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社会热点素材:汶川地震遗址前,请多一点敬畏与尊重等 3 则(附:话题拓展)
导游怒怼游客:汶川地震遗址前,请多一点敬畏与尊重
勿忘过去的苦难、同胞的伤痛,携手共进,这是一种基本的修养,
更是我们凝聚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内在力量。
近日,一则导游怒怼游客的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1 月 24 日,一名导游带着一群游客
在四川阿坝汶川县映秀地震遗址参观,正当导游指着一栋伤痕累累的白色建筑进行讲解时,
队伍中传来嬉笑声。导游当场怒怼:“请文明祭奠,如果再笑请出去!”
对这一幕,网友们纷纷点赞。四川汶川映秀震中遗址是纪念汶川地震的重要场所。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地震之殇,留给我们沉甸甸的悲痛。每当想起受灾同胞失去亲人的那一
声声凄惨的哭嚎,很多人心中都会隐隐作痛。对许多人来说,这都是一段无法被抹掉的伤
痛。在震中遗址说笑,既冒犯了在地震中不幸逝去的生命,也冒犯了国家和民族对罹难者
寄予的哀思,理应得到谴责。
旅游是一种消费体验,但更是公众和眼前的景色产生情感互动的一种方式。必须明确
的是,地震遗址和一般旅游景点不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人们悲痛的记
忆,记录着灾难来临的瞬间和抢险救援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在参观时应该抱持的态度
和心理——这里,不是笑逐颜开、寻开心的地方。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绝大多数人对于一些苦难都能生出共情,悲欢相通、休戚与
共。然而,在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当下,也有少部分人丢失了道德的行囊。比如,面对即将
跳楼的生命,有人大喊“你倒是跳啊”;面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的一个个亡灵,有人在馆
外穿着不合时宜的衣服,搔首弄姿地拍照……此前还曾有相声演员在表演中拿地震苦难抖
包袱,称“大姐远嫁唐山,二姐远嫁汶川,三姐远嫁玉树”“三个姐姐多有造化,都是幸存
者”,受到舆论一致批判。后来,涉事演员在致歉时承认,这是对死难同胞的不尊重。
强化民族记忆,捍卫民族尊严,是全社会应尽之责。同理,旅游观光,虽是放松心情
愉悦自我的,但有一些底线绝不能僭越。
媒体评点:
同理心是一个心怀善念者最起码的感情认知。面对灾难,面对逝去的生命,怀着一颗
敬畏的心、怀着一份哀思,从灾难中梳理出让生活更美好的新路。而对于嬉笑无知者,当
然必须给予严肃庄重的告诫、教育。这不仅是对逝去亲友的尊敬,也是对生命、对灾难最
好的态度。
勿忘过去的苦难、同胞的伤痛,携手共进,这是一种基本的修养,更是我们凝聚家国
情怀和民族精神的内在力量。让更多人心中始终装着别人的喜怒哀乐,需要道德教化的力
量。悲欢相通,才是人性的光芒。(张立,天府评论;樊树林《工人日报》)
话题拓展:
地震遗址前,请多一点敬畏与尊重;悲欢相通、休戚与共;人性的光芒;强化民族记忆,
捍卫民族尊严;有一些底线,绝不能僭越……
两名市委书记的耳光扇醒了谁?
一个掌掴下属,一个扇向自己。同样是耳光响亮,“打”出的为官境界天上地下,
谁是公仆情怀,谁是耍权弄威,人民群众洞察秋毫。
两记耳光响彻舆论场,整整 4 天。
1 月 16 日,一篇《市委书记掌掴政府秘书长——实名公开举报河南济源市委书记张战
伟》的网络文章引发网友关注。文章称,2020 年 11 月 11 日早晨,市政府秘书长翟伟栋与
其他市领导在机关餐厅角落里吃早餐时,被河南省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掌掴。
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让公众大跌眼镜。当众掌掴他人,已涉嫌违反《治安管
理处罚法》,如果致他人傷害更是触犯了刑律。而由于“打耳光”这一动作具有侮辱性,还
涉嫌侵犯了他人人格尊严权,身为领导干部,如此粗鲁凶恶知法犯法,可还行?文章引来
全网围观。愤怒之外,还伴随着未经求证的揣测:举报者被停职?市委书记和市长不和?
