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ID:679260

大小:976.48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1-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 ‎ ‎1.“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是( )‎ A.定义 B.基本事实 C.定理 D.假命题 ‎2.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b的是( )‎ A.∠1=∠2 B.∠2=∠4‎ C.∠3=∠4 D.∠1+∠4=180°‎ ‎3.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若∠1=∠C,则AE∥CD B.若∠2=∠BAE,则AB∥DE C.若∠B+∠BAD=180°,则AD∥BC D.若∠C+∠ADC=180°,则AE∥CD ‎4.根据下图,完成下列推理过程.‎ ‎(1)∵∠1=∠A(已知), ∴AD∥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已知),∴CD∥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已知),∴AD∥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DC+∠C=180°(已知),∴AD∥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写下列证明过程中的推理根据:‎ 已知:如图所示,AC,BD相交于O,DF平分∠CDO与AC相交于F,BE平分于∠ABO与AC相交于E,∠A=∠C.求证:∠1=∠2.‎ 证明:∵∠A=∠C(________),‎ ‎∴AB∥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O=∠CD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1=CDO,∠2=∠AB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如果所示,a∥b,c⊥a.‎ 求证:c⊥b.‎ ‎7.已知,如图,∠1=∠2,DC∥FE,DE∥AC,‎ 求证:FE平分∠BED.‎ ‎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1+∠2=90°,∠2+∠3=90°,∴∠1+∠3=90°‎ B.∵∠1+∠3=90°,∠3+∠2=90°,∴∠1=∠2‎ C.∵∠1与∠2是对顶角,又∠2=∠3,∴∠1与∠3是对顶角 D.∵∠1与∠2是同位角,又∠2与∠3是同位角,∴∠1与∠3是同位角 ‎9.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 )‎ A.因为AB⊥EF,EF⊥CD,所以AB⊥CD B.因为∠α=∠β,∠β=∠γ,所以∠α=∠γ C.因为a∥b,b∥c,所以a∥c D.因为AB=CD,CD=EF,所以AB=EF ‎10.完成下列推理证明.‎ 已知:如图,AD∥EF,∠1=∠2.‎ 求证:AB∥DG.‎ 证明:∵AD∥EF(________),‎ ‎∴∠1=∠(_________ ∠1=∠2(已知),‎ ‎∴∠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D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已知:∠ADE=∠B,∠1=∠2,FG⊥AB. ‎ 求证:CD⊥AB.‎ ‎12.已知:如图,DE⊥AB,EF⊥BC,∠B=∠ADE.‎ 求证:AD∥EF.‎ ‎13.如图,将△MNP的三边分别向两边延长,并在每两条延长线上任取两点连接起来,又得到了三个新的三角形.求证:∠A+∠B+∠C+∠D+∠E+∠F=360°.‎ ‎14.已知:如图所示,AB∥CD,DE与BF相交于点E,试探究∠3与∠1,∠2之间有何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 ‎1. C 2. D 3. D ‎4.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 已知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角平分线定义 等量代换 ‎6. 证明:∵a∥b,∴∠2=∠1.‎ ‎∵c⊥a,∴∠1=90°.‎ ‎∴∠2=90°.∴c⊥b ‎7. 解:∵DC∥FE,∴∠1=∠3,∠CDE=∠4,∵DE∥AC,∴∠2=∠CDE,∴∠2=∠4,∵∠1=∠2,∴∠3=∠4,∴EF是∠BED的平分线 ‎8. B ‎9. A ‎10. 已知 BAD BA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证明:∵∠ADE=∠B,∴DE∥BC,∴∠1=∠3.又∵∠1=∠2,∴∠2=∠3,∴CD∥FG.∵AB⊥FG,∴∠5=90°,∠5=∠4=90°,∴CD⊥AB ‎12. 证明:∵DE⊥AB,∴∠BED=90°,∵△BED是直角三角形,‎ ‎∴∠BDE+∠B=90°.∵∠B=∠ADE,∴∠BDE+∠ADE=90°.∴∠ADB=90°,∵EF⊥BC,∴BFE=90°,∴∠ADB=∠BFE,∴AD∥EF ‎13. 证明:∵∠1=∠A+∠B,∠2=∠C+∠D,∠3=∠E+∠F,∴∠1+∠2+∠3=∠A+∠B+∠C+∠D+∠E+∠F.又∵∠1=∠4+∠5,∠2=∠4+∠6,∠3=∠5+∠6,∴∠1+∠2+∠3=∠4+∠5+∠4+∠6+∠5+∠6=2(∠4+∠5+∠6)=2×180°=360°,∴∠A+∠B+∠C+∠D+∠E+∠F=360°‎ ‎14. ∴∠3=∠1+∠2-180°.证明:连结BD.∵∠3是△BDE的外角,∴∠3=∠DBE+∠BDE.又∵AB∥CD,∴∠ABD+∠BDC=180°.