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天津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ID:679027

大小:132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1-04-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题 天津市河西区 2021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 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 “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②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 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吏据白:“节家 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而宾客 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 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吏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 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 所属托,艺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③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艺,不敢发言, 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 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 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 ④后为大司农。芝奏曰:“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方今二虏未灭,师 旅不息,国家之要,惟在谷帛。专以农桑为务,于国计为便。”明帝从之。 ⑤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 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选自《三国志·魏书》)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 诡责:要求 B.县掾吏穷困 穷困:贫穷 C.师旅不息 师旅:战争 D.不矜廉隅 廉隅:品行方正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贼至,以刃临芝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犯教而闻,吏之祸也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C.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出为盗贼,入乱吏治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 B.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 C.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 D.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司马芝“为政有方”的一组是( ) ①母老,唯在诸君 ②勋与芝书, 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 ③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④居南方十余年,躬耕 守节 ⑤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 ⑥专以农桑为务,于国计为便 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②⑥D.③⑤⑥ 1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芝避乱荆州时,在鲁阳山遇到了贼寇,同行的其他人都撇下亲人逃跑了,只 有他守护着老母亲,他的言行使贼寇放弃了对他的伤害。 B.司马芝担任菅长时,派遣郡主簿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服兵役,掾吏认为此事必不 成,虽然刘节百般阻挠,但最终王同等人还是服了兵役。 C.宫中的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不敢开口讲,就想通过他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然 而董昭没有帮太监的忙。 D.司马芝在担任大司农时,提出治国应当以农业为本,抑制工商业的发展,他的主 张获得了皇帝的支持。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为大宗,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 (2)与宾客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13.阅读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司马芝为政的特点。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最好的方法是把 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 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 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整体感知非常重要,从大局着眼,从小处入手, 注意动词的分布,根据动词确定主宾的位置,再联系虚词与固定句式进行划分。做选择题还 可利用排除法。 (4)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对题干所给句子进行翻译,理解句 意,然后判断该句能否表明司马芝“为政有方”。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选项 逐一进行分析,最重要的是要在文中找到和选项对应的相关句子,然后仔细比对,判断正误。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 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 清晰。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审清题干要求, 然后带着问题到文中寻找并筛选出与之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最后进行归纳概括。 【解答】(1)B.穷困:处境艰难、走投无路。译为:县里的掾史没有办法。 故选:B。 (2)A.以,前一个是介词,用;后一个是介词,因为。B.之,前一个是助词,的;后一个 是代词,它,它们。C.者,两个都是名词,……的人。D.为,前一个是动词,做;后一个是 介词,替,给。 故选:C。 (3)句子大意是:君王能设定法令,不能使官吏一定不违犯。官吏能违犯法令,而不能使 君王一定听不到。句中“设教”,作“君能”的宾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A、C 两项;“必不犯也”作“吏”的谓语,句子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D 项。 故选:B。 (4)①句是表明孝顺,②句是刘勋的行为,④句是闲居时坚守节操。 故选:D。 (5)B.“最终王同等人还是服了兵役”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二段中说“即以节代同行”, 是刘节服了兵役。 故选:B。 (6)①大宗,大家族;每,常常;与,参加;怨望,怨恨;闻,使……闻,使……听说。 译文:您是大家族,然而宾客常常不参加兵役,已经让老百姓怨恨了,或许关于你的不好的 流言会使上面听到。 ②可,符合;面,名词作状语,当面;折,驳斥;短,形容词用作名词,不足。译文:与宾 客谈论,有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便当面驳斥对方的不足,离开以后就不再说任何别的话了。 (7)从第二段看,司马芝担任菅长时,派遣郡主簿刘节的宾客王同等人服兵役,刘节百般 阻挠,掾吏认为此事必不成,但司马芝把公文快马送到济南,向太守郝光详细地陈述刘节的 罪状,最终使刘节等人服了兵役。后来司马芝迁任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是 司马芝治理的旧郡的将领,他的宾客子弟在边界多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写信托付很多事, 司马芝不给他回信,所有的事全都按照法规来办理。