一块电子屏幕引发的“惨案”?各种各样版本的故事在坊间流传,被人们当作饭桌上的谈
资。
与此同时,另一篇《书记的耳光》在全网悄然传开——2018 年 7 月 3 日,《菏泽日报》
刊发当地媒体记者讲述的一段往事:改革开放初期,时任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来到曹县韩
集乡红三村,看望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老共产党员伊巧云老人。此时伊巧云已重病
在身。当周振兴握住老人枯瘦的手,问对方还有什么要求时,伊巧云犹豫了一下说:“就是
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老人倾诉完立刻后悔了,“也就是这么一想,周书记别当事。”
周振兴瞬间非常自责,他握住老人的双手:“怪我,怪我们啊,老人家,对不起您!”
掏钱帮老人满足愿望后,回到县委开会,周书记含泪讲了老人当年的事迹,“为接待来往的
将士,她曾一天做过 9 顿饭;为让将士吃饱吃好,她当年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物件和娘家陪
送的嫁妆……”他自责说,“现在,在我们领导下生重病了,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
同志们,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说到这里,他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耳光。这记耳
光是那么清脆,令在场的干部们都低下了头……
在济源“市委书记掌掴市政府秘书长”事件后,40 余年前“要脸”的书记自打耳光的
“旧闻”引发刷屏。两个书记,两个耳光——周书记的耳光,打出的是共产党员的良知。
他觉得百姓没能吃饱吃好,是因为自己工作没做好,心里满是自责和愧疚,觉得共产党的
书记如果不能为人民谋幸福,愧对人民愧对党;而济源张书记的耳光,打出的是权力的无所
忌惮,是特权和官威。两个书记,两个耳光,打出截然不同的回响,天上地下之差令人深
思。
而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张书记这“一记耳光”,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对干部耍官威、搞特
权现象的深恶痛绝。试想,如果是对着与自己平级或者比自己更高级的领导,再或者是没
有了手中的权力,这一记耳光还打得出去吗?恐怕很难;对下属暴力相向、欺辱人格,靠这
种方式来“立威”,能搞好党内政治生态、团结同志共谋发展、让他人心服口服吗?恐怕很
难;惯于以权压人、以势欺人,这样的干部,能指望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为了群众
谋福利吗?恐怕也很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
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许许多多像周振兴书记那样人民至上、情系苍生、
初心永驻的公仆,我们党才能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而少数领导干部耍官威、做“老
爷”,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推进作风建设、开展初心教育
要解决的问题。
1 月 21 日,济源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河南省委决定:免去张战伟同志的济源产城
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委员,中共济源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这一方面及时回应
了群众对权力霸凌者的厌恶和反感,也再次证明,凡触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然
会被问责。可以预见的是,免职并非此事“回响”的全部。河南省相关部门的调查仍在进
行中,接下来,此事中的更多疑点,相信也会得到廓清。
什么样的干部是合格的干部?让我们再重温一遍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权为民所赋,
权为民所用。
媒体评点:
同样是耳光响亮,“打”出的为官境界天上地下,谁是公仆情怀,谁是耍权弄威,人民
群众洞察秋毫。自打耳光的书记,心里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不但没有失了自己的面子,
