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莆田第十五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测试卷
高一 语文
出卷人:陈珍兰
一、现代文阅读(3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9分)
沉鱼落雁花愁颤 马瑞芳
美女有没有标准?中国和外国的标准相同还是 不同?
中国和外国对美女的标准有时候好像不同。1986 年在哈尔滨国际红学会上,纽约
大学历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如果拿西方标准衡量《红楼梦》,十二金钗没有一个符
合西方对美女的要求。西方讲究三围,要求胸围三十二英寸,腰围二十二英寸,臀围
三十六英寸。拿这个标准来对照《红楼梦》里的人物,林黛玉肯定不够,晴雯也不够,
薛宝钗可能还是不够,大概只有傻大姐够。当时我就反驳唐先生:傻大姐不可能够,
因为傻大姐傻吃闷睡干粗活,她的腰像水桶,哪儿可能有玛丽莲•梦露那样的水蛇腰?
这番“论争”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红学家都乐坏了。中国最美的小说《红楼梦》美
女成群,但是拿西方观点衡量,一个美人儿都没有!岂不成了笑话了?
西方对美女要求是什么?“黄金分割”。要求身体各部位有固定比例:头部、颈
部、肩部、胸部、手臂、手、腰、腹、臀、腿、脚,互相之间有非常严格的比例,不
符合比例,就不能算美女。
其实,西方黄金分割的要求和中国古代对美人的要求一致。中国古代对美女形体
要求达到两个字:“美钧”(即美均)。美要和谐匀称,恰到好处。
西方美女哪一位可以拿出来作为看得见的标准?维纳斯——西方公认的美神。
西方社会对女性美讲究三围,说穿了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丰乳肥臀和杨柳细腰结
合。
西方对美女的要求,要身材和面部的黄金分割,要面容姣好。而中国古代对美女
的最高要求是什么?不是黄金分割,是外界对美人的感受,浓缩成八个字、四个典故: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不是具体写美女怎么美,美女的眼睛什么样,鼻子什么
样,身材什么样。而是写外界对美女的感受,而且不是人的感受,是大自然其他生物
对美女的感受,这是拟人化描写。写的是大自然的鱼、鸟、月亮、鲜花对美女的感受。
大自然的鱼、鸟、月亮、鲜花,本来不可能有人的感情,但是古代文人想象美女使它
们产生羞愧之感,鱼儿羞愧地沉入水底,大雁羞愧地从天上掉下来,月亮羞愧地挡住
了自己的光辉,花朵羞愧地凋谢了。
我们首先要澄清一种广泛误解,很多书、很多辞典都解释:沉鱼、落雁、闭月、
羞花这四个典故分别来自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沉鱼落雁”典故是庄子创造的。《庄子•齐物论》:“毛嫱、骊姬,人之所美也,
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闭月”典故是曹植创造的。曹植《洛神赋》写美丽的洛神出现,像光彩四射的明
珠,周围一切黯然失色:“仿佛兮如轻云之蔽月。”
“羞花”是大诗人李白创造的。李白诗《西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
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后来《五代史》用“花见羞”称呼一位美女,从此,小说、
戏剧出现无数的花见羞和百花羞,一直到《水浒传》还有。
最早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连到一起用,是元代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
“可叹你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不符合西方三围标准的要求。
B.中国古代对美女形体要求和谐匀称与西方黄金分割的要求是一致的。
C.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最高要求是外界对美人的感受。
D.西方公认的美神——维纳斯可以拿出来作为看得见的标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和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没有关系。
B.作者认为,傻大姐傻吃闷睡干粗活形成的水桶腰不符合西方三围标准。
C.作者认为,中国人常说的丰乳肥臀和杨柳细腰结合与西方讲究三围是一致的。
D.作者认为,中国和外国对美女的标准不同是不能够成立的。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好莱坞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是符合西方三围标准的著名代表。
B.按西方观点衡量,《红楼梦 》中的成群美女不算美人儿。此观点不合理。
C.《洛神赋》中描写的洛神美丽和谐,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美女的最高要求。
D.“羞花”是李白在《西施》中创造的,用来赞美杨贵妃是不合理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4-6 题。(17 分)
魔术师的报复
“女士们,先生们,”魔术师说,“现在大家看清了,这块布里什么也没有,接下
来我要从里面变出一缸金鱼来。说变就变!”
全场的观众纷纷赞叹:“噢,太妙了!他是怎么变出来的?”
