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
北京市丰台区 2021 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3 一 15 题。(共 12 分)
念奴娇
奏观
满天风雪,向行人、做出征途模样。回首家山才咫尺,便有许多离况。少岁交游,
当时风景,喜得重相傍。一樽谈旧,骊驹【1】门外休唱。
自笑二十年来,扁舟来往,惭愧湖头浪。献策彤庭【2】身渐老,惟有丹心增壮。
玉洞【3】花光,金城柳眼【4】,何用生凄怆。为君起舞,惊看豪气千丈,
注释:【1】骊驹:这里指告别歌【2】形庭:指皇宫。【3】玉洞:岩洞的美称,亦指仙道或
隐者的生,所.【4】柳眼:形容初生的柳叶细长柔嫩。
13.下列对这首诃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上阕先写秦观离开家乡,踏上征途,“满天风雪”也喻仕途艰难。
B.上阕后写秦观喜逢好友,劝酒叙旧,以休唱“骊驹”故作洒脱:
C.下阕表现秦观忠心朝廷,壮心不已,而没有丝毫的气馁与凄怆,
D.秦观是一位婉约派词人,而本词的语言却体现出了豪放的特点
14.这首词中的“金城柳”,借“恒公叹柳”典,慨叹光阴易逝,年华易老。下
列写柳的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最接近一项是(3 分)
A.闹岸啃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
隐《柳》)
B.碧下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
知章《咏柳》)
C.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
巩《咏柳》)
D.颜色鲜明能几时,未辞黄叶已辞枝。都缘爱管闲离别,多恨多愁故早衰。(宋·李
静独《柳》)
15.词中秦观的“自笑”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赏析。(6 分)
13.(3 分)C14.(3 分)D
15.(6 分)答案示例:
词中秦观的“自笑”,是苦笑,苦笑自己仕途的不得志(2 分)。秦观胸怀一片“丹
心”和千丈“豪气”,想实现“献策彤庭”的远大理想(2 分),可是二十多年来,却
一直在仕途的“满天风雪”和宦海的“扁舟来往”中,饱受仕宦浮沉的痛苦(2 分)。
【评分标准】共 6 分。“自笑”蕴含的情感,2 分;结合诗句分析,4 分.
北京市平谷区 2021 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 13-15 题。(共 11 分)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①
李 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②。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遭权奸谗毁,被排挤出长安之后。②谢玄晖:即谢朓,南齐著名诗
人,被诬陷致死。谢朓遭排挤离开京城时,写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
是其中句。
13.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点明登楼地点和时间,“夜寂”“独上”等词透露出诗人登楼时的复杂心情。
B.颔联上句写俯视,下句写仰观。“摇”“滴”二字化静为动,情态逼真,异趣横生。
C.全诗写诗人月夜登楼所见所感,信笔挥洒,脉络分明,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
D.全诗用词讲究,韵律和谐,色彩协调,给人一种清新明快、幽邃深远的浪漫之感。
14.与“月下沉吟久不归”中的“月”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一项是(3 分)
A.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B.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C.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D.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5.结合尾联内容,简析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
13.(3 分)D
14.(3 分)B
15.(5 分)示例:尾联说当“我”真正领略到“澄江静如练”的优美景色时,“我”想起了
南朝著名诗人谢玄晖。(解释 1 分)表明自己能领会谢朓诗句的含意,与其精神相通,心情
相同,可是已经没有人能“解道”,只能“长忆”了。(分析 2 分)作者感慨自己身处暗世,
遭到排挤,含蓄地抒发境遇不幸、知音难遇的孤寂郁闷的情感。(情感 2 分)
北京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学科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14题。(共12分)
古风
李白
其四十四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
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
奈何天桃色,坐叹葑菲诗[1].
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
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
其四十七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
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
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
宛转龙火飞[2],零落早相失。
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3].
