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 整式的乘法
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 学习目标:
• 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 2.能熟练地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 3.能逆用法则来解答一些变式练习.
1.幂:
知识回顾
乘方的结果.
个
a
n a
a a na
回忆:幂
底数
指数
的 次幂.n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2.乘方:
讲授新课
1.同底数幂:就是指底数相同的幂.
2. 两个同底数幂相乘:
同底数幂的概念
25×22 =
25
22
2×2×2×2×2
2×2
=(a·a·a )(a·a)
= a·a·a·a·a
7(1)25×22 =
5
2(__) =(2×2×2×2×2)×(2×2)
=2×2×2×2×2×2×2
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a3 · a2 =a(__)
通过计算,注意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变化,你
发现了什么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5m · 5n = 5(_____)
=(5×5×…×5)
m+n
(5×5×…×5)
m个5 n个 5
×
个个
m na a
( )
m a
a a
( )
n a
a a
( )
( )
m n a
a a
m na
.m n m na a a
个
如果我把上题中的指数 3,2改成一般的任意正整数
并分别用字母 来表示.,m n
m n m na a a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 都是正整数), m n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指数______. 不变 相加
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m n m na a a , m n
法则剖析:
( 都是正整数)
(2)等号左右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答:等号左边是乘法运算 .
答:等号右边的指数是等号左边的两个指数相加的
和.
1.计算: (1)107 ×104 ;
(2)x2 ·x5 .
解:(1)107 ×104 =107 + 4= 1011.
(2)x2 ·x5 = x2 + 5 = x7.
尝试练习
Øam·an = am+n (m,n都是正整数)
am·an·ap = am+n+p (m,n,p都是正整数)
2.计算:(1)23×24×25 ;
(2)y·y2·y3 .
解:(1)23×24×25=23+4+5=212.
(2)y·y2·y3 = y1+2+3=y6 .
例1 计算: (1) x2·x5 ; (2) a·a6 ;
(3)(-2)×(-2)4×(-2)3 ;
(4) xm·x3m+1.
解:(1) x2·x5
(2) a·a6
=x2+5 = x7.
= a1+6 =a7.
(3)(-2)×(-2)4×(-2)3
= (-2) 1+4+3 =(-2)8 =256.
(4) xm· x3m+1 =xm+3m+1=x4m+1.
a=a1
Ø例2
(1) x n · xn+1 ;
(2) (x+y)3 ·(x+y)4 .
计算:
解: x n · xn+1 =
解: (x+y)3 ·(x+y)4 =
am · an = am+n
xn+(n+1) = x2n+1.
公式中的a可代表
一个数、字母、式
子等.
(x+y)3+4 =(x+y)7.
(4)y · y8 = y8 ( )
(1)b5 · b5 = 2b5 ( )
(3)x2 · x3 = x6 ( )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改正?
b5 · b5 = b10
b5 + b5 = 2b5
x2 · x3 = x5
y · y8 = y9
×
×
×
×
(2)b5 + b5 = b10 ( )
(5)(-a)2 · a3 = -a5 ( ) (-a)2 · a3 = a2 · a3 = a5 ×
这台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先进的超级计算机——
天河1号,它每秒的运算速度是1015 次,如果运行103
秒它将运算多少次?
1015×103解:
答:运行103秒它将运算1018次。
=1015+3=1018.
公式推广: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以
推广为:
m n p m n pa a a a , ,m n p( 都是正整数)
即:当幂与幂之间相乘时,只要是底数相同,就可以
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同底数幂的乘法:
m n m na a a
m n p m n pa a a a , ,m n p
, m n
( 都是正整数)
( 都是正整数)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
注意事项:
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对这个法
则要注重理解“同底,相乘,不变,相加”这八个字.
2.底数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运
算时底数不同的要先化为同底数的,才可以运用法
则.
4.解题时,要注意指数为1的情况,不要漏掉.
3.解题时,底数是负数的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
课堂小结
14.1.2 整式的乘法
——幂的乘方
一、温故知新,铺垫新知
1、知识回顾:口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am·an=am+n
(m和n都是正整数)
2、计算
①73×75=___
②a6·a2=____
③x2·x3·x4=____
78
a8
x9
解: 2 3a( )
2 2 2a a a
6.a
答:这个铁盒的容积是a6 .
