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前精选复习试题(三)
加入VIP免费下载

广东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前精选复习试题(三)

ID:679010

大小:7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4-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1 必修下册期中复习试题(三)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班级 姓名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中医针灸几千年来不断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2010年,中医针 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医学是中医学中最早发现与应用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的发展源流,也是中医经络 学说和腧穴学说的起源。 针灸学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和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生存实践中,与大自然和疾病做斗 争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现、提炼、 ① 、 ② 、 ③ 的过程,即由零 星到整体、偶然到必然、被动到主动、无序到有序、散在到系统、自发到自觉、无意识到有 意识的运用。 几百万年前,伟大的祖先在广博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同大自然做残酷斗争和拼搏,慢慢 学会了制造简单粗糙的石制工具,这其中就有用于针灸的砭石。而针灸工具的使用、针灸理 论与实践知识的丰富,奠定了针灸保健和治疗的基础。 针灸的手法之一是针刺。针刺的起源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当起源于距今一万年至五千 年的新石器时代,一些出土文物可能佐证,此时期用于针刺的工具,已经被人为加工成一定 形状。第二种可追溯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此时期人们使用的针具前身是砭石,更趋原 始与天然。 当人们驱赶野兽时或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石器、棍棒等,极易被碎石片、棍棒等击中 或在劳作中受到意外创伤,这时人们开始下意识地自我按摩及用物品敲打这些部位。天长日 久,人们逐渐有意识地利用尖锐的小石片或荆棘、松针来刺激某些部位,以求止痛祛病。后 来,人们还将石片进行一定的磨制加工,以便更好地适应与方便应用,此即为砭石。这种方 法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最了不起的学术,即“以痛为腧”。现今的病灶点、痛敏点、反应点、 激痛点等针刺理论,即主要源于此。 以石为针,以砭而治,是早期针刺治病的萌芽阶段。当时在不同地区、不同医家、不同 时期,对“砭石”的应用与叫法也不同,有的叫针石,有的叫砭石,还有的叫馋石。这也开 创了以针灸治疗为代表的中医外法的先河。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技术进步,针刺工具不断改进,制作工艺不断提高。继砭石、石针 之后,出现过不同形态与质地的工具,例如骨针、竹针、陶针。到了夏商青铜器时代至春秋 铁器时代,由于冶金技术的发明,针具又更新为铜针、铁针、银针、金针等。各种金属针具 的发明,推进了理论的发展,其中,以《黄帝内经》的诞生为针灸学成熟的标志。九针理论 的出现,既是对针具的细分与应用,更是针灸理论临床应用的结晶与升华。因此,九针,既 是针具理论,更是针刺理论成熟的一个缩影。 如今,随着现代科技元素的引入,针具日益丰富,未来的中医针灸,将在医学领域、保 健领域等,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无限的应用前景。 (取材于吴中朝相关文章) 材料二 针灸针与注射器折射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前者强调内源性的自我治 病能力,后者则侧重于外源性的干预力量。同样的病人使用相同的药物,但疗效各不相同, 导致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体自身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与药物治疗相比,在扎针时,没 有施加给身体任何外来物,只是通过针刺激发和加强人体本身所固有的调节能力,进而达到 防病治病的目的。 注射器是通过注射针头向体内注射药物或抽吸血液的,与注射器相比,针刺疗法最不可 思议之处在于,把针刺入人体再拔出来而不放出血液或其他任何液体。毫无疑问,一根针灸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2 针本身不具有任何治疗作用,但扎到人身上就产生了疗效,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人体自 身。经过千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人体本身形成了一种自我调节和治病能力,当人体感受外部 伤害或自身出现失衡状态时,会自我调整恢复正常的功能,这种能力被中医称为“正气”。针 灸的治疗作用,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体表的穴位,激活或加强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作用,这 种作用包括目前为止已知的人体自我调节作用,也包括那些尚未知晓的自我调节功能。很多 患者在“冬至”节气前后根据病情,选择特定穴位予以针刺、艾灸或贴敷,能起到顾护初升 阳气、扶正固本、调节阴阳、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调节人体潜能,激发正气,祛除病 邪,恢复健康。 针灸是一种侵入性治疗,西方人认为这是一种外科手术,所以在美国,针灸针是被作为 手术器械来管理的。最初针灸传到西方时,操作者也是外科医生,但手术与针刺治疗理念完 全不同。手术的施术部位是病灶,目的明确,如排除脓液、切除肿块、缝合受损脏器组织等, 也就是所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针刺强调要远离病变部位,“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 者高取之;病在头取之足,病在足取之腘”,这正是针灸整体性治疗的体现,也是与西医外科 手术最大的不同。 (取材于白兴华相关文章) 材料三 据统计,目前已有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疾病,仅世界卫生组 织认可并向全球推荐可以使用针灸治疗的疾病就有 43种。然而针灸诊疗在我国本土发展却是 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技术等领域,针灸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针灸的适应症没有真正确立。