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7章测试题及答案
17.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一、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
A.80° B.80°或20° C.80°或50° D.20°
2.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则∠A的度数是( )
A.30° B.45° C.60° D.90°
3.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A.40° B.80° C.100° D.100°或40°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是( )
A.65°,65° B.50°,80°
C.65°,65°或50°,80° D.以上都不对
5.如图,一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剪去一个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则图中∠α+∠β的度数是( )
A.180° B.220° C.240° D.300°
二、填空题
6.如图,在△ABC中,AB=AC,∠A=40°,则△ABC的外角∠BCD=____°.
7.如图,AB∥CD,CP交AB于点O,AO=PO,若∠C=50°,则∠A=____度.
8.如图,AE∥BD,C是BD上的点,且AB=BC,∠ACD=110°,则∠EAB=____.
9.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0°,则∠C=____°.
10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
三、解答题
11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它的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12.如图,已知AB=AC,AD=AE.求证:BD=CE.
13.如图,△ABC中,AB=AC,∠A=36°,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D为垂足,连结EC.
(1)求∠ECD的度数;
(2)若CE=5,求BC的长.
14.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且BM=CN,AM与BN相交于点P,求∠APN的度数.
15.如图所示,点D在AC上,点E在AB上,且AB=AC,BC=BD,AD=DE=BE,求∠A的度数.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
5.C
6. 110
7. 25
8. 40
9. 40
10. 15
11.(1) 35, 35 (2)55,55或 40,70
12.略
13.(1)∠ECD=36° (2)BC=5
14.∠APN=60° 15.∠A=45°
17.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B.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C.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如图是人字型屋架的设计图,由AB,AC,BC,AD四根钢条焊接而成,其中A,B,C,D均为焊接点,且AB=AC,D为BC的中点,现在焊接所需的四根钢条已截好,且已标出BC的中点,如果焊接工身边只有检验直角的角尺,那么为了准确快速地焊接,他首先应取的两根钢条及焊接点是( )
A.AB和BC及焊接点B B.AB和AC及焊接点A
C.AB和AD及焊接点A D.AD和BC及焊接点D
3.如图所示,△ABC中,AB=AC,过AC上一点作DE⊥AC,EF⊥BC,若∠BDE=140°,
则∠DEF=( )
A.55° B.60° C.65° D.70°
4.如图,△ABC中,∠ 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点F作DE∥BC交AB于点D,交AC于点E,那么下列结论:
①△BDF和△CEF都是等腰三角形; ②DE=BD+CE;
③△ADE的周长等于AB与AC的和; ④BF=CF.
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
5.如图,直线l和线段AB,点B在直线上,在直线l上取一点P,使得△PAB是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有( )
A.2个 B.4个 C.3个 D.5个
二、填空题
6.如图所示,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填空:在△ABC中,AB=AC.
(1)∵AD⊥BC,∴∠____=∠____,____=____;
(2)∵AD是△ABC的中线,
∴____⊥____,∠____=∠____;
(3)∵AD是∠BAC的平分线,
∴____⊥____,____=____.
7. 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AB=6,CD=4,则△ABC的周长是____.
8.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则它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_________.
9.等腰△底边长为5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的差为3cm ,则腰长为 。
10.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三、解答题
11.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的中点,∠B=30°.求∠ADC和∠BAD的度数.
12.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是△ABC底边BC上的高线,E为AD上任意一点,且EF⊥AB于点F,EG⊥AC于点G.求证:EF=EG.
13. (1)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求证:DE=DF;
(2)由(1)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问:如果DE,DF分别是∠ADB,∠ADC的平分线,它们还相等吗?
14.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E在CA延长线上,AE=AF,AD是高,试判断EF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5.如图,AB=AC,CD⊥AB于点D,BE⊥AC于点E,BE与CD相交于点O.
(1)求证:AD=AE;
(2)连结OA,BC,试判断直线OA,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B
6.略
7. 20
8. 0.5
9. 8
10. 7或11
11. 90°或60°
12.略
13.相等
14.垂直
15.垂直
17.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一、选择题
1.下列能断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
A.∠A=30°,∠B=60°
B.∠A=50°,∠B=80°
C.AB=AC=2,BC=4
D.AB=3,BC=7,△ABC的周长为10
2.如图所示,∠A=36°,∠ADB=108°,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内角平分线与对边垂直,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4.如图所示,在△ABC中,∠A=36°,∠C=72°,∠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如图,△ABC中,AB=AC=6,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C交AB于点E,则△BDE的周长为( )
A. B. C.10 D.12
二、填空题
6.如图所示,在△ABC中,AD⊥BC于点D.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ABC是等腰三角形.你添加的条件是 .
