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时令素材:二十四节气中的美学密码(附:片段速记及范文点评)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萌发于华夏大地,起源于农业劳作。它是先民们对自然的观察,对生活的
体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数千年光阴按照节气的刻度周而往复,循环不息。五日
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这些与天时相应的歌谣成为了民族的共
同记忆。
二十四节气诞生于实用,它让人们在平凡的岁月中,感受真切的世俗人情;它让人们在
宏大时空的序列中,遵循天地的指引,牢记宇宙的法则。当然,它还是一首古典诗词,一
部自然辞典,一封来自远古的书信,一份人与自然签订的契约,也是一场盛大的持续了几
千年的美学对话。
诗意之美
节气带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天气的变化。它像一个句号,收起前一个节气的裙摆,
又像一个破折号,提醒人们新的开始。心灵敏感的人不会忽略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通过
对外部世界的审视,从而引发思考,节气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感受到生命的鲜活,当自
我与自我对话,诗意便诞生了。
片段速记
二十四节气,让我们在懂得自然时间、生命节律之时,寻回千年来我们遗失于风尘中
的诗意。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地栖居”。是的,我们曾经如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
官城”,是谓雨水;“四月清和雨乍晴”,是谓立夏;“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是谓寒露;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谓大雪。而如今,当春雨淅沥,夏荷满塘,当天朗气清,
花雪随风之时,若无二十四节气,我们是否只得面对日历上重复的符号发呆?我们是否怀
念那声“冬至了,别忘了吃顿饺子”的叮咛?我们是否会怀念那声“开春了,還不出来踏
青”的催促,怀念那已远在天边的诗意日子?
二十四节气,四十八个字,引我们至千年来的诗意中去。它留给我们的更多是精神的
慰藉,本真的探寻,文化的传承。我们不应该忘记,那场雨水,那声惊蛰,那回芒种,那
地霜降……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味诗意。
——葛科雯《二十四首诗》
评点:
这段文字用诗意的文字表达了对节气的眷恋,诗句引用增添了文化韵味。的确,科学
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文明的不断扩张,导致二十四节气实用功能的弱化,但这并不意味
着它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人都不能在物质生活中
丢失诗意,并且丧失对美的追求能力。
人情之美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个时间点,它预告着天气的变化,提醒农事正常的开展。耕作收
获、休养生息、婚丧嫁娶……构成了农人生活的全部。节气就像是生命刻度,计算着人生
的长度,衡量人际的宽度。“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二月惊蛰农事起;“相逢问蚕麦,
幸得称人情”,五月芒种,“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八
月白露收获忙;“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香”,十月立冬,进入休整期,蓄积力量,来年再
辛劳……二十四节气就是二十四幅人事图,人与人在劳动中交流、协作,彼此依靠,相互
信任,淳朴的人情一字字一行行书写在岁月的簿册上,流淌在田间,荡漾在心头。
片段速记
到了午后,天地间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蒸笼,热浪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太阳一动不动,
直直地照着大地。空气凝成一团,阳光也似乎停滞不前。只有在走廊里,穿堂风会慰藉劳
累了半天的人们。从敞着的门口望去,摇椅你一定认识,地上的是门板。嘘——他——们
——在——睡——觉——
太阳西斜,整个天空变幻着曼妙的色彩,即使在大暑,黄昏也是温柔的。田地间,庄
稼人扛起锄头回家,即使不咧着嘴笑,也定是极愉悦的——有一间飘着炊烟的房子在等着
他。
“回——家——吃——饭——了——”
家家户户门前摆起了小方桌,三菜一汤,平平淡淡,幸福却满溢出来。
夜幕降临,香樟树下,长板凳上,大人们天南地北,家长里短;小板凳上,孩子捧着比
脸还大的西瓜,看看他,看看她。听这家,听那家,不用被逼着早睡,也不用担心早起,
日子全因暑假而丰富多彩起来。
啪——啪啪——啪啪啪,蚊子越来越肆无忌惮,拍散了香樟树下的一群人——该回家
喽。
这是大暑的一天。
柴、米、油、盐、酱、醋、茶。
——费彤舟《大暑》
评点:
这段文字的特色在于感官描绘的细致传神,文字与标点符号巧妙组合,多种修辞手法
的综合运用,再现日常生活场景,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慰藉”“满溢”“温柔”“曼妙”