∴∠3=(∠1-∠ABD)+(∠2-∠BDC)=∠1+∠2-(∠ABD+∠BDC)=∠1+∠2-180°‎ ‎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如图,在△ABC和△DEC中,已知AB=DE,还需添加两个条件才能使△ABC≌△DEC,不能添加的一组条件是( )‎ A.BC=EC,∠B=∠E B.BC=EC,AC=DC C.BC=DC,∠A=∠D D.∠B=∠E,∠A=∠D ‎2.如图所示,已知: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FB=CE,AC=DF.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ED?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四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ED成立,并给出证明.供选择的四个条件:‎ ‎①AB=DE;②∠A=∠D=90°;③∠ACB=∠DFE;④∠A=∠D.‎ ‎3.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上一点,以C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使点E,A在直线CD的同侧,连接AE.求证:AE∥BC.‎ ‎4.如图所示,在△AOB和△COD中,OA=OB,OC=OD,∠AOB=∠COD=90°,当将△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时,连线AC与BD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试猜想并证明你的结论.‎ ‎5.如图所示,已知BD=CE,AB=FD,B,D,C,E共线.若添加一个条件,就能使△ABC≌△FDE,则下列条件中满足的个数为( )‎ ‎①AB∥DF;②AC∥EF;③∠A=∠F;④∠A=∠F=90°.‎ A.1 B.2 C.3 D.4‎ ‎6.如图所示,∠E=∠F,∠B=∠C,AE=AF,以下结论:①∠FAN=∠EAM;②EM=FN;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如图,直线l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AE=1,CF=2,则EF=________.‎ ‎8.如图所示,∠B=∠D,BC=DC,要判定△ABC≌△EDC,当添加条件________时,可根据“ASA”判定;当添加条件________时,可根据“AAS”判定;当添加条件________时,可根据“SAS”判定.‎ ‎9.如图所示,已知AB∥CD,OA=OD,AE=DF.请说明EB∥CF.‎ ‎10.如图所示,∠B=∠D,请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ADE并证明.‎ ‎(1)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 ‎(2)证明:△ABC≌△ADE.‎ ‎11..如图(1),OA=2,OB=4,以A为顶点,AB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1)求C点的坐标;‎ ‎(2)如图(2),P为y轴负半轴上一个动点,当点P沿y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以P为顶点,PA为腰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PD,过点D作DE⊥x轴于点E,求OP-DE的值.‎ ‎12.如图(1)所示,已知在△ABC中,∠BAC=90°,AB=AC,AE是过点A的一条直线,且B点和C点在AE的异侧,BD⊥AE于D点,CE⊥AE于E点.‎ ‎(1)求证:BD=DE+CE.‎ ‎(2)若直线AE绕点A旋转到图(2)所示的位置时(BDCE),其余条件不变,问BD与DE,CE的关系如何?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证明.‎ ‎13.如图,AM∥BN,∠MAB,∠NBA的平分线交于C点,过C作一直线交AM于D,交BN于E.‎ 求证:AB=AD+BE.‎ ‎14.问题背景:‎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________.‎ ‎15.探索延伸:‎ 如图,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16.实际应用:‎ 如图,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1.C ‎2.解:不能。‎ 选择条件①(还可选择②或③),但不能选择条件④)。‎ 证明如下:,,即。‎ 在和中,‎ ‎,,。‎ ‎3.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个角相等,推出,,,进而得出,从而根据“”证出,可得,进而得出。‎ 证明:因为和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 所以。‎ 在和中 所以。‎ 所以。‎ 所以。‎ ‎4.思路建立,可知,要说明,可考虑证明,所在三角形全等。但当绕点顺时针旋转时可出现,不分别与,重合;,分别与,在同一直线上;、分别在,上三种情况,故要分类讨论。‎ 解:。 ‎ 证明过程如下:‎ ‎①当连线,不分别与,重合时,‎ ‎,,即。‎ 在和中,‎ ‎,。‎ ‎②当连线,分别与,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 ‎。‎ ‎ ‎ ‎③当连线,分别在,上时,如图,‎ ‎ ‎ ‎。‎ 综合以上三种情况可知。‎ ‎5.B 解析 由可得到,又因为,所以当,即时,能使,当时,根据“HL”可得,又易知添加②或③不能使,故选B。‎ ‎6.C 解析 在和中,,,,①正确。在和中,,,,②正确。在和中,,③正确,④不正确。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C。