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四校联考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学科期中试卷
202104
(完卷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积累运用 (10 分)
1.按要求默写。(6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同田居(其一))
(2)"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__",出自唐朝_____(人名)的《春江花月夜》。
(3)柱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之类似,
贾谊在《过秦论》指出秦朝迅速败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生活中比较浪费,老师想劝勉他厉行节约,以下最合近的一句是( )。(2 分)
A.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B.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C.检,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D.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
3.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有些书画作品千年流传,______________,渐渐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经典,便拥有了典范功能。
A、经过艺术家的学习推广,经受住了时间的沟汰
B.经受住了时间的淘汰,经过艺术家的学习推广
C.艺术家经过学习推广,经受住了时间的淘汰
D.艺术家经受住了时间的淘汰,经过学习推广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4-9 题。(17 分)
石库门与契约精神 张新
①作为上海曾经主流民居的石库门,口口于 19 世纪下半叶的租界,而口□于 20 世纪
二三十年代上海滩的大街小卷。由于石库门几乎与上海城市建设与上海市民社会口□同步,
它的样态、功能自然适应者市民的生存方式,口口下上海文化精神的诸多风貌,尤其是对市
民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契约精神。
②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而以市场经济与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契约精神则是
随着西风东渐而来的异质史明。石库门在接纳"移民"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看从"移民"到市民
的潜移默化的转化,赋予朴素的传统守信理念以"现代性"的升华。
③石库门具有现代市场经济运作下"商品"特性。石库门里的房客、房东之间是以有形
的"和赁"和无形的群体"契约"形式组成共同体。不管房客以前的身份与背景是来自城市还是
乡村,当下的身份都是承租人,粗金多,可以租销好点的前楼、前客堂;租金少,租无窗的
后楼、后客堂,或者带有"老虎窗"的"三层阁";而文人们则青睐于租金适中,又处于相对安静、
独立位置的"亭子间"。石库门沿街大多开有夫妻老婆店,规模虽小,却也参与到上海商品交
易的大循环中。商品流通中遵循的契约销神又通过夫妻老婆店传迅到石库们的人际关系中。
④所谓"七十二家房客"的石库门格局是一种夸张与成剧化的表述,但石库门人家多却
是事实。和关起大门是一家的传统乡镇院落不同,石库门的房客来自于五物四海,三教九流,
且大多无血缘关系,是上海市民社会结构的缩影。契约精种是使社会基本结构保持稳定的黏
合剂,否则石库门自此没有一刻安宁。虽然石库门里也常有利益摩擦,但大家大体遵守相处
之道的底线。个人产权明晰,利益边际清楚。如公用水表如何接常住人口、小孩,
非长住的家庭搭伙者等情况进行费用计算,都有自发的约定规则。
⑤除了诚信,交易主体的公开、透明也是契约精神的基础。一个开放、透
明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而石库门居室之间封闭性差所造成的房客少有私密性的
