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家庭教育素材
成语
1.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
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2.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
教育。
3.乐育人材:育:培育。喜欢培育人材。用以赞颂学校或教育工作者。
4.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5.不言之教:不以语言为主而进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则起到的教育作用。也作“不言之化”“ 不
教之教” 。
6.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
惩罚。
7.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
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8.嘉言懿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同“嘉言善行”“ 嘉言善状” 。
9.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也叫“三
迁之教” “断杼择邻” “徙宅之贤”
10.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11.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12.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13、
化及冥顽:冥顽:愚昧。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使他们受到教育普及,世风良好。
14.曾子杀彘:彘:猪。曾子杀猪。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15.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其它熟悉的:屡教不改 循循诱人 因材施教 相夫教子 教导有方 累教不改 教无常师
不可教训 有教无类 玉琢成器
名言诗句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
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吴玉章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
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车尔尼雪夫斯基
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
苦环 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
为的人。 —--吴玉章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自己努力的。—— 魏书生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
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魏书生
鞭管之下,有贤士乎?——方孝孺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学》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也。——孟子
不是虚心岂得贤。——王安石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赵恒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事例
一、正例:
1、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
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 在儿子成长过程
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
“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
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
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
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
2、钱基博乃一代国学大师,是学者、作家钱钟书的父亲。
钱基博对儿子管教极严,钱钟书十六岁时,还痛打一顿。1926 年秋至次年夏天,钱基博北
上清华任教,寒假没回无锡。此时的钱钟书正读中学,没有温习课本,而是一头扎进了小说的
世界。等父亲回来考问功课,钱钟书过不了关,于是挨了打。
1929 年,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钱基博还时常写信给他。一封信中说:“做一仁
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随后一封信则表示:“现在外间物论,谓汝文章胜我,学问过
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称汝笃实过我,力行过我,我尤心慰。”希望钱钟书能“淡泊明志,宁
静致远。我望汝为诸葛公、陶渊明;不喜汝为胡适之、徐志摩”。钱基博对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保
持距离,埋首国学,他这样告诫钱钟书,不过出于一个儒者的文化立场。
3、梁启超有九个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
门三院士”的佳话。这“三院士”是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
思礼。另外,四儿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
家。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而且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诸
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
在求学这一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对梁
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
去”。
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 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
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当然,写信教导自己的孩子
之余,梁任公没忘了夸一夸女婿、儿媳。
4、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时夭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杜围绕在
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公务,无暇顾及。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
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嫌
疑。1929 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
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
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
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
接到学校发来的“成绩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
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杜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
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晚年,胡适对秘书说:“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
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
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可谓沉痛之语,意味深长。
在给江冬秀的信中,胡适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点不配做老子。平时不同他们亲热,只
晓得责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气不好。祖望你交给我,不要骂他,要同他做朋友。”
5、丰子恺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
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
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
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
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
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6、红土高原一枝梅——“大山女孩的守护者”张桂梅
张桂梅,女,1957 年出生,先后在大理喜洲一中、华坪县中心中学等地任教,现任云南省
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她扎
根边疆教育一线 40 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推动创
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她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
递;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她坚
韧纯粹、甘当人梯,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
师德和责任担当,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推动
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2008 年建校以来已帮助 1800 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
学。她曾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书育
