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规避失分雷区(附:失误示例及规避策略)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如何规避失分雷区(附:失误示例及规避策略)

ID:680561

大小:23.27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4-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如何规避失分雷区(附:失误示例及规避策略) 2020 年高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考生的作文备考也到了关键时刻。如何让自己的高 考作文走出失分雷区,获得高分呢?阅卷老师结合自己的高考阅卷经验及考生平时的写作 情况,列举出以下失分误区及规避策略供考生借鉴。 雷区一:审题不准,偏离题旨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重中之重,考生如果审题不准,就会导致作文“全盘皆输”。根据高 考作文评分规则,第一类作文,是选准角度的作文,符合题意,有希望得到 48 分以上;第 二类作文,是审题稍有偏差的作文,属于基本符合题意,评分在 42 到 47 分之间;第三类作 文,是审题完全错误的作文,属于偏离题意,评分在 40 分以下。 审题不准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内涵把握不准确 每个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考生如果把握不准确就会偏题、离题。如“诚信”二字, 其内涵是“诚实、守信用”,包含了两层意思。考生在写作时,应该结合两方面的意思来写, 如果只侧重谈“诚”或“信”,都属于理解不准确。 2.题目理解太死板 有些文题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就会出现审题上的偏差,甚至南辕北辙。比如“必 须跨过这道坎”,考生对于“这道坎”就应该从“虚”的角度来理解,它指的是生活中的困 难或挫折、不幸或痛苦等。有些考生把“这道坎”理解成“低洼的地方”或“坑、沟”之 类,显然是没有理解命题老师的意图。 3.材料领悟不透彻 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研读不到位,领悟不透彻,就会造成题意偏离。 【示例】 (2019 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 “读者”? 【失误立意】 1.作家写作要从读者出发,多倾听读者的意见; 2.作家写作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失误原因】 许多考生在写作时忽略了题目中最后一句话——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 活就成了一部“作品”,以致全篇作文都在谈论作家与作品,却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是不切题的。 【正确立意】 1.做好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2.“我”的生活与别人有关,“我”创造的作品需接受读者的评判; 3.为自己“写作”,也为别人“写作”。 【规避策略】 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 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作文体裁。高考作文必须“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所谓“规定性”,就是规定限制必须写什么、怎么写。所以, 考生写作的第一关,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弄清题目要求(包 括作文的体式、主旨、材料、字数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做到不跑题且 立意准确集中。考生在写作材料作文时,审题立意要从抓关键性词句入手来理解材料,才 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中心。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作文”。这里 包括了议论文、记叙文等多种文体。“符合文体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文题目中对文 体的明确要求,比如作文题目中明确要求考生写成议论文、记叙文、演讲稿、书信等。二 是考生所写的作文要符合自己所选定的文体要求,比如考生确定写议论文,就要按照议论 文的文体要求来写;考生确定写记叙文或散文,就要按照记叙文或散文的文体要求来写。 2019 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 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很多同学写成了一般的议论文,演讲稿格式不全,没有称呼与 问候语,自说自话,一味地论证观点,生硬地讲道理,把听众撂在一边。这是典型的文体 不清的表现。 一、考场议论文在文体上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⒈作文写成“四不像” 具体表现为:议论文叙例文字较长,缺少议例;有的议论文中的叙述性文字,或记叙文 中的抒情议论性文字竟超过作文内容的一半,以至于作文的文体不清。 ⒉不能正确地使用各种推理形式 作文缺少对论点的必要支撑,轻率概括,以偏概全,机械类比,在论证中滥用权威, 或因人废言,感情用事等。 二、考场记叙文、散文在文体上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⒈表达混乱,要素模糊 具体表现为:记叙文或散文中的议论性文字较多,缺少必要的记叙要素。叙事写人方 向不清,或则单纯为叙事而叙事,或则单纯为写人而写人。叙述方式混乱,时而顺叙,时 而倒叙,时而插叙、补叙,“面面俱到”,让读者如坠云雾里。 ⒉文体不明,结构松散 有的考生在写作中夹叙夹议,信笔由缰,导致作文形似而神差,头绪较乱,找不到主 旨之所在,文体不明,结构不清晰。类似杂感又不是杂感,同时叙述几件事情,中间还夹 杂著考生自己的感想议论。叙事性与议论性的内容并重,把几件事情凌乱地“堆”在一起, 议论部分又不能将它们有机串联在一起,未能收到应有的表达效果。 【失误示例】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不仅将劳动简单地理解为打扫卫生,而且对劳动毫不在意,甚 至持排斥的态度,说自己参加劳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这不禁令我想起东汉陈蕃的典故 来。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 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 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 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 有道理。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2019 年高考湖南考生《扫一屋与扫天下》 【失误原因】 从演讲词的角度来说,这一段内容基本是自说自话,把听众撂在一边,演讲的针对性 不强。从论述文的角度来讲,叙议没有很好地结合,过多的叙述掩盖了论述的特征,叙多 议少,且议论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升格示例】 遗憾的是,许多同学不仅将劳动简单地理解为打扫卫生,而且对它毫不在意,甚至持 排斥的态度,说自己参加劳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这不禁让我想起东汉陈蕃的典故来。 陈蕃从小就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其独居的院内 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答:“大丈夫处事当扫天下,安事 一室乎?”