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PPT

ID:679308

大小:1.51 MB

页数:87页

时间:2021-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5 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5.1 轴对称图形 如果 沿着 折叠 ,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 那么这个 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就是它的 对称轴 。 一个图形 一条直线 完全重合 1. 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找出对称轴吗?你是怎样判别的? 合作学习 折叠可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 、请找出下列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 并找出它的对称轴各有几条? 一般等腰三角形 等腰梯形 正方形 一般长方形 等边三角形 一般三角形 圆 一般梯形 一般平行四边形 课 内 练 习 3. 在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这几个数字中,哪几个是轴对称图形? 0 3 8 4.你能说出 一些 是轴对称图形 的汉字 吗? 中 田 王 干 平面 内 两个图形 在 一条直线 的两旁,如果沿着这条直线折叠,这两个图形能够 完全重合 ,那么称这 两个图形 成 轴对称 。 这条直线叫做 对称轴 。 折叠后重合的两点叫做 对应点(对称点)。 ( 1 ) ( 2 ) ( 3 ) 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图形是否关于给定的直线对称? 巩固练习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 区别 联系 对两个图形而言 只有一条对称轴 对一个图形而言 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2、若将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若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看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对称轴成轴对称 . 1 、沿某条直线对折后都能完全重合; 说说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交流与讨论 请你用 2 种方法,将如图的四块小正方形纸板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并且使拼成的大正方形是至少有两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案。 如果你是设计师 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有哪些? 有什么感受 ? 第 15 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5.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如图, A , B 表示两个仓库,要在 A , B 一侧的河岸边 建 造一 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码头应建在 什么 位置 ? 第二环节 性质探索与证明 命题: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相等 . 如果 , 那么 . 分析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上 这个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 、根据条件和结论写出已知和求证 已知: 直线 l ⊥ AB ,垂足是 C , AC = BC , P 是 l 上的任意一点. 求证: PA = PB. ∵ l ⊥ AB ( 已知 ) , ∴∠ PCA =∠ PCB = 90° ( 垂直 定义) . ∵ AC = BC ( 已知 ) , PC = PC ( 公共边 ) , ∴△ PCA △ PCB ( SAS ) . ∴ PA = PB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 _ P B A l P . C 如果 一 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上 , 那么 这个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相等 . 证明 : 3、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解:如图 . ∵ l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点 P 是直线 l 上一点 , ∴ PA = PB . 或写成:∵ PC ⊥ AB , AC = BC , ∴ PA = PB . B _ P A l P C 例:用几何推理符号语言怎么表示性质定理? 4 、结合以上内容,从图形中你还能得到什么? B _ P A l P C △ PAB 是等腰三角形、 ∠ A = ∠ B 、“三线合一”、线段的 垂直平 分 线 是它的一条 对称轴等 . 5 、应用新知,反馈 练习 ( 1 )如图,已知 AB 是线段 CD 的垂直平分线, E 是 AB 上的一点, 如果 EC =7 cm ,那么 ED = ; 如果 ∠ ECD =60° ,那么 ∠ EDC = . C A D B E 7 cm 60° ( 2 )已知:如图, AB 是线段 CD 的垂直平分线, E , F 是线段 AB 上两 点 . 求证:∠ ECF =∠ EDF. F C A D B E 证明 : ∵ AB 是线段 CD 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 ∴ EC = ED , FC = FD . ( 线段垂直平分线 上的点到 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又 ∵ EF = EF , (公共边) ∴ ∠ ECF = ∠ EDF . (全等三角形 的对应角相等) ∴ △ EFC ≌ △ EFD . ( SSS ) 第三环节 逆向思维,探索判定 你能写出上面定理的逆命题吗? 