不利条件,在"契约共同体"的空间里,反而被动性地成为契约精神所需要的开放
性、连明性的有利质素。
⑥石库门无论内部还是外部都是"裸露"的。石库门屋与屋之间通常用木板
分割;做饭集中在公共灶头间;晾衣晒被不是在晒台、天井、窗外,就是在弄堂里、
马路边。是山珍海味还是成菜泡饭,是丝绸袭皮还是破衣烂衫,无疑是家底的大
曝光。石库门的"弄堂"很窄,前窗贴后窗,加之"弄堂"又是交通与社区交流、活
动场所,沿街的夫妻老婆店,还是一个信息交流中心。所以在这里,人人都是透
明的。上海市民社会共同遵循的公开、透明理念和底线规则在隐隐地起着规范与
调节作用。大家心知肚明,知道遵守底线则双赢,于是养成了上海人所谓"勿管
闲事"即尊重隐私底线的意识。契约的前提是守信,而守信要求契约各方公平对
等的信息公开。
⑦上海民居是一个稳定的橄榄型结构。它主要包含三个板块∶石库门处于
橄榄型民居结构的中段。其上端是洋房、公寓和新式里弄,下端是简易房和棚户
区。石库门本身又有层次的细微差别,伴随着人员流动与境况上升、下沉,石库
门一直在进行"吐故纳新"的大循环∶电视剧《上海一家人》里的女主角可是沿着
棚户区、石库门、洋房一路乔迁的。朝着相反路线的也不乏其人。而石库门始终
成为市民稳定的"蓄水池"。石库门的这种包容性、流动性、开放性,在纵横两个
维度,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行业与阶层的固化,在不断碰撞与对话中加速了社会信
息的传播以及思维与文化精神的认同,对孕育成熟稳定的上海市民社会起到促进
作用。
⑧上海人其实很简单,虽然也难免有种种陋习,一如石库门红砖、灰墙上
的水渍污痕和墙根探出的杂草蔓枝,但石库门里的人际关系却被"奥卡姆剃刀"
无情地剔除所有累赘",而留下值得珍惜的契约精神。
(有删改)
4.第①段四个空缺处应该填入的词语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孕育、滥觞、刻烙、蔚兴
B.滥觞、蔚兴、孕育、刻烙
C.滥觞、孕育、蔚兴、刻烙
D.蔚兴、滥觞、孕育、刻烙
5. 第②段中的"转化"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6,下列不能体现文中"契约精神"的一项是( )。(3 分)
A.租客依据交易公平性进行商品化租赁。
B.按自发的个人规则进行共同生活模式。
C.遵守个人产权明晰、利益边际等底线。
D.养成了"勿管闲事",尊重个人隐私。
7.对第⑦⑧段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橄揽型结构"之所以"稳定"是因为上海民居内的人员流动情况是少见的。
B."吐故纳新"以比拟手法生动描绘了民居内市民从贫穷走向高溶的生活历程。
C."蓄水池"运用比喻来说明石库门能够长期而稳定地使各色人物成为"市民"。
D."无情地剔除所有累赘"强调无形的"奥卡姆剃刀"消除了上海市民的陋习
8.推断第④段中"传统乡镇院落"居住模式的特点。(3 分)
9.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种物质的形式、比如石库门这种居住方式,会影响人们
的精神和社会的风俗。请另外举出这样的一个例子,并加以阐述。(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0-13 题。(15 分)
扬州旧梦寄语堂 郁达夫
语堂兄∶
①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箫,
箫声远渡江淮去,吹到扬州廿四桥。
这是我六七年前的秋天,写《伤感的行旅》时瞎唱出来的歪诗,是离无锡直
到扬州城里的那一天晚上所作。这首诗的韵脚是姜白石的那一首“小红唱曲我吹
箫”的老调,系凭着了车窗,看看斜阳衰草,残柳芦苇、哼出来莫名其妙的山歌。
②我去扬州,这时候还是第一次;梦想着扬州的两字,在声调上,在历史的
意义上,真是如何地艳丽,如何地够使人魂销而魄荡!
③竹西歌吹,应是玉树后庭花的遣音;萤苑迷楼,当更是临春结绮等沉檀香
阁的进一步的建筑。此外的锦帆十里,殿脚三千,后土祠琼花万朵,玉钩斜青冢
双行,计算起来,扬州的古迹,名区,以及山水佳丽的地方,总要有三年零六个
月才逛得遍。唐宋文人的倾倒于扬州,想来一定是有一种特别见解的;小杜的“青
山隐隐水迢迢”,与“十年一觉扬州梦”,还不过是略带感伤的诗句而已,至如“君
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那简
直是说扬州可以使你的国亡,可以使你的身死,而也决无后悔的样子了,这还了
得!
