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古诗三首
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天
门
山
让
我们跟随诗人的步伐一起去游览天门山吧!看看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走进作者
李白(
701
—
762
),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他的诗
豪迈奔放
,
清新飘逸
,
想象丰富
,
意境奇妙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
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
李杜
”。著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mǔ)吟留别》等。
会写字
组词
断开 诊断
造句
这条绳子马上就要断开了。
书写
左边的竖折,竖长折短;“米”稍小。
组词
苦楚 凄楚
造句
为了这一刻,他经受了多少苦楚与伤痛。
书写
上边“林”要扁,两个捺都变为点;下边的横带钩,“人”撇短捺要长。
duàn
chǔ
组词
至少 至今
造句
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啊!
书写
第二笔撇折转折时下笔要重,然后渐轻,第三笔是点;“土”下横要长。
组词
孤单 孤独
造句
儿女都出国了,老人感到很孤独。
书写
“子”要窄,横变为提;“瓜”中间是竖提, 竖长提短, 提末端有一点。
zhì
ɡū
组词
帆船 帆布
造句
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
书写
左右要匀称。“巾”要窄,横折要带钩;“凡”上窄下宽,里面不要忘了一点。
fān
连一连
。
相互对峙,出,突出。
孤独的一叶小舟。
从中间被断开。
词语解释
中断
相对出
孤帆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初读感知
点我听
课文朗读
诗
意: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浩
荡东流的长江水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这一句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
由
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水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诗歌解读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
日边来。
这
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具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行舟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下句则点明“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作
者以背景的单纯突出 “孤 帆”之 醒目。
诗歌主题
《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相对”二字,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天门山隔江兀立、岸峭如削、对峙如门、巧夺天工的雄姿,给人以只可仰观的高峻感。
“两岸青山相对出”中 的 “相对”有何作用?
板书设计
望
天
门
山
天门中断
青山相对
长江东流
雄壮、秀丽
热爱赞美祖国壮丽大好河山
走进作者
苏
轼(
1037-1101
),字
子瞻
,号
东坡居士
,世称“
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诗词
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著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等。
会认字
宜
yí
适宜 相宜
亦
yì
人云亦云
抹
mǒ
抹擦 抹杀
会写字
组词
饮酒 饮料
造句
夏天,大家都爱吃冷饮。
书写
右边横钩比左边的稍长,左边的竖提要在撇的上边止笔。
组词
最初 初步
造句
我的初愿是当一名优秀的老师。
书写
“
衤
”
上点靠右,横撇起笔稍向上拉、撇要长,右边中间有短撇和点并相连。
yǐn
chū
词语解释
潋滟
空蒙
相宜
适宜。
波光闪动的样子。
云雾迷茫的样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初读感知
诗歌解读
诗
意: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雾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美丽多娇。
这两句诗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而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人用奇妙而贴切的
比喻
,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喻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都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诗歌主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湖光山色
淡妆浓抹
晴方好
雨亦奇
比西子
总相宜
借景抒情
比喻
热爱赞美祖国壮丽大好河山
走进作者
刘
禹锡(
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负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曾任太子宾客,世称
刘宾客
。唐代著名的
文学家、哲学家
。其诗
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
。著有《乌衣巷》《陋室铭》《浪淘沙》《秋词》等。
会认字
庭
tínɡ
庭院 家庭
会写字
组词
镜子 铜镜
造句
水中的倒影虽然有些模糊,但更添镜花水月之美。
书写
两边都要写窄,竟字三部分都要扁,中间是日不是口。
组词
未知 未必
造句
我们应该用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书写
两横位置靠上、下横要长,中竖贯穿两横,撇和捺要舒展。
jìnɡ
wèi
组词
磨灭 磨刀
造句
他历经磨难,终于获得了成功。
书写
整体要写紧凑,广字要宽,下边的林和石要写扁
。
组词
遥远 遥望
造句
遥望远山,让人遐想不已。
书写
右上边四笔要小、写紧凑,下边的午和山中间一竖是一笔。
mó
yáo
组词
银色 银河
造句
我在箱子里发现了一些银币。
书写
右上边横框要窄、里面有一短横,竖提的竖要长,捺上边有一短撇。
组词
玉盘 盘问
造句
桌上的盘子里放着苹果。
书写
舟字首撇要短,第二笔是竖撇要长,中间一横稍长,上下各有一点。
yín
pán
镜未磨
遥望
青螺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
远远地望去。
指君山岛。
词语解释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
起读一读体会诗人的心情吧!
初读感知
诗歌解读
诗
意: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里托着一只小小的青螺。
潭面无风镜未磨
。
湖光秋月两相和,
月光和湖水交融
在一起非常和谐
近景
——
柔美
水平如镜
湖面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打磨的铜镜。
白银盘里一青螺
。
遥望洞庭山水翠,
远看
君山
远景
——
壮美
洞庭湖
比喻
月光下,君山更加更加青翠,洞庭水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体。
诗
人为什么把潭面比喻成未打磨的铜镜?
一是因为月光下看不真切;二是湖面宽阔,波光粼粼,迷迷蒙蒙。
只有
“
镜未磨
”
才能形象贴切地表现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
诗歌主题
《望洞庭》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赏和喜爱之情
。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洞庭秋色
湖、月两相和
潭面如镜
宁静柔和
洞庭山水
水面如白银盘
君山如青螺
宽广壮美
热爱赞美祖国壮丽大好河山
多音字
练习:为下列多音字注音。
1.
对事物充满好( )奇是一件好( )事
。
2.
奶奶用石磨
(
)磨(
)
豆腐。
相
xiānɡ
(相对)
xiànɡ
(照相)
奇
qí
(奇怪)
jī
(奇数)
好
hǎo
(好处)
hào
(好奇)
磨
mó
(磨刀)
mò
(石磨)
hào
hǎo
mò
mó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积累词语
含
反义词
的词语:
淡妆浓抹 朝生暮死 早出晚归 古往今来 大同小异 今非昔比
喜新厌旧
描写景物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写文章要注意多角度地观察,捕捉景物的特征,力求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西湖比喻为“淡妆浓抹”的西施,读来给人清新的感受,别具特色。
写作手法
我们在写文章时,该如何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呢?
首先把景物看作是可以与自己交流的活物。其次要结合景物的特点,对景物进行联想和描绘,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
举例
】
啊,西湖!你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杭州。游船在湖面上缓缓滑过,漾起一圈圈波纹;柔美的柳枝在湖面上随风摇摆,在水上划起层层涟漪
……
湖边高大的梧桐树就像站岗的哨兵,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拓展延伸
描写景色的诗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2.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
,
西湖水波荡漾
,
波光闪闪
,
十分美丽
;
在雨雾笼罩下
,
西湖周围的群山
,
迷迷茫茫
,
若有若无
,
非常奇妙
。
3.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里托着一只小小的青螺。
根据意思写诗句。
随堂小练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只小船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风平浪静,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思路提示:
古诗重在朗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朗读时,速度要适中,停顿得当,读出不同的语气。边读边将诗句内容变成具体的形象,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的画面,以入境悟情。这三首诗歌均是七言绝句,抓住
2
、4句的押韵和诗歌内容背诵即可。默写《望天门山》时,要注“断”“至”“孤帆”这些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