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高三语文·二模冲刺
第 11 讲 文言文专题(一)
课前测试
一、诗歌鉴赏
和徐都曹①
[南朝齐]谢眺
宛洛②佳遨游,春色满皇州。结轸③青郊路,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桃李成蹊径,桑榆萌道周。
东都已俶载④,言归望绿畴。
【注】①徐都曹:徐勉。都曹,官名。②宛洛:南阳和洛阳,这里指建康。皇州:帝都,指建康。③结
轸:停车。④俶载:指农事伊始。
12.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1 分)
A.《乐府诗选》 B.《古诗菁华》 C.《诗余选集》 D.《律诗集粹》
13.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叙述与写景结 B.寓情于景物之中
C.用典而不失自然 D.铺陈和比喻兼用
14.你认为本作品哪一联写景写得最好?请赏析其妙处所在。(5 分)
12.B(1 分)13.D(2 分)
14.(5 分)答案示例:我觉得“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一联写得最好。这一联写日光遍布江上,
青草沐浴着阳光,在微风中摆动。其中“动”“浮”二字,捕捉精准,感受细腻,化虚为实,最有表现
力。阳光本是最难以捉摸的,作者却能抓住阳光落于江上、波光粼粼的画面,写出日光仿佛在江上跳跃
的效果。日光又落在草叶上,风吹草动,仿佛风也有了光,浮动在草际。这一联描绘的画面清新灵动,
明丽旖旎,我们读诗时也能感受到作者赏景的喜悦,很有感染力。
评分说明:选诗句和对诗句的赏析分别评分。
文言文阅读(一)·人物传记
上海市高考语文文言文一常规考题:
1:实词
填空:1:记忆 300 实词和历年高考真题(近十年)
2:使动,意动,被动
3:通假字
选择题:一定要将词语放到句子中去理解,往往是意译。
2:断句
一般情况是给几分断几句,断完句之后一定要仔细看看能不能翻译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断句其实考的是翻译。
3:翻译
字字落实,翻译出来的句子一定是个语句通顺的句子。(一定要注意卷面,先在草稿纸上写好改
好之后再誊写到答题卡上。)
4:解答题:
A:人物形象: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事例概括+四字短语
B:分析原因:回到文中去看到相应段落然后总结概括,注意给分,3 分 4 分两个得分点,2 分
往往只有一个得分点。
C:段落作用:
结构+内容。一定要注意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所写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这个点。
D:评析:
评+析:和散文中的评析类似,有两块内容。
一、常用文言词归类整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
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
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
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书。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
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
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
传·襄公三年》 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
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
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
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 加秘阁修撰。《宋
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 记·廉颇蔺相如
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 贬永州司马。《新
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裴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
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
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 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
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
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
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 通思欲避荣宠,以
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 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 带来了方便——可
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 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
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21 宝山二模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19 分)
①王化基,字永图,镇定人。太平兴国二年,举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常州。迁太子右赞善大夫、
知岚州。时赵普为相,建议以骤用人无益于治,改淮南节度判官,入为著作郎,迁右拾遗,抗疏自荐。
太宗览奏曰:“化基自结人主,慷慨之士也。”召试,知制诰,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一日,侍便
殿,问以边事,对曰:“治天下犹植木焉所患根本未固固则枝干不足忧。朝廷治,则边鄙何患乎不安?”
