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复习专题:时评1-读10篇经典时评,写高考头部佳作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作文复习专题:时评1-读10篇经典时评,写高考头部佳作

ID:680021

大小:48.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4-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考作文复习专题:时评 1 读 10 篇经典时评,写高考头部佳作 1.作者“埋梗”、读者“产粮”,网络文学的新玩法你掌握了吗? 粉丝通过“网文梗”嗨爆作品评论区、为“真爱盟主”付费打 call、在原 著构架下延展填补情节……2020 年的中国网络文学,给读者制造了不少“惊喜”。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20 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揭示了上述 新现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网络文学领域发生的新变化。 《报告》用“迭代”概括网络文学的 2020。宏观上看,从更年轻有朝气的 作家读者,到更蓬勃有活力的内容生态,再到更灵活有动力的商业模式,为网络 文学带来新的增量。微观上说,网络文学改编从“不自觉地探索”迈向“有意识 地整合”,IP 开发工业体系开始构建,展现出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坚实步伐。 中国网文,正在呈现出“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迭代盛景。 比如,作为 1995 年后出生的一代人,“Z 世代”的崛起是网络文学迭代发 展的主要力量。数据显示,2020 年新增网文作家中,“Z 世代”占比近八成,“Z 世代”读者目前占比也近六成。少年化、逆龄化作家锐不可挡,读者及消费群体 的迭代趋势明显,但其意义不仅仅是“一代新人换旧人”。“Z 世代”也在用自 己的个性与活力形塑着网文行业的形态,在内容表达、互动方式、付费意愿等方 面呈现出崭新特点。 再如,以前谈到网络文学,大家的印象总停留在仙侠世界里“打怪升级”和 都市空间里“平民逆袭”这样的套路。但近年来,网络文学已形成都市、历史等 二十余个大类型,二百余种小分类,其中既有轻小说、二次元的不断崛起,都市 文、职业流的专业深耕,也有观照现实、呼应时代的传统视角。题材和领域不断 “破圈”,满足了年轻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让网络文学避免同质化、陈旧化, 实现百花齐放。 当“Z 世代”作家与“网生代”读者相互匹配,就更容易产生具有圈层特征 的表达方式,形成具有独特标识的“话语场”。“梗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用“修仙”表示对节食、熬夜的戏谑,用“思想迪化”表示主动脑补,用“寄刀 片”催促作者更新,这些网络流行语或从网文内部生长而成,或在网文嫁接下“破 圈”。梗不再是顺势而生,而成为创作主动出击;它们也不限于网文,而成为和 动漫、游戏等互通有无的见证。更值得注意的是,“埋梗”已超出创作范畴,成 为作家与读者互动的重要方式。这些不断翻新的语词成为透视网文表达、流行前 沿及文化圈层形成的生动案例。 网络文学各个领域的迭代背后,或许正在酝酿一场文学发展的革命性变化。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臻于完美的古典文学形式,往往停留于作者— 作品—读者的单向传播关系。但在网文世界,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发生改变,读者 通过“应援”参与创作,为喜欢的作品衍生“产粮”,形成作者、读者“共创文 化”;读者与读者的关系空前拉近,大家多途径互动,交流足迹遍布全网;平台 成为连接作家与读者的中介,商业深刻影响着创作传播的走向;作品周边产品推 陈出新,漫画、Vlog 等成为直抒胸臆的重要方式。 不过,话说回来,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是时代背景和社会心态的映射。网 文迭代背后,有互联网技术和传播媒介的发展,有消费观念、文化市场的更新, 也有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宅经济的倒逼,但归根结底是网络时代变迁下的瓜熟蒂 落。要看到,网络文学重新定义着作者、文体、文学等概念。但无论网文如何天 马行空,作为媒介的网络改变不了文字的性质,作品必须作用于受众的精神世界 并试图激起涟漪。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如何深入人心,作品如何成为经典,文字 如何反映人情世事、开拓想象空间,这些流传千年的叩问,在迭代的当下仍然没 有过时。 (康岩 人民日报评论 2021-03-31) 2.引人注目的“三星堆上新”考古过程 方舱、防护服、载人工作平台……若在过去,很难把这些器具同考古联系在 一起。在三星堆祭祀区发掘现场,一个密封的考古发掘舱内,考古人员身穿防护 服有条不紊操纵机械平台进行文物发掘。面对着 2000 平方米的考古工作平台, 不少记者现场感叹,这里不像印象中的考古工地,而像实验室一样充满科技感。 