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哲学语境下的思辨作文解读--物质与精神的追求 等2则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哲学语境下的思辨作文解读--物质与精神的追求 等2则

ID:678916

大小:17.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哲学语境下的思辨作文解读--物质与精神的追求 等 2 则 【实战文题】 作家劳乐的散文《玫瑰花和肉丸子》中,玫瑰花象征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 肉丸子则代表着世俗和物质。有人津津乐道于“肉丸子”,却错过了路边的“玫瑰花”。有 人为心中的“玫瑰花”魂牵梦萦,却对身旁的“肉丸子”视而不见。 对此,你有何所思所感所想?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 套作。 【哲思梳理】 伟人说: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意思是说物质先于精神存在,物质是精神诞生 的基础,而且物质与精神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精神产生后又影响着物质。 物质,就是指一种客观实在的物体;精神指人的内在现象。不过,我们对物体不能单一 的理解,应该区分出物体的两种状态:原初之物与意义之物。物理知识告诉我们,任何物体 都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和滋味,这是它们的原初状态,但我们看到又红又圆、又香又甜的 苹果,我们把感官信息强加给它们,使它们成为意义之物。 我们在与物体打交道时,很少意识到它们的原初状态,总是感知着它们,并且认为它们 有各种各样的特征。我们细细想想也能把两种状态分辨出来,如当我们用锤子钉钉子,如果 没有感觉到锤子的存在,那它此时是原初之物,但一旦我们感受到它的存在,或者凝望着它 时,它立刻转变为意义之物,因为此刻我们反它们作了概念化的理解。 一个物体可以在瞬间在两种状态之间转变,它们两种状态的性质迥然不同,原初之物是 它的本真状态,没有被人强加上某种意义,它们没有特性,只是一种混沌状态;而意义之物, 被我们赋予特性,被我们视我为工具,带着我的目的。对于人也是如此,我们不带着任何目 的与前见与一个人交往,他是本真状态,原初之人;而我们带着目的、意图,以及对他原有 印象,与他交往时,他就立即沦为工具。 人离不开原初之物,它们是人的生命之源,也是人的精神之源。 在世界中,生命以生命为食,一个生命能够存在,必然要让另一个生命喂养着它。植物 需要泥土与阳光喂养,动物需要植物来喂养。人也是如此,人的肉身需要植物与动物来喂养 着。所以古人说:“民以食为天。” 这个存在着,并且相互喂养着的世界就是物初的世界,在这个世界物与物保持着最纯粹 的依存关系,没有此物,彼物将不复存在。 人是精神性的存在,按黑格尔的思想,人是世界绝对精神的体现者。人不是只活在在物 初的世界中,人能超越物质世界,也能超越生命本身。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能 思想的苇草”,人像苇草一样,是种物质;人也能超越物质作出思想。人吃着苹果,就不由 闻着它的香味,品尝着它的脆甜,观察着它的颜色,体会着它给人带来充饥的满足感。人把 自己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信息,提取出苹果的特征与本质,原初之物是人认识世界的本源。 一个简单的动念就是一个思想的产生,思想催生了知识,依循知识人就创造出丰富的物 质,知道苹果的特性,就能栽种出无数的苹果,知道铁的锋利就能制造镰刀、锄头,原初之 物是人创造的本源。 人仿照自然的声音,人制造和谐的声音来愉悦听觉;仿照自然的图像,制造美丽的物象 来愉悦视觉;仿照自然物的形状,制造文字符号来愉悦心灵;仿照自然界的自由,追求精神 自由。原初之物也是人精神提升的本源,精神离不开物质实体,没有物质实体人的精神将不 复存在。 人不能脱离原初之物,但能超越意义之物。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追寻精神实际上是人回 归自由,回归本真,穿越意义之物,回归到与原初之物的纯粹相处状态。 无物,精神将不复存在;无精神,可以追求物质,从而成为享乐主义者。古希腊的哲学 家伊壁鸠鲁认为人在追求快乐有两种: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动态快乐主要由强烈的欲望引 起满足感,静态快乐指的是人在无欲无求的平静中免除痛苦和灵魂上的无纷扰之感。欲望有 三种:自然而必要的欲望,如温饱等维持人的最基本的生存的要求,保持身体健康、安定心 灵烦恼。自然却不必要的欲望,如放纵肉体欲求和奢侈的物质享受。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欲 望,如争权夺利和虚荣心的满足。静态快乐和自然而必要的欲望,是正确的追求。静态的快 乐是精神的自足,而自然而必要的欲望追求是与原初之物的交往。错误的快乐追求是享受的 是意义之物。高堂广厦,承载着高贵霸气;山珍海味,呈现着阔绰富有。这种快乐享受,实 际上是精神的遗忘。 