②化基尝慕范滂为人,献《澄清略》,言时事有五,其“择远官略”曰:“负罪之人,多非良善,
贪残凶暴,无所不至。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恶不悛,恃远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诉,甚非抚
绥远人之意也。若自今以往,西川、广南长吏不任负罪之人,则远人受赐矣。”
③书奏,太宗嘉纳之。
④初,柴禹锡任枢密,有奴受人金,而禹锡实不知也。参知政事陈恕欲因以中禹锡。太宗怒,引囚
讯其事,化基为辨其诬。太宗感悟,以化基为长者。至道三年,超拜参知政事。大中祥符三年,卒,年
六十七。赠右仆射,谥惠献。化基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僚佐有相凌慢者,辄优容之。在中书,不以荫
补诸子官,然善教训,故其子举正、举直、举善、举元皆有所立。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五》,有删减)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知制诰( ) (2)则边鄙何患乎不安(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以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
A.权力 B.权宜 C.权变 D.暂代官职
(2)其或怙恶不悛( )
A.悔改 B.次序 C.羞耻 D.关怀百姓
17.把第②段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民罹殃,卒莫上诉,甚非抚绥人之意也。
18.第①段划线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两处标识出来。(2 分)
治 天 下 犹 植 木 焉 所 患 根 本 未 固 固 则 枝 干 不 足 忧
19.选取第④段在叙事方面的一个特点加以评析。(4 分)
20.第④段记载王化基“谥惠献”,你认为“谥”的内容准确吗?请说明理由。(3 分)
(四)19 分
15.(2 分)(1)主持,掌管 (2)边疆,边远的地方
16.(2 分)(1)D (2)A
17.(6 分)百姓遭受灾祸,最终也没有谁能够上诉(或最终没有了让他们申诉的人),这实在不是朝廷
(或皇上您)安抚边远百姓的意愿。
评分说明:“小民罹殃”“卒”“莫”“上诉”“甚非”“抚绥远人之意也”为 6 个点,1 点 1 分。
18.(2 分)治 天 下 犹 植 木 焉/所 患 根 本 未 固 /固 则 枝 干 不 足 忧
评分说明:标识 2 处或以内的,标对 1 处给 1 分。标识 2 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 1 分,扣到 0 分为止。
19.(4 分)答案示例一:本段为补叙。辨诬是对主要事迹的补充,宽厚有容、喜愠不形、善教训是对以
进言为主干内容的补充,这使传主生平经历及品性完整,突出传主人生的主干事迹而不漏有价值的内容。
答案示例二:辨诬事件,宽厚有容、喜愠不形的品性,其人生结局,对儿子们的做法,都是概叙,与前
面详细叙述结合,使传记繁简得当,使传主生平经历及品性完整,让人们对传主有全面的认识。
答案示例三:本段叙述中有春秋笔法,叙述中有对人物的臧否。为辨其诬的事件中含赞扬,谥号是朝廷
对其一生的平定,宽厚有容喜愠不形、不以荫补诸子、善教训是直接赞扬。这样写彰显了史传惩恶扬善、
倡导美好风尚的功用。
评分说明:从叙述特点和评析两方面评分。概括叙述、补叙的作用有交叉重复。“春秋笔法”如果说成
“叙述中含褒贬”等意思到即可。
20.(3 分)答案示例:准确。王化基自荐被皇上评为慷慨之士,边事对策、献《澄清略》意图安国惠民,
犯颜辨诬显刚正。其一生主要事迹在“献”(进言),所献正确。所以谥号准确。
评分说明:进言事迹 2 分,说明 1 分。只写“准确”不给分。
(二)表其他诸方面的
1.表人物个性的:
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梗、鲠、骨鲠、鲠切、聪、 慧、敏、木讷、
佞、诈、阿谀、谄谗、谲
耿:光明。梗: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谲:欺诈,玩弄手段。
2.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3.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4.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5.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6.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多:称赞。
嘉:赞美。与:赞许。
7.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8.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
9.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0.表主管的:知、典、主
11.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2.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 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予谷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 荒:荒年,收成不好。
13.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赡:富足,充足;供给。
给:足,丰足。
14.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5.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16.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7.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 缟、缯、蚕、桑
18.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19.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20.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1.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忤:违反,抵触。
牾:逆。
22.表揭发的:劾、讦、揭劾:揭发罪状。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23.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
24.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诅:诅咒。
25.表暗中的:阴、间、密
26.表诬陷的:中、谮、诬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27.表朝见的: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 28.与京城有关的:禁、阙、
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
29.与皇帝有关的:
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
对策、轮对、奏、表、疏祚:福;帝王。
践祚:即位。
30.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 谢、折、诘、诉、
咨(谘)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诘:责备,追问。诉:告状;诽谤。
31.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2.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3.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4.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5.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
讲情理。
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恚:恨、怒。
36. 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
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37.表监狱的:囹圄、狱
38.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9.表告别的:辞、别、谢
40.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1.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2.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43.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4. 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四)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 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
(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 相如列传》)。同
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 妾》)。
(五)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六)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七)表示时间的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 “居住”,如“居无何,