即使国家统一编写的针灸教材《针灸学》《针灸治疗 学》等,也只是依照其临床疾病的分类进行了罗列,并没有系统地对其所治疗的疾病进行过 科学的评价。这也是造成民众不约而同地认为针灸只能用于治疗疼痛方面疾病的原因之一。 其次,对于临床一线的针灸工作者来说,一个很大的困扰是缺少可依据的确切的规范和 准则。针灸医师主要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来制定治疗方案——这是业界共识,但对于一些 患者来说,这种没有规则支撑的“共识”显得不够可靠,因此有一些患者不能遵循医嘱,导 致针灸效果打折扣。 标准和规则的缺失也导致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的医师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目前从事针灸临 床工作的人员,远远不限于通过正式针灸教育在综合医院针灸科和针灸专科医院的临床医生, 一些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的医生多半是“半道出家”,这样就使得针灸临床不够专业化。即使经 过正规针灸教育的人员,因为各地教育机构和带教人员的水平差异,其医疗水平也存在着不 同程度的差距。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针灸疗法的发展。 (取材于方泓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医学的三个分类为针灸医学、经络学和腧穴学。 B.与西医相比,针灸疗法的神奇之处在于针灸并不具有治疗作用。 C.针刺工具的不断改进促进了针灸理念的长足发展。 D.只要适应症确立,针灸就可以治疗包括疼痛在内的各种疾病。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针灸强调内源性的自我治病能力,注射治疗则侧重外源性的干预力量。 B.药物治疗是对身体施加外来物,而针灸是激发和加强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 C.制定好针灸相关的标准和规则,中医针灸就可以走出国门。 D.针灸被西方人认为属于外科手术,实际上二者的治疗理念完全不同。 3.根据材料二,下列所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针灸为什么能治病 B.高明的针灸 C.中西医的比较 D.治疗的不同选择 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概括针灸学的发展历程,写在横线上。(4分) 答:① ②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3 ③ 5.请联系三则材料,分别概括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原 因。(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村医 薛培政 ①“这小子,出息了哈,小时候,我还救过你一命哩。”耄耋之年的先生对我说这话时, 正拄着拐杖走在通往村卫生室的路上。 ②满头银发的先生,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每回看见我,总是微微一笑,顺口喊出名字 后,仍忘不了提及救我之事,流露出些许成就感。 ③听他说的次数多了,我便去找爷爷求证。“呃,真有的事儿,你一岁半出麻疹,那烧 发得邪乎,眼看没救了……”上了岁数的爷爷,对好些事儿记不清了,但对这事心里却明镜 儿似的。 ④上过省医科大学的先生,早年在县医院当大夫。20世纪 50年代末,县里派人支援老 区,先生被抽调其中。来前谈话说下到乡级医院,先生见到乡卫生院刘院长后,就急着要求 分配工作。刘院长说:“不急,等吃罢晚饭再谈工作。”晚饭就安排在卫生院机关食堂,刘院 长破例让炊事员炖了一只老母鸡,喝的是当地产的纯粮酒。酒至微醺,刘院长叹口气说:“近 千口人的茹冈村,自从老村医去世后,半年多了没医生,群众缺医少药的情形让人心焦啊!” 那时血气方刚的先生听得真切,那股冲劲儿借着酒劲儿就上来了,一口唾沫一个钉地请求道: “那我就去茹冈村吧!” ⑤茹冈村人听说县里派来了医生,犹如久旱的庄稼遇到了甘霖,纷纷涌向村头迎接。等 把人接到后,大伙儿面面相觑:“咦——咋会派来个白面书生,咱这鸡不下蛋的穷地方,会留 住这细皮嫩肉的小先生?”老支书颔首道:“嗯——俺看这孩子行,可不能怠慢了。”说罢, 他连夜带人把支部办公用房腾出来,做了村卫生室。 ⑥打那后,先生就成了全科医生。头疼脑热的、腹痛拉肚子的……随时会来寻医求诊, 先生就没了固定的工作时间。这边正吃饭,那边病人呻吟着上门了,先生把饭碗一放,就着 手诊治起来;半夜睡得正香,外面的门被擂得山响,来人急火火地喊叫:“先生——俺娘病 得厉害嘞!”先生一骨碌爬起来,背起暗红色药箱就走,等到把病人安顿好,回到住处已是 鸡叫时分了。 ⑦到了冬春感冒多发季节,先生的案桌前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面对孩子哭、婆娘叫, 搅成一锅粥的乱象,先生依然不疾不徐接诊治疗。那一次,老庆家的娃儿连日高烧不退,先 生弯腰为其检查时,冷不防被哭闹不止的孩子吐了一身,闹得老庆两口子好不尴尬,先生却 像没事人似的找块布擦了擦后,便又坐堂开药方了。日子久了,村里婆娘们就议论:“这先 生性子咋恁好咧,从来就没见他动过脾气。” ⑧先生案桌前悬挂的那幅烙画上有一个硕大的“德”字,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先生说做 医生须有悲天悯人、普济众生之心。一个暴雪封门的深夜,做生意亏得血本无归的二柱子, 喝农药寻了短见。家人发现送医时,他已奄奄一息,值班医生不接收,就劝转送乡卫生院。 望着没膝的茫茫大雪,家人哭爹喊娘跪地求救。闻讯赶来的先生,脚未站稳,就气喘吁吁地 命道:“快将人抬进屋,救命要紧!”值班医生拽拽先生的袖子,满是忧虑地劝道:“老师,要 三思啊,若是人救不过来,被赖上可就麻烦了!”一向和蔼的先生发怒了:“人命关天,顾不 了那么多,有事我担着!”等二柱子脱险,先生累得虚脱在地。 ⑨常听人说,先生这辈子就吃了心眼实的亏。假若当初不下来,在县医院早就成专家了,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4 或许当上了局长、院长。先生却不以为然地说:“大夫就是治病救人,专家不专家,就那么回 事。再说也不是每个专家都能当局长、院长,就是当了局长、院长,也不见得老来会有俺这 身板。俺虽老了,却行动自如,还能坐诊看病,咋能不满足哩?” ⑩说这话时,老人一脸平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年 6期)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生遇见“我”时总会提到救过小时候的“我”一命,显示了他对自己成就的得意, 也让读者对其医术有了初步了解。 B.先生年轻时被抽调支援老区,后来在刘院长一番话语的刺激之下,他一时冲动选择 了到茹冈村当村医。 C.先生刚到茹冈村时,村民对他能否长期留在乡村心有怀疑,他硬是凭着自己的工作 热情和态度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D.小说写“先生”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成了村卫生室的全科医生,甚至被 孩子吐一身也不介意,以此表现了他真心真意为村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第⑨段中“在县医院早就成专家了”照应前文“满头银发的先生,一副仙风道 骨的样子”,表现了“村医”淡泊名利,突出了人物悲天悯人之医德。 B.小说以朴素生动的笔墨,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令人敬仰 的乡村医生形象。 