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四川省成都市 2021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朝统一后,疆域北自辽东,南到象郡、数千里滨海。秦朝以后,大部分王朝都保持着漫长的
海岸线。如何认识海洋与陆地的关系,对于历代王朝和民众而言自然成为重要问题。
在官方建构的知识体系中,作为“天下”的地理构成,陆地与海洋是关联的整体。以“中国”
为中心的“天下”秩序,即“中国四夷”与“九州一四海”的对应。在“天下”秩序的解说下,海
洋处于陆地的次属地位。这也体现了立足内陆的王朝是从陆地视角认识海陆关系的。苏轼从惠州贬
到海南,被视为加重处罚。苏轼看到琼人姜唐佐好学,便以“沧海何尝断地脉”的诗句称赞之,亦
可见他所具有的陆地本位思想。
先秦以来的大部分时期,王朝从海洋活动中获得的主要是盐利,而盐户和盐业的管理不过是农
业和农业管理制度的延伸。民众长期被附着于陆地,严禁出海。唐朝虽然被视为十分开放的时代,
但唐代不向本国人开放海洋,所以鉴真东渡不得不一再偷渡。唐代从海路来华的外国商人规模不小,
统治者可以从他们手中采买海外珍宝。但并没有制度将贸易转化为国家财政收入。在“厚往薄来”
的朝贡原则下。单向的海陆交通中王朝国家从海洋所获得的主要是政治意义,而非经济利益。而禁
止本国民众出海兼有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臣民进入海洋,即被视为脱逸出赋
役和户籍体制,不再为王朝提供支撑。对提供赋役的人、地实行封闭管理,将海洋拒斥于陆地之外。
成为大部分王朝的政策取向。
海洋被拒斥的局面,在宋元时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宋元时鼓励民众出海贸易,建立了抽解和
博买制度,实现了与海商的共利分利。在统治者眼中,海洋与陆地一样可以为国生财,可以成为王
朝的统治基础。这是汉唐所未曾有过的观念和认识。在王朝政策中,海洋和陆地成为相互融通的整
体。明代隆庆开禁和清朝设立海关,在政策上重新开通了海陆的联系,尽管其开放度不及宋元时期。
民间的海洋经济一直潜滋暗长。一方面,海外来华贸易、通使,联通着陆地与海洋;另一方面,
政府禁令并不能杜绝数千里海岸线上的私自出海。中国沿海乃至内陆的丝绸、陶瓷等物品,以及海
外物品在海陆间流动。在中国滨海地区人群的认识里,海洋与陆地同样是其生计空间,并无水陆限
隔。他们的三种生计方式——渔业、海盐和航行,都存在结构性的短缺,必须依靠海陆融通实现生
存。宋代以后,海陆融通更重要的推动因素是近海市场和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内陆市场、近海市
场、海外市场,三个市场逐步融为一体。近海市场联通了内陆市场和海外市场。不只滨海民众,深
处内陆的人们也日益深入地卷入海陆融通的潮流。在海陆关系上,官民差异逐渐消失,认识和利益
最终走向统一。
(摘编自黄纯艳《互斥与融通:传统中国海陆关系认识演变》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天下”秩序中,“天下”是由大陆和海洋构成的,海洋处于大陆的次属地位。
B. 唐代无法从对外贸易中获利,而宋元建立了抽解和博买制度,与海商共利分利。
C. 海洋是滨海地区民众重要的生计来源,民众私自出海行为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
D.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虽然大部分王朝拒斥海洋,但海陆融通却是大势所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王朝和民众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对海陆关系认识的演变情况,思路清晰。
B. 文章列举苏轼被贬海南岛的史实。并引用其诗句,具体印证了古人的陆地本位思想。
C. 文章指出唐代在海陆关系上对待本国民众和外国商人做法不同。并剖析了其中原因。
D. 文章以明代隆庆开禁和清朝设立海关为论据,证明了官民认识和利益最终走向统一。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朝和民众对海洋的认识长期存在分歧,二者的差别在于统治者只考虑政治意义,而民众则关心
经济利益。
B. 从经济收益的角度来看,赋役比盐利更为重要。这是中国古代大部分王朝不允许民众自由出海的
主要原因。
C. 滨海地区产业存在结构性短缺,为了满足民众需求。宋元采取与汉唐不同的政策,海陆关系进人
新的阶段。
D. 近海市场可以联通内陆市场和海外市场,大力发展近海市场,有利于三个市场融合,让更多民众
从中受益。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 “唐代无法从对外贸易中获利”分析错误。原文是“单向的海陆交通中王朝国家从海洋所获得的
主要是政治意义,而非经济利益”。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能力。
D. “证明了官民认识和利益最终走向统一”有误。原文是“在王朝政策中,海洋和陆地成为相互融
通的整体。明代隆庆开禁和清朝设立海关,在政策上重新开通了海陆的联系,尽管其开放度不及宋
元时期”,可见清朝的做法是为了证明“海洋和陆地成为相互融通的整体”。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统治者只考虑政治意义”错误。原文只是唐朝看重政治意义,“单向的海陆交通中王朝国家从海
洋所获得的主要是政治意义,而非经济利益”;
B.“赋役比盐利更为重要,这是中国古代大部分王朝不允许民众自由出海的主要原因”错误。原文
是“而禁止本国民众出海兼有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甚至后者更为重要。臣民进入海洋,即被视为
脱逸出赋役和户籍体制,不再为王朝提供支撑”,可见禁止民众出海不是因为“赋役比盐利更为重要”;
C.“为了满足民众需求”错误,原文是“在统治者眼中,海洋与陆地一样可以为国生财,可以成为
王朝的统治基础”,而非为民众考虑。
故选 D。
四川省天府名校 2021 届高三 4 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的先贤们对天地自然的初始认识、接触、对话过程,成熟于人们长期的
渔樵耕读的实践。当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国各地乡村正积极地投身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之
中。生态、宜居、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乡村景观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透视这些充满诗意
的美丽乡村,发现和合思想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和合”是乡村渔樵之美的精髓。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耕读渔樵自古以来就被众多文人雅士视为涤除玄鉴、陶冶性情
的重要手段,《庄子·让王》中就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句子,
逍遥而安泰,这是乡村聚落空间中最常见的和合状态,我们将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叫做渔樵之美,而
究其根源,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