居三月”)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
便理解判断。
(八)其他常用词语
(1)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2) 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3)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4)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5)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6)对:回答或对话。
(7)如:到,往。
(8)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9)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10)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言语不真实。 (11)掾:古代属官的统称。
(12)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13)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14)孤:幼年失去父亲。
(15)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16)狱:官司,案件;监牢。
(17)白:告诉。(18)与:赞扬。 (19)多:赞扬。
(20)遽:急速,匆忙;就;恐惧。
(21)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22)给:食用丰足。
(23)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 (24)按:追究;考察;调查。
(25)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 (26)令:美好,县令。
(27)执:捉拿。(28)延:延请。 (29)省:减免。
(30)谢:道歉;推辞;告诉。
(31)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32)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33)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
(34)赧:因羞愧而脸红。(35)竟:结束,完。
(36)坐:因……而犯罪;因为。(37)寻:不久。
(38)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39)造:造访。
(40)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41)弑:子杀父,臣杀君。
(42)用:财用,因为。(43)典:主持。
三、虚词选择题
文言文中,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叹词都是虚词,代词也被看作虚词。
从意义上看,实词的意思显得实在具体,能表示名称、动作、状态等;虚词表示实词(短语)之间、句子
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语气,有的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翻译出来,有的不能。从功能上看,各类
实词分别能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谓语等;虚词有的能充当状语(副词),有的与实词组合充当状语、
补语(如介词),有的起连接词语或句子的作用(连词、结构助词),有的起标志作用(如宾语前置的标志)。
1、虚词分类
(1)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分类(以常用词性为标准)
①代词:之、何、其
②副词:乃
③连词:而、且、与、则、若
④介词:因、为、于、以
⑤助词:焉、乎、也、者、所
(2)关联虚词
①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因、则、而
②连接词或词组的连词:而、以、与
③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3)几个常见的双音节虚词
①得无:表示反诘、怀疑或揣测的副词,译为“莫非”“莫不是”。
②否则:“不是这样,就……”的意思。
③何其:多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的副词,译为“多么”。
④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恐怕”,与“乎”构成反问语气。
虚词附录:
【之】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
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
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
节的作用,不需翻译。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三)用做动词,表示“去”“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也】的用法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焉】的用法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论语》)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 (《劝学》)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在这件事情上) (《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可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齐桓晋文之事》)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师说》)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的”。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石钟山记》)
【而】的用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因此”。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赤壁之战》)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劝学》)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为】的用法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
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
(3)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序》)
(5)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
(6)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起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
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五蠹》)(决渎:疏浚水道)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鸿门宴》)
【其】的用法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它)”“他(她、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③“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劝学》)
④“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2.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自己”。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3.指示代词。译为“那(些)”“这(些)”。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
4.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那中间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二)副词
1.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岂”。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2.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3.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4.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相当于“还是”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者”“是……还是……”。
“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离骚》)
(五)复音虚词“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乃】的用法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 “才”“这才”“就” 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 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齐桓晋文之事》)