C.“咦——咋会派来个白面书生”“俺娘病得厉害嘞”“这先生性子咋恁好咧”这类具 有地方特色的语言,使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 D.小说以“村医”为题,主人公也只以“先生”称呼,无名无姓,救死扶伤的事件也 写得波澜不惊,深刻地表现了乡村医生的普遍存在和社会意义。 8.文中多次借他人之口来写先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答: 9.小说从已是耄耋之年的先生遇到“我”时说的话开篇,这样叙述有哪些好处?请结合 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 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 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 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 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 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 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 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 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 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5 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 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 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 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 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B.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C.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D.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经:①指儒经,即儒家经典著作;②指道经,即道教经典著作;③指佛经。文中指 的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孝廉: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是西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这是一 种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C.差:“差”在文中不是“差错”的意思,而是通假字,“差”通“瘥”,“病愈”的 意思。 D.首服:即“首伏”,坦白服罪。首伏,从表象上看,首,头也;伏,低下。意味着 头低下认罪。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华佗不爱做官。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 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后悔之情。 B.华佗医术高超。华佗懂养生之道,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 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善用方法。他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就离开了,还 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华佗医者仁心。华佗在狱中遭受拷打,临死前还是交出救人的方法,只不过狱吏害 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将书烧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4分) 译文: (2)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4分) 译文: 14.曹操最后为什么要杀华佗?请简要说明原因。(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5~16题。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6 亭皋①木叶下,陇首②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 北方边地。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前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 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 C.五、六句写眼前近景,在深秋萧瑟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在思妇的 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D.最后两句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感慨来年春天,游子应该穿上轻薄的春服, 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地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16.“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发出慨叹,表现作者雄心壮 志的句子是: , ? (2)《论语》十则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要学会换位思考,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的句 子是: , 。 (3)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有类似悲慨: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题。 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 这份传统的服饰, ① 。不是吗?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钢架交错, 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 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 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的面孔,犹 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件剥光。 