如果 一 个点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那么 这个 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简写成: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 直平分线上 .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如果 , 那么 . 一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这个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这是一个真命题吗?如果是真命题,请你加以证明 . B P A 已知: PA = PB . 如果 一个点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那么 这个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上 . C 求证: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 4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 点 , 在这 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上. ∵ PA = PB , ∴ 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上 . B P A 用符号语言表示: 在这里只能确定 这一个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但不能说明经过 P 点的直线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 第四环节 实际应用,归纳提高: 1 、已知:如图,在△ ABC 中, AB = AC,O 是 △ ABC 内一点, OB = OC . 求证:直线 AO 垂直平分线段 BC . 证明 : ∵ AB = AC ( 已知 ), ∴ 点 A 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 上 ( 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判定 定理) . ∵ OB = OC ( 已知 ) , ∴点 O 在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 上 ( 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判定定 理 ) , ∴直线 AO 垂直平分线段 BC (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 . 归纳 :逆定理可以作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但必须是经过满足条件的( )个点的直线才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两 2、观察与思考 : ( 1 )观察下面用尺规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步骤, 思考这种作法的 依据 . 步骤一:分别以点 A , B 为圆心,以固定长 ( 大于 AB 长的一半 ) 为 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点 E , F . 步骤二:过点 E , F 作直线,则直线 EF 就是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 . 尺规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依据: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 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知识升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用 几何符号语言 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定理进行了 证明 . 4、逆定理作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但必须是经过满足条件 的( 两 )个点的直线才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通过对定理的证明体会理解证明的 严谨性 ,并运用两个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等 . A B C          M N   实际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成是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 所有点 的 集合 . 1 、在△ ABC 中,∠ A =50 0 , AB = AC , AB 的 垂直平分 线交 AC 于点 D, 则∠ DBC 的度数为 . 2 、如图,在△ ABC 中,已知 AC =27 ,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点 D, 交 AC 于点 E ,△ BCE 的周长等于 50, 求 BC 的长 . 解: ∵ AB 的垂直平分线为 DE , ∴ EA = EB .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 ∵△ BCE 的周长= BC + EC + EB , ∴△ BCE 的周长= BC + EC + EA . (等量代换) ∵ AC = EC + EA =27 , ∴△ BCE 的周长= BC + AC =50 . ∴ BC= 50-27=23 . 15 ° A B C D E 第六环节 : 达标检测,知识反馈 3 、如图,在△ ABC 中, AB = AC ,∠ BAC =120°, AB 的 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点 E ,交 BC 于点 F ,连接 AF , 求∠ AFC 的度数 . 