(三)复音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 “恐怕”。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乃尔】译为 “这样” 。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孔雀东南飞》)
【以】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
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
2、介词,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西南夷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
“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
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
“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于】的用法
(一)“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
系。
(1)引起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向”“到”
“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公输》)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 (《左忠毅公逸事》)
“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记王忠肃公翱事》)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二)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捕蛇者说》)
课堂练习
1、况如斯人者,岂易得□!(A.也 B.尔 C.矣 D.哉)
2、谓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A.也 B.耳 C.矣 D.者)
3、焦形槁颜,手校雠而口伊吾,夫子病□。(A.也 B.矣 C.乎 D.焉 )
4、园有堂,启北牖,□马鞍山如在檐际。(A.且 B.然 C.盖 D.则)
5、千叠溪山,□远,故都归帘幕。(A.且 B.则 C.乃 D.以)
6、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其一二之粗也。(A.且 B.然 C.盖 D.而)
7、振开、宝之余风,仿佛乎杜甫、高、岑之什,此所谓神勇者□!(A.焉 B.耶 C.矣 D.耳)
8、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记。
(A.尤 B.盖 C.则 D.而)
9、不下万竹,顾而乐之,笑谓德明曰:“此非所谓‘抗节玉立’者□?”因以“玉立”名之。
(A.也 B.矣 C.耳 D.耶)
10、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善处交游以全人己之美也。
(A.则 B.乃 C.且 D.因)
二、翻译
翻译六真言
人地官年要留下,组词活用通假换。
省略成分要补足,特殊句式需调换。
不译成分要删掉,译完贯通符实际。
三、断句
断句
1、联系全文前后看,大体分清主谓宾
2、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3、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 对独立的叹词,如
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
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等,也可以帮助断
句。
4.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
(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 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 “无所”“有
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 “何以”“于是”“然
则”等。
断句练习
1、于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
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
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2、(韩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
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3、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
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
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4、(刘)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
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5、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袺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
然必败。偹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
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
翰亦罢去。
6、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感训,幼儿卓荤;初读《诗》,舍书
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
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
开府,赏物一千段。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编答案
1、于休烈不久改任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上《五代帝王论》,皇上非常赞赏。宰相李揆自负才能嫉妒贤人,
因于休烈修国史与自己同列,嫉妒他,奏请任他为国子祭酒,暂留史馆修撰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安然自处,亳
不介意。代宗即位,鉴别官员的名望品德,于休烈受到宰相元载称赞,于是被授为右散骑常侍,依旧兼修国史,
不久加授礼仪使。升任礼部侍郎。
2、主持国家经济两年,竭力遏制权贵幸臣,权贵幸臣对他深恶痛絶。而这时青宫原有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
“八虎”,天天引诱皇帝逐狗跑马、放鹰猎兔、莺歌燕舞、沉迷角抵,不理朝政。韩文每次退朝,对同僚谈及此
事,便伤心落泪。郎中李梦阳进言说:“您是大臣,按义当与国事休戚与共,光哭有什么用?谏官上疏弹劾这些
宦官,执政大臣予以有力支持。您如果在此时率领大臣坚决抗争,除去‘八虎’也很容易的。”
3、孟祥学习古人读书,用白色的茅草建造房屋,不用华丽的装饰,(难道)孟祥(是)古代的人吗?现在
又加上下雪,这也是在表扬他高洁的志向品行啊。难道仅仅是这个(原因)吗?孟祥在深山中隐匿而无法被当朝
者所启用,穷苦卑下就像冰雪非常寒冷的冬天,等到他用善行推及旁人并且有成全事物的心性,这不是(之前的
事情)的结果,就像是雪有孕育生物消弭灾害的功效(是本身就存在的)。用屋来给雪命名,歌颂(它)不对吗?
至于进入雪屋观雪的态度,(能)在各个作者的诗歌中看到详细的形容、(表述),我来不及详细记录。
4、刘敞侍奉英宗讲读,每次讲解造字时引经据典,用委婉的言词进谏。当时两宫正有小人挑拨离间,进谏
的人有时揭发别人的过失而过分直率。刘敞讲读《史记》,读到尧把天下授给舜时,拱手而说:“舜在微贱之时,
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罢了。”
英宗起身改变容态,了解到刘敞是以义理劝谏。皇太后听说了,也十分欢喜。
5、(文言文断句一是看句意,一是分析动词和附近名词的关系。从句意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宣和末期,
高丽入宋朝进贡,使者所过的地方,调发民夫修整船只,引起骚动且用度颇多,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
而且对于中原之国来说又没有丝毫的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孙傅把他安置在蕲州。从
动词和名词的关系来看,动词“贡、过、谓”的发出者分别是“高丽、使者、宰相”,所以以上动词应该紧跟着
发出动作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故可以排除 C、D。而选项 A、B 的不同只在于动词“奏”的主语是谁,很明显,
“奏”不是孙傅自己发出的,也不是突然冒出的苏轼发出的,而是宰相发出的动作,故“奏”不应紧跟名词“苏
轼”,所以排除 B,正确答案是 A)
6、来护儿,字崇善,护儿还不记事便成了孤儿,后被伯母吴氏抚养.吴氏对他关怀教育,给予他许多慈母
般的训诲.年纪虽小,但聪明出众,初次读《诗》,便放下书感叹地说:“大丈夫在世应当如此,一定为国家消
灭贼寇以求取功名,怎么能专门从事笔砚一类的事呢?”周围的人对他的话感到惊奇,并感叹他志向的宏大.长
大以后,雄才大略超群,志向气量非常人所及.遇到周国军队平定淮南.他所住的白土村,地处边界,经常见到
军队,护儿常常想建功立业.开皇初年,宇文忻、贺若弼等人镇守广陵,都对他礼遇很重.任命他为大都督,统
领本乡的士兵.因击破陈将曾永有功,授仪同三司.平定座厘战役,护显立有战功,进升上开府,赏赐缣帛一千
段.