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饰演进说到人的装束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古罗马的著名建 筑师威特鲁威早就给建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城市建筑 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在告别繁冗,在失去含蓄, 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 ② 。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连 衣裙是小翻领,还是长袖的,腰间还有个捆扎的带子,不扎不端庄,不淑女,现在还有人穿 这种连衣裙吗?不仅不穿长袖的,甚至连袖子都是多余的。由长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变成 无袖。裙身过去长至膝下,甚至垂到脚面,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婀婀娜娜,不乏古典韵致。 从什么时候起时兴了超短?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比拟、比喻、夸张 B.对偶、比拟、夸张 C.反问、对偶、引用 D.比拟、反问、引用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哥特式建筑、巴洛克的繁绮奢华、爱奥尼与陶立克 柱子都远去了,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远去了”,从语义上看 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7 答: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4分) 答:① ②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 准确流畅。(4分) ①夜间经济的红火,不应以破坏古建筑的安全为代价。②近年来,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 识的增强,③发展以安全为先,成为社会共识。④所谓“熄灯”,不是“一关了之”,而是 要找到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点,⑤古建筑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点亮”。⑥如今, 已经不少地方运用新技术,⑦在大型文物建筑外立面上投影,打造亮丽灯光秀。⑧例如福建 华安二宜楼,将灯具安装在建筑周围的公共空间的一些地方,⑨既保护了文物现状,又能在 投影画面中展示创意内容。 答: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 50个字。(5分) 近日,钟南山院士通过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 经验。钟南山专门提到,研究证明,中药显示出对抗病毒和抗炎有效。截至 3月初,在中国 的确诊病例中,中医药治疗病例达 92.58%,武汉方舱医院累计服用中药病例更达 99.9%。此 外,暂停公共集会,发现病例并追踪接触者,建立庞大的发热门诊网络,快速建设方舱医院, 免费检测,免费治疗患者……一系列抗击疫情的中国经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尽管长达 10多 年的青蒿素研究是协作攻关的集体结晶,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之所以把奖颁给屠呦呦,所依 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 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 100%抑制率的青蒿素, 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 以第一论英雄,也是其他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共同原则。以第一论英雄,并不是推崇 个人主义,否定其他参与者的功劳,而是旨在强调第一发现者在科学研究中独一无二的贡献。 只有尊重第一、崇尚首创,才能激发更多的勇者不畏艰难,向着光辉的顶点执着攀登。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 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由材料一第二段“针灸医学是中医 学中最早发现与应用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医的发展源流,也是中医经络学说和腧穴学说的起 源”可知,文中没有提到中医学的分类,只是说针灸是中医的发展源流,是经络学和腧穴学 的起源。B项,“并不具有治疗作用”错误。材料二第二段是说“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是通过 针刺或艾灸体表的穴位,激活或加强人体内在的自我调节作用,这种作用包括目前为止已知 的人体自我调节作用,也包括那些尚未知晓的自我调节功能”,说明针灸具有治疗作用。D 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三第二段说的是“针灸的适应症没有真正确立”“这也是造成民众不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8 约而同地认为针灸只能用于治疗疼痛方面疾病的原因之一”。故选 C。 2、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由材料三末段可知,标准和规则缺 失导致的结果是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的医师水平参差不齐,文中并未提到制定规则与针灸走出 国门的关系。 3、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从材料二整体来看,作者在材料中结合西医详细 介绍了针灸治病的原理。故“针灸为什么能治病”最适合作为材料标题。 4、答案 ①积累 ②加工(改进) ③成熟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联系三个空格前的提示词语“发现、提 炼”,再根据后文的“即由零星到整体、偶然到必然、被动到主动、无序到有序、散在到系 统、自发到自觉、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运用”“后来,人们还将石片进行一定的磨制加工”“针 刺工具不断改进”“以《黄帝内经》的诞生为针灸学成熟的标志”可以总结出三个词语:积累、 加工(改进)、成熟。 