人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7、苏霍姆林斯基的温情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担任校长时,学校有一个叫季娜
的女孩,为了让病重的祖母高兴,违反校规采下了学校的花朵。苏霍姆林斯基了解情况后,非
但没批评她,还动情地说:“季娜,你再采 3 朵花。一朵给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
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
8.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有一次,陶行知演讲前拿出一只大公鸡,按住它的头,强迫它吃
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随后,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地上,自己后退几步,公鸡就开始
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把知识硬灌给学生,是没有
效果的。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肯定会有效果!”
9.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校长,每当有新教师来到学
校,他就会交给那位教师一封亲笔信,信中说:“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该见到的
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
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
性的人。
10、被信任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
重庆一位车主发现自己停在车位上的车被划出了一道很深的痕迹。随后车主报警。在调取
停车场监控后,大家发现有一个男孩小军(化名)形迹可疑。在监控里,小军绕着车走了一圈,
还伸手碰过车。民警找到男孩小军后,小军拒不承认,声称自己并没有划车,在车旁边停留是
因为看到一只苍蝇。想抓苍蝇。然而车主及围观的大人们并不相信。车被划了,没看到其他嫌
疑人,只有小军。而小军的父亲,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他跟车主协商赔偿,最终赔付了 3500
元,带孩子离开。办事的邹民警对小军一直坚持“不是自己划车的”的说法印象深刻,他想:
有没可能是冤枉孩子了呢?负责的邹民警花费几个小时拷走了大量的视频资料,并花费了 3 天
时间了仔细查看。最终,他发现这辆车在进入该停车场前已经有划痕了。最终,孩子的冤情得
以洗脱。
邹民警说:冤枉孩子可能会一辈子有阴影,我就想还孩子的清白,让他好好成长。而孩子
的爸爸也发表长文,表示一直都相信孩子,协商赔偿是看孩子因舆论压力大、烦躁。多亏了爸
爸的信任和民警的细心,孩子内心的委屈得到安慰。也有不少人小时候经历过被冤枉、被误会
的境况,那种感觉持续很久还在心里埋藏。
二、反例:
1、“孙子地铁打奶奶”暴露少儿教育之殇
近日,南京地铁 2 号线上发生了这样惊人的一幕:一个小男孩用手中的不锈钢保温杯拼命
击打旁边头发花白的老人,嘴里骂道“你有病”。老人试图夺下孩子手中的保温杯,小男孩竟
然变本加厉,对老人拳打脚踢长达十多分钟。这样令人震惊的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
子,而被打的老人与孩子竟然是祖孙关系。
当众上演全武行,对象还是自己的奶奶,让人何其愤怒又何其悲哀!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无论如何都不能对年老体弱的老人进行殴打,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
底线。可是这个小男孩竟然对自己的亲奶奶下此毒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2、重视生命教育。 脆弱的内心,无法承受的压力、踩在脚下的尊严,一系列“弑母案”、
自杀案、离家出走事件、留守儿童的发生。
(1)2011 年 4 月 1 日,留日学生汪某在浦东机场向接机的亲娘连捅数刀,其母的胃和肝被捅
穿。汪某高中毕业后前往日本留学,至今已经 5 年,其母每月工资 7000 元,每年向这位留学生
提供 30 万至 40 万元人民币的学费和生活费,钱不够,只得到处告贷,而汪某 5 年来从未打过
工。汪某为什么刀捅母亲?据其母说,3 月份因为日本地震,她比平时多寄了一点钱,寄了人
民币 2 万元,而儿子还质问她为什么寄晚了,于是发生口角,她生气地说以后没钱给他了,于
是就出了这件大事。
(2)湖南省益阳市沅江泗湖山镇一名 12 岁的小学六年级男生吴某,持刀将自己的亲生母亲杀
害在家中。而杀害母亲的原因,是吴某在家中抽烟被母亲发现后用皮带抽打,男孩不满母亲管
教太严,心生怨恨,因此用菜刀,连砍母亲 20 余刀,导致其母当场死亡。作案后吴某还假冒母
亲向班主任请假,欺骗爷爷说母亲出去了,案情查明后,吴某仍旧表现得若无其事,他承认自
己错了,但不是什么大错,“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一周后,吴某由于未满法定负
刑事责任的年龄,被释放回家。弑母案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吴某的何去何从成为了焦点话
题。有人认为未成年保护法太过于包容,吴某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有人反对吴某再次回到校
园,断言其将成为社会危险份子。但种种讨论都只是就事论事,只有深挖吴某的生长环境与经
历,找到造就他这样性格和行为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类似问题的发生。
(3)武汉一名上初三的男孩张某,因为在教室和其他同学玩扑克,被班主任请家长配合管教。
可没想到的是,男孩的妈妈来到学校之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在教室走廊外扇了儿子两耳光。
而妈妈的这一举动,无疑刺伤了少年那敏感的自尊心。据监控显示,男孩在被母亲扇耳光后,
乘人不备爬上围栏,接着从上面一跃而下,附近师生试图阻拦未果,一条鲜活的生命就此陨落,
让人感到唏嘘不已。
3、巨婴现象
一篇名为《22 岁男孩留学两年败光 200 万,回国后成“巨婴”!吃饭还要奶奶喂……》的
新闻在舆论场广泛传播。哈尔滨 22 岁小伙晨宇,从小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出国留学,两
年败光 200 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与游戏
为伴,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甚至,吃饭还要奶奶喂。读了整篇报道,晨宇活脱脱一
个缺乏自立,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的巨婴形象。加上“留学两年败光 200 万”的关键词触发,更
是为他增添了一个败家形象。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父母也是这种思维,以为花了钱,将孩
子交给别人来教育,就可以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子女,但这往往只是徒劳。教育儿女如同栽培庄
稼,不是春天播种就可以秋天收获,而是需要亲自浇水除草。多花点钱买些肥料自然效果更好,
但若以为就此可以一劳永逸,那庄稼也是养不大的。习惯了依赖父母,习惯了向父母无节制索
取的“巨婴”,说到底也是父母溺爱的结果。父母对子女百依百顺,最终会让子女成为一个“不
幸的人”。“巨婴”是错位家庭教育的产物,和家庭经济状况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一些平
民家庭尽管物质生活谈不上丰盈,依然也会培养出“巨婴”。
作文题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昔孟母,择邻处。”孟子的母亲为使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曾两迁三地,煞费苦
心。时下,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一些家长也开始“迁徙”。孩子备战高考,父母全职陪同;
孩子报考艺校,母亲天南地北地陪考;甚至孩子上大学,还有父母租房陪读……陪读,成为近
年来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由国内到国外,父母陪读者都不罕
见。陪读,究竟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 陪读,究竟是拖累了家长,还是成全了家长?
正在求学的你是否有亲人陪读?如果有,请给他们写一封信,明确表达你对其陪读支持与
否。如果没有,请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向校报投稿,结合所见所闻所思,自拟标题写一篇评
论。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格式和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社会热点+应用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的主体是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
“陪读”现象,着重考查考生对这一热点现象的认识与思考。第一段材料分为三层,先引述孟
母两迁三地的事例,引出父母教育子女的话题;接着历数时下父母为了教育好孩子所采取的不
同形式的陪读;最后抛出问题,围绕陪读对学生和家长的利弊影响来设问。这也是本次写作要
解决的主要问题,审题时要格外关注。第二段主要是明确了写作任务,要求写一封信或“评论”。
写作时要能从材料出发,谈自己对“陪读”这一现象的认识或思考,并要注意从书信和评论中
任选一个文体进行写作。
参考立意:
1.有一种爱叫放手。
2.用独立拥抱成长。
3.请让我经受风吹雨打。
4.陪读之风不可取。
5.莫长陪读之风,当立自强之志。
6.陪读诚可贵,自立价更高。
7.该“放养”时莫“圈养”
8.您的陪伴,我的温暖。
9.成长路上,感谢有你。
……
范文 1:
拒绝陪读,独立成长
亲爱的爸爸妈妈:
展信安好!回首过去,感谢你们在我求学过程中对我的陪伴和爱护。你们的陪读,让我感
受到父爱的深沉和母爱的细腻。但是,今天我想告诉你们:我要走出温室,在阳光雨露中独立
成长。
为了让我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了你们的宝贝不被伤害,你们和很多家长一样,克
服困难,不计代价,选择了陪读。但你们却不知这种做法无形中让我对你们产生了依赖,弱化
了我自身独立成长和面对困难的能力,因此我想说:拒绝陪读,我要选择独立成长。
拒绝陪读,走出温室。
岁月匆匆如流水,光阴百年不待人。我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你们呵护的温室中的花朵。唯
有去历经风雨,去历经磨难,去感受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方可长成参天大树,挺立于大地之上。
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
弹出世间的绝唱。”爸爸妈妈,我已长大,应走出温室,去迎接属于我的路途上的阳光和雨露。
拒绝陪读,卸下包袱。
爸爸妈妈,每次看到你们日渐消瘦的面庞,我的内心都在隐隐作痛。还记得吗,初二那年,
为了让我能安心学习,妈妈特地辞掉工作,从外地回来,每天专职陪护我学习。从此,家里只
有父亲一人挣钱养家。春节时见到了爸爸,他的鬓角又多了一些白发。我知道为了我,你们愿
意付出一切。可是你们的辛苦却在无形中给我造成了压力,形成了包袱。爸爸妈妈,请相信我,
我已长大,我想与你们分担这个家。拒绝陪读,还轻松生活于你们,也会使我卸下包袱,轻装
上阵,岂不是一举两得?您说是吗?