1986 年,三星堆遗址 1 号坑与 2 号坑完成抢救性发掘,限于当时的技术条 件,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考古工作者很 快对遗址实行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如今三星堆祭祀区重启发掘更为引人注目:考 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层层审批完善,各种高科技设备充实从发掘到研究环节, 全国 34 家科研单位集体攻关……这表明,全新技术支持下的新时代考古,不仅 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考古发掘对于遗迹现场的影响,也为进一步研究留存了更大空 间。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 6 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 精美牙雕残件等重要文物 500 余件,在社会上掀起了新一波“考古热”“文保热”。 从陆续出土的精美文物看,三星堆遗址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昭告 世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的属性。以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为带动,做好三 星堆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为新时代新征程汲 取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给养。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华夏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也凝聚着我们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在这次被大家称作“三星堆上新”的考古 过程中,人们通过网络直播与新闻报道,热烈而深入地参与到考古互动中。当古 代文化与现代生活相遇,人们展现出探讨历史、关注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得考古 不再“冷门”,文物不再“高高在上”。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得 淋漓尽致,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尊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 负责。”包含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在内的古蜀文化遗址,很 早就纳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据悉,三星堆保护规划以及编写申遗 文本的相关工作已经展开。展望全国,北京长城抢险加固项目坚持“最小干预” 原则、最大限度保持长城景观原貌,西安地铁建设因文物保护需要而深挖和绕行, 杭州良渚遗址文物保护核心区开展居民搬迁、重现水美草丰风貌……各地探索着 各具特色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发展新模式,绘就出一幅历史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 展相得益彰的崭新画卷。 看历史是为了看未来,研究历史是为了开拓未来。做好新时代的考古和文物 保护工作,一定能为强国征程贡献更为深厚的文化自信和蓬勃动力。 (宋豪新 人民日报评论 2021-03-30) 3.对 H&M 等国际品牌,最强的回应是超越 因跟风操弄新疆议题一事,服装集团 H&M 遭到中国网民抵制,不仅线上线下 销售渠道受到影响,更牵连出耐克、阿迪达斯等一众国际品牌。到目前为止,一 些国际品牌仍然没有道歉、改正的意思,试图默不作声、蒙混过关。对于这些吃 饭砸锅的企业,中国人的态度一向爱憎分明,绝不容忍一边赚中国人的钱、一边 伤害中国人感情的事情。 然而,也有一些人担心,购物车里没有了这些大品牌,会不会让穿衣打扮变 得无所适从?被抵制的国际品牌有没有可替代品?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 许多网友喊出了“国产品牌当自强”的口号。这样的呼声,既是适应当前市场洗 牌和产业链调整、敦促国外品牌尊重中国市场的迫切需要,也是公众对国产品牌 抓住难得机遇、实现弯道超车的殷切期待。 事实上,中国现代服装行业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步至今,从“三来一补” 为外国企业代工,到走自主品牌道路,已经取得了不俗成绩。在休闲运动领域, 一些优秀国产品牌在质量上甚至设计上,已能与这些所谓国际“大牌”相媲美, 也占据了不小市场份额。正因如此,担心这些国外品牌被替代后“无衣可穿”, 大可不必。中国市场足够庞大、我们拥有完整稳定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生产能 力,中国企业的成长性足够强,这是反击外国企业操弄新疆议题的底气所在。 但不可否认,当前国产服装行业在品牌认可度上与外国企业还有一些差距。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一些国际品牌经过上百年的时间沉淀、在消费者中形成了 较为坚实的口碑和信誉,他们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给本土品牌带来的冲击可想而 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部分国产品牌在样式设计、形象维护、影响辐射等方面下 的功夫不足、投入不够。