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龙江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二下学期语文 4 月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黑龙江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 4 月月考试卷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盛唐气象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
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盛唐气象因此是盛唐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这气象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
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我们以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
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我们只能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
是描述黑暗的。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
具体描述黑暗面。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敌对,这原是矛盾的两面;可是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
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李白是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他在诗歌上主要的成就,是他“斗酒诗百篇”的那些豪迈的乐府篇章,追求理想是它的主要方面。整个盛
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这正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也就是盛唐气象所具
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它是人民所喜爱的,它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
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
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起《国风》来说要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
唐诗反而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那么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
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
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
2
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
深入的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
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相;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
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
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
蓬勃的,正因其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
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
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基于对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与时代的发展中人民力
量的解放而相伴成长起来的。它带来的如太阳一般的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
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一个诗歌时代总的成就,无数优秀的诗人们都为这一气象凭添了春色。它也是中国古典诗
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形象的飞动,想象的丰富,情绪的饱满,使得思想性与
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不是只有揭露黑暗 作品才有思想性,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而有思想性的作品不
应出现揭露黑暗的文字。
B. 盛唐时代,人民的力量高涨。人民喜欢歌颂正面力量的作品,比如李白的作品;不喜欢揭露黑暗力量、
保守势力的作品。
C. 李白《将进酒》中有关“万古愁”的咏叹虽然感情沉重,但其气象仍然比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
更为充沛饱满。
D. 盛唐气象具有鲜明、开朗、深入浅出的特点,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
使得盛唐气象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 文章将文学作品追求理想和描述黑暗并举,分析两者的关系,具有辩证意味。
B. 文章将李白《将进酒》和李煜《虞美人》中“愁”的形象进行了对比,突出两者的差异。
C. 文章以王昌龄的诗歌为例,论证了饱满蓬勃、以小见大才是盛唐气象的特点。
D. 文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了盛唐气象的突出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倾向,但其艺术风格与
盛唐诗风并不相同。
B. 诗风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盛唐时代,性情相对于战国时期更为平易开朗,是因为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
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
C. 李煜的《虞美人》中描写愁的文字是名句,与李白的《将进酒》有相似的地方,但《虞美人》中的相关
文字没有盛唐气象,境界较低。
D. 盛唐时代具有饱满的生活热情,对新鲜事物敏感,诗歌作品中,即使是千愁万绪也仍然开朗,这个时代
的美学造诣像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
【答案】1. D 2. C 3. C
黑龙江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 4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题。
现当代文学史不应无视旧体诗词
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传统诗词类电视节目一度在各类媒体上“刷屏”,其高人气
可见一斑。诗词类电视节目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生动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传统诗
词背后所连接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从人们对诗词类电视节目发自内心的热情来
看,旧体诗词的阅读、创作及评论仍然是当代精神文化生活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然而,翻开各类现当代文
学史论著,却基本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一热一冷,引人深思。
4
传统诗词之“冷”,源自近现代以来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中国从来以“诗国”著称,绵延数千年的
诗歌传统定义并深刻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姑且不论《诗经》《楚辞》的滥觞、唐诗宋词
的辉煌,即使是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逻辑下通常被认为以小说、戏曲为代表文体的明清
两代,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然而,这一诗歌传统在近现代出
现巨大的断裂。造成断裂的表面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大潮以及白话文的提倡和推广,小说这一文
体取代了诗歌成为中国文学新的“正宗”。其潜在原因是“进化论”逻辑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传统诗
词因自身“不可避免”的落后与缺陷,“不可避免”地被“科学”“先进”的新诗所淘汰、取代。近几十年,
在市场大潮挟裹而来的浮躁气息冲击下,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就愈来愈严重了。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学的兴起,大部分文体逐渐完成了由“文言”向“白话”的转换。正是在
这一进程中,古典诗词不仅失去了文学主流地位,而且逐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
其实在 20 世纪的文艺舞台上,旧体诗词的身影一直未曾消失:从 1909 年成立的南社,到上世纪 40
年代延安时期的“怀安诗社”,再到 1976 年的“天安门诗抄”,乃至如今个性鲜明、自成一家的网络诗词
创作,旧体诗词都展现着绵长坚韧的生命力。这些旧体诗词的创作者来自于广泛的社会阶层,郭沫若、鲁
迅、郁达夫、毛泽东、程千帆、王季思、齐白石、黄宾虹……他们将旧体诗词与自身所长结合起来,开拓
了旧体诗词的意境和表现领域。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旧体诗词”作品并非与现代绝缘。比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子牛”、毛泽东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些“旧体诗词”的用字、意象、意境,无不透露出中
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它们是中国的,更是现代的,理应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之一,
甚至可以说,它们更直观地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再创造。反对“旧体诗词入史”者多从旧体诗
词缺少“现代性”这点来立论,可问题在于:倘若用以立论的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暧昧含
混、充满歧义的概念,且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近百年复杂的文学生态“水土不服”的话,那么这些反
对的声音是否依然有效呢?此外,倘若我们的文学史写作无视旧体诗词创作大量且客观存在着的这一现实
的话,我们何谈尊重历史、何谈学术研究的客观中正呢?
