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 消息二则
新 课 导 入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
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
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及领袖,毛泽东思想
的主要创立者。主要作品有《实践论》《矛
盾论》《论持久战》等论文,《沁园春·雪》
《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诗词。
走 进 作 者
背 景 链 接
本文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两则消息
分别载于1949年4月22日、4月24日《人民日报》。
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
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仍然负隅顽抗,一方面构建长江防线,一方
面大搞“和平”阴谋。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
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
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清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
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
日夜,毛泽东又撰写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全面报道前线
最新战况的新闻稿。23日夜,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
的覆灭。
文 体 知 识
消 息
即狭义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
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
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
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
景、结语等部分。
消息有三个特点: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
构夸张(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强);3.语言
简明扼要(准确性)。
字 词 学 习
芜湖( ) 督战( ) 荻港( )
诸城( ) 要塞( ) 泄气( )
溃退( ) 歼灭( )
锐不可当( ) 摧枯拉朽( )
wú dū dí
zhū sài
kuì
xiè
jiān
dānɡ kū
生难字
◆多音字
sāi( )塞子
sè( )闭塞塞
sài( )要塞
dānɡ( )当之无愧
dànɡ( )安步当车当
kuì( )溃退
huì( )溃脓溃
◆词语集注
经营:
摧枯拉朽:
溃退:
筹划、组织、管理。
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枯草朽木受
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文中
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狼狈不堪地逃走,形容毫无秩序地撤退。
芜湖:
荻港:
锐不可当:
泄气:
歼灭:
要塞:
业已:
芜湖,简称为“芜”,安徽省省辖市。
长江港口之一。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泄劲或放弃。
消灭。
指险要的关隘,亦作要隘,常出现在边城
的要害处。
已经。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整 体 感 知
• 朗读课文,并填充下列内容。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人民解放军……朱总司令的命令。
课 文 精 讲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
渡过长江。”“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
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
个概数,不是确数。
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
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
党军队败退的程度。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
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
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
退。”“经营、溃退”能否换成“构筑、败退”?
深 入 探 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报道的是一场
大战,却只用了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作
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和战斗的情景?
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
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
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的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
事件的结局。因为敌人“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
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
值得去详细介绍。
这则消息用慷慨激昂的语言报道了人民解放军
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胜况,表现了我军将士英勇
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流露出人民必胜、敌
军必败的坚定信念。
主 旨 归 纳
结 构 梳 理
我
三
十
万
大
军
胜
利
南
渡
长
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长江
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朱总司令的命令
整 体 感 知
• 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和要素。
结构: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
江区域。概括介绍了人物、地点以及全局的战况,从
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
面总领全文。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渡过的人数。表
现了解放军攻击的神速和战果的辉煌。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
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志气,灭敌军
威风。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具体交代了东路军
的渡江作战情况。
消息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
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
中国。
经过:中路军首战告捷;西路军所向无敌;东路
军战绩辉煌。
结果: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
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课 文 精 讲
再读课文,思考:
1.“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能否去掉呢?为
什么?
不能去掉,“不含”在这里准确反映了当时九
江不在渡江范围内,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
“到目前为止”交代的
时间不精确,“目前”只表
示在说话的时候。“至发电
时止”的时间交代明确,体
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为什么不用“到目前为止”,而用“至发电时
止”?
这两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中起到
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恰如其分地分析了敌溃我
胜的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
键,深化了本文的思想。
3.“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用事实证明国民党官兵不想再打了,事实
胜于雄辩,解放军的胜利、国民党的溃败已是
人心所向。
4.作者在文中第一次提到“汤恩伯”的目的是
什么?
不行。“歼灭”是把敌人消灭掉,“击溃”
是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完全丧失战斗力,连用
这两个词区别出不同的作战结果。去掉任何一个
则不合乎实际,表达也不准确。
5.“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一句中的
“歼灭”和“击溃”两个词省略一个行不行?
为什么?