有一个边长为a2 的正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
多少?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我收获,我快乐
mnnm aa )(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幂的乘方的法则:
多重乘方可以重复运用上述法则:
=pm n mnpa a ( ) (m,n,p是正整数)
想一想: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多重乘方时,是否也可以使用
上述法则? 怎样用公式表示?
(m,n都是正整
数)
学有所思,归纳小结:
1.本节课你的主要收获是什么?
2.你认为在运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中,重点应该注
意什么?
3.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幂的乘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运算
种类 表达式 法则
中运算
计算结果
底数 指数
同底数幂
的乘法
幂的乘方
乘法
乘方
不变
不变
相加
相乘mnnm aa )(
nmnm aaa
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幂的乘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一比:
14.1.3 积的乘方
1、叙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用字母 表示。
2、叙述幂的乘方法则 并用字母表示。
语言叙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字母表示:am·an=am+n ( m、n都为正整数)
语言叙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字母表示:(am)n=amn (m,n都是正整数)
复习引入新课: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1.1×10³,你能计算出它的
体积是多少吗?
提出问题:
解: 它的体积应是V=(1.1×10³)³.
(1)这个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
思考:
(2)它又如何运算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运算法则呢?
2、比较下列各组算式的计算结果:
[2 ×(-3)]2 与 22 ×(-3)2
[(-2)×(-5)]3与(-2)3 ×(-5)3
1、计算: (2×3)2与22 × 32,我们发现了什么?
∵ (2×3)2=62=36 , 22 ×32=4×9=36,
∴ (2×3)2 =22 × 32 .
3、观察、猜想:
(ab)3与a3b3 是什么关系呢?
(ab)3=(ab)·(ab)·(ab) =(aaa) ·(bbb)=a3b3
乘方的意
义
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
乘方的
意义
思考:积的乘方(ab)n =?
公式证明:
(ab)n =(ab)·(ab)· ··· ·(ab)
n个
(乘方的意义)
=(a·a·····a)·(b·b·····b)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n个n个
=an
bn
(乘方的意义)
(ab)n=an bn 即
语言表述 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
个因式分别 ,再把所得的幂 。
拓展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乘方时,也具有这
一性质
例如 (abc)n=anbncn
(ab)n=an bn 积的乘方公式
乘方 相乘
)(abba nnn 逆用公式 ,即
例1.计算:
(1)(xy)5
(2)(-2a)3
(3)( ab)4
=x5y5
=(-2)3 · a3 =-8a3
2
1=( )4· a4· b4
= a4b4
16
1
1
2
例2.计算:
(1)(ab2)3
(2)(3a2b3)3
(3)-( x3y2)2
3
2
解:(1)(ab2)3 =a3·(b2)3
=a3b6
(2)(3a2b3)3 = 33 ·(a2)3 ·(b3)3
= 27a6b9
(3)-( x3y2)2
3
2
3
2= -( )2· (x3)2 ·(y2)2
= x6y4
9
4
例3.计算:
(1)(-2a2b)3 · (-2a2b)2
(2)(3a3b3)2 - (2a2b2)3
解:(1)(-2a2b)3 • (-2a2b)2
= (-2a2b)5
= -32a10b5
(2)(3a3b3)2 - (2a2b2)3
=9a6b6 - 8a6b6
=a6b6
小结:
同底数幂的乘法: am·an=am+n (m,n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 (am)n=amn (m,n都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ab)n=anbn ( n为正整数)
14.1.4 整式的乘法
第1课时 单项式乘单项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
一、复习导入
1.知识回顾:
回忆幂的运算性质: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m)n=amn(m,n都是正整数),
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b)n=anbn(n为正整数),
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
得的幂相乘.
口答:
幂的三个运算性质是学习单项式与单项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基础,所以先组织学生对
上述的内容作复习.
二、探究新知
问题:光的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
球上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102秒,你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
离约是多少千米?
注:从实际的问题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
探索,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
系.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3×105)×(5×102)千
米.问题是(3×105)×(5×102)等于多少呢?学生提
出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解决:
(3×105)×(5×102)=(3×5)×(105×102)=
15×107(为什么?)