和合思想源自阴阳说和《易经》学说。《易经》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主张天、地、
人三才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共同维系着整个系统。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
“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一天一地、一上一下、一热一冷,构成最朴素的阴阳观,所以人
们早期的思索还是基于天地阴阳二气的相互渗透和推衍的过程的。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对和合渔樵美学观贡献非常大。道家在肯定
天、地、人三才相和合的基础上,主张人要主动与自然相调和,最为典型的思想是老子的“无为”
观。老子告诫人们“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是提醒人们无为而求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这一顺其自然的和合渔樵美学观至今仍在治国、齐家、修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人们在长期渔
樵耕读的劳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与天调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语出《道德经》)。
老子的道之说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勾画出了西方人的理想国度。老子也构想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小国寡
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
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陶
渊明的笔下也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幸福之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王维的田园诗中也有“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的经典诗句。这种美好的小国寡民的境界与
柏拉图的“理想国”截然相反,“理想国”追求的是一个理想的规制国度,老子追求的是一种和合的
渔樵世界。
乡村渔樵世界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彰显了祥和、质朴、诚明、向善的渔樵之美,也解
蔽了天、地、人相和合,人与天调、天人合一等先贤哲理。乡村文旅设计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彰
显乡村的和合本色,笃守其向善的本质。若真正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是很难的,但当今乡村渔
樵世界中所呈现出的那种祥和、恬静的境界是可期的。
(摘编自朱力、冯越峰《和合:乡村渔樵之美的精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先贤对天地自然的认识、接触、对话过程及人们渔樵耕读的实践。
B.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是众多文人雅士涤除玄鉴、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
C.《易经》因主张天、地、人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所以被称为“群经之首”。
D.如今虽很难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但乡村渔樵世界中的祥和恬静的境界足可期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篇在全国各地乡村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引用《庄子》“日出而作”等句子意在论证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就叫做渔樵之美。
C.文章运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述小国寡民境界与西方人的理想国度是截然相反的。
D.文章收尾总结前文,且与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并为当今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在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和最朴素的阴阳观。
B.道家主张人要主动与自然相调和,讲究顺其自然的老子的“无为”观最为典型。
C.陶渊明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内容到思想都承续了老子的理想世界构想。
D.渔樵之美祥和、质朴、诚明、向善,乡村文旅设计要彰显坚守乡村的和合本色、向善本质。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与原文相关的信息,
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注意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
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
到依据。
【解答】(1)A.“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先贤对天地自然的认识、接触、对话过程及人们渔樵耕读的
实践”表述错误。原文第一自然段是如此表述的“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的先贤们对天地自然的初
始认识、接触、对话过程,成熟于人们长期的渔樵耕读的实践”。
B.“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是众多文人雅士涤除玄鉴、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表述有
误。原文第二自然段是如此表述的“耕读渔樵自古以来就被众多文人雅士视为涤除玄鉴、陶冶性情
的重要手段”“而究其根源,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
C.“《易经》因主张天、地、人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所以被称为‘群经之首’”
表述错误,因为他们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原文第三自然段是如此表述的“《易经》被称作‘群经
之首,大道之源’,主张天、地、人三才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共同维系着整个系
统”。
故选:D。