5、答案 ①人文价值:针灸学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和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生存实践中, 与大自然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黄帝内经》以及九针理论等是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和创 造力的独特文化表现;②治病原理和优势:中医针灸是利用针刺工具治疗疾病,强调内源性 的自我治病能力,通过针刺激发和加强人体本身所固有的调节能力,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 达到保健治疗的目的,是整体性治疗的,且有历代延续的完整知识体系;③实际贡献:中医 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本题要求结合 三则材料,分别概括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原因。①根据第 一则材料第三段“针灸学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和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生存实践中,与大自 然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第八段中提及的《黄帝内经》和九针理论等是凝聚了中 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独特文化表现,可总结出针灸的人文价值。②根据第二则材料可知: 中医针灸是利用针刺工具治疗疾病,强调内源性的自我治病能力,通过针刺激发和加强人体 本身所固有的调节能力,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治疗的目的,是整体性治疗的,且 有历代延续的完整知识体系,由此可总结出针灸的治病原理和优势。③根据第三则材料首段 “据统计,目前已有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疾病,仅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并向 全球推荐可以使用针灸治疗的疾病就有 43种”可总结出针灸的实际贡献。 6、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一时冲动”不当,应是体现了先生 的责任感和仁心。 7、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A项,“照应前文‘满头银发的先生,一副 仙风道骨的样子’”错误,应是照应第④段“早年在县医院当大夫”。 8、答案 ①小说借爷爷、村人之口来写先生,丰富了小说内容(充实了故事情节);②借 他人之口,从侧面烘托出先生仁心医者的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③凸显了小说 赞美乡村医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主旨。 9、答案 ①小说从“先生”见到“我”写起,“我”作为讲述者展开小说故事的叙述, 使故事显得更真实;②采用倒叙的写法,开篇写“先生”已是耄耋之年,然后再写他如何来 这里当村医,构成悬念,增添了故事的可读性;③“我还救过你一命哩”既是“先生”引以 为傲的经历,也体现了他一生奉献乡村的精神,丰富了人物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布局谋篇的能力。解答本类题目,需要结合段落在文章中的位 置来回答。一般从内容、结构、效果三方面来回答。小说从已是耄耋之年的先生遇到“我” 时说的话开篇,“小时候,我还救过你一命哩”,把“先生”和“我”架构了一种关系,由“我” 来讲述故事,更有真实感受。同时这句话也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从“已是耄耋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9 之年的先生”写起,写到“上过省医科大学的先生”,属于倒叙手法,增加了文章可读性。“小 时候,我还救过你一命哩”,从语气上可以感受到先生的自豪感,丰富了人物形象,这也是他 一生奉献乡村的精神的体现。 10、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可抓住独立句子来断句:“又精方药”语意完整, “精”是精通,“方药”作宾语,排除 A、B两项;“合汤不过数种”,意思表达完整,“合 汤”是动宾结构,“不过数种”作补语,据此排除 D项。故选 C项。 1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 为官的制度”说法错误,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另外,“征辟”才是 “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12、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 来没有后悔之情”曲解文意。从第二段中间部分“以医见业,意常自悔”这句话可以看出华 佗还是常常产生后悔之情的,因为在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 13、答案 (1)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关 键词“近”“济”“攻”各 1分,句意 1分) (2)荀彧向曹操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恕 他。”(关键词“工”“县”“宥”各 1分,句意 1分)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关键词:(1)近,短时间;济,成、成功;攻,治 疗。(2)工,高明、精巧;县,同“悬”,悬系,即与……密切相关;宥,宽恕。 14、答案 ①华佗用妻子有病做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欺骗了曹操。②荀彧向曹操求 情,曹操认为不用担忧,天下并不缺乏有这种医术的人。③曹操认为华佗不根治自己的病, 是想使自己显得重要,即使不杀他,他也不会断掉他的病根。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并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通读文章,在理解 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对文本相关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归纳概括。本题可从第二 段后半部分总结出①②两点,从尾段总结出第③点。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 沛国相陈珪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 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 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 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 消除。