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一年语文科试卷
命题学校:福清一中 命题教师:陈兴雄 审核教师:江 琳
考试时间:4 月 21 日 完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试卷说明:本卷共七大题,28 小题,解答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第Ⅰ卷(共 30 分)
一、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当孔子问曾皙志向时,曾皙说自己的与他人志向不同的句子是: 。
(2)《侍坐》中,孔子回答曾皙的问话时,连用三个语气词来强调弟子们都只是在谈他们的志向的句子是:
____ 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荡,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桂枝香》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牡丹亭·游园》一折戏中,杜丽娘看到了花园中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感叹春色满园无人欣赏,赞叹
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藐.视(miǎo) 半晌.(xiǎng) 洗涮.(shuàn) 刽.子手(guì)
B.畏葸.不前(sī) 埋.怨(mái) 提.防(dī) 汗涔.涔(cén)
C.倔.强(juè) 煞.尾(shà) 尸骸.(hái) 不落言筌.(quán)
D.罪愆.(qiān) 熏陶.(táo) 阡.陌(qiān) 症.候(zhèng)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舍瑟而作.(起身,站起来) 吾与.点也(参与) 刑.于寡妻(同“型”,做榜样)
B.足之所履.(履行) 臣之所好者道.也(天道) 技盖.至此乎(同“盍”,何、怎么)
C.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许.君焦、瑕(答应) 肆.其西封(延伸,扩张)
D.距.关,毋内诸侯(距离) 将军战河.北(指黄河) 范增数目.项王(递眼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①如会同,端章甫... 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③无以,则王.乎
④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谨.庠序之教
⑦吾得兄.事之 ⑧素善.留侯张良 ⑨良庖岁.更刀,割也
⑩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A.①③/②④⑥/⑦⑨/⑧/⑤⑩ B.①③/②④/⑤⑩/⑥⑧/⑦⑨
C.①⑦/②⑧/③⑨/④⑥/⑤⑩ D.①⑦/②④/⑥⑧/⑨/③⑤⑩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2 分)( )
A.百姓之不见保。 吾属今为之虏矣!
B.居则曰:“不吾知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
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夫子之谓也。
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齐桓晋文之事》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文章欲擒故纵,层层深入,反复诘难,句式不断变
化,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表现出孟子散文逻辑缜密、气势磅礴的论辩特色。
B.《庖丁解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庖丁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以及成功后的志得意满。文章用寓
言的形式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迎刃而解。
C.《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临危受命,他洞悉当时的形势,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
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终于以一己之力,使郑国免于灭亡,他临危不惧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
为人赞叹。
D.《鸿门宴》记述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剑拔弩张、险象环生的全过程,塑造了项羽恃勇
骄横、深谋远虑、随机应变的形象,也写出了刘邦善于采纳意见、知人善任、有奸必肃的性格。
7.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庠序,即古代的地方
学校,后泛指学校。
B.乘,古时一车一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C.关汉卿是金末元初人,元杂剧的奠基人,与郑光祖、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窦娥冤》是
他的代表作之一。
D.说明文写作需要遵循几个原则:了解事理,安排写作顺序,选用合适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下
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等等。
三、拓展阅读(3 小题共 8 分)
8.请写出《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成语,不少于两个。(2 分)
9.《红楼梦》中,甄士隐家能够让贾雨村念念不忘的那个女子是谁?她是如何引起了贾雨村的注意?(3 分)
10.阅读下面《红楼梦》中的文字,回答问题。(3 分)
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贾珍忙问:“是谁?”