④在我梦想中的杨州,实在太不诗意,太富于六朝的金粉气了。但那时我在
到扬州的一路上,所见的风景,都平起萧杀,没有一点令人可以留恋的地方。
⑤进了城去,果然只见到了些狭窄的街道,和低矮的市廛,我的扬州好梦,
已经醒了一半了。入睡之前,我原也去追了一下街市,但是灯烛辉煌,歌喉宛转
的太平景象,竞一点儿也没有。"杨州的好处,或者是在风景;明天去逛瘦西湖,
平山堂,大约总特别的会使我满足,今天且好好儿的睡它一晚,先养养我的脚力
罢!"这是我自己替自己解闷的想头。
⑥第二天一早起来,先去游平山堂。天宁门外的天宁寺,天宁寺后的重宁寺,
建筑的确伟大,庙貌也十分的壮丽。可是不知为了什么,寺里不见一个和尚,极
好的黄松材料,都断的断,拆的拆了,像许久不经修理的样子。和寺僧谈起这些
景象,才晓得这几年来,兵去则匪至,匪去则兵来,住的都是城外的寺院。寺的
坍败,原是应该,和尚的逃散,也是不得已的。
⑦我在平山堂上,瞻仰了一番欧阳公的石刻像后,悄悄又回到了城里。午后
坐船去逛的是瘦西湖小金山五亭桥的一角。
⑧液西湖的好处,全在水树的交映,与游程的曲折;秋柳影下,有红蓼青萍,
散浮在水面,扁舟擦过,还听得见水草的鸣声,似在暗泣。而几个弯儿一绕,水
面阔了,猛然间闯入眼来的,就是那一座有五个整齐金碧的亭子排立着的白石平
桥,比金鳌玉东,虽则短些、可是东方建筑的古典趣味,却完全荟萃在这一座桥,
这五个亭上。
⑨船回码头,我问船娘道∶"这近边还有好顽的地方没有?"地说∶"还有史公
祠,"由她带路,抄进了天宁门,向东走到了梅花岭下。瓦屋数间,荒坟一座,
有的人还说坟里面葬着的是史阁部的衣冠,看也原没有什么好看;但一部《廿四
史)掉尾的这一位大忠臣的战绩,是读过明史的人,无不为之泪下的;况且经过
《桃花扇》作者的一描,更觉得史公的忠肝义胆,活跃在纸上了;我在祠墓的中
间立着想着;穿来穿去的走着;本来是阴沉短促的晚秋天,到此竞垂垂欲幕了,更
向东踏上了的梅花岭斜坡,我的唱山歌的老病又发作了,就顺口唱出∶
三百年来土一丘,史公遣爱满扬州;
二分明月千行泪,并作梅花岭下秋。
⑩写到这里,本来是可以搁笔了,但我还想加上一个总结,以醒醒你骑鹤上
扬州的迷梦。
○11总之,自大业初开邢沟入江渠以来,这扬州一郡,就成了中国南北交通的
要道;自唐历宋,直到清朝,商业集中于此,冠盖也云电在这里。既有了有产及
有势的阶级,则依附这阶级而生存的奴隶阶级,自然也不得不产生。贫民的儿女,
就被他们迫作婢妾,于是乎就有了杜牧之的青楼薄幸之名。所谓"春风十里扬州
路"者,盖指此。有了有钱的老爷,和美貌的名娼,则饮食起居(园亭),衣饰
犬马,名歌艳曲,才士雅人(帮闲食客),自然不得不随之而俱兴,所以要腰缠
十万贯,才能逛扬州者,以此。但是铁路开后,扬州就一落千丈,萧条到了极点。
故而目下的扬州只剩了一个历史上的剥制的虚壳,内容使什么也没有了。
○12我劝你不必游扬,还是在上海梦里想象想象欧阳公的平山堂,《桃花扇》里的
史阁部,《红楼梦》里的林如海,以及盐商的别墅,倒来得好些。枕上的卢生,
若长不醒,岂非快事。一遇现实,哪里还有诗意呢! (有删改)
注∶①语出“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后比喻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体的美
梦。
10.分析作者在开头引用自己所作的旧诗在文中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语言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部分的句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第⑧段的景物描写。(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在本可搁笔的文字后面又写了第○11⑫段,是否有必要? 对此加以评析。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16 题。(8 分)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唐 杜牧
去夏硫雨余,同倚朱栏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14.这首诗共有____________句押韵( ).(1 分)
A.2 B.3 C.4 D.5
15.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 分)
A.平和冲淡 B.沉郁顿挫 C.含蓄隽永 D.绚丽俊逸
16.全诗是怎样抒写作者情感的?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17—23 题。(18 分)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胶,有飞骑①犯法,善才绳之。
飞骑因番请见,先滞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胜,命杀
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
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
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即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
文瓘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②,曰:“臣闻逆龙鳞忤人