告别低价竞争、相互抄袭、“傍名牌”等小伎俩,注重 提升设计内涵、提高技术含量、优化售后服务等大韬略,“国产品牌自强超越” 才能照进现实,更好回应 90 后、00 后年轻人的期待。 由此来看,能否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消费者对国外品 牌的抵制,关键要靠相关企业下大气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服装企业而言, 满足于代工只能赚点辛苦钱,努力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向产品“微笑曲线” 的两端发力,才能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对于国产品牌而言,当务之急是要真正把 产品质量搞上去、把品牌吸引力提升起来,在设计、研发和创新上加大投入,靠 更高质量的产品、更加时尚的设计、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构筑起国产品牌的“护 城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知耻而后勇,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国产品牌崛起可期。 (沈慎 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 3 月 26 日) 4.火腿肠的小口味,潮赶潮的大时代 你还记得最近一次吃火腿肠是什么时候吗?是夹在煎饼果子里还是煮在泡 面里,是做炒饭的时候加了一些还是吃麻辣烫时多拿了一两根?今天我们就来聊 聊火腿肠那些事。 把时间倒回三十年前,那时的火腿肠称得上数一数二的“网红”食物。伴随 着猪肉取消统购统销,人们对肉食的渴望得以释放。虽然掺杂了淀粉,但味道与 肉量都还不错的火腿肠,自然成了新奇又实惠的选择。还记得,洛阳春都集团引 进了第一条火腿肠生产线,1991 年“会跳舞的火腿肠”广告在央视一炮而红。 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货车齐刷刷地堵在洛阳肉联厂门口,带动工厂附近的商铺和产 业红火起来,肉联厂前面的路也被改为“春都路”。层出不穷的火腿肠品牌轮番 登场、争奇斗艳,成为那个年代的独特景观。 如今,春都路依旧,不过当年车水马龙来拉货的盛况早已不再。实际上,早 在上世纪 90 年代末期,火腿肠市场就有了变化。一方面,无序竞争、降质压价 等乱象,导致火腿肠肉量明显减少,口味严重下降,影响了在消费者中的口碑。 另一方面,冰箱在城乡的普及,不仅让生鲜冻肉等竞品迅速崛起,也让各类新鲜 的食材变得触手可及。出行方式的变革和外卖的逐渐普及,更是进一步压缩了火 腿肠的生存空间。有网友感慨,“多年后火腿肠只能作为一种回忆存在”,这种 担心或许未必会成为现实,但火腿肠的消费者正在逐渐流失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火腿肠的命运,只是更多商品随着时代奔涌而起伏跌宕的缩影。这里 不能不提到火腿肠的好搭档、曾经的“国民食品”——方便面。春运神器、创业 伴侣、泡网绝配……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是萦绕在很多人心头的青春记忆。然 而从 2013 年起,我国方便面销量连续多年下滑,人们一度开始讨论“方便面会 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曾经习惯了泡面、火腿肠、八宝粥“绿皮车三件套”的味 蕾,可能要被火速走红的螺蛳粉、自热火锅等占领。面对日益丰富的品类、不断 进步的食品工艺和健康、营养、绿色、均衡的饮食习惯,火腿肠和方便面等方便 食品该何去何从?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化危为机、转型升级。从放弃油炸到降油减盐,从 大幅降低调味包的“工业味”到推出各种新奇口味,方便面行业大刀阔斧的创新 变革逐渐改变了人们“方便食品等于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同时主打健康、短 保质期的高价位产品让方便面步入“正餐化”轨道。2020 年上半年,方便面行 业整体销量同比增长 5.6%,销售额同比增长 11.5%。而在火腿肠行业,减盐火腿 肠、低脂香肠等创新产品为食客带来低脂、美味与营养的多重体验,受到消费端 的青睐和追捧。从“方便地吃饱”迈向“健康地吃好”,市场依然对方便食品敞 开了怀抱。 饮食的变迁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食物中往往珍藏着人们关于时代的独特 记忆。1984 年,曾被称为“中国魔水”的健力宝见证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 破”;1987 年肯德基在中国的第一家门店,散发着“第一个吃螃蟹”的开放热 气;新世纪之初必胜客自助沙拉的“九层高塔”,把基座建立在人们对西式快餐 的尝鲜热情上……何止是大时代,即便对评论君来说,大学校园里的盖饭、套餐, 也承载着难以忘怀的大学时光。不断在推陈出新中为人们创造新的时代记忆,也 许是包括火腿肠在内的曾经的“网红”食品与时俱进的打开方式。 (张近山 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 3 月 23 日 5.三星堆“上新了”,为何对象牙情有独钟? 