注释:【1】葑菲诗:《诗经·邶风·谷风》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句,朱熹《诗集
传》注,
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2】龙火飞:意指暑气渐退,秋天将至。【3】萧飋(sè):风
吹松柏之声。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遭遇,表达了自己内心难以言说的哀怨。
B.“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言有尽而意无穷。
C.第二首诗托物言志,语言明白如话,于深入浅出中表达人生追求,读来亲切自然。
D.两首诗与《红楼梦》中《葬花吟》异曲同工,都有慨叹花木凋零、红颜易逝之意。
13.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缭绕松柏枝”与《论语》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表达的意思相同。
B.“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描写女子容貌艳丽,反衬其被抛弃后命运的凄苦。
C.“含笑夸白日”中用一个“夸”字,写出了“桃花”对“白日”的赞美、感激之情。
D.“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飋”描绘南山松在寒风中倔强独立,无人问津的姿态。
14.两首诗都化用了《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典故,请结合诗句谈谈作者是如
何使用
这一典故的。(6分)
12.(3分)D
13.(3分)A
14.(6分)参考答案:
要点一:《诗经》“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句描写桃花怒放,色彩鲜艳似火,象征新娘出
嫁,喜气洋洋。李白的两首诗中,都是反其意而用之。
要点二:《古风》(其四十四)中,“奈何天桃色,坐叹葑菲诗”意指为什么像鲜艳盛开
的桃花一样的美人,后来却会产生葑菲之叹呢?以“天桃”比喻弃妇年轻美丽,用“天
桃”
“葑菲”两个典故写弃妇自叹自怜,描摹她复杂细微的心理变化。
要点三:《古风》(其四十七)中,李白把桃的因春而荣与松的经冬不凋相对比,批评桃
花娇然艳丽但华而不实,赞颂青松经秋耐寒而巍然屹立。通过桃花与松树形象的对比,嘲
讽
徒有其表、华而不实、依靠外力的小人,赞美坚守节操、特立独行的君子。
【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6分。意思对即可。
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仿真模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
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
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
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
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3.(本题 3 分)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4.(本题 3 分)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
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15. (本题 6 分)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
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13.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中“正”是
正当的意思,这里是说现在正是万里飘雪、梅花盛开之时,故“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
情景”错。
14.A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B 项,借用苏轼游览赤壁
的典故,意在强调祖国山河的壮丽与英雄人物的辈出等;C 项,“担忧”“望其早归”错,该
典故是鼓励友人建功立业;D 项,“儿女泪,君休滴”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劝慰,而非“表现宦
游漂泊的凄苦”。
15.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②比如上阕“东
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
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③比如上阕“还
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宛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
“和缓”。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从诗歌的谋篇布局以及
表达技巧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具体作答时,应先分析题干中陈廷焯对本诗艺术特色的评
论,抓住“龙吟虎啸”“和缓”两个关键词,回到原词找寻相关词句并加以阐释。
【备注】【诗歌鉴赏】淳熙十一年(1184)冬,词人闲居江西上饶,为送别友人李正之入蜀赴任
而作此词。开头两句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意,直点送友人入蜀,文字十分
简练。接着两句抒发离别时人所共有的感伤情绪,表达了词人与李正之的深厚情谊,暗示自己
中年不得志的苦闷心情。“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这两句气魄宏大,词人以乐
观的勉励代替离别的感伤,用诸葛亮上《出师表》和司马相如拟《喻巴蜀檄》两个与蜀地有
关的典故,鼓励友人入蜀后,要像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抗金;要像司马相如那样体察民情,安
抚百姓。下片重点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要友人一路上注意寻访名胜,写下歌颂山河的
瑰丽诗篇。“儿女泪,君休滴”承上启下,安慰友人不要因暂时的离别而悲伤。“荆楚路,吾
能说”亲切平和。接着词人分别列举了“庐山秀色”“赤壁浪花”“襄阳明月”的盛景,希
望李正之不要错过机会,到这些名胜去走一走,看一看。结尾两句照应开头,以万里雪飘、梅
花盛开、相互忆念结束。全词以送别友人入蜀为线索,既有抒情、记景,也有叙事、议论,风
格遒劲豪壮。
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 2021 届高三 2 月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①
吴潜②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
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