虽然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如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
学史》,但是,正如学科规范的确立一样,学科规范的修改以及学界共识的调整还需要漫长的过程。我们
目前距离“旧体诗词”真正“入史”似乎依然遥远。
(摘编自《人民日报》,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
5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里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
B.诗词类电视节目的大受青睐,可以生动地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
C.文学发展到了明清两代,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
D.诗歌传统断裂,它的根本原因是“进化论”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被取代无可避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从社会热点现象入手,层层推进,条理清晰。
B.文章末段在上一段的论证基础上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表达出了担忧。
C.作者列举鲁迅、郁达夫、毛泽东、黄宾虹等人的例子,可证明 20 世纪旧体诗词并未消失。
D.文章在行文过程中兼顾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摆事实举例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千年来延续的诗歌传统定义并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
根脉之一。
B.如果没有五四以后,“文言”向“白话”的转换,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失去文学主流的地位,而被排斥
在文学外。
C.旧体诗词可以通过意象、意境等来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因此应该被视为现当代文学不可
或缺的形态。
D.反对“旧体诗词入史”的观点无论从“现代性”有无的立论基础看,还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看,都很
难站得住脚。
【答案】
【答案】1.B 2.B 3.B
解析:
6
1.A 项以偏概全,“现在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里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错,原文第一段
是“却基本见不到”;
B 项正确;
C 扩大范围,“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错,原文是“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
“人们”和“读书人”不是一个概念。
D 偷换概念,“它的根本原因”错,原文是“潜在的原因”。
2.B 项,“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错,原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现当代文
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真正入史”和“入史”不是一个概念。
3.B 项,曲解文意,“被排斥在文学外”错,原文第三自然段“逐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文学”
和“现代文学概念不同”
黑龙江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 4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逐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骆射”,却遇到巨大
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另
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
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
以“衣”为首。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
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日趋式微。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
身特色的中式礼服。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在现
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更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
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是重视。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程度似乎还不
够。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
7
的审美观,因而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
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中式礼服文化研究热”正在国内悄然兴起。在
北京召开的“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就是热潮中的一股涓流。这次由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委员
会等联合主办的会议,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国服”
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确,如果我们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能穿“国服”,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
满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这就要求“国服”具有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便于普及。它不仅仅是在设计上加入
中国元素那么简单,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
服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魏晋风流,士人爱穿敞襟宽袍,以显自由不羁;大唐盛世,开放自信,服饰
因之雅容华贵;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
(选自《人民日报》:《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中华服饰文化,历经几千年传承发展,可谓博大精深,唐装、旗袍等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是世界眼中
靓丽的风景。
B.服饰文化在当代中国正日趋衰弱,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时,首先想到的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
色的中式礼服。
C.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展物对于国家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国家的文化名片也是文
化认同感的载体。
D.“国服文化研讨与服装探索展示大会” 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服饰文化为宗旨,探讨了“国服”的意义,确定
了“国服”的款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思路谋篇布局,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B.文章首段引用史实,引出“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这一中心论点。
C.文章既肯定民族服饰于个人、国家的意义,更指出它的政治功能,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D.文章尾段再次强调民族服饰的重要性,强化主题,从而加深了读者印象,增强了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比起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我们对“国服”的重视
程度好像还不够。
B.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外交官用穿西服取代穿中山装,但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这种穿着可能会被视
