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速递:大报时评之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励志博士: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原创 石羚 人民日报评论
这几天,一篇 2017 年博士论文的致谢让亿万网友泪眼婆娑。朴实真挚的文字毫无半点
致谢的套路,黄国平借此道出了一路走来的坎坷与感悟。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
中学,到西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一步步走出大山的足迹,也是黄国平一步步改变人生
的轨迹。
父亲因交通事故离世,照顾自己 17 年的婆婆下葬时只有一副薄薄的棺材,年少的他经
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家徒四壁、下雨天靠竹笋壳塞住瓦缝,学费没交、用以维生的黄鳝却
被父亲偷卖了换酒,贫穷不断磨损着他内心的希望。拖欠学费被老师约谈,夏天光脚冬天寒
衣的穿着,几乎成为压垮尊严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样的生活现实而残酷,沉重而辛酸。“世
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感谢不堪回首的岁月需要强大的勇气。举重若轻,或许正是
黄国平在生活中沉淀下来的智慧。 人们感动的不是接踵而至的苦难,而是苦难中积聚的力
量。如果说悲剧是明明知道命运却无可奈何,那么黄国平就抓住了深井中唯一的绳索,在密
不透风的晦暗生活中看见微光,改变了几乎写就的结局。支撑他的是考试后领到的奖金、一
墙的奖状,以及奋斗不被辜负的时代。从小山坳里的放牛娃到中科院的博士生,这条路他走
了整整 22 年。与其说“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悯”,不如说命运劈头扔来一个个重担,他用
小小的肩膀慨然负扛。 人们感动的不是令人歆羡的人生成就,而是坎坎坷坷的奋斗故事。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句话羞煞读书人,面对物质和精神上的压力,黄国平记不清有多少次
快扛不下去。他所遭遇的困难,与你我如此接近;他有过的犹豫、失望,每个人都真切可感。
世界上哪里有那么多过五关斩六将的“开挂人生”,黄国平用历尽风雨见彩虹的经历,指出
一条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成长、成才、成功之路。
越是路途艰险,越能看出信念的力量。对于黄国平而言,这个信念不过是“把书念下去,
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有人难以理解,这样简单的道理如何支撑数十年寒暑?的确,
同样的道理,有人视为信念,有人权当空话;有人埋在心底,有人挂在嘴边。风雨之中志愈
坚,生活的磨刀石让信念愈发闪亮。相反,“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背后,或许正是因
为优裕的生活磨去了动力、波澜不惊的节奏消减了改变的冲劲。长此以往,温室中的花朵将
再也经不起风雨,失去信念的人将不再相信奋斗的价值。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充斥着读
书无用的无稽之谈、一夜暴富的成功鸡汤,靠阶层固化、财务自由等贩卖焦虑的声音不绝于
耳,靠丧文化、摸鱼生活来打消斗志的文章层出不穷。一些人因此改变了初心,放弃了价值,
开始怀疑一切、自我放逐。这则致谢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重申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常识,
反对了“听天命”而不“尽人事”的颟顸。尤其在活力奔涌的流动中国,在脱贫攻坚催生山
乡巨变、教育均衡助力机会公平的当下,黄国平、刘秀祥、钟芳蓉们的努力不会被生活所辜
负。“没有什么人生是不可能的”,应当成为每个人心中最为笃定的信念。 生活向上,时
间向前。当年那个煤油灯下写作业的孩子,如今已成为实验室中忙碌的科研工作者。但正如
黄国平自己所说: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功业已成的乡里早已不是少年,鬓毛已衰
的游子又何尝年少?唯一年轻的,就是依靠奋斗的信念、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对待生活的真诚。
怀揣这份初心与信念,愿每个人都能走到梦想的彼岸。 这正是:以肩担苦难,命运得改观。
千帆虽历尽,归来仍少年。
在与书有关的日子里,重新发现自己
原创 党报评论君 人民日报评论
春暖花开,正是读书好时节。伴随着朗朗书声、浓浓墨香,第 26 个世界读书日在明天
如约而至。从地铁图书漂流到图书馆奇妙夜,从诗文朗诵赛到经典公开课,从悦读分享会到
主题摄影展……在这个与书有关的日子里,许多人暂别匆忙、停下脚步,在阅读中打开思考
的闸门,邂逅美丽的世界。
每年此时,总有两个问题被反复提及。一是:“多长时间没有好好读一本书了?”不少
人面露难色:书单列了长长一串,书架摆了满满一墙,却总不免心生“买书如山倒、读书如
抽丝”之感。二是:“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书?”网络时代信息爆炸,曾经的卷帙浩繁、汗牛
充栋早已化作一段段消息、一条条链接,那种字里行间的品悟、咬文嚼字的细致似乎不再有
用武之地。
然而,果真如此吗?