宝玉走至贾珍耳边说了两句。贾珍听了喜不自禁,连忙起身笑道:“果然妥帖,如今就去。”
宝玉推荐的人是谁?请分析被推荐人“管必妥当”的原因。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3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以武侠文学为原型,融舞蹈化的武术技击表演与戏剧化、模式化的叙事情节为一体
的类型影片。中国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舞蹈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在汲取武术的外在形态和神韵
的过程中,形成了武打动作的舞蹈化风格,生龙活虎的武术技击在银幕上便演变为一种优美动人的武术之舞。
由于武术打斗在电影中是高度艺术化和表演化的动作奇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银幕上的“武舞”,即武术
2
之舞。
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是一种高度程式化的动作表演,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打斗、单纯的视觉奇观,而
是武打与剧情、与情景、与人物性格的相互交融。中国武术进入电影之后,演变为一种以艺术表演为主、击
打对方为辅的武术之舞。观众在欣赏一场技艺精湛的动作搏击时,实际上看到的是一场在“影像舞台”上展
开的武舞表演。
中国武侠电影在它极具表演性的武术对打和曲折委婉的故事情节中,隐含一种根深蒂固的、中国式的文
化伦理,这是支撑整个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包括武侠电影中的人物所归附的不同武术门派,所采用的各种
剑术、拳法,其实都带有特定的伦理色彩,都会与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相联系。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
刀剑的选择与使用同样具有艺术的表述功能与文化意义。
中国武侠电影在人物性格的创作上,严格依循着善恶分明、忠奸立判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善与恶的尖锐
对立,美与丑的鲜明映照来建立影片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
物谱系:以英雄义士为主体的善的形象和以奸臣贼子为主体的恶的形象。同时武侠电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报主”与“尽孝”的叙事母题、“家族为本”的武林道义、“义非侠不立”的精神取向和“善恶有报”
的世俗伦理等,建立了武侠电影特定的伦理构架。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种注重武德的电影作品,特别是对暴力的表现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其中包
括暴力的喜剧化、舞蹈化、诗意化等消解暴力的有效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
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
事实证明:武侠电影所蕴藏的商业潜力,已经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武侠电影因
其无可比拟的武艺和神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界的青睐,从而使中国武侠动作电影的国际化进程也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摘编自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
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是高度艺术化、程式化的动作表演,人们称其为“武舞”。
B.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打技巧将武打与剧情、情景和人物性格相互交融,以艺术表演为主。
C.中国武侠电影中隐含的文化伦理是支撑武侠王国的精神构架,武侠道义和社会道德色彩浓厚。
D.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从而也影响了武侠电影的叙事和价值体系。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中国武侠电影的“武舞”和文化精神两个角度展开论述,侧重阐释文化精神一面。
B.前两段在阐释武舞表演时,先介绍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概念,以此引出了对于“武舞”的分析。
C.文章后四段从四个方面对中国武侠电影中蕴含的文化精神进行了论述,说理清晰。
D.文章指出中国武侠电影塑造人物遵循一定原则,并注重武德,是为了证明武侠电影有文化精神。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和现实中的武术打斗是不同的,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是优美动人的。
B.中国武侠电影的很多元素都具有文化性,电影中的武术门派设定、剑术、拳法,甚至“主题道具”都有特
定含义。
C.中国武侠电影对暴力的表现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中国武侠动作片的“国际化”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
D.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对打及故事情节等渗透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其中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14 分)
智斗[注](选段)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土坡上走过)
胡传魁:嘿,阿庆嫂!
(胡传魁脱斗篷。刘副官接住,下)
阿庆嫂:(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你好哇?
阿庆嫂: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哈哈哈……
阿庆嫂: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
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
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好说好说。
(刁德一脱斗篷。刁小三接住。下)
阿庆嫂: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谢谢你呀!
阿庆嫂:那是您自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
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
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
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生
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有意在敌人面前掩饰自己)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
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
(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看着阿庆嫂的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
识她哪?
刁德一: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你这个人哪!
3
刁德一: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
(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胡司令,抽一支!(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传魁点烟)
刁德一:(望着阿庆嫂的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接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人家不会,你干什么!
刁德一:(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防。
阿庆嫂:(接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
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接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
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接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
更周详!