反而让所有人都感动于为政者为民谋利的拳拳之心,把干部和群众紧紧拉到一起,烛照出
共产党人不忘人民的初心和担当;打人耳光者,凛凛“官威”背后是扭曲的权力观,不但不
能给自己赢得信服,反而让所有人都愤怒于为政者滥用权势的肆意妄为,把自己和群众越
推越远。
人们翻出旧文,钩沉往事,积极转发,既是希望通过对比,表达对“掌掴闹剧”背后
变味权力观的深恶痛绝,更是希望以周振兴老书记自扇耳光的故事为初心教材,启示领导
干部如何为官,如何牢记初心使命,让我们党永远不负人民。
做官先做人,从政先立德。要让人民群众满意,“官威”必须灭,官德不能丢!有权不
可任性,妄为不得善果,为政者当警之!(新华每日电讯)
话题拓展:
两个书记,两个耳光,打出截然不同的回响;共产党员的良知;为官境界;有权不可任性,
妄为不得善果;扭曲的权力观;党纪国法不容“耍官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直面劫持者,他们是真正的勇士,配得上所有的赞誉与致敬
这个社会能够运转下去,除了公正的制度与良善的法律外,
也必须依靠那些具备良好德性的个体。那些人类平日里深藏于内心的美好德性,会在
某一个关键时刻,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1 月 22 日 17 时许,一名男子在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门口挥刀砍向多名
学生,而后劫持了一名人质。警方与其对峙将近两个小时,最终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当场击
毙,13 岁男孩获救。事件致 7 人受伤,1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这一起劫持案是一个悲剧,
但我们仍然感叹于在这个悲剧中存在着各种了不起的英雄——他们,用平凡又闪光的举动,
完成了一个“全员英雄”的故事。
现场视频显示,歹徒把孩子挡在自己的身前,背靠墙壁窝在墙角,手里的刀就一直架
在孩子脖子上。但是,这个勇敢的少年从头到尾都没有哭喊、尖叫,他很安静、淡定,似
乎在极力避免激怒歹徒。只是在现场的安保人员商议着是否将校门先行关闭以防其他学生
出来而悬而不决时,男孩大喊道:“把门关起来!关起来!”那是他少有的高声呼喊。这名
仅仅小学 6 年级的学生,“他像是有一种英雄气概,想要保护学校里的人”。接着,那道黑
色大门从里缓缓合上,劫持者和男孩待着的地方彻底成为了一个封闭的角落。
在和歹徒对峙的时候,有一个男人一度跪在台阶下,为了最大限度地安抚劫持孩子凶
徒的情绪,也为了最大可能地拯救被劫持的孩子,他决定用自己交换孩子做人质。一开始
不少人以为这人是孩子的爸爸,出于父爱才有这样的勇气去“以命换命”。但后来大家才知
道,这个人其实是一名人民警察。为了让歹徒放下戒心,他还脱下了自己的衣服表示自己
没有武器。这一跪,为的是眼前的孩子,也是为他“穿着”的警服。这不是向恶人的妥协,
而是对生命的珍视;这不是失去的尊严,而是顶天立地的壮举。而就在警察试图一点点靠近
时,男孩或许感受到了歹徒的紧张,他对警察挥手说:“不要过来,危险!”
谈判和营救在同步进行。劫持者要求见记者,而且必须是女记者,只给十分钟时间。
现场一名蓝衣女孩主动上前,扛下了这一凶险无比的任务。她一步步地走上台阶,她慢慢
地走向前,她在距离歹徒不到 3 米的地方和歹徒聊天,她是全场跟劫持者讲话最多的人……
现场远远望去,许多人隐约感觉劫持者的情绪变得和缓了,他手中 30 厘米长的刀也沉了下
来。
后经核实,女孩是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一位女记者。更让人惊讶的是,那一天,
是这名女记者工作 3 年拿到记者证的第一天!她还很年轻,才 26 岁,作为记者甚至还很稚
嫩。这是机缘造就的一场角色演绎,而最核心的动力是一个人的勇气与善良。
对峙的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孩子也在理智地跟劫匪谈判,让他冷静下来,他告诉劫
匪:“人质死了,你就没有跟警察提条件的资格了!”在歹徒劫持男孩的时候,曾给了男孩
一面镜子,让男孩故意用镜子对着警察,以干扰警察视线和注意力。但是,男孩这时候特
意要求喝水。他趁着喝可乐的时机低头把镜子放下,故意露出空档,有意给警察制造瞄准
的机会。
终于,在僵持了近 100 分钟后,“砰”的一声枪响,所有声音戛然而止。离校门最近的
两排警察率先冲了上去,将劫持者团团包围。歹徒被一枪毙命后,孩子出于本能想要回头
去看歹徒,却被警察捂住了眼睛:歹徒被爆头的画面,作为被劫持的人质,孩子看了后可
能会留下心理阴影。即便面对如此凶险的场景,还有警察记得保护孩子的心灵。勇敢和细
腻并存,让人敬佩又感动!