“拍散”等词汇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而事实上对生活诚恳的态度是最动人心魄的。
风俗之美
节气记录着时间,时间丰富了节气内涵。千百年的发展,使得人们围绕节气形成了独
特的生活方式,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景和行为习惯被称之为风俗,而影响深远的节气进一步
发展成了传统节日。“立春,帝迎于北郊”,新年伊始,祈福苍生。芒种过后,群芳摇落,
花神退位,人世间便要隆重地为花神饯行,以示感激。小暑“晒伏”,把衣服、书画接受阳
光的暴晒,防止霉变。冬至吃饺子,大寒喝腊八粥,这些习俗都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认真虔
诚,一往情深。
片段速记
在老北京,对于春分时节的回忆,一定会提及东风纸鸢,可见其在老北京的印象中是
多么的深刻。民初著名京派作家穆儒丐在《北京梦华录》中说:“专论玩物的风筝,则余所
见者,无能超越北京者”。北京人打骨子里热爱风筝,他们认为风筝,是春的伴娘,是天的
精灵,是不同于飞鸟的美好存在,春分那天,一定要放风筝,而且一定要放最传统的大沙
燕。老北京风筝行有句俗话叫“北城黑锅底,南城大沙燕。”
人们牵着一只只“大沙燕”,与风据理力争。线弯弯的,成了弧,像水中的钓线。天空
突然钻出许多手,来抢这漂亮的沙燕,犹如拔河比赛……这不由地引得路人驻足。
在老北京,凡扳着手指数日子,喜欢引颈仰天者,一定是风筝客。他们在这时绝不肯
错过一寸春景,他们品味着这场比赛,羡慕着,搭乘众人的快乐。
而那放风筝的人,只是乐在其中,并不是在乎这场与天空的较量是输是赢,风筝将人
们的思绪送出那么高,那么远的天际。让人们将地上的事忘个干净,连自个儿都忽略不计。
那风筝,仿佛心里裁下的一角。
其实,与其说是放风筝,不如说是风筝放你,它将人们放得优哉游哉,从城市的罩子
里逃出去,翱翔于天,看一看蔚蓝,追一追神仙,呼吸一下晴空与辽阔,住一住云上的日
子……
——陆忆舟《春分》
评点:
春分时节,万物生长,北方人此时放风筝,寓意将生活过得如起飞的风筝一般,高高
远远。借物抒怀,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语言干净,引用京派作家的话,增添了
文化气息。
理性之美
天地节而四时生,四时有序,故而生产生活有时,节气又彰显了不竭的生命动力,故
而社会有节,人性有气。如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满招损,谦
受益”“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正是此理。再如处暑新凉,天气始肃,君子应懂得节制守
藏,方能在变化中适得其所,善得始终。
写作片段
现代的人,已然抚摸不出节气各异的脾性了。在量身打造的温室里,连春夏秋冬都淡
化了,更不用说那么细腻的二十四节气了。从躲进呼呼作响的空调开始,夏天便缄默不语;
从套进厚实的羽绒服里开始,冬天就死在人们心中了,留下的骸骨还要遭受句句埋怨,叨
叨诅咒。再凶猛的冬天也冲不开人们角质化的心。大寒,也只是众人口中的一句闲谈罢了。
现代的人有什么资格轻觑大寒!只是因为温室里听不见古人在寒夜中的牙颤声吗?只
是因为温室里听不见曾经冻到双脚发黑的惊呼吗?只是因为温室听不见朔风撕裂门窗的哀
嚎吗?或许都是,因为人们已经逐渐被掩埋在一场湿沥沥的雪里了,不知不觉窒息了,这
一切难道不应该怜悯吗?
与其窒息在温热的雪中,不如走出温室。活成一场大寒,岂不欢哉?
——薛品希《活成一场大寒》
评点:
大寒不仅意味着彻骨的寒冷,更代表着坚硬的生活态度:人应该勇敢地面对苦难,告
别温室与安逸。文章语言犀利,深刻剖析人性的弱点,用散文化的意境传递出杂文般的力
量。
例文
霜降之下
陈亦灵
每年秋末都会来一场霜,像说好了似的,届时清晨,草皮、灌木皆披上了一层薄薄的
白纱,是谓霜降。
青菜不过是这众多受霜植物中的一个,作为最普通、最寻常的家常菜,人们观之,无
非蹦出的是清脆、味淡诸如此类的字样。可霜降后的青菜是大不一样的,除了叶色更浓、
更厚外,食之竟有丝丝甜味。或许有人从未尝过,也或许有人未曾细品,又或许只是少一
个人来告诉你:打霜后的青菜是甜的。
外婆总是期盼霜降。青菜的采摘时日其实并无太大限制,霜降当日或后几天,并无太
大差别,只不过外婆追求其所谓仪式感,待日历撕至霜降,便急急挎上篮子,推门而出。
白霧氤氲着水汽扑面,空气湿湿的,抬头看,天约莫白了半边,只是不见那半轮朱红。
急急行过沟壑和草石,放眼望去,三五排浓绿的青菜叶上,不知何时已然盛满白霜,在薄
雾中静默着,细听冷风游于田埂间,浮动星星点点的杂草。太阳仍未升起,只是远远地抛
来几缕光,使菜叶上白霜闪烁,与周遭的灰蒙蒙一道,淡淡地反射出清冷的浅紫色微光,
大地俨然成了一颗水晶,水汽还在田垄间蒸腾。
我操起镰刀,耳边传来菜根清脆的折断声,外婆抖落菜根的泥土,却不曾使一点霜从
菜叶上落下。我用手在菜叶上轻轻划过,白霜迅速于指尖凝成水珠,重掉到地里,薄薄的
白霜衬得菜叶中间更浓绿、厚重。田间静极了,除了镰刀划过水汽微响和菜根折断的清脆。
青菜拎回家,只需吊起一桶井水,将那一棵棵放入其中微微浸润,便算洗净。白霜在
井水中瞬间四散开,菜叶则出落得更为娇嫩欲滴。
炒青菜,则需要自家炸的菜籽油实为最佳,柴火噼里啪啦,火星四射,火光从不大的
方形口透出,映得墙壁发白。灶台上的一大盆青菜于顷刻之间落入大锅中,稍稍拨弄,便
可品得青菜清甜之味。
青菜是世间普通、朴素之物,仅仅是因为一场霜,便变得如此不同。
可见,经过时间的沉淀,普通也变得不普通,即使再为朴素,当这种朴素历经时间的
沉淀和打磨,便是不凡,亦是微光。
我们生活在世间,也许没有风起云涌,没有豪言壮语,但一种朴素,一种真实到骨子
里的朴素,足矣!
评点:
从平凡事物中看透人生世相,文章格调不俗。行文由浅入深。语言简淡而富有生活意
趣,结尾点睛,揭示哲理,就如霜降后的青菜一般,朴素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