这两天,三星堆文化遗址正在揭开更多神秘的面纱。在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 中,三号坑在除去填土层露出的第一层器物中,就发现了 100 多根象牙,交错叠 压在大型的青铜器上。距离 3 号坑不到 5 米的是长宽约 3 米的 4 号坑,20 厘米 厚的灰烬层下是 30 多根长度在一米左右的象牙,看起来炭灰炭灰的,可能被焚 烧过。从何而来?因何而埋?缘何而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对关心考古的人来说,有没有似曾相识?1986 年三星堆一号坑二号坑,就 曾经出土过 80 多根象牙。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更多,超过了 1000 根。这是个什 么概念?是至少 500 头大象的贡献。古蜀人是如何得到如此多的成年大象的象牙 呢?为什么象牙要和青铜器、玉器甚至金器一起掩埋呢?这些象牙在掩埋前是用 来做什么的?这些争论纷纷的谜团,正在此次考古中努力寻找着答案。正如三星 堆遗址工作站的雷雨站长介绍的那样,为了判断那些燎烧的象牙是在祭祀坑里烧 的还是在坑外烧的,可能达到了多高的温度,火烧的第一现场可能在哪里,“连 消防专家也被请来参与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细致研究,相应的解释才能接近 谜团的核心。 古籍文献专家会提醒你,象牙存在的痕迹。蜀地人常璩所作《华阳国志》说, 古蜀国物产丰富,宝物有美玉、犀牛和大象。《山海经•中山经》还说巴国有一 种大蛇,可以吞下一头大象,所谓“巴蛇食象”也。但即便如此,文字的记载也 需要考古来证实。在对这些象牙遗存进行动物考古学鉴定、测量和数量统计等的 无损研究的基础上,锶同位素的测量可以告诉我们这么多的象牙是本地的,还是 来自西亚、中亚与东南亚?碳氮稳定同位素还可以用来确定其食物来源,看人类 是否对于祭祀用的大象有特殊的饲养方式,等等。 文物保护专家会告诉你,象牙保存的门道。对如何妥善保护象牙器、骨器等 质地脆弱的有机质文物,一直以来都是考古界和博物馆界的难题。灰烬层吸附了 大量水分,比正常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多出 40%,象牙长期浸泡在湿润的环境里, 牙釉质减少,整体质地都显得比较软。出土后,外部环境过于干燥,象牙就容易 产生开裂,进而粉化。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出土的象牙上盖一层湿毛巾。但即便 做到了保湿,也要定期更换“面膜”,防止最容易出现的霉菌、细菌。 文化人类学专家会启发你,象牙文化的涵义。三星堆的考古从来不是孤立的 考古,象牙用作随葬、用作牺牲、用作装饰,当然也不是古蜀人的专利。巫山大 溪文化的墓葬中,就见到用作随葬的象牙,这是 6000 年前的例证。距今 7000 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曾发现多件象牙制品,6000 年前的山东大汶口人则喜欢 把象牙做成筒和琮。在安阳殷墟先后发现过两座象坑,一座坑内埋有一头幼象与 一个象奴,另一座坑内埋有一头幼象和一只猪。有一种说法,商王朝权力中心所 在的河南地区简称为“豫”,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就是“象之大者”,让人浮 想联翩。 环境考古的人会示意你,象牙身处的生态。商代气候比现在更为湿润,年平 均气温比现在要高出 2℃左右,不仅成都平原能够生活大象,就连黄河流域也有 大象,所以象牙、象牙制品、带大象图案的文物,在商代发现的很多。事实上大 象的第一次被迫退却,也许就在妇好(商朝军事统帅、商高宗王后)生活的时代。 妇好墓中出土的那三只象牙杯和三星堆出土的象牙也许就是前后相连的。 总的来说,三星堆考古之所以让人激动,就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充满想象。大 约和商王朝的妇好同一时期,三星堆可能存在一个与中原平行发展的文化中心。 事实上,考古人的确在这里发现了与郑州商城相当的城址,在古城的轴线上,分 布着三星堆、月亮湾、真武宫等文化堆积丰富的台地。城里有密集的生活区、居 住区、手工作坊和众多的城市设施。青铜冶铸业也是重要的手工业门类,但与中 原文化不同的是,这里舍弃了青铜器中的鼎和斝,选择了尊和罍,还铸造出了青 铜人像、青铜面具和青铜神树等标志性器物,把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都发展到了极致。 换言之,作为中国古代中原周边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三星堆填补 了中华文化演进序列中的缺环。而考古的魅力在于,每一个新发现在对一个问题 给出答案时,也许又产生出新的谜团,你不得不期待着新的研究和发现。如同三 星堆一号坑二号坑的考古在 35 年后又得到如此丰厚的回响,重新拉开探索的大 幕,而这一切只是冰山的一角。 (杨雪梅 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 3 月 22 日) 6.“拉面哥”“大衣哥”走红后……何妨让流量既有质量又有质感? 常刷短视频的人,往往会有这种感受:每天都有热门推送,五花八门,同一 话题会反复出现、多角度呈现,信息世界俨然被“热门”攻占。有人感慨,这是 智媒时代的互动表达;也有人担忧,这是大数据制造的新的“信息茧房”。对“热 门”中的主角来说,过量曝光带来成名走红的机会,也有心力交瘁的压力。 “热门”,意味着流量。有多热,就能带来多大流量。一段时间以来,从山 东的“大衣哥”“拉面哥”,到江西的“小马云”,再到上海街头的“流浪大师”, 人们总会在某一特定时段被网络红人占据信息通道。