同一时间,目睹了这一切的年轻女记者却突然腿一软,瘫倒后差点走不动了。她之前
的淡定,何尝不是拿出了全部的勇气去和歹徒做一场豪赌呢?实在是可敬可佩,让人震撼
又动容。而一声枪响后,那位下跪的警察很快就淹没在了人群中,至今没有露出一次正脸。
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却永远记住了他的身影。
此时此刻,也是在枪响的那一瞬间,马路对面的围观群众里爆发出了一阵掌声和欢呼
声:这是对丧心病狂的犯罪嫌疑人被一枪毙命的喝彩,也是对人民警察英勇无畏的由衷敬
重。
纯粹的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此时此刻,那个不幸遇难的孩子是英雄,自己被捅伤后
还对身后的同学们喊叫着“快跑!”,这种发自内心纯真和善良只能用伟大来形容;那个被劫
持的同学是英雄,没有人会记得嫌疑人用喇叭说了些什么,而是记住了那句弱小而洪亮的
“不要过来”。那个上前和歹徒交谈的女记者是英雄,虽然第一天领到记者证,但她让所有
人都看到了一个合格媒体人的专业和无畏。那个跪地的警察是英雄,这一跪,跪出了气魄
胆识、挺身而出;这一跪,跪出了责任担当、正义凛然;这一跪,跪出了人民至上、初心使命。
如果对比,不仅要微观到一个瞬间,还要宏观到整个社会。
在网上,我们看到的只有对遇难者最深切的哀痛,而没有轻浮的夸张渲染;我们看到的
只有对凶手最强烈的抨击,而不再有别有用心的追问;我们看到的只有对所有英雄最由衷的
敬佩,而沒有似是而非的调侃……这是我们心手相牵最为坚实的基础——对善良共同的渴
望,对幸福共同的向往,对勇敢共同的坚守,对正义共同的追求。如果非要对比,你应该
能看到大洋彼岸心心念念的团结与共识,早已将根深深扎在了我们生活的热土之上。
平安与稳定的中国奇迹正源自于此。要知道中国是能产生奇迹的地方,但奇迹从不有
赖于某一个人,它被所有人共同创造,也最终属于所有人。
这无疑是 2021 开年以来最震撼也最让人感动的一幕!
媒体评点:
人们常常以为,英雄的诞生都是宏大的,舍生取义时都是在拯救苍生。但实际上,英
雄并不会光芒万丈地突然降临。英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在人群中突然闪现的神性。
因为这种神性,普通人拥有了面对邪恶的巨大勇气,有了舍生忘死的魄力,有了和人性中
黑暗面对抗的力量!他们,用平凡又闪光的举动,完成了一个“全员英雄”的故事。感谢
他们,守护了我们所有人心中的正义和善良!(微信公众号“木棉说”)
话题拓展:
临危不惧,冷静勇敢,少年正气;热血男儿,铮铮傲骨,跪地为人民;挺身而出,令人震
撼的女性力量;勇气与善良;责任与担当;平凡的英雄;守护我们所有人心中的正义和善良;他
们是真正的勇士,配得上所有的赞誉与致敬;珍惜和厚待那些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