怎么干”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认识是行动的动力,“怎么看”决定了“怎么干”的方向
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怎么看”,就难以开展“怎么干”
③“怎么看”和“怎么干”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打开发展新局面
④“怎么看”和“怎么干”在会议中实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但不是认识决定实践,认为“怎么看”决定了“怎么干”的方向是错误
的,①排除。②:“怎么看”强调认识,“怎么干”强调实践。据此分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怎么
看”,就难以开展“怎么干”,②入选。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认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认为“怎么看”和“怎
么干”都具有直接现实性是错误的,③排除。④: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关键节点,新冠肺炎疫
情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回答了 2021 年中国经济怎么看和怎么干的问
题。这说明怎么看”和“怎么干”在会议中实现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入选。故本题选 D。
11.(2021·福建漳州市·高三二模)同样是描写牛的诗句,元慎用“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描绘了农民驭牛耕田,辛苦所得却落入官仓的悲催;陆游则以“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来表达自
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两位诗人在不同社会背景下写出不同心境的诗,这说明了( )
①意识的差异性取决于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④人们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存在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意识的差异性应取决于客观存在,而不是意识的自觉选择性,①表述错误。②:意识是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反映,②表述错误。③④:同样是描写牛的诗句,两位诗人在不
同社会背景下写出不同心境的诗,表明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
的有机统一,人们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存在差异,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
12.(2021·河南高三其他模拟)有这样一种“初学者”心态:不因为暂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为一
时的平凡而碌碌无为。葆有“初学者”心态,一个人就能面对批评虚怀若谷,面对挫折勇往直前,面对成绩谦
虚内敛。可见,保持“初学者”心态可以使人们( )
①增强意识活动主动创造性,确保认识正确
②摆脱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提高认识水平
③把握自身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是非得失
④更好地调控人体生理活动,坚持锐意进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增强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不能确保认识正确,①说法太绝对,不选。②:人的认识不
能摆脱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②不选。③④:“初学者”心态是,不因为暂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为一
时的平凡而碌碌无为,葆有“初学者”心态,一个人就能面对批评虚怀若谷,面对挫折勇往直前,面对成绩谦
虚内敛,体现了“把握自身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是非得失”、“更好地调控人体生理活动,坚持锐意进取”,
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
13.(2019·福建南平市·高三期中)2019 年 10 月 01 日,台风“米娜”登陆浙江。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台风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台风登陆的灾害。这表
明( )
①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发展遵循固有规律
②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以造福人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认识世界的前提
④人的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台风是一种自然现象,说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发展遵循固有规律,①正确切题。②:我
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台风登陆的灾害,这表明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以造福人类,②正
确切题。③: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
要条件,③错误。④:人的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事物,④错误。故本题选 A。
14.(2021·高三月考)过去的 2020 年,有一种感动叫“逆行者”,有一种奋斗叫“后
浪”,有一种幸福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每一个热词都反映一个社会热点。 这说明( )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答案】D
【详解】A: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故 A 说法错误。B:材料体现的是意识是人脑对客
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 B 不符合题意。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故 C 说法错误。D:每一
个热词都反映一个社会热点,故 D 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
15.(2021·湖北高三其他模拟)天地逆旅之间唯有诗词酬尽人生百态。远离家乡时,遥望见“星垂平野”;
送别好友时,正路过“月生楼外天”;踌躇满志之时,满心是“晓战随金鼓”;闲适漫游时,却只想“静听松风
寒”。由此可见( )
①诗人对人生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诗词的内容取决于诗人的现实境况和想象力
③诗词是客观环境和人生境遇的真实再现
④诗词是诗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④:远离家乡时,遥望见“星垂平野阔”;送别好友时,正路过“月生楼外天”;踌躇满志之时,
满心是“晓战随金鼓”,闲适漫游时,却只想“静听松风寒”。说明诗人对人生的抒写具有自觉选择性,诗词是
诗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悟,考查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①④符合
题意。②:诗词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存在,②说法错误。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诗
词是诗人在客观环境和人生境遇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观创作,但不一定是真实反映,因此③说法错误。故选 B。
16.(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昆虫传粉被认为是白垩纪中期被子植物大爆发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这
一时期昆虫和被子植物的种类已经较为丰富,但被子植物虫媒传粉的直接证据却一直缺失。2019 年 11 月,
中国古生物学家们与美国学者合作,发现了一枚为被子植物传粉的昆虫标本,该发现直接将昆虫传播花粉
的历史向前推进了 5000 万年。由此可见( )
①认识通过实践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实现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真理以正确的认识为起点
④实践要以客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材料中,2019 年 11 月,中国古生物学家们与美国学者合作,发现了一枚为被子植物传
粉的昆虫标本,该发现直接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 5000 万年。由此可见认识通过实践在主体与