拒绝陪读,独立成长。
有人说:“虽然成长伴随着痛苦,但我们还是得成长。”成长之路虽然坎坷,但我还是要
去接受,要去面对。希望你们不再像大多数家长那样继续陪读,而是试着放手,让我亲身去感
受这大千世界。这样,我才能在风雨里像个大人,在阳光下像个孩子一般成长。同样,我选择
独立成长,就应该不惧沿途的风霜,勇敢无畏地去闯荡。
人只有经受磨砺,方能成为伟器。你们还记得乐嘉老师带四岁幼女徒步穿越沙漠的故事吗?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既然选择拒绝你们陪读,就该独自勇敢地翱翔。这样即
便处于荆棘密布之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在这世间自由翱翔。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逆风的方向,才更适合飞翔。愿世间的磨砺,让我早早生出翱翔的
翅膀。希望爸爸妈妈可以理解我,我已长大,请放手吧,让我在阳光雨露中独立成长!
顺祝冬安。
您的女儿拜上
2020 年 12 月
范文 2:
“陪读”能“陪”出什么来
古时中国有专门“陪太子读书”之角色,权贵人家的子弟也往往有书童陪读。前些年有学
子出洋求学,但凡结了婚的,另一半也常常申请出去相伴,时人谓之“异性陪读”。时至今日,
世事变幻,“陪读”又有了新义。
据报道,近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中,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常常辞去公职或提前办了退休,或
转换工作岗位想方设法到子女就读的城市,专门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当起专职的“陪读”,
并认为这是一种投入,是一种可贵的责任心。这真是古风今来,“陪读”“出口转内销”了。
可是“陪读”又能“陪”出什么来呢?
入读大学的学生大多已是成年人,他们应该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阶段既是学习知识
的黄金时期,更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存的最好阶段。而父母们的“陪读”实际上剥夺了他们
养成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使他们产生凡事依赖的心理,丧失了不畏艰苦、坚韧顽强的意志与
毅力。从而永远不敢面对社会,不敢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成为永远长不大的永远要吃奶的
孩子!从这一点来说,“陪读”只能“陪”出生活的矮子,精神的侏儒。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无可厚非。但不少“陪读”父母之所以对“陪读”情有独钟,
是以为非此无以表现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非此无以表现其无私与伟大,但其实这种做法是彻
底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角色,都应该承担起社会与时
代赋予自己的责任,并努力工作,尽可能完善自我,这样才能与他人共同构筑起社会的繁荣与
进步。很难想象,一个彻底地忘记了自己社会职责的父母会给后代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如果
我们的民族一代又一代都想着牺牲自己,都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民族
还有什么未来?因此,“陪读”“陪”出来的只能是无能的下一代,“陪”出民族无望的未来。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体育入高考”这一话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认为,将体育纳入高考,有利于减轻学
生课业负担,增强学生体质,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步伐;有人认为,把体育纳入高考,并不能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反而会增加学生新的“体育应试”负担;也有人认为,是否将体育纳入
高考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中国教育报拟针对“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开设专栏,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
写一篇投稿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试题呈现的真实情境是:全国两会上,“体育入高考”这一话题引起了
社会广泛关注。材料中列举了三种观点,其中两种是矛盾观点,即“体育入高考”是减轻学生
课业负担,还是增加学生新的负担,第三种观点则强调保障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这是引发
考生联想和思考的材料,考生要针对“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
观点。
2.典型任务的限制。“中国教育报拟针对体育是否纳入高考开设专栏,展开讨论”这情境,
要求考生回答“体育是否应该纳入高考”这一问题,考生要就此问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给
专栏投稿,写作对象是广大读者;考生讨论的是“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而非“体育是否重要”,
要注意写作的针对性;讨论场景之下,文体以议论文为宜。
3.价值判断的限制。全国两会上讨论“体育入高考”这一话题充分体现了对体育重要性的
认识,不管考生是否赞成“体育入高考“这一提法,都应体现出对体育的重视,体现出体育对
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意义。
开放性
1.立意角度开放。材料共给出了三个角度,其中两个角度甚至是矛盾的,另外一个给出了
不同的思路。这三个观点是针对“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而给出的三个不同理由。题目只限制
需要回答的问题,却没有限定回答问题的角度,也没有限定非写一个角度不可,所以立意角度
相当宽泛,只要绕“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这个问题来立意,自圆其说即可。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就材料提供的思考方向看,可以议论体育入高考能否增强学生体
