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5课 藤野先生
作 者 简 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
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
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
文章。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
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而
已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
《三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背 景 链 接
1902年4月,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想
通过医学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在此期间他结识了
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鲁迅
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弃医从文,想从改变
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20年后,鲁迅在反
动军阀和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
《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写的,作为对藤
野先生永久的纪念。
字 词 学 习 字词注音
烂熳( ) 发髻( ) 芦荟( )
绯红( ) 解剖( )畸形( )
杳无消息( ) 瞥见( )宛如( )
不逊( ) 匿名( ) 诘责( )
màn j
ì
huì
fēi jīpōu
piēyǎo wǎn
xùn nì jié
词语集注
驿站:
绯红:
油光可鉴:
正人君子:
标致:
古代专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
匹,休息和住宿的地方。
鲜红。
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
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
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掌故:
不逊:
匿名:
托辞:
凄然: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
事。文中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傲慢无礼。逊,谦逊。
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找借口。
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形容对某人某事极为厌恶,痛恨。恶,
厌恶。疾,憎恨。
1.听课文朗读,说说藤野先生是谁?
背景探源:藤野先生,全名藤野严九郎,排行老三,
1874年生于福井县一位医生家里,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
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1915
年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名东北医科大学,藤野先生因
没有进过大学,不合“资格”被要求离职到东京泉桥慈
善医院工作,并学耳、鼻科。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
1945年8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
鲁迅早年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医学教授。
整 体 感 知
2.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
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3.默读课文,找出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梳理叙事线索。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惜别、
怀念)为叙事线索。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情况
了解女人裹脚的情况
临别送照片
工作认真负责
对学生严格要求
热情诚恳
求实精神
真诚友好
4.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找出依据并分析。
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试从不同角度
不同事例概括)
(1)肖像角度:
(2)生活习惯的角度:
(3)治学的角度:
(4)对待学生的态度: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白描手法] 第6段
生活俭朴,不拘小节,不修边幅。
第9、10段
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第16、17、
23段
热情诚恳,循循善诱,特殊礼遇。
11-15、21、22、32-35段
5.这节课我们着重阅读了藤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
了他的精神品质。对于这样一位老师,鲁迅先生怀着怎样
的感情?
万分的感谢,深切的怀念和愧疚。我们可以从鲁迅装订
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的照片、以笔做刀枪,把怀念之情化
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这些事情看出。
这样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关心
学生的老师很常见啊,鲁迅凭什么这么
怀念他,还用“伟大”这个词来形容,
这样似乎是太轻率了。鲁迅对藤野先生
那种特别的感激究竟源于什么呢?
总结: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的
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这个异域学生极大
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他对“我”的热心期盼,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
术……”,他是从“为学术”的总目标出发来“为中国”
的。这正是一个对来自“弱国”的学生抱有同情和尊重
而有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的伟大“性格”最集中
的表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
可贵。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
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作猪头三。在有这
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
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
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
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
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
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
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表现了作者对东京的美好憧憬和顿生失望的心理
落差。“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这样”指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
“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污浊腐朽气氛的厌恶和
对东京失望的感情,并引起下文对“清国留学生”
丑态丑行的描写,也为后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
埋下伏笔。他不得不离开东京,寻求一个有利于实
现理想的环境。
语 句 赏 析
2.“(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
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这句话揭示了什么?
揭示其心理状态:既不想剪除辫子又怕外国人嘲笑。
他们的政治倾向:效忠满清王朝。
这句话显示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庸俗腐
朽的精神状态。
3.“实在标致极了”在文中指什么?
“标致”本义是指相貌、姿态美丽,而且是多用于形
容女人的。
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表现他们外表华美,精神
空虚的特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
和反感。
6.“呜呼,无法可想!”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
作者对国人的麻木盲目,思想的不觉悟的痛心疾首。
7.“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我的意见发
生了什么变化?