可是坐在前排的那个机灵鬼却不以为然。他用不小的声音对他周围的人说:“鱼—
—缸——早——就——藏——在——他——衣——袖——里——啦!”
周围的人向机灵鬼会心地点头致意,说:“噢,那当然。”结果,全场的人都交头
接耳地说:“鱼——缸——早——就——藏——在——他——衣——袖——里——了。”
班
级
姓
名
座
号
分
数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2
“我的下一个魔术是举世闻名的印度斯坦环,”魔术师说,“你们可以看出,这
些环是明显分开的,我只要敲一下,它们就会串连起来(叮当,叮当,叮当)——说变
就变!”
全场响起一片激动的嗡嗡声,可很快又听见那个机灵鬼低声说:“他——袖——
子——里——肯——定——藏——着——另——外——套——环。”
观众们再一次点头并交头接耳:“那——套——环——他——早——就——藏—
—在——袖——子——里——啦。”
魔术师开始皱眉头了,脸色阴沉起来。
“现在,”他接着说,“我要表演一个最有趣的魔术,我将从一顶帽子里变出鸡
蛋来,想变多少就有多少。有哪位先生愿行行好,把帽子借给我用一下吗?啊,谢谢
您——说变就变!”
他从帽子里变出十七个鸡蛋来,有那么三十五秒钟观众们开始认为他妙不可言了。
可接着那个机灵鬼又在前排悄悄说开了:“他——衣——袖——里——藏——着——
好——几——只——母——鸡——哩!”
变鸡蛋的魔术就这么砸了。
每一个魔术都是这样收场。那个机灵鬼揭穿了所有的奥秘,他悄悄告诉大家魔术
师的袖子里不仅藏有环、母鸡和金鱼,而且还藏有几副扑克牌、一大条面包、一个玩
具摇篮车、一只活的荷兰猪、一枚五十分的钱币和一把逍遥椅哩。
魔术师的名望很快降到了零点以下,在晚会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作了最后一次努
力。
“女士们,先生们,最后,我将向大家表演一个著名的日本魔术,它是蒂波雷里
的土著人最近发明的,好心的先生,”他转向那个机灵鬼,接着说,“您能不能把您
的金表借给我用一下呢?”
金表送到了他手里。
“您能允许我把它放在研钵里捣碎吗?”他狠狠地说。
机灵鬼点点头并且微微一笑。
魔术师把金表扔进研钵,然后从桌子上拿起一把长柄锤。台上传来狠狠捣碎东西
的声音。“他——把——表——转——移——到——衣——袖——里——去——了。”
机灵鬼低声说道。
“现在,先生,”魔术师继续说道,“您能把您的手绢给我并允许我在上面钻几个
洞吗?谢谢您。您们瞧,女士们,先生们,这可不是骗人的;手绢上这些洞一目了然。”
机灵鬼的脸开始神采飞扬了,这一回的表演实在叫人猜不透,他给迷住了。“现在,
好心的先生,您能把您的丝帽递给我并允许我在上面跳跳舞吗?谢谢您。”
魔术师用双脚迅速跳了一通快步舞,然后向观众展示了一下那顶面目全非的帽子。
“先生,您现在愿意把您的赛璐珞衣领摘下来并允许我在蜡烛上烧掉它吗?谢谢您,
先生。另外,您愿意让我用锤子把您的眼镜敲碎吗?谢谢您。”
到这个时候,机灵鬼的脸上已是一副大惑不解的神色。“这下可把我给难住了,”
他低声说,“我一点儿都看不破它的窍门。”
全场鸦雀无声。然后魔术师挺直身子站了起来,他狠狠地盯了机灵鬼一眼,接着就
发表了他的收场白: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都看到了,在这位先生的同意下,我砸了他的表,烧了他
的衣领,碎了他的眼镜,还在他帽子上跳了舞。要是他还愿意让我在他的外套上画绿条
条,或者是把他的吊裤带打成结的话,我很乐意为之效劳,以博诸位一乐。要是不行的
话,那表演就到此结束。”
在乐队热烈的演奏声中,帷幕落了下来,观众们纷纷起身离席,他们深信:无论如
何,有些魔术决不是靠魔术师的衣袖完成的。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精选》)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这篇小说以戏谑、幽默的手法,描写了魔术师报复机灵鬼的过程,故事情节虽然
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如自作聪明的“机灵鬼”对魔术师所做魔术的揭穿,正
是通过“用不小的声音对他周围的人说”“低声说”“悄悄说开了”等语言描写表现出
来。
C.观众对魔术师由起初的赞叹到“激动的嗡嗡声”,再到名望降到了极点,最后写
“全场鸦雀无声”,形象地说明了魔术师的表演技艺时高时低,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
步。
D.“无论如何,有些魔术决不是靠魔术师的衣袖完成的。”这样的结尾既表达了观
众对魔术师表演技艺的认同,同时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句号。
3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机灵鬼对魔术师表演前后态度与
看法不同的言行,就是通过观众的言行反衬出来。
5、小说中的机灵鬼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认为,小说中的魔术师对机灵鬼的报复本身就体现出了人性弱点。你同意
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 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
数量的一半。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
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 40%。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
10%。
从各年龄段视力不良率看,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不良检出率迅速升高,以 2017 年数据
为例,6岁学生视力不良率为 14.4%,13 岁学生就达到了 54.2%,十七八岁时达到
80%。所谓视力不良是指双眼裸眼中心远视力低于 5.0,包括近视、远视和弱视。
最新证据表明,近视的发生具有逐步低龄化的特点,在 3-6 岁的群体中,约有 25010
的儿童为近视眼。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问题依然突出,在 18 岁男女
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中,重度视力不良的男女生的占比分别高达 75.0%和 79.3%。
重度视力不良,比如发生高度近视,就可能诱发视网膜并发症,一旦发作将对视力产
生不可逆的损伤。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并发症发病率会提高,比如 20 岁之前的
发病率是 10%,而 40 岁的时候发病率就达到了 50%,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风险。
(摘编自《我国青少年近视超 7成,青少年近视率排世界第一》,“央广网”2017 年
6 月 12 日)
材料二:
是什么让孩子们的视力越来越模糊?研究表明,孩子的视力有 20%至 30%的几率受到
遗传基因影响,剩下的 70%至 80%是受后天环境影响。“根源在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存
在一些偏差。”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尽管素质教育开展了多年,但学生成绩和升
学率仍是隐形的“硬指标”,孩子们不堪重负,课外活动时间被严重挤压,加重了孩
子们的用眼负担,同时,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逼迫孩子参加各种