(2)B.“文章引用《庄子》‘日出而作’等句子意在论证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就叫做渔樵之美”表述
有误。原文第二自然段是如此表述的“耕读渔樵自古以来就被众多文人雅士视为涤除玄鉴、陶冶性
情的重要手段,《庄子•让王》中就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句子,
逍遥而安泰,这是乡村聚落空间中最常见的和合状态,我们将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叫做渔樵之美,而
究其根源,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由此可知,是“我们”将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叫做
渔樵之美而不是庄子叫的。
故选:B。
(3)A.“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和最朴素的阴阳观”表述有
误。原文第三自然段表述如此的“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
是不包括“最朴素的阴阳观”。
故选:A。
答案:
(1)D
(2)B
(3)A
【点评】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
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
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
作答。
四川省 2021 届高三第十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
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大量的各类历史文物遗存,启示我们去认识敦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佛教在古代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佛教文化的昌盛,不仅体现在中国大乘佛教的各
个主要思想宗派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传译、抄写佛经以及开窟造像、举行法会等正统的宗教活动的
频繁和规模,也体现在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岁时节庆和娱乐活动中所反映的几乎无时、无处
不在的佛教文化印迹。同时,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也以它所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多神崇拜
的思想方法存在于古代敦煌。另外,其他外来宗教如祆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在特定
的民族文化圈内畅行其道。敦煌文化这一现象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和睦相处。
敦煌文献中还有大量非汉语文献,许多是已经消失的“死语言”,如回鹘文、于阗文和粟特文等。
这些文献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及多种宗教的共处、
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开放和包容并蓄。在这样文化基础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
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
应该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
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
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显然是指敦煌特有的俗文学,它鲜活、明快,具有浓郁的宗教、生活气
息。鸿篇巨制《维摩诘经讲经文》,已经孕育了后代章回体白话小说的雏形。
敦煌的文学艺术体现着兼收并蓄、自信创新的恢弘气度。敦煌壁画题材极为丰富,壁画绘制积
极汲取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于线条和色彩的腾转挪移中紧扣时代脉搏,深涵经义意
蕴,致使画作美不胜收。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的今天,敦煌壁画就成为
我们认识中古时代中国绘画史的重要依据。在南北朝时期,传自西域的画法逐渐被中国的画家所吸
收,画史记载北齐画家曹仲达画人物衣纹稠叠如出水之状,被称为“曹衣出水”。南朝张僧繇曾采用
“凹凸法”在南京一乘寺绘制壁画。曹、张的画法正是传自印度和西域的画法,在敦煌早期壁画中
十分流行。其中展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我们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
供了丰富的精神支撑。
(摘编自樊锦诗《保护传承敦煌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佛教在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深受影响。
B. 敦煌文献中的大量非汉语文献,因为属于“死语言”,对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很大。
C. “敦煌文学”在特定意义上是指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它们鲜活
明快,极具研究价值。
D.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只有认识敦煌壁画才能认识中古时代中国绘画
史。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开篇,同时将之作为全文的中心观点,既高屋建瓴又提纲挈领。
B. 文章基于“古为今用”的逻辑前提,重点论述了敦煌文物遗存、文献、文艺作品等几方面的内容。
C. 曹仲达 “曹衣出水”和张僧繇的“凹凸法”都是来自西域的画法,在敦煌壁画中大量使用。
D. 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述结构,具体分析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佛教、道教及其它外来宗教在敦煌大体都和睦相处,这是敦煌文化这一现象 价值体现。
B. 敦煌曲子词属于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作品没有关系。
C. 敦煌壁画在绘画技法、经义内蕴上都极具特色,是研究中古时代中国绘画史的重要依据。
D. 我们进行今天的文化建设,应该认真总结发扬古代敦煌的经验,扩大国际文化交流。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佛教在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过于绝对。由原文“在相当长 历史时期内,佛
教在古代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可知,原文表述中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
