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ID:680088

大小:46.6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4-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 2021 年模拟考试 语文科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上规定的位置,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并核对条 形码上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各题目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选择题时,请将选出的答案填写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 4.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题卷共 10 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本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自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精英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消解了文化间的冲 突排斥;人们的观念日趋多元、包容;信息传播的技术门槛也在逐步降低,以至于凭借个人力量就能拍摄、 编辑视频,于是每个人都被给予了远大于以往的表达权。 当乡镇青年拥有了制作、发布低成本短视频的阵地时,城市精英所代表的主流文化便逐步受到了来自 边缘群体与亚文化的反抗与冲击。 综合来看,这类视频大都制作成本低,无专业团队,道具粗糙,场景布置随意;语言表达及传递的观 念本身可能就带有粗俗的特点,甚至在逻辑上可能都无法自洽;题材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大都围绕 乡镇青年的生活展开。从中既能看到边缘群体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嘲解,也能看到他们对主流文化建立的 强大秩序的反抗。 习惯于小布尔乔亚式的城市阶级,根本难以欣赏那些颇有粗制滥造之嫌,甚至有些低俗的“土味文化”。 但这些土味文化随即又被专门的搬运账号以解构的方式带入城市阶级的视野中。 土味视频在这种另类的解读下,被赋予了本不属于它们的世界观与情结,并以主流文化所喜闻乐见的 形式被接纳,成为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拼接而成的二次创作作品。某种意义上,这些搬运账号无形中使以土 味文化为中心的群体狂欢成为可能,并促使其打破了与主流文化的隔阂。 土味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还有社会转型给乡镇青年留下的烙印。一种网络亚 文化必定是当时社会价值取向的一种缩影。当乡村开始城市化进程时,文化也随之更迭:原有的乡土文明 逐渐被外来的城市文明所替代,乡土文明也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与此同时,趋于消失的乡村文明也在 引发人们的共鸣与思考:当下我们应该对城市文明有所取舍地吸纳,还是要一味地抛弃“落后野蛮”的乡 土文明? 这样的思考可以说构成了土味文化的核心:一方面,土味文化所展现的就是对具有原始乡土特点的人 物与生活场景的赞美;而另一方面,土味文化所效仿的对象、主题,大都与主流影视剧密切相关,可将其 看作是一种经过极端化处理的效仿。 土味文化的审丑狂欢便在这样的矛盾中展开了:一方面,表现出乡镇青年对乡土气息的依恋情结;另 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精英文化的盲目追随。土味文化以低成本的方式追随所谓的城市文明,注定要依靠消 费下沉的力量,拙劣地效仿被城市精英所摒弃的形象,最终也将因为城乡青年的社会距离,而止步于过时 的形象符号中。在某种意义上,土味文化的出现,借助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力量,消弭了传统精英文 化与通俗文化的隔阂,让直白而草根的“另类声音”得以传播。同时,它又以不同于主流审美的观点,以 打破审美疲劳的姿态,融入了当下的主流。 土味文化的受众背景与通俗文化有大面积重合,因此土味文化本身带有一定的夸大和虚假,也不免带 有某些低俗的、过时的成分。所以土味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误解为庸俗的产物,被主流文化的受众 加以抵制。 但好在时间逐渐消解了这种误解,主流文化也在逐步接纳、吸收土味文化的成分,并以主流文化的方 式加以改造、发展,因此越来越多原生态的视频作品也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虽然土味文化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处在风口浪尖上,但这背后代表的城乡差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旧 会存在。 (摘编自《从抵抗到和解——为什么我们接纳了“土味文化”?》) 材料二 在多元审美文化复杂交织的当今社会,“美”与“丑”时刻都在个人心灵和大众文化空间里发生着对话 和碰撞。当“美”蒙上或神秘、或高贵、或无趣的“面纱”而无法与人亲近并共鸣时,“丑”就会以新鲜、 刺激、有趣的斑斓色彩占据人空虚的心灵,在大众文化空间中打造出一片又一片“文化荒漠”,这对认知能 力有限的青少年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破坏力甚为强大。