补习班、兴趣班,使他们的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许多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喜
欢‘宅’在家里,养成了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户外活动严重不足。离手机越来越近,
离自然越来越远。”“宅”是现在城镇学生近视率增加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课余时
间要么宅在家里,要么奔波于各种兴趣班,户外活动时间少。
目前没有直接的证据说明近视的发生是由哪个基因决定的。在诱发近视的三大因素(遗
传、环境和营养)中,科学家们认为环境因素对近视眼的发生起的作用更大。电子屏幕、
不良光线、姿势不正确、用眼时间太长以及看的物品距离眼睛太近等,都是不良的用眼
环境或习惯。
遗憾的是,不仅是家长,部分学校也没有认识到电子产品对青少年视觉健康的危害,反
而推行使用平板电脑教学。这不仅将发生近视的风险强加到了孩子身上,更加剧了对已
近视孩子的视力损伤,将他们进一步推向了高度近视的行列。
(摘编自《亲近手机远离自然许多孩子”宅”出近视眼》,《济南日报》2018 年 8
月 31 日)
材料三:
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
施方案》,明确了家庭及有关部门的行动措施。
其中,在家庭中,提倡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时间,使孩子每天在家接触户外自然
光时间 60 分钟以上;控制电子产品使用,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 15
分钟,每天累计使用不超过 1小时;减轻孩子课外学习负担,合理选择,不盲目参加课
外培训;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习惯;保障孩子的睡眠和营养;做到
早发现早干预,关注家庭室内照明情况,随时关注孩子视力异常迹象,进行科学干预和
近视矫治。
在学校中,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
完成时间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不得超过 90 分钟,高中阶段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考
试管理,不得安排过多考试。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等;改善教学设
施和条件,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
设备;坚持眼保健操、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严禁学生将电子
产品带入课堂、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并加强视力健康管理等。
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要从 2019 年起,0-6 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 90%,
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规范诊断治疗。
(摘编自《明确各方行动措施,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央广网”2018 年 8
月 31 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近视患者数量惊人,青少年的近视率成为世界第一,其中小学生近视率就为美
国的四倍。
B.青少年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意味着高度近视和由此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但
很多人对于这一风险认识不足。
C.青少年近视的原因包括遗传、环境、营养等,而主要原因是环境,比如不良光线、
电子屏幕等。
D.防控青少年近视发生的措施很多,但是如果我们教育观念落后,健康意识淡薄,还
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
A.面对近视发生的低龄化及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迅速升高的现实,青少年儿童的
健康成长,应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B.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学生成绩与升学率是考查学校办学水平的隐形“硬
指标”,加重了学生的用眼负担。
C.电子产品走进校园,一些学校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推行使用平板电脑教学,加
剧了学生患高度近视的风险。
D.现在很多青少年学生,课余时间除了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就喜欢“宅”在
家里,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其视力问题仍然堪忧。
9.防控青少年近视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协同合作,请简述各方应该如何应对。(6分)
二、古诗文阅读(37 分)
(一)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 10-14 题:(16 分)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
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
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
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
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
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10.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耽误)
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土地方
圆)
C.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孝顺父
母)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年成)
12.下面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①夫谁与王敌?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
此
C.①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
如?