一重要限定;
B.强加因果,“因为属于‘死语言’,对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很大”错误。依照原文,“敦煌文献中还
有大量非汉语文献,许多是已经消失的‘死语言’……。这些文献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的
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及多种宗教的共处、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
由、开放和包容并蓄。在这样文化基础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
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可见原因提
取错误,应该是“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及多种宗
教的共处、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开放和包容并蓄。在这样文化基础上的文化
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文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
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而非“许多是已经消失的‘死语言’”,非汉语文献的研究价
值大小与其是否为“死语言”,没有直接明确的关系。
D.“只有认识敦煌壁画才能认识中古时代中国绘画史”错误。由原文“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
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的今天,敦煌壁画就成为我们认识中古时代中国绘画史的重要依据”可知,“只
有”太绝对,原文只是说敦煌壁画就成为我们认识中古时代中国绘画史的重要依据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和张僧繇的‘凹凸法’都是来自西域的画法”错误。由原文“南朝张僧
繇曾采用‘凹凸法’在南京一乘寺绘制壁画。曹、张的画法正是传自印度和西域的画法,在敦煌早
期壁画中十分流行”可知,来自“印度和西域”,而不是“都是来自西域”。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敦煌曲子词属于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作品没有关系”推断绝对。根
据原文表述“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
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
文学作品。”可见尽管对敦煌俗文学跟传世文人诗文抄本做了明确区分,但是没有提及两者之间存没
存在关联,只是说一类属于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也有可能曲子词是有些文人士大夫的
非正统的俗文学作品。故选 B。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 2021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来看,“中”与“中和”理念应为中华历史文化基因的核心。长期以来,
在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中,对“中”“中和”的研究大多突出“和”而弱化“中”,更有甚者把“中”
与“中和”解释为“中庸”。事实上,考古发现显示,“中”与“中和”理念历史久远,其产生与“文
明起源”“国家形成”“国家认同”密切相关,应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其理念形成的轨迹是由“中”
发展为“中和”。“中”与“中和”是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中的文化基因,是国家认同的核心思
想。
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在山西襄汾陶寺城址(距今 4300—1900 年左右)相继发现的两
座墓葬,均出土了与“测中”有关的“槷表”遗物。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襄汾陶寺城址是一处古
代都城遗址,即可能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上述二墓考古发现“槷表”说明,“中”的理
念早在夏商周三代之前已经出现。就目前而言,有关“求中”最早的出土文献是战国时代的清华简
《保训》,其中提及“五帝时代”的虞舜“求中”于“鬲茅”……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考古工作
者在嵩山周围发现了可能为夏代都城的遗址。继夏之后,商代早期都城均分布在“大嵩山”地区。
1963 年,陕西宝鸡发现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或(国)”则是“中国”于“天下
之中”的物证。秦汉至唐宋,继承、发展了夏商以来的“择中建都”原则。金朝徙都燕京,开启了
中古时代后期元朝与明、清两朝定都北京之先河。
“择中建宫”是继“择中建都”发展起来的。夏代晚期二里头都邑之中心区又是其“宫城”地
区,这应该是“择中建宫”的佐证。……东汉洛阳城、魏晋与北朝洛阳城与唐长安城,金中都、元
大都、明清北京城,其宫城一般均在都城北部东西居中之地。宫城作为国家政治中枢,居于坐北朝
南的都城东西居中位置,无疑是突出宫城的“中”之核心政治地位。在宫城内“择中建殿”,实际上
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时代”与“封邦建国时代”都城布局的重大政治区别,这也是国家从以血
缘政治与地缘政治结合的“二元政治”发展为以地缘政治为主、血缘政治为辅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央
集权国家“一元政治”的物证。
从目前已经发现的古代都城城门与宫城宫门遗址来看,夏商周时代的都城及其宫城城门一般为
“单门道”;从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来看,都城外郭城的四面城墙十二城门均为“一门三道”的“定
制”,从汉长安城一直延续至明清北京城;进入中古时期至明清北京城,部分朝代的都城与皇城、宫
城之正门出现了“一门五道”的形制,如唐长安城外郭城“明德门”、大明宫“丹凤门”……明清北
京城皇城“天安门”。门道数量通过“奇数”的由少到多,“奇数”的“中位”更为“突出”,而“中”
则更为凸显。
从目前考古发现资料来看,汉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形成四面营建城门、宫门规制的最
早都城。都城与宫城的“四门”,象征国家的东西南北“四方”。“四门”相对都城之内的宫城及大朝
正殿的“居中”而言,形成二者的“中和”,这种“空间”的“中和”理念,既体现了“中”对“四
方”的“公允”“公正”“不偏不倚”,又强化了“四方”对“中”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这种
