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语文试题

ID:679060

大小:40.8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4-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大练习 语文 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时量: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得分: 一、白话文阅读(35 分)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近年,许多优秀剧目被重新整理排演。许多年未见于舞台的本戏、折子戏等得以被挖掘,重 现于世人面前,例如“新捏”成的昆曲《桃花扇》、京剧武戏《朝金顶》等。但是有些剧种的剧目丧失了原 有的野气以及应有的烟火气、市井气。一味追求雅致及“诗意”的倾向在当前戏曲界极为普遍,这在很大 程度上造成了剧种的“失味”:草根味、民间性、世俗性消失,地方文化特点不突出,剧种同质化或泛剧种 化、泛戏曲化的倾向严重。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对于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不少剧作家试图做到雅俗共赏,但要实现雅俗共赏太 难了,便索性往“雅”的方向走。而掌舵全剧的导演多是高级知识分子,一旦偏好雅致,剧目的样式也就 被决定了。对剧目的大投入也是一个原因,若舞美精致华丽,其他部门自然予以配合,形成统一风格。而 根本的,在于“雅高于俗”的心理:戏剧工作者在创作辅导与推进传承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渗入了精英 文化意识。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文人趣味偏雅好雅,另一方面也是多年来国内一些专家热衷于引进精英 主义经典理论的结果。他们往往视戏剧戏曲为高雅艺术,并将之等级位阶化。这种等级划分,恰恰阻碍了 戏曲的民间化、大众化,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我们的很多戏剧工作者应辨清“唯美 主义”与“伪美主义”,摒弃双重标准,不能在理论上对戏曲美学、雅与俗的内涵很清楚,但在实践中由于 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一味追求剧目的雅化。 (摘编自《中国文化报》方李珍《警惕当下剧种的“雅化”现象》) 材料二:在戏曲辉煌的年代,看戏是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在给民众持续带来欢乐的过程中,戏曲 也实现了自身的大众化。秦华生认为,近几十年来,戏曲之所以逐渐萎缩,虽然跟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有关,但就戏曲自身而言,娱乐性减弱,跟观众的互动也越来越少,导致了戏曲越来越曲高和寡,脱离民 众。“观众花钱买票进戏园子,首先是找乐子的,而不是花钱去接受说教的。” 新媒体为丰富戏曲的娱乐性提供了手段和路径。比如,越来越多戏曲人开始在网上直播,用全新的方 式表演传统戏曲。像酷狗直播平台的主播庄妃,本是粤剧演员出身,擅长粵剧、京剧、川剧等传统艺术。 入驻酷狗直播后,庄妃将网络直播特效与戏曲结合在一起改编莲花手舞,并在戏曲表演中穿插粤语说唱, 让传统戏曲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和追捧。 戏曲也开始跨界进入网游、手游,把戏曲的娱乐性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比如,武侠手游《楚留香》携 手浙江昆剧团,将昆曲戏服“穿”到了游戏中人物的身上:成年女性款式色调温婉柔美,发饰点翠精美动 人,上身后应了那句“如花美眷”;成年男性款式色调清雅宜人,剪裁潇洒飘逸,体现出“谦谦君子,温润 如玉”的气质。除了服装,昆曲风格的宅邸家具等也被植入游戏中,很多从未接触过昆曲的青少年,却通 过游戏认识了“木兰花·桌”“木兰花·椅”与木质雕花屏风“锁南枝·杂”。 (摘编自“人民网”韩业庭《新媒体为戏曲搭好传承舞台》) 材料三:从中西戏剧形成可以看出,西方戏剧产生于祭祀,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带有宗 教色彩。宗教仪式是庄严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在观看表现神的伟 绩的戏剧时,同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时,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 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祀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却带着 祭祀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 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宗教祭祀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并不大,相对于西方戏剧 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而且,它对多种娱乐手段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娱乐性加强的 过程。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此后,戏曲 走向富贵人家宴请宾朋的堂会,走向农村集市庙会的庙台,走向农村庆丰收的草台,它的观众都是怀着喜 洋洋的轻松心情去俯视它。后来的戏曲中也有具有宗教意味的神仙道化剧,但它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庄 严神圣的宗教氛围。 (摘编自《当代戏剧》张宜昂《俯视与仰视——谈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时,应该处理好雅与俗的关系,不能因为戏曲是高雅艺术,就淡化戏曲的民间化、大 众化等特点。 B.很多的戏剧工作者在理论上对戏曲美学、雅与俗的内涵不清楚,拥有双重标准,以致在实践中一味追求 剧目的雅化。 C.戏曲在过去之所以辉煌,是因为看戏是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当代戏曲之所以衰落,是因为人们的娱乐方 式越来越多。 D.因为戏剧的形成渊源不同,观看戏剧时,西方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中国观众则从心理上的高位置 去俯视戏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重新搬上舞台的昆曲《桃花扇》、京剧武戏《朝金顶》多少丧失了些原有的野气以及应有的烟火气、市井 气。 