从这两件事均可看出他为政不畏豪强, 秉公执法。从第三段看,宫中的太监想托司马芝办事,不敢开口讲,就想通过他妻子的伯父 董昭传话,然而董昭也很害怕他,所以就没有帮太监的忙。从这看出他性格耿直,不徇私情。 答案: (1)B (2)C (3)B (4)D (5)B (6)①您是大家族,然而宾客常常不参加兵役,已经让老百姓怨恨了,或许关于你的不好 的流言会使上面听到。 ②与宾客谈论,有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便当面驳斥对方的不足,离开以后就不再说任何别 的话了。 (7)司马芝为政不畏豪强,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参考译文: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年少为书生,在荆州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遇到了贼寇,同行 的人都抛弃了老弱逃跑,唯独司马芝坐着守护老母亲。贼寇到了,用刀逼迫司马芝,司马芝 叩头说:“母亲老了,就看各位了!”贼说:“这是个孝子,杀了他不道义。”于是能够免 遭杀害,用鹿车推上母亲。在南方呆了十余年,亲自耕种坚守节操。 太祖平定了荆州,让司马芝担任菅长。当时天下刚刚建立,很多人不遵守法律。郡主簿 刘节,是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郡做盗贼,入郡就扰乱官吏办公。不久,司马芝差遣刘 节的宾客王同等人参军服兵役,掾吏根据情况禀告司马芝说:“刘节家从来就没有服过徭役, 如果到时候藏匿,你一定会为事情办不成负责任。”司马芝不听,给刘节写信说:“您是大 家族,然而宾客常常不参加兵役,已经让老百姓怨恨了,或许关于你的不好的流言会使上面 听到。现今调遣王同等人服兵役,希望你按时派遣。”兵已经集结在郡,然而刘节藏了王同 等人,就命令督邮以军队要出发来要求县里,县掾吏实在没有办法,就乞求代替王同。司马 芝就把公文快马奔驰送到济南,详细地陈述刘节的罪状。太守郝光一向尊敬信任司马芝,就 让刘节代替王同服兵役,青州人称司马芝为“让郡主簿服兵役”。后来迁任广平令。征虏将 军刘勋,贵宠骄豪,又是司马芝治理的旧郡的将领,宾客子弟在界数次犯法。刘勋给司马芝 写信,不留姓名,而托付很多事,司马芝不给他回信,所有的事全都按照法规来办理。后来 刘勋因为不守法律而被诛杀,和他有关系的人都获罪,然而司马芝因为不理他而被称赞。 黄初中,入朝担任河南尹,抑制豪强,扶助弱者,私人请托从不理会。恰好宫中太监想 拿事请托司马芝,不敢对他说,就通过司马芝的妻子的伯父董昭传话。董昭也很怕司马芝, 不替他沟通。司马芝对众位属下教导说:“君王能设定法令,不能使官吏一定不违犯。官吏 能违犯法令,而不能使君王一定听不到。设定法令却有人违犯,这是君王的无能;违犯法令 却让君王听到了,这就是官吏的灾祸。君王在上无能,官吏在下遭受灾祸,这就是政事不能 治理的原因呀。各位难道能不严格要求自己吗?”于是下属都自我勉励。 后来担任大司农。司马芝上奏说:“君王治理国家,以农业为本抑制工商业的发展,一 定要重视农业粮食。如今两方敌虏没有消灭,战争没有停止,国家的机要,在于谷帛。专门 把农桑作为重要的事务,在国家的策略方面是很有利的。”明帝听从他。 司马芝性格耿直,不夸耀自己的品行方正。与宾客谈论,有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便当 面驳斥对方的不足,离开以后就不再说任何别的话了。在官位上去世,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 从魏到今担任河南尹的官员没有能比得上司马芝的。 【点评】文言文翻译是高考的必考点。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 “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 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 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天津市红桥区 2021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 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 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 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 诋他人之.不能知。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①之中,反 不若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又其甚者,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 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以此为术,而安得有 诗乎?此诗之一变也。 他山吴氏,年近八十矣,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因相与论诗。余曰:“君之诗宗何代乎? 曰:“否。”“僻事以为奥,奇字以为古乎?”曰:“否。”“然则君之诗可观.矣。”因出以.示余。 余为择别其合者若干首。他山晼晚②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 名者。余与世论诗多不合,而独喜他山所见略与余同,而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盖余昔读 书山中,时当初夏,百鸟之噪于檐际者不绝也。一日黄鹂来为数啭百鸟皆喑已而争逐使之去 复相与音鸣如故。余也方为黄鸟之远去,而他山犹欲争名于燕雀啁啾之间乎?他山曰:“吾以 待之后也。”因书而归.之。 (选自清·戴名世《吴 他山诗序》) 【注】:①坛坫:古时盟会的场所。 ②晼晚:日将西,日将暮。 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虽其辞为方言鄙.语 鄙:轻视 B. 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 訾謷..:攻讦,诋毁 C. 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观:欣赏 D. 因书而归.之 归:赠给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而诋他人之.不能知 /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 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之中 / 师不必贤于.弟子 C. 而.不知者以博雅称之 /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D. 因出以.示余 /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合理的一项是(3 分) A. 一日黄鹂来 / 为数啭百 / 鸟皆喑已 / 而争逐使之去 / 复相与音 / 鸣如故 B. 一日 / 黄鹂来 / 为数啭 / 百鸟皆喑 / 已而争逐使之去 / 复相与音鸣如故 C. 一日黄鹂 / 来为数啭百鸟皆喑 / 已而争 / 逐使之去 / 复相与音 / 鸣如故 D. 一日 / 黄鹂来 / 为数啭百 / 鸟皆喑已而 / 争逐使之去 / 复相与音鸣如故 10.下列句子全都体现作者认为“他山犹欲争名”的一组是(3 分) ① 杖而访我于姑苏寓舍 ② 僻事以为奥 ③ 奇字以为古 ④ 然则君之诗可观矣 ⑤ 他山顾欲得余言以为重 ⑥ 吾以待之后也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⑤⑥ D. ③④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本文是戴名世为吴他山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其中,作者也谈到诗歌创作的主张。 B.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农夫细民之歌谣,并将其定位为方言鄙语,认为其一无是处。 C. 吴他山年近八十,过来拜访作者。作者与之论诗,觉得他的诗颇有可观的地方。 D. 作者婉转地讽刺了吴他山与当世之人争名的做法。对此,吴他山是不予认可的。 第 Ⅱ 卷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本卷共 12 小题,共 117 分。 四、(25 分)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务为不可解之辞,而用事则取其僻,用字则取其奇,使人茫然不知所谓。(4 分) (2)他山晼晚不遇,策杖行吟,时时惧其诗之不传,盖犹不能忘情于名者。(4 分) 13. 作者在选文中提出了哪些与诗歌创作有关的见解主张?(3 分)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 合句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 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找到与之相关的段落,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 (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 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 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 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解答】(1)A.