在此处再问学生更加规范的书写是什么?应该是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1.5×108千米.
请学生回顾,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问题:如果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即ac5·bc2,
你会算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在这一过程中,
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
践中获得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学生分析:跟刚才的解决过程类似,可以将ac5和bc2
分别看成a·c5和b·c2,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ac5·bc2=(a·c5)·(b·c2)
=(a·b)·(c5·c2)=abc5+2=abc7.
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来解决实际
问题.
[探究一]类似地,请你试着计算:
(1)2c5·5c2;(2)(-5a2b3)·(-b2c).
ac5,bc2,2c5,5c2,(-5a2b3),(-b2c)都是单
项式,通过刚才的尝试,谁能告诉大家怎样进行单项
式乘单项式?
注:先不给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而是让学生类比,自己动手试一试,再相互交流,总
结出如何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
个性质,这对于学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是有益
的.
学生总结: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
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
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3.算一算
例1:教材例4.
在例题教学中应该先让学生观察有哪些运算,如何利
用运算性质和法则.分析后再动手做,同时让学生说一
说每一步的依据.提醒学生在单项式的运算中应该先确
定结果的符号.
例2 小民的步长为a米,他量得家里卧室长15步,
宽14步,这间卧室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注:将运算法则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4.辩一辩
教材第99页练习2.
注:辩一辩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判断题的讨论甚
至争论,加强对运算法则的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探究二]
1.师生共同研究教材第99页的问题,对单项式与多项式
相乘的方法能有感性认识.
注:这个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师生
共同探讨,再结合分配律不难得到结论.
2.试一试
计算:2a2·(3a2-5b).(根据分配律)
注:因为整式的运算是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所以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律,将单项式乘多项
式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尝试得出结论.
3.想一想
从上面解决的两个问题中,谁能总结一下,怎样将单项式
和多项式相乘?
学生发言,互相补充后得出结论: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
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做一做
教材例5.(在学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符号问题,多
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教材第100页练习.
第2课时 多项式乘多项式
一、情境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单项式×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整式的乘法实际上就是:
单项式×单项式;
单项式×多项式;
多项式×单项式.
组织讨论:问题 为了扩大街心花园的绿地面积,把
一块原长a m,宽p m的长方形绿地,加长了b m,加宽
了q m.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
如何计算?小组讨论,你从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
由于(a+b)(p+q)和(ap+aq+bp+bq)表示同一个量,
即有(a+b)(p+q)=ap+aq+bp+bq.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法则
根据分配律,我们也能得到下面的等式: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
并板书法则.
让学生体会法则的理论依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
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二)例题讲解与巩固练习
1.教材例6计算:
(1)(3x+1)(x+2);
(2)(x-8y)(x-y);
(3)(x+y)(x2-xy+y2).
三、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习过程的自我
评价.主要针对以下方面:
1.多项式×多项式.
2.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
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不要漏乘.在没有合并同类项之前,两个多项式相
乘展开后的项数应是这两个多项式项数之积.
第3课时 同底数幂相除
一、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做如下运算:
1.(1)28×28;(2)52×53;(3)102×105;(4)a3·a3.
2.填空:
(1)( )·28=216;(2)( )·53=55;
(3)( )·105=107;(4)( )·a3=a6.
除法与乘法两种运算互逆,要求空内所填数,其实是
一种除法运算,所以这四个小题等价于:
(1)216÷28=( );(2)55÷53=( );
(3)107÷105=( );(4)a6÷a3=( ).
再根据第1题的运算,我们很容易得到答案:
(1)28;(2)52;(3)102;(4)a3.
其实我们用除法的意义也可以解决,请同学们思考、
讨论.
(1)216÷28= (2)55÷53=
(3)107÷105= (4)a6÷a3=
从上述运算能否发现商与除数、被除数有什么关系?
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
三、例题讲解
例1(教材例7) 计算:
(1)x8÷x2;(2)(ab)5÷(ab)2.
解:(1)x8÷x2=x8-2=x6.
(2)(ab)5÷(ab)2=(ab)5-2=(ab)3=a3b3.
例2 先分别利用除法的意义填空,再利用am÷an=am
-n的方法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32÷32=( );(2)103÷103=( );
(3)am÷am=( )(a≠0).