B.以全新的方式表演传统戏曲,发挥新媒体在丰富戏曲娱乐性方面的作用,能够改善戏曲“脱离民众”的 局面。 C.通过《楚留香》和浙江昆剧团合作的例子可以看出,利用网游、手游也可以推广戏曲,丰富人们的戏曲 知识。 D.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宗教祭祀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 不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的一项是(3 分)( ) A.西方戏剧的观演关系倾向于演出中心制,观众不能干扰演出;中国古代戏曲为观众中心制,观众观看演 出时限制比较少。 B.古希腊戏剧演员和剧作家的社会地位很高,其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中国古代戏曲演员被称为“倡优”, 没有人身自由。 C.西方戏剧偏向写实,以故事为主,语言次之;中国古代戏曲重视审美,故事借用唱调而出,在如诗的唱 词中隐含着故事。 D.西方文艺样式体系中,戏剧艺术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正统文人只把戏曲创作当业余兴趣,绝不 将其收入文集中。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当下传统剧种“雅化”现象的原因。(4 分) 答: 5.三则材料都围绕“中国戏曲”展开讨论,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6 分) 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 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 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 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 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 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 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 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 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 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 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 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 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 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 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 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 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 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 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 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 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 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 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 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 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 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 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 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 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 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 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 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 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 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 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6.下列对本文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选文中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兼用。如详写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略写舅母、李纨等。 B.文中写贾府用晚膳寂然严整,各有丫鬟伺候漱口、盥手、饮茶,这无一不在显示大家族行止的井然有序。 C.在凤姐亮相前先写黛玉心中的“纳罕”,设置悬念,侧面烘托了凤姐的性格,暗示其在贾府的特殊地位。 D.宝玉出场前夕,在黛玉心中唤起“不见也罢”的印象,是以强烈的反差来引起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 7.对《西江月》二词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是指贾宝玉不假矫饰地表现自己的天性,却处处受缚不被理解的苦闷 心境。 B.“草莽”“不通世务”“怕读文章”“偏僻”“乖张”等语,体现了贾宝玉对封建知识分子仕宦道路的厌恶 与挑战。 C.“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这是预示贾家败落后,过惯锦衣玉食生活的宝玉会有一段困苦不堪的 经历。 D.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子弟的代表,这两首词采用幽默含蓄的手法,刻画了贵族纨绔子弟形象,暗含作者的 忧思。 8.