“鄙:轻视”错误。“虽其辞为方言鄙语”的意思是“虽然它的言辞是方 言俚语”,所以“鄙”的意思是“粗俗”。 故选 A。 (2)A.两个“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第一个“于”,介词,在;第二个“于”,介词,表比较,比。 C.第一个“而”,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然而;第二个“而”,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就。 D.第一个“以”,介词,把;第二个“以”,介词,用。 故选 A。 (3)时间状语单独存在,“一日”后断句,排除 AC。“黄鹂”作“来”的主语,中间不能 断开,排除 C。“百”修饰“鸟”,中间不能断开,“百鸟”作“喑”的主语,排除 D。故 选 B。句子翻译:一天,一只黄鹂飞来,啼鸣数声婉转悠扬,百鸟都不出声了,不久争着驱 逐让它离开,又一起像刚才一样鸣叫。 (4)②“僻事以为奥”是作者谈论诗作的特点。 ③“奇字以为古”是作者谈论诗作的特点。 ④“然则君之诗可观矣”是对他山诗作的评价。 这三点都是在谈“诗歌”,没有涉及“争名”。 故选 C。 (5)B.“认为其一无是处”错误,由原文“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 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有意义之存”可知,我游历四方,往往听到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 感的歌谣,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可在当时也有存在的意义。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在当 时也有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一无是处。 (6)①务:非要;为:选用;事:史事典故;僻:偏僻;奇:不常见。译文:非要选用(让 人)不可理解的词语,而在运用史事典故的时候,就一定选取那些偏僻(不大为人所知)的, (诗中)用的字则一定选用那些奇怪(不常见)的,让人茫茫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说 了什么。 ②不遇:没受到重用;策:拄着;惧:担心;盖:大概;犹:还是。译文:人到暮年的吴他 山,没(因自己的才华)受到重用,拄着拐杖,边走边吟(自己写的诗),时时刻刻担心自 己的诗歌不会流传后世,大概还是摆脱不了要扬名后世的想法。 (7)由原文“余游四方,往往闻农夫细民倡情冶思之所歌谣,虽其辞为方言鄙语,而亦时 有意义之存。其体不出于比、兴、赋三者。乃知诗者,出于心之自然者也”可知,我游历四 方,往往听到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的歌谣,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可在当时也有存在 的意义。它们的体式不是从比、兴、赋三者中脱出的。才知晓诗歌应该从内心中自然而然地 流出。由此可知,作者主张诗应“出于心之自然”,反对为了博取声名而有意为诗。 由原文“世之士多自号为能诗,而何其有意义者之少也!盖自诗之道分为门户,互合訾謷, 意中各据有一二古人之诗以为宗主,而诋他人之不能知”可知,世间的士人很多自称能够作 诗,可是为什么有意义的诗很少呢?大概自从诗歌的学说分为同宗派,就相互诋毁,心中各 自据有一两位古人的诗把它作为宗主,反而诋毁别人不能知晓。由此可知,作者以为有意为 诗,必然流于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模拟剽窃。 由原文“是其诗皆出于有意,而所为自然者,已汩没于分门户、争坛坫之中,反不若农夫细 民倡情冶思之出于自然,而犹有可观者矣”可知,这些诗都是刻意为之,而所做的自然流露 情感的诗,已经淹没在争夺宗派盟主之中,反而不如普通百姓提倡的表达思想情感的诗出于 自然,还有可以欣赏的地方。由此可知,作者认为看到的某些作品,远不如“农夫细民”之 作来的“自然”。 答案: (1)A (2)A (3)B (4)C (5)B (6)①非要选用(让人)不可理解的词语,而在运用史事典故的时候,就一定选取那些偏 僻(不大为人所知)的,(诗中)用的字则一定选用那些奇怪(不常见)的,让人茫茫然(摸 不着头脑),不知道说了什么。 ②人到暮年的吴他山,没(因自己的才华)受到重用,拄着拐杖,边走边吟(自己写的诗), 时时刻刻担心自己的诗歌不会流传后世,大概还是摆脱不了要扬名后世的想法。 (7)①作者主张诗应“出于心之自然”,反对为了博取声名而有意为诗。 ②作者以为有意为诗,必然流于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模拟剽窃。 ③作者认为看到的某些作品,远不如“农夫细民”之作来的“自然”。 参考译文: 我游历四方,往往听到普通百姓表达思想情感的歌谣,虽然它的言辞是方言俚语,可在 当时也有存在的意义。它们的体式不是从比、兴、赋三者中脱出的。才知晓诗歌应该从内心 中自然而然地流出。世间的士人很多自称能够作诗,可是为什么有意义的诗很少呢?大概自 从诗歌的学说分为同宗派,就相互诋毁,心中各自据有一两位古人的诗把它作为宗主,反而 诋毁别人不能知晓。这些诗都是刻意为之,而所做的自然流露情感的诗,已经淹没在争夺宗 派盟主之中,反而不如普通百姓提倡的表达思想情感的诗出于自然,还有可以欣赏的地方。 还有那更过分的:一定要写不能理解的文辞,用典就要求取那生僻的,用字就要求取那奇怪 的,让人茫然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而不知晓的人却用广博文雅称赞他们。把这些作为方法, 怎么能够得到好诗呢?这是写诗的一个变化。 吴他山年龄将近八十,拄着拐杖到姑苏寓舍来拜访我,于是和他一起谈论诗歌。我说: “您的诗,尊奉什么派别吗?答:“没有。”“引用生僻的典故把它看作深奥,采用奇怪的 字把它看作古拙吗?”答:“不。”“既然如此,那么您的诗可以欣赏了。”于是拿出诗把 它给我看。我给他选择区别于其他人的,符合没有宗主、不奇不奥的若干首诗。他山年岁很 大,不被人了解,拄着杖杖行走吟咏,时时惧怕他的诗歌不能流传,大概还不能对声名忘怀。 我和当世之人论诗看法多有不合,却唯独喜欢他山的见解和我大略相同,他山只想得到我的 话,并把我的话认为是重要的。昔日,众人在山中读书,当时正值初夏,屋檐下百鸟聒噪之 声不绝。一天,一只黄鹂飞来,啼鸣数声婉转悠扬,百鸟都不出声了,不久争着驱逐让它离 开,又一起像刚才一样鸣叫。我正为黄鸟远远离开而惋惜,而他山还想在燕雀鸣叫之间争夺 名声吗?他山说:“我用它等待理解我的后来人。”因而写了这篇序赠送给他。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 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 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 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 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 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 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天津部分区 2021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检测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童心说 ①(节选) 李贽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 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 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 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 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 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 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 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 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 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 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 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 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 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 ②。