理念,也见于中华历史文化的早期文献记载,《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
下之达道也……”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古代都城及宫城布局形制所蕴含的“中和”理念被中华大地
的各个民族所认同。考古发现与古代文献记载均佐证这一历史。鲜卑民族建立北魏王朝,最终徙都
“天地之中”洛阳,继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布局形制,营建北魏洛阳城,使都城的“中”与“中
和”理念更为深化,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三城制”,完善了都城“中轴线”,弘扬了先秦、汉魏
都城的宫门门阙形制。考古发现的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布局形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
响。北方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依次建立的金朝、元朝、清朝,承袭了几千年形成的“中”
与“中和” 理念,深化了国家认同理念。
(摘编自刘庆柱《“中”与“中和”理念的考古学阐释》)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哲学史、思想史对“中”与“中和”的研究,突出“和”而弱化“中”,甚至将其等同于“中庸”。
B. 襄汾陶寺城址是一处古代都市遗址,经学术界研究认为,该都城遗址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
阳”。
C. 择中“建都”“建宫”“建殿”的发展,说明政治由“封邦建国时代”发展到“中央集权国家时代”。
D. 汉长安城的意义非凡,因为它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形成四面营建城门、宫门规制的最早都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墓葬出土的“槷表”以及铭有“宅兹中或(国)”的“何尊”,是“中国”于“天下之中”的物证。
B. 在阐释“中”与“中和”的发展演变时,既有考古发现,又引用文献,两者相得益彰,令人信服。
C. 文章行文均紧紧围绕“中”与各民族对“中和” 认同来展开,体现了作者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
D.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通过对比提出观点,依“都”“宫”“殿”“门”顺序阐述,最后小结,思路
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提到的弱化“中”甚者把“中”解释为“中庸”的观点,可能与儒家思想长期占主流意识有
关。
B. 20 世纪中期以来的考古发现——古城遗址、青铜器等物证表明,夏商周三代都城均在“大嵩山”
地区。
C. “单门道、一门三道、一门五道”的发展,不只是数量变化,而是突出“中”,凸显“中”的意
蕴。
D. 阅读本文,可以让我们知晓“中”的理念及发展演变,还可以强化我们对中国国家文化的认同。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突出‘和’而弱化‘中’”表述错误。根据原文中“长期以来,在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中,对
‘中’‘中和’的研究大多突出‘和’而弱化‘中’”可知,原文强调是“大多突出”,选项变推测为
实然,表述错误。
B.“该都城遗址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襄汾
陶寺城址是一处古代都城遗址,即可能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可知,原文中“尧都平阳”
是可能判断,题干变可能为实然。
D.“因为它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形成四面营建城门、宫门规制的最早都城”表述错误。根据文本
“从目前考古发现资料来看,汉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可知,如果没有“从目前考古发现发现资
料看”这个条件,“汉长安城是……的最早都城”。这个判断就不严谨。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
A.“墓葬出土的‘槷表’是‘中国’于‘天下之中’的物证”表述错误。根据原文“陕西宝鸡发现
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或(国)’则是‘中国’于‘天下之中’的物证”可知,“‘何
尊’才是‘中国’于‘天下之中’的物证”,“槷表”只是“中”的理念的体现,二者在作用上,不
能混同,偷换成一个概念。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B.“夏商周三代都城均在‘大嵩山’地区”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继夏之后,商代早期都城均分布
在‘大嵩山’地区”可知,商代早期都城均分布在“大嵩山”地区,意味着商后期不是。
故选 B。
四川省绵阳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围棋,又称为“弈”。围棋的“围”是围而相杀的意思,“棋”即棋子,行棋的特点是围而相杀,
故称“围棋”。先秦关于围棋的记载很少,偶有提及也是把围棋看作一种游戏,并没有涉及对围棋义
理的探讨。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可见,孔子
也只是把围棋当作一种需要投入心智的游戏。秦汉时期,社会热衷博戏活动,博戏变化简单,与技
艺性强、需要更高修养的围棋相比,更易被大众接受,于是出现了“博行于世而奔独绝”的现象。
班固有感于以上现象,作《弈旨》以弘扬弈道。在《弈旨》中,班固提出了围棋之设乃效天法地,
围棋之行乃模拟天地之运。经过这样的解读,围棋之义理得以确立,并实现了与《周易》道的相通。
东汉李尤在《围棋铭》中说:“局为宪矩,棋法阴阳。”阴阳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
一,《周易》 认为可以以阴阳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围棋子分黑白,古人把直观的黑白
棋子与阴阳联系起来是再自然不过之事。“棋法阴阳”, 除了指出黑白棋子象征阴阳这一表象外,还
有其深层次的含义。《周易》 卦象的基础是阴阳二爻,阴阳二爻按照阴阳二气的消长,排列组合形
成卦象;围棋棋局的基础是黑白棋子,黑白棋子依照弈者的构思相互作用,勾连列布形成棋局。二
者形式相近,不同之处在于阴阳二爻的变化是阴阳二气消长的结果,黑白棋子的列布则是弈者构思
的产物。“棋法阴阳”, 就是指黑白棋子的列布应符合阴阳消长的规律。这一观点的提出,明确了弈
者对棋局的构思应当效法阴阳消长之道。
清人翁嵩年在《兼山堂弈谱》的序言中说:“弈者变易也, 自一变以至千万变。”强调了变易在
围棋中的重要地位。翁氏关于“弈”之变易的论说源自《周易》变易思想。变易思想也是《周易》
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周易》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变化着的,而围棋最明显的特征及最精妙的所
