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
2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阅读目标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学习文章严谨的结构、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3 体味课文准确、严密的语言。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
学习目标
1
2
掌握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
写作目标
掌握并灵活运用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品格素养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作
者
简
介
预习资料速查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 年5月,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
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而已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其
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哀
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
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之类
的活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当时有些人便
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
了自信力。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 月25 日,即“九一
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
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背
景
资
料
预习资料速查
文
体
知
识
预习资料速查
论 点
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类事件
的看法、观点、主张,在表述形式上往往是表示肯定或否定
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
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会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中心论点的提出,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标题就
是中心论点;(2)在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3)在篇末
提出中心论点;(4)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
1. 搽( ):用粉末、油类等涂(在脸上或手上)。
2.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3. 渺( )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4. 麻醉:用药物或针刺等方法使全身或局部暂时失去知
觉,多在外科手术时采用。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
模糊、意志消沉。
5. 摧残:使蒙受严重损害。
6. 诓( )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
chá
必考字词梳理
读
读
写
写
字形易错,注意偏旁。
·
miǎo
kuāng
7.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8. 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地刻苦工作。
9. 舍( )身求法:比喻为了追求真理,不惜牺牲生命。
10. 前仆( )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
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11.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12. 不足为据:不能作为凭证或根据。
shě
必考字词梳理
字形易错,
注意偏旁。
· pū
( )前仆后继
( )仆人pú
pū
多
音
字
必考字词梳理
仆
( )
( )
抹 ( )
mǒ
mā
mò
抹杀
拐弯抹角
抹布
抹:语境记忆法。老王一边用
抹(mā)布擦玻璃,一边拐弯抹
(mò) 角地诉说着,把小李在这
件事中的成绩都抹(mǒ)杀了。
·
·
·
形
近
字
必考字词梳理
( )慨叹kǎi慨
( )灌溉 gài溉
( )诓骗kuāng诓
( )门框kuàng框
( )诬蔑miè蔑
( )竹篾 miè篾
词 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
同 都有“欺骗”的意思。
异 指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指欺骗自己。
例
①某网站刊文,称雾霾并非一无是处,它能带来五大
好处,这种说法纯属自欺欺人。
②经过大众广场时,一个宽大的公益广告牌遮挡了很
多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
近
义
词
辨
析
必考字词梳理
词义适用对象不同。
对方提出了什么观点?支
撑其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对
方
观
点
论
证
思
路
论
证
方
法
作者在文中表达
了怎样的观点?
作
者
观
点
预习思考问题
从全文来看,作者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来批驳对方的观点?请简要分析。
2
导
思1
导
思3
导
思4
关键词:自信力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
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
章
脉
络
第一部分(①②):摆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树立起批驳的靶。
信“地” 信“物”
信“国联”
求神拜佛
对方论据 树立靶子
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③—⑤):运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分析对方的
三个论据,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直接驳倒对方的论点。
对国联失望→失掉“他信力”
求神拜佛→发展“自欺力” 直接批驳
课文初读感知
第三部分(⑥—⑧):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歌颂我们有
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
从古以来→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现在→有确信,不自欺
前仆后继
中国人 间接批驳
第四部分(⑨):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
人物学习,积极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去。
筋骨、脊梁→光明、希望
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得出结论
课文整体感知
1.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篇文章对当时有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
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指出“我们有并不失
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课文整体感知
2.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来写的?表达了什么观点?
作者是围绕“自信”为主题来写的,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
神,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一课一法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
甚至是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的论证方式。
驳论的三种方式:1. 驳论点,先指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
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2. 驳论据,批驳
对方的论据是荒谬、错误的;3. 驳论证,指出对方论据是真实
的,但不能证明其论点,论据与论点之间不能形成逻辑关系。
一法
一课一法
驳论文的写作技巧:
1. 要列举并分析对方的错误言论,找出其弊端及根源,
选准批驳的突破口,或驳论点,或驳论据,或驳论证;
2. 要根据需要,用确凿的事实或道理作为反驳的依据;
3. 以批驳为主,但要破中有立,要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
一课一法
人们在议论新的“读书无用论”。有人说,将来干个体户,
没文化也能赚大钱。有的人出言更“妙”,就是当科学家也不一
定需要多念书,“发明大王”爱迪生不是只上过三个月小学吗?
一些有作为的科学家小时候没读过多少书,不是因为他们有
读书条件而不想读书,而是因为家庭贫困、战乱等失去了学习机
会……既然如此,今天的某些人拿这些科学家为“读书无用论”
辩护,岂不荒唐?