阿庆嫂:(接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 全凭
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
(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哈哈哈……
刁德一: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注:京剧《沙家浜》讲的是 1939 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
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
工作者;刁德一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胡传魁是其司令。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
14.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胡传魁和阿庆嫂再次相逢后,阿庆嫂寒暄的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意在询问其回沙家浜的真
实目的。
B.“我借贵方一块宝地”点明阿庆嫂是个外乡人,“参谋长树大根深”是阿庆嫂向刁德一表明自己知道他在本
地是很有势力的。
C.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既显示了他对阿庆嫂的热情,意思是“我会照应的”,也显示了他在观察阿
庆嫂的表现。
D.草根出身的胡传魁,说话带有很重的江湖气。阿庆嫂讲话也很得体,轻轻带过自己的恩惠, 且特意半开玩
笑地说“后怕”。
15.下列对文本有关艺术手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从文本开头至“阿庆嫂:参谋长,您吃茶……(进屋)”这一部分的对白与唱词交代人物关系,为下面矛盾
冲突的展开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B.“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这一文本内容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突出了阿庆嫂的
敏锐。
C.从“垒起七星灶”至“人一走,茶就凉……”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点出了阿庆嫂与客人的关系,
既符合人物身份,又形象生动。
D.本选段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茶馆老板娘地下党阿庆嫂和敌伪头目胡传魁与刁德一之间, 描写了他们之间
的相互试探、相互提防。
1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4 分)
(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2 分)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2 分)
17.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4 分)
五、古代诗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8—22 题。(20 分)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
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
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
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
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
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
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
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
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
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
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
“诺。恣君之所使之。”
4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
乎。”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
【注】①赵太后:赵惠文王的妻子赵威后。赵惠文王死后,子孝成王被立为国君,因年少,由威后执政。
②长安君:赵太后最小的儿子的封号。
18.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
功于国
B.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
功于国
C.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
功于国
D.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
功于国
1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谢:谢罪 B.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曾:竟
C.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微:无 D.恣.君之所使之 恣:肆意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写的是历史事件,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内心变
化的发展过程。
B.触龙之所以能劝说成功,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外,还在于他深切地了解对方的心理;另一方面,也由于他
立论的正确,确实是出于为国家的真诚,确实是为长安君作长远打算。
C.赵太后作为一国之主,她掌握着赵国的最高领导权。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她急忙向齐国求救,希望齐
国能够帮助她度过危机,说明她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和魄力。
D.触龙说自己幼子虽然“不肖”,但还是“窃爱怜之”。他认为太后疼爱燕后超过了疼爱长安君。