王熙凤见黛玉这一段精彩的描写刻画了王熙凤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9.选文主要以林黛玉的视角来叙述,这样的叙述有何作用?(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 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欲。”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 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 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 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 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 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 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 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 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 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 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量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 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 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量为“霸王” B.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量为“霸王” C.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量为“霸王” D.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量为“霸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沛公,对刘邦的尊称,因其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之一。 B.东向,指面东,按古代礼仪,宴席四面设座,面南最尊,次为面东,再次为面北,面西侍坐。 C.参乘,亦作“骖乘”,古时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文中的意思是,樊哙担任刘邦的警卫。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其 130 篇。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选文一记叙了鸿门宴上的斗争,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和勇气的较量,宴会上的情节大 起大落,扣人心弦。 B.刘邦在项羽面前卑词“谢罪”,在宴会上又屈居下座,但他安之若素,瞅准机会逃席而去,表现了他能屈 能伸的性格特点。 C.“按剑而跽”这一微妙动作,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的警戒、惊恐、无措的心态泄露出来,寥寥数字, 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作者善于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在选文一中,樊哙的粗中有细和项庄的勇而无谋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可谓栩栩如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4 分) 译文: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人与非常也。(4 分) 译文: 14.选文二中太史公评“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请简要分析原因。(3 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 15~16 题。 雨霁 何景明① 断雨悬深壁,余雷震远空。 苍林横落日,碧涧下残虹。 万井波光静,千家树色同。 何因共朋好,归咏舞雩风。 【注】①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正德初,因宦官刘瑾擅权而谢病归。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紧扣诗题,从视听角度展现雨霁之初的情景,既描绘出阵雨之后积水难收的画面,又捕捉住转瞬即 已远去的听觉形象。 B.颔联紧承首联,巧用倒装句式,以“横”“下”二字生动描摹出落日斜照青苍树林,一弯彩虹直入碧涧的 雨过天晴的美景。 C.“波光静”暗示雨来之时市井中大小水池并不静,“树色同”则可见雨前各处树木深浅不一,突显出雨霁 后静谧秀美的风光。 D.全诗前六句依时间为序写景,末二句因景抒怀,思接千载,表达了亲近自然的愉悦之情,描写与抒情紧 密关联,脉络清晰。 16.试分析尾联中“归咏舞雩风”用典的妙处。(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春水初融,春风拂面,让人不禁想起《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为我们描绘的画面 “ , 。”古时,在春天到来之际,人们总是像这样沐浴祈雨,冀 望一年的风调雨顺。 (2)《登岳阳楼》中可以和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的诗句是:“ , 。” (3)《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极状皓月朗照下洞庭 湖的广阔无涯,也透露出词人以世间万物的主人翁自居的思想境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对于我在一九五七年的加盟,武汉这座巨大的城市,只如一滴水掉入这长江中一样,可谓雪泥鸿爪。 但对于我来说,它就几乎塑造了我的生命。我常常会想,这座城市有如一本摊开着的书,长江是它的书脊, 南北两岸是它摊开的扉页。而行走的我,穿行在它的街巷中,就仿佛走在它的字里行间一样。我曾经想要 努力地去读懂它的每一行文字的内容,努力去参透沉淀在这些文字深处的寓意,努力去看清落在这些字后 的阴影,努力去获悉在这些字后的故事。我在这样无数次的穿行中成长。成长起来的我深深地明白:有些 东西你是无法读懂、无法参透、无法看清、也无法获悉的。