一例
这段文字运用驳论证的方式直
接批驳“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一课一法
新“读书无用论”的出现,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在历
史大变革时期,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把问题想得深一些,
目光放得长远一些。不管你将来做什么,从科学工作者到普
通工人,从职业白领到家庭主妇,都少不了必要的科学文化
知识。对于这一点,是不应当产生丝毫怀疑的,所以我们说,
读书大有用。 提出己方观点,间接批驳了对方观点。
一课一法
一练
有时我们会听到“读书无用”的说法,真的是这样吗?请你
采用一种或几种驳论的方式,写一段文字来驳斥这一观点。
树立靶子
板书设计
中
国
人
失
掉
自
信
力
了
吗
直接批驳
间接批驳
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中
国
人
没
有
失
掉
自
信
力
对方论据
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
失掉“他信力”
发展“自欺力”
驳论证
正面立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
二
课
时
导入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
有丝毫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
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
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
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杂文最能体现“鲁迅的骨头是最
硬的”,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鲁迅的这篇精彩杂文。
导入
课文细读品味
1. 本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标题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既反诘错误论调,又对自己的观
点充满信心,同时是对大众的询问,这样易引起读者的思考并
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课文细读品味
2.分析6—8段,说说作者的论证思路。
第6段,作者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论点,与对方的论点针锋相
对,接着第7、8两段文字热情歌颂了富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
梁”,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这是间接批驳。
课文细读品味
3. 请大家说说结尾段的含义及作用。
“脂粉”喻指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喻指气节、操
守、品格;“状元宰相”指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
最后一句话说明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
不足为据。这样的结尾,总结了全文,与文章开头的“公开的
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
的都是“事实”?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论据推导出正确的结
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其论点的
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吊
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课文中作者首先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但通过分析
“事实”,发现对方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一来,对
方的观点就不成立了。
课文全篇探究
1.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
文章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
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如第③—⑤段是反驳对方的
论证过程,即通过揭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缺乏逻辑关系来确
定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指出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而
不是“自信力”;第⑥—⑧段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论点,即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的论
点。因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为真,那么,与之
相矛盾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论点必然为假。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语言犀利,生动洗练。
“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词运用了仿拟的修辞
手法。你说“自信力”,我来个“他信力”,既十分巧妙
地指出了对方论证的不严密,又揭示了某些人愚昧、麻木
的实质,再用一个“自欺力”来批判,可谓入木三分。第
①段的“总”字表明时间之长、频率之高;“只”字表明
根本不作别的考虑;“一味”一词表明专注于此,陷入泥
淖之深。这些字词精准简练,一针见血地表明作者的目的。
归纳总结
原文: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译文: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
期身处草野之人。
原文: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qiāng进酒》
译文: 上天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千金花尽,
还会重新获得。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因其
被历朝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包括《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
《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
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记述了从传说
中的黄帝时代至明朝崇祯十七年共四千多年的历史。
传统文化
课文拓展积累
课文拓展积累
教材习题讲解
1.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与同学讨论。
(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在文中勾画出来。
(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教材习题讲解
2.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
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论证过程。读
课文第3—5 段,看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驳方式,结合具体内
容加以分析。
课文第3—5 段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进一步批驳对方观
点的。第3 段由信“地”、信“物”、信“国联”推断出这些
都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从而通过驳论证的方式
来驳斥对方的论点。第4、5 两段通过批驳对方失掉了“他信
力”,发展着“自欺力”,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这与第3
段同属驳论证。
教材习题讲解
3.仔细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2)“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
达效果?
(3)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
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
相呼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教材习题讲解
(1)交代时代背景,同时摆出对方的论据,承认这些论据
本身的正确性,为下文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2)运用了仿拟的修辞手法,“他”与“自”一对照,就
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犀利而又生动地指出了国民党政府
的自欺欺人。
(3)这句话与文章开头“公开的文字”中所提到的谬论相
呼应,“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应的是文中提到的那些“埋头
苦干的人”等四类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罢了”。
教材习题讲解
“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
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这句话是
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
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的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
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
所知道”,但他们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教材习题讲解
4.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
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
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中国的脊梁”这个比喻好在哪里?模仿这个语段的句式,用排
比和比喻这两种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
样的品行?课外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的人物事迹,与同学交流。
教材习题讲解
(1)“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人体的中
轴等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
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这样的比喻形象地
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
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仿写: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视死如归的人, 有顶天立地的
人, 有临危不惧的人, 有冲锋陷阵的人,……虽散落在浩瀚的
历史长河中,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民族的英雄。
教材习题讲解
(2)埋头苦干:为研制原子弹、氢弹做出卓越贡献的邓稼先;
拼命硬干:用自己的身体制止井喷的“铁人”王进喜;
为民请命:刚正不阿、不怵权贵、廉洁公正的包拯;
舍身求法:为维新变法献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教材习题讲解
5. 请以“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为论题,组织一次小型辩论会,
学习如何确立自己的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主持人:今天我们辩论会的论题是“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
长”。下面请双方代表发言。
正方:我方的观点是逆境有利于人成长。
因为逆境中的思考与总结、探索与创造能使人增长才智、
积累经验。
教材习题讲解
反方:我方的观点是逆境不利于人成长。
“逆境”指不顺利的境遇,这种境遇不利于人的主观能动
性的发挥。如果逆境有利于成长的话,我们为什么常祝愿“一
帆风顺”,而不祝愿“一帆风不顺”呢?
正方:人的一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挫
折。身处逆境可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环境越是困难,越能抖擞
精神,发奋努力,这就是所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教材习题讲解
反方:鲁迅曾说:“天才的出现,不仅需要天才的种子,
而且更需要适宜天才生长的土壤。”一个人能否成才,不仅与
主观努力有关,而且与环境有关。身处逆境,情绪压抑,处处
受到限制,不利于人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