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测试题及答案
4.1几何图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下图中所示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是( )
2.下列四个图中,是三棱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则这个几何体是( )
(A)圆柱 (B)正方体 (C)球 (D)圆锥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观察下列图形并填空.
上面图形中,圆柱是_____,棱柱是_____,圆锥是_____,棱锥是_____,圆台是_____,棱台是_____,球体是_____.
5.如图所示,这些物体所对应的立体图形分别是:______.
6.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5 cm、10 cm、5 cm的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为______cm2.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桌上放着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如图(1),请说出下列三幅图(如图(2))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8.(9分)下图是用5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请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图形.
9.(9分)马小虎准备制作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注:(1)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2)添加的正方形用阴影表示)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从左面能看到几何体的两个面,故选A.
2.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平时多动手操作,训练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此题动手操作即可解决.
3. 【答案】A
【解析】圆柱从正面、左面看到的都是长方形,从上面看到的是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 【答案】④ ③⑥ ①⑦ ② ⑨ ⑩ ⑤⑧
【解析】上面图形中,圆柱是④,棱柱是③⑥,圆锥是①⑦,棱锥是②,圆台是⑨,棱台是⑩,球体是⑤⑧.
5. 【答案】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
6. 【答案】550
【解析】2(15×10+15×5+10×5)=550(cm2).
三、解答题(共26分)
7.解:分别是从左面、上面和正面看到的.
8.解: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如下:
9.解:有下列几种添法,可供参考.
4.1线段、射线、直线
1. 如图,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13AB,D为AC的中点,DC=2,那么AB的长为______.
2. 已知点O在直线AB上,且线段OA的长度为4cm,线段OB的长度为6cm,E、F分别为线段OA、OB的中点,则线段EF的长度为_________.
3. 小宇同学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中,先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折叠,使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短1cm;展开后按图的方式再折叠一次,使第二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长1cm,再展开后,在纸上形成的两条折痕之间的距离是______cm
4. 如图,C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CD=AC−DB B. CD=AD−BC C. CD=12AB−BD D. CD=13AB
5. 如图,点A、B、C顺次在直线上,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若想求出MN的长度,则只需条件( )
A. AB=12 B. BC=4 C. AM=5 D. CN=2
6. 如图,有a、b、c三户家用电路接人电表,相邻电路的电线等距排列,则三户所用电线( )
A. a户最长 B. b户最长 C. c户最长 D. 三户一样长
7. 已知线段AB=8,直线AB上有一点P
(l)若AP=5,求BP的长;
(2)若C是AP的中点,D是BP的中点,求CD的长.
8. (1)一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成两个部分(或区域),如图,两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成几个部分?三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成几个部分?试画图说明.
(2)四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几个部分?试画出示意图,并说明这四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平面上有n条直线,每两条直线都恰好相交,且没有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处于这种位置的n条直线分一个平面所成的区域最多,记为an,试研究an与n之间的关系.
9. 如图,B、C、D依次是AE上的三点,已知AE=8.9cm,BD=3cm,则图中以A、B、C、D、E这5个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的和为_______cm.
10. 平面上不重合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三点最多可确定3条直线.若平面上不同的n个点最多确定21条直线,则n的值为_______.
11. 如图,一根长为30cm、宽3cm的长方形纸条,将它按图所示的过程折叠.为了美观,希望折叠完成后纸条A端到点P的距离等于B端到点M的距离,则最初折叠时,MA的长应为______cm.
