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深圳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ID:679002

大小:1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4-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 1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 2021.4 试卷共 10 页,卷面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农村功能只是提供农产品” 的固有思维上,而应该从乡村文化这一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社会主义乡村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首先意味着乡村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乡村振兴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 原真文化特质与独特文化创意,也离不开乡村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与乡土本色的品牌形象 塑造。因此,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应将文化创意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动能,与 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创新宣传引导和示范引导机制, 引导多元资金和人才进入乡村文化产业;创新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形成地方文化产业 品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良性互动,恢复乡村自主造血的能力与动力。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它不仅直观反映乡村发展的内在 文明程度,也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的外在表现。因此,乡村振兴也需要体悟与践行绿水青 山的生态文化。一方面,要激发乡民对乡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增强乡民对 自然人居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村风文化,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 快增值;另一方面,需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 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在治理体系上,乡村振兴既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也要依托于现代社会 治理思想的浸润实践。要筑牢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需要尊重乡村秩序,结合乡村优秀的 传统文化元素,激活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 治理体系。自古以来,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赋予乡贤以声望权威,赋予乡村以 自治功能。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中,须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思想有机结 合,让德治成为支撑,法治成为保障。 乡村振兴还要注意城乡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正视乡村现实的文化 需求,加大投入推进与城市均等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为此,需要把各项资金切实用在 乡民最渴望、最需要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上;发展乡村教育,兴盛乡村文化,改变乡村 学校的式微状态,发挥文化的引领力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乡民,让乡民用科学思维来观 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站在乡民立场上,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以乡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 明乡风,引导乡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向上向善、重义守信。 (摘编自王慧姝《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尤为重要的一环。千村千面,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各不相同 的乡风与文化。乡风文明建设,在润物无声中植入了民淳俗厚的新风尚,造就了千姿百态 的美丽乡村。 通州区仇庄村从一个有名的贫穷落后村,变成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 丽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一变化,始于“以文化人”。曾经的仇庄有“三多”:矛 盾多,吵架多,上访多。如今的仇庄早已变了模样,最直观的就是村庄环境的变化。柏油 马路宽敞笔直,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 村民三两成群地聚在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家常,一片和谐温馨。在仇庄,每年腊月二 十是“老人节”,这天,全村人都要为 6 0 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祝福。不仅如此,每逢七一、 国庆、重阳等重要节日,村里会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现场为村民讲述仇庄故事,每年开展 活动 20 余次,村民参与达 58 00 余人次。村里还成立了以“村贤”为主要力量的村民宣讲 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此外,村里还创建了“家福学堂”夜间学 校,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每周六晚为村民集中授课,共同“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 畅谈家庭之道、幸福之道,并通过“仇庄学习书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 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了大家的文化水平。 与仇庄村相距 70 公里的密云区西邵渠村,同样是一派祥和景象。村民文化活动室里, 太阳透过落地窗晒得满屋热气,几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村民正在排练节目。临近元旦佳节, 他们正在为演出做准备。“西邵渠,我爱你,我爱你这绿水青山……”,用高梁秆制成的荆 笛乐声悠扬,几位村民激情满怀地唱起村歌《我爱我的西邵渠》。这首歌正是大伙儿你一 言我一语地在这间屋子里创作出来的。自从村里建了这处文化中心,每天最热闹的就是这 儿,扭秧歌、唱大戏、练模特步、学广场舞,每到冬季农闲时节,村民就扎根在这里不走 了。村里还不定期邀请老师过来指导,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乐坏了。“每天都有文化 活动,这日子可有盼头了。”76 岁的老人戴德瑞说。西邵渠村党支部书记赵青山告诉记者, 村子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村北原来有一处废弃坑塘,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如今改造一 新,添了绿树红花和亭台楼阁,成了村民遛弯儿的好去处。 像仇庄村和西邵渠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人们欣喜地看到,乡村振兴正在逐步 成为现实。 (摘编自王可心《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助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实现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业,还要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为 乡村的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B.