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 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 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 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 《孟》乎! 注:①李贽一直抨击程朱理学(即文中的“闻见”“道理”)。明神宗万历十四 年有人写信说他“以安乱真、教坏毒世”,李贽大为恼火,写下这篇文章反驳其指责。 ②矮人何辩,这里以演戏为喻,矮人根本看不到,就无法分辨了。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障:雍蔽,堵寒 B.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卒:终于,最终 C.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 至:达到 D.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 业:文章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吾尝终日而思矣 B.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C.言虽工,于我何与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 哉 D.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 窃为大王不取也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项是( ) A.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 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B.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 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C.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 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D.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 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10.下列句子不能直接证明“童心”重要作用的一项是( ) A.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B.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C.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 D.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先对“童心”作出明确的解释,接着探究人的童心失去的原因。 B.作者反对程朱理学,认为那些“闻见”和“道理”是读书识义理的障碍。 C.如果一个人不具有美好品质和真才实学,也就说不出有道德修养的真话。 D.只要发自于人的真心,即使那些参加科举的八股文,也能成为千古美文。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2)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 1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人失去“童心”的原因。 7.C 8.A 9.D 10.D 11.B 12.(1)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童心已经被雍蔽,而让那些从外部获得的闻见、 道理入住了自己的内心。(2)所以,我对那些发自自己童心的文章有深刻感受,还 说什么“六经”,还说什么《论语》《孟子》呢! 13.(1)闻见、道理日益增多,并占据了内心。(2)知道了美名的好处而又想发扬 光大。(3)知道了恶名的丑陋而又想加以掩盖。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 C.“至文”的意思是“绝妙文章”,“至”在这里是“达到顶点”“绝妙”的意思。 故选 C。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A.均为连词,表修饰。 B.连词,既然/连词,与“又”搭配,表示并列。 C.连词,即使/连词,虽然。 D.动词,成为/动词,认为、以为。 故选 A。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何也”是完整的疑问句,其后应该断开,排除 AB;“无……非文”与前文“无…… 不文”对应,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故选 D。 1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是讲述圣人著书立言的作用、目的并非“障 其童心”,不能直接证明“童心”重要作用。 故选 D。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B.“认为那些‘闻见’和‘道理’是读书识义理的障碍”错误,作者只是认为阅读那 些宣扬“闻见”“道理”的书会成为童心的障碍。 故选 B。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1)所以者何,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呢;以,因为;既障,已经被雍蔽。 (2)因是,由此;童心者之自文,发自自己童心的文章,于童心者之自文,状语后 置。 1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位置内容的能力。 本题涉及的内容是“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 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 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考生抓住其中的“道理闻见日以益多”“而以为主于其内 而童心失”“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 之”进行翻译归纳即可。 参考译文: 所谓童心,是绝对不掺假的纯正的心,这是人生初始阶段的本性之心。如果失掉 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 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 心灵的本源。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那么,童心为什么会贸然失落呢? 在人的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学到更多 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的闻见和理性的道理一经入主人的心灵之后,童 心也就失落了。久而久之,做得的道理、闻见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 益扩大,从而又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 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也就不复存在了。人的闻见、道理,都是通过 多读书,多明理才获得的。可是,古代的圣贤又何尝不是读书识理的人呢!关键在于, 圣人们不读书时,童心自然存而不失,纵使多读书,他们也能守护童心,不使失落。 绝不像那般书生,反会因为比旁人多读书识理而雍塞了自己的童心。既然书生会因为 多读书识现而雍蔽童心,那么圣人又何必要热衷于著书立说以至于迷人心窍呢?童心 一旦雍塞,说出话来,也是言不由衷;参与政事,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成文章, 也就无法明白畅达。其实,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 然流露的话,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到。原因是什么呢?就是 因为童心已经被雍蔽,而让那些从外部获得的闻见、道理入住了自己的内心。 既然以闻见道理为本心,那么说的话就成了闻见道理的翻版,而不是出自童心的 由衷之言。哪怕他说得天花乱坠,跟我又有什么相干。这难道不是以假人说假话,办 假事,写假文章吗?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也就无不虚假了,由此去对假 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肯定信以为真;给假人谈假文章,必然赞 赏备至。这可真是无处不假,便无所不喜呀!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还分辨得出 真伪。既然这样,那么即使是天下的绝妙文章,因被假人忽视埋没而后人无从得知的, 不知有多少。原因何在?因为天下的好文章,没有不是发自童心的。