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 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也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 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像醉死一样, 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 部刀口,抹上药膏,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 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 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赶捕杀华佗。郡 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 了。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曹操听说了,就召唤华佗来。曹操为头痛病所愁苦,每 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不过 华佗本来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 业”)。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很沉重,让华佗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 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说:“刚 收到家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曹操多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10 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 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于是用传车把华佗 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核实证据,本人服罪。荀彧向曹操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 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恕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鼠辈吗?” 终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 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本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 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 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 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等到后来他的爱子曹冲病危, 曹操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白白地死去了。” 15、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D项表述错误。正确的理解:最后两句照应题目, 由眼前想到来年,感慨来年春天,游子应该穿上轻薄的春服,哪里能及时穿上我寄去的御寒 冬衣呢?这一设想,不仅表示南北两地相隔遥远,而且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16、答案 这两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一句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后一句想象“游 人”所处之境,表达了思妇对行役不归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鉴赏能力。解答时,应该从内容、手法、情感三方面来赏 析。“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是实 写;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是虚写。由眼前的深秋之景联想到丈夫所在的陇首一带也应该是 秋云飘飞的季节,虚实结合,表达了对丈夫行役不归的无限思念之情。 白话诗歌 行程的风急浪险滞留旅人,你呀也常年在外不能归来。 落叶在秋风中飘落到水边平地上,你那里高远的空中白云游荡,无依无靠。 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我的窗户下秋虫在唧唧地悲鸣。 裁就的寒衣寄到时怕是应当穿上春装了,你哪里能及时见到我寄去的御寒的冬衣呢? 17、答案 (1)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2)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 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18、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首段“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 言?”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第二段“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运用了引用 的修辞手法;首段“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运用了 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首段“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 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 目光”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本段没有使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19、答案 ①原文中“远去了”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整齐有力。②原文运 用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形象性。③原文更能强调作者对城市中传 统建筑形态被抛弃的不舍与惋惜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文中三个“远去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 原文中“远去了”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整齐有力;原文的句子更能强调作者对 城市中传统建筑形态被抛弃的不舍与惋惜之情,情感更强烈。 