在也是变化。《棋经十三篇》 说:“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周易》中变化的具象是:易卦,易卦
是变化无穷的,可以用易卦的变化无穷来解读围棋的变化无穷。
围棋的棋子无级别划分,无功能规定,决定棋子作用的是“时”和“位”。在《周易》中,“时”
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四时”之“时”;一是“待时而动”之“时”。“四时”之“时”和“待时而
动”之“时”,二者都与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到了一定的“时”,就应该有一定的变化,这样才是
遵从天道。“位”则指阴阳二爻在《周易》六十四卦卦体中的位置。《周易》以卦的形式模拟客观世
界,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都应有自己适当的位置,如果位置关系发生错乱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当位”
与“得位”就成为《周易》重要的价值取向。
在《周易》中,“时”和“位”是天道运行的体现。围棋境界的高下就在于对“时”与“位”的
把握,“时”来能趁“时”而动就会有所得,棋局的进程就是在天地之间以“时”为条件不断选择“位”
的过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周臣传》中说:“治国譬之于弈,知其用而置得其处者胜,不知其用
而置非其处者败。”欧阳修用围棋“当位”与“得位”比喻用人要把他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发挥出
应有的作用。
围棋经由《周易》哲学思想的解读,建构了与《周易》道相通的围棋之道,围棋也被赋予了哲学
内涵,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围棋之道确立后,其对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晋时期,围棋成为魏晋风流的标志之一。到了唐代,围棋正式与琴、书、画并称,成为文人修养
的象征。
(摘编自张东鹏《中国哲学与围棋之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围棋在先秦少有记载主要是因为围棋义理过于深奥难以发掘,且时人耽于博戏,不喜弈道。
B.班固明确了围棋义理,并将之与《周易》相联,这极大地扭转了当时社会不重视围棋的局面。
C.阴阳二爻和黑白棋子分别是卦象与棋局的基础,前者需要排列组合,后者需要勾连列布。
D.围棋在魏晋成为名士:风流的标志,意味着其已脱离游戏属性成为拥有哲学内涵的文化现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引用《兼山堂弈谱》与《棋经十三篇》中的相关内容,证明了变易是围棋的重要特征。
B.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介绍了《周易》中关于时的两层的含义,并阐明了二者的主次关系。
C.文章基于对《周易》价值观念的认同,提出了围棋境界高下在于对时与位的把握的观点。
D.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围棋与《周易》之间的联系,这对我们了解围棋之道具有启发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相较于博戏,围棋技艺性强的特质更能吸引修养高的人参与,这为弈道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B.围棋已被古人赋予了许多内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可能会挖掘出其更多的哲学内涵。
C.本身无固定等级与功能的棋子,如果被弈者择机置于适当的位置就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D.“治国譬之于弈”与“治大国若烹小鲜”充分体现了先贤善于从小事中发现大道理的品质。
1-3CDA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 2021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炎” ……打
开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的传言令人眼花缭乱,给不少人带来困扰。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
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多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正是老年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但由于对
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他们时常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不少
年轻网友有这样的经历:在微信群、朋友圈中,长辈们热衷于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的
文章,有的“看标题就不靠谱”。对于这样的谣言,如果听之信之,遗患无穷。日前发布的一份
调查显示,网络谣言已成为老年人遭遇的众多上网风险之首。
“无根据的事例+不严谨的论述+不科学的结论”-类似谣言文章存在不少破绽,为何却能
得到“银发族”的青睐?仔细推究,它们抓住了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通过“有毒”“致
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确凿”的数据、“客观”的实验,让
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慌,从而落入谣言的圈套。某些“营销号”正是凭借这点,先博取广泛关注,
再向中招的老年人兜售所谓的绿色食品、特效药品、医疗器械等,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从这个意
义上来说,制造谣言成了一门生意。
“赶紧转给亲朋好友”“不转就会如何如何”之类是谣言文章惯用的套路。在这种诱导下,
老年人本着“利他”的初衷转发,不知不觉中成了谣言的二传手。由此观之,谣言在老年人朋友
圈的扩散,既是科学素养问题,也跟社会心理有关。“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
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谣言实现病毒式传播,甚至让一些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沉渣泛起、
死灰复燃。
因此,一些网友感叹,谣言带给自己的困扰,不仅是“父母竟然相信”,更是“父母竟然要
求我们一起相信”,以至于“躲过了各种微商、晒娃、自拍,却躲不过爸妈的传谣”。其实,靠
“躲”解决不了问题。新的技术,容易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划上一道鸿沟。走进网络新世界的父母
需要我们的陪伴,正如我们幼时需要他们的陪伴一样。应该看到,大多数父母的朋友圈里,子女