为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8
C.“国服”的设计既要有中国元素,更应体现中华民族对于衣着的文化理念,这样的“国服”对普通民众才具
有亲和力,便于普及。
D.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外交场合穿具有中国范儿的“国服”,才能有利于在世界上树立充满
文化自信的中国形象。
【答案】
1.B.“服饰文化在当代中国正日趋衰弱”不合文意,原文第三段为“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
化却似日趋式微”。C.“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对于国家而言……也是文化认明感的载体”张冠李
戴,根据原文第三段“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
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可知,“文化认同感的载体”是民族服饰对个人而言的,而非对国家而
言的。D.“确定了‘国服’的款式”错,根据原文第五段“探讨最多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要有‘国服’,
‘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可知,只是探讨了“国服”应该是什么样子。
2.B.“引出‘服饰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这一中心论点”错误,本文的中心论点
应为“在国家崛起之今日,如何穿出中国范儿,看来真不是一件小事”。
3.D.“只有……才能……”表述太绝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 4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
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
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
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②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
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
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
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
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③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
9
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
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④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
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
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围住的乡
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
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⑤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
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
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
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⑥“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一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
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
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
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
靠性。
⑦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
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
这笼罩万有的真理。
⑧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
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
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 分)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
的自由。
10
B.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
的基本依据。
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礼俗社会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
纸契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 分)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
际交往原则有别。
B.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
体会到这种特性。
C.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
俗即是从心”。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过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弊端,“土气”一词因而
有了贬义。
3.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4 分)
A .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
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村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形成了各自保持着
孤立的社会圈子。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没有陌生人
的“熟人”社会。
D.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十分熟悉,于是终老乡土便
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答案】
11
1.B 2.C 3.C
【解析】
1.A.“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膜”错误。由原文内容可知,“隔膜”是乡土社会的特征。
如果是同一村落,是没有隔膜的,但如果不是同一村落,则是隔膜的。
C.“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错。原文表述为“从熟悉里得
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
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
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所以,原文说的“礼俗”并非是一种抽象的、普遍的原则。
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误,原文出现在第六段末尾“乡土社会的信
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2.C.“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有误,由原文“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
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
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可知,原文是说因为“熟
悉”。
3.C.“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错误,依据文意,乡土
社会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所以乡土社会中的个体
生活在一起并没有具体目的。