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 尤其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时光一层层地覆盖着它 们,今生今世也无人知晓。 所以,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武汉这座城市?与其他无关,也许只是因为这一次次的探寻,让它成为 我最熟悉的面孔。古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B.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C.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D.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难道武汉不是我的敬亭山吗? B.武汉就是我的敬亭山。 C.武汉不能不是我的敬亭山。 D.我的敬亭山只能是武汉。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阐述自己的观点,首先得把观点想清楚, ① 。只有预先“想明白”,下笔才能“说得清”。很多时 候文章观点含糊不清,牵强附会,很可能是因为自己事先没有“想明白”。而阐述观点时,要使人明白你为 什么要提出这个观点,是要纠正或补充他人的看法,还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意图清楚,观点明确,文章就 容易有一个具体而鲜明的主旨。 ② ,这与写作意图不明有很大的关系。阐述观点的目的是说服人,这 就需要对观点作充分的解释、论证。要仔细推敲观点内在的逻辑结构,以此为纲,选择真实典型能证明观 点的论据;还可以回溯观点形成的过程,一步一步引导读者达到最后的结论, ③ 。从形成观点到写成 文章,可以先打腹稿或列出提纲,把观点的若干方面梳理一下,看看先说哪些,后说哪些,做好安排。几 个方面说完后,适当作点小结,总结并强调自己的观点,起到加深印象或延伸思考的作用。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答:① ② ③ 22.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5 分) 答: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孔子曾自述心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又称 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与颜回乐在何处,所乐何事?作为儒家思想重要内容的“孔颜之乐”,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 着无数人积极探索人生真谛,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 要意义。 语文老师计划在课堂上举行“品孔颜之乐,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 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0-2021 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大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 1.D(A 项,“不能因为戏曲是高雅艺术”错误,材料一原文只说一些专家“往往视戏剧戏曲为高雅艺术”。 B 项,强加因果,材料一原文最后说的是很多戏曲工作者有双重标准,在理论上对戏曲美学、雅与俗的内 涵很清楚,但在实践中却一味追求剧目的雅化。C 项,“当代戏曲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娱乐方式越来越多” 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当代戏曲衰落和戏曲本身关系密切。) 2.A(原文无据。根据材料一,原文只是说昆曲《桃花扇》、京剧武戏《朝金顶》被挖掘改编,重现于世人 面前;“丧失了原有的野气以及应有的烟火气、市井气”的主语为“有些剧种的剧目”。) 3.C(根据材料三,“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最主要的体现即“俯视与仰视”。西方“戏剧演出处在一 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中国戏曲“本质上是一种 娱乐手段……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C 项 仅为中西方戏剧的不同特点,不涉及“观众心态视角差异”。其余三项均能体现西方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是 仰视的、中国是俯视的。) 4.①做到雅俗共赏难度大,剧作家就干脆向“雅”的方向发展。②掌舵全剧的导演有偏好雅致的倾向。③对 剧目的大投入使各部门为配合“精致华丽”的风格不得不追求雅。④戏剧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精英文 化意识的影响,有“雅高于俗”的心理。(每点 1 分)(根据材料可知,答案要点主要集中在材料一第二段, 要注意关键信息的提示,如“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也是一个原因”“而根本的,在于”等,然后进行分条 整合即可。) 5.①材料一主要关注当下剧种的“雅化”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②材料二主要关注新媒体在丰富戏曲娱乐 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③材料三将中西方戏剧进行对比,主要关注中国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俯视。(每点 2 分)(关注材料出处,并抓住每则材料的关键句进行概括。材料一的关键句是“一味追求雅致及‘诗意’ 的倾向在当前戏曲界极为普遍”;材料二的关键句是“新媒体为丰富戏曲的娱乐性提供了手段和路径”;材 料三的关键句是西方“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 角是仰视的”,中国戏曲“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 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 6.A(人物出场时,并未详细写贾母。选文中人物出场时,只有王熙凤、贾宝玉为详写。) 7.D(“刻画了贵族纨绔子弟形象,暗含作者的忧思”说法有误,这两首词作似贬实褒,正文反作,字面上 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是对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赞美和褒扬。) 8.①暗示了她在贾府威重令行,敢于“放诞无礼”的身份地位。②表现了她察言观色、逢迎机巧的性格特点。 ③表现了她喜好弄权的性格特点。④表现了她精明泼辣的性格特点。