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关于“陪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昔孟母,择邻处。”孟子的母亲为使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曾两迁三地,煞费
苦心。时下,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一些家长也开始“迁徙”。孩子备战高考,父母全职
陪同;孩子报考艺校,母亲天南地北地陪考;甚至孩子上大学,还有父母租房陪读……陪读,
成为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由国内到国外,父母陪
读者都不罕见。陪读,究竟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 陪读,究竟是拖累了家长,
还是成全了家长?
正在求学的你是否有亲人陪读?如果有,请给他们写一封信,明确表达你对其陪读支持
与否。如果没有,请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向校报投稿,结合所见所闻所思,自拟标题写
一篇评论。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格式和文体特征;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社会热点+应用文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的主体是当今社会愈演愈
烈的“陪读”现象,着重考查考生对这一热点现象的认识与思考。第一段材料分为三层,
先引述孟母两迁三地的事例,引出父母教育子女的话题;接着历数时下父母为了教育好孩
子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陪读;最后抛出问题,围绕陪读对学生和家长的利弊影响来设问。
这也是本次写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审题时要格外关注。第二段主要是明确了写作任务,
要求写一封信或“评论”。写作时要能从材料出发,谈自己对“陪读”这一现象的认识或
思考,并要注意从书信和评论中任选一个文体进行写作。
参考立意:
1.有一种爱叫放手。
2.用独立拥抱成长。
3.请让我经受风吹雨打。
4.陪读之风不可取。
5.莫长陪读之风,当立自强之志。
6.陪读诚可贵,自立价更高。
7.该“放养”时莫“圈养”
8.您的陪伴,我的温暖。
9.成长路上,感谢有你。
……
范文 1:
拒绝陪读,独立成长
亲爱的爸爸妈妈:
展信安好!回首过去,感谢你们在我求学过程中对我的陪伴和爱护。你们的陪读,让我
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和母爱的细腻。但是,今天我想告诉你们:我要走出温室,在阳光雨露
中独立成长。
为了让我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了你们的宝贝不被伤害,你们和很多家长一样,
克服困难,不计代价,选择了陪读。但你们却不知这种做法无形中让我对你们产生了依赖,
弱化了我自身独立成长和面对困难的能力,因此我想说:拒绝陪读,我要选择独立成长。
拒绝陪读,走出温室。
岁月匆匆如流水,光阴百年不待人。我早已不再是那个需要你们呵护的温室中的花朵。
唯有去历经风雨,去历经磨难,去感受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方可长成参天大树,挺立于大
地之上。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
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爸爸妈妈,我已长大,应走出温室,去迎接属于我的路
途上的阳光和雨露。
拒绝陪读,卸下包袱。
爸爸妈妈,每次看到你们日渐消瘦的面庞,我的内心都在隐隐作痛。还记得吗,初二那
年,为了让我能安心学习,妈妈特地辞掉工作,从外地回来,每天专职陪护我学习。从此,
家里只有父亲一人挣钱养家。春节时见到了爸爸,他的鬓角又多了一些白发。我知道为了
我,你们愿意付出一切。可是你们的辛苦却在无形中给我造成了压力,形成了包袱。爸爸
妈妈,请相信我,我已长大,我想与你们分担这个家。拒绝陪读,还轻松生活于你们,也
会使我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岂不是一举两得?您说是吗?
拒绝陪读,独立成长。
有人说:“虽然成长伴随着痛苦,但我们还是得成长。”成长之路虽然坎坷,但我还是
要去接受,要去面对。希望你们不再像大多数家长那样继续陪读,而是试着放手,让我亲
身去感受这大千世界。这样,我才能在风雨里像个大人,在阳光下像个孩子一般成长。同
样,我选择独立成长,就应该不惧沿途的风霜,勇敢无畏地去闯荡。
人只有经受磨砺,方能成为伟器。你们还记得乐嘉老师带四岁幼女徒步穿越沙漠的故事
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既然选择拒绝你们陪读,就该独自勇敢地翱翔。
这样即便处于荆棘密布之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在这世间自由翱翔。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逆风的方向,才更适合飞翔。愿世间的磨砺,让我早早生出翱翔
的翅膀。希望爸爸妈妈可以理解我,我已长大,请放手吧,让我在阳光雨露中独立成长!
顺祝冬安。
您的女儿
拜上
2020 年
12 月
范文 2:
“陪读”能“陪”出什么来
古时中国有专门“陪太子读书”之角色,权贵人家的子弟也往往有书童陪读。前些年有
学子出洋求学,但凡结了婚的,另一半也常常申请出去相伴,时人谓之“异性陪读”。时
至今日,世事变幻,“陪读”又有了新义。
据报道,近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中,有些父母心疼孩子,常常辞去公职或提前办了退休,
或转换工作岗位想方设法到子女就读的城市,专门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当起专职的“陪
读”,并认为这是一种投入,是一种可贵的责任心。这真是古风今来,“陪读”“出口转
内销”了。可是“陪读”又能“陪”出什么来呢?
入读大学的学生大多已是成年人,他们应该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大学阶段既是学习知
识的黄金时期,更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存的最好阶段。而父母们的“陪读”实际上剥夺
了他们养成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使他们产生凡事依赖的心理,丧失了不畏艰苦、坚韧顽
强的意志与毅力。从而永远不敢面对社会,不敢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成为永远长不大
的永远要吃奶的孩子!从这一点来说,“陪读”只能“陪”出生活的矮子,精神的侏儒。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无可厚非。但不少“陪读”父母之所以对“陪读”情有独钟,
是以为非此无以表现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非此无以表现其无私与伟大,但其实这种做法
是彻底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代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角色,都应该承担起
社会与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并努力工作,尽可能完善自我,这样才能与他人共同构筑起
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很难想象,一个彻底地忘记了自己社会职责的父母会给后代带来什么
正面的影响。如果我们的民族一代又一代都想着牺牲自己,都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如此
循环往复,我们的民族还有什么未来?因此,“陪读”“陪”出来的只能是无能的下一代,
“陪”出民族无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