21.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3)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触龙说赵太后》)
22.简析烛之武和触龙这两位老臣的出场有何不同?(2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23—24 题。(8 分)
红白牡丹
吴 融①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②。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②鲁阳戈:鲁阳公挥戈退日的故事,此处是
说希望能留住美好的春光。
2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先写繁华的弹弦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表明诗人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相厮守,表现出诗人对
牡丹的用情之真切。
B.颔联首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红艳娇嫩的特点,又暗用比喻,以天空中美丽的红霞来写牡丹
红得惊艳、开得绚烂的情态之美。
C.颔联次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映月,在风的吹动下,泛着清波,来衬托白牡丹
的素洁淡雅之美。
D.尾联写诗人感慨就算重来也会和今日与牡丹离别一样伤感,在对牡丹凋残景象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淡淡的
哀愁。
24.这首诗颈联两句都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5 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5—26 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
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
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
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人站在
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
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 ),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2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而是清甜,苦味之中自然有一种甘味 B.而是清甜,甘味之中自然有一种苦味
C.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 D.不是俗苦,而是在甘味中自有一种苦
26.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7.下列三个句子均取材于某中学戏剧社的古装戏剧本,每句都有措辞错误,请找出并修改。(每句 1 分,共
3 分)
(1)端午将至,特为兄台奉上粽礼一份聊表心意,还请惠存。
(2)就定于 8 月 8 日 8 时 8 分,小店准时开张大吉,欢迎各位届时光临。
(3)老夫行动不便,只能就此留步。如蒙不弃,欢迎随时光临寒舍。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七、写作(60 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具有满满传统元素的美食让李子柒广受欢迎;配上现代曲调、改编成流行歌曲的古诗《琵琶行》在网上
走红;3D 打印技术在有些传统建筑的设计上大显身手……
互联网时代,传统并没有退出我们的视野,而是被新方法创新传承着。
你如何看待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与创新,请以“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中心论点明确,论证结构清晰;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5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一年语文科试卷评分细则
一、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异乎三子者之撰 (2)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5)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6)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二、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2.选 D 解析:A 半晌 shǎng;B 畏葸 xǐ 埋怨 mán;C 倔强 jué 煞尾 shā。
3.选 C 解析:A 与,赞成;B 履,踩;D 距,同“拒”,据守。
4.选 B
解析:名词用作动词:①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③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小,小相;大,大相。④肥甘,美味的食物。
使动用法:⑤活,使……活。⑩止,使……停止。
形容词用作动词:⑥谨,慎重办理。⑧善,友善、交好。
名词作状语:⑦兄,用侍奉兄长的礼节。⑨岁,每年。
5.选 C 解析:A 项,均为被动句,标志分别为“见”和“为”。B 项,均为宾语前置句,“不吾知也”,即
“不知吾也”,不了解我啊;“籍何以至此”,即“籍以何至此”,我怎么(凭什么)会这样。C 项,①主谓倒
装句,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②宾语前置,(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啊。D 项,均为判断句,
标志分别为“乃”和者.....也”。
6.选 D 解析:项羽的形象是恃勇骄横、毫无远见、刚愎自用、拙于应变。
7.选 B 解析: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三、拓展阅读(8 分)
8.虎兕出柙 既来之,则安之 祸起萧墙 大动干戈 分崩离析(一个 1 分,写出两个得 2 分)
9.娇杏(甄家丫鬟)。(1 分)贾雨村在甄家做客时,娇杏因为好奇,在摘花离去时曾两次回头看贾雨村,让
贾雨村产生误会,以为娇杏对自己有意。(2 分,关键得分点:娇杏好奇,两次回头看;贾雨村误会)