冉今如许! 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注:①李珙:字开伯,吴郡人,历官御带国子司业(武臣的荣誉性官衔),是作者的友人。
②吴潜:南宋诗人,曾任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主张积极抗金,清除奸倭,却受谗
被贬。③红玉阶:红色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代指宫殿朝堂。④垂虹:指江苏吴江县垂虹桥
上为纪念晋代吴江人张翰而修的鲈乡亭,也叫垂虹亭。
14.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玉阶前”的一“问”,表明了作者対友人辞官的疑惑和关切。
B.“空自怨”的“空”,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的“空”意思相同。
C.“留君”又“送君”,表明作者内心欲留而又不敢留的胆怯心理。
D.“一笑问青天”,既有内心的不平,又有早知结果的自嘲与豁达。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垂虹”“堪煮”,表达了对江南丰饶物产和秀丽风景的赞叹。
B.“世事悠悠”“年光冉冉”显示出作者对过去美好岁月的深切留恋。
C.全词语句短促,节奏鲜明,与作者内心情绪上的激切与愤懑相应。
D.这首词,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与苏东坡《赤壁赋》的手法相同。
1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也。”请以划线句的观点对“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一句加以赏析。
14.C
15.C
16.湖海之上,满汀鸥鹭,自由自在;远处烟雨中露出一半远帆,空阔、自然,写出了
作者和友人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烟雨茫茫,也暗示出心中对报国无门的怨愤、
对未来的渺茫。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情感的能力。
C.“表明作者内心欲留而又不敢留的胆怯心理”错。从全词看,作者并没有想留却胆
怯而不敢留的矛盾。“留”是为了给朋友饯行。
故选 C。
15.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语言、情感的能力。
A.“表达了对江南丰饶物产和秀丽风景的赞叹”错。“过垂虹”“堪煮”,用晋代吴
江人张翰典故,以张翰“人生适志”之语安慰友人。“堪”字除了传达出主人殷勤款留之意
外,还替友人表达了心里的多少不得已。
B.“世事悠悠浑未了”是指世上还有很多未了之事,“年光冉冉今如许”,意思是岁
月匆匆今天我们已经这样了。全句加起来是对年华已逝,事业未竟的慨叹,选项说“美好岁
月”欠准确。
D.“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错,这首词并非主客问答形式。上阕用设问,开篇以“问”
写送别,问友人因何事隐去,引出后文“报国无门空白怨,济时有策从谁吐”的回答。
故选 C。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湖海上、一汀欧鹭,半帆烟雨”三句,借景抒情,景中含情:遥望湖海上满滩沙鸥白
鹭,自由自在。远处船儿微露半帆笼罩着烟雨。整体景象悠然、空阔,充满自然之趣,从而
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翩然”之状:出朝后漫游湖海,与鸥鹭为友,出没于烟波雨浪,显得多
么自在、轻快,表现了了作者和友人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半帆烟雨”,烟雨苍茫,意境迷离,暗扣作者前路迷茫;照应了后句“报国无门空自
怨”“欲归何处”,暗示出心中对报国无门的怨愤、对未来的渺茫。
北京市人大附中 2021 届高三第二学期限时练习 1 语文试卷
(一)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 12—14 题。(共 12 分)
最高楼
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①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②。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③,陶县
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逸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④。闲饮酒,醉赋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
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⑤,更说甚,是和非。
【注释】①词人时任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因朝政腐败,奸佞误国,故想退休。②语出《晋
书》。东晋诸葛长民位高权重,贪婪奢侈,后被刘裕所杀。③穆先生:汉代楚王刘交的门客,
因其不善饮酒,每次宴饮,刘交都为他“设醴”(摆上度数不高的酒)。后来有一次主人忘了
这样做,他便称病离去。④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句“在家贫亦好”,借以表达
安贫乐道之意。⑤休休:通“咻咻”,指吵闹、乱说话。
12. 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须富贵何时”的“须”与“须行即骑访名山”、“须晴日”中的“须”同义。
B. 词人尊穆、陶二人为师,是因为两人都不慕名利,坚守气节,双双辞官归隐。
C. “便休休”以下三句,语气强烈,表达词人对儿子阻止“乞归”的强烈不满。
D. 这首词借“骂子”表明了词人对待财富的人生态度,显示了词人的高贵品质。
13. 下面诗句中都提到了“酒”,请选出与辛弃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近的一项(3 分)
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B.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唐 李白《行路难》)
C.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 杜甫《登高》)
14. 对《最高楼》这首词,有人评之曰“亦庄亦谐”、“亦雅亦俚(俚:俚俗,通俗)”。请任
选其中一点,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6 分)
三、(一)12. B B 项,“两人都不慕名利,坚守气节,双双辞官归隐”错误,穆先生
是因为感到楚王的怠慢而辞官,没说穆先生“不慕名利”和“归隐”。
13. C 本词中“闲饮酒,醉赋诗”,表达的是对辞官归隐后闲适美好的生活理想的向往。
A 项,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关切、恋恋不舍之情。
B 项,以宴会的奢华,反衬作者有志难申、壮志难酬的悲愤、失望的情绪。
C 项,表达友情真挚和隐逸田园的淡泊情志。与本词的思想感情一致。
D 项,传达出韶光易逝,人生漂泊、家国飘荡、时代困苦的感怆.