永远是最重要的联系人。我们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他们使用新科技的同时,
提醒他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不断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谣言陷阱的重
要原因。因此,要想打消疑虑、安定人心,还必须做好权威信息的供给。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
相关机构,有责任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积极解疑释惑、传播科学知识,把“银
发族”渴求的信息送到他们身边。此外,网络平台也应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
衣的各类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我们就能帮助老年人摆脱网络谣言的侵扰,
走进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新天地。
(摘编自《让老年人远离网络谣言》)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一百多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目标群体就
是老年人。
B.对于网络谣言,如果听之信之,将会遗患无穷,网络谣言必然会成为老年人上网风险之首。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学会了通过网络获取资讯从
而进行沟通。
D.不少年轻人在使用微信时有收到长辈们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文章的经历,有的文章
看标题就不靠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第二段举不少年轻网友的经历之例,论述了“银发族”常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谣言传播
的“易感人群”。
C.文章第三段采用因果论证的方法,分析了谣言文章得到“银发族”的青睐,是因为抓住了老年
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
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谣言在老年人朋友圈的扩散,是“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
的关切心态等社会心理造成的。
3.作为使老人们免受网络谣言侵害的举措,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为避免“银发族”陷入谣言陷阱,相关部门机构必须做好权威信息的供给,积极解疑释惑,传
播科学知识。
B.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以及整个社会舆论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创造一个更加清朗
的网络新天地。
C.儿女要多陪伴父母,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教会老人使用新技术来增强其抵御网络谣言
的能力。
D.网络平台应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各类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D
2.D
3.C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2021 届高三 4 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历久弥新的问题。没有安全作为保障,发展就
无从谈起;没有发展作为动力,安全也难以为继。只有国家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为发展创造和谐稳
定的内外部环境,在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提高捍卫安全的能力水平,实现安全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社会治理能否持久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这是检验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的一块
“试金石”。当前,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在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需要的同时,也积累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大数据的发展方便了居民生活,但蓄积了隐私泄
露的风险;网约车便利了居民出行,但增加了出行安全的风险;移动支付化解了没带现金的尴尬,
但积累了“无现金”社会的伦理道德风险。电子商务、移动出行、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所引
发的许多争议,本质上都是发展与安全的问题,都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下寻求一种动态平
衡——既给新业态新模式足够的创新和发展空间,又不至于放任其野蛮生长,威胁民众乃至国家的
长远利益。
安全需要发展,发展必须安全,促进二者实现动态平衡,正是社会进步的一般规律。马克思通
过阐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一基本原理,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步迈向更高级社会形态
的运行机制。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起初的适
应,到后来的不适应,又到新的适应……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中发
展与安全动态平衡的辩证图景。
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的鲜明特色。习总书记提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
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
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这 11 种安全要素相互作用又高度关联,只要任何一种安全要
素面临威胁,其所产生的风险连锁联动效应则可能牵扯到其他一种或多种安全要素,进而产生结构
性矛盾、系统性危机。我们既要密切关注现实可见的安全风险,还要有强有力的举措,创新全程跟
踪式的常态化治理机制,应对日益显现的新型安全风险、
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要坚持系统思维,在构建大安全格局中妥善应对那些错综复杂、
盘根错节的结构性风险。当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社会转型分化之快与新的结构整合机制发