12. 某班50名同学分别站在公路的A、B两点处,A、B两点相距1000米,A处有30人,B处有20人.要让两处的同学走到一起,并且使所有同学走的路程总和最小,那么集合地点应选在( )
A. A点处 B. 线段AB的中点处
C. 线段AB上,距A点10003米处 D. 线段AB上,距A点400米处
13. 公园里准备修5条直的通道,并在通道交叉路口处设一个报亭,这样的报亭最多设( )
A. 9个 B. 10个 C. 11个 D. 12个
14. 线段AB上选取3种点,第1种是将AB 10等分的点;第2种是将AB12等分的点;第3种是将AB15等分的点,这些点连同线段AB的端点可组成线段的条数是( )
A. 35 B. 595 C. 406 D. 666
15. 电子跳蚤游戏盘为△ABC.AB=8a,AC=9a,BC=10a,如果电子跳蚤开始时在BC边上P0点,BP0=4a。第一步跳蚤跳到AC边上P1点,且CP1=CP0;第二步跳蚤从P1跳到AB边上P2点,且AP2=AP1;第三步跳蚤从P2跳到BC边上P3点,且BP3=BP2……跳蚤按上述规则跳下去,第2001次落到P2001,请计算P0与P2001之间的距离.
16. 在直线AB上,点P在A、B两点之间,点M为线段PB的中点,点N为线段AP的中点.若AB=m,且m使关于x的方程mx+4=2x+m有无数个解.
(1)求线段AB的长;
(2)试说明线段MN的长与点P在线段AB上的位置无关;
(3)如图,若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P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试说明PA+PBPC的值不变.
17. 切蛋糕
在小明13岁的生日晚会上,一共有16位客人到场,在他吹灭了生日蜡烛,准备切蛋糕时,爸爸说:“小明,你能用最少的切割次数为我们在座的16人每切一份蛋糕吗?你切割6次,最多能切得多少块蛋糕?”
18. 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和4,P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数为x.
(1)若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P点对应的数;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点到A点、B点距离和为10?若存在,求出x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A点、B点和P点(P点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1、2、1个长度单位/分,则第几分钟时,P为AB的中点?
答案
1. 【答案】3
【解析】∵AC=AB+BC,BC=13AB,∴AC=43AB,∵D为AC的中点,∴DC=12AB=12×43AB=23AB,∵DC=2,∴23AB=2,∴AB=3,故答案为:3.
2.【答案】5cm或1cm
【解析】如图,(1)点O在点A和点B之间,如图①,则EF=12OA+12OB=5cm;(2)点O在点A和点B外,如图②,则EF=12OB-12OA=1cm,∴线段EF的长度为1cm或5cm,故答案为:1cm或5cm.
3. 【答案】1
【解析】第一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短1cm,第二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长1cm,其实这两条折痕是关于纸张的正中间的折痕成轴对称的关系,它们到中线的距离是0.5cm,所以在纸上形成的两条折痕之间的距离是1cm,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拆叠知识及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4. 【答案】D
【解析】∵C是AB的中点,∴AC=BC=12AB,∵D是BC的中点,∴CD=BD=12BC,∴CD=BC-BD=AC-BD,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D=AD-AC=AD-BC,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BC-BD=AB-BD,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CD=12BC=14
AB,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A
【解析】解:根据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可知:MN=MC−NC=12AC−12BC=12(AC−BC)=12AB,∴只要已知AB即可.故选A.
6. 【答案】D
【解析】通过将线段平移可以发现三户所用的电线长度相同.
考点:线段长度的比较.
7. 【答案】(1)13或3(2)4
【解析】(1)分点P在线段AB上,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可得;(2)根据(1)中的两种情况,利用线段中点的定义通过推导即可得.
解:(1)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1,BP=AB-AP=8-5=3;
当点P在线段BA延长线上时,BP=AB+AP=8+5=13,
故BP的长为3或13;
(2)如图1时,CD=PC+PD=12AP+12BP=4;
如图2时,CD=PD-PC=12BP-12AP=4,
综上,CD=4.
8. 【答案】答案见解析
【解析】(1)分别得到两条直线平行和相交,三条直线平行和交于一点和两两相交的结果;(2)只有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时,才能将平面分的最多;分别画出图形即可求得所分平面的部分;(3)一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成两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4部分,三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7部分,四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11部分,可以发现,两条直线时多了2部分,三条直线比原来多了3部分,四条直线时比原来多了4部分,…,n条时比原来多了n部分,由此即可得.