质,能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否有助于保障课程质量。考生可以在这些方向上联想思考相
关的素材,还可以结合自身的感受和思考展开写作。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体育入高考,减负强体质。
2.体育入高考,增加新负担。
3.体育进高考,信可乐也。
4.体育入高考,治标难治本。
5.体育纳入高考,促进全面发展。
偏题立意;
1.不要让应试教成为孩子成长的缺憾。(未准确抓住材料的核心信息)
2.优喜交加,行胜于言。(忽略任务,随意立意,自说自话)
范文
体育入高考减负强体质
中国教育报开设了“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专栏,关于“体育是否该纳入高考”的问题,
我的观点是该纳入高考——体育入高考,减负强体质。
从学生方面说,体育入高考,能达到减负强体质的目的。
从中考体育考试就可以看出,自从中招考试加试体育以来,学生开始重视体育锻炼,不少
学生在课余时间还加强体育锻炼。比如,有的同学在周末、假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文化课的
学习负担相应减轻,身体素质在逐渐提升。因为体育入高考,学生要进行必要的体有锻炼,教
育部门在设计学业任务时就会预留出体育锻炼的时间,课业负担自然会减轻一些,不然,怎么
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
从学校方面说,体育入高考,能使学校的课程设置得到保障。
现在有的学校为了片面提高升学率,任意压缩非高考科目的课程设置,挤占了体育课的节
次,无形中增加了我们的学业负担。若将体育纳入高考,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也会倒逼人们
重视体育,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家长、老师各方就不得不重视体育课,体育课
的时间便会得到保障。
过去我们总说体育课流于形式,是因为行政部门疏于监管。其实,只要体育被纳入高考,
学校就会按课程准排课,由于需要和其他科目一样考试,因此不督察也能保证课程质量。
对于体育入高考,要想真正达到减负强体质的效果,还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高考竞争的“剧场效应”之所以愈演愈烈,关键还是在于要拿高分,要考好大学。所以要
想真正实现“体育入高考,减负强体质”这一目标,就必须让体育和语文、数学一样有分数上
的竞争力,甚至让体育达标成为录取的硬杠,让家长和老师的眼不仅要盯着文化分,也要盯紧
体育分。最近几年清华大学游泳不过关不允许毕业的措施,就十分值得推广。
“体育入高考”是当下切实可行之举,有必要先做起来,再辅以其他举措,如此我们就有
理由相信,它会起到“减负强体质”的作用,也会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步伐。
我们期待着!
三、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漫画上的文字是:爸妈,快开门!
我得奖啦!)
审题指导:
本题漫画作文,审题时首先要认真观察漫画内容,然后认真分析漫画内容,如漫画中描述
的一个学生手拿奖状回家,用脚一边踹门一边喊“爸妈,快开门!我得奖了啦!”根据这个漫
画内容可从孩子、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审题立意。可参考的角度:
(1)孩子角度:学习进步可喜可贺,用脚踹门显品德低劣,重智更需重德;
(2)家庭角度:期盼孩子成长固然重要,但做人的教育更重要;
(3)学校社会角度:评价孩子不应局限于分数,而应综合考量,尤其是品德的评价。
范文 1:
育人以德
漫画中,那位小朋友左手拿“学习进步奖”,右脚用力踹门,口里大喊:爸妈,快开门,
我得奖了。对于这位小朋友来说,得奖固然令人兴奋,但是为了让父母看到奖状而在楼道大呼
小叫,甚至用脚踹门,这难免有违社会公德。
其实,这不能完全归咎于孩子,我们必须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育人要以书,但育人更要
以德。
中国素来就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许多教育大家,这些教育大家无一不把
“德”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孔子的“德”贯穿在他育人的方方面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思想至今影响人们的行为,孟子提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为后人竖起了做人的标尺。
明代王阳明的“内心反省”“致良知”警醒世人要时刻自省自律。这些思想固然有局限,但不
可否认其中蕴含着我们缺少的道德观念。
当我们拼命引进西学,建立起完整的现代科学教育体系后,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大
幅度的提高,各种专业性人才大量涌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越
来越看到,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非但没有提高,甚至全面倒退,社会信任严重缺失,传统价值
信仰体系几近崩溃。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的老人碰瓷,有了“毒馒头”“毒胶囊”,有了“小悦
悦事件”,有了更多的高级领导道德败坏违法乱纪。重建道德价值体系,加强德育,刻不容缓。
在国人道德素质大幅度下滑的同时,看一看其他国家,我们就会惊叹育人以德的巨大威力。
当突如其来的“911”袭击来临,世贸大厦顶部一片火海,消防人员往上冲,楼内员工往
下跑,两者并未出现冲突,原因很简单,就是美国公民不管什么时候都时刻牢记上下楼梯靠右
行。反观我们,远的不说就拿我们学校,哪次放学楼道不是拥挤不堪?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后
果不堪设想。再看我们无比反感的东邻日本,每次地震来袭,国民领取救济时一定会安静的排
队,绝对不会出现我们见怪不怪的哄抢。如果不是常年累月的道德教育深深扎根于他们的脑海,
又怎能在灾难来临时如此有序?
梁启超先生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如今,我们已经拥有相当强烈的自立自强
精神,但是,我们的道德素质却不敢恭维。其实漫画中的那个小朋友何尝不是你我呢?
育人以书,育人更要以德。唯如此,中国少年才能真正的雄于地球,与国无疆!