育线慢之间形成的不同步、不协调、不适应,必然引起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
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其中结构性风险就是发展和安全失衡问题的集中体现。例如,由恐怖主义导致
的安全风险并非单一的境外安全问题,而是境内外安全风险相互交织而产生的综合性后果。就带有
非传统安全特征的生态安全风险而言,在一定情形下,水体成空气的跨境污染有可能导致国家间关
系紧张,进而使这种非传统安全风险最终演变成传统的国家政治安全风险。
“安而不忘危,存而下忘亡,治而不忘乱。”中国是世界舞台上的一个大国,实现民族复兴必然
要求下断创新、开拓进取,但同时又要坚决避免犯“颠覆性错误”,这就要求充分运用系统性思维,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富于前瞻性地统筹应对国家安全风险中深层次、多维度、复杂化的结构
性风险。从根本上说,“稳中求进”就是要处理好“稳”这个“不变”与“进”这个“变”的关系,
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风险挑战,力图保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推
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摘编自杨海《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光明日报》2020. 12. 16)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发展和安全的平衡问题是人类历史的永恒话题,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动力。
B.检验社会治理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关键看是否达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
C.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既要关注现实可见的安全风险,也要积极应对逐渐显露的新型安全风险。
D.发展和安全的失衡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而这些问题最终又集中表现为结构性风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大环境,指出了发展与安全动态平衡问题的重要
性。
B.文章列举“网约车”“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为的是证明新业态模式已经引发许多争议。
C.文意采用举例论证,用马克思阐明社会基本矛盾的典型事例,论证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
D.针对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促进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的具体措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左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安全因素是社会稳步发展的前提,只有首先解决了安全向题,才能
谈得上发展问题。
B.新业态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寻求一种动态平衡,既要努力争取足够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又不能无序发展。
C.“安全”与“发展”是一对矛盾,人类社会的演进就是在不断地解决二者的矛盾,构建“安
全与发展”的动态平衡。
D.中国要实现民族振兴,就必须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
动态平衡关系。
1.B(“检验社会治理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关键看是否达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错
误,由“社会治理能否持久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这是检验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的
一块‘试金石’。”可知,是社会治理来检验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故选 B。)
2.A(B.“文章列举“网约车”“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为的是证明新业态模式已经引发
许多争议。错误,由原文“例如大数据的发展方便了居民生活,但蓄积了隐私泄露的风险;网约车
便利了居民出行,但增加了出行安全的风险;移动支付化解了没带现金的尴尬,但积累了“无现金”
社会的伦理道德风险。电子商务、移动出行、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所引发的许多争议,本质
上都是发展与安全的问题”可知,论证的应该是新业态模式方便了居民生活,但蓄积了隐私泄露的
风险。C.“论证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错误,由“马克思通过阐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这一基本
原理,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逐步迈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运行机制。”可知论证了人类社会
从原始社会逐步迈向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运行机制。D.“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促进安全与发展良性互动
的具体措施”错误,由“‘稳中求进’就是要处理好‘稳’这个‘不变’与‘进’这个‘变’的关系,
以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风险挑战,力图保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推
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可知,作者只是在宏观上提出措施。故选 A。)
3.A(“只有首先解决了安全向题,才能谈得上发展问题。”错误,由“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问
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历久弥新的问题。没有安全作为保障,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发展作为动力,
安全也难以为继。”可知,安全和发展是相互依存的。故选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