20、答案 ①变得简单而直露 ②这种变化首先从服装上表现出来 解析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①空从前文的“过去”和“现在”两词可知,此空与 前边的“含蓄而充满魅力”相照应,从后文“不是吗”一句可知,本段从“玻璃幕墙体通体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11 透亮”到段末是对①空的解释,从而得出①空的答案:变得简单而直露。②空从后文“比如” 到文末可知讲的是“服装上的表现”,联系前文可得出这里重点讲的是服饰的变化,从而得 出此空的答案。 21、答案 ①去掉“破坏”,或去掉“以……为代价”。 ⑤把“古建筑”移至“点亮”后面作宾语。 ⑥“已经”与“不少地方”互换位置。 ⑧去掉“的一些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结构混乱,“不应以破坏古建筑的安全为代价” 句式杂糅,“以……为代价”与“破坏……”保留其一。⑤结构混乱,本句话题是文物保护中 对灯光的处理方式,前面④句的主语是“所谓‘熄灯’”,而本句“古建筑……”中途更换了 主语,造成结构混乱,修改为“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点亮’古建筑”。⑥语序不当,“已 经”是状语,应放在动词“运用”前面。⑧成分赘余,“公共空间”与“一些地方”表意重复, 去掉“的一些地方”。 22、答案 钟南山分享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验;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救治;中国经 验受到国际关注。 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压缩的能力。第一句“钟南山院士通过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介 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可概括为“钟南山分享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 验”;第二、三句为一层,根据第二句“研究证明,中药显示出对抗病毒和抗炎有效”和第 三句中医药的救治情况,可概括为“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救治”;第四句“一系列抗击疫情的 中国经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概括为“中国经验受到国际关注”。依此将信息进行整合, 语言要顺畅简洁。 23、【写作指导】 本题是单则材料作文,要从整体上把握材料主旨。材料主要是讲中国 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对“以第一论英雄”的 分析。这则材料的关键内容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依据,其关键词是“第一 (或首创)”,写作时可围绕着关键词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谈,也可以多角度展开。立意角度 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具体写作时,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和空泛议论。 【参考立意】 ①创新才能成功。何为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便是创新。创新是 支持一个人精彩生活的支柱,是支撑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一个时代被尊崇的荣 耀来源。 ②勇争第一。世界之大,人才之多,不去争取,是不会轻易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的。一 个人没有永争第一的激情,很可能会被埋没于人群之中。 ③敢为人先。第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最先看到春天的美好;第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 最先拥抱广阔的蓝天;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最先尝到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喜悦。正是有了敢 为人先的勇气,人类才能不断探索神秘的未知领域,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佳作展台】 将首创进行到底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人们为 屠呦呦获奖欢呼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出现。对于这些热议,我认为应尊重首创,将 首创进行到底。 尊重首创,能够使个人有所成就。从古到今,首创精神一直都推动着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他的诗篇风格悠然;罗贯中首创章回体小说,他的巨作流传千古;郑 板桥独创板桥体,他的书法别有韵味;邹承鲁研究出人工合成胰岛素,他的贡献载入科学史 册。这些人能够在各自的事业中取得巨大成就,正是首创精神给予了他们动力,促使他们不 断地探索,不断地进步,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由此可见,首创能够使人有所成就。尊重首 创,对人走向成功十分重要。 尊重首创,能够促进团队的进步。对于一个团体来说,首创精神是推动团队进步的源泉。 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整个团队能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促使团队不断进步。闻名于世 新教材·语文 必修·下册 12 的贝尔实验室,正是充分发挥了首创精神,其科研人员有权利研究属于自己的课题,因此揽 获多项诺贝尔奖,取得巨大成就。创新是实验室的灵魂,同时也是实验室前进的动力,贝尔 实验室的成员们正是秉持着追求首创、一切从基础研究开始的理念,在自身进步的同时也推 动着团队的进步。 尊重首创,能够提高国家的竞争力。赵武灵王首创胡服骑射,一反传统的宽大战袍,使 赵国国富民强;安徽小岗村首创包产到户,拉开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的序幕;袁隆平首创能够推广生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而今天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可是却仍旧面临着美国等传统强国的威胁,所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首要之责。因此我 们要尊重首创,提高国际竞争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屠呦呦获得诺奖这一事件,折射出的不只是奖项颁给个人还是团队的中西方文化冲突, 更重要的是在提醒我们首创的重要性。威·布莱克曾说过: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 对此,我也想说,尊重首创才是科学创新的本源,要将首创进行到底。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