据此,很多人认识了不一样 的大千世界,感受到了世态万千。但是,不少当事人也经历了意外、无措、争议、 沉寂的过程,生活与精神都被彻底改变。流量袭来,无论是“流量制造者”还是 “流量贩卖者”,或是“流量围观者”,该如何坦然处之、妥善待之,是给全社 会的一道全新考题。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辩证认识流量。物理学中的流量,说的是单位时间内 流经通道的流体量;以此类比到互联网,也不难理解。有人将流量视为互联网的 底层逻辑,“流量=需求=商业逻辑”的公式也广为人知。作品有多少点击数、带 货卖了多少、关键词检索频率,都是流量的具体表达。商业意义上的流量只有多 少之分,而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则有冷暖之别。流量代表了注意力密度,适度径流 能带来甘泉的滋润,过载径流可能会引致决堤的风险。 古人做事有四句话: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勉。对流量世 界的人们来说,同样发人深省。“拉面哥”走红,靠的是憨厚实诚,还是售假欺 诈?“流浪大师”成名,靠的是学识见识,还是低俗无知?李子柒走红,靠的是 底蕴创意,还是剽窃抄袭?这些已经被事实确证了的答案,不言自明。网友的眼 睛是雪亮的,靠博眼球上位的走红不会长远,靠蹭流量放大热度的营销也只是留 下荒诞。这也提醒那些无底线蹭热点者,倘若缺乏价值内核、缺乏信誉真诚、缺 乏品质追求,即便火了一时也只是昙花一现。 即便如此,我们仍要警惕红火背后的“乌合困境”,防止过度消费、过度狂 欢带来的负面影响。之所以不能让流量“放任自流”,就是因为流量所过之地, 是公共平台、公共场域、公共空间。无底线追热度、极端化蹭流量,很容易把隐 私的曝光成公开的、使有边界的演变成无约束的,最终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妨 害公共秩序为代价。正因此,“大衣哥”家的大门被砸,“拉面哥”家门口成为 “集市”,“小马云”成长一波三折,或许那些短视频博主、那些幕后推手们有 利可图,但当事人的利益、意志并没有被充分尊重。无论是监管方还是平台方都 要警醒,一旦让公共平台变成舆论卖场,就会把有意义的消解成低俗的、有趣的 变成有害的,谁都不会是赢家。 前不久,卫国戍边英雄的一系列话题接连占据“热搜榜”。我们也在《英雄 们的“热搜榜”,追!》一文中,为这一现象点赞。有网友留言,“不追网红不 追星,只追人民子弟兵”“这才是新时代应该追的‘星’”“这才是有质感的热 搜”。为什么英雄的“热搜榜”能引发如此共鸣?网友话中的“质感”正是答案, 也代表了人们的价值选择。那些有分量的、有质量的、有质感的人和事、情与理, 才是应该被涵养、被传播的流量。 有人说,流量红利会产生流量焦虑。面对流量,应该保持基本常识、思维理 性和内心坚守。如何与流量更好共处?或许有一天,“拉面哥”重新回到熟悉的 集市,为父老乡亲继续卖面时,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就是最好答案吧! (梁言品 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 3 月 21 日) 7.《士兵突击》致敬戍边英雄,还记得“不抛弃,不放弃”吗? 一部文艺作品能多大程度上走进人心?走进人心的文艺作品能被人们记住 多久?记得住的文艺作品能感染人到何种地步?还是从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 击》说起吧。 15 年前,一个叫“许三多”的荧幕人物走进千家万户。他家境不好、资质 一般,在部队大熔炉里几经挫折、几经摔打、几经锻造,成就了一个中国军人的 传奇故事。“许三多”的成长经历,并非大多数人理想的样子,却迸发着令大多 数人热血澎湃的激情。 15 年后,“许三多”和战友们,在“2021 电视剧品质盛典”上重聚。“一 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当 “钢七连”的连歌响起,很多人仿佛回到了追剧的日子,重温跟着剧中人摸爬滚 打的点滴。时间不会遗忘,只会让文艺经典的气息越飘越久、愈加浓香。 重聚是为了温故,更是为了致敬。重聚舞台上,请来了戍边英雄肖思远的父 母,他们含泪追忆儿子。肖思远 10 岁那年,坐在父亲身旁看《士兵突击》,入 迷了,并对母亲说,“我以后一定要当兵!”20 岁那年,他从河南老家参军, 在边关卫国;24 岁那年,他在戍边斗争中冲锋陷阵,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天地 英雄气。肖思远烈士不仅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品质,而且超越了“许三 多”,成为“攻必克,守必坚”的真英雄。 与肖思远一样,无数青年心中都住着一个“许三多”。有人曾问,“多少人 是看了《士兵突击》后去当兵的?”有人也评价,“它真实、有血、有肉,认清 了现实,却不回避矛盾;诉说着现实,却依旧传递着正能量”。这就是精品的力 量、经典的魅力。从文艺作品到英雄足迹,事实证明,追求并承载价值与梦想的 作品,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而且艺术越精湛、制作越精良,就越能在作 品价值与人生价值的激荡中,熔铸并丰富着时代的价值谱系。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只是在于深入人心,更在于余音绕梁。