如果童心常在, 那些所谓的闻见、道理就会失去立脚之地,那么,任何时代,任何人,任何体裁都可 以写出极好的作品来。 诗歌,何必一定推崇《文选》;散文,何必非得看重先秦。古诗演变成六朝诗外, 近体格体,古文也发展为唐朝传奇,金代院本,元人杂剧,《西厢记》,《水浒传》, 还有当今应科举的八股文,凡是讲求圣人之道者都是古今杰出的文章,绝不能以时代 先后为标准,厚古薄今。所以,我对那些发自自己童心的文章有深刻感受,还说什么 “六经”,还说什么《论语》《孟子》呢! 天津市南开区 2021 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 开皇九年,春,正月乙丑朔,贺若弼自广陵引兵济江。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 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陈人觇之,以为内国无船。弼又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 广陵,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隋兵大至,急发兵为备,(1)既知防人交代,其众 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又使兵缘江时猎,人马喧噪。故弼之济江,陈人不觉。韩擒虎 将五百人自横江宵济采石,守者皆醉,遂克之。 庚午,贺若弼攻拔京口,执.南徐州刺史黄恪。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 酒者,弼立斩之。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贺 若弼乘胜至乐游苑,鲁广达就擒。诸门卫皆走,弼夜烧北掖门入,闻韩擒虎已得陈叔宝,呼 视之,叔宝惶惧,流汗股栗,向弼再拜。弼谓之曰:“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乃.礼也。入 朝不失作归命侯,无劳恐惧。”既而耻功在韩擒虎后,与擒虎相诟,挺刃而出;欲令蔡徵为叔 宝作降笺,命乘骡车归己,事不果。弼置.叔宝于德教殿,以兵卫守。 辛酉,命贺若弼登御坐,赐物八千段,加位上柱国,进爵宋公。贺若弼、韩擒虎争功于 帝前。弼曰:“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韩擒虎略不交陈, 岂臣之比!”擒虎曰:“本奉明旨,令臣与弼同时合势以取伪都,弼乃敢先期,逢贼遂战,致 令将士伤死甚多。臣以轻骑五百,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任蛮奴,执陈叔宝,据其府库, 倾其巢穴。弼至夕方扣北掖门,臣启关而纳之。斯乃救罪不暇,安得与臣相比!” 弼位望隆重,兄弟并封郡公,为刺史,列将,家之珍玩,不可胜计,婢妾曳罗绮者数百, 时人荣之。 开皇二十年,春,三月,辛卯,(2)贺若弼复坐事下狱,上数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 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既而释之。 大业三年,光禄大夫贺若弼亦私议宴可汗太侈,并为人所奏。帝以为诽谤朝政,贺若弼 坐诛,弼妻子没官为奴婢。 (节选自《资治通鉴·隋记》) (贺若弼)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 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 诫以慎口。 弼自谓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许。既而杨素为右仆射,弼仍为将军,甚不平,形 于言色,由是免官,弼怨望愈甚。后数年,下弼狱,上谓之曰:“我以高颍、杨素为宰相, 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是何意也?”弼曰:“颍,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 知其为人,诚有此语。”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上惜其功,于是除名为民。 (节选自《隋书列传十七》)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营幕被.野 被:遍及 B.执.南徐州刺史黄恪 执:捉拿 C.弼置.叔宝于德教殿 置:释放 D.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 当:判处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先是弼以.老马多买陈船而匿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小国之君当大国之卿,拜乃.礼也 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C.与擒虎相诟,挺刃而.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 君因.我降, 与君为兄弟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B.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C.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D.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10.下列句子分为四组,表现贺若弼善战又贪功的一项是( ) A.①买弊船五六十艘,置于渎内。 ②欲令蔡徵为叔宝作降笺,命乘骡车归己。 B.①诸门卫皆走,弼夜烧北掖门入。 ②汝每倡言,云此二人惟堪啖饭耳。 C.①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 ② 弼仍为将军,甚不平,形于言色。 D.①弼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酤酒者,弼立斩之。 ②韩擒虎略不交陈,岂臣之比!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恰当一项是( ) A.贺若弼先悄悄卖了军中老马大量购买南陈的船只,又大张旗鼓买了五六十只破船,以达到 积蓄力量、麻痹敌人的目的。 B.贺若弼与韩擒虎互相配合渡过长江,而在取得胜利之后,又为抢夺战功互相诋毁,刀兵相 见。 C.贺若弼为隋灭亡南陈立下汗马功劳,得以加官进爵,生活奢侈,但贺若弼自以为是,对个 人名利耿耿于怀。 D.贺若弼的父亲因被陷害而死,死前表明自己的志向并警戒儿子要出言谨慎,而贺若弼急功 傲物,终不免杀身之祸。 四、(25 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4 分) (2)贺若弼复坐事下狱,上数之曰:“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 太猛。”(4 分) 13.请结合文本分析贺若弼被杀的原因。(3 分) 7.C 放置 8. A 以,介词,用;B 副词,辅助判断\副词,才;C.修饰关系\递进关系;D.于是,连词\ 介词,通过。 9.B 所俘获六千余人\弼皆释之\给粮劳遣\付以敕书\令分道宣谕\于是所至风靡 10.A B.①入城的叙述②傲物 C①争功之词②嫉妒心太猛 D①军纪严明②贪功 11.B“贺若弼与韩擒虎互相配合渡过长江”,原文没有“互相配合”的叙述,“又为抢夺战功 互相诋毁,刀兵相见”,原文没有“刀兵相见”的叙述。 12.(1)随后知道隋军换防交接,就将已经聚集的军队解散;后来南陈把这种情况当做平常 事\习以为常,不再设置防备。(既,之后,随后;交代,换防交接;以为,把……当做;设 备:设置防备。) (2)贺若弼又获罪而被捕入狱,皇帝列举他的罪状\责备说:“你有三个过分,嫉妒心太过 分;自以为是、贬抑他人太过分;目无尊长太过分。”(坐,因犯……罪,坐事,获罪;数, 列举罪状\责备;猛,过分;自是、非人:认为自己对,认为别人不对。) 13.(1)嫉妒心太过分;自以为是、贬抑他人太过分;目无尊长太过分。 (2)急功傲物,出言不慎。 (3)生活奢侈,家族势力逐渐强大。 要求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天津市河东区 2021 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三、(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 臣等今日中书传谕,奉圣旨宣示宋庠①自辩及求退等事。臣等蒙陛下擢任,处之谏垣②, 惟采取天下公议,别白贤③不肖,敷闻于上,冀.陛下倚任常得其人,以熙大政;不使贪冒非才 者得计,胶固其位,害败于事,乃.臣等之职分,亦陛下所责任者也。固不敢缘私诋欺,变黑 为白,惑乱陛下耳目,动摇大臣爵位,以取奇誉,巧资身计,斯亦臣等所自信,陛下所明照 者也。臣等昨于二月二十三日具.劄子④,论列宋庠自再秉衡轴⑤首尾七年殊无建明少效补报而 但阴拱持禄窃位素餐安处洋洋以为得策;且复求解之际,陛下降诏,未及断章,庠乃从容,遂 止其请,足见其固位无耻之甚也。今乃自辩,谓臣等议论,暗合己意;臣等亦谓庠本意暗合 天下之议论也,斯不近于欺乎?陛下所深察矣。且云无过,则又不然。臣等窃以前代治世, 至于祖宗之朝,罢免执政大臣,莫不以其谟明无效,取群议而行也。何则?执政大臣,与国 同体,不能尽心竭节,灼然树立,是谓之过,宜乎当黜,非如群有司小官之类,必有犯状, 挂于刑书,乃为过也。唐宪宗朝,权德舆为宰相,不能有所发明,时人讥之,终以循默而罢, 复守本官。宪宗聪明仁爱之主也,德舆文学德行之人也。当时罢免,只缘循默,不必指瑕, 未致罪名而然也。至如祖宗朝罢免范质、宋琪、李昉、张齐贤,亦只以不称职,均劳逸为辞. 矣,未尝明过也。