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一中高三备考:晨读晚练(中国精神篇)
一、词语辨析
1.【班门弄斧】在鲁班(古代有名的木匠)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
本领。
近义词辨析:
[不自量力] 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说自不量力。
[贻笑大方] 贻:遗留;大方:大方之家;泛指有某种专长的人。留下笑柄给内行
人;让内行人笑话。
[蚍蜉撼树] 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螳臂当车] 蛙蜘举起前腿想挡住车子前进(语本《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
煌嘟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
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也说蹬臂挡车。
2.【半壁江山】指保存下来的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近义词辨析:
[残山剩水] 残存的山岳河流,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
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金瓯无缺] 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比喻国土
完整。
[断垣残壁] 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也说断垣残壁、
颓垣断壁、断壁残垣。
3.【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近义词辨析:
[饮鸩止渴] 鸩:毒酒。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竭泽而渔] 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
顾长远利益。
[杀鸡取卵] 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4.【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一
桌的饭菜还没吃就倒掉了,真是~啊!
近义词辨析:
[荼毒生灵] 指残害人民(荼:一种苦菜。毒:指毒虫、毒蛇之类。荼毒:毒害、
残害;生灵:指百姓)。
[生灵涂炭] 涂:泥沼;炭:炭火。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
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
[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
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杀人民。
二、文言文实词
本
1.【造字本义】树的根部。
2.【推导提示】“本”是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
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3.【词语例举】
变本加厉: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形容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正本清源 :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本,树根,引申为根本;正本,从根本上
整顿;源,水源,源头,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
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拔本塞源:本,树根。源,水流的源头。拔掉树根,塞住水的源头。①比喻毁灭
或背弃根本。②也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例句详解】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得稳固。
②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为是者,有本有原。(《原毁》)
――这样做的人有他的思想根源。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④书本,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2)量词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4)副词,本来,原来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雀东南飞》)
――本来自己从小没有受过(好的教育),并且很愧对您的儿子(指焦仲卿)。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5.【助记小故事】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
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
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模块二 诗歌品鉴
一、经典诵读
长安春望
(唐)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①,却望千门草色闲②。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③?
川原缭绕浮云外④,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⑤,独将衰鬓客秦关⑥。
【注释】
①“东风”句:语从陶渊明《读山海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化出。
②草色:一作“柳色”。
③春生:一作“春归”,一作“春来”。
④川原:即郊外的河流原野,这里指家乡。
⑤逢世难:一作“多失意”,意即遭逢乱世。
⑥秦关:秦地关中,即长安所在地。
【译文】
东风吹拂,微微的春雨飘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春天的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的河流原野纵横交错延伸,城内的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中。
谁理解我这读书人,生逢乱世,满头白发,形容憔悴,孤身漂泊在荒远的秦关。
二、赏鉴点播
【诗歌类型】 羁旅思乡诗。
1.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
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即谓“羁旅”,途中写下所见所闻、所思所
想、所感所叹,多抒发漂泊的伤感和绵绵的乡愁,包含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
一类诗。
2.标志:诗词中常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
“故园”“相思”等。有些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中秋、重阳节
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3.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对比、渲染烘托、虚实结合。
【表现手法】对比、虚实结合。
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
“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
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
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
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
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
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
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羡慕之意。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
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模块三 他山之石
主题:中国精神
一、妙语箴言
1.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精神经受历史长河的洗练,历久而弥
新、克难而闪耀。
2.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国之魂者,立国之本!各行各业的行
业精神凝聚到一起,汇聚成了中国精神。
3.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
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6.雄关漫道真如铁,跨越雄关,正是因为我们有比铁还硬的精神。
——人民网
7.一个描伤口如花朵的国度,一个抬泪眼望远方的民族,不会被打败,中国就是
这样的国家!
——梁辰
8.精神不倒,方可化危机为契机,抖擞民族精神,振奋民族志气,让国泰民康,
长治久安!