解: ∵ AB = AC ,∠ BAC =120° ∴∠ B =∠ C =(180° - 120°)/2=30° . (等边对等角) ∵ AB 的垂直平分线 EF , ∴ FB = FA ,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 ∴∠1=∠ B =30° . (等边对等角) 又∵∠ AFC =∠1 +∠ B , (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 AFC =30°+30°=60° . A B C F E 1 2 C B P A 已知 : PA = PB .求证:点 P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 过点 P 作垂线 PC ⊥ AB , 垂足为点 C , ∴ P C 是△ PAB 的 高 . ∵ PA = PB ( 已知 ) , ∴ △ PAB 是等腰三角形 . ∴ PC是 △ PAB 的 中线 ( 三线合一 ) , ∴ AC = BC , ∴ PC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 , ∴ P 点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 PC 上 ( 垂直平分线定义 ) . 第七环节 逆向思维,探索判定 证法 1 : 证法 2 : 证明: 作△ PAB 的中线 PC 所在直线 , ∴ PC 是△ PAB 的 中线 (作法知) . ∵ PA = PB (已知) , ∴ △ PAB 是等腰三角形 , ∴ PC 是△ PAB 的高 (三线合一) , ∴ PC ⊥ AB , ∴ P 点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 PC 上( 垂直平分线定义) . B P A C 证法 3 : 证明: 作△ PAB 的角平分线 PC 所在直线 , ∵ PA = PB , (已知) 又∵ PC 是 △ PAB 的角平分线, (作法知) ∴ AC = BC , PC ⊥ AB. (等腰三角形中“三线合一 ”) ∴ P 点在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B P A C 第 15 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5.3 等腰三角形 ( 第 1 课时 ) 共同特点 如 图,把 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图中的虚线对折 , 剪下一个角 , 再把它展开 , 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操作 有 两条边相等 的 三角形 叫做等腰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 腰 ,另一边叫做 底边 ,两腰的夹角叫做 顶角 ,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 底角 . A C B 腰 腰 底边 顶角 底角 底角 还记得吗: 做一做 : 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标上字母: 三角形的顶角顶点记为 A ,底角顶点记为 B , C ,折痕为 AD . B A C D A B C D A B ( C ) D 沿折痕折叠你发现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或角? ( 1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 2 )∠ B =∠ C ( 3 ) BD = CD ( 4 )∠ ADB = ∠ ADC = 90° ( 5 )∠ BAD =∠ CAD C A B D 问题 1: 上述结论( 2 )用文字如何表述?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 问题 2: 把上述结论( 3 ) , ( 4 ) , ( 5 )用一句话归纳 .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相等 . 已知 :在 △ ABC 中, AB = AC . 求证: ∠ B = ∠ C . A B C 猜想 证明: 作顶角的平分线 AD . 在 △ BAD 和 △ CAD 中, AB = AC ( 已知 ), ∠1= ∠2( 辅助线作法 ), AD = AD ( 公共边) , ∴ △ BAD ≌ △ CAD (SAS). ∴ ∠ B = ∠ C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已知 :在△ ABC 中, AB = AC . 求证: ∠ B = ∠ C . A B C 1 2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相等 . 作顶角的平分线 D 证明: 作底边中线 AD . 在△ BAD 和△ CAD 中, AB = AC ( 已知 ), BD = CD ( 辅助线作法 ), AD = AD ( 公共边) , ∴ △ BAD ≌ △ CAD (SSS). ∴ ∠ B = ∠ C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已知 :在△ ABC 中, AB = AC . 求证: ∠ B = ∠ C . A B C D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作底边中线 证明: 作底边高线 AD . 在 Rt△ BAD 和 Rt △ CAD 中, AB = AC ( 已知 ), AD = AD ( 公共边) , ∴ Rt△ BAD ≌ Rt△ CAD (HL). ∴ ∠ B = ∠ C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已知 :在△ ABC 中, AB = AC . 求证: ∠ B = ∠ C . A B C D 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作底边的高线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 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写成 “等边对等角” ) 性质 2 等腰三角形的 顶角平分线 、 底边上 的中线 、 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合. (简写成 “三线合一” ) 在△ ABC 中, AB = AC = BC , 利用已有的知识,如何推导出 ∠ A , ∠ B , ∠ C 的度数. A C B 探究 推论: 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每一个内角都等于 60° ⒈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0°,它的顶角为______. 