近岁方乃摭拾⑥细故,托以为名,扬于.外廷,斯乃不识大体之臣,上惑圣 听,有此举措,非所以责大臣之义也。宋庠岂无细故,臣等不言之.者,盖为陛下惜此事体。 臣等所陈,惟陛下圣度详处。 (节选自 《弹宋庠疏》北宋·包拯) [注]①宋庠(996 年-1066 年),北宋大臣、文学家,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 年),宋庠 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皇佑元年(1049 年),正 式拜相。其后因罪罢相外放,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 ②垣:官署的代称。③白贤:贤能。④劄子:同“札子”,相当于奏折。⑤衡轴:古代天文 仪器的转轴,比喻中枢要职。⑥摭拾:拣拾、拾取。 书《包孝肃弹宋庠疏》后 包公拯弹宰相宋庠疏曰……读之流汗。庠素有才望,不愧科名者,秉衡七年不为久,无 所建明未为罪,又求解不得命乃止,而包公直以“固位无耻”斥之,抑何过之深也!假令当 时宰相才望科名不及庠,秉衡不止七年,而又擅权纳贿,贬贤逢君,无所不至,不但略无补 报而已,则包公更将何以.奋其笔舌乎!观其疏曰:“执政大臣与国同体,不能尽心竭节,灼然 树立,是谓之过,宜乎当黜。”不必指瑕,未致罪名而然。呜呼,乃今而知执政者,苟其罪 不止于瑕末,职不比于循默,久贪大位,塞贤者路,彼固包公所不齿者,又何足以辱公之笔 舌哉! (节选自《解舂集文钞》清·冯景)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冀.陛下倚任常得其人 冀:希望 B.具.劄子论列宋庠 具:撰写 C.均劳逸为辞. 辞:拒绝 D.庠素.有才望 素:向来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臣等之职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扬于.外廷 君幸于.赵王 C.臣等不言之.者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则包公更将何以.奋其笔舌乎 以.乱易整,不武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论列宋庠自再秉衡轴/首尾七年/殊无建明/略效补报/而但阴拱持禄/窃位素餐/安处洋洋/ 以为得策 B.论列宋庠/自再秉衡轴首尾/七年殊无建明/略效补报而但阴拱持禄/窃位素餐安处洋洋/以 为得策 C.论列宋庠/自再秉衡轴/首尾七年/殊无建明/略效补报而但阴拱持禄/窃位素餐安处洋洋/ 以为得策 D.论列宋庠自再秉衡轴首尾/七年殊无建明/略效补报/而但阴拱持禄/窃位素餐/安处洋洋/ 以为得策 10.下列句子不属于包拯弹劾宋庠理由的一组是( ) ①臣等今日中书传谕,奉圣旨宣示宋庠自辩及求退等事。 ②今乃自辩,谓臣等议论暗合已意。 ③执政大臣与国同体,不能尽心竭节,灼然树立,是谓之过,宜乎当黜。 ④非如群有司小官之类,必有犯状,挂于刑书,乃为过也。 ⑤当时罢免,只缘循默,不必指瑕,未致罪名而然也。. ⑥近岁方乃摭拾细故,托以为名,扬于外廷,斯乃不识大体之臣。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②③④ 1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既节选了北宋谏官包拯弹劾宰相宋庠的奏折,又选取了清代冯景看了《包孝肃弹宋庠 疏》的感想,两段文字形成鲜明的对比,观点各不相同。 B.包拯深知以史为鉴的道理,从历史中找论据,在奏折中,他不仅列举了前代唐宪宗时的历 史鉴戒,而且列举了本朝——祖宗朝皇帝罢免范质等人的事例来说明。 C.包拯在奏折中作了明确阐述,他认为一个掌握国家高层权力的人,无功即为过。 D.在官员奢侈庸碌渐成世风的北宋,单纯弹劾一个无所建明的宋庠并不公平,冯景作此文的 目的在于尖锐地指出包拯的偏颇。 四、(25 分) 1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唐宪宗朝,权德舆为宰相,不能有所发明,时人讥之,终以循默而罢,复守本官。 (4 分) (2)执政大臣与国同体,不能尽心竭节,灼然树立,是谓之过,宜乎当黜。(4 分) 13.包拯对于宋庠的弹劾,后人的评论是多元的,有的说他是“从严要求”,也有的说他是“求 全责备”,清代冯景也进行了质疑,对此你怎么看? (3 分) 7.C 8.D 9.A 10.C 11.D 四、(25 分) 12. (8 分) (1)唐宪宗朝时,权德舆做宰相,不能有什么创新,当时的人讥讽他,不久因为依循常规不 发表意见而被罢官,又回去做他原来的官。(“发明”1 分,“讥”1 分,“终以循默而罢”被 动句式 1 分,“本官”1 分,共 4 分) (2)执政大臣与国家结为一体,不能尽心竭力,建立大功德,这就是错误,罢黜他也很适宜。 (“同体”1 分,“树立”1 分,“是谓之过” 判断句式 1 分,“黜”1 分,共 4 分) 13.赞成这是“从严要求”。包拯在奏折中作了明确阐述,他认为,对于掌握国家中枢权力的 高层官员的评价,不能等同于基层干部一定要有触犯刑律、贪赃枉法的罪行与事证(“非如 群有司小官之类,必有违状挂于刑书”),这是因为一个掌握国家高层权力的人,无功即为 过,因为其执政地位的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其施政影响也必然具有根本性、全局性。位高 而权尊,权尊而责重。与其地位、权力相应的是义务与责任。就此而言,包拯所论,并非毫 无道理。 赞成这是“求全责备”。包拯偏偏只对一个虽然无功,至少无过,何况颇有声望的官员揪住 不放?这一行为是否体现了北宋台谏制度的荒唐性,又如何让人赞赏包拯的职业精神?宋庠的 “殊无建明”,可能有制度的缺陷,可能有皇权的制约,可能有同僚的挤压,可能有环境的 影响……把责任归结到宋庠十个人身上,是不公平的。(3 分) [文言参考译文] 臣等今天得到中书省的传话,奉圣旨宣示。宋庠为自己辩解和请求辞官等事情。我们这 些人承蒙陛下的提拔任命,在谏官官署处理这件事。只有采纳听取天下共同的评议,区别清 楚贤能和不贤能,展示给皇上看,希望陛下能得到值得倚重信任的人才,来使政治兴旺。不 让贪财冒进不是人才的人得逞,固守(不该属于)他的官位,对国家大事造成损害,是我们的 职责,也是陛下委托给我们的重任。本来也不敢依随私情诋毁欺骗,把白的说成黑的,惑乱 您的耳目,动摇大臣的爵位,来换取非凡的荣誉,巧取自己的晋身之计,这也是我们所自信 的,也是陛下明察的。我们在昨天二月二十三日撰写奏折,衡量、评定宋庠,从他两次主管 中枢要职,从头到尾已经七年,毫无建树,只是有小小的业绩略补功效。却只是暗中轻易获 得俸禄,窃据高位白吃饭不做事,(反而)心安理得,舒缓自在,认为计谋得逞。并且回复(他) 请求离职的时候,陛下下旨,还没有下定论,宋庠就不慌不忙地停止了他自请离职的请求, 足见他贪恋权位到了多么无耻的地步。现在他竟然为自己辩解,说我们的议论与他的心意暗 中呼应,我们也说,宋庠的本意与天下的议论暗中呼应,这不近似于欺骗吗?希望陛下深入 的体察。至于说没有过错,又不是这样(评判)的。我们私下里认为以前的朝代到本朝历代的 历史,罢免执政大臣,没有不因为他谋略无效,(皇帝 )听取群臣评议,因而把他罢免的。 为什么呢? (因为) 执政大臣和国家结成一体,不能尽心竭力,建立大功德,这就是错误, 罢黜他也很适宜。不能像那些有司小官这类人一样,一定有犯罪情况在刑书上有体现,才是 过错。唐宪宗朝时,权德與做宰相,不能有什么创新;当时的人讥讽他,不久因为依循常规 不发表意见而被罢官,又回去做他原来的官。宪宗,是聪明仁爱的明君;权德舆,是文学有 德行的臣子。当时被罢免,只是因为依循常规不发表意见,不需要指出犯了什么错,没有招 致罪名就这样(被罢免)了。至于像本朝,罢免范质、宋琪、李昉、张齐贤,也只是用他们不 称职,不分勤惰为理由,并没有明言他们的过错。近年才有人挑拣他们的小错误,以此为借 口,在朝廷外宣扬,这是那些不识大体的臣子,向上迷惑您,有这样的举措,不是用来要求 大臣的标准。宋庠难道没有小问题吗?我们不说它的原因,只是为陛下重视这些原则。我们 所说的话,希望陛下考虑裁决。 包拯弹劾宰相宋庠的奏章说……读完不禁流汗。宋庠向来有才华名望,是不愧对科名的 人,执政七年不算太久,没有建树不算是罪过,又是在请求离职没有被批准才不再坚持,但 包公一直用“固位无耻”斥责他,也许责备的有些过分了吧!假使当时宰相才望科名都赶不 上宋庠,执政不只七年,而又专权受贿,排斥贤能巴结君王,无所不为,不只是没有一点功 效罢了,那么包公更要用什么话来批评呢?看他的奏折说:“执政大臣和国家结成一体, 不能 尽心竭力, 建立大功德,这就是错误,罢黜他也很适宜。”不一定要指出犯了什么错,没有 招致罪名就这样(被罢免)了。唉,我想如今那些执政者,如果他们的罪行不只是有毛病,失 职不只于依循常规不发表意见,长久地贪图大的权位,堵塞了贤能人的路,他们本来就是被 包公所看不起的人,又怎么值得玷辱包公的口诛笔伐呢! 