三、解答
1、人物形象题
一般来说,现代人物传记有自传体、回忆体、采访体、诗体、评传、小传、特写、年谱、回忆录 等形式。
而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所选文本,大多是选取史志上那些以记述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翔 实史事)为主的传
记文字。古代人物传记,通常都有下面这几部分内容:
(一)人物的基本情况。
主要是介绍说明传主的:(1)姓名、字号;(2)籍贯;(3)家庭背景(家庭经济及祖父、父亲等
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学识;(5)性情;(6)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
(7)最初任职情况等。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情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有以下这些要素:
(1) 时间。要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文献中的纪年主要有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两种。
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年号+初,如:绍兴初;②年号+具体年代,如:绍兴三年;③年号+中, 如:天监中;④
年号+末,如:建安末。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那些词儿,如“甲子”、“乙卯” “丙寅”、“壬辰”、
“癸丑”等等。
(2) 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哪里做官。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外,还要注意“知、 守、除、迁、
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新安”就是“担任新安太守”。
(3) 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如:
“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在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
就会做什么事情。这“时、地、职”是事情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
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做的事一般也会不同。 据此,可以把事情分开层次。
(4) 人物。特别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人物传记中,因为许多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他们涉及
的关系主要有: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②与事件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③与下属之 间的关系。④与
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到与他(她)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
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影响等。
(5)事件。特别要注意是什么事件,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处理事件的方式方法、态
度、观点,处理后的反映与效果,得到的评价等。
(三)人物的性格作风。
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三种情况,多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要注意以下内容:(1)
作者的直接评价。(2)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3)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
情倾向。
具体到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文本而言,一般都包含下列这些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
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
受到的封赏等。
明确了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和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选文的这个特点后,那么,有助于我们寻踪觅 迹,“快
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知人。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一是明确文章写的是什么人:明确谁是主要人物,
明确谁是次要人物,明确谁是对比人物,明确谁是陪衬人物等;二是明确人物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明确主要人物和次
要人物的关系,明确次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纠葛,明确对比人物的可比性明确陪衬人物的陪衬点。三是明确这些人
是怎样的人,明确作者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并准确地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品行。语文考查试题所选文本,
一般思想教育性较强,对考生具有正面影响作用, 例如常选岳飞传就不选秦桧传,常选廉吏传就不选佞臣