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校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筑梦班) 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之下、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之中开启了近代
化的进程。中国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开始反省自身,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更新文化传统。
在这个过程中,深厚绵长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在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互相支
撑,互相影响,均衍生出新的内容,可以称为“近代互构”。
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高呼“自强”“求富”,主张学
习先进技术来富国强兵,都是在复活经邦济世的士人精神以求民族自救;甲午战争之后,士
人们在“保国、保种、保教”的理念中,提出制度革新的要求,清政府被迫在军事、教育、
12
工业政策等方面做出调整。随着新的知识分子、了解西方的官吏、新兴工业资本家群体的扩
大,人们有了大量关于富强、进化、民主、自由等话题的思考,与传统基于道德而言的忧患
意识相较,增加了对于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向往,具有更加鲜明的近代特征。
忧患意识的近代转变,对家国情怀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人们的民族情感的自发
作用,产生了一系列反侵略的自卫本能,如三元里抗英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等;进而,知识
精英们把对外御辱与对内改革结合在一起,发展为对民族前途的理性思考,如“公车上书”、
新文化运动等等。另一方面,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保守性观念也在“数千年未有之大
变局”的刺激和民族情感的自发作用下,愈发顽固,逐渐沦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变与不变”
之争始终存在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导致社会变革困难重重,往往不够彻底。尽管如此,
忧患意识整体上推动了家国情怀的近代转型,这集中表现为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思考。面
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传统家国情怀从“天人合一”直觉式的初级共同意识,逐渐转变为以平
等、自由、民主、法治等基本价值为基础的理性共同体意识,在传统的情感认同中加入了对
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真诚向往。
忧患意识促使中国的现代国家观念兴起。在内忧外患之中,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国家
理论成为人们从理论探讨与救亡实践来更新传统的家国情怀的资源,并使之成为近代以来中
国文化发展的主线。民族危机→民族救亡→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家国情怀演变的逻辑线索,
而忧患意识则始终贯穿其中。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就是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
中的一次自救。这也是中国近代国家的开端,中国人以此为争取独立的主体,进而在国际秩
序中确立自己的合法性。
通过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的近代互构,两者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稳定时期,忧
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共同发挥着稳定社会秩序、支持国家社会建设的作用。在民族危难之际,
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激发起个体以身报国的态度和担当,释放出巨大的凝聚力,鼓舞全体民
众共赴国难。在利益格局多元化,社会阶层多级化,全球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社会公平、资
本的负面效应等问题对家国情怀、国家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需要以更加深沉的忧患意
识、清晰的责任意识与远见来凝聚共识,为国家进步、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摘编自《光明日报》张倩《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是互相支撑、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面。
13
B. 近代以来,人们的忧患意识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增加了对于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向往。
C. 忧患意识对家国情怀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有对民族前途的理性思考,也表现为保守性观念愈发顽固。
D. 忧患意识始终贯穿于民族危机→民族救亡→民族复兴这条家国情怀发展的主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突出近代忧患意识与传统基于道德而言的忧患意识的差异。
B. 文章就忧患意识的近代转变对家国情怀产生的复杂影响从两个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相互转变的问题进行
论证。
C. 文章通过典型的事例,论证了忧患意识的有关问题,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D. 文章围绕“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这一论点,从忧患意识的近代特征、近代转变以及忧患意识促使中
国的现代国家观念兴起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结构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忧患意识的转变推动了家国情怀的近代转型,从“天人合一”文化理念转变为平等、自由、民主、法
治等基本价值取向。
B. 中华民族面对内忧外患,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说明忧患意识促使中国的现代国家观念兴起。
C. 无论在社会稳定时期,还是在民族危难之际,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共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D. 面对社会公平、资本的负面效应等问题对家国情怀、国家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的今天,仍然需要有
深沉的忧患意识。
【答案】
【答案】1. B 2. B 3. A
【1 题详解】
A 项,“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是互相支撑、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
两个方面”说法错误。相关的内容在第一段,根据文本,“‘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是在近代中国的
文化转型中”,而不是“在近代化的进程中”。
C 项,“忧患意识对家国情怀产生了复杂的影响”说法错误。相关的内容在第三段,原文是“忧患意识的
14
近代转变,对家国情怀产生了复杂的影响”,重点是“近代转变”,而不是“忧患意识”。
D 项,“忧患意识始终贯穿……这条家国情怀发展的主线”说法错误。相关内容在第四段,“家国情怀发
展的主线”不正确,原文是说“近代以来家国情怀演变的逻辑线索”。
故选 B。
【2 题详解】
B 项,“并就二者相互转变的问题进行论证” 说法错误。相关内容在第三段,根据原文,没有论证“二者
相互转变”的问题。
故选 B。
【3 题详解】
A 项,“从‘天人合一’文化理念转变为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基本价值取向”说法错误。相关内容
在第三段,原文是“从‘天人合一’直觉式的初级共同意识,逐渐转变为……基本价值为基础的理性共同
体意识”。是“直觉式的初级共同意识”,不是“文化理念”;是“以……基本价值为基础的理性共同体
意识”,不是“基本价值取向”。
故选 A。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 2020-2021 学年高二 4 月学业阶段性评价检测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6 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
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
