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
法。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
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古人类在中国境内起
源于何时、何地、他
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又如何呢?
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
展来的,距今300万年左右。
古猿 直立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
的人类,距今约170
万年——
我国是世界上发
现古人类遗址最
多的国家之一
元谋人
云南元谋人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
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
两颗门齿化石,以及
一些粗糙的石器,还
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
研究,我们可以看出,
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
具,知道使用火。
石器,这表明
元谋人已经会制
造和使用工具了。
经过科学家鉴定,
这是远古人类的
牙齿。
炭屑烧骨,这表
明元谋人已经知
道用火了
二、北京人的发现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
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
积层厚40多米。最先于
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
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
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
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
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
今约70万—20万年。
北京人的特
征有哪些?
1、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能直立行走。
2、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
3、群居生活
4、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体态特征
生产生活特征
北京人使
用过的石器留下来了
十多万件,
这些石器有的形状
扁平而刃
面锋利,我们称之为
刮削器和
砍砸器,可砍伐树木,
刮削木棒和窜割动物。还有三棱形的尖状器,可以挖掘植
物的根和茎等。它们都是用石头敲打而成的,十分粗糙,
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在考古学上称作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为了生存,往往几十
人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
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
生活。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的
原始社会。
北京人是怎样得
到火的呢?又是
怎样保存火种?
煤的自燃 雷电生火
偶然碰撞生火 森林自燃生火
北京人的发现有何意义呢?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
的意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
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
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
供了可靠的依据。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
类的活动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课件
历史 七年级上册 RJ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早期。那时,我们的祖先已开始定居生活,会
制作精美的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
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教学课件
历史 七年级上册 RJ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
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
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
生存会有哪些困难?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活动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没有工具挖地下的果实,只能用树
枝和石头,费时费力;捕捉猎物也一样
只能用木棒和石头,效率很低,捕捉过
程遇到猛兽很容易受伤甚至丢掉性命;
也没有装物品的器具和用来分解捕来动
物的刀;还有取火的问题等。因而原始
人吃不饱,穿不暖,易受猛兽侵扰和自
然灾害的影响,成活率低。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
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
以抵挡风雨,又可以防寒保暖。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
房屋、窖穴、壕沟,居
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
制陶器的窑厂。半坡人
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
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
多用木头作柱子。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
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
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
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
栩如生。半坡人还有很多装饰
品,并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
遗址中还出土了骨针、骨锥、
陶制和石质的纺轮。
半坡遗址复原图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河 姆 渡 原 始 居 民
为 什 么 要 建 造 这
种房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
潮湿温热,干栏式
建筑能通风防潮、
防虫蛇猛兽;房屋
下面还可以饲养家
禽家畜。
水稻是当时河姆渡一带的主
要农作物,遗址中发现了大
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
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
源地之一。农业工具以骨耜
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
水牛为主。
两种房屋有何不同?为什么?
半坡:
一半地上、一半地下,
冬暖夏凉。
河姆渡:
当地气候潮湿,防止水
淹,适合水乡居住。
阅读书本第6页—第9页,填写表格
原始居民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距今时间 约6000年 约7000年
流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主要农作物 粟 水稻
主要家畜 猪、狗 猪、狗、水牛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磨制石器、骨耜
★手工业 彩陶、陶埙、纺织、制
衣
陶器、玉器、乐器骨
哨、雕刻、天然漆
★房屋建筑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干栏式建筑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活动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背景: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
习性,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2.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1)作物栽培:人工栽培稻、粟
(2)主要地点:黄河、长江和淮河等
(3)耕作方式:
★3.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刀耕火种、用耒耜等工具进行耕作
•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
类的活动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传说4000多年以
前,黄河中下游地区
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
领。一位叫炎帝,姓
姜,号神农氏。一位
叫黄帝,姓姬,号轩
辕氏。还一位就是九
黎族的首领蚩(chī)
尤。历史传说时期远古部落分布示意图
一、炎黄联盟
阪泉之战
战争双方:黄帝、炎帝
战争结果:炎帝失败,归
顺黄帝,结成炎黄联盟。
逐鹿之战
战争双方:炎黄部落、蚩尤部
落
战争结果:蚩尤战败,黄帝被
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该联盟
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
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
“炎黄子孙”自称。
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
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
的骨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黄帝 黄炎联盟 华夏族 汉族
炎帝
蚩尤
其他部落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
阪
泉
之
战
涿鹿之战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
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
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此医
方兴焉。
——《淮南子·修务训》
神农尝百草
传说炎帝姓姜,他制
作耒耜(lěi sì),教民
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
炎帝还发明了陶器。最广
为传颂的事迹是炎帝为了
治病救人,遍尝百草,发
现了许多治病的药物,最
终因误服毒草而逝。
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
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
发明纺织,会煮盐,教
人们通商交换。传说炎
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
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
知识。
黄帝(轩辕氏)像
传说黄帝姓姬,号轩辕
氏。他聪明能干,创制历法,
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
种、收割。黄帝还发明了加
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
传说铜器、车船也是他发明
的。
相传皇帝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
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相传在黄
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黄帝泉位于河北省涿(Zhuō)鹿县矾山镇黄帝城,古称之为
阪(Bǎn)泉,即为黄帝族饮水之处。
陕西宝鸡出
土的船形彩
陶壶
河南舞阳湖
出土的骨笛
河南龙山文
化的陶觚
甘肃出土的
中国最早的
铜刀
1、炎黄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今汉族)
2、发明创造,为日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作
出巨大贡献,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开始
3、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请概括: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远古传说虽然只是口口相传,代代口传的形式
流传下来的故事,但它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
展水平。
真实历史是历史考古学家们通过历史记载资料
与历史文物岁推断与证实的事件。
通过文物、古迹的出土,可以印证黄帝的传说
有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的现象。
尧庙广运殿及尧井庙
(位于山西临汾市)
三、尧舜禹的禅让
舜帝陵(位于湖南宁远县的九嶷山)
大禹陵
(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会稽山麓)
尧
舜
禹
生活俭朴
克己爱民
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
领导人民治理洪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公无私
人们心目中的尧舜禹
部落联盟首领的继任需要经过
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这样的制度
被称为“禅让”。
大禹治水
治水主管 治水方法 治水结果
鲧 失败,鲧被杀
禹 成功,禹被称为“大
禹”,被推举为首领。
堵塞
疏导
从鲧和大禹治水方法、结果对比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要关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
2、要创新思维
3、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疏导的办法也可以用于解放思想、疏散交通
中华民族人文祖,
炎帝黄帝史册驻,
炎黄二部战而盟,
融合周边成华夏。
黄帝之后尧舜禹,
传说禅让贤君出,
洪水泛滥英雄赴,
大禹治水传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