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实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①②正确。③:真理以实践为起点,③错误。
④:实践是认识的源泉,④错误。故本题选 A。
17.(2021·江西高三其他模拟)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追梦之路永不停歇。2020 年 11 月 24 日,嫦娥五号
探测器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嫦娥五号挑战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四个
“首次”:首次月面自动采样、首次月面起飞上升、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首次带月壤高速返回地球,助
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这表明( )
①人类对月球的真理性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实践的需要推动了人对月球认识的发展、深化
③基于科学实验获得的认识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
④通过“思维的眼睛”人们可以逐步解开宇宙之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材料没有体现人类对月球的真理性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太
空探索永无止境,追梦之路永不停歇,嫦娥五号挑战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四个“首次”这说明了实践的需要推动
了人对月球认识的发展、深化,故②符合题意。③:基于科学实验获得的认识有正误之分,不一定能够有
效地指导实践,故③说法错误。④:四个“首次”说明人类对月球的认识能力在深化和拓展,表明通过"思维
的眼睛”人们可以逐步解开宇宙之谜,故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C。
18.(2021·湖南衡阳市·高三一模)2020 年 11 月 4 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
本次进博会有很多变与不变:变的是发展形势,不变的是开放的担当和诚意变的是参展要求,不变的是开放
的底气和实力。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进博会开放底气与实力的不变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②不变是上海进口博览会的存在方式
③上海进博会的工作应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上海进博会工作的因时而变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本次进博会有很多变与不变:变的是发展形势,不变的是开放的担当和诚意变的是参展要
求,不变的是开放的底气和实力。说明进博会开放底气与实力的不变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上海进博会的
工作应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③正确。②:不变的是开放的担当和诚意,变的是参展要求,
不变的是开放的底气和实力,而不是上海进口博览会的存在方式,②排除。④:上海进博会工作的因时而
变是一种运动,而不是静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④排除。故本题选 B。
19.(2021·云南昆明市·高三月考)让实验鼠在嗅到樱花气味后身体通电,使之对樱花气味产
生恐惧,而老鼠后代即便未被电流击中,亦会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有科学家解释,恐惧记忆之所以被遗传,
是因为后天因素改变了基因,使得存储在父代 DNA 中的遗传信息被遗传给子代。但也有生物学家认为,后
天因素是无法改变 DNA.上的碱基配对和排列顺序,无法遗传给下一代。后天因素是否会改变生物遗传基
因并遗传给下一代,在科学界尚存争议。材料佐证了( )
①由于认识主体的差异,对后天因素导致生物遗传基因改变的认识存在差异
②科学界的争议促使生物遗传基因信息发生重要改变
③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基础上能不断深化对生物遗传规律的认识
④科学界的争议是人们不断深化探索生物基因遗传活动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详解】①④:后天因素是否会改变生物遗传基因并遗传给下一代,在科学界尚存争议。这佐证了由
于认识主体的差异,对后天因素导致生物遗传基因改变的认识存在差异,而科学界的争议是人们不断深化
探索生物基因遗传活动的动力,将推动人们不断探索生物遗传的真伪,①④符合题意。②:生物遗传基因
信息是客观的,“生物科学界存在争议”是主观的,因此争议并不能直接促使生物遗传基因信息发生重要改变,
②错误。③: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生物遗传规律的认识,③错误。故本题选 D。
20.(2021·高三月考)40 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实现的五大历史性跨越,但也有很多
亟须攻坚克难之处。难点就是着力点,难点就是潜力点。深圳人民需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
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才能展现出更加旺盛的活力和创造力。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①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
③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规律
④要将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反对安于现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故①错误。②④:深圳人民需要继续发
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才能展现出更加旺盛的活力和创造力,这体现了发挥主观
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必要条件,要将革命热情与科学态度相结合,反对安于现状,故②④入选。③:
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改变、消灭规律,故③错误。故本题选 C。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1·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抗击新冠肺 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
总结,先后制订、修订和发布 7 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 1 版方案
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 3
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 7 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
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
括 13 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材料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当下正在凝聚的“抗疫精神”至少有三大内涵。其一,迎难
而上、救死扶伤的精神。疫情发生后,医护人深入最危险的一-线,面临疯狂病魔,承担巨大风险而英勇战
斗、救死扶伤。84 岁钟南山院士不顾安危奔赴武汉一线,敢于证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传人”现象……其
二,团结高效、无私奉献的精神。7000 多名工人,800 多台挖掘机、推土机同时作业,短短十天,火神山、
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其三,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各地纷纷成立“防疫党员先锋突击队”,挨家挨户
排查人员,干部开展地毯式排查,网格化管控,宣传防疫知识,活跃在人民一线。
(1)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
(2)青年学生要不断学习抗疫精神。结合材料,请为践行抗疫精神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
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在实践中发现、发展和检验真理。②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
以诊疗实践为基础。③根据疫情实际,完善诊疗方案,使我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诊疗方案是一个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不全面到比较全面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指导诊疗实践又
不断接受诊疗实践检验的过程。
(2)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尊重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