解:(1)如图1,两条直线因其位置不同,可以分别把平面分成3个或4个区域;
如图2,三条直线因其位置关系的不同,可以分别把平面分成4个、6个和7个区域.
(2)如图3,四条直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11个区域,此时这四条直线位置关系是两两都相交,且无三线共点.
(3)平面上n条直线两两相交,且没有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把平面分成an个区域,平面本身就是一个区域,当n=1时,a1=1+1=2;
当n=2时,a2=1+1+1+2=4;
当n=3时,a3=1+1+2+3=7;
当n=4时,a4=1+1+2+3+4=11,……由此可以归纳公式an=1+1+2+3+…+n=1+nn+12=n2+n+22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找到an=1+1+2+3+…+n=1+nn+12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注意分类讨论.
9. 【答案】41.6
【解析】线段包括:AB、AC、AD、AE、BC、BD、BE、CD、CE、DE,其中 AB+BC+CD+DE=AE,AC+BD+CE=AC+CE+BD=AE+BD,
AD+BE=AD+BD+DE=AD+DE+BD=AE+BD,所以:所有线段的和=AE+AE+BD+AE+BD+AE=4AE+2BD=4×8.9+2×3=41.6 cm,故答案为:41.6.
10.【答案】7
【解析】m=1 ,组成直线:0,m=2 ,组成直线:1,m=3 ,组成直线:3,m=4 ,组成直线:6,m=5 ,组成直线:10,m=6 ,组成直线:15,m=7 ,组成直线:21,所以n=7,故答案为:7.
11.【答案】10.5
【解析】将折叠完的图形展开,如图所示,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两个梯形的上底等于纸条宽,即3cm,
下底等于纸条宽的2倍,即6cm,两个三角形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为纸条宽的2倍,即6cm,故超出点P的长度为(30-15)÷2=7.5,AM=7.5+3=10.5,故答案为:10.5.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关键是将折叠图形展开,分析每个图形形状及与纸条宽的关系.
12. 【答案】A
【解析】设A处学生走的路程,表示出B处学生走的路程,然后列式计算所有同学走的路程之和.设A处的同学走x米,那么B处的同学走(1000﹣x)米,所有同学走的路程总和:L=30x+20(1000﹣x)=10x+20000
此时0≤x≤1000,要使L最小,必须x=0,此时L最小值为20000;所以选A点处.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学生在学这一部分时一定要联系实际,不能死学.
13. 【答案】B
【解析】∵有5条直线,每一条直线最多与其它直线有4个交点,∴最多有5×4÷2=10个交点,即这样的报亭最多有10个,故答案为:10.
14. 【答案】C
【解析】10,12,15的最小公倍数为60,重复的点的个数=(6012 -1)+(6015
-1)=7;除端点外的点的个数为:(15-1)+(12-1)+(10-1)-7=27,∴连同AB线段的端点共27+2=29个端点,∴29个点所能组成的线段条数为:1+2+3+4+5+…+28=406(条).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及线段,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所有的端点个数.
15.【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观察循环规律,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然后可得出答案.
解:因BP0=4a,根据题意:CP0=10a-4a=6a,CP1=CP0=6a;
AP1=9a-6a=3a,AP2=AP1=3a;
BP2=8a-3a=5a,BP3=BP2=5a;
CP3=10a-5a=5a,CP4=CP3=5a;
AP4=9a-5a=4a,AP5=AP4=4a;
BP5=8a-4a=4a,BP6=BP5=4a.
由此可见,P6点与P0点重合,又因为2001=6×333+3,
所以P2001点与P3点重合,P0与P2001之间的距离就是P0与P3之间的距离,即6a-5a=a.
16. 【答案】(1)AB=2(2)MN=12AB(3)PA+PBPC=2
【解析】(1)先将所给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然后根据方程有无数个解,即可确定出m的值,从而求得AB的长;(2)根据线段中点的概念进行推导即可;(3)通过已知条件推得PA+PB=2PC即可得.