深 入 探 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报道的
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
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作者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并未平均使用笔
力。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21日夜已渡
完,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
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
以此路略去。次写西路,较详写。最后详写东路。
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更重要的是,这一
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
军,解放南京。因此在报道我军进展时,和中西两
路军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
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主 旨 归 纳
这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
况,并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表现
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
概。
结 构 梳 理
人
民
解
放
军
百
万
大
军
横
渡
长
江
导语:渡江概况
主体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展
渡
江
战
役
胜
况
扬
我
军
将
士
神
威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西路军所向无敌(较详)
东路军战绩辉煌(详写)
拓 展 延 伸
1948年10月,党中央驻西柏坡。傅作义探知情
报以后,准备出动近10万大军和骑兵突袭中共首脑
机关。当时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和西北,而党中央
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十分危急。26日,
毛泽东办完大事以后,自言自语道:“要给傅作义
一点厉害看看。”周围的人不明白:“我们身处险
一纸吓退十万兵
境,还要给别人厉害看?”只见毛泽东拿起笔,很
快以新华社记者名义写了一篇评论:《动员一切力
量,歼灭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交中央电台向
全国广播。评论中说:为了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配
合人民解放军歼灭可能逃向石家庄一带的蒋、傅军,
党中央已向保定至石家庄沿线及其两侧各县发出了
命令,限令3天内动员一切民兵及地方武装,准备好
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以利于作战,尤其要注重打
击骑兵等等。这篇文章马上由新华电台广播,傅作
义见我方对他们的计划什么都知道了,还做了准备,
并有了歼灭部署。他生怕遭到埋伏,只好偷偷地将
刚开出来的部队又撤回北平,这出现代“空城计”
就这样结束了。
课 后 作 业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消息,请联系
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消息的认识。(200字左右)
2.查阅有关“解放战争”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
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第一单元
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新课导入
资料链接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
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
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
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
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
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预习反馈
一 读一读字音
二 写一写字形
遗zhǔ(嘱)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
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颁发: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授予(勋章、
奖状、证书等)。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三 记一记词义
背景链接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
工程师。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
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额
收入,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他立
下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
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
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从1901
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创立了。本文所
写的就是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奖的情况。
初读感知
诺贝尔奖
导思1.读完文章,
你对诺贝尔奖有
了哪些了解?
关键词:
人类奉献
人物形象
导思2.
诺贝尔为人类做
出了哪些贡献?
你如何评价他?
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
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
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第一部分(①): 第二部分(②-④):
简单概括了新闻所
报道的主要内容及
诺贝尔奖的由来。
报道了当年诺贝尔
奖的获得者以及有
关诺贝尔奖的知识。
精读品味
1.“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
电 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
道及时。
2.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首句为新闻的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的几个要素:
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让
读者一下子就明白了新闻所报道的具体内容。第二句
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为
读者普及了相关知识,便于读者更有效地读懂和了解
新闻内容。
3.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
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闻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第三自然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
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归纳总结
这篇新闻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
及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等。
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2015年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屠呦呦(简历)
会计网讯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
尔摩当地时间10月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
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 Omura以及中
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
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
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
最高奖项。
拓展延伸