10.王熙凤。(1 分)王熙凤帮忙处理宁国府的事务,是第一次全面展现她的理家才能。而她能获得成功,一
是得益于她有荣国府理家的经验,二是因为她性格爽利有威严,三是因为她定的规矩严格明白、赏罚分明。
(2 分,答对两点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论述类文本(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1.选 D 解析:颠倒因果关系,原文第四段中说“由此,中国的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
可见是武侠电影的“叙事体系和价值体系”导致“中国武侠电影划分为两个最基本的人物谱系”。
12.选 C 解析:梳理文章内容发现,文章最后一段是总说,且不是对文化精神的论述。
13.选 B 解析:A 项,“因为它融入了舞蹈元素”分析有误,从文章第一段来看,中国武术本身就带有舞蹈
艺术的神韵,中国武侠电影中的武术打斗只是更加艺术化了。C 项,“改变了世界电影的存在方式”分析错误,
文章第五段说的是“正在改变世界电影中暴力影像的存在方式”。D 项,“特别注重对世俗伦理观念的阐释”
于文无据。
(二)话剧阅读(14 分)
14.选 C 解析:“显示了他对阿庆嫂的热情”错误,从全文看,刁德一的应答仅仅是寒暄应付。
15.选 D 解析:本选段的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阿庆嫂和习德一之间,没有胡传魁。
16 答案(1)“上下打量”这个细节体现出刁德一对阿庆嫂的怀疑,表现了他的阴险、多疑。(2 分,意思对即
可)
(2)泼茶的动作是阿庆嫂对对手的有力回击,体现出她对刁德一的不满,表现了她的机智、果敢。(2 分,意
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文中第一处画波浪线的舞台说明是刁德一初次见到阿庆嫂时的表现。刁德一初次见到阿庆嫂就认为阿庆
嫂不一般,对阿庆嫂起了疑心,而“上下打量”这一细节正是刁德一起了疑心的具体表现,也表现了刁德一
的阴险、多疑,为下文的矛盾冲突做了铺垫。
文中第二处画波浪线的舞台说明描写了阿庆嫂泼茶的动作,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发生在阿庆嫂唱“人一
走,茶就凉……”之后,结合特定的环境以及特定的人物语言来看就有了深意,实际上这是阿庆嫂对刁德一
多次试探的有力回击,既表现了阿庆嫂对刁德一的不满,也表现了阿庆嫂的机智、果敢。
17.(这是一场尖锐而激烈的敌我矛盾冲突)①刁德一设置圈套,步步紧逼,企图找出对手言谈中的漏洞。②
阿庆嫂则巧用与胡传魁的关系,察言观色,反击对手,保护自己。(一点 2 分,分别从刁德一和阿庆嫂角度
分析)
解析:“智斗”作为节选部分的题目,体现在刁德一和阿庆嫂两个人物身上,刁德一是“旁敲侧击将她
访”,阿庆嫂是“察言观色把他防”。围绕两个人的斗争智慧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五、古代诗文阅读(28 分)
(一)文言文(20 分)
18.选 C 解析: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
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
19. 选 D 解析:恣,听凭。
20. 选 D 解析:“他认为太后疼爱燕后超过了疼爱长安君”错,触龙故意反话正说。
21.翻译
(1)大王不要对老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异”,对……感到奇怪;“爱”,吝啬;及句意完整各 1
分)
(2)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所以”,表原因 ;“出入”,
偏义复词,进入;“非常”,意外的变故;各 1 分)
(3)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之类的重器。(恃:凭靠,倚仗;尊:名词,
尊位;句意完整各 1 分)
22.出场心态不同:①烛之武出场时,先在郑伯面前满腹牢骚。(他对国君不能早用己,以致光阴虚度,到年
老之时才想到他的做法,倍感辛酸。郑伯及时承认错误,烛之武“许之”。) ②触龙则是在群臣无计可施的
情况下,主动请缨。(他甘愿冒遭受唾面之辱的风险,出面说服赵太后。)(2 分,一点 1 分,括号内容可
写可不写,言之有理即可)
附:参考译文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
兵才能派出。”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告诉身边的近臣说:“有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
质的人,我一定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师触龙希望去见太后。太后气势汹汹地等着他。触龙缓慢的小步快跑,到了太后面前向太后道歉说:
“我的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我自己宽恕自己。又总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
舒适,所以想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全靠坐车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
6
“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
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
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
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
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
“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些。您送燕后出嫁
的时候,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
不想念她,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
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师公说:“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
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赵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的
后继人有还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左师公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