将乡村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 就能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 C.乡风与文化决定了乡村之间的差异,因此乡村振兴应当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 文化特质,并进行文化创意升级。 D.西邵渠村村民在文化活动室彩排节目,农闲时节不愿离开,这表明该村村委正视乡 民的文化需求,并得到大家支持。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体特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是论述文,首先提出总观点,然后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乡村振兴的文化指 向。 B.材料二是新闻,点面结合,反映了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成就,表达了对乡村振兴的 信心。 C.材料一具体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意在增强人们积极投身这项事业的使命 感。 D.材料二引用歌词和老人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使文章语言富有感 染力。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五里界街推行“村民议事日”制度,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交给了村民。 B.十八洞村改善村居环境,打造特色山寨,村貌焕然一新,吸引了远近游客。 C.红寺堡区为乡村学校招聘一批高水平教师,让村里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D.明月村大力发展晚红血橙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增长。 4.乡村文化振兴所造就的美丽乡村,美在何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 分)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仇庄村为例简要说明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灯笼 吴伯箫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 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 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 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 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 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 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 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记得,作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 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 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 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 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 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 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 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 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 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 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 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 枝叶作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 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 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 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 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 源亨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 《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 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 色了。 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 想,或羡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艺,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 自然,若是纱红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 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宫灯,还没见过;总该有翠羽流苏的妆饰吧。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 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虽然,“…… 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作伴,但那时人的处 境可悯,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 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 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注]你听,正萧萧斑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 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本文写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 [注]霍骠姚,指汉朝霍去病,曾多次率军大破匈奴;裴公,指唐朝裴行俭,曾率军打败 突厥;雪夜入蔡,指唐朝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 文本二: 那时不自量力,曾妄想创一种文体:小说的生活题材,诗的语言感情,散文的篇幅结 构。内容是主要的,故事,人物,山水原野以至乌兽虫鱼;感情粗犷、豪放也好,婉约, 冲淡也好,总要有回甘余韵。 (选自吴伯箫《无花果——我和散文》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孩喜欢火与亮光,仿佛天性,因为火光关涉着温暖的守护、游戏的快乐、节日的 气氛等美好的元素,而这些都是人们从小眷恋的。 B.暗夜归途中的灯笼,见证了听故事的孩子和讲故事的祖父之间的亲密关系;深夜院 子里亮着的灯笼,营造出家人相聚时祥和宁静的氛围。 C.“进士第的官衔灯”暗示姊家曾有的显赫地位,“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己褪色了”与 之形成反差,暗示时过境迁,昔日的华贵不复存在。 D.相比有“尚书府”“某某县正堂”字样的纱灯,“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 才是作者所爱,一贬一褒,突出作者对亲情的重视。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多个角度描绘记忆,如“月华”“繁星”属视觉,“犬吠”“谈吐”属听觉, 夜行人的“私语”写静,“闹嚷嚷的观众”写动。 B.“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起到过渡作用,引出母亲送作者上学的情景,以多年来 离乡飘泊的游子的视角来追忆,更增添惆怅的意味。 