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抑扬(附:思维导图及真题链接)
【知识链接思维导图】
【中考真题链接目录】
◇ 01 种春风
◇ 02 一日的春光
◇ 03 陕北的山
◇ 04 最美的善举
◇ 05 漓江情韵
◇ 06 好沉的一抔土
【中考真题链接㈠】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
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
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全品中考网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
戴着 MP3 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
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
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
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 80 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
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全品中考网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
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
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
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全品中考网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 500 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 300 元。我有些震惊,300 元对我
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
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
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 CD 香水
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全品中考网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 2000 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
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
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
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
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
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
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
【试题】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外表的寒酸与心灵的美好形成对比(或用外表的寒酸衬托心灵的美好)
②欲扬先抑(意思相近即可)。
【中考真题链接㈡】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
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
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
④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
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
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
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⑤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
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
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
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
身。
⑥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⑦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
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
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
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⑧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
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⑨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
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
—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⑩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
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
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
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⑾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
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
品。
⑿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⒀春在眼前了!
⒁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
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
烘烘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⒂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
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
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⒃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⒄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
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
头,快意恣情的一放!
⒅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
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
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⒆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酬报,不再怨恨憎嫌
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
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撅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
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试题】“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3 分)
【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
散在;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2 分)。欲扬先抑,突出下文的“一日
的春光”(1 分,能答出突出作用即可得分)。
【中考真题链接㈢】
陕北的山
祁玉江
①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地方。说它神奇而美妙,并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下埋藏了多
少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富集的矿产资源,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地上盛产了多少瓜果梨枣、
五谷杂粮等绿色食品,更不只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纯朴善良的山民们和世世代代涌
现出的英雄人物,而更多的则是因为它的山——神奇而美妙的陕北的山!
②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堆在了地球的这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
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
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③我生在陕北,长在陕北,曾经和陕北的山零距离地亲吻过。在这茫茫的大山深处,我
扶过犁,拾过粪;吞过糠,咽过菜;淌过汗,流过泪。一切都是那么无助,那么渺茫。我
对生我养我的陕北的山,鄙视过,厌倦过,一度竟然埋怨起我的祖先为什么不把自己定居
在广阔的平原上、浩瀚的大海边、秀丽的江南间,而偏偏要将家安在这贫瘠清苦偏远落后
的千山万壑中,使得日后的子孙们在这里永远地受苦受难,千回百转走不出大山,享受不
到山外精彩世界的生活!我甚至怨恨大山,诅咒大山,盼望有一天天崩地裂,将这茫茫大山
夷为平地;或者乞求上苍有朝一日将这些绵绵山峦搬到天的尽头,使这里的人们再也不要
受苦受难了。
④但是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任性,多么的忘本!如果当初没有汲取
大山的营养,没有经过大山的磨砺,没有遵循大山的教诲,我不可能体格健壮、意志顽强,
更不可能走出大山。
⑤当你登上高高的山巅,举目四望,视野所及,苍苍茫茫,一望无际。那数不清的梁峁,
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像条条巨蟒,像只只雄狮,像头头大象,像个个巨人……盘踞在这
广袤的黄土高原上,正蓄势待发。那层峦叠嶂的山脉,仿佛是大海的波涛,一浪接着一浪,
汹涌不退,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总之,任凭你怎么想像,想像什么就是什么。
⑥陕北的山胸襟开阔,无私无畏,可以容纳世界的一切,包容人间万象。如果你走错了
路,做错了事,它并不记恨你、抛弃你,依然像慈祥的母亲一样,紧紧地把你揽在怀里,
教育你、鼓励你、引领你重新振作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夜晚,睡在大山里就
像睡在慈母的怀抱一样,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
⑦如果你坐在高高的山巅,细细地观察,认真地品味,这广袤的高原就像一泓清澈的湖
水,一尘不染。没有喧闹,没有嘈杂,一片寂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鸟叫、
机器声,升腾起几缕袅袅炊烟,使空旷寂静的大山显得更加静寂。如果你疲惫了,烦恼了,
不妨走进大山,走上这高高的山梁,在那儿坐一坐,歇一歇,躺一躺,吸一吸清新的空气,
接受一下山风的抚摸,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疲倦和烦恼早已
抛到九霄云外,蓦然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⑧我忽然明白了,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为什么走出了像李自成、刘志丹、谢子长这
样的无数英雄豪杰和革命志士;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和百唱不厌的像
《走西口》、《东方红》等信天游歌曲;为什么毛泽东主席将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
出发点、解放战争的总后方选在了陕北,而且在这里一住就是 13 年;为什么陕北人是那样
的、豪放,那样的纯朴,那样的勤劳,那样的坚强!
【试题】文章第③段写对山的鄙视、厌倦和怨恨,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这是运用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手法,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对陕北的山的
赞美之情。(评分标准:答出“欲扬先抑”或“先抑后扬”,得 2 分;答出“更加强
烈地表达对山的赞美之情”,得 2 分。共 4 分。)
【中考真题链接㈣】
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 3 号床的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多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
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上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
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
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
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
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四起,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1 号床的那对母子,极少说话,总是安安静静的。
1 号床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
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和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
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
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 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是推来让去的。
有时男人会带些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总是先埋怨男人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
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
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
大陆般,一再恳求 1 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 块钱一盘,
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自己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 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 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非要给对方 27
块钱,1 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自己就喜
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 号床的男人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
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挖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 号床的餐桌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
晚上,再加上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
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挖,他按 2 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聪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留给 1 号床,起初 1 号床
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
“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子,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
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
“苏大哥,这……”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
“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
“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
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 1 号床的病友。
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
【试题】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
要分析。(3 分)
【示例一】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
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示例二】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
(“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 1 号床母子
的安安静静对比。等等)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指出写法
并举出例子 2 分,分析作用 1 分)
【中考真题链接㈤】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
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
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
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
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
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
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
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
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 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
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
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
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
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
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
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
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
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
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 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
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
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
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
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
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
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
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
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
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
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试题】“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
分)
【答案】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
(2 分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作铺垫、欲扬先抑),(1 分)突出摇船人的
精神品质。(1 分) (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中考真题链接㈥】
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是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
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
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
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
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
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
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
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
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
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
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
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
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
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
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
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
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
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
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
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
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七十多年前,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
有 1947 年 6 月 30 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竟合不得扔弃它——它
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
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
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⑪
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不需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
就是金质“信用卡”。
⑫
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
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
图……
【试题】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紧承上文;欲扬先抑;强调印象中黄河口土质的粗糙、贫瘠;与下文写土
的肥沃、清香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