天津市河北区 2021 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 训俭示康①(有删节) 司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 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 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 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 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 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 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 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 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 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 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 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 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 “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 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 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 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 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 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 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 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注】①康,司马光之子司马康。 相关链接: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 ——《论语·八佾》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③,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④也。虽违众, 吾从下。” ——《论语·子罕》 【注】①林放:鲁人。②易:仪文周到。③纯:黑色的丝。用麻织帽子比较费工,所以说改 用丝织是俭。④泰:倨傲。 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辄羞赧弃去.之 去:丢弃 B.吾不以为病. 病:疾病 C.枉道速.祸 速:招致 D.人不堪.其忧 堪:经得起,忍受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既入,问其所.来/若属皆且为所.虏 D.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B.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C.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D.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10. 下列各句中能体现司马光节俭品格的一项是 A.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B.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C.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D.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 1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司马光写给儿子的训诫文,作者谈节俭的好处,用种种实例教育儿子 要务行节俭,力戒奢侈。 B.文章首先从自己年轻的时候不喜奢华说起,然后对当时世俗趋向奢靡浪费的现 象提出了批评。 C.作者引用春秋时御孙的话,目的是从理论上说明“俭”与“侈”所导致的必然 后果,使文意更深入一层。 D.司马光并不赞成李文靖、鲁公、张文节三人的行为,他说理透彻,反复运用对 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27 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⑴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 分) 译文: ⑵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 分) 译文: ⑶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3 分) 译文: 13.同样是赞成节俭,孔子对待“俭”的态度有何特点?( 3 分) 12.( 8 分) ⑴ ( 3 分) 有志于探求真理,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为羞耻的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 ⑵ ( 2 分) 但是(只不过)人们的常情,由节俭进入奢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困难。 ⑶ ( 3 分) 节俭就少贪欲:君子少贪欲,就不被外物役使,就可以走正直的道路。 13.( 3 分) ① 孔子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② 孔子推崇节俭的生活方式;③ 孔子对待节俭的态度灵活。 【参考译文】 我本来出身在贫寒的家庭,世代都凭借清白家风相继承。我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从做 婴儿起,长辈把饰有金银的华美的衣服加在我身上,(我)总是因害羞而脸红并扔掉它。二 十岁那年忝列在进士的科名,(参加)闻喜宴,只有(我)不戴花,同年说:“花是君王赐戴 的,不能违反。”(我)才在帽檐上插上一枝花。(我)一向衣服只求抵御寒冷,食物只求饱 肚子,也不敢故意穿肮脏破烂的衣服以表示与一般人不同,以此取得人们的赞扬。只是顺着 我的本性(行事)罢了。许多人都把奢侈浪费看作光荣,我心里独自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 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大方,我不把这作为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骄纵,毋宁 固陋。’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很少。’又说:‘有志于探求真理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 好,为羞耻的读书人,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现在的人却因节俭而 相讥议,认为是缺陷,嘻,真奇怪呀!” 近年风气尤其奢侈浪费,当差的大都穿士人的衣服,农夫穿丝织品做的鞋。我记得天圣 年间我父亲作群牧司判官时,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但有时斟酒三次,斟五次,最多不 超过七次(就不斟了)。酒是向市上买的,水果限于梨、栗子、枣、柿子之类,下酒菜限于 干肉、肉酱、菜汤,食具用瓷器和漆器。当时士大夫人家都这样,人家并不讥笑非议。那时 聚会次数多而礼意殷勤,食物少而感情深厚。近来士大夫家庭,酒如果不是照宫内酿酒的方 法酿造的,水果、下酒菜如果不是远方的珍贵奇异之品,食物如果不是很多品种,食具如果 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约会招待客人朋友。(为了约会招待)往往先要用几个月准备,然后 才敢发请柬。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人们都争着非议他,认为他没有见过世面、舍不得花钱。 因此不跟着习俗顺风倒的人,就少了。唉,风气败坏得像这样,即使是居高位有权势的人不 能禁止,难道忍心助长这种恶劣风气吗? 又听说从前李文靖公作宰相时,在封丘门内修筑住宅,厅堂前面仅仅能让一匹马转个身。 有人说它太狭窄,李公笑笑说:“住宅是要传给子孙的,这里作为我当宰相的厅堂,确实是 狭窄,但是将来用作当太祝、奉礼的,我的子孙的厅堂却已经宽敞了。”参政鲁公当谏官时, 真宗派人紧急召见他,后来在酒馆里找到他,鲁公入宫以后,真宗问他从哪里来,他如实地 回答。皇上说:“你担任的官职作为清高有名望的官,为什么在酒馆里喝酒?”他回答说: “小臣家里贫寒,客人来了没有食具、下酒菜、水果,所以就到酒馆请客人喝酒。”皇上因 为鲁公不隐瞒实情,越发器重他。张文节当宰相时,自己生活享受如同以前当河阳节度判官 时一样,亲近的人有的劝他说:“您现在领取的俸禄不少,可是自己生活享受却像这样节俭, 您虽然自己知道自己确实清廉节俭,但外人对您很有讥评,说您如同公孙弘盖布被子那样矫 情作伪,您应该稍稍随从众人的习惯。”张公叹息说:“我今天的俸禄这样多,即使全家穿绸 缎的衣服,吃珍贵的饮食,还怕不能做到吗?但是人们的常情,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 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我今天的高俸禄哪能长期享有呢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长期保持呢? 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病死了,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 能立刻节俭,那时一定会因为挥霍净尽而弄到饥寒无依,哪里像我作大官或不作大官,活着 或死亡,家中的生活标准都固定像同一天一样呢?”