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这一明确要求,既揭示了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服务
大局的内在逻辑,又提供了抓改革、促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对于我们做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
意义。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身处变动不居
的时代环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无论是谋划改革还是推动发展,都离不开对“势”的认知与把
握。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就是要敏锐把握“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或
蓄势待发,或谋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任何新事物的发端、兴起、壮大,都需要一个过
程,唯有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势如破竹、不可阻挡。回望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从小岗村的红手
15
印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到自贸区上海启航后推而广之,渐进式的改革,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探索
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当信息化的快车加速到 5G 时代,当大数据的积累推动
智能化的浪潮,以合乎规律的取势、占得先机的顺势,让新事物健康成长,让新动能加速壮大,才能以更
多“小趋势”汇聚成磅礴的时代大潮、发展大势。
势能积累到一定的临界点,就会喷薄而出、不可逆转。弹簧压得差不多的时候,也正是势能最强、弹
力最大的时候,积厚成势、蓄势待发,正需要把握时机、一鼓作气,果断决策、坚决推进,乘着“千里快
哉风”,中国改革的巨轮一路劈波斩浪。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改革让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
明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赶上时代到引领
时代,今天我们有了更丰富的经验积累、更雄厚的物质条件、更成熟的制度基础,正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
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让中国巨轮驶入更开阔的水域。
“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胸怀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势而为、谋势而动,风雨无阻向前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
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持续深入推进中央与地
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多项改革措施接连出台、推进,展现中国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更彰显
改革者的眼界和胸襟。事实证明,察大局、谋大势,就能站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
开放,把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善战者,求之于势。”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决战脱贫攻坚时不我待,决
胜全面小康重任在肩,改革依然在路上,亟待我们重视“势”、善用“势”,厚积而薄发,乘势而有为。在
实践中奋力积势蓄势谋势,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我们必将创造更多改革增量、释放更多改革能量,书写
更加激动人心的发展传奇。
(摘编自任平《善于积势蓄势谋势),(人民日报》2020 年 07 月 09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作为客观存在的“势”,表现为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和趋势,谋划改革和推动发展都需要加强对“势”
的认知和把握。
B.既然“势”是标示事物发展的客观存在,那么“积厚成势”“蓄势待发”“谋势而动”中的“势”就不会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6
C.今天中国拥有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推进改革,因为有更丰富的经验、雄厚的物质条件
和成熟的制度。
D.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日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只要我们重视“势”、善用“势”,就能完成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的重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第一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势”对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重要性。
B.第三、四、五段分别从“积势”“蓄势”“谋势”三个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证。
C.第四段以中国改革为例,论证势能最强时需要把握时机、果断决策、坚决推进。
D.第五段从反面论证了“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矣”的重要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不论是小岗村的红手印、上海自贸区,还是 5G 时代、大数据智能化,都是察势、驭势的体现。
B.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源于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的明显增强。
C.多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推进,进一步证实察大局、谋大势才能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主动权。
D.通过积势蓄势谋势,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我们有了更多改革增量,取得了发展的最终胜利。
【答案】
1.A。B 项,“‘势’就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表述不当,“势”是客观存在的,但纵观全文,人们可以“积
势”“蓄势”“谋势”,这就证明“势”会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发生改变;C 项,“今天中国拥有更大的政
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推进改革”与“有更丰富的经验、雄厚的物质条件和成熟的制度”不构成因
果关系;D 项,“只要我们重视‘势’、善用‘势’,就能完成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重任”表述错误,
“只要……就”表述太过绝对。
2.D。“从反面论证”分析错误。第五段是以面对新冠疫情和改革发展中国的表现为例,正面论述“审天下
之势”与“应天下之务”的关系。
3.C。A 项,“都是察势、驭势的体现”分析错误,这些都是“积势”“顺势”的体现;B 项,“源于全社会
17
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的明显增强”表述有误,根据原文“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改革让全社会发展
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可知,“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
活力的明显增强”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都是新时代改革成果的表现;D 项,
“我们有了更多改革增量,取得了发展的最终胜利”表述有误,原文为“我们必将创造更多改革增量、释
放更多改革能量,书写更加激动人心的发展传奇”,未然变已然。
黑龙江省 2020-2021 学年高二下学期 4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些学者认为西方文论是"先进"的、"科学"的,而中国古代文论则是"落后"的、"非科学"的,于是拥
抱西方文论,对中国古代文论则弃之如敝履,并且说西方文论的价值根据是"人"与"自然",考察的是规律;
而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根据仅仅是政治"教化",不考察规律。真是这样吗?