四、阅读下面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审题指导:
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男孩得了 100 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
另一位男孩得了 55 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在第二幅漫画中,一位原来得了 100 分男孩考
了 98 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另一位原来得了 55 分男孩考了 61 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
面。
这是一则运用对比手法的漫画,有两个小男孩得分的对比,有小男孩得分后待遇的对比,
仔细品味,还有暗藏在巴掌与吻中的家长、社会态度的对比。
漫画直接反映的是人们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成绩高的因为一时失误,挨了批评;成绩低
的因为偶有进步,受到表扬。从否定的角度看,人们要综合看待学生的成绩变化。从肯定的角
度看,退步要批评,进步要表扬。从深层看,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存在的满分意识、及格意识。
从学习成绩推广开来,这可以看做人们评价事物的一种态度,考生可以多方立意,既可以
整体立意,谈正确、全面对待一个人的成绩、表现,谈如何教育孩子,谈如何对待进步与退步,
也可以谈奖励与惩罚的激励手段;也可以局部立意,谈对追求完美的看法,对及格意识的认识,
等等。
这则作文,既贴近了学生实际,从学生最切身的成绩出发,又暗含了对待事物评价的态度、
方式,继承了 15 年作文贴近生活实际,观点发散多元的优点,又能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后,联系
社会生活高远立意。
采用漫画作文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己联系实际能力,学生要能从自身的
成绩跳出去,才能有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范文 1:
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我看到这样则引人深思的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 100 分的卷子,脸颊
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 55 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
巴掌印触目惊心;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 100 分的孩子只考了 98 分,脸上也因此添了一道巴
掌印,另一个孩子却因为这次考了 61 分而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
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标准,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
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
子成绩的“唯成”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私以为,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
家长们将太多的期望寄予孩子,他们严苛的要求成了残酷的枷锁,将孩子捆绑在童年那绚丽的
梦境之外。我知道很多孩子,他们一考不好就担惊受怕,生怕回到家里会经受父母“狂风暴雨”
的洗礼。他们一想到考试就不寒而栗。他们的快乐童年已支离破碎,从来就只存在于记忆中遥
不可及的记忆一隅。的确,他们都是画中的孩子,无论 55 分还是 98 分,只要未到标准,便被
家长呵斥。我曾听过这样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画中的家长用他们对
“分”的严格要求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当“分”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
自由翱翔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分数的确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普良、勇敢、责任心等等,也许是
比智力比聪明更为宝贵的品质。同样,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的成就大小。中学
时成绩平平的马云,却成为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享;科举屡屡不中的柳永,却在“浅斟低唱”中
为后人留下了凄婉动人的词句。
所以,笔者恳请家长们,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漫画中的孩子,别让他们在分数中迷失自己,
希望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其他方面,让他们均衡、全面、快乐地成长。
要知道,一个孩子无论考了 55 分、61 分、98 分、还是 100 分,都值得他的父母,在他脸
上留下爱的一吻,但愿漫画中孩子的不幸更少地在我们身边的孩子身上复制!
范文 2:
“唯分数论”之殇
一个印记鲜明的巴掌,一个爱意满满的吻,分数成了家长喜怒的晴雨表,牵动着无数中国
考生的心。于此,笔者深有感触的同时不禁叹惋,何苦系一家之忧乐于区区之分数?家庭教育
切莫“唯分数论”,且让孩子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的口号虽喊得震天响,但长久以来家长以及学校仍难逃“分数至上”观念的桎梏。
且说 100 分与 98 分有何显著差别?区区两分便能评定孩子素质高下吗?然而孩子受的待遇却一个
天上一个地下,实在不合情理。再看那从 55 分进步到 61 分,鼓励与表扬理所应当,然而孩子
若拼尽全力考得 55 分,家长也不应苛责,分数与素质间从来没有天然的等号,切莫受“分数决
定论”的蛊惑。
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
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
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
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
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
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
当分数成了风向标,学习目的偏离了求知的本质,也削弱了孩子的创造能力。钱学森曾问
到:“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人オ?”且看今日中国考生,汲汲于分数,则必将标准答案奉为
圭臬。以分数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必会削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只在乎自己
的答案能得多少分,却鲜少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审视、质疑答案,也难怪中国缺乏创新型人オ
了。不如将灼灼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点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上,那创新型
社会、中华之复兴可计日而得矣。
诚然,从中国现状来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但“唯分数论”之弊甚多矣,
我们是不是可以逐渐消去一昧追求分数的功利之心,而渐渐以更多元的角度评价儿童?
蔡元培曾说:“若想有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欲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
“不若从现在、从身边做起,拒以分数论成败,还孩子健康成长之蓝天。
范文 3:
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
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得巴掌与吻。是耶?非耶?报以无奈苦笑。
仅从表面上看,母亲对从满分降为 98 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责备,而对虽然一开始不及格、
但后来进步的孩子不吝爱吻,是不是仅说明这位母亲鼓励进步之可取与苛责退步之不妥呢?并非
如此,拔开表面的巴掌与吻之別,在这幅漫画中,我们应看到仅仅是分数上的一点变化,都足
以使家长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其背后折射出的无数个家庭相似的情景,不免令人深思。
紧紧着分数,视分数进与退为奖罚标准,与其产生的求全责备之态,并非是个别家长所为。
满分得吻、98 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当家长并不在意分
数背后反映的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学习作用时,也就不再在意“98 分已经很接近满分”这一事
实,而是只看见比上次退步了 2 分的情况,辨不清“无论 55 分还是 61 分都说明孩子学习状況
不佳,"而只关注比上次进步了 6 分。在啼笑皆非之余,我们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粗暴
的分数对待,对分数的执着,到底因何而来?