“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深深刺激了鲁迅,令他
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刻认识到国人的
麻木不仁,进而认识到“医学并非是一件紧要事,凡是愚
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
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在那时那地,我的
意见却变化了。”鲁迅改用文字的解剖刀,写下的是医治
内心的药方。
藤
野
先
生
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交往
对先生的怀念
初识先生
交往经过
弃医从文
惜别先生
怀爱
念国
先之
生情
脉 络 梳 理
拓 展 延 伸
有感情的朗诵下面这首鲁迅的《自题小像》。
灵 台 无 计 逃 神 矢 ,
风 雨 如 磐 暗 故 园 。
寄 意 寒 星 荃 不 察 ,
我 以 我 血 荐 轩 辕 。
第二单元
第6课 回忆我的母亲
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新 课 导 入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
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
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1955
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其
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作 者 名 片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
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1944年去世的,享年
86岁。1944年3月25日的《解放日报》上,曾刊载过
这位英雄母亲的传略。
背 景 链 接
回忆录有以下两个释义: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
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
录》。2.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
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回忆录
文 体 知 识
回忆录的写法,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
活,也可写一个侧面。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
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
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连与之有关的人和事,
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
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
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的叙述。
溺死( ) 私塾( ) 劳碌( )
和蔼( ) 迁徙( ) 佃农( )
管束( ) 祖籍( ) 慰勉( )
韶关( ) 衙门( ) 外甥( )
妯娌( ) 周济( ) 不辍( )
为富不仁( )
Ø 生难字
nì shú lù
ǎi xǐ diàn
jí wèimiǎn
sháo yá shēnɡ
zhóu li jì chuò
rén
shù
字 词 学 习
Ø 多音字
( )勉强
( )倔强
( )强大
( )爱好
( )你好
强 好
( )飞溅
( )溅溅
溅
qiǎnɡ
jiànɡ
qián
ɡ
( )蛮横
( )横七竖八
横
hènɡ
hénɡ
hào
hǎo
jiàn
jiān
Ø 词语解释
客籍人:一般指整村整族从外地迁徙到某一
地方定居的人。客籍,是相对于原籍说的。
好劳动:劳动好手。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为富不仁: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慰勉:安慰勉励。
聊叙:姑且谈谈。聊,姑且。
不辍:不停。
第一部
分1
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开篇点题。
第二部
分2-13
第一层(2-8):写母亲的勤劳俭朴、宽
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9-13):写母亲朴素的阶级觉
悟,她仇恨为富不仁者,支持和慰勉作
者参加革命。
第三部
分14-17
第一层(14-15):概述母亲对自己的
教育和深刻的影响。
第二层(16-17):写对母亲的沉痛悼
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
报答母亲的深恩的决心。
整 体 感 知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
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
远回忆的。
点明题旨,
引出下文。
线索:“勤劳”总领全
文,是全文叙事的线索。
课 文 解 读
1.第1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运用倒叙写法,怀着对母亲深沉
的爱,开始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我爱我母亲”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永远回忆”既呼应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下
文。
2.你如何理解母亲溺婴的行为?是否太残忍?
被迫溺婴,实属无奈之举,母亲的心里一定
充满了矛盾与哀伤,惨痛至极。
3.第4段“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中的“总
是”一词说明了什么?
“总是”说明天天如此,没有例外的时候,
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4.第5段中“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
还会种地了”,你有什么体会?
5.如何理解第5段中的“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
忙”“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等句子?
6.第6段中“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
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一句写出了什么?
“看也不看”表明饭食质量差,“吃起来有滋味”
更体现了母亲的聪明能干。
这句话总结了前文所记叙的内容,导出了后文的主
线,即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及其在生活中的不断发展、
提高。
7.“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
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在文
中有什么作用?
8.第8段中对1900年旱灾时的场面描写反映了什么?
9.如何理解“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
这一事件?
写退佃搬家,用了“威胁”“逼”等寥寥数语写
出了地主阶级的残忍和冷酷,这是作者家最悲惨的
一次遭遇。
10.第9段,怎样理解“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
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这句话?
“支撑门户”表明母亲和父亲寄希望于作者,
表现了他们的反抗意识,反映了劳动人民想
摆脱剥削阶级压迫的合理愿望。
11.“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
后”,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表明母亲已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劳动已经成为她生
活的必需,这是劳动人民所共有的勤劳的美德。
12. 第12段中“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
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
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句话表明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
点?
两个“知道”表明母亲深明
大义,盼望革命能够成功。
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
着她一样。
直抒胸臆:两个“永远”,
语言平实,感情浓烈,写出了母
子之间不言而喻的一片深情。
13.第12段中“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句中的
“竟”字有何作用?
“竟”字表达了作者因为没有报答勤劳、坚强、可
亲可敬的母亲,而内心感到非常愧疚和遗憾。
14.作者感谢母亲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给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二是“给
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
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作者回忆母
亲的根本原因。
15.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的感情?
