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区 2021 届高三二模作文题及优秀作文赏析
2021 届松江区高三“二模”作文题
人的本质是利他还是利己?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
(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试题解读】
本题表述简洁明了,围绕“人的本质”展开思考。考生赞成“利他”或“利己”似乎
都没有问题,但无论是赞成哪一方,论述时都要兼及另一方,在对照中加以分析。在全面
把握题旨的基础上,可以以题目中的某一个(对)概念为突破口,使论证走向深入。下面
做简要阐释。
1.人的本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为人”的特点,既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也是作为类属性而为
人所共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的社会性,这是
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同时指出,人有需要本质,“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肯定了人的现实性。“需要”是包括人的生理本能需要在内的人的全面的需求,是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从人的需要本质出发来看,人既有“需要”的渴望,有为了生活的吃
喝住穿的基本需要及享受需要、发展需要等;同时也有“被需要”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存
在为他人带来价值。前者主观利己,后者客观利他。
2.“已”和“他”——突破“个人”,走向“群体”
“已”不仅仅是作为个人的“小我”,也可能是作为与自我有关的“大我”,一个人的
家庭对他人的家庭来讲是“己”,一个人的家族对他姓的家族来讲是“己”,一个人的国家
对他人的国家来说是“己”。因为人的社会性,个人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到身边的层层社会关
系网中,虽主观上为“利己”,但往往在客观上保护了“大我”中的其他成员,具有一定的
“利他性”。
3.“利己”和“利他”——打破对立的固有思维
“利己”和“利他”往往被看作对立的概念,在人为制造的两难情境中,前者往往有
贬义意味,后者往往有褒义意味。在这种二元对立思维下进行选择,“是……还是……”,终
究难免偏颇。事实上,“利己”不等同于自私,“利他”也不完全等同于无私。“利他”与“利
己”在一定情境下可以相互转化,达到统一。选择其中一种立场的考生,不必纠结于难于
全盘否定另一种立场,因为其本身并不一定具有矛盾性。
4.“认识”和“思考”——着力当下现实语境
“人的本质”是一个哲学问题,没有对错,只有立场。无论判断结果是“利己”还是
“利他”,论述都要回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针对这个论题,是否还有补充,还有其他
的思考?或许我们应该把人的本质置于实践中来阐释。人的本质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
断的发展变化中,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紧密联系、相
互依存的程度加深,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扩展,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们要在全球范围内追求人的本质的发展和完善,构建符合人之
为人所需要的整体社会关系的总和。(赵陈君)
【考场佳作】
利他还是利己(一类中)
徐骞
无论是自然界的丛林法则,抑或今日个人主义盛行,似乎都时刻提醒着我们利己的重
要性。然而,人们常对利他行为怀有崇敬之心。于是便有人发问,人的本质是利他还是利
己?
从利己之本质出发,乃是刻进人类基因中的本能。正如雏鸟需竭力伸张尖喙与同伴争
夺食物,人类的婴孩早早学会以纯真的眼神与笑容博取父母的喜爱——这无可厚非,是人
类生存的必要。
“利己”发展至今日,已俨然成为现代社会默认的“成功”要素之一。显见的是,在
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日,“利己”的原则更能适应职场求生的切实需要。马基雅弗利坚持政治
与道德的分离,正是因他认清利他精神在竞争中只能使人落败。在日复一日、逐渐失控的
竞争中,利他被逐渐冷落和忘却,精致利己者的冷漠得到广泛认同,社会虽然因此得到了
相应的物质发展,却也因此更显疏离。
诚然,现代社会中,利己主义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利他精神,但利他并非与利己完全排
斥。今日利他与利己的探讨,实则应当建立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基础之上。若探
究利他行为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社会性动物利己的另一种形式。譬如猕猴为同
伴梳理毛发,类人猿为伙伴照看后代,收获的是对自身长远的利益。对于社会性更复杂发