正因如此,学校、社会和家庭应注重青少年的 审美教育,尽可能营造浓厚的“美”的氛围,让其从小徜徉在艺术经典之美、科学之美、生活之美的广阔 海洋中,以多元化的方式,熏陶润育高尚的趣味和格调。 然而,“土味文化”的盛行还深刻地提示着当代的美育体系光有“美”的引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回归 现实,关照现实,强化对当下社会中“丑”的辩证认识。正如雨果所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 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没有“丑”的衬托和对照,“美”就会是堆砌 的、无趣的、令人疲惫的。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美育体系中,我们往往更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正面价值的 教育和引导,而对一些“丑陋”现象,特别是新生的“丑”的现象,或是以隐晦暧昧的回避、排斥态度处 之,或是放任其被娱乐化消解,缺乏深入到全民范围内的无情批判,导致青少年缺乏辨别美丑的能力,造 成其审美人格的不健全。 (摘编自周杏《“土味文化”盛行之下,美育更要从小抓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自媒体时代凭借个人力量就能拍摄、编辑视频,城市精英所代表的主流文化及其垄断话语权的局面受到 了反抗和冲击。 B.专门的搬运账号通过另类的解读,赋予土味视频主流文化的世界观、情结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被主 流文化接纳。 C.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社会转型给乡镇青年留下的烙印,网络亚文化背后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土味文化的 三个要素。 D.当乡土文明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以致趋于消失时,如何对待城市文明和乡土文明,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越来越多原生态的土味文化视频作品被主流文化逐步接纳、吸收、改造和发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B.土味文化的出现借助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力量,它所效仿的对象、主题,大都与主流影视剧相同。 C.土味文化反映了边缘群体与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反抗与冲击,它的受众背景与通俗文化有大面积重 合。 D.“丑”以新鲜、刺激、有趣的斑斓色彩占领越来越多人空虚的心灵,这会在大众文化空间中打造出“文 化荒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土味文化的作用的一项是()(3 分) A.促使其打破与主流文化的隔阂 B.展现有原始乡土特点的生活场景 C.传播直白而草根的“另类声音” D.打破审美疲劳的姿态 4.土味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主流文化的受众抵制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4 分) 5.在“土味文化”盛行之下,该如何进行美育教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驿站 夏坚勇 手头有本《中国文化史词典》,闲暇无事,随手翻翻,却见到这样一条辞目——驿站,诠释为:古时供 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住处。后面还有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辞目:羽檄、军台、驿丞…… 林林总总,在惜墨如金的词典中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可见这词条的负载是相当沉重的。 词典上的解释似乎过于矜持。感觉深处的驿站,总是笼罩在一片紧迫仓皇的阴影之中,车辚辚,马萧 萧,那急遽的马蹄声骤雨般地逼近,又旋风般地远去。轮值的驿官匆匆验过火牌,签署文书到达本站的时 间,那边的驿卒已经换上了备用的快马,跃跃欲试地望着驿道的远方。驿道上滚滚的烟尘会惊扰得避让的 行人惶惶不安。此刻,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会望一眼那远去的快马,心头难免一阵猜测:那斜背在驿卒身后 的夹板里,是升平的奏章,还是战乱的塘报?或许过不了几天,从相反方向驰来的快马,少不了要降下抽丁 增税的圣旨哩。 若是在夜晚,马蹄在驿道上敲出的火花瑰丽而耀眼,于是在门前捣衣的村妇便停下手来,一直望着那 火花渐去渐远。“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西风初至,砧声四起,为久去不归的征人赶制寒衣。 自从班婕妤写出《捣素赋》以来,捣衣的情境便成为闺怨诗久吟不衰的重要母题,砧声总是在秋夜响起, 而寒衣一般都要送往塞外,诗人们穷极才思,把女子捣素的动作描绘得舞蹈一般婀娜多姿,并对那划破静 夜的砧声特别作了牵人心魂的渲染。但有谁曾把这月下的砧声和驿道上的马蹄声作过类比和联系,写出思 妇目送驿马远去时的悲剧性感受呢? 驿卒的神色永远严峻而焦灼,那充满动感的扬鞭驰马的形象,已经成为一幅终结的定格。对于他们, 这或许只是出于职业性的忠诚,他们大抵不会意识到,一个古老而庞大的王朝,正在这马蹄声中瑟瑟颤抖。 请看杜牧的这首《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玉环爱吃荔枝,这种个人的小嗜好本来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她不是一般的女人,而是“三千宠爱 在一身”的皇贵妃,于是,个人的小嗜好便演成了历史的大波澜,搅得天翻地覆。