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解读:董卿:做到最好,不辜负这个舞台等3则(附:适用话题和写作示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解读:董卿:做到最好,不辜负这个舞台等3则(附:适用话题和写作示例)

ID:678922

大小:18.6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素材解读:董卿:做到最好,不辜负这个舞台等 3 则(附:适用话题和写作示例) 董卿:做到最好,不辜负这个舞台 2017 年 2 月 18 日,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开播,在电视行业工作 22 年 的董卿不仅是节目的主持人,还第一次担任了制作人。《朗读者》可以说是董卿职业生涯的 又一个新起点。对于这个新角色,她之前做好了劳心劳力的准备,但辛苦程度还是超出常 人的想象。要拉赞助,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还要找播出平台。有人来,有人走,有人说 你好,有人等着看笑话。直到与媒体见面当天的凌晨四点,她还在机房做后期工作,希望 让节目精益求精。 董卿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离不开家庭的教育。董卿的父亲对她从小就教育严厉, 她从 7 岁开始便要承担家务劳动;中学放假时,要到宾馆当清洁工。父亲曾带给她“每天 早上到操场跑千米,不许照镜子,要背诗背古文,还不让妈妈给做新衣服”的童年“阴影”, 这让小董卿甚是“恐惧”。 直到有一天,父亲举起酒杯向她致歉,她才明白自己的成功其 实离不开父亲的“魔鬼”教育。 董卿的第一份主持工作是在浙江电视台。董卿在那里既做主持又做编导,工作了 2 年。 到 1996 年,她应聘到上海卫视(今东方卫视)工作。1996 年底央视春晚是北京、上海、陕西 三地合办的,那是她首次接触央视。当时她在春晚剧组做剧,只负责联络、催场,跑前跑 后,璀璨的舞台并不属于她。真正的转机是在 1998 年,她受邀主持一档新节目—《相约星 期六》,凭着讨巧、清纯的主持风格,董卿随即受到广泛关注。在上海的那段时日,空闲之 余,董卿就在家读《红楼 梦》和唐诗宋词,同时还考上华东师范大学,进入中文系古典 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00 年,董卿因其主持的《上海一悉尼 2000 年的跨越》特别 音乐会风格大气,英语熟稔,在当时评委几乎没有一个人认识她的情况下,全票通过而一 举获得 2001 年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 。 2002 年,董卿离开待了 7 年的上海,来到央视工作。204 年 7 月,董卿主持《第十一 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每晚直播近三小时,直结束后,又立马进入会议中心,和评 委老师核对次日的考题。回家已是凌晨三点,董卿还要打着哈欠背台词,但是她说:“能站 在舞台上,我就很开心。我非常享受工作的感觉。” 有一年,董卿作为主持人在上海直播一场新年音乐会,毫无预兆地,她忽然口吃,把 一句话重复了两次。观众并不在意,她却对自己犯这种“低级错误”无法释怀。她说:“我 想得更多的,是怎么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我喜欢极致的感觉。而极致是没有边界的。”作 为主持人,她希望做到最好,不辜负这个舞台。 多维分析 角度一:坚持。父亲的严厉教育曾一度让董卿觉得“恐惧”,甚至给她留下了童年“阴 影”,但董卿坚持了下来。后来,在她的从业生涯中,无论有大压力,无论多么艰辛,董卿 也能始终保持微笑,坚持到底。坚持自己对主持的热爱,坚持读书充实自己,坚持展现给 观众阳光大气的一面。 角度二:严于律己,担起责任。《朗读者》在与媒体见面的当天凌晨四点,董卿还在机 房做后期工作,希望让节目精益求精。在上海直播的一场新年音乐会,作为主持人的董卿 忽然口吃,把一句话重复了两次,她对自己犯下这种“低级错误”耿耿于怀。严于律己, 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更是对观众的尊重。 角度三:随时准备,走向成功。董卿首次与央视的接触是在春晚剧组做剧务,当时璀 璨的舞台并不属于她。直到两年后,她受邀主持一档新节目《相约星期六》才受到观众关 注。但董卿没有因此而骄傲,她空闲时,就在家读书充实自己,并考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 系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董卿到了央视以后,崭露头角,逐渐被委以重任,主持 多档节目。董卿一步一个脚印,工作之余不忘给自己“充电”,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适用话题 严于律己 坚持 责任 机遇与准备 写作示例 世界很大,个人很小。拥有有温度、有态度的品格,我们才能溯洄生命博大丰厚的本 源。世事繁杂,我们应为灵魂的高蹈、心灵的充实而忙碌,而不是被各种欲望缠身。因为, 逐权力者,不可能尽得权力极限;逐金钱者,不可能尽得天下资财。生命本身就蕴含着无 限风光,而成长的终极意义在于不断发掘自身潜能,日益成为独特而最好的己。董卿做到 了,她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掘自身的潜能,超越自己,完善自己,终成独特而又富有个 性的“央视一姐”。 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你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到逼迫和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出自己能力的 20%~30%, 而当人受到逼迫和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 80%~90%。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 所遇到的问题的难易程度。 外科医生阿费烈德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像人们想 象得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比正常的器官机能更强。 他在解剖肾病患者遗体时发现,患病的肾比正常的大很多。后来,他陆续发现心脏、肺等 几乎所有人体器官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经过研究,认为患病器官因为要和疾病做斗争, 所以器官 的功能会不断增强。无独有偶,他在给学美术的学生治病时又发现了一个奇怪 的现象:有些学生的视力大不如常人,有的甚至是色盲,但缺陷并没有阻碍他们,反而促 使他们走上了艺术道路。 阿费烈德在深入研究这些现象后,提出了“跨栏定律”,即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 决于他遇到的挫折的大小,就像横在面前的栏杆越高,人跳得也越高。 多维分析 角度一:相信自己,激发潜能。很多人习惯性地把个人能力限制在远远低于自己实际 能够达到的水准上,追求安逸稳定、波澜不惊的生活。这样不仅激发不出潜能,还会让自 己原来所拥有的能力逐渐退化。正如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所说:“即使是最凶猛的野兽, 如果总关在笼子里,也会失去自己勇猛的本性。”