D.①王如施仁政于民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13.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
南/辱于楚。
B.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
南/辱于楚。
C.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
南辱于楚。
D.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
南辱于楚。
1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由小及大,从举例入手,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排比句式,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议论风发,气势磅礴。
B.本文是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孟子认为,以得民心之仁道,征伐失民心之无道,则
无敌于天下。
C.孟子首先批评了梁王只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然后讲到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
天下无敌。
D.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因丧师失子,兵挫地削而施暴政,用棍棒和刀子杀人,不
顾人民死活的做法。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11 分)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 爇(ruò):焚烧。②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
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
为“穷阴”。
B.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写出诗人的感受,为全诗奠定了
感情基调。
C.“雁默线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5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
情感。
E.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
贯的风格。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0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
(1)古代文人善于借“秋”表情达意或烘托意境,如杜甫《登高》“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渲染出他凄苦的身世遭遇,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烘托出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伤感。
(2)古典诗词善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如白居易《琵琶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2018 年 12 月 13 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故事的民族舞
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首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 2018 年度资助项目,通过“悬
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百姓追求幸福生活
的艰难历程。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们感受到“悬崖村”近年来发生的____________的变化。
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外出打工的青年回到了家乡,(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
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
大步。舞剧中,新生代的表演热情奔放,老一辈的表演____________,塑造出一个个饱
满鲜活的形象,如柔美温婉的阿果、隐忍顽强的阿达、庄重贤惠的阿嫫……;他们用富
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____________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
历程。全场雷鸣般的掌声证明,《大凉山的回响》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心灵回响”。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____________,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
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
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
A. 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串联故事的形式,人们看到当地
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B.通过“悬崖村天梯”意象的巧妙利用,以舞蹈表演故事的形式,让人们看到当地
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C.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表演故事,人们看到当地百姓
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D. 巧妙利用了“悬崖村天梯”的意象,以舞蹈的形式串联故事,让人们看到当地百
姓追求幸福生活的艰难历程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
A.前所未有 丝丝入扣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B.翻天覆地 丝丝入扣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C.翻天覆地 有条不紊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D.前所未有 有条不紊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
A.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B.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的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C. 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
D. 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21、下面的邀请函,其中有六处不合规范,请找出并改正。(6分)
邀请函
尊敬的苑天舒校友:
您好!
敝校语文组将于 5月 20 日举办围绕“传承国学精华,共襄儒雅一中”为主题的国学
周活动,作为我校的杰出校友,“中国管学第一人”,我们向您发出诚挚邀请,请您务必回
母校给同学们作有关国学的讲座,并抛砖引玉引领同学们传承国学,放飞梦想,实现价值!
我们恭候您的惠顾!