纵然迟迟不曾打开书卷,沁人的墨香始终让人心驰神往;越是筋疲力尽的身心,越需要
在诗意的时空休憩。对此,一位农民工的告白情深意切:“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
看书有十二年……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余生永不忘
你”;一名作家的描述发人深省:“书林是一个最可逛,最应该逛的地方,景色无边,奇妙
无穷……只要走进了这一座景色迷人的书林里去,只要在那里漫步一会儿,准保会不断地到
那儿去的,而每一次的漫步也准保会或多或少地有收获的。”由此可见,阅读有益于获取知
识、增长智慧,是传承文化、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如果说旅行能让游客浏览各种美丽的风景,那么读
书就能让我们遇见各种有趣的灵魂,探寻更深更远的存在。有人打过一个比方:读书如交友,
好书如知己。读一本好书,不亚于跟智者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对话,有人滔滔不绝地说,有人
聚精会神地听。在历史传记的跌宕起伏里,感受斗转星移的变与不变;在哲学科学的缜密推
演中,发现世界运转的知与未知;在诗歌文学的悲欢离合间,体味百态人生的是与不是。透
过薄薄的纸张、激扬的文字,阅读使我们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
构筑起一个日渐丰满的精神世界。
阅读是精神的反映,也是现实的投射。有调查显示,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
少人的阅读量有所增加,一些虚构或纪实的灾难文学受到关注。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
“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爱”;在《鼠疫》里,“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致于吞噬
人心”……从严峻的考验到胜利的曙光,从英雄的传奇到个体的故事,我们在这些作品中读
出了坚韧、萌生了思考、寻觅到希望。由此不难理解,人们为何会对方舱医院里躺在病床上
手不释卷的患者充满敬意,为何会对夕阳下医生和病人共赏日落的身影充满感动,为何会对
盛开的樱花、喧闹的街市充满深情。
从更长远来看,读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连通过去、观照现在,还在于能够发现和创造未
来。当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当新能源汽车驶向更远的地方,当区块链技术在更多领域延
伸……在一个知识更新和认知迭代交织、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叠加的时代,每时每刻都需要
学习,每个人都面临着“重新发现自己”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正是刷新自己、发
展自己的成长方式。持续追求、不断探索,我们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拥抱更
多可能性。
文明根脉、精神底色、历史之轮、书写人生……一部名为《读书的力量》的纪录片中提
到,如果将人类历程的 300 万年压缩成 24 小时,那么书籍伴随人类还不足 3 分钟,但就在
这短短的 3 分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书籍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无限的可能。不妨
在一个鸟鸣的清晨,或是雨后的黄昏,抑或静谧的深夜,打开一本书、开启一场对话,在时
间的流动中感受读书的力量。
这正是: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跑了趟马拉松,救助 4 个人,这波“加班”亏不亏
原创 于石 人民日报评论
前几天,陕西西安举办了一场马拉松全程赛。在跑者如风、观者如松的画面中,一位
骨科医生的画风堪称“惊奇”。跑一会、停一会、按摩一会、治疗一会……一路上,他总共
救治帮助了 4 名受伤选手,最终以 5 小时 27 分 52 秒的“不佳”成绩跑完全程。有网友扎
心地表示:“这哪里是去跑步的,分明是去加班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一场“别人出赛他出诊”的别样经历,再次让人们发现何为专业人士、何谓职业本能。
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不仅发生在争分夺秒的手术室里,也有可能出现在争先恐后的马拉松
赛跑中。“我也不过就是发挥专业所长,尽了一点点力”。提到比赛中的小插曲,这名医生
既没有因为施以援手而居功,也没有因为成绩落后而懊恼。为此,西安马拉松赛组织委员会
赛后向他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并赠送他明年西马的直通参赛资格。看来,跑友没有白救,
班也没有白加,敬业乐业的人在哪儿也不会吃亏。 有一种幸运,叫做“正好遇见你”;有
一个声音,叫做“我不上谁上”。人们不曾忘记,在从新加坡飞往广州的飞机上,中国工程
院院士钟南山救治了一名突发过敏的 9 岁男孩,被网友形容为“挂上了超级专家号”;在一
架从广州飞往纽约的航班上,两位医生临危不乱,自制装置为突发疾病的老人用嘴吸出尿液;
在雨中的街头,一名护士跪在地上为昏倒的老人紧急施救……从万米高空到奔驰铁轨,从街
头擦肩到拐角偶遇,医者仁心的光辉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被点亮。如果说“路见不平一声吼”
是侠之大者的勇气,那么“路遇伤痛就出手”就是医者仁心的底色,都值得倍加珍视、用力
珍惜。
也有人笑称,医生见人就救的做法是“条件反射”,是一种“职业病”。抛开那些真正
积劳成疾的病痛,很多人所谓的“职业病”更像是经年累月的一种习惯、一种素质、一种自