7.试说明: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AD平分∠CAE,AD∥BC(如图所示).
求证:AB=AC.
证明:∵AD∥BC(已知),
∴∠1=∠B( ),
∠2=∠C( ).
又∵AD平分∠CAE(已知),
∴∠1=∠2(角平分线的定义),
∴∠B=∠C(等量代换).
∴AB=AC( .
8.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若BM+CN=9,则线段MN的长为____.
9.如图,点B,D在射线AM上,点C,E在射线AN上,且AB=BC=CD=DE,已知∠EDM=84°,则∠A的度数为 .
10.如图所示,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将△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CBP′,若PB=3,则PP′=____.
三、解答题
1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BC的中线,延长BC到点E,使CE=CD.求证:DB=DE.
12.如图,上午8时,一艘船从A处出发以25 km/h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时到达B处,从A,B望灯塔C,测得∠NAC=37°,∠NBC=74°.求从B处到灯塔C的距离.
13.如图,在△ABC中,点E在AB上,点D在BC上,BD=BE,∠BAD=∠BCE,AD与CE相交于点F,试判断△AF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4.(10分)已知:如图,锐角△ABC的两条高BE,CD相交于点O,且OB=OC.
(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判断点O是否在∠BAC的角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
15.作业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张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剪两刀,分成3张小纸片,使每张纸片都是等腰三角形.你能办到吗?请画出示意图说明剪法.
我们有多种剪法,图1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C
6.略
7.略
8.9
9.21°
10.3
11..略
12. 50m/h
13. △AF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略
14.略
15
17.2直角三角形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
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D.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补
2.若三角形三边长之比为1∶∶2,则这个三角形中的最大角的度数是 ( )
A.60° B.90° C.120° D.150°
3.在△ABC中,若∠A∶∠B∶∠C=3∶1∶2,则其各角所对边长之比等于 ( )
A.∶1∶2 B.1∶2∶ C.1∶∶2 D.2∶1∶
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
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 ( )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相等或互余
5.具备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可以判定它们全等的是 ( )
A.一边和这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B.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C.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 D.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对应相等
二、填空题
6.在等腰三角形中,腰长是a,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3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是 .
7.已知△ABC中,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B= .
8.如图1-46所示,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东北方向,距离灯塔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海轮行驶的路程AB
为 海里(结果保留根号).
三、解答题
9.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cm,底边BC=cm,求底边上的高AD
的长.
10.如图1-47所示,把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F处,若AB=12 cm,BC=16 cm.
(1)求AE的长;
(2)求重合部分的面积.
11.如图1-48所示,把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
(1)求证B′E=BF;
(2)设AE=a,AB=b,BF=c,试猜想a,b,c之间的一种关系,并给出证明.
12.三个牧童A,B,C在一块正方形的牧场上看守一群牛,为保证公平合理,他们商量将牧场划分为三块分别看守,划分的原则是:①每个人看守的牧场面积相等;②在每个区域内,各选定一个看守点,并保证在有情况时,他们所需走的最大距离(看守点到本区域内最远处的距离)相等.按照这一原则,他们先设计了一种如图1-49(1)所示的划分方案,把正方形牧场分成三块相等的矩形,大家分头守在这三个矩形的中心(对角线交点),看守自己的一块牧场.过了一段时间,牧童B和牧童C又分别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牧童B的划分方案如图1-49(2)所示,三块矩形的面积相等,牧童的位置在三个小矩形的中心.牧童C的划分方案如图1-49(3)所示,把正方形的牧场分成三块矩形,牧童的位置在三个小矩形的中心,并保证在有情况时三个要所需走的最大距离相等.
(1)牧童B的划分方案中,牧童 (填“A”“B”或“C”)在有情况时所需走的最大距离较远.
(2)牧童C的划分方案是否符合他们商量的划分原则?为什么?(提示:在计算时可取正方形边长为2)
参考答案
1.C [提示:可以举出例子说明A,B,D为假命题.]
2.B [提示:设三边长分别为a,a,2a,则a2+(a)2=(2a)2,为直角三角形.
3.D [提示:∠A=90°,∠B=30°,∠C=60°.]