传,所以把握人物的品质、才能、贡献、才华、 特长等是完成人物传记阅读命题的重点。在行为的爱民、
善于狱 断、交 游的 魄力、勇力超长、教育风化,荐才、惩恶、勤政、农桑等方面品评其行为。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所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什么事。 如果只写
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 事件之间是什么
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
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例如《史记》中常有“太史
公曰”的文字,还有其他文章中的“异史氏曰”等这是作者对人物、 对事件的评价,要体味。此外很多传记类文章还夹杂对
事件的一些议论、说明性的文字,诸如对人物性格、人物思想的评价;对事件意义及社会影响的评价;对事件情感
取向及其简易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对事件的认识。这些都需要特别注意。
此外,还要分析文章的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
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理清情节线索, 理清地点转
换。史传文学中,人物的表现常在于它的不同地点中的不同表现,依地点理出事件——依事件看人物——人
物的思想境界、社会价值、事件的社会意义。
人物性格褒义词:
聪慧 有才识 谦逊 谨慎 负责 随和 狂放 坦诚 直率 天真 世故 沉着 自信 自立 果断 自律 严谨 仁厚
爱民正直 坚韧 忠贞 坚毅 刚烈 忠义 勇敢 忠厚 诚恳宽厚 大度 廉洁 诚信 善良 刚强 朴实 料事如神
胸怀坦荡 忠贞不渝 为国为民 敢爱敢恨 爱憎分明 粗中带细骁勇善战 知人善任 从谏如流 足智多谋
聪慧机敏 知恩图报 果敢坚决 大义凛然 才思敏捷 博闻强记 恃才放旷 精明能干 胸襟广阔 举贤任能
爱惜人才 洁身自好 深谋远虑 深明大义 言而有信 与人为善 见微知著 淡泊名利 机智勇敢 宠辱不惊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能言善辩 廉洁奉公 勤政爱民 秉公无私 光明磊落
贬义词
阴险 奸诈 暴戾 狡诈 世故 气量狭小 见利忘义 反复无常 有勇无谋 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好弄权术
野心勃勃 自负猜忌 骄傲自满
2019 年上海市春考语文真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18 分)
石有恒传
①石有恒,字伯常,湖广黄梅人。性高洁,以文章名。万历三十四年,举于乡。四十七年,始成
进士。与邹元标最善,尝持其书来东林,纳交于诸君子。
②初授浙江遂安知县,下车以避劳、邀利、畏祸三事自誓 ① ,以程朱正学课士训民。输运不任里甲,
羡緡 ②,公贮之充运费。督僮仆种园蔬,躬自灌溉,不用民一物。士绅馈遗,悉辞不受。岁灾,亲履荒
瘠地,问民疾苦。监司檄郡县遏籴 ③ ,抗议力争,出帑金市粟,民赖以济。调长兴县,再调常熟,长兴
民吁请得留。
③时巨豪叶朗生、吴野樵等结岛寇为乱,剽掠无虚日。抚按檄有恒讨之,有恒以隔属辞,不允,
乃设方略擒其魁。贼稍稍戢,而余众散处湖荡,伺间为出入。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
行。
④天启四年正月朔,城门夜起,贼突入。有恒方正衣冠待漏,闻变,出立厅事。贼露刃胁之,不
为动,且叱曰:“草贼!敢判天子杀王臣耶!”索印,不可。强之行,不可。以刀伤其长子,亦不顾。
贼拥之出仪门,有恒曰:“头可断,此限不可逾也。”遂被害,血上喷,移时不仆。贼入署搜其篋,
粗葛二端,俸金二两而已,贼亦相顾惊叹。事闻,赠太仆寺少卿,谥忠烈。(节选自《东林列传》)
[注]①自誓:发誓来告诫自己。②緡:泛指钱。③遏籴:禁止买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出帑金市粟( ) (2)移时不仆(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羡缗,公贮之充运费( )
A.羡慕 B.剩余 C.丰裕 D.丧失
(2)伺间为出入( )
A.偶尔 B.间谍 C.机会 D.小路
17.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B.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C.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D.有恒请驰檄各属分兵搜捕/当事韪之/未果行
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 分)
抚按檄有恒讨之,有恒以隔属辞,不允,乃设方略擒其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第②段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3 分)
发誓的内容 相关的事迹
不避劳 (1)
(2)
不邀利
(3)羡緡,公贮之充运费
(4)
不畏祸 (5)抗议力争,出帑金市粟
20.第④段中,作者是如何塑造石有恒形象的?请加以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 分)(1)买(2)倒下
16.(2 分)(1)B(2)C
17.(2 分)D
18.(5 分)答案示例:抚按下檄文命令有恒征讨他们,有恒用属地相隔的理由推辞,(抚按)不答应,
(有恒)就设下计策抓住贼寇的首领。
评分说明:“抚按有恒讨之”“有恒以隔属辞”“不允”“乃设方略“擒其魁”为 5 个点,1 点 1 分。
19.(3 分)(1)亲自灌溉园蔬(2)亲履荒地,问民疾苦(4)不受士绅馈赠
20.(4 分)答案示例:第④段中,作者以石有恒怒斥贼寇、自表心志的语言,和“不为动”“不顾”
等行为,正面塑造石有恒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写贼寇只发现“粗葛二端、俸金二两”及他们
“相顾惊叹的神情。通过侧面描写,塑造石有恒不“邀利”、廉洁奉公的形象。
2、原因分析题
分析原因:回到文中去看到相应段落然后总结概括,注意给分,3 分 4 分两个得分点,2 分
往往只有一个得分点。