C.对宫灯的描写,使文章由对现实世界的关注转入对历史情境的想象,华丽的宫灯代 表着现实中缺失的诗意生活,让作者心生向往之情。 D.文章语言凝练而典雅,例如,“如沸的繁星”以“沸”字表现繁星灼亮,“ 遍悬珠 玉 金银而风至锵然……”等语句则化用古典诗文语汇。 8.《灯笼》最后两段在内容和主旨上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9.吴伯箫的《灯笼》将小说的题材、诗的感情、散文的结构融合在一起,请结合文本一 和文本二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汉兵起,异以郡 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 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从兄孝从光武,因荐异。得召见。异曰:“有老母在城中, 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光武曰:“善”。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多暴横,独有刘将 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 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光武自蓟东南驰,至饶阳无蒌亭,时天 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入道傍空舍,异复进麦饭。因复度呼 沱河,从破王郎,封应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 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 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从平河北,诸 将并劝光武即帝位,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时赤眉暴乱三辅,乃遣异讨之。拜为征西大 将军,与邓禹共攻赤眉。异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 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之。异久在外,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威权至重,百姓 归心。帝使以章示异。异上书谢曰:“臣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 面,以立微功。见所示臣章,战果怖惧。”诏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何嫌何疑,而有惧意?”赐以珍宝衣帛。异稽首..谢曰: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 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明年夏,与诸将攻落门,未 拔,病发,薨于军,谥曰节侯。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 /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B.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 /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C.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 /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D.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 /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 B.从事,文中指官职,亦称“从事掾”,为汉刺史的佐吏;现代指干某项事业。 C.尊号,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文中指刘秀登上帝位之后自封的名号。 D.稽首,古代跪拜礼,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片刻,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礼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冯异慧眼独具,投身明主。他赞赏刘秀不虏掠的行为,为其风采气度所折服,认定 此人值得托付,苗萌深表认同,和他一起归顺了刘秀。 B.冯异领兵有方,鞠躬尽瘁。他带领的队伍,进退有度,军容严整;他为刘秀立下了 汗马功劳,可惜在攻打落门时,出师未捷便病死军中。 C.冯异为人谦让,不矜己功。路上遇到其他将领,他主动避让;诸将聚在一起评议功 劳,他没有参与而选择独处树下,被誉为“大树将军”。 D.冯异忠心为主,获得信任。有人构陷冯异,冯异得知此事后,上书向皇上表明忠心 并且主动认罪,最终刘秀顾念旧日的恩情而宽恕了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从兄孝从光武,因荐异。 (2)异久在外,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威权至重,百姓归心。 14.冯异是如何打败赤眉军的?请简要说明。(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故武卫将军挽词三首(其一) 杜甫 严警当寒夜,前军落大星①。 壮夫思敢决,哀诏惜精灵。 王者今无战,书生已勒铭。 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 [注]①落大星:史书记载,有大星在诸葛亮的军营上空划落,不久诸葛亮去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以“寒夜”渲染气氛,再引“落大星”的典故,将武卫将军与诸葛亮并论。 B.颔联写将军生前英勇果决,死后魂魄犹存,生与死相互映照,情感格外深沉。 C.颈联点明如今天下太平无事,自有文人为将军撰写碑铭,以此告慰逝者之灵。 D.诗人感慨,将军封侯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其生前事迹恐怕也不会被史书记载。 16.作为挽词,这首诗围绕武卫将军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连廊回旋、飞檐高翘是中式建筑的常见形式,显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审美特 征,对此,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有生动的描绘:“____,____。” (2)“比”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氓》中“____,____”两句就使用这 种手法,以桑叶的润泽有光来表现女子的容颜亮丽。 (3)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____”以叶落纷纷生发悲 秋之意,晏殊《浣溪沙》中“ ”则由花谢之景触发伤春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充分 古 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 展品中有数十件珍品,例如《中兴四将图》,便是宋代肖像画中____的佳作。画中四将 身着圆领袍服,皆为文人装束;四武官作为待从,皆身着便装。____,但均身形矫健,表情 机敏,颇有军士风范。 本次展览绘制了许多线图:西汉深衣展开示意,唐代女子妆容详解,明代巾帽的“流行 款”……此外,本次展览还制作了____服饰复原人像,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 完整地呈现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总的来说,通过精心的谋划、巧妙的布置,本次展览向人 们展示了一段丰富多彩的、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史》。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文字,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展示 不可多得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15 尊不同时代的 B.展现 不可多得 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 15 尊不同时代的 C.展现 屈指可数 诸武官年龄和相貌各异 不同时代的 15 尊 D.展示 屈指可数 诸武官的年龄和相貌各异 不同时代的 15 尊 19.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冒号 B.引号 C.省略号 D.