4.C [提示:如图1-50(1)所示,已知AB=A′B′,BC=B′C′,AD⊥BC于点D,A′D′上B′C′于D′点,且AD=A′D′,根据HL可判定Rt△ABD≌Rt△A′B′D′,从而证得∠B=∠B′.如图1-50(2)所示,可知此时两角互补.]
5.B [提示:利用HL可证明.]
6.a 或 a[提示:由题意可以画出如图1—51所示的两种情况.]
7.60°[提示:b2=3a2,c2=4a2 c2=a2+b2,b=a,c=2a.
8.40+40 [提示:在Rt△ACP中,APC=45°,AP=40 ,∴AC=PC=40.在Rt△PCB中,∠PBC=30°,BC=40,∴AB=AC+BC=40+40. ]
9.解:∵AD为底边上的高,∴BD=CD=BC=×= (cm).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cm.
10.解:(1) ∵∠CBD= ∠ FBD(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又∠CBD=∠AD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FBD=∠ADB(等量代换).∴EB=ED(等角对等边).设AE=xcm,则DE=(16一x)cm,即EB=(16一x)cm,在Rt△ABE中,AB2=BE2一AE2即l22=(16一x)2一x2,解得x=3.5.即AE的长为3.5 cm. (2)BA⊥AD,∴S△BDE=DE•BA=×(1 6—3.5)×12=75(cm2).
11.(1)证明:由题意得B′F=BF,∠B′FE=∠BFE.在矩形ABCD中,AD∥BC,
∴∠B′EF=∠BFE,∴∠B′FE=∠B′EF,∴B′F=B′E.∴B′E=BF.
(2)解:a,b ,f三者关系有两种情况.
①a,b,c三者存在的关系是a2十b2=c2.证明如下:
连接BE,则BE=B′E.由(1)知,B′E=BF=c∴BE=c.
在△ABE中,∠A=90°
∴AE2+AB2=BE2.
∵AE=a,AB=b,
∴a2+b2=c2.
②a.b,c三者存在的关系是a+b>c证明如下:
连接BE,则BE=B′E.
由(1)知,B′E=BF=c,BE=f.
在△ABE中,AE+AB>BE,
∴a+b>c.
12.解:(1)C [提示:认真观察,用圆规或直尺进行比较,此方法适用于标准作图.]
(2)牧童C的划分方案不符合他们商量的划分原则.理由如下:
如图1-52所示,在正方形DEFG中,四边形HENM,MNFP,DHPG都是矩形,且HN=NP=HG,则EN=NF,
S矩形HENM=S矩形MNFP,取正方形边长为2.
设HD=x,
则HE=2一x,在 Rt△HEN和Rt△DHG中,
由HN=HG,得EH2+EN2=DH2+DG2,
即(2一x)2+l2=x2+22,解得x =,
∴HE=2- x =,
∴S矩形HENM=S矩形MNFP=1×=,.∴S矩形DHPG≠S矩形HEMN .
∴牧童C的划分方案不符合他们商量的原则.
17.3 勾股定理
一、基础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C.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D.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2. Rt△ABC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b,c,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3.如果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k2-1,2k(k >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2k B.k+1 C.k2-1 D.k2+1
4. 已知a,b,c为△ABC三边,且满足(a2-b2)(a2+b2-c2)=0,则它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1 B.120 C.90 D.不能确定
6.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
A.42 B.32 C.42 或 32 D.37 或 33
7.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斜边上的中线长为,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
A. B.
C. D.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3,4),则OP的长为( )
A.3 B.4 C.5 D.
9.若△ABC中,AB=25 cm,AC=26 cm,高AD=24,则BC的长为( )
A.17 B.3 C.17或3 D.以上都不对
10.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
A.底与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11.斜边的边长为17 cm,一条直角边长为8 cm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12.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顶角的平分线为__.
1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和为200,则斜边长为 .
14.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是,则按角分类它是 三角形.
15.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60,则它的面积是___.
16. 在Rt△ABC中,斜边AB=4,则AB2+BC2+AC2=_____.
17.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最短边长为1 cm,最长边长为2 cm,则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另外一边的平方是 .
18.如图,已知中,,,,以直角边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
A
C
B
19. 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面积为,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 .
二、综合发展:
1. 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CAB的角平分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你能求出CD的长吗?
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多少?