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分析】本题以疫情防控工作为背景,考查考生描述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论的有关
知识。
【详解】(1)本题属于说明类的主观题,要求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
冠肺炎认识的发展。材料中指出从第一版到第七版的变化,形成了包括 13 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
系。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在实践中发现、发展和检验真理;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
的改进,是在对新冠病毒认识深入的基础上进行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真
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本题属于开放类的主观题,要求为践行抗疫精神提两条方法论建议,解答本题时考生只要围绕主
题,提出方法论建议即可。
【点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
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2.(2021·福建莆田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材料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激荡着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从南湖起航
的“小小红船”到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
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学习总结党的历史,传承发扬党的成功经验,把握历
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材料二 如何学好党更这门“必修课”?学习党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
国、改变世界的,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学习党史,认识到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
历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学习党史,缅怀视死如归的革
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学习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学习党史,从历史
中获得启迪,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1)“学史明理”,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应如何认识和把握历
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
(2)“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史教育对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
设的独特作用。
(3)请以“学史力行”为主题,从“青春与信仰同行”“责任与使命相伴”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党史,撰
写一份倡议书。要求:①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②史论结合、逻辑清晰;③不少于 150 字。
【答案】(1)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深入研
究和思考党从南湖起航的“小小红船”到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这一历史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从中把握
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
头脑,深入学习和总结党的历史,传承发扬党的成功经验,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激荡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使我们在中国和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①有利于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
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②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在
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③有利于发挥革命先辈、烈士英雄的示范作用,激励青少年学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提高思想
道德修养。
④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示例:
“让青春与信仰同行”倡议书
新时代的同学们:
2021 年,我们将共同迎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在奋进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学习了党领导红
军徒步二万五千里、翻雪山过草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天动地,为此我们倡议:
第一,树立崇高的理想,培育“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意志。
第二,学习党为人民而奋斗的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不断追求新知,努力发奋成才。
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
【分析】本题以学习党史为话题设置情境,从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角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本题共三问,设问(1)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设问(2)属于意义类
主观题,设问(3)属于开放性试题。
第二步: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教材知识,逐层展开。
设问(1):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应如何认识和把握
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
信息①:从南湖起航的“小小红船”到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 可联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
存在的事物出发。
信息②:高度重视学习总结党的历史,传承发扬党的成功经验 可联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信息③: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激荡着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可联系把发
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设问(2):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党史教育对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独特作用。
信息①:学习党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进一步感
悟思想伟力 可联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信息②:学习党史,认识到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 可联系坚持学而思、
学而信、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
信息③:学习党史,缅怀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学习革
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 可联系发挥革命先辈的示范作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信息④:学习党史,从历史中获得启迪,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可联系培
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为开放性试题。需要根据要求,选择一个主题,写出具体的倡议书。倡议的具体内容:
设问信息①:结合具体党史 可联系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精神②:革命理想高于天 可倡议树立崇高的理想。