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
比干之诛。座下不纳臣言,臣暝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
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曰∶"陛下作法,悬
诸象魏③,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
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
官。"命编入史。
注∶ ①飞骑; 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张释之、辛毗为人名,皆以善谏闻
名。③象魏∶富延外的阈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先涕泣不自胜( )(2)断善才罪止兔官( )
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 分)
善才绳之 ( )
A.捆绑 B.准则 C.继承 D.制裁
1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 分)
仁杰固谏( )
A. 固然 B.本来 C.长久 D.坚决
20.文中画曲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B.臣闻逆龙鳞/作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C.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D.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21.把文中画横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陛下作法,悬诸象魏,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高宗意乃解"中的"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2 分)(用自己的话回答)
23.简析狄仁杰的劝谏艺术。(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 24—28 题。(12 分)
新序目录序
①刘向所集次《新序》三十篇,目录一篇,隋唐之世尚为全书,今可见者
十写而已。臣既考正其文字,因为其序论曰;
古之治天下者,一道德,同风俗。盖万民之众,千岁之远,所守者一道,
所传者一说而已。故《诗》《书》之文,历世数十,作者非一,而其言相为终始,
化之如此其至也。当是之时,异行者诛,异言者禁,防之又如此其备也。及周之
末世,先王之教化法度既废,余泽既熄,人奋其私智,家尚其私学者。世之人不
复知夫学口有统、道之有归也,而况至于秦为世之所大禁哉!
②汉兴,六艺皆得于断绝残脱之余,世复无明先王之道以一之者。诸儒苟
见传记百家之言,皆悦而向之。故先王之道为众说之所蔽,暗而不明,郁而不发,
而怪奇可喜之论,各师异见,皆自名家者,诞漫于中国。一切不异于周之末世,
其弊至于今尚在也。自斯以来。天下学者知折衷于圣人,而能纯于道德之美者,
杨雄氏而止耳。如刘向之徒,皆不免乎为众说之所蔽,而不知有所折衷者也。
③盖向之序此书,于今为最近古,虽不能无失,然远至舜、禹,而次及于周、
秦以来,古人之嘉言善行,亦往往而在也,要在慎取之而已。故臣既惜其不可见
者,而较其可见者特详焉,亦足以知臣之攻其失,也好辩哉?臣之所不得已也。
(有删改)).
24.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 分)
A. 而 B.以 C. 之 D.其
25.对第①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上古治天下,道德、风俗是有同一标准。
B.上古治天下,对异端言行控制十分严格.
C.上古和周之末世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D.周之末世的情况和秦朝形成了鲜明对比。
26.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先王之道被遮蔽,异论怪说偏离正道,流弊至今。
B.先王之道暗而不明不好理解,导致各种异见漫延。
C.先王之道被遮蔽与各家学说的百花齐放反差强烈。
D.各家学说都是怪奇可喜之论,儒家学者十分喜欢。
27.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4 分)
28.结合全文,概括作者为《新序》写序的意图。(3 分)
三、写作(70 分)
29.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70 分)
有人说,所谓的理想主义,就是当成们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能够热
爱它。
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学科期中考试参考答案(202104)
1、(5 分)暧暧远人村;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
2、(2 分)C
3、(3 分)B
4.(2 分)B