故选 C。
14. (1)“亦庄亦谐”是说《最高楼》的艺术特点。“亦庄”即庄重严肃,词人就如何看待
财富问题训诫儿子,自然是个十分严肃的内容;“亦谐”即诙谐风趣。词人在谈论严肃话题
时,并不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而是以轻松之语道之,如“葺个园儿”“作个亭儿”等句,
读来活泼俏皮,妙趣横生。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2)“亦雅亦俚”是说《最高楼》的语言艺术特点。“雅”即端庄文雅(富有文采),如“须”
“暂”“未曾”“葺”(“待”“更”)等,文词典雅精粹,落笔惜墨如金;“俚”即通俗易懂(口
语化),如“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等句,纯用口语,毫不雕饰。“雅”“俚”
浑然一体,显示词人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
(3)“亦雅亦俚”也可以从用典角度答题,如:“亦雅亦俚”是《最高楼》的语言有艺术风
格。“雅”即语言端庄文雅(富有文采),体现自本词大量运用典故,言简而意丰;“俚”即
通俗易懂(口语化),词中虽大量运用典故,但化作口语,灵活自如,脱口而出,毫无艰涩
之感,显示词人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
诗歌赏析:
这首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当时词人 55 岁,在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任。据小
序可知,词人请求辞官归隐,但儿子以田产还没有置办为由不让辞官,于是写了这首词骂儿
子。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我已渐渐年老,筋疲力尽,功名富贵的实现要待
何时?何况富贵功名还处处隐伏着危机。
由于“犬子”劝阻自己退休的理由是官做得还不够大,薪俸级别还不够高,一句话,还
不够富贵,因此,词人首先抓住“富贵”这两个字来作文章,打开窗户说亮话,张口便道:
我老啦。干不动了,等富贵要等到那一天呢?接下去改用让步性语气,以退为进:就算能捱
到“富贵”的那一天又怎样?“富贵”是好事吗?爬的高,跌得重,危险得很呐!起三句看
似冲口而出,其实字字都有来历。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这二句是说,穆生因楚王稍懈礼仪便抽身辞去,
陶潜尚未得俸禄就弃官而归。
这两句拈出而个不爱富贵,有独立人格的正面典型来说明这富贵求不得,老夫拿定主意
要归隐了。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上片末三句是说穆先生、陶县令那样明达的人都是我崇敬
的好老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过片后四句是说,归隐后
一定要将荒园修葺。“佚老园”就是一个合适的名字。再建个亭儿取名为“亦好”,便能闲时
饮酒,醉时吟诗。
这四句,谈自己退休后的打算。两组连续性的动态画面,便写尽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情
趣,无限神往,都在言外了。“佚老”,是说人生碌碌,只有老来才得安逸。词人要以“佚老”、
“亦好”命名园、亭,虽不直说颐养天年、安贫乐道,而自珍桑榆,不慕功名富贵之意,已
自曲曲传出,更有韵味深长之妙。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末五句是说,一块田
地千年之中要换八百主人,一人嘴里又能插上几张饭匙。退隐之后便一切作罢,何须再费口
实说什么是非得失。
词人自己固然是安贫了,如果“犬子”不安分怎么办?不可不给以当头棒喝。于是又折
回词笔来训子:多置田产,又有何用?适足害你们弟兄几个成为“败家子”而已!一个人张
有几张嘴巴?插得下许多调羹?——家有薄田几亩,还不够你们粗茶淡饭么?呸,给我住嘴
吧你,别再说三道四了!如果说上文还带有书卷气、不够家常的话,那么最后一段真可谓口
角生风,活脱脱是老子骂儿子的现场录音,写神了,写绝了!