觉。也是在不久前,四川内江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发生了争执,在民警调解中发现双方
都是退伍军人。“既然是部队出来的,就按部队的规矩办”,曾任班长的乘客主动道歉还自
罚做了 100 个俯卧撑,本来不可开交的矛盾,最终以两人互相敬礼的方式圆满解决。用网友
的话来说,“处理方式非常硬核”。由此更能理解,“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读过的书、走
过的路”。这碗想当然的“心灵鸡汤”,在光怪陆离的现实里不免“真香”。 当然,也不
是所有工作习惯、职业本能,都能像医生护士那样完美地融入生活、解决问题。有人就曾抱
怨,当了一辈子语文老师的妈妈退休后,不管是跟孩子还是大人说话,不知不觉就会表现出
一副教书的姿态,有时候让人不太能接受;也有人发现,代码敲多了、设计改疵了、稿子写
烦了,一下“Ctrl+Z”就能消除所有烦恼的逻辑,好像在生活中并不适用。这些现象也在提
醒我们,点赞医生的“举手之劳”,更要关注各行各业遭遇的各种“水土不服”。给予他们
适应的空间、必要的理解,是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社会应有的温度。 话说回来,有一个
常识有必要重申:不管是出行还是运动,该做的准备要做足,该做的防范要做好。毕竟,“超
级专家号”可遇不可求,跑马拉松也不一定遇到医生。自己少遭罪,也给他们减减压,何乐
而不为? 这正是: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跑全马救人的有可能是医生。
1 万块钱剪次头发?视频博主要记得 logo 越大责任越大
原创 杨翘楚 人民日报评论
近日,多名视频博主纷纷删除“炫富”视频并道歉,相关平台也启动专项治理行动,禁言或
封禁一批涉嫌刻意炫富、恶意炒作的账号和笔记。这是继短视频平台整治“大胃王”现象之后的
又一次强力清扫。然而,有弹有赞的舆情余波却值得更多思考。 赞者认为“炫富”视频引发虚
荣和攀比的不良风气,担心会扭曲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弹者则认为这类视频是一扇窗口,有利于
普通人“长见识”“开眼界”。双方观点产生分歧,盖因对视频的定性各有标准。然而,仅用一
维的坐标无益于厘清多维的社会现象。究竟是“刻意炫富”还是“探店体验”,究竟是传播“金
钱崇拜”还是展现“高端市场”,不能“一刀切”地简单武断,而需要“切一刀”的精准细
实。 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用户的内容消费逐渐成为商家的流量生意。其中,以高端消费为噱
头、奢侈生活为特色的内容,准确抓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满足许多人的好奇心与代入感。因而,
诸如 1 万块剪次头发、7 万多元住一晚酒店、199 万解锁全套月子服务等短视频获得了巨大流量。
其实,令人目迷的高消费背后,是精打细算的生意经。曾有人算过一笔账,曾经籍籍无名的博主,
就是靠着账面消费几十万的“高端探店”视频,在短时间内积累起数百万粉丝,更将商业推广价
格拉高到一单几十万元。
博主拍视频记录消费、分享生活,只要收支合法、内容合规,本是无可厚非。问题就出在,
利用普通受众对奢侈的猎奇、对高端的想象,这样的内容生意一本万利,引发同行见猎心喜、群
起效尤。于是乎,泥沙俱下,美好生活被插上了明确的价签,幸福快乐的门槛更水涨船高。高端
市场的展现夹杂着金钱崇拜,高端消费的体验糅合着刻意炫富,难免会激起虚荣攀比之风。更有
甚者,巨大的流量之下,平台若监管不到位,各种坑蒙拐骗的事儿就会出现。这才是许多网友批
评抵制、相关平台专项治理的重要原因。 短视频吸引眼球,却影响人心。要知道,这种影响因
人而异,相同的奢侈内容、高端展现,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是“长见识”“开眼界”;但对于
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则可能形成不正确的消费观或者攀比虚荣心理。这也提醒我们,当炫富成
为“主题词”、奢靡成为“主基调”,短视频内容剑走偏锋便有了走上歧路的嫌疑。规范管理这
类视频,引导视频内容合乎公序良俗,绝不是小题大做。作为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红大 V,也应时
刻记得自己的 logo 越大,社会责任也就越大。 值得欣慰的是,在用户心智日益理性、优质内容
层出不穷的今天,贫乏、低俗单纯靠拜金炫富“博出位”的内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与拷
问。“看上去贵,说到底只是一个噱头”“吹捧得牛上天,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当受
众曾经的惊奇归于冷静、一时的冲动恢复理性,那些靠猎奇上位的博主或将面临“取关”。从这
个意义上讲,这不仅关涉到媒体和公众对博主的咬耳朵、扯袖子,更是一场短视频行业的优胜劣
汰和不断演化。 《世说新语》中石崇王恺斗富的故事贻笑千年,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
由勤俭破由奢”的金句言犹在耳。炫富逐奢,不仅有违传统美德,也与时代倡导格格不入。作为
流量经济的受益人,视频博主们更应尽快完成从“路人”到“名人”的心绪转换,意识到公众的
信任是支持更是监督,奔涌翻腾的流量是财富更是责任,不要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制造舆论对立情
绪、污染网络空间的清朗,甚至引发未成年人拜金效仿的催化剂。 移动互联时代,出名的门槛
不断降低,美名的刻度却未曾松动。独具匠心、有烟火气的视频内容,才能守正出新、卓尔不群。
从这个意义上讲,遏制短视频平台上的炫富之风大有必要,但舆论的质疑和监督也绝非一棍子打
死一船人,而是在批评与建议中,呼唤更多的正能量与高质量,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来自父母的语言“飞刀”,如何躲得开?