5.(2 分)身份转变的背后是理念从传统守信观念转向认同现代契约精神。。
6.(3 分)B
7.(3 分)C
8.(3 分)较为封闭;人员来源较为单一,主要由宗族内的成员构成;以血缘维系的家族式
结构;人与人之间有较为森严的等级秩序。(1 点 1 分,给满为止)
9.(4 分)如酒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具体答案略)(物质形式 1 分,特点 1 分、
精神或风俗 2 分)
10.(3 分)在文章开篇引用自己的旧诗,奠定感伤的情感基调,烘托与想象中不同游扬的失
望之情;引用旧诗与第 9 段诗歌形成了照应,抒发怀旧思古之情;增加了文学色彩和抒情意
味。
11.(4 分)整散结合:本段多用四字句,如“锦帆十里”“殿脚三千”,句式整齐,韵律和
谐与“后土祠琼花万朵”“玉钩斜青冢双杭”等长句参差交错,排铺了文学想象中扬州景的
繁华与可游玩处之多,更突显下文游扬州失望带来的落差感。
12.(4 分)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水树交映,色彩斑驳之景;从听觉角度写出扁舟与水草擦
过的细微声响;这些静态的景物画面与后面坐在船上“闯”入眼帘的动态美景相结合,呈现
自然美景映衬下石平桥建筑的古雅之韵和失望中难得的游兴。(移步换景也可)
13.(4 分)必要,第 11 段从历史角度、地理位置、经济角度来分析扬州的昔盛今衰的原因,
说明杨州只剩下历史的虚壳不复往日繁华,暗含对扬州的思古之情;第 12 段以对友人的忠
告口吻既体现书信文体的对象意识,也是作者借此语抒发本次游扬与想象诗意的杨州旧梦之
间落差所引发的失望之情。
不必要,前面的文字都是较为感性的,多用描述的、记叙的文字,而 11 段是较为理性、客
观分析的文字,与全文文风不吻合,这一段主要分析杨州衰落的原因,与作者要抒发情感无
关;第 12 段对友人的劝说,也与文章主旨不贴合,因为本文主要的写作意图不是劝说友人
游扬与否,而是抒发个人此次游扬的失落。
14.(1 分)D
15.(2 分)C
16.(5 分)本诗前二句想象从前两人凭栏共语的画面,以昔日团聚之景衬当下的分离之状,
突显对友人的牵挂与思念;后四句以春草与柳絮喻离愁别绪,恨如春草,愁若柳絮。春草长
满天涯状恨之多,柳絮纷飞空中,喻愁之复杂;整首诗作者虽未直接抒发离愁,但通过回忆
过往画面及春天景物作喻,含蓄地抒发对友人深切的牵挂与思念。
(评分说明:“怎样抒写”3 分;“临别情感”2 分)
17. (2 分)(1)能承受(2)只、仅仅
18.(1 分) D
19.(1 分)D
20.(2 分)B
21.(6 分)陛下制订法律,把它张贴在宫门口,服劳役、流放直到死刑,都有等级次第,难
道有犯罪不能判死刑,但特意命令要他去死的吗?
(评分说明:“作”、“悬”、“徒流及死”“等差”、“岂”“非极刑”“特”为 7 个点,
1 点有错扣 1 分,扣到 0 分为止)
22.(2 分)必须超越法律界限斩杀权善才
23.(4 分)狄仁杰先援引张释之处理高庙案及辛毗处理牵裾案进行劝谏;又说明自己敢于得
罪人主的勇气在于得遇圣君;言下之意把高宗比作尧舜,让高宗无话可说;然后强调法律稳
定性的重要性,从而达成了劝谏目的。
24.(1 分)C
25.(2 分)D
26.(2 分)A
27.(4 分)第②段主要证明儒家之道的衰落观点,先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即通过先王之道
被蒙蔽与各师已见现象对比,突出道术衰落之严重;然后通过杨雄这位自觉将求圣之道作为
精神追求的人与刘向那类被众说蒙蔽人的对比(或举例论证),证明先王之道偏废严重。
29.(3 分)针对当时先王之道严重衰落现状,作者看到《新序》作品虽遗失篇目众多,但
仍有教化之用;希望通过校勘发挥此书教化作用,让学习儒道读书人能通过书中喜言善行的
例子明晓并弘扬先王之道;同时也指出刘向的取舍“不能无失”,以提醒学习儒道之士能“慎
取”,有自己的辨析和取舍。
29.作文(70 分)评分标准(建议基准分为 49 分)
一类卷(63—70)基准分 67 分: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
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基准分 57 分: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
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基准分 45 分: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
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病句。
四类卷(21—38)基准分 29 分: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恰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
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 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 400 字。
说明:(1)未写题目扣 2 分。(2)错别字 1 个扣 1 分,至多 3 分。(3)标点错误多,酌
情扣 1—2 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 1—2 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