3、段落作用
结构+内容。一定要注意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所写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这个点。
4、评析
评+析:和散文中的评析类似,有两块内容。
当堂练习
①皇考 ① 讳承之,字嗣伯。少有大志,才力过人。宗人丹阳尹摹之、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为
建威府参军,善于绥抚。
②元嘉七年,右将军到彦之北伐大败,虏乘胜破青部诸郡国,别帅安平公寇济南,皇考率数百人
拒战,退之。虏众大集,皇考使偃兵开城门。众谏曰:“贼众我寡,何轻敌之甚!”皇考曰:“今日
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惟当见强待之耳。”虏疑有伏兵,遂引去。宋文帝以皇
考有全城之功,手书与都督长沙王义欣曰:“承之理民直亦不在武干后,今拟为兖州刺史,檀征南 ②
详之。”皇考与道济无素故,事遂寝。
③氐 ③ 帅杨难当寇汉川,梁州刺史弃城走,皇考轻军前行,攻氐伪魏兴太守薛健于黄金山。健既
溃散,皇考即据之。氐伪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先据州城,闻皇考至,退据小城,薛健退屯下桃城,立
柴营。皇考引军与对垒,相去二里。健与伪冯翊太守蒲早子悉力出战,皇考大破之,健等闭营自守不
敢出。难当又遣步骑万余人援赵温,攻逼皇考。相拒四十余日。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
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贼不能当,乃焚营退。梁州平。诏曰:“承之禀命先驱,蒙险深入,全军屡
克,奋其忠果,可龙骧将军。”
④文帝以平氐之劳,青州缺,将欲授用。彭城王义康秉政,皇考不附,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
军。元嘉二十四年殂,年六十四。
(选自《南齐书》,有删节)
[注]①考:指已死的父亲。②檀征南:征南大将军檀道济。③氐:指当时的少数民族。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 分)
(1)皇考与道济无素故( )(2)彭城王义康秉政 (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相拒四十余日( )
A.拒绝 B.抵御 C.占据 D.关闭
(2)虏疑有伏兵,遂引去( )
A.退却 B.拉弓 C.率领 D.避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建威府参军 必为所屠
B、皇考即据之 何轻敌之甚
C、宋文帝以皇考有全城之功 以大斧搥其后
D、乃焚营退 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
4、对第②段划浪线句子理解正确一项是( )
A、萧承之在治理百姓的钱财方面,也不在军事才干之下。
B、萧承之在治理百姓方面的才能,也不在军事才干之下。
C、萧承之在治理百姓的钱财方面,也不在武干等人之下。
D、萧承之在治理百姓方面的才能,也不在军事才干之下。
5、为第③段画线句进行断句。(3 分)
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6、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7、文章两次写到宋文帝的“手书”与“诏曰”,请分析其作用。(4 分)
8、第②段“偃兵开城门”和第④段“皇考不附”分别反映了萧承之_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9、萧承之为什么能够成功守住济南城?
10、第②段如何塑造萧承之的形象,请对此加以分析。
11、作者对传主萧承之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对此加以评析。
12、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在文中作用。
13、第②③段分别写萧承之防守济南城与平定梁州,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请分析其原因。
14、诏书评价萧承之为“忠果”,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如此评价的理由。
答案: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 分)
(1)皇考与道济无素故( 旧的交情)
(2)彭城王义康秉政 (执掌)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相拒四十余日( B )
A.拒绝 B.抵御 C.占据 D.关闭
(2)虏疑有伏兵,遂引去(C )
A.退却 B.拉弓 C.率领 D.避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D )
A、为建威府参军 必为所屠
B、皇考即据之 何轻敌之甚
C、宋文帝以皇考有全城之功 以大斧搥其后
D、乃焚营退 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
4、对第②段划浪线句子理解正确一项是( B )
A、萧承之在治理百姓的钱财方面,也不在军事才干之下。
B、萧承之在治理百姓方面的才能,也不在军事才干之下。
C、萧承之在治理百姓的钱财方面,也不在武干等人之下。
D、萧承之在治理百姓方面的才能,也不在军事才干之下。
5、为第③段画线句进行断句。(3 分)
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
6、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如今孤立无援地守卫(1 分)这与外界隔绝(被围困)的城池,(1 分)事情己经很危险紧急了,
(1 分)如果再表示软弱,(1 分)一定被他们屠杀,(1 分)只能够表现得强一些来等待他们了。(1
分)
7、文章两次写到宋文帝的“手书”与“诏曰”,请分析其作用。(4 分)
1 通过宋文帝两次下诏书欲提拔萧承之,(1 分)从侧面表现(1 分)其治理(和守战)才能(1
分)与忠诚勇猛(1 分)。
8、第②段“偃兵开城门”和第④段“皇考不附”分别反映了萧承之_______和______的特点。有
勇有谋 刚直不阿
9、萧承之为什么能够成功守住济南城?