据说为了进荔枝,一路 上驿马踏坏了无数良田,而驿站中的马匹也跑死殆尽,驿官无法应差,纷纷逃去。当杨贵妃远望着“一骑 红尘”而展颜一笑时,那笑容背后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含义,她只是觉得挺开心,最多也不过有一种“第一 夫人”的荣耀感,或许还会勾起一缕思乡之情,因为荔枝来自她的巴蜀老家。她绝对不会想到,在驿马经 过的漫漫长途中,有一个叫马嵬驿的地方,已为她准备了一座香冢。 其实,千里迢迢用驿马进献荔枝,唐明皇和杨贵妃都不是始作俑者。《后汉书·和帝纪》载:“南海献 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有唐羌其人,向朝廷冒死进谏:“臣闻上不以滋 味为德,下不以贡膳为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这位汉和帝倒不很固执,居然听进去了,下诏 停止了这一暴政。汉和帝受用荔枝,大概只是为了延年益寿,没有多大意思,后人知道的也就不多。 一千多年以后,一位住在重庆的文化人有感于时事,操起讽刺诗作武器: 荒村细雨掩重霾,警报无声笑口开。日暮驰车三十里,夫人烫发进城来。 小诗在重庆《新民报》一经发表,立即不胫而走,各家报纸纷纷转载。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 头,一边是最高当局高喊着“一滴汽油一滴血”,要国民勒紧裤带;一边却是高官政要们奢侈豪华,挥霍无 度。比之于杜牧的《过华清宫》,这首小诗自然更带点打油的味道,但对权贵讽刺之辛辣,却着实令人拍案 叫绝。 写诗的文化人其实是位小说家,他叫张恨水。 文本二: 有人说:什么是大散文?一九九二年我们办《美文》杂志时,散文界是沉寂的,充斥在文坛上的散文一 部分是老人们的回忆文章,一部分是那些很琐碎很甜腻很矫揉造作的文章。我们的想法是一方面要鼓呼散 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要有生活实感,境界要大,另一方面鼓呼拓开散文题材的路子。我们杂志坚持我们 的宗旨,所以十多年来,我们拒绝那些政治概念性的作品,拒绝那些小感觉小感情的作品,而尽量约一些 从事别的艺术门类的人的文章,大量地发了小说家、诗人、学者所写的散文,而且将一些有内容又写得好 的信件、日记、序跋、导演阐述、碑文、诊断书、鉴定书、演讲稿等等,甚至笔记、留言也发表。没有发 表过散文诗和议论缺斤短两一类的杂文。在争论中,有一种观点,叫“清理门户”,这是针对我们大而化之 的散文观的。提出“清理门户”观点的是一位学者,也是研究散文的专家,是我所敬重的人,也是我的朋 友,他的观点是要坚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我们不是不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我们担心的是当前散文路子 越走越窄,散文写作境界越来越小,如果仍在坚持散文的艺术抒情性,可能导致散文更加沦为浮华而柔靡 的地步。要改变当时的散文状况,必须矫枉过正。现在看来,我们的“大散文”观念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和 肯定。 [注]文本一《驿站》选自《湮没的辉煌》,后入选“东方文化大散文原创文库”。文本二为贾平凹对散文的一 些看法,他早年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词典释义入手,随意而富有生活实感,“占去了差不多三页的篇幅”则暗示了“驿站”文化意蕴的 厚重。 B.文章从农夫、思妇等多角度展开叙写,“砧声”和驿站本无直接联系,是作者有意要将其与驿站马蹄声相 类比。 C.杨贵妃的故事中,进献荔枝需途经驿站,她最后死去的地方“马嵬驿”恰好也是个驿站,如此行文十分 巧妙,也发人深省。 D.文章从“驿站”切入,看似写驿站,实则重在“讽喻”,连写三个历史事件,意在说明杜牧、唐羌、张恨 水的直言之勇。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车辚辚,马萧萧”是杜甫《兵车行》的开篇,借驿站旁络绎不绝的车马,直接表明了战况的激烈。 B.“捣衣”也称“捣素”,是古诗中思妇的典型动作,如“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污渍难以拂去体现了思妇的 艰辛。 C.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唐代诗人提供了创作素材,催生了《马嵬》(李商隐)、《咏怀古迹》(杜甫) 等名篇。 D.张恨水的作品批判国民党反动派,左翼作家鲁迅也曾写过同一题材的作品,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 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的名句。 8.贾平凹呼吁要创作“大散文”。请结合文本二,分析贾平凹心目中“大散文”的特点。(4 分) 9.如欲以“《驿站》的散文性”为题写一则《驿站》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时安禄山为河北、河 东采访使,常山在其部内。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杲卿忠诚感发,惧贼遂寇潼关,即危险宗社。 时从弟真卿为平原太守,初闻禄山逆谋,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至是遣使告杲卿,相与起义 兵,掎解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谋开土门以背之。 时禄山遣蒋钦凑、高邈率众五千守土门。钦凑军隶常山郡,高邈往幽州未还,杲卿遣吏召钦凑至郡计 事。钦凑至舍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是 夜,稿城尉崔安石报高邈还至薄城,即令冯虔与安石往图之。诘朝,高邈之骑从数人至稿城驿,安石皆杀 之。俄而邈至,安石绐之曰:“太守备酒乐于传舍。”邈方据厅之下马,冯虔等擒而絷之。