‎ ‎7.3 解析 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所以,,即。‎ ‎8.(也可以是);; 解析,,要判定,根据“ASA”可添加(或),根据“AAS”可添加;根据“SAS”可添加。‎ ‎9.分析:由条件可得出,所以,进一步可得,所以,所以。‎ 解:如图D-12-2,因为,所以,‎ 所以(等角的补角相等)。‎ 在和中,,,‎ 所以,所以。‎ 在和中,,,,‎ 所以,‎ 所以。‎ 所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利用全等三角形得出两角相等后,还可以进一步得到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垂直等。这类问题综合性较强,往往需要结合直线平行的性质与判定、垂直的性质与判定等,解题时要认真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与图形特征,选择合理、简捷的方法。‎ ‎10.分析:由图形可观察到和有公共角,即,又已知。因此添加和中任意一组对应边相等均可证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方法1:(1)添加的条件是。‎ ‎(2)证明:在和中,‎ 所以。‎ 方法2:(1)添加的条件是。‎ ‎(2)证明:在和中,‎ 所以。‎ 方法3:(1)添加的条件是:。‎ ‎(2)证明:在和中,‎ 所以。‎ ‎11.思路建立,(1)要求点C的坐标,就需要过点C作x轴的垂线CF,然后求CF,OF的长,而已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可考虑证明。‎ ‎(2)要求的值,而与的长不易求,故考虑将,转化到同一条直线上。因此需要过点作轴交延长线于点,然后,使,则。‎ 解:(1)过点作轴与点。‎ ‎。‎ ‎。‎ 又,。‎ ‎。‎ 在和中,‎ ‎,,。‎ ‎,,,。‎ 又点C在第三象限,点的坐标为。‎ ‎(2)过点作轴交的延长线于点。‎ ‎,‎ ‎,,。‎ 轴,,,。‎ ‎,。‎ 又,。。‎ ‎。‎ ‎12.思路建立,在(1)中,观察图形易得。而要求证的结论是。若,则容易得到结论,而证明可由条件,及证得。而(2)(3)中结论的探索,则完全可借助于图形,再根据(1)中条件得结论。‎ ‎(1)证明: 于,于,‎ ‎。‎ ‎,。‎ ‎,‎ ‎。‎ 在和中,‎ ‎,,。‎ ‎,。‎ ‎(2)解:。‎ 证明如下:于,∴。‎ ‎,,‎ ‎。‎ 在和中,‎ ‎∴,,,‎ ‎∴。‎ ‎(3)略 ‎13.思路建立,要证明,可采用“截长法”,将线段分成两段,使得其中一段与相等,另一段与相等。故在上截取,然后证明即可。‎ 证明:在上截取,连接,‎ 如图,‎ ‎ ‎ 在和中,‎ 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 而,所以。‎ 在和中,‎ 所以,所以。‎ 又因为,所以。‎ 点拨 ‎: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可采用“截长法”或“补短法”,“截长法”的基本思路是在长线段上截取一段,使之等于其中一短线段,然后再证明剩下的线段等于另一短线段。“补短法”的基本思路是延长短线段,使延长的部分等于另一短线段,再证明延长后的线段等于长线段。‎ ‎14.分析:问题背景: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解答。‎ 探索延伸:延长到,使,连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求出,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和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再求出,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和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然后求解即可。‎ ‎15.实际应用:连接,延长,相较于点,然后求出,判断出符合探索延伸的条件,再根据探索延伸的结论解答即可。‎ 解:问题背景:。‎ 探索延伸:仍然成立。‎ 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到,使,连接。‎ ‎,,‎ ‎。‎ 在和中,‎ ‎,。‎ ‎,,‎ ‎。‎ 在和中,‎ ‎,。‎ ‎,。‎ ‎16.实际应用:如图D-12-7,连接,延长,相较于点。,,‎ ‎。‎ 又,,‎ 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结论成立,即(海里)。答: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是210海里。‎ 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读懂问题背景的求解思路,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并两次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 13.3 等腰三角形 ‎1.如图,△ABC中,AB=BC=AC=12cm,现有两点M、N分别从点A、点B同时出发,沿三角形的边运动,已知点M的速度为1cm/s,点N的速度为2cm/s.当点N第一次到达B点时,M、N同时停止运动. (1)点M、N运动几秒后,M、N两点重合? (2)点M、N运动几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 (3)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能否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如存在,请求出此时M、N运动的时间.