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莫让文化课成为锻炼身体的羁绊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年来,中小学体育课被占用的现象数见不鲜;学校运动会上再难见强度稍
高的运动项目;中国青少年的力量、速度、耐力等多项指标下滑,身体素质令人担忧不已。
材料二:2019 年 12 月 27 日,云南省教育厅将中考体育的分值上调到 100 分。几乎
同一时间,天津市教委将中考体育成绩从 30 分提高到 40 分。
材料三: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而收效远。——毛
泽东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
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班级计划举办以“体育与健康”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触?
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命题方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人文底蕴:人文情怀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一提出问题,陈述当下现实生活中学校教育重文化轻体育的
现状,这是考生构思成文的出发点,也是考生写作要针对的问题。材料三、四分析问题,
通过名人名言阐释体育的重要性,暗示了命题者对于体育锻炼这一问题的价值判断。材料
二解决问题,指出教育部门针对忽视体育锻炼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深入探讨如何解决忽
视体育锻炼的问题。考生要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引出观点,仅仅泛泛地谈体育的重要性,必
然走向话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写作时须“结合以上材料”,不能脱离材料的含义立意;写作
身份是中学生,写作对象是本班同学,考生要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写演讲稿”是对文
章体式的限定;文章的主题是“体育与健康”,这一典型任务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材料含义,
要写出“重视体育锻炼”的原因,且原因中要紧扣“健康”二字,点出体育与健康的联系。
3.价值判断的限制。“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而收效
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这两句是材料
的重点,也明确了题目的价值取向。重视体育锻炼绝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对心理健康大
有益处。考生既要谈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方面的益处,也要强调体育锻炼对学生意志品格
培养的好处,更深层次则要谈健康的身体对国家、民族的作用等。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关于“体育与健康”这个主题,考生可以侧重材料任一角度立
意或综合立意,也可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与思考酌情调整各角度内容的详略。但须注意的
是,拟制分论点时,要紧密结合材料,不能脱离材料讨论的范围。
2.联想和想象是开放的。考生可在所给材料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思考,或充实论据,或
深度挖掘,既可以写个人、家庭的原因,也可以写学校、社会、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原因;
或正面谈体育的重要作用,或反面谈不重视体育的后果,或正反对比论证。也可就材料二
所谈的解决措施,来谈怎样增强人们重视体育锻炼的意识。
3.文体是自由的。考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写成议论文,以理服人;也可以根据自
己的思考写成说理性散文,抒写感悟和思考,以理服人并以情感人。要注意演讲稿的特点,
不要过多使用书面语,要能在听众易于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听众的情绪,从而感染听众。
解题
本题目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引导考
生关注现实,思考成长问题。题目指出我国目前体育和文化课教育的冲突,意在启发考生
针对现状谈重视体育锻炼的原因和方向。文章内容涉及这两点即可。如果想要写得有深度,
便不能就事论事,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重智轻体”这一高度来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
可以从青年学生的身体健康角度,拓展到国家的长远发展,讲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观,即
“有健康的体质,健康的国民,才有健康的中国”。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加强体育锻炼,从我做起。
2.野蛮我体魄,文明吾精神。
3.我锻炼,我健康。
4.莫让文化课成为锻炼身体的羁绊。
5.让体育的阳光照亮校园。
6.青春在跃动,生命在欢腾。
……
偏题立意:
1.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华而不实,未能切中主题)
2.让健康谱写生命的乐章。(丢掉关键词“体育”)
3.学校如何搞好体育教学。(偷换概念,将“体育”偷换为“体育教学”)
……
范文一
以强健之体魄 筑健康之中国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强健之体魄,筑健康之中国”。(开门见山,提出观
点)
教育部门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段,少年们也不应忘
记强身健体。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常常被占用,强度稍高的体育锻炼项目也在