能够知己知彼;懂得虚虚实实的军事思想;胆大果敢。
10、第②段如何塑造萧承之的形象,请对此加以分析。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萧承之有勇有谋;通过属下的进谏与宋文帝的评价从侧面突出萧承之的军事才
能。
11、作者对传主萧承之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对此加以评析。
作者称赞萧承之才能与功绩;惋惜他不被重用。作者与传主是父子关系,这种复杂的情感,是必
然的,能为国为百姓作出贡献,未必在意被授予重大官职。
12、分析第一段划线句在文中作用。
写族人与刺史赏识器重萧承之,侧面表现他志向富强远大,才能出众,为下文叙述他的功业作铺
垫。
13、第②③段分别写萧承之防守济南城与平定梁州,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请分析其原因。
防守济南采用摆空城疑兵之计,因为敌众我寡,力量悬殊较大;
平定梁州时,采用轻装前行,英勇抗击,因为深入敌营,贵在神速。
14、诏书评价萧承之为“忠果”,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说说如此评价的理由。
(1)奉命前进,冒险深入,抵抗时日长,艰苦战斗。
(2)面对敌情,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课后作业
2020 年上海市秋考语文真题: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20 分)
宋若水传 (宋)朱熹
①宋公讳若水,字子渊,成都府双流县人。自幼即知刻苦为学。从州举试外省,得奏名,对策廷中,切
直无所避,考官不说,犹以冠乙科。授嘉州龙游县主簿。
②移知神泉县,始至,承废弛之余,首罢追胥①之扰,但以幅纸书负租,与民为期,无敢后者。不数日,
尽偿前令宿逋②。邑产黄雀,岁供诸司百万计。公请罢之,民用不扰,而物生亦遂.,至今为法。诸司知其治行,
徙知嘉州犍为县。神泉民相率留之,不能夺.也。
③除秘书丞,公为书数万言,历.数当时刑赏之缪,宰相闻之怒,出公提举江东常平等事。上称公诚实,
俾.移福建。汀州远且多盗,又名瘴乡,常时使者按行多避不往。至是群盗甫平,死伤横道,疫疠大作,公独
慨然引车罙入,煮药自随,亲问病者饮之。
④除湖南提点刑狱公事。衡山浮户③有与土人不相中者,曰:“衡山,国之寿岳④。祠城东故有溪,并城
南出。后或凿城北址,导水使西,不能无断地脉。请筑山决水,使复故道。”公曰:“水西出岁久,故道皆
为民居。今欲东之,则是数百家者不无荡析离居之苦。且寿岳之云,无所经见。就如其言,则国家中兴在西
流之后,尤不宜妄有改作。”事乃得已。
⑤被旨摄帅事,飞虎军素骄悍,白昼掠人,吏不敢问。公一以军律绳之赏信罚必士民以是得安其居而军
吏亦皆悦服。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②前令宿逋:前任县令拖欠上级官府的赋税。③浮户:没有固定户籍的人口。
④寿岳:指庇佑国运昌盛,福寿绵延的山。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⑴不能夺.也 ⑵俾.移福建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⑴民用不扰,而物生亦遂.( )
A.通达 B.严厉 C.舒展 D.长成
⑵历.数当时刑赏之缪( )
A.逐一 B.严厉 C.清楚 D.反复
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
至是群盗甫平,死伤横道,疫疠大作,公独慨然引车罙入,煮药自随,亲问病者饮之。
18.第⑤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 分)
公一以军律绳之赏信罚必士民以是得安其居而军吏亦皆悦服
19. 第②段写到宋若水离任时“神泉民相率留之”,分析神泉民众这样做的原因。(3 分)
20. 第④段写宋若水反驳衡山浮户恢复溪水故道的请求,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4 分)
15.(2 分)⑴改变 ⑵使
16.(2 分)⑴ D ⑵ A
17.(6 分)到这时众多盗贼刚被平定,死伤之人横陈道路,瘟疫大规模发生,宋若水却精神昂扬地驾车深入,
煮好汤药随身带着,亲自慰问病人并给他们喝药。
(评分说明:“至是群盗甫定”“死伤横道”“疫疠大作”“公独慨然引车罙入”“煮药自随”“亲问病者
饮之”为 6 个点,1 点 1 分。)
18.(3 分)公一以军律绳之/ 赏信罚必 / 士民以是得安其居/ 而军吏亦皆悦服。
(评分说明:标识三处或以内的,标对一处给 1 分。标识三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 2 分,扣到 0 分为止。)
19.(3 分)答案示例:宋若水上任后,不许公差追租骚扰百姓,而与百姓约定还租日期,使百姓不受打扰。
停止岁供黄雀,百姓财用不受影响。宋若水的做法 有利于百姓,因此神泉民众挽留宋若水。
(评分说明:1 点 1 分,给满 3 分为止。)
20.(4 分)答案示例:宋若水指出,恢复故道会让数百户居民动荡离散,危害极大。而寿岳庇佑国运的说法
不见经典记载,不足为据。即使认为地脉影响国运的说法成立,由于国家中兴发生在改道之后,那么恢复故
道就会影响大好国运,这与恢复故道的理由自相矛盾。宋若水从后果的严重性,对方论据的权威性、对方论
述的严谨性三个角度进行反驳,针对性强,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