很多有难度的事情,我们觉得不可能实现, 其实只是我们一时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实际上,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认真对待并坚持, 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都会变得可能。所以,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永远不要让你以为的不可 能束缚自己的手脚,有时只要再向前跨一步,再坚持一下,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角度二:化压力为动力。人的潜能是巨大的,只是我们没有完全将其挖掘出来。有时 候适当给自己加压,逼迫自己,甚至把自己放在绝路上,反倒能够产生爆发力,发挥出非 凡的潜能。正如一句俄罗斯谚语所言:当我们想翻过一堵很难翻越的围墙时,请先把自己 的帽子扔过去。帽子都扔过去了,就只好想尽一切办法翻过墙去。抱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和 志在必得的决心去做事,相信没有任何事情能难倒我们。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高度,不断突 破自我,你的人生必将达到自己曾经仰望的境界。 适用话题 挖掘潜能 相信自己 挑战压力 写作示例 人生路上有风有雨,有丛生荆棘,有泥潭陷阱。但是只要我们去奋斗,去拼搏,就一 定会有鲜花和掌声在等待着我们。困难和挫折对无能的人来说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对那些 敢于挑战的人来说,它是成功的垫脚石。你永远比你想象的更坚强,更有能力,所以不要 拒绝困难和挑战,勇敢地跨过横在你面前的一道道栏杆,它们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一次次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你会逐渐变得强大起 来;但如果一遇到磨难就听天由命,那么你会永无出头之日,永远做一个弱者。 庖丁解牛 有一天,一个叫丁的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梁惠王站在一旁观看。只见丁宰牛的动作, 优美得如同舞蹈;进刀时发出的响声,都合乎乐曲的节拍。梁惠王不禁喝起彩来,说:“呀! 技术怎么能达到这种地步!” 丁放下刀说:“我追求的远不止是技术,而是‘道’。我刚开始学杀牛的时候,看到的 都是整头的牛。三年以后,就未曾看见囫囵的整牛了。现在我看牛,是用心去感觉,而不 是用眼去观看。杀牛的时候是心神在指挥我的手脚,而不是我有意识地去做什么。我顺着 牛筋骨的自然结构,依照纹理,顺应经络,向有空隙的地方用刀,进刀的时候毫无障碍。 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 刀,因为他们是用刀去割筋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 他们是用刀去劈骨头。而我呢,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刀口还是像刚磨出来的一样。因 为牛骨节是有间隙的,刀却是几乎没有厚度的;把几乎没有厚度的刀切入有空隙的骨节, 这不是游刃有余吗?尽管如此,遇到那些筋骨盘结的地方,我还是得小心谨慎,慢慢地用 刀。宰到最后的时候,我的刀微微一动,整头牛就豁然解体,如同泥土溃散落地,可牛还 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呢!杀完牛之后,我再擦拭好刀把它收藏起来。”梁惠王说:“很好啊, 丁师傅,我从您这一番话中,悟到了养生的道理呢!” 后来,“庖丁解牛”逐渐演化为成语,被用来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 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多维分析 角度一:善于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庖丁解牛的技艺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他在进 刀时几乎没有阻碍,进刀的声音合乎乐曲的节拍,真正做到了“游刃有余”。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庖丁认识和掌握了牛的内部结构规律,并遵循这个客观规律。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 的规律,因此,我们在实践中需要做有心人,用心摸索,不断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 规律,才能事半功倍。 角度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普通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好厨师一年换一把刀,而 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仍同新的一样。同样做一件事,追求不一样,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必须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要想从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就要严 格地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追求卓越的品质。 角度三:保持平和心态。对于一个厨师来说,解牛之事是极为普通寻常且枯燥乏味的, 但庖丁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被世事纷扰迷乱双眼;他能够去除浮躁,沉下心来, 痴迷于自己的工作。他知道只要干好自己的事,就能从自己平常的工作中获得乐趣,获得 成功,获得人们的认可。他告诉我们,即使再平凡的人,从事再平凡的事,只要保持一颗 平常心,同样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适用话题 规律 熟能生巧 精益求精 平和的心态 写作示例 世界上的事情纷繁复杂,常常由于处理不当而给人们带来无尽烦恼。那么,我们应该 如何摆脱烦恼,轻松地处理好一切事务呢?“庖丁解牛”给了我们答案:牛是复杂的,但 是只要掌握了牛的肌理,就可以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地解牛了;世上的事情也 是如此,不管它多么复杂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充分认识和掌握事情的内在规律,处理起来 自然游刃有余。 庖丁顺利解牛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这是一种悠 然自得的人生状态,也是一种充满自信的境界。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一样,既不磨损刀子的 锋芒,又能把牛顺利解开,就能在处理问题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也就摆脱了处事 困难的烦恼,能够愉快地面对人生了。所以,无论是处事还是做人,们都需要掌握规律, 运用规律。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