长征目的③:为人民谋幸福 可倡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的长征④:践行长征精神 可倡议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成才。
【点睛】倡议书的一般格式
1、标题,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或“关于……的倡议书”。
2、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
3、正文,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4、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5、结尾。
23.(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嫦城揽月,彰显大国崛起;宝玺问世,共祝航天荣光。
◆"嫦"风破浪时,"五"动揽月回
2020 年 11 月 24 日凌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地把嫦娥五号探测器送
入太空,迈出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的第一步。
嫦娥五号任务计划实现三大工程目标∶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轨道装订发射、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月面
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样品储存等关键技术;二是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三是完善探
月工程体系。为了确保月壤采样成功,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
取两种"挖土"模式,进行了无数次试验,反复调教机械臂。为了实现在 38 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
交会,设计师们突破了交会对接、样品转移、组合体运行、轨返组合体与对接舱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12 月 17 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预定区域,完成了各项预期任务。从嫦城一号到嫦城五号,月
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嫦娥五号科研团队是如何实现成功探月的。
【答案】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科研团队明确目标,团队合作,分阶段实施探月计划。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研团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为成功探月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③科研团队在从
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不断推动认识的发展,为成功探月积累经验。
【分析】
本题以我国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为背景设置情境,从哲学认识论角度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嫦娥五号科研团队是如何实现成功探月的。本
题的知识限定是认识论,需要结合材料说明。
根据材料科研团队明确目标,团队合作,分阶段实施探月计划可知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根据材料“突破窄窗口多轨道装订发射、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样
品储存等关键技术”可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根据材料“从嫦城一号到嫦城五号,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
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可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点睛】
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
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知;二
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或“怎样
体现”中哪一类。
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
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么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
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句子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
24.(2021·湖南衡阳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 年 2 月 20 日上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
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习近平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要明确学习要
求、学习任务,要立足实际、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守正创新,推进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的创
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党员在党史学习中如何正确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
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要求我们要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不断创新;③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要求
党员在学习党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学习党史同关照现实、推
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和照抄照搬;④发扬马克思主
义优良学风要注重学习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的创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党员在党史学习中如何正确发扬马克思主
义优良学风。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属于说明类试题,需要结合材料进行说明。
根据材料“要立足实际、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可知,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根据材料“要守正创新,推进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的创新”可知,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
造性,要求我们要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不断创新;
根据材料“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知,马克思主
义的优良学风要求党员在学习党史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学习党
史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和照抄照搬;
根据材料“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要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要立足
实际、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守正创新,推进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的创新”可知,发扬马克思主
义优良学风要注重学习内容、形式、方式、方法的创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点睛】分析说明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
一、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
二、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课本知识与材料的
结合点;
三、紧扣题意合理做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理论分析材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