‎ 解:(1)设点M、N运动x秒后,M、N两点重合, x×1+12=2x,解得:x=12;‎ ‎(2)设点M、N运动t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如图①,‎ AM=t×1=t,AN=AB-BN=12-2t,‎ ‎∵三角形△AMN是等边三角形,∴t=12-2t,解得t=4,‎ ‎∴点M、N运动4秒后,可得到等边三角形△AMN.‎ ‎(3)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 可以得到以MN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由(1)知12秒时M、N两点重合,恰好在C处, 如图②,假设△AMN是等腰三角形, ∴AN=AM,∴∠AMN=∠ANM,∴∠AMC=∠ANB, ∵AB=BC=AC,∴△ACB是等边三角形,∴∠C=∠B, 在△ACM和△ABN中,∵AC=AB ∠C=∠B ∠AMC=∠ANB, ∴△ACM≌△ABN,∴CM=BN, 设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M、N运动的时间y秒时,△AMN是等腰三角形, ∴CM=y-12,NB=36-2y,CM=NB,y-12=36-2y, 解得:y=16.故假设成立. ∴当点M、N在BC边上运动时,能得到以MN为底边 的等腰三角形,此时M、N运动的时间为16秒 ‎ ‎ ‎2.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BOC绕点C顺时针旋转后到达△ADC的位置,连结OD.‎ ‎ (1)△BOC旋转了 度;‎ ‎ (2)试判断△C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3)若∠AOB=110º,∠BOC=,试探究:当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 解:∵△BO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COD为一等边三角形,‎ ‎∴∠COD=60° 假设OD=OA,则α+110°+60°+∠AOD=360°, ∵△BOC≌△ADC, ∴∠ADC=∠BOC=α, ∵△COD为一等边三角形, ∴∠ADO=α-60°, ∵OD=OA, ∴∠OAD=∠ODA=α-60°, ∴∠AOD=180°-2(α-60°),解得α=100°; 当OD=AD时,α+110°+60°+∠AOD=360°,∠AOD=,解得α=140°; 当OA=AD时,α+110°+60°+∠AOD=360°,∠AOD=α-60°,解得,α=135°‎ ‎ ‎ ‎13.4尺规作图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 A.用量角器画∠AOB的平分线OP B.利用两块三角板画15°的角 C.用刻度尺测量后画线段AB=10cm D.在射线OP上截取OA=AB=BC=a 答案:D 解答: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可得:在射线OP上截取OA=AB=BC=a,属于尺规作图,故选:D.‎ 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可直接选出答案.‎ ‎2.用一把带有刻度的直角尺,①可以画出两条平行线;②可以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③可以确定一个圆的圆心.以上三个判断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D 解答:(1)任意画出一条直线,在直线的同旁作出两条垂线段,并且这两条垂线段相等.过这两条垂线段的另一端点画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正确;(2)可先在这个角的两边量出相等的两条线段长,过这两条线段的端点向角的内部应垂线,过角的顶点和两垂线的交点的射线就是角的平分线,正确;(3)可让直角顶点放在圆上,先得到直径,进而找到直径的中点就是圆心,正确.故选:D.‎ 分析:根据基本作图的方法,逐项分析,从而得出正确个数.‎ ‎3.下列关于作图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 A.画直线AB=10厘米 B.画射线OB=10厘米 C.已知A,B,C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 D.过直线AB外一点画一条直线和直线AB平行 答案:D 解答:A.直线没有长度,故A选项错误;B.射线没有长度,故B选项错误;C.三点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可画出一条直线,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此时可画出三条直线,故选项错误;D.正确.故选:D.‎ ‎4.下列作图语句错误的是(  )‎ A.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B.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C.过∠AOB内的一点画∠AOB的平分线 D.过直线外一点画此直线的两条斜线,一条垂线 答案:C 解答:A.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此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B.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此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C.过∠AOB内的一点画∠AOB的平分线,此说法不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过直线外一点画此直线的两条斜线,一条垂线,此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5.