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
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缺乏
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
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
的人オ,而非巴掌与吻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见校园投毒家中,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
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
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鮮,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所谓求全责备与宽容鼓励之异,在向教育敲响钟,内里显现的教育观念之弊,正中痛点。
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知道”,“改变”的背后正需“痛定思痛”作引擎,重新审视日常中我们
早已熟悉的情景,以此为契机,给孩子的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与培育,帮助他们获得除了分数
之外的其他优良品质与综合能力,以真正的吻报以最大的鼓励,以真正的吻对他们的教育报以
决心与坚守。
巴掌与吻,是耶非耶?唯有痛定思痛,对未来的教育报之以歌。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与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
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
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指导:
本次作文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即比较“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三种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要求阐述考生的看法和理由。题目重点在于“比较”二字,考生必
须在文章中分别阐述对这三种途径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论证力求一针见血,富有思辨
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在 800 字的篇幅内驰骋文笔,写出优秀的文章。
范文 1: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
现实生活里,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与语言文字打交道,或表达情感,或交流工作,或提出诉
求,等等,从出生之后的咿呀学语,到学校里的语文课,再到进入社会后的语言、文字学习和
水平提高,语文让既必不可少又一生受用,谁都不能等闲视之。
语文从生活中来,又服务于生活,语言素养说到底还是来自生活里,为更好地生活而提高,
在生活的实践中提高。课堂是我们生活的关键部分,从课本上“依葫芦画瓢”,当然是必须的,
校园里朗朗读书声,见证着我们对语文知识的饥渴、熟练掌握语言技巧的执著;但课本知识终
究只是基础的,有限的,要真正丰富语文功底,提高语文素养,就不能不走出课堂、走出校园,
去“大生活”里汲取更加丰富的营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当然还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首选,甚至可以说是捷径,毕竟,
善于学习、接受间接经验,才可以让我们更迅速地适应生活、提升自己。从高尔基“爱孩子,
是母鸡都会的事儿”,我们可以真切地领略到来自生活的比喻何等生动、贴切;从李白“白发
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日得秋霜”,我们可以由衷地感受到生活里语言的精彩、
文字的魅力、表达的境界……
阅读,是学习,是积累,也是模仿,要有形成自己图片特色语言、个性文字,当然不能总
是嚼别人吃过的馒头,而必须自己沉到生活里去,感受、体验、尝试、磨炼,追求自己的原创、
个性、风格和高度,否则,就永远只能停留于别人和前人的水平,而不可能有所突破、有所进
步,不可能适应发展了的情境,体现生活的多元化和多姿多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升语文素
养,最关键的一点或许就是热爱生活。
语文素养来自生活里,生活永远是语文知识不竭的源泉。爱生活,我们的语文水平才不至
于贫乏、干瘪;爱生活,我们的表达和创造欲望才更强烈、多维;爱生活,我们也才会真正体
味到语文素养带给我们的种种精彩。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湖南某文科高分考生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消息引发各方讨论。有人赞许,
认为其坚守梦想,勇敢追梦;有人则表示不解,家庭困难,为何不选择一个“热门”专业,工作
后能有丰厚的收入,反哺家庭。两种看法,都有人支持,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分
数、专业选择、人生价值等的思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给材料是湖南某文科高分考生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
消息引发各方讨论,有人赞许,也有人表示不解。其实高考的分数从来都不应被“待价而沽”。
一段时间来,高考分数高的考生去“热门”专业,分数低的学生去“冷门”专业,似乎已成约
定俗成。部分高分考生,尽管未必喜欢,但或为“物有所值”,或因世俗目光,最终选择了热
门专业,放弃心中所爱的例子也并不少见,分数似乎成为一种待价而沽的商品。但高考对考生
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种评价、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成长。不论是对过往学业的评价,对
未来人生的规划和方向的选择,还是步入人生新的阶段,对考生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
高考,进入心仪的高校,选择热爱的专业,坚定未来的志向,这才是高考的应有之意。
立意
(1)专业本无高下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2)听从内心召唤,勇敢选择;
(3)为梦想尽力;
(4)走出适合自己、与众不同的道路。
范文:
持心中期许,赴理想远方
湖南某文科高分考生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消息引发各方讨论,并引发热议。爱我
所爱,敢于追逐,坚守理想,不问征程远近。我禁不住要为这位考生的选择点赞。
诚然,家庭困难,似乎更应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工作后能有丰厚的收入,反哺家庭。我完
全明白这些网友的好意,毕竟要生存,物质财富是必不可少的。考古专业就业难,收入也不一
定高,选择赚更多钱的专业,能为考生及其家人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这体现了网友们对考生
的家庭及其未来的关心。
然而,过于追求物质或许会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梁启超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
途似海,来日方长。”新时代在不断变革,我辈青年当不断探索。固然我们要生存,要选择赚
钱多的专业,但考古专业是要研究中华民族遗留的文物,探寻中华文明更多的秘密。考生选择
自己所热爱的,探求中华文化沉淀下来的深厚底蕴,肩挑重任,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这不
正体现了我辈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吗?