是日,贼将何千 年自东都来赵郡,冯虔又擒之。即日缚二贼将还郡。杲卿遣子安平尉泉明等,函钦凑之首,械二贼,送于 京师。 十五年正月,思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城陷,杲卿、履谦为贼所执,送于东 都。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安,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 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 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窍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 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乾元元年五月,诏曰:“颜杲卿任彼专城,志枭狂虏,艰难之际,忠义在心。愤群凶而慷慨,临大节而 奋发,遂擒元恶,成此茂勋。属胡虏凭陵,流毒方炽,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夫仁 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嘉其死节之诚,可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钦凑至舍/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B.钦凑至/舍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C.钦凑至/舍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D.钦凑至舍/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一项是()(3 分) A.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 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摄,指代理官职,文中指代理常山太守。与“摄”词义相似的词语还有“假”“权”“守”“署”等。实授 官职可用“真拜”“真除”等。 C.豪右,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原是西汉时期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东汉后发展成为豪强地主, 并成为此后门阀士族的雏形。 D.太保,西周始置,是监护与辅弼国君的官员。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地位最高,有实权。文中的太 子太保,是辅导太子的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颜杲卿忠诚报国,不从叛贼。他在常山时是安禄山的属下,安禄山发动叛乱后,颜杲卿怕叛军侵犯,将 危及宗社,就参与了颜真卿的谋划,共同对付安禄山。 B.颜杲卿精于谋划,擒杀叛将。他与属下用计策杀死蒋钦凑,并活捉了高邈、何千年两名叛军将领,然后 让儿子颜泉明派人将钦凑之首和高、何二贼押送京城。 C.颜杲卿大义凛然,誓死不屈。他抵御叛军,因寡不敌众且装备竭尽而落入贼手,面对安禄山的责备,他 慷慨陈词,最终触怒安禄山而遭肢解酷刑,为国捐躯。 D.颜杲卿身后荣光,优诏褒奖。天子下诏评价他,在局势艰难的时候,胸怀忠义之心。愤群凶而慷慨,临 大节而奋发,于是捉住叛贼首领,成就丰功伟绩。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安石绐之曰:“太守备酒乐于传舍。”邈方据厅之下马,冯虔等擒而絷之。(4 分) (2)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嘉其死节之诚,可赠太子太保。(4 分) 14.颜杲卿身陷安禄山之手时,面对安禄山的指责,忠贞爱国的气概表现在哪些言行上?(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6 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峽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一个“嗟”字,开篇就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此别”、“谪居”四字,紧扣题目中的“送”和“贬”两 字,下笔不俗。 B.颔联紧承首联写送别之地送别之景,饮酒相送之时,听到一声声猿啼,看到一行行归雁,选声配色,不 言情而情自显。 C.颈联上句写青枫江上帆行渐远,下句写白帝城边古木稀疏,对仗工整,意境深远,一联同赠两人,内容 铢两悉称。 D.本诗中间两联情景相融,苍凉中蕴含送别之情味。所写之境,错综交织而井然不乱,显出作者的艺术匠 心。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概括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泰王”的故事,被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客至》中写招待客人的菜肴和酒都很简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中华民族历来被誉为“文明之邦”,这种称谓并非空穴来风,礼仪制度自古以来就是“立国经常之大法” “周旋之节文”。 历史一脉相承,文明仍在延续。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也应该巍 然耸立。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应水涨船高。