——谢阳举
9.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
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10.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习近平
二、热点素材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
朝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两弹一星”精
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此
外,还有三牛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
灵魂,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1.红船精神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
——2017 年 10 月 31 日,总书记在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强调
1921 年 8 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
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
名字——红船。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
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005 年 6 月 21 日,在庆祝建党 84 周年前夕,《光明日报》发表了《弘扬“红船
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第一次提出并阐述“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
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长征精神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
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2016 年 10 月 21 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
“长征”和“万里长征”等概念指的是 1934 年至 1936 年间中国工农红军自长江
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西、甘肃一带的大规模战略转移。中央红军踏上二万五千里漫
漫长征路,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同敌人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爬雪山,过草地,
付出了巨大牺牲。1936 年 10 月,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宣告
胜利结束。
革命先烈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
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一不怕
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革命事业成功的保证。长征途中用生命和鲜血
凝聚起来的这种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3.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
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2020 年 4 月 23 日,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
从 1935 年到 1948 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
放战争。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
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
神财富。
4.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
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2020 年 9 月 3 日,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那场
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中,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
迸发出来,同心御侮,英勇抗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伟力,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
雄壮史诗。
5.西迁精神
“要发扬老教授们这种西迁精神。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
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我也完全相信我们的交大人,
我们西部的同志们,一定会,在未来的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的
贡献!”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交大西迁博物馆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
师生的话
64 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西迁精神”代表着新中国第一代
知识分子舍小家、为国家的献身精神。1956 年,一批响应党的号召、立志“向科学进
军,建设大西北”的交大人,告别繁华的上海,手持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的红色乘车证,登上西行列车,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教
育“西迁”,用生命和汗水在一片麦田上建起一所著名大学,为国家建设、为西部的
文教事业奉献出青春年华。当年西迁的交大人就是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西迁精神”从此在西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交大西迁,是交大人的一次历史壮举。
离开大上海,建设大西北,这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更需要献身精神。当年,怀着建
设大西北的理想奔赴西安的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是创造“西迁精神”的主体,舍小
家、为国家的献身精神是他们内心持久的动力。
6.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
走得摇摇晃晃,还依然坚持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
——2016 年中国女排以 3-1 战胜塞尔维亚女排,荣膺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赛后
郎平的话
女排精神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
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在 21 世纪,女排精神仍具
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晚间小练:操千曲而后晓声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最早的窗子谈不上美观,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中国窗子才形成自己独特
的风格。随着岁月的流逝,使它们成为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中国建筑的因素。
在中国,有多少工匠,( ),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菱形等等,或
单独存在或互相交替使用,看起来就像有无数的组合。有简单的图案,也有独具特色
的图案,一切都用薄薄的棕色或红色木条制作成。
每当夜幕降临,从中国传统院落大门旁边的影壁小心地往里看,就能看到像自身
发光的抽象画一样的木制窗子,窗子木格细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微弱的灯光
洒在院子里,消失在甬道长廊,婆娑竹影上。偶尔有人在室内走动,身影在洁白的窗
纸上滑动,充满神秘的色彩。
(节选自《汉字王国》,有删改)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的窗子,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
B.窗子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
C.即使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窗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