写一则消息,报道你们社区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课后作业
第一单元
第3课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新 课 导 入
“飞天”,原为敦煌著名壁画之一,画面内
容是飘飘欲飞的仙女,这里喻指中国跳水队员吕
伟。“凌空”,意为高升到天上或耸立在空中,
通常用来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课题交代了
人物,概述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妙用比喻,
形象描写,展示了我国年轻跳水新秀在世界舞台
上的精彩瞬间。
作 者 简 介
夏浩然,男,汉族,光明日报体育记者。2009
年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获
荣誉奖。
樊云芳,女,汉族,1945年5月生,光明日报社
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
者,首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代表。
背 景 链 接
第9届亚运会于1982年11月19日-1982年12月4
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是自第一届1951年新德里
亚运会以来,经过了31年,亚运会再度回到新德里。
共有33个国家4500队职员,3345名运动员,参加21
种运动196项比赛。该届运动会共破90多个亚运会纪
录。参赛国家和选手规模都超过以往各届亚运会。中
国运动员比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
铜牌,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
本队,首次居于第一位。
字 词 学 习
字词注音
潇洒( ) 翘首( ) 悄然( )
屏息敛声( ) 震耳欲聋( )
由衷( ) 慷慨( )
眼花缭乱( ) 凌空翔舞( )
xiāo qiáo qiǎo
bǐnɡ liǎn lónɡ
zhōnɡ kānɡ kǎi
liáo línɡ xiánɡ
多音字
屏
bǐnɡ( )
翘
刹 应
pínɡ( )
屏息
屏障
qiáo( )
qiào( )
翘首
翘尾巴
shā( )
chà( )
yīnɡ( )
yìnɡ( )
刹车
一刹那
应该
反应
词语集注
轻盈:
悄然:
眼花缭乱:
震耳欲聋:
轻巧柔美。
形容寂静无声。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
杂,无法辨清。缭乱:纷乱。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翘首:
一刹那:
酷似:
屏息敛声:
抬起头来。
极短的时间,一念之间。
极像。
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屏:抑
止。敛:收束。
整 体 感 知
阅读__________《“飞天”凌空》,好像欣赏一组
色彩绚丽、气韵流动的________,更像观看一场慢速
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__________,是一种美
的艺术享受。这篇被评为________________的体育报道,
是光明日报记者_______、_______1982年11月24日在
第___届亚运会现场(印度新德里)采写的。
新闻特写
速写画
立体电影
全国好新闻作品
夏浩然 樊云芳
9
课 文 精 讲
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简要分析句子的表现手法。
神态描写。体现了新闻特写生动而集中地再现人物
的特点。
2.“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
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几串白色的
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
惊”……试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及其作用。
比兴。写吕伟宛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写白色的气
泡拥抱了这位“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巧妙的比
兴,不但写出了运动员完美的跳水技术,而且具有强烈
的审美效果。
深 入 探 究
1.文章中写到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
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惊讶,这些不都与“飞天”关联
不大吗?
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
以及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的
赞叹声,对于特写的主人公——她——“飞天”来讲,
都属于侧面描写,起烘托作用,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
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2.新闻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
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这篇新闻特写的作者是怎样
做到的呢?
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
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
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平时怎样
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因而
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
这篇特写仅靠记者现场观察,所摄取的只是跳水冠军
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跳水
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
放大。如“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轻轻一蹬”“向前
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
“插进碧波之中”;等等。
把吕伟的“5136”高难动作分解
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
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
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
是典型的特写形态。
主 旨 归 纳
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动地描写了中国跳
水姑娘夺取桂冠的精彩瞬间,体现了中国健儿的沉静
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结 构 梳 理
拓 展 延 伸 千分之一的遗憾
你可以说奥蒂生不逢时,你可以说她运气实在太差,因
为在奥蒂7届奥运经历中她被命运戏弄了一次又一次。1980
年莫斯科奥运会,奥蒂崭露头角,但谁都不会想到,在此
后的几届奥运会上她却沦为田径场的“伴娘”,即使是在
她最辉煌的时候。1988年汉城奥运会,“花蝴蝶”乔伊娜
用比男人还生猛的力量和速度,在百米上抢了奥蒂的先。
之后,“金发魔女”克拉贝又冒了出来,压她一头。接着,
美国100米栏怪才德弗斯客串100米,在1995年世锦赛和
1996年奥运会上,奥蒂和她同时撞线,最后,德弗斯以千
分之一秒的优势把金牌从她手中抢走,而为她赢得这千分
之一秒优势却是她那超长的长发。之后,奥蒂又遭遇了当
时如日中天的琼斯……
第一单元
第4课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铺排有序、详略得
当的写作手法。
3.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一着惊海天”,是我们
辽宁号航空母舰首次战斗
机成功首舰的写照,到底
是怎样惊海天的呢?今天,
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感
受我们祖国伟大的军事力
量。
课前自主学习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
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
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
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
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歼15舰载机
歼20战斗机
自主学习反馈
白手起家:
殚精竭虑:
镌 刻:
浩 瀚:
娴 熟: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
立起一番事业。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雕刻。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熟练。
导思1. 文章是如
何描写着舰过程
的?品析重点语
句。
导思2:文章重点描写着
舰过程,为什么还要
描写现场人的神态及
心理?
着舰过程
周围人
导思3. 文中哪
些内容写出了当
时中国研发着舰
技术面临的困难?