巩固练习 ⒉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 为 __________________. ⒊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 _ _ ___ . ① 顶角+2×底角=180° ② 顶角=180°-2×底角 ③ 底角=(180°-顶角)÷2 ④0°<顶角<180° 结论 :在等腰三角形中, 40° 35°,35° 70°,40°或55°,55° ⑤0°<底角<90° 已知:如图 ,在△ ABC 中, AB = AC , ∠ BAC =120 º , 点 D , E 是底边上两点,且 BD = AD , CE = AE . 求 ∠ DAE 的度数 . A D E B C 解: ∵ AB = AC ,( 已知 ) ∴ ∠ B = ∠ C. ( 等边对等角 ) ∴ ∠ B = ∠ C =1/2×(180º-120º)=30º. 又 ∵ BD = AD , ∴ ∠ BAD = ∠ B =30º.( 等边对等角 ) 同理 ∠ CAE = ∠ C =30º. ∴ ∠ DAE= ∠ BAC - ∠ BAD - ∠ CAE = 120º-30º-30º=60º . 例 ∵ AB = AC , AD = DC , AE = EB , ∴ DC = BE ,∠ DCB =∠ EBC . ∵ BC = CB , ∴△ BDC ≌ △ CEB (SAS). ∴ BD = CE . 已知: AB = AC , AD = DC , AE = EB . 求证: BD = CE . E O D C B A 证明: 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 . E D C B A 已知: AB = AC , CE ⊥ AB , BD ⊥ AC . 求证: BD = CE . 证明: ∵ AB = AC , CE ⊥ AB 于点 E , BD ⊥ AC 于点 D , ∴∠ AEC =∠ ADB =90° . ∵ AB = AC ,∠ A =∠ A , ∵△ ACE ≌ △ ABD , ∴ CE = BD . 证明: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 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文字叙述 几何语言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 “ 等边对等角 ” ) ∵ AB = AC , ∴∠ B =∠ C.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简称 “ 三线合一 ” ) ∵ AB = AC , ∠1=∠2 , ∴ AD ⊥ BC , BD = CD. 第 15 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5.3 等腰三角形 ( 第 2 课时 ) 1 、写出“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的逆命题; 2 、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吗? 思考 ∴ AC = AB . ( 等角对等边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在△ ABC 中, ∵∠ B =∠ C, ( 已知 )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A B C 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 (简称“ 等角对等边 ”) A B C D 已知:在 △ ABC 中,∠ B =∠ C . 求证: AB = AC . 证明: 作∠ BAC 的平分线 AD. 在 △ BAD 和 △ CAD 中, ∠1=∠2 , ∠ B =∠ C , AD = AD , ∴ △ BAD ≌ △ CAD . ( AAS ) ∴ AB = AC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 1 在△ ABC 中,已知 ∠ A = 40° , ∠ B = 70°. 判断△ ABC 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A B C 40° 70° 70° 检测: 问题 1 : 已知:如图 ,在 △ ABC 中,∠ A =∠ B =∠ C , 求证: AB = AC = BC . A B C 证明:在 △ ABC 中 , ∵∠ A =∠ B , (已知) ∴ BC = CA . ( 等角对等边) 同理 CA = AB . ∴ BC = CA = AB . 推论1:三个 角都相等 的三角形是 等边三角形 问题 2 : 已知 :在 △ ABC 中, AB = AC ,∠ A =60 0 . 求证: AB = AC = BC . 证明 :在 △ ABC 中 , ∵ AB = AC , ∴∠ B =∠ C . (等边对等角) ∵∠ A =60 0 , ∴∠ B =∠ C =60 0 . ∴ AB = AC = BC . A B C 推论 2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 60°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等边三角形 . 顶角等于 60° 已知 :在 △ ABC 中, AB = AC ,∠ B =60 0 . 求证: AB = AC = BC. A B C 证明 :在 △ ABC 中 , ∵ AB = AC , ∴∠ B =∠ C. (等边对等角) ∵∠ B =60 0 , ∴∠ C =60 0 , ∴∠ A =60 0 . ∴ AB = AC = BC . 底角等于 60° 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 、如 图,是 屋架设计的一部分,其中 BC ⊥ AC , DE ⊥ AC ,点 D 是 AB 的中点,∠ A =30° , AB =7.4 m ,求 BC , DE 的长 . A B C D E E 2 1 A B C D ③ 如果 AD =4 cm ,那么 1. 