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
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百年之后,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
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指派他吧。”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
子义听到了这件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啊,尚且不能依赖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
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之类的重器,何况做臣子的呢!
(二)古诗阅读(8 分)
23.选 A 解析:“先写繁华的弹弦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说法错误。由诗句中的两个“不必”,可见此处
并非实写,也未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
24.答案:①上句借“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诗人为了能一直与牡丹相伴愿意变为蝴蝶。(2 分)②下句借
“鲁阳挥戈(挥戈退日、挥戈反日)”的典故,表明诗人为了留住美好的牡丹,希望时间停留,春光勿去。
(2 分)③诗人借用典故表现了对牡丹的喜爱和不忍离别之情。(1 分)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对这两句诗进行理解。诗人借助“庄周梦蝶”的典故,意在表达为了能一直
与牡丹相伴愿意变为蝴蝶;借助“鲁阳挥戈”的典故,意在说明为了留住美好的牡丹,希望时间停留,春光
勿去。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和不忍离别之情。
赏析:
唐人酷爱牡丹,但不同身份、地位和经历的人欣赏牡丹的方式、表达感情的方法却各异。达官显宦们可
以张灯结彩,置酒欢歌,其中既表现出他们对牡丹的爱,也可以显示他们的富有、豪华。而许多读书人,特
别是穷困潦倒、仕途多乖的士子们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牡丹的爱呢?吴融这首诗则有一定的代表性。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情更多。”一介贫困失意之书生,当然无力请得来梨园子弟,办得起万坐
笙歌。但这并不意味他们对牡丹情意淡薄。一个人在恬静淡泊中同牡丹默默相视,也能凭一双脉脉传神的双
眼,表露出更缠绵、更深沉的感情。诗人以自己的“静中相对”和他人的“繁弦高歌”相比较,既符合自己
的经历、身份和性格情趣,在谋篇立意上,也说明诗人敢于标新,另辟蹊径,不想重蹈前人的旧辙。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诗人用饱醮色彩的工笔,细腻而逼真地描绘出同株异色的红白
牡丹盛开时的奇景丽姿:这一边红色牡丹鲜红娇艳,仿佛是从天上裁下来的朵朵云霞,片片绮罗;另半边白
色牡丹花则洁白清澈,又恰似一轮澄月在微波荡漾中闪烁颤动。诗人紧紧抓住了红白牡丹色彩迥异的颜色美。
又连用多处比喻,写出了在微风中摇曳颤动的红白牡丹的姿态美。从内容和结构上看,这两句诗又紧承前两
句,是诗人和牡丹静中相对,细心观察而妙手偶得之的神来之笔。那些沉浸于繁弦歌舞之中的赏花贵客们是
绝不会有此艺术享受之美的。
面对这绚丽多姿的红白牡丹,诗人凝眸注目,流连忘返,久久不忍离去,竟侈想让这种美的享受永驻心
头。“看久愿成庄叟梦,”庄子说他曾经在梦中化作蝴蝶,自己能否也做一场这样的美梦,化作蝴蝶,永远
在花丛中眷恋?“惜留须倩鲁阳戈。”远古时候,“鲁阳公与韩作战,战酣,日暮,援戈而㧑(挥)之;日为
之反三舍”(《淮南子·览冥训》)。诗人只顾赏花,不觉已日落西山,暮色将合,自己能否把鲁阳公请来,
求他挥戈退日,把太阳永远留在人间。这两句典故的使用,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是全诗抒情议论的重点,
它把诗人对牡丹的情谊表达得更加充分、淋漓。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坠香残衬绿莎。”这两句画龙点晴,道出了诗人在牡丹花丛之中迟迟不肯离去的
初衷。诗人忧虑的是牡丹会遭受到风雨的摧残而凋零委地。如果今天跟牡丹匆匆告别,诗人到明日再来看花
的时候,就会看到,落花满地,花香杳然,只剩下青枝绿叶尚亭亭而立,映衬着牡丹四周的绿色莎草。
一般咏花诗只侧重表现某一种感情,而吴融这首诗则由爱花写到恋花,由恋花写到叹花,最后完成了咏
花三部曲,这是诗人在艺术上略胜他人一筹之处。
六、语言文字运用(9 分)
25. 选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根据语境,语意重点
应为“苦中带甜”,A、B 两项说“而是清甜”,D 项“在甘味中自有一种苦”,都侧重在“甜”上,偏离了
语意重点,故排除;C 项说“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符合语境。
26. 选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比喻,本体为“它的内部
和种子”,喻体为“有生命流动的鲜血”,相似点为鲜红色。A.拟人,把“花”比拟人,流泪原本是人的行
为、动作。B.比喻,把拉弓时弓弦的响声比喻类特别响的雷声。C.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夸张说蜀道的
高险。D.借代或互文,“管弦”借代指音乐,“主人下马客在船”为互文。
27. (1)惠存——笑纳:惠存,敬词,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笑纳,客套语,用于
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
(2)删去“大吉”: 开张大吉是一个祝福语,语境意思是小店准时开张,所以说到开张就可以结束了,没有
必要加上祝福语。
(3)留步——恭送。留步:主人送客,客人辞让之语。 客套话。客人离去时请主人不要再送。恭送:恭敬的
有礼貌的送走,就是宾客离开时东道主送客人说的礼貌术语。
(一题 1 分,其他改法合理也可得分)
七、写作(60 分)
28. 审题立意
审题三步走,一读材料,读到材料的内涵;二读任务,明确此次写作必须完成的任务;三读要求,特别
注意细化的要求,读懂命题人的提示。
(一)读材料
材料共两段。第一段列举了饮食、文学、建筑领域的创新者采用不同手段让传统事物在互联网时代大放
异彩的事例。第二段陈述互联网时代传统依然存在,被与时俱进的人们用新的方式传承着。材料的内涵是启
发我们进行思考,互联网时代应怎样对待传统,用什么样的创新方式继承、发扬传统,让传统事物、传统文
化在互联网时代发挥其价值。
(二)读任务