所以说,物质第一性,是原初之物为第一性;而精神第二性,是超越意义之物,达到人 的自由。 哲学语境下的思辨作文:人的本质利己还是利他 【实战文题】 人的本质是利他还是利己?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不少于 800 字。 【哲思梳理】 所谓本质,指一个事物“是其所是”,是决定一个事物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 本性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也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他认为人与动物一样有着形式与质料两种成分,形式是灵魂,质料是肉体。人的灵魂有理性 和非理性两部分,非理性部分不是人所独有,一切生物所拥有。而理性是人所特有的,人能 思考,能认识到世界万物的本质,能得出抽象的知识。 人的理性可以分为知识理性与伦理理性,伦理理性是人欲望的管家,欲望有正当的欲望 和不正当的欲望,正当的欲望使人走向完善,不正当的欲望使人走向邪恶,伦理理性引导着 人发展正当的欲望,而压制不正当的欲望。正当的欲望,以利他为基础,不正当的欲望以利 己为基础,伦理理性决定人的利他本质。 说人是“政治性的动物”,是说人是社会动物,即人不能单独生活,只能在集体中生存, 过群居生活,且有着共同的目的。而动物界,有的喜欢独居,有的喜欢群居。群居动物虽然 很多,但它们很少有着共同的目的。人组成的群落与集体,是以美好的生活为目的。在集体 中,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脱离集体也无法生活。因而,从人的本质来说,人是利他的。 马克思高度评价了亚里士多德的人是“政治性的动物”的思想,但他没有止步于亚里士 多德的静态分析,他看到了人在群体中达成美好生活的动态活动——实践,即“自由自觉的 活动”。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对世界的创造,人类从动物界进化而来,人类不能完全认 识世界,但人类从未停止过与世界的交往。植物界、动物界也一直与外在世界进行交往,但 它们只是从世界中摄取生存的养分,而人类能够创造出人化的世界。在动机上,人自由自觉 的活动可能是为了自己,也可能是为了他人,但实践活动的成果绝大多数供他人享用。 与动、植物相比,人类所特的是类本质,而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是人的个体本质。每 个具体的人,有各自独特的肉体,有生命存活的需要,这些不能算是人的本质,因为动物、 植物也有着存活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 关系,有劳动关系、政治关系、伦理关系,甚至还有其他生活关系,而植物界没有社会关系, 动物界虽有母子情缘,但这种关系是本能不动的,唯有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关系。“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个体本质,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根本。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人 的本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关系中由综合因素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呈现。一个人做学生时的社 会关系不同于他工作后做老师的社会关系。这就产生了三种情况,一是一个人的本质由外界 因素决定,二是一个人的本质是相对的,三是一个人的本质是变动不居的。一个人所属的社 会关系倾向于利他或利己,那么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个人的本质就相应的利他或利己。社会关 系常常交叉重叠,一种社会关系相对这个社会关系是利他的,相对于另一个关系就是利己的。 一个人一生中社会关系在不断变化,因而,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一个人有时是利己的,有时 又是利他的,或者有时是利他的,有时又转变为利己的。 从个体的本质上来看,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是共在,也可能相互转化。 在类本质上,康德也认为人是理性的,人为自己立法。人有着天生的自由,可以为自己 的行为作出选择,人的理性决定自己的行为。人之所以要立法,就是为了确保他人的自由, 同时也就确保了自己的自由。为自己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他人。萨特继承了马克思“人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观点,同时他也认为人在选择中决定了自 己的本质,人的理性决定人的选择,人的类本质决定着人的个体本质。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