达、情感更为充沛的人类,利他亦是一种主观上的精神需要,它使人获得满足感和意义感,
填补利己无法满足的道德追求。
如此看来,作为个体的人,其本质必然是利己无疑,利他似乎只作为可有可无的陪衬
罢了。然而,若仅停留在此,那么人也将失去其“所以为人”的意义。
人类的历史上,看似毫无意义的利他损己之举,实则数不胜数:古有屈原自沉,文天
祥北渡,谭嗣同自刎,今有敦煌工作者苦守边疆,航天科学家十年磨一剑——无一不是以
一人之利,换取族群之大利。日寇侵华之时,朱自清坚持“弦诵不绝”,流离南渡,将美与
文学的种子流传、留存;罔论本可以以医学谋生的鲁迅先生,为利中国族群之“他”,近似
固执地将黑屋之中沉睡的民众唤醒。当人的一己私利成为族群之己时,人的本质的高贵便
如水落石出,人的历史才得以焕发光彩,人才有了所以为人的资本。
固然,在今日之社会,无需我们时时刻刻专注于利他。但在我们以利己的理想铸就个
人与社会的繁荣之时,永远不应忘记利他精神带来的慰藉与希望,更不应让“为众人抱薪
者,冻毙于风雪”。个人之利,终究归于尘土;承认“利他”,包容“利他”,甚至鼓励“利
他”,才能固守人之本质,从而构建和谐之社会,昌盛之族群。
老师点评:
作者开篇从现实“丛林法则”,“个人主义”盛行到职场生存,再引西方思想史上性恶
论的著名论述,论证“利己”原是人的本能,为下文议论张本:难道“利他”只是可有可
无的陪衬吗?接下来从两个点论证,一是利他是社会性的体现,人类的心灵需要,使人获
得满足感、意义感;一是着重论述利他“所以为人”意义。从人所追求的精神信念,族群
乃至家国利益的角度回答了“人的本质”,即应当是以一己之力,成就族群之利,可谓立意
深远。文章最后还关注为众人之利奉献却不获理解的人,提醒读者在成就个人同时,不要
忘记那些“抱薪者”,是谓二度推进,结构上又与开篇冷漠的社会现实形成呼应。论证语言
凝练,句子稍有跳跃,给人衔接不畅之感。(傅强)
“利他”与“利己”之思(一类中)
尤悠
孔孟之道,告诉我们更多的是如何“为人处世”,对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是什么,
说得很少;今天,我们讨论人的本质是利己还是利他,第一反应,往往这两者似乎是矛盾
对立的。
“利他”与“利己”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行为动机的不同。所谓“利他”,指以他人的诉
求与利益为自身行为的出发点,而与之相对的“利己”指以个人利益出发衡量事物。
诚然,“利己”似乎是人之本性,如《自私的基因》中所提及人趋利避害,有以个人成
本效益衡量事物的必然性。由此观之,作为个体所存在的人,“利己”似乎正是我们人性所
在,是人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但,本性不等同于本质,我们都不是一座孤岛,在社会中
的我们更重的是社会伦理和道德。我们的本性,受到社会的约束和规训。
因此,我们看到无数人前赴后继地抛弃个体利益,投身于为大众谋福祉的事业中去。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然处在社会关系之中。从这一角度来说,“利
他”似乎便成为了我们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属性。如果说“利己”是作为自然人的本质,那
么,“利他”则是作为社会人的本质。
于此,我们不难辨析,“利己”与“利他”,怎能是非黑即白的一定对立的两面?
首先,我们对于“己”与“他”的认识便受着我们主观的影响,因人而异。“己”不仅
仅是自己,也可以是群体,因立场观念不同而不同。若这份“己”是建立在人类整个族群
的基础之上,那么所谓的“利己”又何尝不是一份具博大情怀的“利他”呢?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其背后本质其实具共通之处。一
如边沁的“功利主义”,“利己”其实也是一种集体利益与幸福的最大化,也是一种“利他”
的表现。而所谓“利他”,在满足他人需求与利益的背后实则也是尽可能保障个体需要的一
种手段。正如公正的法律,它维护集体利益下,何尝不是对个体有所保障?因此,“利他”
与“利己”绝非简单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融相生之境。
然而,反观当下,物欲横流,价值观扭曲,本质异化为对个体利益的无限度追求,沦
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陷入内心沙化,精神矮化之境而不自知。
殊不知,在“生活的激流”,人的本质也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因此,重审人之本质,
构建“利他”与“利己”之间的和谐统一便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点评:
作者在文中体现出对概念的准确把握,能关注到“人的本质”上,文章从“利己”和
“利他”的动机出发,探究两者的不同属性,得出利己为自然人的本性,而利他是人的社
会属性。继而对两者的关系加以辨析,提出两者是相融的。最为可贵的是,小作者的认识
比较全面的,文章最后考虑到人的本质的发展性,针对当下的“乱象”指出危害以及倡导
两者相融。此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语言朴素流畅,层层推进,文章对两者关系的论述
中,如果结合本质的特点,稍论具体和深入些,或许能够使文章论述更集中,体现的观点更加
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