公共 场合不要大声接打电话,自助餐厅按需取餐不“哄抢”,后面有人别着急关电梯,这样的文明细节不仅是思 想上的自觉、精神上的自制和,升华道德,也是一种行为上的规范。 “仓廪实而知礼节”,我们也要构建匹配时代的社会文明,()成为全社会的文明习惯,并通过持之以 恒的努力,给传统以新生,给岁月以文明。 18.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D.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让自私与冷漠被美德与善举挤压,并让它开枝散叶,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 B.让自私与冷漠被美德与善举挤压,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 C.让美德与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 D.让美德与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并让它开枝散叶,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两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11” 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其中谈到《红楼梦》对 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是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 楼梦》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之后的历史。”“《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 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 著名的作家王蒙作过《红楼梦》评点。他在评点本的《序》中说:“《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 无与伦比。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红楼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 就是人生。”“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 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 少是活了二十年。” 著名作家宗璞先生在王蒙《红楼启示录》一书的序言中说:“《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产生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它本身是无价之宝,又起着聚宝盆的作用, 把种种的睿思,色色深情都聚在周围,发出耀目的光辉。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5 分) 22.结合上面的语段,概括当代中学生应该阅读《红楼梦》的三点理由。(6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 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央党 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论及的革命精神有很多,大概提到的革 命精神有 40 多种,论及过的、阐述其内涵的有 20 多种,比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 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王杰精神、“两 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前不久的 2 月 25 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举行的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炼概括了脱贫攻坚精神等。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这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鼓舞和激励中国 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精神源泉。 辽宁省共青团省委要在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举行以“赓续革命精神,向两个一百年献礼”为主题的演 讲比赛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以振兴中学魏建国同学的身份,写一篇参赛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 2021 年模拟考试 语文科参考答案 1.D(A 项,张冠李戴。根据材料一第 1 段可知,拥有“垄断话语权”的是“传统媒体时代精英”,而不是 “城市精英”。B 项,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 5 段可知,土味视频“被赋予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世界观与情 结”,而不是“主流文化的世界观、情结”。C 项,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 6 段“土味文化所代表的,不 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还有社会转型给乡镇青年留下的烙印。