已知 : 如图 ,∠ A =36°, ∠ DBC =36° ,∠ C =72°. ①∠1= , ∠2= . ② 图中有 个等腰三角形 . BC= cm. 72° 36° 3 4 个等腰三角形 . ④ 如果过点 D 作 DE ∥ BC , 交 AB 于点 E , 那么图 中有 5 基础练习: 2. 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 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等腰三角形 . A B C D E 1 2 如图,∠ CAE 是 △ ABC 的外角,∠ 1=∠2 , AD ∥ BC . 求证: AB = AC . 分析: 从求证看 , 要证 AB = AC ,需证∠ B =∠ C . 从已知看 , 因为∠ 1=∠2 , AD ∥ BC , 可以找出∠ B 与∠ C 的关系 . 已知: 基础练习: 证明: ∵ AD ∥ BC , ∴∠ 1=∠ 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2=∠ 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1=∠2 , ∴∠ B =∠ C , ∴ AB = AC (等角对等边) . A B C D E 1 2 基础练习: 如图,∠ CAE 是 △ ABC 的外角, ∠ 1=∠2 , AD ∥ BC . 求证: AB = AC. 2. 已知: B A D C 3. 已知:如图, AD ∥ BC , BD 平分∠ ABC . 求证 : AB = AD. 基础练习: 证明:∵ AD ∥ BC , (已知) ∴∠ ADB =∠ DBC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 BD 平分∠ ABC . (已知) ∴ ∠ ABD =∠ DBC . (角平分线定理) ∴∠ ABD =∠ ADB . (等量代换) ∴ AB = AD . (等角对等边) 4. 已知:如图 , DE ∥ BC , ∠1=∠2. 求证: BD = CE . A B C D E 1 2 证明: ∵ ∠1=∠2, ( 已知 ) ∴ AE = AD . ( 等角对等边 ) ∵ DE ∥ BC , ( 已知 ) ∴ ∠1=∠ B , ∠2=∠ C . ( 两直线平行 , 同位角相等 ) ∴ ∠ B =∠ C . (等量代换) ∴ AB = AC . ( 等角对等边 ) ∴ AB - AD = AC - AE , (等式性质) 即 BD = CE . 基础练习: 5. 如图 , C 表示灯塔 , 轮船从 A 处出发以每小时 18 海里 的速度向正北 ( AN 方向 ) 航行 ,2 时后到达 B 处 , 测得 C 在 A 的北偏西 40° 方向 , 并在 B 的北偏西 80° 方向 . 求 B 处到灯塔 C 的距离 . A B C N 1 解 ∠1=∠ A +∠ C , ∠1=80° , ∴∠ A =∠ C =40°. ∵∠ A =40°, ∴ AB = BC . ( ) ∵ AB = 18×2=36, ∴ BC =36. 答 : B 处到灯塔 C 的距离是 36 海里 . 等角对等边 40º 基础练习: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 、推论 1 3 、推论 2 4 、判定定理及两条推论的应用 5 、一个定理 第 15 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5.4 角的平分线(第 1 课时) 温故知新 什么是角平分线? 问题:怎样作∠ AOB 的平分线呢? A B O 折纸法 度量法 尺规作图 A B O A O E B C P D 将 ∠ AOB 对折 , 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 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 ), 然后展开 , 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可以看一看,第一条折痕 是∠ AOB 的平分线 OC ,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 PD , PE 是角的平分线上一点到 AOB 两边的距离,这两个距离相等. 折一折 作法 : 1 、以 __ _ _ 为圆心, ______ 长为半径作圆弧, 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 M 、 N 两点; 2 、分别以 为圆心, 大于 的长为半径 作弧,两条圆弧交于 ∠ AOB 内一点 ____ ; 3 、作射线 , 就是所求作∠ AOB 的 平分 线 . 点 O 任意 M , N P OP OP 尺规作图 A B N M P O 为什么 OP 是角平分线呢? B A N M P O 已知: OM = ON , PM = PN . 求证: OP 平分∠ AOB . 证明:在△ OMP 和△ ONP 中, OM = ON ( 已知 ), MP = NP ( 已知 ), OP = OP ( 公共边 ), ∴ △ OMP ≌△ ONP . ( SSS ) ∴∠ MOP =∠ NOP . 即 OP 平分∠ AOB . 想一想 大胆挑战 A B O P 当∠ AOB =180 ° 时,角平分线怎么画? 已知 :直线 AB 及一点 C , 求作:直线 AB 的垂线,使它经过点 C . 解:分两类情况 作图 . A B C D E F 1. 当点 C 在直线 AB 上 时, 作平角 ACB 的平分线 CF , 直线 CF 就是所求的垂线 . 小试牛刀 经过已知直线上一点 作这条直线的垂线 . 经过已知直线外 一点作这条直线 的垂线 . 作法: 1) 任意取一点 K ,使 K 和 C 在 AB 的两旁; 2) 以点 C 为圆心, CK 长为半径作弧,交 AB 于点 D 和 E ; 3) 分别以点 D 和点 E 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 作弧,两弧交于点 F ; 4) 作直线 CF . 直线 CF 是所求的垂线 . 2. 当 C 在直线 AB 外时 . A B C D E F K 探索 如 图,是 一个平分角的仪器 , 其中 AB = AD , BC = CD . 将点 A 放在角的顶点 , AB , CD 沿着角的两边入放下 , 沿 AC 画一条射线 AE , AE 就是角平分线 . 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 经过上面的探索,你能得到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吗? 