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
感谢等等。其中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
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
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
深情赞歌。
1.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
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谈谈你在这方面的体会。
作者是革命领袖,他心里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
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
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于是,从母亲的平
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千百万劳动人
民中的一员”;
深 入 探 究
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
国的历史”。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
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
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
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文章倒数第二段表达
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
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
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文如其人,朱总司令朴实、谦逊、忠厚诚恳,写出的文章也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有的同学因此认为本
文不是一篇好文章,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看法。
回忆我
的母亲
痛悼母亲,引出回忆
回忆母亲
的一生
母亲对“我”
的教育和影响
尽忠
于民
族尽
忠于
人民
尽忠
于党
整日劳碌
聪明能干
任劳任怨
坚强刚毅
勤劳的母亲
革命的
母亲
送子读书
给“我”慰勉
期望成功
支持革命
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
结 构 梳 理
1.语言朴素、感情强烈。
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却深深地
打动了读者,正所谓“朴实见真情”。作者把对母亲
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对母亲的回忆之中,在
字里行间的叙述中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如“母
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
恩呢?”平白如话的语言,把一个儿子在失去母亲后
的悲痛表达得十分真切。
艺 术 特 色
2.夹叙夹议,情真意切。
作者在叙述母亲的事迹时,适当地穿插了精要的议
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议论以记叙的内容
为基础,阐述的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写得精当、有力。
例如在结尾作者议论道:“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
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
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是在全文记
叙母亲的基础上的总结性议论,不仅赞颂了母亲,而
且由母亲推广到赞颂劳动人民,使作者的感情得以升
华,使文章主题得以深化。
1928年12月,朱德率领部队在资兴驻扎,敌人闻讯来
抓朱德。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朱德见逃不脱敌人的包
围,便走进一家祠堂的厨房,随手拉了一条围裙系在腰上。
敌人冲进来就问:“你们的总司令在哪里。”朱德指指身
后:“在后面。”敌人又问:“你是干什么的?”朱德干
脆地回答:“我是伙夫。”但几个敌人仍有些不放心,把
这“伙夫”拉到灯下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穿得破破烂烂,
胡子老长,真是一副伙夫样。于是信以为真,便急忙到后
面搜索。朱德趁机打开窗子,逃之夭夭。
朱德巧扮“伙夫”脱险记
拓 展 迁 移
你的母亲是一位怎
样的母亲?你的母亲对
你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篇
400字左右的文章。
课 后 作 业
第二单元
第7课 列夫·托尔斯泰
你知道世间最美的坟
墓是谁的坟墓吗?那你
猜猜世间最美的坟墓会
是怎样的呢?
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
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
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
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
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
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
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
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
伟、更感人的了。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
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
荫里。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
的、最感人的坟墓。
斯蒂芬·茨威格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
和人物传记见著。代
表作有小说《最初的
经历》、《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等;传
记《三位大师》《罗
曼·罗兰》等。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斯蒂芬·茨威格:
代表作品小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
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3.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
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1.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
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
分析的特色。
4.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
(1879一1882)。
5.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
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
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在创作中
读准字音
黝黑 ( ) 滞留( ) 愚钝
( )
禁锢 ( ) 轩昂( ) 犀利
( )
侏儒 ( ) 酒肆( ) 尴尬
( )
藏污纳垢( ) 黯然失色( )
广袤无垠( )
yǒu zhì dùn
gù xuān xī
zhū sì gāngà
gòu àn
mào
黝黑:
轩昂:
侏儒:
纠缠不清: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黑,黑暗。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缠绕在一起不明了。
比喻包容坏人。
指闷闷不乐。郁郁:形容心里苦闷。
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阴暗失去了光泽。黯然:阴暗
的样子。失:改变。色:颜色。
记住词义
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社会活动家,是世界
文豪,可以说是个明星。
你想象中的托尔斯泰应该长什么样子呢?请把
他的外貌描述一下。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
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
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第一部分(第1~5段),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第6~9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
的眼睛。
给文章划分层次
描摹托尔斯泰
①不可缺少的须发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
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②面部轮廓、五官
四方脸中间,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难
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③难画的眼睛
• 犀利——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 富含感情——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
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 具有威力的双眼——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
在他的眼睛里。
脸庞多毛 ——植被多于空地
黝黑的脸膛 ——皱似树皮
眉毛 ——纠缠不清的树根
鬈发 ——泡沫
须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
大胡子 ——卷起的滔滔白浪
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不仅
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遐想。
品味写法
托尔斯泰印象
这样的面容给你的印象怎样?给当时人的印象如何?