困难
导思4.文章为了增
强语言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都运用了
哪些手法?
写作手法
舰载机
着舰
关键词:
自豪、爱国
课前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
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二部分(5-19)
第一部分(1-4)
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
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三部分(20-25)
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
场景。
课自主学习反馈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
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
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
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
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
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一部分(1—4段)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课文品读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
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
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
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
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
悦作铺垫。
第二部分(5—19段)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
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
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
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
之捏一把冷汗。
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
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
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
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
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6.第18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
用?
运用对偶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声如千骑疾,
气卷万山来”本段第一句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生动
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
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
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
的视觉效果。
7.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意?
8.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意?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
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
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
的视觉效果。
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
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
④侧面描写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
从而突出了主题。
第三部分(20—25
段)9.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
有何作用?
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
彰显出了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
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
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
的斗志,烘托了此时的成功。
10.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表达出了
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
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
11.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12.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
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于人,中华民族先后遭受到许
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经历了百年屈辱。惨痛的历史教训让
中国人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国强兵,一直是
中国人民的梦想。这篇通讯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
架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
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所以振奋人心。②这篇通讯让我们看到
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
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
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
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
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课堂总结
着舰后喜悦
一
着
惊
海
天
着舰过程
着舰前准备
自豪、爱国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为什么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让人
们如此激动?(提示:结合课文内容和历史回答。)
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试验并取得重大成
功,使中华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得以实现,是中国人在富
国强兵道路上一个重大的胜利,所以说,这次成功着舰
振奋人心。
学习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
2.学习作者抓现场特写,铺排有序、详略得
当的写作手法。
3.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一着惊海天”,是我们
辽宁号航空母舰首次战斗
机成功首舰的写照,到底
是怎样惊海天的呢?今天,
我们就学习这篇文章,感
受我们祖国伟大的军事力
量。
课前自主学习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
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
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
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
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歼15舰载机
歼20战斗机
自主学习反馈
白手起家:
殚精竭虑:
镌 刻:
浩 瀚:
娴 熟: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
立起一番事业。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雕刻。
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熟练。
导思1:文章是如
何描写着舰过程
的?品析重点语
句。
导思2:文章重点描写着
舰过程,为什么还要
描写现场人的神态及
心理?
着舰过程
周围人
导思3:文中哪些
内容写出了当时
中国研发着舰技
术面临的困难?
困难
导思4:文章为了增
强语言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都运用了
哪些手法?
写作手法
舰载机
着舰
关键词:
自豪、爱国
课前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
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二部分(5-19)
第一部分(1-4)
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
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三部分(20-25)
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
场景。
课自主学习反馈
“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
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
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
也指整个世界。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
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
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一部分(1—4段)
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
课文品读
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
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
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
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
具风险的难题。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
悦作铺垫。
第二部分(5—19段)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
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
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
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
之捏一把冷汗。
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
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
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简简单单的对话,简简单单的
口令,是对当时紧张、严肃、庄重的气氛的最好诠释,
在那样一个紧张的时刻,容不得人有半个多余的字。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
6.第18段重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及描写方法?有何作
用?
运用对偶和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声如千骑疾,
气卷万山来”本段第一句运用对偶、夸张、比喻,生动
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
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
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
的视觉效果。
7.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意?
8.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意?
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
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
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
的视觉效果。
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
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
④侧面描写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
从而突出了主题。
第三部分(20—25
段)9.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的情形,
有何作用?
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
彰显出了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歧视,暗示当
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
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为国争光
的斗志,烘托了此时的成功。
10.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表达出了人们
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事件
的重大意义。
11.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12.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
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于人,中华民族先后遭受到许
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经历了百年屈辱。惨痛的历史教训让
中国人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国强兵,一直是
中国人民的梦想。这篇通讯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
架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
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所以振奋人心。②这篇通讯让我们看到
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
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
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
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
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课堂总结
着舰后喜悦
一
着
惊
海
天
着舰过程
着舰前准备
自豪、爱国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为什么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让人
们如此激动?(提示:结合课文内容和历史回答。)
辽宁舰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试验并取得重大成
功,使中华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得以实现,是中国人在富
国强兵道路上一个重大的胜利,所以说,这次成功着舰
振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