退一步说,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就一定能赚很多钱吗?如果考生能坚守文化传承的初心,以
文化创新为旨归,一路乘风破浪,必能在考古上打造一片新天地。相反,若一味的要求赚钱多
的专业,为了物质而去学习,选择的专业自己也不感兴趣,可能会在学习进程的日益深入中感
到枯燥无味,最终在前行中迷失自己,不知所往。
考古专业需要被尊重,敦煌文化需要被传承。周国平先生曾言:“文化是生命的花束,离
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诚如斯言,文化不是空中阁楼,它需要我们传承土壤的
滋养。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中国古建筑辗转奔波,大国工匠为修复文物半生坚守,网红博主
李子柒一双素手点染田间烟火传承代代接力,文化方能不息。考生坚守自己的理想,选择热爱
的考古专业,选择研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相信她定会不忘初心,有所作为。将毕生奉献
给敦煌文化的樊锦诗有一句话流传甚广:“我为敦煌尽力了”。相信,考生“为梦想尽力”会
有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底气。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愿考生不忘初心,在考古上脚踏实地;
愿考生乘风破浪,大有作为;愿考生持心中期许,赴理想远方。
时评
1.家庭教育何妨从“读心”开始
戴微微
家风淳朴、民风敦厚,这是时代之幸,亦是民生之福。
于此而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既关乎“家和事兴”,更关乎逐梦前行”。2017 年 11 月
19 日,杭州市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成立。美剧《别对我说谎》里,微表情专家卡尔·莱特曼
博士因擅于察言观色”而断案如神。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虽无法赋予孩子类似的“超能力”,
却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现象,转化为可体验可记录的“心理画像”,让大人和孩子更懂得情
绪和心理的关系。当然,高科技的“大招”,除了测试心理,还可以用来对行为、情绪进行训
练和调节,助力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心理图景。
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又相辅相成。一方面,家庭教育本身就是心性养成的教育。
英国诗人弥尔顿说,“心灵建造了天国,也建造了地狱。”健康心理既包括专注力等基本学习
技能,更涵盖了真善美的价值坚守。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是家庭和谐之本。一个心理健康的家
庭,更有利于和谐人际互动与交流的实现。
世界卫生组织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人可以发挥潜能,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有效工作,
为社区做贡献的状态”。用顶层设计的话说,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立什么德、树什么
人?答案之一,便是健康健全的心理状态。这些年来,高速上的“路怒症”也好,高校里的“精
致利己主义”也罢……说到底,还是“心”出了问题。横行的戾气、冷酷的眉眼,是因为“心”
的温度已经到了冰点。所谓“扶不扶老人”的纠结,一切道德滑坡的喟叹,追根溯源下去,似
乎都与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有着莫大的干系。
家庭教育,或者可以从“读心”开始。一则,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教人成人”、“成
人之学”的育人观,抑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旨归,都强调心理健康对于孩子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心理教育的优先序列,显然要排在通识教育之前。比如,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国际儿童心理与家
庭咨询研究中心和西南大学实验幼儿园公布的一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大数据显示,家庭因素对
当下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其中,父母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不佳高达 33.3%。良好的家庭
结构与心理文化,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要素。
二则,当下家庭教育中的诸多症结,往往是心理健康病症的外化表现。事实上,成年家长
的失眠、抑郁、焦虑等问题,和孩子的适应障碍和儿童少年期行为问题,乃至少数极端的自杀、
酗酒、吸毒等现象,都是家庭心理健康失衡或失序的体现。古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从家庭心理健康角度来看,其逻辑顺序与价值取向是颇有道理的。家长修身,孩子才
能心态和美;孩子修身,其社会化过程才会温和顺畅。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九大报告对健康中国战略赋予更辽阔
的视野和更宏观的立场。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关注心理健康、关切心理教育,既需要家长提高
意识,更需要公共服务搭好桥梁。某种意义上说,类似“家庭心理健康体验中心”这样的机构,
当成为城乡财政兜底的民生工程之标配。
(来源:现代教育报)
2.让节约融入家庭教育
史一棋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
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
的氛围。
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方面,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家庭是人生
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提倡浪费可耻、节约为荣,不仅是倡
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让孩子在其中涵养“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道德品质,去除铺
张浪费的不良之风,在举手投足间展现深植于心的文明素养。
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代代传承。家庭在粮食、
衣物、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消费观,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不从儿时抓起、不从小处着
眼,任由铺张浪费成为孩子根深蒂固的习惯,就有可能积重难返。因此,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培育节约的生活习惯,是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每一位家长都应谨记:
勤俭节约是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品格。很多
人儿时都背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多人幼时都被父母提醒“碗里饭菜要吃干净”。
延续至今,从落实“光盘行动”到拒绝过度包装,再到节水、节电、节气,改变出行方式,只
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言传身教,就能把节俭新风写在生活点滴间、刻在家门家风上。
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道德文明素养也在不断提升,“舌尖上的浪费”
更是要不得。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希望每个人都能树立节俭意识,培
养节约习惯,自觉抵制餐饮浪费行为,让勤俭节约成为良好家风、社会新风。
(来源:人民日报 2020.9.7)
3.家长和教师应成优质合伙人
刘少鹏
近日,江苏一位家长在自己发布的短视频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根据视
频内容,学校教师要求这位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而家长认为,自己承担了本该属于教师
的工作,退群是对这一问题表示不满。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一时引起热议。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家校互动日益频繁,家长承担的家校合作任务的确有增多趋势。尤
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学家长更是得到了强度空前的“助教”训练,除了辅导孩子
写作业,甚至还要参加打扫教室等义务劳动,态度和行动不积极还会被教师在群里批评,感到
疲惫和焦虑在所难免。不过,谈到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到底该怎么维系,笔者想到两年前的
另一则新闻。一位家长深夜给幼儿园教师发微信,就值日一事反复提意见,教师不胜其扰,愤
而拉黑家长。随后,该家长在网上吐槽此事。没想到,网友们不但不同情家长,反而心疼起这
位幼儿园教师。其实,两则新闻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教师和家长配合过程中,假如有人越界,
就会破坏双方应有的融洽关系。
笔者认为,教师和家长的关系管理,可以借鉴“合伙人”理念——基于共同的愿景,各司
其职,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双赢效果。合伙人之间最关键的是建立共同愿景,发挥各自优势,