在那些追求西方时髦的人眼中,中国古代文论与封建专制的政治"教化"理论密切相连。汉代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开始作为官方的正统理论。儒家的文学思想的确提倡政治"教化",特
别是《诗经》,体现了诗歌的"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成孝敬、移风俗"的功能,这就是说,中国古代
关于文学的"教化"说,明显是官方的文学理论,其价值的根据是王者的统治。白居易《采诗官》中说∶"
郊庙登高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白诗说的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有,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华文学和文
论的主流并不建立在这种为统治者"教化"的价值上面。
在百家争鸣的条件下,孔子的学说最初也并非官方学说,孔子讲"道",他的"人道"是儒家学说的价值
根据。作为儒家文论的起点,其价值追求全在一个"人"字上面,即对人自身成长的关切、对人的道德修养
的完美追求与对人的尊重与信赖。道家老子的"无之以为用"、庄子的"心斋虚静""以天合天"等思想,后来
被转化为文论思想,更成为历代作家创作的内在依据。儒家文论的价值在"人的精神",道家文论的价值在
"自然精神",非官方的儒道结合所构建的文学价值,终于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赢得了胜利。
在中华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中,儒道文论相互补充,相互为用,形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文论的人与自然
合一、物我合一的价值根据。《文心雕龙》提出了"自然之道",在刘勰看来,自然是有文采的,人也是自
然,不过是比一般的自然更高贵的自然,因为人有心,有心则有言,有言则自然有文。就是说,有心智的
人类和其他自然一样也是有文采的,或者说更具有文采。日月、云霞、人物,都是自然,它们本身有"文",
人以心感悟周围万物,也就有了"人文",这既是文学艺术的开始,也是文学艺术的价值源头的根据。在刘
勰之后,尽管有韩愈的"文以明道"说、宋代理学家的"文以载道"说做为官方文艺价值根据流行于世,但反
对一味歌功颂德的理论似乎更多,像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中指出,人是"天",自然也是"天",人的
天与物的天相接相合,赋予文学以意义,文学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融合。
中国历代的文学家之所以能创造出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与中国古代文人们所体认的,具有非官方
18
性的、自然与人相契合的价值根据的文学之道有关。如果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所体认的文学价值只是官方的
王者的"教化"那么就只能歌霸道,颂奴性,是断断不能产生那么多让人们永远享用的无与伦比的文学作品
的。
(摘编自童庆炳《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根据》)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古代文论缺少对规律的考察,只为了王者的教化,这使一些学者理解产生偏差。
B.文学创作中体现政治教化功能的作品,最早出现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
C.中国文学蓬勃发展,成就斐然,离不开非官方的儒道文论结合所构建的文学价值。
D.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文论政治教化的功能逐渐被人性的自然的价值理念替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文论价值根据问题,然后分析,再得出结论,逻辑严密。
B.文章由质疑一些学者对于中西方文论的看法开篇,再引出自己的观点,先破后立。
C.文章对中国古代文论价值根据的论述未避开官方文论教化说,客观公正,分析全面。
D.文章以《文心雕龙》为例,证明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理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中"郊庙登高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的描述,印证了官方文学理论的价值根据。
B.中国古代官方文学理论的价值根据是王者的统治,因此歌功颂德更符合统治者利益。
C.只要体认具有自然与人相契合的价值根据的文学之道,就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D.文章对中国古代文论价值根据的论述,启示文学家应该关注"人"与"自然"的契合。
【答案】
1.C ( A 项“中国古代文论缺少对规律的考察,只为了王者的教化”错误;B 项“最早出现在汉代‘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错误;D 项“被人性的自然的价值理念替代”错误)
2.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中生有)
3.C (“只要......就”表述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