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202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3.1 消费及其类型
1.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课标要求
归纳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消费结构变
迁的主要规律。概括影响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解析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
考情分析
从内容上看: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从形式上看:以选择题形式命题为主,个别年份
也有非选择题。
备考策略
以“旅游成为新消费热点、夜间经济成为新消费现
象”为议题,探究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驱动因素。
学科素养
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分析现实问题,树立
理论自信,增强政治认同。通过分析消费等经济现象,
及其与相关现象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
展的观点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培养科学精神。
第一框 消费及其类型
考点一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考点二 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
体系构建
消费
经济发展水平
收入
物价变动
宏观政策
消费观念/心理
其他
按消费方式
按消费目的
消费类
型
影响因
素
含
义
影
响
因
素
重
要
指
标
—
—
恩
格
尔
系
数
2020/3卷/14
消费结
构
2017/江苏卷/52019/2卷/14
考点一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 ①关系——生产决定消费
• ②对应措施
• 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 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核心知识
• (2)直接因素——居民收入
• ①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 A.当前可支配收入
• B.未来收入预期
• C.社会收入差距
• ②对应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 A.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水平。
• B.增加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C.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
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
公平。
与消费水平正相关
与消费水平正相关
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负相关
• (3)重要因素——物价变动
• ①关系——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 ②对应措施
• 科学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 (4)宏观政策
• ①关系——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影响社会总需求和居
民消费需求
• ②对应措施
• 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
• (5)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
• ①关系——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性
• ②对应措施
• 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6)其他因素:市场环境、商品性能质量、商店位置、服
务水平等
对应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加强流通体系建设,疏通流通环节,促进消费;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使消费者乐于消费;
改善消费环境,使消费者方便消费;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消费者放心消费。
• (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推
动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 (2)消费与收入分配。促进消费有利于社会收入差距的调节。
• (3)消费水平提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要求。
• (4)消费水平提升,有利于优化出口、投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
• (5)促进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减少对外
依存度。
• (6)提高消费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生产提供更高素质的劳动者。
• (7)有利于推进质量强国战略。
• (8)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原因
• (1)企业角度:
•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加就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诚信经营,遵守市场交
易规则,营造良好市场秩序。
• (2)个人角度: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业观,增加收入。
• 3.从企业和个人角度如何提高消费水平
命题点一 消费增长的原因及措施
• 1. (2019·浙江卷)小明和小红原打算先买房再结婚,后得知
政府将很快出台一系列平抑房价的措施,于是两人决定先结婚,
等将来合适的时候再买房。他们在买房问题上的态度转变说
明( )
• A.消费受到商品未来价格预期的影响
• B.消费行为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 C.消费受到商品未来供给预期的影响
• D.消费受到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解析:受到“政府将很快出台一系列平抑房价的措施”的
影响,二人决定暂缓买房,由此可以看出商品未来价格的预
期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A项符合题意;B项强调的是从众
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C项强调的是商品未来供给预期对
消费行为的影响,D项强调的是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行为的
影响,三者均不符合题意。
A
• 2. (2019·全国Ⅱ卷)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 853元,
同比增长6.2%;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0%;最终消费
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7.4个百
分点;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通信器材类和化妆品类的消
费支出分别同比增长11.7%和13.5%。上述信息表明( )
• ①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
尔系数下降 ③消费品供给丰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④高档品消
费增加,居民消费趋于理性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③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直接涉
及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排除;材料也没有直接涉及高档品消费的问题,排
除④;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说明消费成
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①符合题意;基本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
通信器材类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支出同比增长,说明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
格尔系数下降,②符合题意。
A
考点二 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
1.消费的类型
(1)按消费目的
特点:重在解决温饱的最基本消费
①生存资料消费
②发展资料消费
③享受资料消费
特点:重在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消费
特点:身心愉悦,丰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注意:(1)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意味着
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
(2)不能认为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可以取代生存
资料消费。不能认为生存资料消费就是衣食住行消费,发展
资料消费就是精神文化消费,应具体分析。
核心知识
(2)按交易方式
①贷款消费
②租赁消费
适用范围:收入稳定,积蓄较少但对未来收入持
乐观态度的人购买的大件耐用品或服务。
所有权和使用权:所有权逐步转移,使用权即刻
转移。
适用范围:无力购买或使用次数有限不想购买的商
品。
所有权和使用权:所有权不转移,使用权暂时让渡。
2.正确认识贷款消费
(1)消费对象:
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及大额服务。
(2)消费群体:
贷款消费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
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3)适度原则:
贷款消费应坚持适度原则,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因
贷款消费而影响未来生活。
(4)合理贷款消费的意义:
①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②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注意:贷款消费≠超前消费
• 判断贷款消费是不是超前消费,关键在于看消费者 在借
贷时是否充分和学科考虑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若借贷
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这种消费就属于适度消
费,相反,就是 超前消费。
3.共享经济发展(租赁消费)的意义
(1)对生活:
降低消费成本,提高消费水平。
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生活水平。
带动就业和创业,增加收入。
(2)对生产: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消费结构
(1)含义:
消费结构反映了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因素:
消费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及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
的影响。
(3)消费结构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
①含义: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②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消费支出总额×100%。
③规律: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高,消费水平越低;恩格尔系
数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4)正确认识消费支出:
家庭支出
投资支出
债务支出
消费支出
食品支出
其他消费支出
①不能将食品支出看做消费总支出,消费总支出包括食品支出
和其他消费支出。也不能把消费支出等于家庭支出,家庭支出
不仅包括家庭消费支出,还包括投资支出、债务支出等。
②不能将投资支出(如购买股票、基金、保险、债券等)看作
消费支出。
• 1.(2017·江苏卷)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
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据统
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
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4%、16.4%和17.1%。材料表明( )
•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
•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 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 解析:本题考查对消费结构的理解,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
的能力。当前,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领
域的消费,说明我国居民用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不断增
加,消费结构趋于优化,故选D项。第二产业仍是我国的主导产业,
故排除A项。B、C两项在题中未涉及。
D
命题点二 消费类型
• 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 近年来,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文化和旅游消费持