一中语文组
(1)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4)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6)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四、写作(本大题 1小题,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2016 年 12 月 16 日早上 6 点 20 分,一架飞机自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1 小时后,
两名乘客因琐事发生口角,继而发生肢体接触,其中一乘客眉骨处受伤,经乘务人员和飞
机上一名医生实施救助后,仍血流不止。 于是, 机长决定返航。 据称, 飞机于 10 点
25 分再次起飞,约下午两点才抵达目的地海口。后来,两人因涉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被
处以治安拘留 10 天的处罚。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6
【参考答案】
1、C 2、A 3、D
4.(1)解析:本题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对小说内容、行文特点的理解与分析。C项,
“形象地说明了魔术师的表演技艺时高时低,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误;D项,
“表达了观众对魔术师表演技艺的认同”有误,其实这句话主要是写观众从整个事件
过程中得到的感悟;E项,“就是通过观众的言行反衬出来”有误。
答案:答 B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D给 1分,答 C、E不得分。
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语言、行为举止等方面概括小说人物形象。要从文本中找
出体现人物形象特点的相关语言、行为、细节描写等,据此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①自作聪明,目中无人,缺乏公德;(2 分)②巧于心计,企图通过揭露别
人获得心理的满足;(2 分)③愚蠢透顶,滑稽可爱,被作为戏弄的对象也不自知。(2
分)
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结合主题、内容、情节和结构来探究小说的深层意蕴。魔
术师对机灵鬼的报复是不是说明魔术师有人性的弱点,可以持肯定态度,也可以持否
定态度,结合文本从上述几个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即可。
答案:观点一:同意。①魔术师对机灵鬼先前的做法并没有过多的指责,而是一
味地听之任之;(2 分)②魔术师对机灵鬼的嘲弄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2 分)
③魔术师并没有从先前表演的失败中找出问题所在,而是一味地把怒气全部撒在机灵
鬼身上,可见其性格也有狭隘的一面。(2 分)
观点二:不同意。①魔术师最终对机灵鬼的“报复”正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2 分)
②对于社会上像机灵鬼这一类人的批判,能够弘扬社会正气;(2 分)③魔术师对机灵鬼
的报复妙招百出,这种幽默的背后暗含着辛辣的讽刺。(2 分)
【解答】7、A.中国是“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 40%”,而美国是“中小学生
近视率仅为 10%”,不可以直接换算。
8、B.教育需要改革的原因很多,这里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
9、结合“各地医疗卫生机构要从 2019 年起,0-6 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
查覆盖率达 90%,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对儿童青少年近
视患者规范诊断治疗”“在学校中,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小学一……使用利于
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坚持眼保健操、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加强学校卫生与健
康教育;严禁学生将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并加强视力健康管
理等”“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
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了家庭及有关部门的行动措施”等句子可以
具体把握。
答案:
7、A
8、B
9、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医疗卫生机构等部门切实落
实各项措施。家庭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孩子的健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
惯,减轻孩子学习负担并引导其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学校要坚决执行国家政策,
科学施教并改善教学环境。
【分析】(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
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
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
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
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
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
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
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
概括
【点评】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解题方法: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7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
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
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
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
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
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
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10.(1)用棍棒和刀子杀死人,有什么区别吗?”
(2)可以让手里拿着棍棒的人跟拥有坚实盔甲和锋利武器的秦、楚军队相对抗了。
11.C
12.A
13.C
14.D
15. B.C(答对一项给 2 分,两项给 5 分)(B:“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错 C
“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妒忌而先被淘汰 ”错,应是“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16. ①盛年不再的感叹:时光易逝,年老多病,青春不再。②有才无法施展的喟叹.
愤懑:积极施展才能而引火烧身,不积极表现又被打压。③命运无常的愁苦.无奈:
面对祸福,不能掌控,只好借酒浇愁。(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18.D
①“舞蹈”是形式,“故事”是内容,再现“艰难历程”的是“故事”;
②主语是“该剧”,“人们看到……”是艺术手段达到的效果,“人们”不能成为主语;
19、A
翻天覆地: 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丝
丝入扣:用以比喻做得十分细致、合拍(多指文章、艺术表演等)。环环相扣:一环接着
一环,形容连接的紧密。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
十分透彻,充分。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独辟蹊径:比喻独创出新风格或新方法。
20、C
描述对象是“外出打工的青年”“阿嫫”;“带领大家发展起村寨旅游”是果,“守护着
彝族传统根脉”是人物的品质。
21、答案:(1)“ 敝”改为我或者母
(2) “务必”改为删掉或者改为“拨冗”
(3) “抛砖引玉”改为删掉
(4) “ 惠顾 ”改为“到来”或“光临”
(5)落款中没有时间改为加上 2016 年 × 月 ×日
(6)去掉“围绕”,在举办前加上“以”
22.答案:略
解析:立意参考:
(1) 从乘客角度:
①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公德意识。
②公民应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出行。
③做人要友善,与他人和谐相处。
④遇事要冷静,不要冲动。
(2) 从空乘人员角度:以人为本,生命无价。
(3) 从管理部门角度: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