解:先用除法的意义计算.
32÷32=1;103÷103=1;am÷am=1(a≠0).
再利用am÷an=am-n的方法计算.
32÷32=32-2=30;
103÷103=103-3=100;
am÷am=am-m=a0(a≠0).
这样可以总结得a0=1(a≠0).
于是规定:
a0=1(a≠0),
即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
(1)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0( nmnmaaaa nmnm 都是正整数,并且
)0(10 aa
第4课时 整式的除法
一、情境导入
问题:木星的质量约是1.90×1024吨,地球的质量
约是5.97×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
的多少倍吗?
重点研究算式(1.90×1024)÷(5.97×1021)怎样进
行计算,目的是给出下面两个单项式相除的模型.
二、探究新知
1.探索法则
(1)计算(1.90×1024)÷(5.97×1021),说说你
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2)你能利用(1)中的方法计算下列各式吗?
8a3÷2a;6x3y÷3xy;12a3b2x3÷3ab2.
(3)你能根据(2)说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吗?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系数、同底数幂的底数
和指数发生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2.归纳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
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
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3.应用新知
(1)28x4y2÷7x3y;
(2)-5a5b3c÷15a4b.
首先指明28x4y2与7x3y分别是被除式与除式,在这
里省去了括号,对本例可以采用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的形式完成.口述和板书都应注意展示法则的应用,
计算过程要详尽,使学生尽快熟悉法则.
4.巩固新知
教材第104页练习第2题.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计算题,同桌交流.
5.再探新知
计算下列各式:
(1)(am+bm)÷m;
(2)(a2+ab) ÷a;
(3)(12a3-6a2+3a)÷3a.
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
思维过程,并对自己计算所得的结果进行观察,总结出
计算的一般方法和结果的项数特征:商式与被除式的项
数相同.
6.归纳法则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
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你能把这句话写成公式的形式吗?
7.解决问题
计算:
(1)(21x4y3-35x3y2+7x2y2)÷(-7x2y);
(2)[(x+y)2-y(2x+y)-8x]÷2x.
幂的运算性质是整式除法的关键,符号仍是运算中的
重要问题.在此可由学生口答,要求学生说出式子每步
变形的依据,并要求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利用乘除互
为逆运算,检验商式的正确性.
8.巩固提高
教材第104页练习第3题.
三、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材第105页习题14.1第6题.
2.备选题: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怎
样改正?
(1)-4ab2÷2ab=2b;
(2)(14a3-2a2+a)÷a=14a2-2a.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2 乘法公式
14.2.1 平方差公式
复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
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
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计算下列各题:
(1) (a+b)(a-b)=? (2) (a+2)(a-2)=?
(3) (3-x)(3+x)=? (4) (2m+n)(2m-n)=?
比较等号两边的代数式,它们在系数和字母
方面各有什么特点?两者有什么联系?
平方差公式:
(a+b)(a-b)=a2-b2
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做一做:
将图甲中阴影部分的小长方形变换到图乙位置,
你能根据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直观地说明平方
差公式吗?
a-b
a b
b
a-b
a
甲 乙
a-b
例1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5y)(3x-5y) 1 1(2)( )( )2 2b a b a
例2 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103×97 (2)59.8×60.2
小结:
1.平方差公式:(a+b)(a-b)=a2-b2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
2.学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14.2.2 完全平方公式
一、复习引入
你能列出下列代数式吗?
(1)两数和的平方;(2)两数差的平方.
你能计算出它们的结果吗?
二、探究新知
你能发现它们的运算形式与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所发现的规律,允许学
生之间互相补充,教师不急于概括;
举例:
(1)(p+1)2=(p+1)(p+1)=________________;
(2)(p-1)2=(p-1)(p-1)=________________;
(3)(m+2)2=________________;
(4)(m-2)2=________________.
通过几个这样的运算例子,让学生观察算式与结果间
的结构特征.
归纳:公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
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这两个公式叫做(乘
法的)完全平方公式.
教师可以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学生发现这
个公式的一些特点:如公式左、右边的结构,
并尝试说明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还可以引导学生将(a-b)2的结果用(a+b)2来
解释:
(a-b)2=[a+(-b)]2=a2+2a(-b)+(-b)2
=a2-2ab+b2.