诗歌如《诗 经·豳风·七月》,“嗟我农夫”,反映了农夫的辛勤劳作;小说如《创业史》, “当自己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的时候,世界上就根本没有什么艰 难了”,激励一代代新生力量经历艰难打磨,挑起事业发展的大梁;散文如《可 爱的中国》,“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 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描绘了美好中国图景,催人奋进。岁月流转、世事变迁,总是 有一些经受住时间检验的经典,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心声、传递主流价值, 一次次回荡在人们眼前、耳畔,永留心间。 我们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文化精品,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 能产生文化精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间大爱与众志之力,需要全方位记录; 脱贫攻坚,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山海情》之外,创作所需的“极 为肥沃的土壤”有待深挖;英雄卫国,冲锋的号角阵阵、胜利的战旗飘飘,“清 澈的爱,只为中国”,歌声荡漾于祖国山河;建党百年,从峥嵘岁月到鸿业远图, 波澜壮阔征程就是创造经典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 弘美德、为时代聚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 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就 能在伟大的时代创作出属于时代的经典。 《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曾写道,“我是起点站,这路没有终点。”文艺 经典创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精神传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正如有人说,天 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 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 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不抛弃,不放弃”,就能 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在点亮前方。 (梁言品 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 3 月 20 日) 8.命运:命是自己的,运却和整个国家相关联 听众朋友,你好。我是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玉池村的马慧娟。 不久前,电视剧《山海情》在全国热播。可以说,《山海情》里出现的场景我们 经历过,没出现的场景我们也经历过。文艺作品里呈现的毕竟有限,真实的生活 远远不是一部作品就能涵盖的。受党报评论君的邀请,我和大家聊聊我所亲历的 西海固之变。 在西海固的大山里有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庄叫黑眼湾。上世纪 80 年代中 期,我经常骑着我们家的白驴徜徉在黑眼湾的沟沟峁峁上,看着远处绵延不绝的 群山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山外面看看。但看到的除了山还是山,日子枯燥得 连个多余的人都看不见。我拽着白驴的耳朵问它,你知道远方有什么吗?它扑棱 着耳朵甩开我的手,一脸冷漠。当我每天早晨爬过大咀山、淌过一条河、再穿过 一个村庄到达学校时,那里的人才起床,而我已经在路上走了一个半小时。 学会识字,从书里看见了山外的大千世界,心也跟着遨游九天,看书成了我 看外面世界的一种方式。然而,这也在我 16 岁的时候戛然而止。原因是家人从 早忙到晚,从年初忙到年尾,也只比别人家多产几斤粮,仍然吃不饱肚子,没有 多余的钱供我上学。如同《山海情》中一样,一头毛驴就可以娶走一个姑娘,一 年到头吃的是洋芋,我们没有新衣服,也没有远方和未来。 看着年迈的父母,贫瘠的土地,我一次次问自己,出路在哪里?没有的,只 要困在这大山里面,就没有出路。我遵从了现实。我以为我的命运也终止在了我 的父辈们生活的这座大山里。 有时候,命运的巨变就在一瞬间。乡政府通知移民搬迁。说是搬到有黄河水 的地方去,再也不看天吃饭,再也不用翻山越岭过河了。大家说了一声“走”, 对黑眼湾再无半点留恋。 原先的戈壁和黄河本没有关联,但是因为扶贫的扬黄灌溉工程,黄河水逆向 上扬了三百米,硬生生把戈壁变成了绿洲,让像我一样的山里生活的人吃上了黄 河水。新的地方总是需要人去建设,总是需要时间让它变好。没有苦是不会甜的。 闽宁村如此,我们的新家园也是如此。 大山里的苦一眼望不到头,而新家的苦只是一时的,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 过去,这个叫红寺堡的地方跟着国家的发展步伐,脱贫摘帽了。这里有上了国宴 的滩羊肉和黄牛养殖基地,有最好的葡萄酒和有“忘忧草”之称的黄花菜。大家 的日子好了,兜里有钱了。曾以为这辈子就这样算了的父亲,在他生命的最后十 年,买电动车、买手机,尝试新鲜事物,活出了他想要的样子。更重要的是,第 一批大学生已经毕业,又重新参与到红寺堡的建设中来。而其他的孩子,再也没 有上不起学的情况发生。 