书名号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B.以便人们直观地感受古代服饰之美,完整地把握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 C.为了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 D.以便古代服饰之美得以直观地感受,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得以完整地呈现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12 月 20 日至 1 2 月 30 日,“见证·造像”抗击疫情影像展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 这次展览视野广阔,触角细腻,从纪实的视角出发,真实再现这场聚焦武汉、辐射全 国的战“疫”的景象。影像题材从病区到社区,从医疗工作者到志愿者,从封闭管控到复 工复产,从严冬寒雪到春意盎然……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很有代表性。其中特别设置的“为 天使造像”单元,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带领观众走近那些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白衣 天使,去看,去听,去感受他们的内心情感和精神力量。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抗疫大战中,摄影人没有缺席。他们不惧风险,深入一线,用 无数细节还原出一段不可磨灭的中国战“疫”记忆。 21.请对这则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0 字。 (5 分) 22.右图是“为天使造像”单元中的一张照片。 请为这张照片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感受。 要求:紧扣照片内容,使用排比、比喻修 辞手法,不超过 80 字。(6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1 91 6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中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 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年。 1 91 9 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 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我们,要走出孤芳自赏的狭小天地,在祖国的万 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伟人的话语激励不同时代的青年,要大胆打破陋习,摆脱束缚,勇敢更新自我,张 扬个性,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新青年”。 校团委举行“新青年,敢不同”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 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 800 字。 2021 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简版) 1.B 2.C 3.D 4.参考答案:①美在村庄环境改善。②美在村民关系和谐。③美在村民文化生活丰富。 ④美在乡村敬老孝道等德治文化建设(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参考答案:①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仇庄村注意改善乡村环境,街头巷尾干净整洁, 绿植遍地。②弘扬优秀传统治理文化。仇庄村成立了以“村贤”为主的村民宣讲团,发挥乡贤 文化优势。③推进乡村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仇庄村聘请传统文化专家,通过网络平台,提 升乡民的文化水平。(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6.D 7.C 8.参考答案:(1)丰富内容,以“灯笼”引出古代将领保家卫国的事迹,情感豪迈。 (2)升华主旨,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愿望,歌颂参加抗战等带来光明的力量。(言之成理, 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①小说的题材:文章围绕“灯笼”,写到亲人的离合、家族的变故、飘泊的悲 欢等题材,故事性强。②诗的感情:“灯笼”在文中寄寓了作者丰富而深厚的内心情感;围绕 灯笼的人事也都充满感情,如“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等表达,善于借意象抒发深情,留下回 甘余韵。③散文的结构:文章以“灯笼”为主线串连人事,贯穿古今,使文章形散而神聚。(言 之成理,酌情给分) 10. B 11. C 12. D 13.(1)冯异微行出城巡视下属各县,被汉兵抓获,当时冯异的从兄冯孝追随光武刘秀,借 机推荐冯异。 (2)冯异长期在外领兵,有人上奏章说冯异在关中专权,权势很大,百姓归顺他。 14.(1)派壮士穿上与赤眉军一样的服装;(2)埋伏在道路两旁,突然出击;(3)乘胜追 击。 15.D 16.参考答案:(1)沉痛哀悼,将军之死令天下同悲。(2)由衷赞美,将军功绩必为后人 铭记;(3)无比惋惜,将军功业未竟、未得封候。(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17.(1)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无边落木萧萧下 无可奈何 花落去。 18.A 19.D 20.B 21.参考答案:①12 月下旬,②抗击疫情影像展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③用影像再现全国 战“疫”景象,(或:用影像还原中国战“疫”记忆)④“为天使造像”单元⑤展现白衣战士的风 采。 22. 答案示例:白衣天使们,你们全副武装,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搏斗,与死神决战。即使 再疲倦也决不肯倒下,你们背靠着背,组成了大写的“人”字,树起一座屹立于天地之 间的丰碑! (“画面内容”主要指“全副武装”“背靠着背”两个要素) 23.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人。喜爱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汉兵起事, 冯异以郡掾身份监管五县,与父城长苗萌一起守城,替为王莽抵御汉兵。刘秀攻占土地到颍 川,攻打父城没有打下,把军队屯扎兵巾车乡。冯异微行出城巡视下属各县,被汉兵抓获, 当时冯异的从兄冯孝追随光武刘秀,借机推荐冯异。冯异得到召见的机会。冯异说:“我有 老 母在城中,我愿意回去据守五县,来为您效力,报答您的不杀之恩。”刘秀说“好”。冯 异回城,对苗萌说:“当今各地将领大多残暴蛮横,只有刘将军每到之处从不劫掠抢夺。我 察看他的言语行动,觉得他不是平庸的人,可以投靠托付。”苗萌说:“我们死生共命,我 听从您的计谋。”冯异和苗萌马上开城门捧着酒肉迎接。刘秀任冯异做主簿,苗萌做从事。 刘秀从蓟县东部向南急行军,到达饶阳无蒌亭,当时天气严寒,众人都又饥又累,冯异给刘 秀端上豆粥;等到到了南宫,又遇到大风大雨,刘秀进入路旁空房,冯异又献上麦饭。大军 就次度过呼沱河,冯异跟着刘秀打破王郎,封为应侯。冯异为人谦让不自夸,出行和众将相 遇,就领自己的车让路。无论是行是止都立有标志,军中都称他有规矩。每次宿营,众将领 一起坐下来评功劳,冯异常常一个人躲在树下,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攻破邯郸后, 于是改编部队,分属各位将领,将领每人都有部属。士兵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因此 赞赏他。跟着刘秀平定河北,诸将一同劝光武登皇帝位。冯异就和众将领商议确定刘秀的称 帝尊号。这时,赤眉扰乱三辅,于是派遣冯异讨伐他们。拜任冯异做征西大将军,和邓禹一 同攻打赤眉军。冯异派精壮士兵改换服装和赤眉军相同,埋伏在路边。(打仗时)伏兵突然 出现,穿的衣服相混,赤眉军不能分辨识别,士兵于是惊恐溃散。冯异率军队乘胜追击,大 败赤眉军。冯异长期在外领兵,有人上奏章说冯异在关中专权,权势很大,百姓归顺他。光 武帝派人拿着奏章给冯异看。冯异上书谢罪说:“我参加军队,过多蒙受皇帝的恩德,位居 大将,封爵通侯,受命统率一方,建立些细微功劳。见到给臣看的奏章,我感到战栗恐惧。 我只想明主知道臣愚笨的心性,所以才敢据实自述。”诏书回复他说:“将军对于寡人,道义 上是君臣,恩情上如父子。”又拿珍宝衣帛赏赐冯异。异拜谢说:“臣现在希望陛下您不要忘 记河北的困境,小臣不敢忘巾车蒙赦的恩德。”后来屡次召见参加宴饮朝会,商定计策夺取 蜀 地,逗留十多天,命令冯异妻子儿女随冯异返回西部。第二年夏天,冯异和诸将攻打落门, 没有打下来,发病,逝世在军中,谥号节侯。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