2.教材例4: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022=(100+2)2=1002+2×100×2+22
=10 000+400+4
=10 404;
(2)992=(100-1)2=1002-2×100×1+12
=10 000-200+1
=9 801.
此处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主发言,
口述解题思路,可先不给出题目中“运用完全
平方公式计算”的要求,允许他们算法的多样
化,但要求明白每种算法的局限和优越性.
四、再探新知
1.现有下图所示三种规格的卡片各若干张,请你根
据二次三项式a2+2ab+b2,选取相应种类和数量
的卡片,尝试拼成一个正方形,并讨论该正方形的
代数意义:
2.你能根据下图说明(a-b)2=a2-2ab+b2吗?
第1小题由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拼图游戏,比一比哪个
小组快?第2小题借助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面积的
变化,帮助学生联想代数恒等式:(a-b)2=a2-b2
-2b(a-b)=a2-2ab+b2.
3.添括号法则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有时要在式子中添括号.我们
学过去括号法则,即
a+(b+c)=a+b+c;
a-(b+c)=a-b-c.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去括号法则:括号前的符号是
“+”时,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不变;括号前
的符号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号改变.
反过来,就得到添括号法则:
a+b+c=a+(b+c);
a-b-c=a-(b+c).
也就是说,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
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
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五、巩固拓展
教材例5: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x+2y-3)(x-2y+3);(2)(a+b+c)2.
解:(1)(x+2y-3)(x-2y+3)
=[x+(2y-3)][x-(2y-3)]
=x2-(2y-3)2
=x2-(4y2-12y+9)
=x2-4y2+12y-9.
(2)(a+b+c)2
=[(a+b)+c]2
=(a+b)2+2(a+b)c+c2
=a2+2ab+b2+2ac+2bc+c2
=a2+b2+c2+2ab+2ac+2bc.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3 因式分解
14.3.1 提公因式法
挑战一下
问题:已知a+b=8,ab=4,求a2 b+a b2 的值。
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填空:
把下列多项式写成乘积的形式
都是多项式化为
几个整式的积的
形式
(1) ma+mb+mc=( )( )
(2) x2 -1 =( )( )
(3) a2 +2ab+b2 =( )2
(1) m(a+b+c)=
(2) (x+1)(x-1)=
(3) (a+b)2 =
ma+mb+mc
x2 -1
a2 +2ab+b2
m a+b+c
x+1 x-1
a+b
观察“回忆”与
“探究”,你能
发现它们之间的
联系与区别吗?
回忆
探究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
的式子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也叫
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定义
x2-1 (x+1)(x-1)
因式分解
整式乘法
等式的特征:左边是多项式,右边是几个整式的积
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
式的公因式。
mcmbma
相同因式m
这个多项式有什么特点?
例: 找 3 x 2 –6xy 的公因式。
系数:最大
公因数。
3
字母:相同的
字母
x
所以,该代数式的公因式是3x。
指数:相同字母
的最低次幂
1
寻找公因式的关键是:
1、定系数 2、定字母 3、定指数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
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
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 a+b+c )ma+ mb +mcm=
注: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m,另一个因式a +b+c
是ma+mb+mc除以m所得的商。
(1) 8a3b2 + 12ab3c
例1: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分析:提公因式法步骤(分两步)
第一步:找出公因式;
第二步:提取公因式 ,即将多项式化为两个因式的乘积。
(2) 2a(b+c) - 3(b+c)
注意:公因式既可以是一个单项式的形式,也可以是
一个多项式的形式
整体思想是数学中一种重要而且常用的思想方法。
2、确定公因式的方法:
3、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步骤(分两步):
1、什么叫因式分解?
(1)定系数 (2)定字母 (3)定指数
第一步,找出公因式;
第二步,提取公因式.
4、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应注意的问题:
(1)公因式要提尽; (2)某项提出莫漏1;
(3)提出负号时,要注意变号.
记住哟!
(1) 13.8×0.125+86.2×
(2)已知2a+b=5,ab=3,求2a2b+ab2的值.