在△ ADC 和△ ABC 中 , AB = AD , AC = AC , DC = BC , ∴ △ ADC ≌△ ABC .( SSS ) ∴∠ DAC =∠ BAC , AE 平分 ∠ BAD . 证明: 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观察领悟作法,探索思考证明方法: A B O M N C 画法:   1.以 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 OA 于 点 M ,交 OB 于点 N .   2.分别以 M , N 为圆心、 大于 1/2 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 AOB 的内部交于点 C . 3.作射线 OC . 射线 OC 即为所求. 老师提示 : 作角平分线是最基本的尺规作图 , 这种方 法要确实掌握 . A B M N C 为什么 OC 是角平分线呢? O 想一想: 已知: OM = ON , MC = NC . 求证: OC 平分∠ AOB . 证明:在△ OMC 和△ ONC 中, OM = ON , MC = NC , OC = OC , ∴△ OMC ≌△ ONC . ( SSS ) ∴∠ MOC =∠ NOC . 即 OC 平分∠ AOB . 探索 2 将角 AOB 对折 , 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 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 ), 然后展开 , 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 , 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 O A B A O B E D 操作、测量 : OC 是∠ AOB 的平分线,点 P 是射线 OC 上的任意 一点 . 1. 操作测量:取点 P 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 P 作 PD ⊥ OA , PE ⊥ OB , 点 D , E 为垂足,测量 PD , PE 的长 . 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 2. 观察测量结果,猜想线段 PD 与 PE 的大小关系, 写出结论: _______ . PD PE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C O B A PD = PE P D E 结论: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相等 . 题设: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 结论:它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已知: OC 是∠ AOB 的平分线,点 P 在 OC 上, PD ⊥ OA , PE ⊥ OB ,垂足分别是 D , E . 求证: PD = PE . A O B P E D C 已知: OC 平分∠ AOB ,点 P 在 OC 上, PD ⊥ OA 于 D , PE ⊥ OB 于点 E . 求证: PD = PE. A O B E D P C 例 1 : ∵ PD ⊥ OA , PE ⊥ OB , 证明: ∴ ∠ PDO =∠ PEO = 90°. 在△ POD 和 △ PEO 中 ,   ∴ △ PDO ≌△ PEO . ( AAS )   ∠ PDO =∠ PEO , ∠ AOC =∠ BOC , OP = OP , ∴ PD = PE.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 结论: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 ∵ QD ⊥ OA , QE ⊥ OB , QD = QE , ∴点 Q 在∠ AOB 的平分线上.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 QD ⊥ OA , QE ⊥ OB , 点 Q 在∠ AOB 的平分线上 , ∴ QD = QE. 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思考: 要在 S 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且离公路,铁路的交叉处 500 米,应建在何处 ? ( 比例尺 1 : 20 000 ) S O 公路 铁路 例 2 已知:如图,△ ABC 的角平分线 BM , CN 相交于点 P . 求证:点 P 到三边 AB , BC , CA 的距离 相等 . 证明:过点 P 作 PD , PE , PF 分别垂直于 AB , BC , CA ,垂足为 D , E , F . ∵ BM 是△ ABC 的角平分线,点 P 在 BM 上 , ∴ PD = PE . ( 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同理 PE = PF . ∴ PD = PE = PF . 即点 P 到边 AB , BC , CA 的距离 相等 . D E F A B C P M N 练习:如图,△ ABC 的∠ B 的外角的平分线 BD 与∠ C 的外角的平分线 CE 相交于点 P .求证:点 P 到三边 AB , BC , CA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 A C D E F G H B P 及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 2 . 角平分线 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 . 角平分线 的 判定定理: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 小 结 1. 画一个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已知 : 如图 , 在△ ABC 中 , AD 是它的角平分线 , 且 BD = CD , DE ⊥ AB , DF ⊥ AC , 垂足分别是 E , F . 求证 : EB = FC . B A E D C F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