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专题指导:高考散文炼词、炼句题,解答技巧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高考语文专题指导:高考散文炼词、炼句题,解答技巧

ID:679090

大小:22.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高考语文专题指导:高考散文炼词、炼句题,解答技巧 炼词、炼句,是散文锤炼语言的重要手法,它能使散文的语言既生动,形象,又富有内 涵。由于语言在散文思想情感表达方面的重要作文,炼词、炼句,一直是散文试题的必考热 点。 一、 特征效果 1.炼词 特征:选用词语的过程中,反复琢磨,比较,筛选,选取象形词、动态词、叠音词、拟 声词等表现力强的词语。 效果:准确贴切深刻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收到形象、鲜明,含蓄、丰富的表达 效果。 2.炼句 特征:句式方面,长短句并用,整散句结合;修辞方面,采用排比、夸张、反复、反语、 比喻、拟人等手法;内容方面,融入深邃的哲理、丰富的情感。 效果:使文章语言整饬而富有变化,灵动而富有节奏美;语句生动形象,修辞效果明显; 句子内涵丰厚,耐人寻味。 二、例题解析 1、炼词,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有两种体现: 一是对某个词的意义、表达效果的理解。 例、文章结尾处化用了哪两首中国现代诗?以拟声词“扑哧”收尾有何效果? 【相关文段】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 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 抓羊肉,共 60 元。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 必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 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 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 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哧。 【方法指导】第一问,根据原文相关内容,考生不难想到《再别康桥》《雨巷》;第二 问,问拟声词“扑哧”收尾有何效果,“扑哧”本来是描写笑的情态、声音的拟声词,表现出行 文语言的幽默俏皮,同时,也能引发读者对笑的情态的联想等。 【参考答案】《再别康桥》《雨巷》。幽默俏皮,引发联想。 二是对文中关键短语(有时是文章的标题)的意义的理解,而这个短语的修饰词,往往 是解题的重点。 例、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 【方法指导】解题的关键思考点是“负重”一词,考生要结后“全文”中的重点段落,弄清“负 重”的具体内涵。全文共⑧段,前⑤段侧重于描述了在沙漠的特殊背景下河流所承载的与恶劣 的自然环境抗争的重任,写出了河流不屈的精神、坚韧的品格;⑥⑦两段从河流与树、文明的 关系来描述河流承载了托起人类文明的重任,表现了河流与文明的关系;⑧段表现了由此而引 发的作者的思考。 【参考答案】(1)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的坚韧的较量;(2)塔里木河给 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的衰落;(3)塔里木河的奔腾和消失承载着人们的 热爱、慌恐等复杂情感,引发了沉重的思考。 2、“炼句”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有两种体现: 一是要求考生理解某个语句的含意,一般是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或修辞句。 例、解释“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的含意。 【相关语段】我扑向窗口,猛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作激战后的喘息, 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将息去——我心里发急,鼓掌呀!为什么不鼓掌, 涌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向空中,摔死也活该,谁叫他击得这样好啊! 我激动过分,听众在剧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得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 停……但鼓声不起,他一再致谢,终于道晚安了,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 场。 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冒着大雨我也 会步行去的。 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见过鼓声,我是向来注意各种鼓手的,非洲的,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 个鼓手怎么啦,单凭一只鼓就使人迷乱得如此可怜!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 福。 【解题技巧】理解语句的内涵,一要注意关键词,二要结合语境。这个长句的关键词是“幸 福”,解题先弄清“幸福”的含意,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 福”。鼓手作为一名艺术家,他的“幸福”来自于击鼓的高超表演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观众的热情、 激动;而作者只能场外听鼓,“心里发急”,考生不难理解他不能当场分享击鼓声愉悦的遗憾。 【参考答案】鼓声和听众的热情,让作者相信,这个鼓手近于自然的表演,获得了巨大的 成功,因而他是幸福的;作为听众,我被鼓手的鼓声吸引,却不能分享他击鼓时的愉悦,这让我感 到有些遗憾。 二是要求考生分析某个语句或几个语句在文章当中的表达作用,这类试题修辞句居多。 例、“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相关语段】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 面摇曳着。 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 是瓦的颜色。 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 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 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 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 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 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 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 我感到了瓦的力量。 