我们经常在说命运,但我觉得,命是自己的,运却和整个国家相关联。从黑 眼湾到红寺堡,20 年间,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因为坚持写作,去 电视台演讲,出版了散文集,也从黄土地走进大会堂,成为全国人大代表。有人 说我的故事是传奇,但我知道,哪里有什么传奇,是移民搬迁让我走出大山,是 时代让我实现了梦想。在红寺堡有这样一句话:“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不 是一句口号,而是所有移民区群众发自内心的感谢。 美好生活没有尽头。多年前,当红寺堡的生活逐渐安稳下来,洗完这堆衣服 还有下一堆等着,做完这顿饭还有下顿饭等着,那种黑眼湾的惶恐再次袭来。我 认为:生活变富裕了,但只长庄稼的土地终究是贫瘠的。从用手机写小说,到写 散文,我在文学中打开了新世界。随着网络和交通的发展,农村女性有了更多寻 梦的出路。现在,我在村里办起了读书社,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学会看孩子的课 业微信群,敢于参加歌唱朗诵比赛。我期待文化在乡村不断落地生根,让西海固 的居民能够早日脱精神之贫、解心灵之渴。 去年,我带着记录移民搬迁脱贫故事的《走出黑眼湾》参加全国两会;今年 全国两会,我又带来了新作《出路》。西海固因移民搬迁而找到出路的人,在红 寺堡有 23 万,我只是其中之一。事实上,伟大时代中的每个个体都有找到出路 的无限可能。在过去,生活曾让我觉得自己如同西海固的一粒沙,没有人知道你 的一生发生了什么,甚至没有人知道你曾经存在过。当黑眼湾以所有人全部走出 而宣告终结,红寺堡以千万人的迁入而开启了新的篇章。我们把过去的村子还给 自然,把自己交付给未来。我相信:历史的洪流滚起,即便微如沙粒,也能奔腾 入海,也能汇成史诗。 (马慧娟 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 3 月 10 日) 9.两会时间的他们,为何步履匆匆? 今天下午 3 时,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进入“两 会时间”。今年两会,将开启怎样的时光旅程,又将在历史长河中激荡起怎样的 奔腾浪花?我们不妨拉开时间的伸缩镜头,一探究竟。 “七日谈”。考虑到疫情防控的要求,今年全国两会的会期只有一周左右。 但从开闭幕大会、小组会,到审议报告及议案、参与视频大会发言,两会议程安 排得满满当当。在相关代表团于会前召开的议案建议会议上,工作人员反复强调 提交的截止日期,敦促代表仔细修改、拿出高水平的议案和建议。社情民意充分 汇集,发展大计共同商议,“分秒必争”将成为未来一周代表委员的履职写照。 “一年历”。确切来说,从孟夏时节到早春三月,此次两会距上次大会仅有 9 个多月的时间。但从极不平凡的 2020 年走来,迈向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 特殊重要性的 2021 年,从脱贫攻坚的终点冲刺,到崭新征程的发令枪响,我们 有太多成绩值得记录,有太多经验亟需总结,有太多蓝图正在规划。全国两会正 是在一年又一年的接力中,走好中国自己的路,办好中国人自己的事。 五年规划。一部五年规划的历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的发展史。从“一五”时 期生产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十三五”时期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等国之重器应运而生,一个个五年印刻着时代的独特记忆,连缀成中国 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今年两会,“十四五”规划无疑是最重要的话题之一。立足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凝结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 的“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局落子、接续前行。 百年目标。立足 2021,迎接 2035,拥抱 2049,我们不断把短期、中期、长 期发展目标衔接协调统一起来,制定出一份份时间表和路线图。正如一位外国专 家表示,中国人有制定计划的传统,他们瞄准的是未来。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到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再到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代表委员的建议饱含着为长 远计、为子孙谋的深情。还记得两年前,记者在两会报道中写下了“奋进,向着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题;今天,我们可以说“进军,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 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百年岁月对中国近代历史而言是一个叹号, 但对于对复兴伟业而言还只是一个逗号。 时间标注的刻度,从未像今天这样塑造着奋斗的轨迹;历史前行的方位,从 未像今天这样影响着复兴的征途。5000 年、180 年、100 年、70 年、40 年、8 年……这些时段代表着过去,诉说着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短期计划、中长期规 划、远景目标……这些蓝图编织着未来,展望着中国人民的美好前景。