一种网络亚文化必定是当时社会价值取 向的一种缩影”可知,“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与“社会转型给乡镇青年留下的烙印”都是土味文化的代表 特征,土味文化是社会价值取向缩影的网络文化的一种,并没有说以上三者是土味文化的要素。) 2.B(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 7 段“土味文化所效仿的对象、主题,大都与主流影视剧密切相关”可知, 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关联,而不是“相同”。) 3.A(根据材料一第 5 段“这些搬运账号无形中使以土味文化为中心的群体狂欢成为可能,并促使其打破了 与主流文化的隔阂”可知,A 项不是土味文化的作用,而是搬运账号的作用。) 4.①土味文化作品大都制作不精良,有些含有夸大、虚假、低俗、过时的成分,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青少年 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 ②土味文化作品虽然题材多样,但大都围绕乡镇青年的生活展开,长久存在的城乡差异使代表主流文化的 城市精英难以接受土味文化。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满两点得 4 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通读两则材料可知,土味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主流文化的受众抵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土味文化自身的缺点,如材料一第 3 段提到的“制作成本低,无专业团队,道具粗糙,场景布置随意; 语言表达及传递的观念本身可能就带有粗俗的特点,甚至在逻辑上可能都无法自洽”,第 9 段提到的“土味 文化本身带有一定的夸大和虚假,也不免带有某些低俗、过时的成分”,而从材料二中由土味文化引发的青 少年应完善审美人格的思考则可以看出“丑”的土味文化可能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二是受众的接受程 度,由材料一可知,“土味文化的受众背景与通俗文化有大面积重合”,主要“围绕乡镇青年的生活展开”, 而主流文化的代表则是“城市精英”,这其中存在的长久以来的城乡差异会导致主流文化很难轻易接受土味 文化。将以上内容整合归纳,分点作答即可。) 5.①学校、社会和家庭应注重青少年的审美教育,营造浓厚的“美”的氛围,以多元化的方式,熏陶润育高 尚的趣味和格调; ②回归现实,关照现实,强化对当下社会中“丑”的辩证认识; ③不仅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正面价值的教育和引导,更要全面批判“丑”的现象,培养青少年辨别美丑的 能力,健全其审美人格。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满三点得 6 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答案集中在材料二。通读材料二可知,美育针对的对象主要是“认知能力有 限的青少年群体”,材料二第 1 段分别从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而阐述了美育的做法,第 2 段则从“回归现 实”与“健全审美人格”两方而进行附述。将对应内容找出,归纳整理作答即可。) 6.D(“连写三个历史事件,意在说明杜牧、唐羌、张恨水的直言之勇”分析不正确。文章以“驿站”为出 发点,依次从杜牧、唐羌其事联想开去,在基本围绕“驿站”行文的情况下,丰富了文章的历史文化内涵, 并不是以说明三人的直言之勇为目的。) 7.D[A.“借驿站旁络绎不绝的车马,直接表明了战况的激烈”说法不正确。《兵车行》的开头并未写明此事 发生在驿站旁边,只是说明了行军的阵势和匆忙之感,并不能直接表明战况的激烈。B.“用污溃难以拂去 体现了思妇的艰辛”说法不正确。“捣衣砧上拂还来”中“拂还来”的是月光,不是污溃。C.“催生了《马 嵬》(李商隐)、《咏怀古迹》,(杜甫)筋名篇”说法不正确。《咏怀古迹》(杜甫)是写庾信、宋玉、王昭君、 刘备、诸葛亮等人的,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无关。且从怀古诗的写作内容上来说,写唐代的事件 对杜甫来说,也不是怀古。] 8.①境界大,有时代性、生活实感,拒绝小感觉小感情; ②题材广泛,涉及别的艺术门类,拒绝政治概念性的作品; ③不排斥艺术抒情性,但情感不矫揉造作。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 4 分。意思与答案相近即可) (解析:结合文本二,可以将“大散文”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境界,境界要大,要有时代性、 生活实感,与之相反的是“小感觉小感情”;二是关于题材,要涉及别的艺术门类,与之相反的是“政治概 念性”;三是关于“艺术抒情性”的讨论,需要指出艺术抒情性和大散文的关系是什么。) 9.①《驿站》从驿站切入,自由联想,行文流畅,兼有记叙、描写与抒情,属于散文; ②《驿站》描写细腻,文笔优美,情感充沛,富有艺术性和抒情性,符合传统散文的优点; ③《驿站》兼顾史实,视野广泛,境界高远,文化意蕴深厚,有“大散文”的特点。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确定《驿站》的散文文体,再结合文本二,依次分析其作为散文的传统特点(艺术抒 情性)和新特点(即第 8 题“大散文”的相关特点),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满三点得 6 分,每一点中的答案,不要求面面俱到,能写出与答案意思相近的 观点即可。) 