校园销声匿迹。这些现象都显示了体育锻炼不受重视的事实。(根据材料提出问题)
体育是铸就青少年强健体魄的重要一环。(分论点一)
体育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也是对精神品质的陶冶。毛泽东指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
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而收效远。”可见,体育锻炼与精进学问并不矛盾,
体育锻炼所涵养的不仅仅是强健体魄,更是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健康心理品质。马拉松
的坚持,篮球的团队协作,台球的耐心等等,都能帮助我们在手足伸展、头脑运转时加强
对心灵的塑造。所以同学们,我们首先要在认识上重视体育课。(引用材料,分析问题)
然而,同学们,当下青少年体育开展情况并不乐观,篮球场上没有了扣篮的矫健身姿,
绿茵场上没有了射门进球的欢呼,运动会上再也见不到长跑健儿浸满汗水的笑容……在青少
年体质连续多年下降的趋势之下,这样的境况只会让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形势日益严峻。也
许你会说,学业繁重,何必浪费在教室看书的宝贵时间去运动呢?此言谬矣。只有运动的
事物方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只有常锻炼的学子才能维持长久的学习干劲与精力。在清华
大学推崇的“7+1>8”战略中,七小时的学习加一小时的运动远大于八小时学习所得,这
也正是运动使学习提效的道理。由此观之,强身健体,方能点亮生命之学问。(结合现实,
分析问题)
青少年体育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牵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分论点二,上升到国家、
民族的高度,使文章立意高远、格局阔大)
旧有言:“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同学们,我们只有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
中来,才能成为体学兼优的栋梁之才。体强劲而武风振,武风振而国力强。作为国家的新
血液,民族的曙光,我们打造健康之躯必应由锻炼实现。
少年强则国强,这“强”首先是指身体强壮。作为学生,我们应当自觉运动,乐于锻
炼,不让电子产品抢占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让学业压力成为不愿运动的借口。家长、老师
与学校,要支持我们参加体育锻炼,让我们在动静兼备、劳逸结合的调和之中更加高效地
学习,也希望社会各界关注青少年体育教育的现状,持续推进,为青少年强身健体提供更
积极的支持和更良好的环境。(解决措施,分层叙述)
体魄壮后德行进,收效远时学问修。强身健体必常记,点亮生命行不休。愿我们都能
爱上体育锻炼,以强健之体魄,筑健康之中国!(结尾点题,紧扣中心)
谢谢大家!
范文二
强健青春之体,澎湃少年之心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强健青春之体,澎湃少年之心”。
同学们,纵观古今,不论是在文明古老的国度,还是在与世隔绝的土著部落,不管是
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是经过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凡有人类劳动的地方,就会产生体育运
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
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但实际情况却是,考
试、上课拖堂或讲座常常占用体育课的时间,体育课十分被动,家长与校方也总因过度担
心而不让学生们接触强度稍高的运动项目。
青春之体强健,成长之路顺畅。
毛主席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与成长也需要一副强壮的体格。运动不仅能提
高机体免疫力,更能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比如晨跑就能让人精神充沛、思维敏捷。体育
炼就的不仅是孩子强壮的体魄,更是他们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和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中国
早已是竞技体育强国,我们的体育课却经常被占用,难道竞技体育只与运动员有关吗?当
然不是。竞技体育展示的不只是竞技实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一种不想输、不怕输的竞技
体育精神,还有失败后对胜利者送上真挚祝福的大气。这些不都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大有
好处吗?
毛泽东说:“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而收效远。”
这话说得真好。那么,该如何帮助青年学子用体育运动来练强自己呢?一是请家长不
要溺爱我们,而要有意识地让我们吃点苦、受点罪,不要只陪着我们写作业,也要陪着我
们锻炼身体。二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合理制定运动管理规定,保证学生运动量达标,监管占
用体育课和将强度稍高的运动项目移出校运会的学校。三是学校每天安排时间让我们进行
体育锻炼,以使我们养成习惯。四是循序渐进,递增运动强度,以帮助我们不断达到新的
高度。五是希望教育主管部门上调中考体育成绩的分值,考试就是指挥棒,这样从学生到
老师、从家长到学校就都会重视起来。
希望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朋友们,都能领略到流下汗水的单纯快乐,拥有强壮而健
康的体魄。希望我们新一代能共同打造全民体育强国!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本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分论点紧扣材料且有层次,阐述的内容从强身健体到强国,
格局阔大。本文在谈到解决措施时,也采用分条叙述的结构,层次分明,思考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