D.即使对称变化是窗子的设计原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
2.下列各项中与斜体字句子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4.请从下列作家和人物形象的组合中选择一组,仿照例句写一段话。要求:句式
一致;体现人物特征。
曹雪芹—林黛玉
施耐庵—林冲
沈从文—翠翠
海明威—桑迪亚哥
契诃夫—别里科夫
路遥—孙少平
例句:低眉顺眼,如秋水般润泽;呆滞黯然,似木偶般无光。在祥林嫂的命运变
化中,我们感受到了作家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和彷徨。
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
不超过 60 字。
食物中含铝很可怕吗?膨化食品是垃圾食品吗?含乳饮料会导致白血病吗?本年
度全国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将于 6 月 13 日至 6 月 27 日举行。新华网科普中国将邀请
权威专家解读食品安全、营养膳食等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话题,为大众消费者
打开一扇了解食品科学的窗口。专家们还将对食品相关的谣言、误传等进行辨伪、辟
谣,帮助消费者理性对待食品安全方面的谣言。
二、名篇名句默写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在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
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倍增“ , ”
的感叹。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 , ”。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达就算是彼此重逢,由于他十年
来 的 奔 波 劳 碌 而 灰 尘 满 面 、 鬓 发 如 霜 , 恐 怕 妻 子 也 难 以 相 认 的 句 子 是
“ , , ”。
4. 《 江 城 子 • 乙 卯 正 月 二 十 日 夜 记 梦 》 一 词 中 作 者 表 达 对 亡 妻 怀 恋 的 诗 句
“ , , ”与“此恨绵绵无绝期”
有异曲同工之妙。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描
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收
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描
绘了周瑜的运筹帷幄。
8 . 《 念 奴 娇 • 赤 壁 怀 古 》 一 词 中 , 表 达 词 人 旷 达 之 情 的 句 子 是
“ , ”。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赠怀素草书歌(节选)
李 白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题和诗句看,本诗属于古体诗中的歌行体,篇幅、声律、韵脚比较自由。
B.本诗刻画了怀素酒后运笔挥洒时激情奔涌、痛快淋漓、狂放疾书的形象。
C.诗中作者既是写自己的观感,又是描摹怀素书法的神韵,二者水乳交融。
D.最后两句写湖南七郡虽人口不多,但家家都请怀素题字,表明其造诣非凡。
2.南宋诗论家刘克庄高度评价本诗,说:“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
但也有学者怀疑本诗非李白所作。请你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本诗(节选部分)与
李白诗作的相似之处,以作为本诗确为李白所作的佐证。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A【解析】括号后的内容“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菱形等等”,是在列举
窗子的类型,而且都是对称图形,据此括号内后半句应说窗子的造型特点是对称的,
排除 CD;联系括号前的句子“在中国,有多少工匠”,能与之衔接的是 A,B 的重点
是“装饰图案”,与话题不一致。故选 A。
2.C【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窗子木格细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细
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运用的是拟人手法。A.“戎马”是借代手法,代指战争;
B.“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喻,将“愁”比作一江春水;C.“废池乔木,犹厌
言兵”,运用拟人手法;D.“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用典和反问。故选 C。
3.修改:①主语残缺,删除“使”(也可删除“随着”,但删除“使”更契合上
下文意。)语序不当,把“中国建筑的”改成“中国建筑中”提到“最富有”前面。
改后的句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因素。
【解析】“随着岁月的流逝,使它们成为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中国建筑的因素”
一句共有两处语病。一是“随着……使……”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可删除“使”;
二是语序不当,“中国建筑的”属于领属性质定语,应放到“最富有”前面,同时将
“的”改成“中”。
整个句子修改为: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因
素。
4.示例:苟且偷安,如泥土般隐忍;愤然觉醒,似火山般爆发。从林冲的性格突
变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施耐庵内心的纠结与渴望。
5.本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将于 6 月 13 日至 27 日举行。权威专家将为消
费者解读热点话题,并辨伪、辟谣。
二、名篇名句默写
1.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2.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
3.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4.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5.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6.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7.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8.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三、古代诗歌阅读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D.“最后两句写……家家都请
怀素题字”理解错误。最后两句的意思是,湖南七郡多少名门大家,哪家的屏风和粉
壁没有珍藏你的笔墨?这是名门大家,而非“家家”,“家家”不合情理。
2.①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表现自己强烈的感情。
②善于借助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③喜欢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
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这些内容都能佐证本诗是李白所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及诗歌风格特点的能力。此诗以浪漫主
义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力、极其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一幅怀素醉酒后恣肆
张扬、挥笔疾书的场景,细致而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怀素极具张扬的个性特征。先写作
者观看怀素草书的总体感受。说怀素坐在绳床上,乘着酒兴,大笔如同扫帚一般,上
下挥舞,一会儿就书写了数千张纸。这富有夸张色彩的诗句形象地展示出怀素草书酣
畅流利,书写速度极快。接着写作者观看怀素草书的具体感受。怀素草书时而如疾风
骤雨飒飒到来,令人震惊,时而如漫天飞雪,缓缓飘落,茫茫一片,急缓交替,富有
飞动感。怀素站起身来,面向墙壁,挥笔书写,一行只几个字,字字大如斗,仿佛听
到神惊鬼叫的声音,只见笔划字势如龙腾蛇行。左盘右蹙像长空闪电,那形状如同楚
汉相争,攻取退守,犬牙交错的鏖战。这巧妙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怀素草书,俯仰
进退,左顾右盼,急缓交替,千变万化的无穷魅力。最后作者盛赞怀素草书的创新成
就。说怀素草书将湖南七郡家家屏障书题遍,显然是夸张之词,无非是强调当地民众
喜爱怀素的草书。
总体来看,这首诗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形象,善于借
助联想和想象来描摹事物,抒发情感,又喜欢直抒胸臆,情感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色
彩与浪漫主义情调。符合李白诗作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