解:(1)方程mx+4=2(x+m)化为:(m-2)x=2m-4,
因为方程有无数个解 ,所以m-2=0且2m-4=0 ,所以m=2,
所以AB=2;
(2)因为M为线段PB的中点 ,所以PM=12PB,
因为N为AP的中点 所以NP=12AP
所以MN=NP+PM=12PB+12AP =12 (PB+AP)= 12AB=1,
所以线段MN的长只与线段AB的长度有关,而与点P在线段AB上的位置无关;
(3)PA+PBPC 的值不变 ,理由如下:
因为C是AB的中点 所以AC=BC=12AB,
因为PA+PB=PC-AC+PC+BC=2PC ,
所以PA+PBPC=2PCPC =2,所以PA+PBPC的值不变.
17. 【答案】最少切割5次能切得16块蛋糕;切割6次,最多能切得22块蛋糕.
【解析】蛋糕为一个立体图形,切下去的每一刀为一个面,那么就是问最少能用几个面把一个空间分为16个以上的部分,据此即可得.
解:1刀分成2块,2刀分成4块,3刀分成7块,4刀分成11块,5刀分成16块,6刀分成22块,……,
每多切一刀,增加的块数分别是+2,+3,+4,…;
所以要分得16块,最少要切5次;
切6刀时,最多可分得22块.
18. 【答案】(1)x=0或2(2)10(3)2
【解析】(1)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即可解决问题;(2)分点P在线段AB的左边或右边两种情况来解答,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三点的运动速度,准确表示出某一时刻三点对应的数,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1)因为AB=4-(-2)=6,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所以x=0或2;
(2)因为距离之和为10,所以P在线段AB外, PA=|x-4|,PB=|-2-x|,
当P在B点右侧时,x>4,则有x-4+x+2=10,解得,x=6;
当P在A点左侧时,xb+c),求作线段AB,使AB=a-b-c.下面利用尺规作图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4.如图,用a,b,c表示线段AF的长应为_____.
5.画线段AB;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2AB;反向延长AB到点D,使AD=AC,则线段CD=_____AB.
6.若∠AOB=4∠α,OC为∠AOB的角平分线,则∠AOC=_____∠α.
三、解答题
7.(8分)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使AB=2b-a.
8.(9分)已知∠1和线段a,b,如图
(1)按下列步骤作图:
①先作∠AOB,使∠AOB=∠1.
②在OA边上截取OC,使OC=a.
③在OB边上截取OD,使OD=b.
(2)利用刻度尺比较OC+OD与CD的大小.
9.(9分)已知:线段a和∠1.
(1)求作:一个三角形ABC,使一边AB=a,∠ABC=∠CAB=∠1(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2)比较AC、BC的长短,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尺规作图是利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A、B、C中的作图均不是尺规作图.
2.【答案】D
【解析】射线、直线具有延伸性,不能画出其长度;尺规作图需用圆规和无刻度的直尺;若A、B、C三点不共线,则无法过这三点画出一条直线,即A、B、C错误,D项正确.
3. 【答案】D
【解析】用尺规先作线段AC=a,再从内部顺次截取CD=b,DB=c,则AB=a-b-c.故选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 【答案】2a-2b-c
【解析】由图可知AF=AB+BC-CD-DE-EF=a+a-b-b-c=2a-2b-c.
5. 【答案】6
【解析】画出图形如图所示,所以CD=6AB.
6. 【答案】2
【解析】∠AOC=∠AOB=×4∠α=2∠α.
三、解答题(共26分)
7.(1)在直线l上顺次截取AD=b,DC=b;
(2)在线段AC上截取CB=a;则线段AB为所求作的线段.
8.(1)根据以上步骤可作图形,如图.
(2)通过利用刻度尺测量可知OC+OD>CD.
9.(1)三角形ABC为所求作三角形.
(2)AC=BC,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