按下列条件画三角形,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的是(  )‎ A.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边长为3cm B.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为30°和70°‎ C.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5cm D.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4cm、5cm和8cm 答案:D 解答:A.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边长为3cm,既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也不能唯一确定大小,不符合题意;B.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为30°和70°,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但不能唯一确定大小,不符合题意;C.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5cm,既不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也不能唯一确定大小,不符合题意;D.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4cm、5cm和8cm,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符合题意.故选D.‎ ‎6.下列作图语句中,不准确的是(  )‎ A.过点A、B作直线AB B.以O为圆心作弧 C.在射线AM上截取AB=a D.延长线段AB到D,使DB=AB 答案:B 解答:A.根据直线的性质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知该选项正确;B.画弧既需要圆心,还需要半径,缺少半径长,故该选项错误;C.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其端点截取任意线段,故选项正确;D.线段有具体的长度,可延长,正确;故选B.‎ ‎7.尺规作图是指(  )‎ A.用量角器和刻度尺作图 B.用圆规和有刻度的直尺作图 C.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图 D.用量角器和无刻度的直尺作图 答案:C 解答:尺规作图所用的作图工具是指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故选:C.‎ 分析:根据尺规作图的定义:尺是不带刻度的直尺,规是圆规进而得出答案.‎ ‎8.下列画图语句中正确的是(  )‎ A.画射线OP=5cm B.画射线OA的反向延长线 C.画出A、B两点的中点 D.画出A、B两点的距离 答案:B 解答:A.画射线OP=5cm,错误,射线没有长度,B.画射线OA的反向延长线,正确.C.画出A、B两点的中点,错误,中点是线段的不是两点的,D.画出A、B两点的距离,错误,画出的是线段不是距离.故选:B.‎ ‎9.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  )‎ A.刻度尺、量角器 B.三角板、量角器 C.直尺、量角器 D.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答案:D 解答:尺规作图的画图工具是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故选D.‎ ‎10.下列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 A.用刻度尺和圆规作△ABC B.用量角器画一个300的角 C.用圆规画半径2cm的圆 D.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答案:D 解答:A.用刻度尺和圆规作△ABC,而尺规作图中的直尺是没有长度的,错误;B.量角器不在尺规作图的工具里,错误;C.画半径2cm的圆,需要知道长度,而尺规作图中的直尺是没有长度的,错误;D.正确.故选:D.‎ ‎11.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  )‎ A.以点O为顶点作∠AOB B.延长线段AB到C,使AC=BC C.作∠AOB,使∠AOB=∠α D.以A为圆心作弧 答案:C 解答:A.画角既需要顶点,还需要角度的大小,错误;B.延长线段AB到C,则AC>BC,即AC=BC不可能,错误;C.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常见的尺规作图,正确;D.画弧既需要圆心,还需要半径,缺少半径长,错误.故选C.‎ ‎12..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  )‎ 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B.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C.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D.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和 答案:C 解答:根据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故选C.‎ ‎13.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答案:A 解答:如图,∵∠DPF=∠BAF,∴AB∥P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A.