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 【相关语段】分析一个重要语句的作用,可从结构、语意、表达效果等角度来进行。 从结构的角度看,“娘是我们家的瓦”是对上文中娘地雨天里上房摆瓦保护孩子这件事的形象 化总结;在从表达上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对瓦的敬畏之情。 【参考答案】①结构上,收束上文,点明瓦的保护功能。②内容上,强调瓦对人来说是不可 或缺的, 表达了人们对瓦的依赖与敬畏之情。 【针对训练】 父 亲 的 家 国 鲍鹏山 2004 年暑假,我回老家看望父亲。父亲骨瘦如柴,双目视力几乎完全丧失,两耳的听 力也微乎其微。 在精力好的时候,他给我们说起他年轻时候的孤危和艰难,鲍姓在当地是小姓,我的祖 父没有兄弟,单门独户又忠厚朴拙,我父亲也只有弟兄二人,叔叔老实可欺。我父亲的娘舅 那边倒是人丁兴旺,却又人缘极差,乡誉极低,不仅不是可资利用的人际资源,反而要时时 注意撇清干系,从而也无从依靠。说着说着,父亲就给我们背了一首诗: 人情相见不如初,多少英雄守困途。 锦上添花到处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时来易借金千两,运去难赊酒半壶。 识破人情全是假,还须自己着功夫。 背完此诗,父亲还顺带跟我们说起他的一位朋友。说起我父亲的这位“朋友”,我们倒都 认识,是镇上人。那时的镇上人,吃商品粮的,和我们相比,几乎是两重天。在我的记忆中, 他们好像没有什么来往,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有什么杯酒之欢。到了后来,竟至于不来往了。 原来,有一年,我父亲的这位朋友病了,父亲要去看望,可是家里实在太穷,什么也拿不出 来,踌躇多日,只好硬着头皮,几乎空手去了。心想,朋友一定会理解。但没想到,朋友一 见父亲几乎空着手,当时就拉下了脸。我父亲觉得大受伤害,也对“朋友”等等,心灰意冷。 父亲一生性情刚烈慷慨,仗义重谊。这次,他给我们背这首诗,带着满腹伤感,几乎唏 嘘。我心里极感震动,那种人生的寒凉,一下子就包围了我。我问父亲,这是谁的诗?父亲 说,他也不知道,是他年轻时,到一户人家,人家的中堂上,就写着这首诗,因为说中心中 隐痛,触动心中感慨,一下子就记住了。 过了几日,我和大哥坐在父亲病床边,父亲和我们聊,那天他的情绪很好,他说有一首 诗,是邵康节先生的,很好,就又背给我们听: 每日清晨一柱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惟求处处田禾熟,但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忠臣扶社稷,家无逆子恼爷娘。 四方平定干戈息,我纵贫时也不妨。 我父亲少时读私塾,读《语》《孟》,读《千家诗》,几年的私塾教育,使他终身都像 一个读书人,有着读书人的情怀气质,常常民胞物与,感怀万端;有着读书人的思维方式, 时时礼义廉耻,仁义道德;还有着天下家国的眼光,总是忠臣孝子,修身齐家。我后来到了 城市,在城市里见到不少我父亲这个辈分的人,他们大多认识字,能读报,还有各自的技术 或专业,见识也广,但是却毫无父亲的那种读书人的气质。这促使我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教 育,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什么才是真正的素质。 但是啊,深受私塾熏陶的父亲后来却终身在农村,做一个地道的农民,身边几乎没有一 个人能理解他的情怀和感慨。他是何等的孤独啊。这种孤独,是那样的深,却又那样的长— —长到他自己的一生。 他后来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们念书,在没有高考的时代,在社会禁锢阶层流动的时代, 这样的读书完全没有什么目的。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吧,希望通过自己的培养,让我们能听懂 他的心声? 我在父亲给我背的两首诗中,感受到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和伤感,也感受到了他对家 国的真诚祈祷。 不久,我的父亲就去世了。在那样偏僻的乡下,在那样一个完全无人注意的角落,我的 农民父亲,对人生有着那样苍凉的感受,还有着那样深重的对家国的关怀。这令人难以置信, 这是一个文化的奇迹,也是一个人的奇迹。 父亲曾经对我有很多的期望,但是,他最后对我的交代,就仅仅是希望我花钱不要太大 手大脚,“你负担重啊”。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的话。 我知道我不能让父亲对我完全满意。但我会一直秉持良心写作和教书,因为,我生活在 父亲的家国,我会像我父亲一样,为了天下家国祈祷。 (摘自《经典美文》)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这种孤独,是那样的深,却又那样的长——长到他自己的一生。 (2)这是一个文化的奇迹,也是一个人的奇迹。 2.综合全文,简要概括父亲具有哪些精神特质。 3.文中两次引述父亲背诵的诗歌,给合文意简要分析其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写父亲采用了哪些手法。 【参考答案】 1.(1)父亲空有天下家国情怀,却不被围人理解,一生陷入孤独、失望和伤感。(2) 父亲生活在偏辟的乡村、无人注意的角落,却拥有对人生的苍凉感受和深厚家国关怀、天下 意识,是一种令人赞叹的文化现象,父亲是一个值得赞叹的人物。 2.①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着深刻感受和是认识。②刚烈慷慨,仗义重谊。③具有 深厚的家国情怀、天下意识。(答“孤独,苍凉,胸怀宽广、深沉”可酌情给分) 3.第一首诗,表现父亲对人情世故、朋友交往的深切体悟,对世态炎凉的深沉的感慨, 突出其人生的苍凉;第二首诗,表现父亲的天下意识,家国情怀,突出其思想的深沉——二 者形成对比,表现了平凡、孤危、艰难的父亲,却有着宽广、仁爱、忠义的胸怀,创造了人 生的奇迹。 4.①心理描写。有时能过动作、神态写父亲的心理,如写父亲去看“朋友”前,“踌躇多 日,只好硬着头皮,几乎空着手去了”,表现了父亲的着急、矛盾心态;有时则直接进行心 理的描述,如说父亲“背这首诗,带着满腹伤感,几乎唏噱”等。 ②对比手法。如父亲生活的孤危、艰难与天下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意识的对比,表现父 亲人生的苍凉与厚重;父亲与城里“大多认识字,能读报,还有各自的技术或专业,见识也 广”的读书对比,引出对真正的“文化”“气质”的思考,表现对父亲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文人 气质的认同与敬慕。 ③引用手法。两处引述诗歌,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父亲 丰富的精神世界。(如答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也应该视为正确答案)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