唉,大体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谋远虑, 哪里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御孙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共”就是“同”, 是说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因为如果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 不被外物役使,不受外物的牵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如果少贪欲,就能约束 自己,节约费用,避免犯罪,丰裕家室。所以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如果奢 侈就会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贪图富贵,不走正路,最后招致祸患;没有地 位的人如果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浪费,最后败家丧身:因此,做官的如果奢侈,就 必然贪赃受贿,在乡间当老百姓的,如果奢侈就必然盗窃他人财物。所以说:“奢侈是各种 罪恶中的大罪。” 相关链接: 孔子说:每天一竹笼饭,一瓢冷水,住在一间简陋的破房子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清 贫,而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淡然处之。颜回的品行是多么高尚啊! ——《论语·雍也》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 的富贵,我把它当做天上的浮云。 ——《论语·述而》 放见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啊!从礼节仪式来说,与其奢侈, 不如节俭;从办理丧事来说,与其在仪式上搞得很隆重而完备周到,不如心里沉痛悲哀地悼 念死者。” ——《论语·八佾》 孔子说:“礼帽用麻料来做,是礼制的要求;如今用丝料做,是节俭的方式,我遵从大 众。在堂下见礼叩拜,是礼制;如今改在堂上见礼叩拜,那就显得傲慢。虽然违反众人,我 还是坚持堂下见礼叩拜。” ——《论语·子罕》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 2021 年高三毕业班联考(一)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小题。 (甲)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 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 天下,至嬂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 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 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 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 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 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一战 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 民,转而缘南亩,则富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 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乙)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 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廩虛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 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 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粟者.,民之所归也;粟者, 财之所归也;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 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 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 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 此务粟之功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枯竭 B.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通“疲”,疲乏 C.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安抚 D. 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 拜访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四体康且.直 B. 国胡以.相恤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C. 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 若属皆且为.所虏 D. 粟者.,地之所归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 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B.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 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C.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 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D.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 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10. 《汉书•食货志》中的各句全属于其作者赞同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 ②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③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④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⑤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⑥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⑤ 1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书•食货志》中,作者分析了当时国家的局势和汉代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政策,提出 了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 B. 《汉书•食货志》中,作者从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入手,谈国家不积贮的危害, 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仓廪实而知礼节”。 C. 《管子•治国》认为“兴利”是采取有利于农业的措施,“除害”则是禁止不利于农业的 措施,能“兴利除害”则能得到民心归附。 D. 两篇文章都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 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国家的建议。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2)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13. 甲乙两文“粟多”的作用有何共同点? 【答案】7. D 8. B 9. B 10. D 11. C 12. (1)边远地方有能力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争相造反了。皇上才惊慌不安 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2)到了杀戮人民的程度,人民都是不憎恶的。这都 是致力于粮食生产的功效。 13. 招来远人(人民归附)、国富、民安。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