解:原式=13.8×0.125+86.2×0.125
=0.125×(13.8+86.2)
=0.125×100
=12.5
解: 2a2b+ab2
=ab(2a+b)=3×5=15
巧妙计算
8
1
14.3.2 公式法
第1课时 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1)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3)了解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首先考虑的方
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一、问题导入,探究新知
问题1:什么叫因式分解?
问题2:你能将多项式x2-4与多项式y2-25分解因
式吗?这两个多项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对于问题1要强调因式分解是对多项式进行的一种变
形,可引导比较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对于问题2要求学生先进行思考,教师可视情况作适
当的提示,在此基础上讨论这两个多项式有什么共同的
特点.
特点:这两个多项式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的形式,对
于这种形式的多项式,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来分解因
式.
即(a+b)(a-b)=a2-b2
反过来就是:
a2-b2=(a+b)(a-b).
要求学生具体说说这个公式的意义.
例1 分解因式:
(1)4x2-9;
(2)(x+p)2-(x+q)2.
分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2个多项式的项数,每个
项可以看成是什么“数”的平方,使之与平方差公式进
行对照,确认公式中的字母在每个题目中对应的数或式
后,再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取决于这个多项式
是否符合平方差的特征,即两个数的平方差,所以要强
调多项式是否可化为( )2-( )2的形式.括号里的
“式子”是一个整体,它可以是具体的数或单项式或多
项式,如(2)题是多项式.
例2 分解因式:
(1)x4-y4;(2)a3b-ab.
分析:(1)先把它写成平方差的形式,再分解因式,
注意它的第2次分解;
(2)现在不具备平方差的特征,引导继续观察特点,
发现有公因式ab,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学生交流体会:因式分解要进行到不能再分解为
止.
第2课时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下面的多项式能分解因式吗?
(1) a2+2ab+b2 (2) a2-2ab+b2
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222 2 bababa
222 2 bababa
我们把多项式a²+2ab+b² 和 a²-2ab
+b² 叫做完全平方式。
完全平方式有什么特征?
结构特征:
(1)三项式
(2)其中有两项是平方项且都是同号
(3)第三项是两平方项底数乘积的两倍
例题:把下列式子分解因式
16x2+24x+9
22 2首 首 尾 尾 =(首 ± 尾)2
(4x)2+ 2 × 4x × 3 + 32 =( 4x + 3)2
例1 利用公式: a2±2ab+b2 = (a±b)2把下列多
项式分解因式。
⑴ 25-10x+x2 ⑵ 9a2+6ab+b2
解:原式=52-2×5·x+x2
= (5-x)2
解:原式=(3a)2+2×3a·b+b2
= (3a+b)2
从以上这两题可以发现:先把多项式化成符合完全平方公
式特点的形式,然后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解完以上这两题,你发现什么?
例2、把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⑴ x2+14x+49
⑵ (m+n)2-6(m +n)+9
解:原式=x2+2·x·7+72
=(x+7)2
解:原式= (m+n)2 -2·(m +n)·3 +32
= (m+n-3)2
通过解这两题,你得到什么启示?
⑴ 2ax2+4axy+2ay2
⑵ -x2-4y2+4xy
解:原式=2a(x2+2xy+y2)
=2a(x+y)2
解:原式=-(x2-4xy+4y2)
=-[x2-2·x·2y+(2y)2]
=-(x-2y)2
通过解这两题,你得
到什么启示?
例3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若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再用公式法
分解因式。
2.分解因式要彻底。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请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2
2
2
2 2
2
2 2
1 4 4
2 6 9
3 4 4 1
4 9 6
15 4
6 4 12 9
x x
a a
a a
m m n n
x x
a ab b
22x 原式
22 1a 原式
23m n 原式
21
2x
原式
22 3a b 原式
【例】分解因式:
(a2+b2)2- 4a2b2
小结: (1) 选用公式时要看多项式的特征
两项考虑平方差公式
三项考虑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时一定要分解彻底。
【例】简便计算:
(2)522+482+52×96
(1)9972-9
=9972-32
=(997+3)(997-3)
=1 000×994=994 000
=522+482+2×52×48
=(52+48)2
=10 000
2.因式分解的一般思路:
一提(提公因式法)
二用(运用公式法)
小结:
1.因式分解的方法:
(1) 提取公因式法
平方差公式法 (两项)
完全平方公式法(三项)
(2) 公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