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加与减 (一) 课题:回收废品 课时:第 1 课时
内 容
回收废品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情感
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并能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难点
方法
合作、探究
课 前
准 备
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在语文课中我们讨论了我们身边的垃圾是怎么来的,也讨论了垃圾的危害,同学们也想了很多处理垃圾的方法,今天我们要上的就是回收废品,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去看看小林、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是怎么做?
二、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出示课件)
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袋?
3、解决问题
(1)列出算式计算 23+6=
(2)研究算法 26-4=
三、巩固算法
学生汇报交流
小林收集了23个塑料瓶和26个塑料袋,小红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6个
小青收集的塑料袋比小林少4个
同桌相互交流提问题
1、第一、二题先分清谁多谁少然后再列式计算
2、独立完成第3题,后校对,并选几道说说算法
3、第四题是一道开放题,每位学生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列式计算,也可以把问题出给同伴做。
课后反思:本堂课中学生讨论认真,发言积极,对所学知识能够较好的掌握应用。
板书设计:
回收废品
小林 26个 小红比小林多3个
小林收集了多少个?
26+3=29
第三单元 加与减 (一) 课题:练习三 课时:第2课时
内 容
练习三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复习巩固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提高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情感
教育
进一步培养根据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
灵活、熟练、准确的计算。
难点
根据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方法
观察法、练习法
课 前
准 备
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
1、出示口算题
30+50 7+60 58-6
20+43 55-23 84-40
2、出题: 32+36 99-34
二、组织竞争练习
1、比一比,练一练
2、提出比赛规则
3、组织进行口算
4、统计每组得分,评选优秀小组。
三、通过数学故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出示课件)
1、看图讲故事
2、被墨水遮住的地方可能是什么数呢?你是怎么想的?
3、交流汇报。
四、简介“数学万花筒”的小知识
五、小结
抽生说说每题的计算方法
独立计算,请生板演,并说说应注意什么?
1题 独立计算“开火车”校对,统计全对的人数。
2题 独立运用竖式计算
4题 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题意,独立完成。
5题 观察图画,互相交流规律,在书上接着画。
6题 在孔雀羽毛上写出得数是37的算式,小组合作。
8题 独立完成
课后反思:学生对数的掌握不够好,特别是对加减法的计算,不够熟练。
板书设计:
78 65 56 99
—32 +34 +23 —35
第 三单元 加与减 (一) 课题:练习三 课时:第 3 课时
内 容
练习三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情感
教育
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
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并能正确列出算式计算。
难点
方法
自主 合作
课 前
准 备
课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并巩固竖式计算
出示:24+35 76-42
二、谁比谁多
讲申奥故事
三、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1、你能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吗?
3、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了什么新知识?
四、计算
1、请用口算或竖式计算,完成第二题
2、交流校对,并选几道说说口算方法
五、看图提问解答
1、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获得的信息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会解决?
六、小结;
通过复习和练习,大家更加熟练的掌握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竖式了用竖式进行计算,希望大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学有所用。
用竖式计算
说说竖式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请找出每个树林中竖式计算的错误原因并改正。
交流,讲评
独立列式解答
交流校对
自主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练习三
24+35 76-42
56-32=34(票)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课题:我和小树一起长 课时:第1课时
内 容
我和小树一起长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2、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等知识与技能。
情感
教育
倡导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
重点
学会提数学问题。
难点
学会提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方法
自主合作
课 前
准 备
投影仪 图片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春天到了,为了把我们的校园打扮得更加美丽,一年级三个班的同学分别在校园里种了许多小树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我们的朋友笑笑和淘气走进这些小树苗,认真观察,善于发现里面的小秘密,一起来体验和小树成长的快乐,好吗?
二、活动:投影打出我和小树一起成长的图片。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知道些什么? 2、分组汇报得出的信息,以及解决的方法。
3、各组讨论的很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班32棵,二班43棵,三班45棵。出示图表
(45棵)
(43棵)
(33棵)
0 一班 二班 三班
看到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哪个班植树最多?哪个班植树最少?
(2)一班和二班一共有多少棵?
(3)二班比三班少多少棵?
(4)二班比一班多多少棵?
……
三、教师总结
学生自由观察,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小组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
小组间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指名总结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课时:第 2 课时
内 容
我和小树一起长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1、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等知识与技能。
2、通过学生合作与交流,感受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教育
重点
看图提问题能力的培养。
难点
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 前
准 备
课件 头饰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活动:课件出示小树长高的图片。
1、谈话引入,激发兴起。
上节课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真了不起。我们在一天天长大,小树也在大家的精心护理下茁壮成长,淘气和笑笑又坐上飞机为我们拍下当年小树长高的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
(1) 能从图中看到栽有哪几种树?
(松树、柏树、杨树、柳树)
你能从图中找出给出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吗?
情景体验:选四名同学分别戴松树、柏树、杨树、柳树
四种头饰来表演图中提供的信息和问题。
(2) 汇报解决问题方案。
(柳树有多少棵?44+16=56(棵)
松树有多少棵?根据松树比柏树少多了,可知松树有18棵)
(3) 出示统计表:
种类
杨 树
松 树
柳 树
柏 树
棵数(棵)
40
18
56
52
根据得到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5)猜想:淘气和笑笑坐上飞机看到凉亭是什么形状(画“ ”)
( ) ( )
二、小结:
同学们学会了观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看图观察
指名回答
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解决
仔细观察,交流汇报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