‎ ‎14.以下作图,用一对三角尺不能办到的是(  )‎ A.画一个45°的角,再把它三等分 B.画一个15°的角,再把它三等分 C..画一个周角,再把它三等分 D.画一个平角,再把它三等分 答案:C 解答:A.画一个45°角,把它三等分,每一份都是15°,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5°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办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画一个15°角,把它三等分,每一份都是5°,一副三角板不能画出5°角,不能用一副三角板办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画一个周角,把它三等分,每一份都是120°,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120°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办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画一个平角,把它三等分,每一份都是60°,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60°角,可以用一副三角板办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 ‎15.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  )‎ A.画线段MN=3cm B.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 C.用三角尺作过点A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 D.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答案:D 解答:A.画线段MN=3cm,需要知道长度,而尺规作图中的直尺是没有长度的,错误;B.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量角器不在尺规作图的工具里,错误;C.用三角尺作过点A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三角尺也不在作图工具里,错误;D.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 ‎16.所谓尺规作图中的尺规是指: .‎ 答案: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解答:由尺规作图的概念可知:尺规作图中的尺规指的是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17.作图题的书写步骤是 、 、 ,而且要画出 和 ‎ ,保留 .‎ 答案:已知|求作|作法|图形|结论|作图痕迹 解答:作图题的书写步骤是 已知.求作.作法,而且要画出 图形和 结论,保留 作图痕迹.‎ 故答案为:已知.求作.作法,图形,结论,作图痕迹.‎ ‎18.已知一条线段作等边三角形,使其边长等于已知线段,则作图的依据是 .‎ 答案: SSS 解答: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依题意得使其边长等于已知线段,则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可得作图.‎ ‎19.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则作图的依据是 .‎ 答案: SAS 解答:用尺规做直角三角形,已知两直角边.可以先画出两条已知线段和确定一个直角,作图的依据为SAS.‎ ‎20.如图,使用直尺作图,看图填空:延长线段 到 ,使BC=2AB.‎ 答案: AB| C 解答: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 三.解答题 ‎21.已知:线段a,画出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 答案: ‎ 解答:首先作射线,然后截取AB=BC=a,则AC=2a,‎ 即AC就是所求的线段.‎ 分析:利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即可求解.‎ ‎22.作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b(要求:用尺规作图,并写出已知.求作.结论,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答案: ‎ 解答: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C,使线段AC=2a+b.‎ 结论:AC即为所求.‎ ‎23.用直尺.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使 AB=a+b 答案: ‎ 解答:如图:‎ 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 ‎24.作图题(利用直尺与圆规画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已知线段a.b,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2b.‎ 答案:‎ ‎ ‎ 解答:如图,BD就是所求的线段.‎ ‎25.已知三条线段a.b.c,用尺规作出△ABC,使BC=a,AC=b,AB=c.(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 解答:如图所示:‎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