任务是你如何看待互联网背景下的传统与创新,请以“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解读主题“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既要明白此次作文是写“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更不能忽视“互
联网时代”这样的大背景。“互联网时代”,指由若干计算机网络、智能平台等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时代,
7
也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有形世界与虚拟世界互联互通的零距离时代。“传统”不仅包含材料中陈述
的饮食、文学、建筑等领域传统的做法、写法或建构方法,还包含其他具有传统事物、现象的领域。“创新”,
意为对“传统”的新的认识、新的改变或新的呈现方式等,“创新”须体现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不同于过去
的非互联网时代。
而“写一篇议论文”意味着文体已经明确。“你如何看待”中的“你”,意味着思考的主体为青少年学
生,强调“我”的存在。考生应从自身出发认识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书写互联网时代中“我”对传统
与创新的个性思考。
(三)读要求
特别强调:议论文文体要规范。议论文强调论点鲜明和论证结构清晰,论证方法多样,例证贴切。
(四)评分等级
1.54 分以上。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新颖。紧扣题目形成独到的观点,有层次展开,议论精准深刻,情理相融。
2.48—53 分。审题准确,立意清晰。观点正确,角度恰当,有逻辑性。
3.42—47 分。观点明确,用例正确,结构清晰。
(八县一中原则上以 44 分为切入分)
4.36—41 分。观点大致成立,论证不够有力。
5.30—35 分。立意不清晰,语言不够通顺,偶有不尽规范准确之处。
6.不符合议论文文体特征的 25 分左右。
7.未尽等级参考历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文章
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与创新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时代在行,我们同行。我辈青年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
应当守传统之魂,创时代之新。
众所周知,互联网让这个时代在互联、互通、互享下活了起来,如果传统却因此而被人们抛之脑后,那是
极不正确的。所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该守住传统的魂魄。
“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林清玄如是说。确实,传统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闪闪发光,在时代
变迁中坚守最初的信仰,在无数传承者的打磨下历久弥新。若没有传统,青年会在互联网时代迷失方向;若
没有传统,青年会在互联网时代失去信仰;若没有传统,青年会在互联网时代丧失斗志。不论是易中天的《品
三国》还是于丹的《讲论语》,都在用宝贵的传统的文化历史在指引着青年们健康自信地前行。因而,传统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诚然,守住传统极其重要,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条件让传统发扬光大尤为重要。传统绝不是一幅死的挂在
墙上已完成的画,相反,传统永远是未完成的等待人们去增添修饰的作品。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新技术纳
入创意视野,是传统创新的必由之路。君可见李子柒创造传统元素美食,君可见古诗《琵琶行》巧变流行曲,
君可见传统建筑运用 3D 打印技术。伟大的互联网时代为我辈青年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提供了多元的条件,我
辈青年应当利用这条件,积极创新、坚定创新、不断创新,让传统焕发光芒。
母庸置疑,互联网时代托举着机遇与挑战,连接着传统与创新,而我辈青年应当在“守”与“创”之中
找到平衡点,懂传统,敢创新。
有人固执地认为,传统的就是传统,不应加以改造。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不与时俱进,就
会被淘汰,如果传统文化不加以创新,只会成为一个摆件而已。所幸我们意识到这点,从许渊冲把“传统之
美”转化为“世界之美”,到冯骥才的“侠义风骨、文化良心”,有无数人用生命奔赴使命,接替做着传统的
坚守与创新,使青年们越来越喜欢传统文化、礼敬传统文化,进而愿意投身到传播传统文化的行列中去。2021
年春晚,《唐宫夜宴》成功“出圈”、惊艳四方。这支 5 分钟的舞蹈,有国宝,有国风,还有国潮,用传统
文化引领潮流之风,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活起来的博物馆奇妙夜。李暄认为,正是表达方式的创新,才重新唤
醒了传统文化原本就具有的巨大魅力。
那么,是不是对传统创新就意味着它会长存于世?当然不。传统能否长存关键在于创新传统的初心是否
正确。还记得曾经享誉各地的千户苗寨,小桥流水的乌镇,散发着浓浓传统味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如今已
落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下场。究其原因,是未坚持初心而一味地贴上“创新”进行过度改造而实现其功利性
目的。毋庸置疑,我们不应该让传统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但一味地以
商业为目的进行创新,最终只会适得其反。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
前进动力。挖掘传统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通过创新传统文化,为时代增添风采”。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应该因为步履匆匆而抛弃传统,也不能抱着“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抓住传统不
放。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去理解领悟传统,去创新发展传统,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我
辈青年能守传统之魂,创时代之新,奏响互联网时代的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