勾画出文中对于托尔斯泰面貌的评价。
• 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
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平淡无
奇,障碍重重,无法弥补;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
• 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蒙昧阴沉,郁
郁寡欢,丑陋可憎。
• 土头土脑,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因为他与全体
俄国人民共同呼吸命运。
• 侧面描写:矮小敦实,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
家伙,(客人不无尴尬的抬起眼皮直勾勾地大量着主人的
脸)。
写作手法
欲扬先抑
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
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
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
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由眼知人
• 犀利—— 法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丁•杜伽尔:“托尔
斯泰是最具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能够穿透
生活的壁垒而发现隐含其中的真实。”
• 富有感情—— 高尔基:“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
眼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
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
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
生活的各个层面。
威力—— 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
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
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
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 。
探究思考
具有这样一双慧眼的托尔斯泰,他幸福吗?小组一起
合作探究,给出理由。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
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
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
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
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
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
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
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名人眼中的托尔斯泰
充满矛盾的人:“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
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
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
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
因为他的全部观点,总的说来,恰恰表现了我国
革命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从这个角度来
看,托尔斯泰观点中的矛盾,的确是一面反映农
民在俄国革命中的历史活动所处的各种矛盾状况
的镜子。”
(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白璧
无瑕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
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
术大师。一个文艺家,除了诗意以外,应该十分确切
地了解所描绘的现实,依我看,我们只有一位作家精
于此道——列夫•托尔斯泰伯爵。托尔斯泰是艺术之
神。”
海明威 :“没有看到一位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战争场
面写得如此绚丽、如此宏大的作家,对人内心的人
性,各个角落他都揭示了。一个人除非疯掉了,才
能设想自己和托尔斯泰比肩,去较量。”
第二单元
第8课 美丽的颜色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
2.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3.品读赏析,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那么,大家知
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谁?
居里夫人
走近作者
艾芙·居里
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的小
女儿,《居里夫人传》的作
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
物传记作家。
相关人物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
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
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以及发
现两种新元素钋(Po)和镭(Ra)。
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
学奖。
比埃尔·居里(1859—1906),法
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曾经由
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与妻子
玛丽·居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字词积累
简陋( ) 燥热( ) 骤雨( )
沥青( ) 炽热( ) 猝( )
窒息( ) 吹嘘( ) 镭( )
钋( ) 荧光( ) 轮廓( )
lòu zào zhòu
lì chì cù
zhì xū léi
pō yíng kuò
炽热:
窒息:
吹嘘:
筋疲力尽:
火热而猛烈。炽,火旺。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
甚至停止呼吸。
夸张地宣扬。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整体感知
1.找出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的语句,概括环境
的特点。
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是娄蒙路的棚屋,这里夏
天酷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
但她大部分工作,要在院子里露天完成。由此可以
看出,居里夫人工作环境简陋、艰苦。
2.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
个阶段他们是怎样分工的?
第一年,他们共同从事提炼镭的工作;之后,
他们进行了分工,提炼镭的工作由居里夫人一个人
来完成。
3.居里夫人怎样工作的?
她做的是壮工的工作,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
工作服,在烟的刺激下,用铁条连续几小时搅动沸
腾的材料。常年累月的工作,一个人搬运容器,移
注溶液。
人物形象
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
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没有失掉勇气。
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迷住”一词突出
表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痴迷和挚爱。“她小心翼翼找
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
两个人的脸都转向那些微光,转向那射线的神秘来源,
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烈地望着,
像观看她那睡着了的小孩那样投入。”“热烈”“投入”
生动形象地居里夫人对镭的迷恋。
居里夫人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最困难的,不
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的含量,使这与它密切混合
着的杂质分离开来。”居里夫人选择最困难的工作,
付出艰苦的劳动。
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居里夫人终于提炼出了镭。
“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标题探究
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的略带蓝色的荧光
的美丽;二是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
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品读欣赏
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
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化了文章的叙述节奏,
使行文更加生动。
全文以极端的艰苦和“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
,记述了居里夫妇提取镭元素的工作情景,形象
地表现了居里夫妇对镭的爱恋,以及他们刻苦钻
研、坚韧乐观、献身科学的精神。
本课主旨
工作强度——“男子的职务”、“反自然”
“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工作月”“工作年”
执着追求
坚定信念
美
丽
的
颜
色
工作环境——夏天:燥热 冬天:冻僵恶劣
工作条件——设备极其简陋
没有排出有害气体的“通风罩”
收获——“神妙世界的奇观”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