原创 张向阳 人民日报评论
“我什么都优先儿子来,你就不要想了”“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电影《我的姐
姐》里,父母对女儿的冷漠直白地戳中了万千人的痛点。家庭中的语言暴力,杀伤力来自舌
头,却比拳头下的伤害更隐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家庭语言暴力这件事。
“这点活都干不好,你还会干什么”“生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这样的话,实实在在发生在一些家庭。家庭语言暴力,正是指使用辱骂、诋毁、蔑视、讽刺、
挖苦、嘲弄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使受害者在心理方面遭到侵犯的行为,属于精神伤害范畴。
出自朝夕相处的家人之口,伴随一日三餐、融入日常生活,打击否定、威胁恐吓、习惯性与
他人对比等语言让很多人心灵备受创伤。
家庭作为最小的社会单元,其中的语言暴力并不是小事。恶言如刀,长此以往,家庭氛围将
变得紧张,温暖的港湾将变成冰冷的地窖,互相信任的家人将变成戒备最深的对象。一项调
查还发现,在家里“经常被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 25.7%的孩子自卑,有
22.1%的孩子冷酷,有 56.5%的孩子暴躁。不少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身心得不到应有
的舒展,无法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也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有的性格扭曲,甚
至走向犯罪道路,成为家庭乃至社会无法承受之痛。
有媒体调查发现,家庭语言暴力中,父母是主要的施暴者。这也指向中国式亲子关系的一个
问题,那就是子女总被父母视为不成熟的小孩甚至是“私有财产”,而非平等对话的独立个
体。有的父母与女儿的疏远,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旧观念;一些家庭关系不融洽,子女容易变
成顺手的“出气筒”;有的父母将期望强加于孩子,在责备和嘲讽中纾解自己的焦虑……“越
是亲近的人,越不能好好说话”的背后,折射出一种不健康的家庭关系。
事实上,“不好好说话”并不完全是嫌弃、仇恨,很多时候打出的同样是爱的旗号。有
的是情急之下口不择言,有的是忽略孩子感受的抱怨、对比,有的则隐藏着“棍棒出孝子”
“不打不成器”等教育观念的翻版。引人深思的是,当语言暴力的伤害被展示给家长看时,
不少人表示震惊。“没想到这么严重”“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我们也不容易”……这一
方面说明不少家长压根不知道说出去的话已变成甩出去的刀,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道德绑架、
情感束缚等亟待改变的教育方法问题。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
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除了对于孩子,对于伴侣,甚至对于长辈,语言暴力也同样存
在。家庭语言暴力发生在家门内,但不该也不能因隐蔽就视而不见。从这个角度看,让更多
人认识到家庭语言暴力的存在和杀伤力,是一个重要的开始。近些年,从网络话题热议,到
影视作品呈现,更多伤痛被看见,也让更多人知道,“恶语伤人”是不容忽视的隐形家暴。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怎么念好这部经,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生活中难免会有情绪失控
的时候,也会有话赶话时的恶语怨怼,但只要能够直面问题、有效沟通,能够在反省中改过、
在改过中弥合,一时的负能量就不会成为屋檐之下挥之不去的阴霾。此前,有人曾发起“每
天一句正面管教语言”打卡活动,提倡家长少些大声嘶吼,多些温柔以待,这或许是一个好
的尝试。消除语言暴力,莫不如从好好说话做起吧。
这正是:语言暴力堪比甩刀,好好说话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