3.如图,要修建一个育苗棚,棚高h=3m,棚宽a=4m,棚的长为12m,现要在棚顶上覆盖塑料薄膜,试求需要多少平方米塑料薄膜?
4.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它最短要飞多远?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
小汽车
小汽车
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km/h.
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m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
C
B
A
观测点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 解析:利用勾股定理正确书写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关键是看清谁是直角.
答案: D.
2. 解析:本题考察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勾股定理.
答案:B.
3. 解析:设另一条直角边为x,则斜边为(x+1)利用勾股定理可得方程,可以求出x.然后再求它的周长.
答案:C.
4.解析: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画出图形来,作图时应注意高AD是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在三角形的外部,有两种情况,分别求解.
答案:C.
5. 解析: 勾股定理得到:,另一条直角边是15,所求直角三角形面积为.答案: .
6. 解析:本题目主要是强调直角三角形中直角对的边是最长边,反过来也是成立.
答案:,,直角,斜,直角.
7. 解析:本题由边长之比是 可知满足勾股定理,即是直角三角形.答案:直角.
8. 解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知三个角的度数,断定是直角三角形.答案:、、,3.
9. 解析:由勾股定理知道:,所以以直角边为直径的半圆面积为10.125π.答案:10.125π.
10. 解析:长方形面积长×宽,即12长×3,长,所以一条对角线长为5.
答案:.
二、综合发展
11. 解析:木条长的平方=门高长的平方+门宽长的平方.
答案:.
12解析:因为,所以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设最长边(斜边)上的高为,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关系,可得,∴.答案:12cm
13.解析:透阳光最大面积是塑料薄膜的面积,需要求出它的另一边的长是多少,可以借助勾股定理求出.
答案: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可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m,
所以矩形塑料薄膜的面积是:5×20=100(m2) .
14.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的值是13m,也就是两树树梢之间的距离是13m,两再利用时间关系式求解.
答案:6.5s.
15.解析:本题和14题相似,可以求出BC的值,再利用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后比较.BC=40米,时间是2s,可得速度是20m/s=72km/h>km/h.
答案:这辆小汽车超速了.
17.4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B 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C 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D 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对应相等
2.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A.三条中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3.如图1, OD⊥AB于点D,OE⊥AC于点E, 且OD=OE, 则△AOD与△AOE全等的理由是( )
A.SAS B.ASA C.SSS D.HL
图1
图2
图3
4. 如图2,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如果BC=16cm,BD∶CD=9∶7,那么点D到AB的距离是( )
A.6cm B.7cm C .8cm D. 9cm
5.如图3,直线表示三条相互相交的道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道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已知点P在∠BAC的角平分线OD上,且PE⊥AB于点E,PF⊥AC于点F.若PE=3cm,
则PF = cm.
7. 如图4,已知∠C=∠D=90°,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ACB≌△BDA.
图4
图5
8. 如图5,PA⊥OA,PB⊥OB,PA=PB,如果∠1=20°,那么∠AOB=______度.
9.如果Rt△ABC≌Rt△DEF,AC=DF=4,AB=7, ∠C=∠F=90°,,则DE= ,EF= .
10.如图6,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 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 DF相等,则∠ABC+∠DFE= 度.
图6
11.如图7,已知线段,求作一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一条直角边长为,斜边长为.
图7
12. 如图8,四边形ABCD是一防洪堤坝的横截面,AE⊥CD,BF⊥CD,且AE=BF,AD=BC问:∠C与∠D是否相等?说明你的理由.
图8
13.如图9,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F⊥AB于点F,DE⊥AC于点E,且BF=CE.则点D在∠BAC
的平分线上,试说明理由.
图9
14.若两个锐角三角形的一边和另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D. 6.3
7. 除公共边外, 任意一对对应边或对应角相等均可
8. 40
9. 7
10. 90
11.解:∵AE⊥CD,BF⊥CD,且AE=BF,AD=BC,
∴Rt△AED≌Rt△BFC, ∴∠C=∠D.
13.解:∵D是BC的中点, ∴BD=CD.
