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3 页
2021 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请将Ⅰ、Ⅱ卷的答案填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请按题号位置,在规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了人们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的生产、生活
智慧。很多节日都与特定的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可被视为推动节日
起源的“文化英雄”,如介子推之于寒食节,屈原、伍子胥、曹娥之于端午节;有的则是人们浪漫
瑰丽的神话想象,如牛郎织女之于七タ节,嫦娥之于中秋节等等。通过对节日的核心人物的了解,
使人们找到了节日文化谱系的抓手,并围绕这个抓手为基础进行文化叙事。
春节的核心人物是谁呢?( ),就要从春节的原初意义说起。所谓春节,其基本含义是
除旧迎新。这便( )中国人对于自然更替周期的认识了,也就是说,春节作为一个岁时节
令,是以历法为基础的。从夏、商、周到秦朝,每年的第一个月,即元月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
以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朝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元
月与春节并非同时。真正从历法上规定“元月即春节”,将“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直接联
系、统一起来的人,是汉武帝刘彻和天文学家落下闳,因此,汉武帝被称为“春节皇帝”,落下
闳被称为“中国年爷爷”。
(改编于游红霞《春节符号的文化谱系与文化叙事》)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反应 追本溯源 涉足 B.反映 追本溯源 涉及
C.反映 追根究底 涉及 D.反应 追根究底 涉足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节日的核心人物的了解,使人们找到了节日文化谱系的抓手,并围绕这个抓手为
基础进行文化叙事。
B.通过对节日的核心人物的了解,人们找到了节日文化谱系的抓手,并围绕这个抓手为基
础进行文化叙事。
C.通过对节日的核心人物的了解,人们找到了节日文化谱系的抓手,并以这个抓手为基础
进行文化叙事。
D.通过对节日的核心人物的了解,使人们找到了节日文化谱系的抓手,并以这个抓手为基
础进行文化叙事。
3.下列诗词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13 页
③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④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⑤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②③①⑤④ B. ②③①④⑤ C. ③②①⑤④ D. ③②①④⑤
二、(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今年的经济工作,应当以稳住阵脚、守住底线、尽可能保护生产力为要。
所谓“稳住阵脚”,首先要确保疫情不大面积反复。为此,在国际疫情仍然严峻的形势下,
防控之弦还不能放松。与此同时,要按照中央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特
别是要按照常态化防控的要求,优化各项防控举措,提高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为复工复产和
经济社会生活的全面恢复创造更好条件。
所谓“守住底线”,一是守住民生底线。为此,要在努力稳定就业的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
体、困难群体、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群体的救助力度。这项政策完全可以与促进国内消费和扩大
内需政策相结合,取得“一石二鸟”的效果。二是守住一些重要物资(比如石油、重要矿产品等)
的供应链安全底线。三是要守住金融安全底线,确保不发生大的金融风险。在守住这些底线的基
础上,增长率高一点低一点,在疫情严重冲击背景下,大家都可以理解。
所谓“保护生产力”,是针对现在一些专家提出的保企业而言的。能保住企业最好,因为保住
了企业就保住了生产力,但在目前这样的特殊困难时期,可能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保得住,或者都
应该保。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考虑和制定政策,可能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更符合坚持以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要求。有时,企业采取重组甚至破产等方式,反而能使生产力得以保全。
在这样特殊的困难时期,只要生产能力不遭受大的破坏,经济发展就可以在疫情形势好转时快速
恢复。
(取材于张军扩《答好疫情下中国经济答卷》)
材料二
2020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
显效发力,市场销售逐渐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向好。如下图: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3 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季度同比)
(改编于董礼华《消费市场经受住疫情冲击,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材料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水平是衡量一座城市消费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其
中,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消费与收入
是观察一座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视角。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着
力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国内城市的发展关键。
近几年,天津积极探索关于消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法,积极顺应和把握消费升级大
趋势,出台一系列有力措施,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新活力,以扩大有效供给和品质提升满足新需
求,以创新驱动产品升级和产业发展,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同共进、
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有效对接,消费市场供给体系持续改善,消费提质扩容效果逐步显现。
2015 年以来,天津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并重,形成以基本消费为基
础、汽车消费为支撑、升级消费为方向的供给体系。基本生活商品供给平稳增长。2018 年,全
市基本生活商品零售额 67128 亿元,市场份额 30.9%,较 2014 年提高 8.4 个百分点,年均提高
2.1 个百分点。食品供给领域,加工食品占到 78.0%,较 2014 年提升 43.7 个百分点,超过粮油、
肉禽蛋等原材料食品。穿着供给领域,服装消费占到 90.6%。较 2014 年提升 119 个百分点。汽
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商品供给扩大。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深入推进,带动住房消费市场增长。
(改编于刘振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天津消费品市场供需影响分析》
王刚《以人为本提升天津城市经济活力的思考与对策》)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守住民生、一些重要物资供应链安全、金融安全三大底线。
B.从消费市场复苏进程看,2020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增速由负转正。
C.2020 年第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4.6%,增速比第三季度加快 3.7 个百分点。
D.消费市场复苏态势持续。2020 年 12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增长,市场销售
连续六个月同比正增长。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13 页
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疫情严重的大背景下,经济增长率高一点低一点,人们还是可以理解的。
B.近些年来,天津坚持新发展理念,既坚持重视服务消费,又坚持重视商品消费,形成了以
基本消费为基础、汽车消费为支撑、升级消费为方向的供给体系。
C.目前,有的企业宣布重组或者破产,其目的就是保护生产力,以便在疫情形势好转后能快
速恢复经济发展。对此做法,人们并无异议。
D.看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该城市居民生活的质量,唯一的标准就是看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速情况。增速越快,该城市越有活力。
6.下列不符合...“守住民生底线”做法的一项是
A.实施就业职业培训工程,面向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开展职业培训。
B.加强对重要民生商品生产和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监测和预警分析,提前预警并启动多方联
动抑价机制。
C.在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政府出资进行全员免费核酸检测。
D.政府批示各大房地产商坚决贯彻“去库存”政策,带动住房消费市场增长。
三、(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
论梁元帝读书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
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
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①,以.夸博记
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
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②、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
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
家小道,取青妃白③之区区者乎?