尽早处理分歧,明确工作角色。对照一下,家长和教师有共同目标,即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家长和教师在教育中各有优势,不能互相替代。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分歧和明确
工作角色。
要解决分歧,首先应定义好双方的工作职责,并留给对方必要的、不被轻易打扰的空间。
教师的要归教师,如批改作业;家长的要归家长,如课后督促。规矩也要早立,如山西太原教
育部门近日就明确规定: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布置学生难以完成,
看似给学生布置,实则给家长布置的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规定公布后,得到众多家
长点赞。其次,管理方式要精当。例如,有的学校开发了交流平台,把家校交流的方式用平台
进行结构化,避免出现七嘴八舌等失控现象。也有一些教师对家长群约法三章,只发通知不要
回复和互动,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在家校互动中,学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理应主动作为,
成为家校协同育人的主导者、促进者。
当然,家校之间有必要再增加一份互信互谅。有的事情教师请家长参与,是为了确保家长
的知情权和决定权,这其实是一种进步。同样,有的教师可能发现“矫情”的家长增多,但从
侧面也说明家长对教育的参与度提高了,甩手掌柜少了。总之,我们不要指望好妈妈替代好教
师,也不要指望好教师包办好教育。家长和教师是合伙人关系,大家目标一致,理应团结协作,
然后和气生“材”,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0.11.6)
4.家校共育 携手同行
张烁
在孩子教育这条路上,老师和家长携手同行,彼此应该充分尊重与信任。没有家庭教育的
学校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培养孩子成才的使命。
现实中,一些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还不到位。个别教师把分内的工作转嫁给家长,
如让家长代替自己批改学生作业,部分家长成为“编外教师”。个别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
校,教育孩子的责任就移交给了学校和老师,自己可以当“甩手掌柜”。理解出现偏差,就会
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导致家校共育停留于表面,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学校应该是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学习知识、
培养素质,还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学校教育都至关重要。同样,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家庭,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如果责任边界模糊,就会阻碍家校之间的顺利沟通,影
响家校共育的效果。有的家长群成了老师布置任务的地方,有的成了老师疲于应付的“加班
群”,有的成了家长晒娃炫娃的“攀比群”,还有的成了家长盲目点赞老师的“夸夸群”……
对于部分家长和老师来说,家长群成了日常“压力群”,失去了家校沟通的本意。一方面,一
些家长本身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却又不得不花费很大精力盯着家长群,哪怕深夜也不能错过,
生怕漏看了信息、漏跟了回复,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班级学生多,水平情况各有
不同,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逐一回复家长们频繁的询问和要求,也会耽误了备课时间。
就此而言,家长群变味儿,表面上看是群规缺乏或者得不到遵守,实质上是由于家校关系没有
理顺、家长与老师的角色没有摆正。
家校共育,关键在“共”。学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校
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补
充。首先,老师应当尽职尽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本职责任。同时家长也不应忘记,“父母是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不应当由家庭代劳,同样的,家庭教育也不能一股脑儿推给学
校和老师。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才能达到“1+1>2”的效果。那些关注
孩子情感的交流、关于教育目的的探讨、关乎成长经历的分享等,都能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
一座心意相通的桥梁。
家校共育,目标在“育”。说到底,家校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学校尽可能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获得家长对
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认同,也需要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在
此基础上,划好家校共育的“经纬线”,厘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务分工、职责边界,才
能各负其责、同向而行。
家长与老师有效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优势,有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和校园环境。各方不缺位、不错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疏通家校共育不同
步、不合拍的堵点,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取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来源:人民日报 2020.11.19)
5.高中生向父母要“试错权”是不听话吗
孙晓
“我想进行尝试,我就是想错一错!”据媒体报道,在湖北武汉中学近日进行的亲子沟通
调查中,有学生这样呼吁。记者了解到,在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超过五成家长认
为孩子“不听话”,而超过七成孩子却认为自己“听话”,双方在亲子沟通的有效性上出现了
偏差。学生们普遍“吐槽”,家长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到他们身上,却忽略了他们是有思想
的独立个体,并呼吁父母:“请给我们试错权!”
近段时间,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如何正确地进行教育惩戒等新闻频频引发争议。一
边是无奈的家长,一边是委屈的教师,其实双方的“拉锯”,都是为维护孩子的权利。此次高
中生喊话父母要“试错权”,提醒父母多听听自己的声音,尊重其本人的意愿。
尽管此次调查有疫情期间学生较长时间居家学习的特殊前提,但亲子沟通中的冲突和障碍
并不少见。影视作品中,从《小欢喜》宋倩和女儿英子矛盾不断激化,到《听见她说》小雨控
诉被母亲的爱压得喘不过气,都引发社会强烈共鸣,反映了家长过度干涉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现实生活里,既有“辅导孩子写作业被气病”的吐槽,也有对孩子返校“万兽归笼”的欢呼,
戏谑表象之下,亦流露出家长内心的些许苦涩。
高中生向父母要“试错权”,是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提高的表现,他们变得更有主见,有
不断尝试的勇气,并希望和家长平等地沟通,打破以往亲子关系的局限。从“父母也许是对的,
但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是错的”“我们学到的东西和世界观与父母有差异,但要求同存异,尊
重差异,也要换位思考”等表达中,不难看出,孩子的诉求并非出于叛逆心理,而建立在理性
思考之上。这无疑代表一种积极的指向。对此,家长理应及时反思家庭教育的不足,调整节奏,
适当放手。
给予孩子“试错权”,意味着双方要建立起更多信任。家长的角色定位从“主宰”转变为
“陪伴”,要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只以“听话”为标准,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规划
成长路径。相应地,孩子也会愿意敞开心扉,和家长剖白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亲子
间的争议逐步弥合、矛盾慢慢化解,才会有和谐的家庭关系。
给予孩子“试错权”,意味着将选择的自由交给孩子,让孩子经由切身体验去获得独一份
的感悟。须知,人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算术题,也没有哪种生活方式绝对正确。前人的
经验再丰富,路还是要孩子自己走。
当然,这不是鼓励孩子知错犯错,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长依然有必要引导和保护孩子。这
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监护人,拿捏好分寸尺度是一项极大考验。家长要在孩子“撞
南墙”时做好保护措施,也要在孩子失败后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避免孩子的行为损及他人权
益或伤害到自己。有时,孩子也应理解和感激家长的付出,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当家长的爱不再是一种束缚,当孩子敢于理性试错,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也会传导到家校
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最终改善孩子整个的成长环境。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