又∵DF⊥AB, DE⊥AC, 且BF=CE,
∴Rt△BDF≌Rt△CDE, ∴DE=DF, 即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
14.分析:要求写出已知、求证、并画出图形
17.5 反证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用反证法证明“a<b”时第一步应假设( )
A.a>b B. a≤b C. a≥b D. a≠b
2.选择用反证法证明“已知:在△ABC中,∠C=90°.求证:∠A,∠B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 )
A.∠A>45°,∠B>45° B. ∠A≥45°,∠B≥45°
C.∠A<45°,∠B<45° D. ∠A≤45°,∠B≤45°
3.用反证法证明“四边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90°”时,应先假设( )
A.有一个内角小于90° B. 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90°
C.每一个内角都小于90° D. 每一个内角都大于90°
4.选择用反证法证明“已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求证:∠A,∠B,∠C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时,应先假设( )
A.∠A>60°,∠B>60°,∠C>60° B. ∠A≥60°,∠B≥60°,∠C≥60°
C.∠A<60°,∠B<60°,∠C<60° D. ∠A≤60°,∠B≤60°,∠C≤60°
5.用反证法证明“若a⊥c,b⊥c,则a∥b”时,应假设( )
A.a不垂直于c B. a,b都不垂直于c
C.a与b相交 D. a⊥b
6.要证明命题“若a>b,则a2>b2”是假命题,下列a,b的值不能作为反例的是( )
A.a=1,b=﹣2 B. a=0,b=﹣1 C. a=﹣1,b=﹣2 D. a=2,b=﹣1
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图,如果AB∥CD,AB∥EF,那么CD∥EF”,证明的第一个步骤是( )
A.假定CD∥EF B. 已知AB∥EF
C.假定CD不平行于EF D. 假定AB不平行于EF
8.用反证法证明:a,b至少有一个为0,应该假设( )
A.a,b没有一个为0 B. a,b只有一个为0
C.a,b至多一个为0 D. a,b两个都为0
9.下列各数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任何偶数都是4的倍数”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5 B. 2 C. 4 D. 8
10.能证明命题“x是实数,则(x﹣3)2>0”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x=4 B. x=3 C. x=2 D. x=15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命题:“三角形中至多有两个角大于60度”,用反证法第一步需要假设 .
12.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应假设: .
13.已知△ABC中,AB=AC,求证:∠B<90°,用反证法证明:第一步是:假设 .
14.用反证法证明“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60°”时,应先假设 .
15.用反证法证明“等角对等边”,应先假设 .
16.用反证法证明“两条直线相交,只能有一个交点”,应假设 .
17.“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是 命题(填“真”或“假”),我们可举出反例: .
1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b∥c,那么a∥c”时,应假设 .
19.写出命题“若a2=b2,则a=b”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20.为说明命题“如果a>b,那么”是假命题,你举出的反例是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1.证明:在△ABC中,∠A,∠B,∠C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
22.(用反证法证明)已知直线a∥c,b∥c,求证:a∥b.
23.求证: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多有一个直角.
24.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
证明:假设所求证的结论不成立,即
∠A 60°,∠B 60°,∠C 60°,
则∠A+∠B+∠C> .
这与 相矛盾.
∴ 不成立.
∴ .
25.用反证法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不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不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l1,l2被l3所截,∠1+∠2≠180°.
求证:l1与l2不平行.
证明:假设l1 l2,
则∠1+∠2 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这与 矛盾,故 不成立.
所以 .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C 6.D 7.C 8.A 9.B 10.B
11.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度
12.三角形中有两个角是直角
13.∠B≥90°
14.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大于60°(三角形没有一个内角不大于60°)
15.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不相等
16.两条直线相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交点
17.假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
18.a不平行于c
19.22=(-2)2,但是2≠-2等
20.如:当a=2,b=1时,a>b,但
21.证明:假设△ABC中每个内角都小于60°,
则∠A+∠B+∠C<180°,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矛盾,
故假设错误,即原结论成立,在△ABC中,∠A,∠B,∠C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60°.
22.证明:假设a与b相交,
则过M点有两条直线平行于直线c,
这与过直线外一点平行于已知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相矛盾,
所以a∥b.
23.证明:假设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有2个直角,
因为两个外角为直角,则相邻两个内角也为90°,
再加上一个角一定大于180°,
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
所以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至多有一个直角.
24.解:证明:假设所求证的结论不成立,即
∠A>60°,∠B>60°,∠C>60°,
则∠A+∠B+∠C>180°.
这与内角和为180°相矛盾.
则假设不成立.
则求证的命题正确.
故答案为:>,>,>,180°,内角和180°,假设,求证的命题正确.
25.证明:假设l1∥l2,
则∠1+∠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这与∠1+∠2≠180°矛盾,故假设_不成立.
所以结论成立,l1与l2不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