续扩大、十分活跃。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庆
七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1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4543.3亿元,尽管受疫情影响,我国的文化、旅游消费潜力仍得
到了充分释放。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
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
势,②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文化和旅游消
费质量水平,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
供给増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该《意见》推出多项消费
惠民措施,③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改造提升演出场所和博
物馆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消费场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完
善入境游客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提升消费场所多语种服务水平等。
时政链接
• 考点对接
• 1、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
善。
• 2、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
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 3、物价影响消费,国家宏观调控改善消费环境。
• 思考
•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扩大
的原因。
•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国家进一步激发文化和
旅游消费潜力的意义。
•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扩大的原因。
• (1)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
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需求增加。
• (2)物价影响消费,景区门票降价,刺激了旅游业及相关产
业的发展。
• (3)生产决定消费,我国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
力。
•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国家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
费潜力的意义。
• (1)释放消费潜力,拉动经济增长,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
基础性作用。
• (2)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
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3)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民群众
他提供更多出游选择,提供更多文化消费产品。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考点一 消费心理
考点二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体系构建
消费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原则
心理
2016/3卷/13
考点一 消费心理
• ①特点
• 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
• ②评价
• A.优点: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 B.弊端: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
生活不利。
• C.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 ③企业经营对策:
•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顺应消费潮流,抓住机遇,面向市场生
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消费心理
• (1)从众心理
• ①特点
• 标新立异
• ②评价
• A.优点:展示个性,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 B.弊端: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 C.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 ③企业经营对策: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人们个性化、
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产品制造环节,提高产品质量,注
重产品形象(如个性化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等)。
• (2)求异心理
• ①特点
• 夸耀性,盲目性。
• ②评价
• A.弊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 B.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应提倡。
• ③企业经营对策:
• 产品销售环节,促销要符合消费者心理,实施名牌战略,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 形象。
• (3)攀比心理
• ①特点
• 符合实际,讲究实惠。
• ②评价
• A.优点: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 B.态度:大力提倡。
• ③企业经营对策: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
成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等竞争优势。
• (4)求实心理
• ①实质
• “从”是指消费者受到别
人的意见和行为的影响,
出现“随大流”的现象。
• ②原因
• 缺乏主见,不由自主。
• ③态度
• 具体分析,不能盲从
2.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
• (1)从众心理 • (2)攀比心理
• ①实质
• “攀”和“比”,往往是低收
入消费者模仿高收入消费者。
• ②原因
• 目的在于炫耀,主观动机强烈。
• ③态度
• 不健康,不提倡
考点二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 ①要求
• 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 ②注意点
• A.经济承受能力是动态的,并不否定贷款消费
• B.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
• C.与勤俭节约是一致的
• ③意义
• A.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
• B.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 C.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消费原则
•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①要求
• 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理性健康消费。
• ②注意点
• A.要避免盲目跟风
• B.要避免情绪化消费
• C.物质消费、精神消费要协调
• ③意义
• A.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 B.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①要求
• 5R。
• ②注意点
• A.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B.核心:可持续性消费
• C.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一致的
•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 ③意义
• A.对个人:
•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健康消费方式,保护身心健
康,提高生活水平。
• B.对企业:
• 调整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生产
绿色环保产品。
• C.对国家:
• 节约资源能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淘汰过剩产能,促进供给侧改革。
•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①要求
• 艰苦奋斗,戒奢从俭。
• ②注意点
• A.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 B.崇尚节俭并不是抑制消费。
• ③意义
• A.是国家自立自强和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
富。
• B.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
•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强调不超前,也强调不滞后。从众、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一定违背适度消费原则。
•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既强调消费要理智,又强调物质消费与
精神 消费并重。
•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强调节俭,但并不是要求人们少消费或
不消费。
2.运用辩证思维评析消费行为
• 1.(2017·江苏卷)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
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据统
计,2016年1月至11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
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4%、16.4%和17.1%。材料表明( )
•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
•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
• 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
•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③与题意不符,材料没
有直接涉及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排除;材料也没有直接涉及高档品
消费的问题,排除④;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
为76.2%,说明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①符合题意;基
本必需品消费支出占比下降,通信器材类和化妆品类的消费支出同
比增长,说明居民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数下降,②符合题意。
命题点一 消费心理
A
• 夜间经济
• 夜间经济一般是指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所发生的三
产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
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夜生活
逐渐成为市民追求的时尚生活方式。夜间经济正在成为拉动消
费、扩大内需的新动力。
• 日前,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等城市相继出
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举措,充分挖掘本地夜间休闲资源、场
所和项目,打造休闲娱乐项目。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
观光、旅游、交通等有机结合。夜间经济呈现出商圈发展、“旅
游+文化”“旅游+美食”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夜间经济在延长餐饮
娱乐与休闲购物等场所的营业时间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吸
引力。
时政链接
• 考点对接
• 1、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的变化。
• 2、消费结构的改善。
•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带动产业发展。
• 4、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5、创业、就业。
• 思考
•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夜间经
济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1)发展夜间经济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改善了
人们的消费结构,更新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 (2)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3)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提升城市形象
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 (4)发展夜间经济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 (5)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者有更多
更高的物质、精神需求。发展夜间经济有利于满足人们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