或曰:“读先圣先儒之书,非雕虫之比,固不失为君子也。”夫先圣先儒之书,岂佛徒之言,
书写读诵而有功德者乎?读其书,察其迹,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无怪乎为良知之说者起而
斥之也。
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乃
善读者有得于心而正之以书者鲜矣,而如太子弘之读《春秋》而不忍卒读者鲜矣,而如穆姜之于
《易》,能自反而知愧者鲜矣。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
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元帝所为至死而不悟者也,恶得不
归咎于万卷之涉猎乎?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可勿警哉?
(节选自清•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①影迹:这里指史实、典故或金石文献。 ②六博投琼:古赌博游戏。 ③取青妃白:比喻
卖弄文字技巧。
轮扁论读书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13 页
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
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①则甘而不固②,疾则苦而不入③;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
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
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节选自《庄子·天道》)
【注】①徐:宽松。②甘而不固:滑动而不牢固,指轮孔太大车辐条松动。甘,滑。③苦而不入:
滞涩而难进入。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晨览夕披. 披:翻阅 B.耽.酒渔色也 耽:沉溺
C.察其微.言 微:微小 D. 轮扁斫.轮于堂下 斫:砍削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书何负于.帝哉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帝之.自取灭亡 哀吾生之.须臾
C.以.夸博记者 斧斤以.时入山林
D.释椎凿而.上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
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
B.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
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
C.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
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
D.志定而学乃益/未闻无志而以学为志者也/以学而游移/其志异端邪说/流俗之传闻/淫曼之
小惠大以蚀/其心思而小以荒其日月
10.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王夫之反对..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攒集影迹,以夸博记者 ②得于心而正之以书
③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 ④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也
⑤析其字句,遂自命为君子 ⑥ 儒者之徒,而效其卑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夫之针对梁元帝一生沉迷书籍,危亡时尽行焚书,身死国灭却不知醒悟之事,进行了反
思,表达了自己在读书方面的见解。
B.梁元帝把江陵的沦陷归咎于自己读书多的缘故,因此他将古今图书十四万卷焚烧,用实际
行动以显示他痛改前非的决心和意志。
C.作者认为梁元帝不知道读书的目的,舍本逐末,片面追求形式,沉溺于书籍而置家事、国
事于不顾,导致正义不能伸张,时机不能把握。
D.两篇文章都谈到了读书,前者是史论,层层深入,逻辑严密,思想性强;后者是寓言故事,
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13 页
看似平常,实则有趣味,有深意,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17 分)
四、(25 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夫人心一有所倚,则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4 分)
(2)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4 分)
13.以上两篇文章都谈到了读书的方法,分别持什么样的看法?请用自己的话表述。(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8 分)
高斋视事
谢朓①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
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
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
列俎归单味,连驾②止容膝。
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③。
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
【注】①谢脁,南朝齐文学家。出任宣城太守时,曾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高斋”。
②连驾,这里指一间接着一间的高大房屋。③纷诡,指官场混乱。非一,不能一致、难以治理。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四句实写诗人于高斋所见之景,为后面的叙事、抒情做铺垫。
B.“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意思是美味佳肴只食一味,华堂广厦只居一间。
C.“空为大国忧”中的“空”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空”字
表意不同。
D.全诗分写景、叙事、抒情三个层次。写景,景中含情;叙事,事中寓志;抒情,深沉蕴
藉。
(2)“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 分)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3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书生意气,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
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13 页
宫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20 题。
七载云烟
汪曾祺
①我在云南住过七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六年。准确地说,只能说在昆明住了七年。
②我们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市内,我们到南屏大戏院去看电影;去逛书店,看一本书,一看两
三个小时;逛裱画店,逛茶叶店……我们每天经过、随时往来的地方,还是大西门一带。街虽小,
人却多,气味浓稠。我们在街上闲看。看卖木柴的,卖木炭的,卖粗瓷碗、砂锅的,并且常常为
一点细节感动不已。
③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不是另一
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
④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长沙暂住,名为“临
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
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
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①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喔,我的母校,我的
西南联大!