(每点 1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 9.①林黛玉是初人贾府的客人,由她叙述,有新鲜感,故事显得真切自然。②有利于表现林黛玉细心、敏感、 善于察言观色的性格特点。③贾府主要人物的形象借由林黛玉之眼来展现,也更加生动、丰满。④以林黛 玉一人之眼,串联贾府核心人物,能使情节更为有序、紧凑。(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 理可酌情给分) 10.C(依据文意。) 11.B(“面南最尊,次为面东”错,应为“面东最尊,次为面南”。) 12.B(“警戒、惊恐、无措的心态”错误。) 13.(1)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佩带的玉玦展示给项王(暗示项王),项王默默地毫无反应。(“数” “目”“三”各 1 分,句意 1 分) (2)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别的盗贼的进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故”“他盗”“非常”各 1 分,句意 1 分) 14.因为项羽的败亡在于:①分裂天下,引起争斗;②背关怀楚,失去地利;③放逐义帝,诸侯叛乱;④专 恃武力,失去民心;⑤自矜功伐,不善用人。(每点 1 分,任答三点即可) 15.D(“全诗前六句依时间为序”错误。诗歌首、颔联是依时间为序,但颈联则从野外写到市井,是以空间 为序。) 16.①用典巧妙自然,舞雩台本就是求雨的祭坛,由眼前的雨霁清景联想到曾皙之志自然贴切,不着痕迹。 ②借用典故含蓄蕴藉地体现了作者的高情雅致,有着与古代圣贤情志相随的会心之感,表达了对礼乐社会 的向往与赞美。③借古抒怀表达归隐之乐。作者虽然仕途不畅,但能够归隐田园,与朋好君子一起享受山 水之美也是一种追慕先贤的美好体验。(每点 2 分,从语言凝练、家国情怀、诗人形象等角度答题也可以酌 情给分) 17.(1)浴乎沂 风乎舞雩(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3)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18.D(A 项未使用修辞手法;B 项运用借代;C 项运用用典;D 项和例句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 19.B(“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武汉这座城市”“让它成为我最熟悉的面孔”,交代了“我”喜欢武汉及原因。 结合古诗内容“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分析,此处可以更进一步强调“我”对武汉的喜欢,用一般陈 述句即可,如“武汉就是我的敬亭山”。A 项,用否定的反问句,虽表肯定,但没有陈述句表述直接。C 项, 双重否定,虽表肯定,但啰嗦。D 项,“只能是”表述绝对化、单一化。) 20.(示例)对于武汉这座巨大的城市,我在一九五七年的加盟,只如一滴水掉入这长江中一样,可谓沧海 一粟。(语序修改 2 分,搭配修改 1 分)(雪泥鸿爪的意思是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比喻往事遗留 下的痕迹。这里强调的是在巨大的武汉的掩映下,“我”个人的渺小,搭配不当。“对于我在一九五七年的 加盟,武汉这座巨大的城市”主客颠倒,应该是“对于武汉这座巨大的城市,我在一九五七年的加盟”。) 21.(示例)①“想”是写的前提②有些作文虽有观点却很空泛(或:有些作文观点含糊不清)③从而让自 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每处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示例)阐述自己的观点前,首先得把观点想清楚;(1 分)阐述观点时,要把自己的意图表达清楚;(1 分)对观点作充分的解释、论证;(1 分)还要有明确的思路。(2 分) 23.审题指导: 本题以“孔颜之乐”这个精神标识为立意起点,在具体的情境问题设置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价值追求, 启迪青年学生思考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引导青年学生品悟优秀传统文化, 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关联现实生活,思考新时代背景下,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点在哪里,如何 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新时代青年,完成时代使命。 材料第一段第一句说孔子疏水曲肱,第二句说颜回箪食瓢饮在陋巷。他们所乐何在?他们能明白自己的处 境和真实所需,不被物欲杂念左右,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来感悟人生的乐趣。 总的来说,“孔颜之乐”是一种注重精神、超越物质欲望、超越功名利禄的道德层次,所表达的是对人与社 会和谐的希冀,追求的是人在社会中的安身立命,实现自我价值。考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提升公民个 人品德修养方面人手,思考探讨“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指向培养理想的幸福人格。如 纯洁高尚,淡泊明志;勤奋好学,求仁向善,做一个幸福的探寻者等。 【参考译文】 (二) 陈涉首先发难(反秦),英雄豪杰纷纷起来,互相争夺天下(的人),数也数不清。但是项羽并没有一 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趁着局势奋起于民间,(只花了)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 举灭秦,分割(秦的)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政令都由项羽颁布,自号为“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 维持到底,但近古以来未曾有过这样的人物。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故乡楚地,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此 时再)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那就很难了。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 业,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自身死在东城,他还没有觉 悟,不肯责备自己,这显然是错误的。而且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 是很荒谬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