10.C(原文的标点为“钦凑至,含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腹谦与参军冯虔等杀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 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解析:“舍”是动词,安排住宿,因此排除 A、D 项;“履谦以钦凑首”句 中没有谓语,故不应在此断句,排除 B 项,故选 C。) 11.D(“太保”位次太傅,且无实权。隋唐时期多用作赠官。) 12.B(“让儿子颜泉明派人”错,原文为“杲卿遗子安平尉泉明等”是颜杲卿派儿子颜泉明等人) 13.(1)崔安石欺骗他说:“太守在宾馆预备了酒乐。”高邈刚靠近厅前下马,冯虔等人就捉住他并把他捆绑 起来。(评分标准:“绐”“太守备酒乐于传舍”状语后置“据”“絷”各 1 分) (2)大臣报效国家,正义在为国献身之时仍然存在。为表彰他守节而死(或译为“为坚守气节而死”)的 忠诚,可以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评分标准:“捐躯”“死节”“赠”各 1 分,句意 1 分) 14.言:(1)以自己的出身和坚守忠义,表明自己绝不会行反叛之事 (2)以辱骂叛贼安禄山忘恩负义,来表明自己对大唐的忠贞。 行:(3)以受极刑而不改其志,大骂叛贼至死,表明自己的忠贞爱国。 (评分标准:每点 1 分,答满以上三点得 3 分。) 参考译文: 颜杲卿,是琅邪郡临沂县人。因先辈有功被授予官职,性格刚强正直,有做官的才干。天宝十四年, 代理常山郡太守。当时安禄山任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郡在他管辖范围之中。安禄山发动范阳的军队奔 往长安宫阙,攻陷东都。颜杲卿感发忠诚之心,恐怕叛军随后会侵犯潼关,将危及宗庙社稷。当时堂弟颜 真卿担任平原郡太守,当初一听说安禄山的叛逆阴谋,就暗中培养效死之士,招抚豪门大族,做抵御逆贼 的准备。到此时他派使者告诉颜杲卿,共同发动义兵,分兵夹击切断逆贼的退路,来延缓敌人向西进犯的 势头。颜杲卿于是和长史袁履谦等,谋划打开土门来背叛安禄山。 当时安禄山派蒋钦凑、高邈率领五千士兵把守土门。蒋钦凑的军队隶属常山郡,高邈去幽州没有回来, 颜杲卿派官吏去召蒋钦凑到郡里来议事。蒋钦凑来到,安排他住在宾馆中。适逢他喝酒已经醉了,颜杲卿 就命令袁履谦和参军冯虔等人杀死蒋钦凑。袁履谦拿着蒋钦凑的头来见颜杲卿,大家全都落了泪,是为事 情接近成功而高兴。这天晚上,稿城尉崔安石报告说高邈回来已到蒲城,颜杲卿就命令冯虔和崔安石前去 图谋他。第二天早晨,高邈的几名骑马的随从来到稿城驿,崔安石把他们都杀了。一会儿高邈到了,崔安 石欺骗他说:“太守在宾馆预备了酒乐。”高邈刚靠近厅前下马,冯虔等人就捉住他并把他捆绑起来。这一 天,叛贼将领何千年从东都来到赵郡,冯虔又把他捉住。当天捆缚二贼将领回到郡中。颜杲卿派他的儿子 安平尉颜泉明等人,把蒋钦凑的头装在盒子里,给二贼将领戴上枷锁,送到京城去。 天宝十五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城中兵力太少,寡不敌众,御敌的装备都用光了。城池被敌人 攻陷,颜杲卿、袁履谦被叛贼拘捕,送到东都。安禄山见到颜杲卿,当面指责他说:“你过去出自范阳户曹, 我进言推荐你做了判官,于是得到光禄、太常的官职,就重用你代理常山郡太守,我有什么事亏待了你而 你却背叛我呢?”颜杲卿瞪大眼睛回答说:“我家世代是唐臣,一向保持忠义,纵然受到你的进言推荐而任 职,就应该跟从你反叛吗!况且你本来是营州一个牧羊的羯奴罢了,骗取天子的恩宠,才使你得到今天的 地位,天子有什么事亏待了你而你却反叛呢?”安禄山非常愤怒,命令把他捆在中桥南头从西边数第二根 柱上,把他肢解了,直到断气时,仍大骂不止。 乾元元年五月,天子下诏说:“颜杲卿被任命主管一方,立志要诛灭狂妄的叛贼,在局势艰难的时候, 胸怀忠义之心。愤恨群凶而慷慨激昂,面临大节而奋发图谋,于是捉住叛贼首领,成就这样的丰功。适逢 胡虏侵犯,敌人的气焰正在嚣张,孤城奋战力量竭尽,被敌寇攻陷,人被杀害而美名长存,确实使忠烈的 美德得以显扬。仁者是否勇敢,在面临危难之际才能检验出来;大臣报效国家,正义在为国献身之时仍然 存在。为表彰他守节而死的忠诚,可以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 6 分) 17.(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字迹书写规范。) 18.B(原文中“水涨船高”和 B 项都是比喻。A 是借代,C 是借代,D 是夸张。) 19.C(“美德与善举”承接上文“社会文明”,且主动句与上下文句式保持一致;“它”指代的是“文明因子”, 应放在“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之后:先“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再“开枝散叶”,进而“成为 全社会的文明习惯”,体现了清晰合理的先后顺序,衔接更紧密,所以选择 C。) 20.病句修改为:这样的文明细节不仅是一种行为上的规范,也是思想上的自觉、精神上的自制和道德上的 升华。(“不仅是……也是“前后句序不当,“思想上的自觉、精神上的自制和升华道德”并列不当,短语结 构不一致。评分标准:每改对一处 2 分,两处都修改正确 3 分。) 21.(1)是经验的结晶。(2)帮助你体验人生。(3)是一部挖掘不尽的书。(或答“常读常新”等其他语义 相似的短语也可)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 1 分,两点 3 分,答满三点 5 分,大概意思相近即可。)。 22. (1)《红楼梦》在中国文化史中地位突出,作用巨大。 (2)《红楼梦》代表着汉语言文化的最高成就。 (3)《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经验,体验人生。 (4)《红楼梦》的内容丰富,可以与时俱进。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满任意三点得 6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