⑤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西边是学生宿舍。
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
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
书桌,也是衣柜。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堪
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一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
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
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
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⑥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惟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
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
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
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这些教室里面放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这种椅子的
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
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
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⑦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上课时
军阀商人家的小姐也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男同学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
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
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
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
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
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
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
教授曾昭伦。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
语文试卷 第 8 页 共 13 页
发出梯里突鲁的声音。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
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
⑧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
同学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
饵块。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侯,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
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常备的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一种
叫“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
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⑨……
⑩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在
教育方面。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的很多,这对昆明中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
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
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一九九四年载于《中国作家》,有删改)
【注】①窳陋:粗劣简陋。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4 分)
A.文章开头部分回忆丰富多彩的市内生活,一方面交代西南联大周边浓郁的人文气息和生
活气息,另一方面衬托出西南联大对作者的影响更大。
B.第五段写刘姓同学与“我”同睡一张木床“却很少见面”,表明“道不同,不相为谋”
的道理,也从侧面体现了“我”对友情的渴望。
C.文章采用大量笔墨刻画教授们“残破”的衣着,而描写联大学子读书的细节甚少,可见
年轻时的汪曾祺跟读书相比更在意着装,对美有着执着的追求。
D.第六段三个“抢”字形象写出了学生们求知若渴的心理,表现了联大学子勤勉刻苦的精
神,也从侧面表现了西南联大学习条件之艰苦。
E.文章结尾“如云如水,水流云在”虽化用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但意在
表明西南联大精神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种影响确实存在。
17.本文第五、六自然段中西南联大的“窳陋”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
意是什么?(4 分)
18.赏析划线的句子。(4 分)
19.本文标题为“七载云烟”,有人认为也能以“在西南联大的日子”为标题,你认为哪一个更
好?请阐明理由。(4 分)
20.文章第三段写道“但是我生活得最久,接受影响最深,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作家,
——不是另一种作家的地方,是西南联大”,请结合全文,概括并分析西南联大及师生们的哪些
特点对“我”影响深远。(6 分)
语文试卷 第 9 页 共 13 页
六、(10 分)
21.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总有一些精彩画面让我们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下面是复兴中学一位
同学读完《三国演义》《红楼梦》《论语》之后,在学校举办的“我为名著配插图”活动中,根据
自己的阅读体验画的三幅插图,请你为它们各拟一个标题。然后选择其中一幅,简要复述相关情
节,并联系现实生活简要谈谈这一情节所具有的现实意义。(7 分)
要求:①标题不超过 6 个字;②情节符合原著;③不少于 100 字。
1 ② ③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通畅,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句不超过 15 字。(3 分)
竹子经过切割刮削,制成狭长的片,称为“竹简”。现在我们常常将“简”和“牍”
合称, ① 。简的材质主要是竹子,而牍则是木质。在纸发明以前,竹木不仅是
最普遍的书写材料, ② 。中国目前发现的早期竹简大都属于战国时期,其
中最古老的为战国早期曾简和信阳楚简,距今已有 2400 多年。如果说石头和甲骨之上的文字,
书写需要力度,那么简册之上的文字, ③ 。那时的阅读,脑力必须依托体
力。一份文件往往要用很多竹简,一部书就要上千片竹简。竹简体积大,又很重,携带起来很不
方便。汉武帝即位时招贤纳士,“狂人”东方朔为得到汉武帝的赏识,竟然将自己的大作连同个
人简历,共 3000 多片竹简带到长安,这些竹简需要由两个大汉才扛得起。汉武帝花了整整两个
月的时间才读完。
七、(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最近,在央视网络春晚舞台上,一群来自清华大学的银发老人系着领结,挽起袖子,在舞台
上欢快地唱起歌曲《少年》,情至酣处,他们还踏出节奏感强烈的舞步。无数观众都为他们的活
力和激情所感动。这个合唱团,平均年龄 74.5 岁,由清华大学学霸组成,他们中有投身“两弹
一星”事业的将军,有研究大飞机的工程师,有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时代的答卷,
每个人都曾经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在祖国的蓝图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学霸合唱团”的歌声之所以能感动人心,引发无数年轻人动容打 call,是因为人们在他
们身上看到了历经沧桑、阅尽千帆后,依旧热爱生活、心怀祖国的“少年气”。
作为母校“校友大讲堂”邀请到的优秀校友,你将给高三的学弟学妹做一次以“少年气”为
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请结合上述材料与他们分享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⑤不得透露个人以及个人所在学校的任何信息。
语文试卷 第 10 页 共 13 页
语文试卷 第 11 页 共 13 页
语文试卷 第 12 页 共 13 页
语文试卷 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