过去与未 来交织于此。今年的全国两会,身处在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伫立于“两个一百 年”的历史交汇期,必将对中国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与时间赛跑,要靠效率。在代表团驻地,评论君随处可见步履匆匆、语速很 快的人大代表,仿佛生怕耽误了时间。与时间赛跑,还要靠奋斗。在评论君的采 访中,代表委员谈起了自己的“五年规划”。浙江德清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 希望实现村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居民水平的目标,让农村生活更幸福;孔子研究 院院长杨朝明委员则计划写作《大众儒学》《论语治家》等著作,让传统文化更 加大众化……这些具体而微的“小目标”,何尝不是国家规划的生动注脚。志士 惜日短,奋斗路正长。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终将在每个人分分秒秒的努力、 时时刻刻的拼搏中得以创造。 全国两会的大幕已经拉起,未来几天,让我们共同期待。 (原石 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 3 月 4 日) 10.生活,该不该有点“边界感”? 买东西剪头发却要被强行聊天、不分时间早晚就给你拨视频电话、不征询同 意就摆弄甚至拿走你的东西、明明不熟却百般追问你工资几何、体重多少、为啥 还不结婚……当你面对这些情况时,会有不适感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边界感。 在物理学意义上的边界举目皆是:学校、小区常常有围墙、不同类型的车在 马路上通行有车道线,排队时也能看到一米线标注……一条触手可及的界线,明 确标识了各自的领域。但是,今天我们聊的所谓“边界感”,更多是一种无形的 边界。比如感官的边界,公共场合公放音乐、视频合不合适?再如个人隐私的边 界,餐厅包厢里装摄像头的做法违不违规?还有角色的边界,纵然关系亲密,父 母与子女之间、伴侣之间、朋友之间该不该有把尺子?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了 边界感。 与边界感相关的类似问题,通常都能引发大量关注与讨论。好朋友失恋后天 天找我哭,我累了可以糊弄 TA 吗?”“室友总是不经同意用我东西,该不该跟 TA 撕破脸?”可以说,人们越发重视边界感的现象背后,恰恰说明了边界感的 稀缺。相较于传统的熟人社会,偌大的城市、延伸的乡村,生活中越来越多陌生 人的出现,让不少人迫切需要一定程度的边界感,进而获得一丝安全感。 要看到,现代社会生活中愈加明显的边界感,本质上来自于愈加清晰的空间 感。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个人空间,习惯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甚至 有人类学家发展出空间关系学,并在研究中道明了 4 种人际关系边界及其具体数 值:亲密距离约为 0 至 45 厘米,个人距离为 45 厘米到 1.2 米,而社交距离分别 为 1.2-3.65 米和 3.65 米以上。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使得人 与人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小,边界与边界的间隙却被更多地放大。当互联网让地 球成为了“村”,边界感的保持反而日益成为一个问题。 事实上,所谓边界感,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特有产物。千百年来,“君子之交 淡如水”“远而不疏,近而不狎”等古语,也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人际边界感 的思考和探索。当然,对边界感的需求可以理解,但过度敏感其实大可不必。有 人将边界视为社交的蜜糖,也有人觉得这是感情的冰冷。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用好 边界感、建立好合理的人际边界。有研究个体心理学的专家提出了一个观点:“课 题分离”。他强调每个人在社交关系中的有限责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有 自己的课题,既不能随意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随便让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 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别过度、宜自律、巧沟通,通过合作共同建立起良好的公共 生活。 或许,也要从另一个方面理解边界感。从陌生到熟悉,从抗拒到接受,边界 感的林立和消融,也是当今人与人关系如何和谐融洽的一个难点。步履匆匆的你, 埋头苦学的你,加班加点的你……在追求个人小世界喜怒哀乐的同时,也要留心 周围大世界的稻香蛙鸣。毕竟,一个圆只能孤芳自赏,两个圆甚至更多的圆,才 会产生包含外离、相切、相交的位置关系,才能创造丰富多彩的众多可能。这是 数学的魅力,也是这个世界的魅力。 (周珊珊 人民日报评论 2021 年 3 月 1 日)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