这首词,既具有历史的思辨,又富有人生的哲理,既充满着书斋里的睿智,又洋溢着生
活的气息;亦庄亦谐,亦雅亦俚。显示出词人的胸襟之大,见识之高,性格之爽,学养之深。
作者真算得上是一位高明的家庭教育专家了,这在封建时代固然难能可贵,即便对今天的人
们,恐怕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北京市人大附中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限时作业 2 语文试题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饮酒(其二十)
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1】,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2】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3】,六籍【4】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5】。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6】。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注释:【1】鲁中叟:指孔子。【2】洙泗:二水名,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3】绝世下:
指汉代灭亡以后。【4】六籍:即六经。【5】问津:出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6】头上巾:《陶潜传》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漉酒,毕,
还复著之”。
13.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直抒感叹之情,既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又统摄全篇。
B. “洙泗”两句,写孔子之后礼乐教化中断,世风日下,直到暴秦时代。
C. “区区”两句,写前代饱学诗书的长者忠诚勤恳地传授儒家文化典籍。
D. “终日”两句,写当今社会上人们终日奔忙,却没有一个人向我请教。
14. 诗中“凤鸟”出自《论语》(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下列诗句中“凤”的含义,与本诗中相同的一项是
A.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战国•屈原《离骚》)
B.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C.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D. 岂无当世志,凤鸟不可逢 (明•唐时升《园中》)
15. 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中指出,陶渊明的诗“言饮酒,未必意真在酒”。请结合全诗,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3. D 14. D
15. 这句话是说陶渊明 诗写饮酒,未必是真的沉醉于酒中,而是借此别有寄托。本诗中“若
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表面上是说,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对不起用来漉酒的头巾,
实则感叹整个社会的人都丧失真淳,忙于追名逐利,无人再读六经,像孔子一样探寻救世之
道。结尾说起饮酒,实乃对世道失望的愤懑无奈之语,暗含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解析】
【分析】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
正确的一项”。D 项,“写当今社会上人们终日奔忙,却没有一个人向我请教”解读有误,结
合诗歌意思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故选 D。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意向的含义。考生需要了解意向的有关知识,意象是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
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
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
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对一些常见意象,需要多做一些积累与识记的功夫,阅读诗歌时才能
体会诗歌的魅力。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凤”的含义,与本诗中相同的一项”。首先
诗中的“凤鸟”是指凤凰,因帝舜时和周文王时都曾出现,所以后人以凤鸟出现预示着时代
的兴盛、事业的成功。所给的四级诗句中,A 项、B 项和 C 项中的“凤凰”只是指的具体的
事物,没有比兴之意;D 项,“岂无当世志,凤鸟不可逢”是说怎么没有远大的志向呢,只
是兴盛的时代不会遇到了,这里使用的“凤鸟”的比兴之意。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
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
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
出答案即可。题目要求请结合全诗,谈谈对叶梦得《石林诗话》中指出的陶渊明的诗“言饮
酒,未必意真在酒”特点的理解。首先理解叶梦得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意思是说陶渊明的
诗写饮酒,未必是真的沉醉于酒中,而是借酒别有寄托。再结合具体诗歌看看如何体现这句
话即可,实际上是变式考查考生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比如诗中 “若复不快饮,空
负头上巾”,表面上说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对不起用来漉酒的头巾,实际上是对“如
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的慨叹,也就是感叹整个社会的人都丧
失真淳,忙于追名逐利,无人再读六经,像孔子一样探寻救世之道。结尾“但恨多谬误,君
当恕醉人”,表面上说我亦自恨谬误甚多,不过,世人亦当恕我醉人;实则是感愤现实,里
透露出当时政治社会之黑暗,这是对世道失望的愤懑无奈之语,暗含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忧
虑。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的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
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
“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
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
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
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
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