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没错,但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 开始的。 【升格点评】 升格作文将“现在许多人”置换成“许多同学”,同时增补细节描写,使所举事例富有 画面感,真实可信。浓缩记叙的语句,增强议论色彩,使得主题更加集中,论证更加有力。 【规避策略】 考生在考场作文中一定要注意: 1.文题要求写什么文体就应当写成什么文体; 2.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进行写作; 3.认定了一种文体,写作中就要体现这种文体的特征; 4.不要把多种文体的特征综合在一起。 雷区三:忽视情境,选材不当 在设定情境条件下进行写作是未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如 2019 年全国卷Ⅱ作文题 “青春接棒,强国有我”就是非常明显的情境写作。题目首先向考生展开了从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1919)到未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2049)的特定历史时空,从中精选出 五个标志性历史节点: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五四运动 100 周年、新中国成 立 100 周年。这一材料突出时代主题,启示考生领悟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树立中国青年与祖国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创造青春中国、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接着, 命题老师布置了写作任务。材料中设置了 5 种身份,意在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设身处 地体验历史,思考未来,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让青春在为祖国、 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考生应立足“青年当事人”的身份, 在几个特定情境中任选其一,以特定的身份完成写作。但许多考生在写作中却忽视了这五 个特定的情境——五四学生集会、开国大典庆祝游行、新生开学典礼、收看“纪念五四运 动 100 周年大会”电视节目,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国庆大典,或者把这几个节点混在一起, 或者单纯地去叙述历史,或者空洞地发表议论,都不能很好地切合情境。 【失误示例】 五四运动最大的意义,我想便是打破了我们“一直都如此”的旧世界,它也是对于愚 昧落后的怒吼,是为改变满目疮痍的奔走,体现的是青年的胆量和担当。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百年回首,自请长缨。 于是,“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程开甲,放弃优厚的国外待遇,学成归国,献身于我 国的核武器研究;二十六岁便登上开山岛一守就是三十多年的王继才,在浪花拍岸中坚守着 他的赤子情怀;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的徐本禹,用刚刚毕业青年学子的柔弱肩膀,扛 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责任和担当;喝洋墨水,走乡土路的秦玥飛, 身怀梦想,在荆棘和贫瘠中,俯首躬耕拓荒圆梦…… 至此,让吾辈狂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2019 年高考陕西考生《在五四运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 【失误原因】 这篇作文的具体情景是“在五四运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所以,考生写作时应该紧扣 这一特殊的情景。然而,上文中第一段五四运动的意义是后人的评价,这显然已经脱离了 应有的现实情境。第二段表明并非是现场演讲,而是回忆,脱离了情境。第三段所用素材 均为近年来的热点人物素材,与五四运动的情境不符。 【升格示例】 忆往昔,陈独秀先生创办《新青年》,高举“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大旗,吾辈当将 其薪火相传,令其永恒闪耀。 黑夜已停留太久,青年是撕裂黑夜的光,而吾等将是这第一束光,以微弱之躯驱走黑 暗。这必将唤醒更多青年敢为人先的意志,也必将唤醒四万万同胞团结一心,驱走黑夜。 我们必将迎来光明,吾辈之子孙将生活在一个独立而强大的国家。 至此,让吾辈狂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升格点评】 修改之后,中山先生和陈独秀的言论与事例符合时代,能够较好地论述观点。接着紧 扣“吾等”进行呼吁,提出希望,充满战斗激情,具有强烈的鼓动性,符合演讲稿特质。 【规避策略】 ⒈读懂预设情境 作文材料往往会预设一个情境,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读懂题目所设置的情境。比如, 考生要假设在 1919 年 5 月 4 日这一天的学生集会中,自己正是千万学生中的一员。所以, 考生要熟悉当时的历史背景,并在作文中有所体现。比如,考生在 2019 年 4 月 30 日这一 天收看了“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电视节目,那就要熟悉电视节目的内容。 ⒉明确写作任务 题目会在预设的情景中限定一个写作任务。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任务”, 是写一封信,还是写一篇演讲稿,或是写一篇观后感等。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写作要求, 明确了“任务”,才不会写出不符合要求的作文。 ⒊理解交际语境 理解了交际语境,既可以避免“无病呻吟”式的滥抒情,又可以避免“空发议论”式 的说假话,还可以防止宿构。这类作文往往预设了交际语境,其写作任务中包含多个写作 指令。如 2019 年全国卷Ⅱ的作文题目中包含了写作对象、使用场合的写作指令,所以,面 对这类设置了交际语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首先要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交际语境,然 后在写作时把自身放在题目所设置的交际语境中,“设身处地”地进行写作。 雷区四:文中无我,情感匮乏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绝大多数都没有“我”的影子,缺少个性色彩,缺少情感的提 炼与挖掘。多数作文在运用素材的过程中,或照搬照抄,原材料呈现;或零敲碎打,断章取 义;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和过滤,总给人千人一面的雷同感。这样的作文即使观点多么新颖, 结构多么精巧,语言多么精致,也难以进入高分的行列。一篇高考作文,如果在选材与行 文时只关注“他”,而忽略了“我”,一定不会得到高分。如 2019 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是针 对“倾听读者的呼声”和“坚持自己的想法”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要求“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时无论持何种态度,如“我”的生活与别人相关,“我”创造的“作品”必须接受“读 者”的评判;或做好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或“我”为自己“写作”,又为别人“写作”等, 都必须站在“我”的角度,表现出“我”的认知,这是作文制胜的关键。然而,有的考生 却忽视了这一点,导致所写作文与高分无缘。 【失误示例】 今天是端午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想起这位伟大的诗人。千年前,在众臣的诋 毁中他被流放,在江畔写下《离骚》。他曾极力劝阻君主不要赴宴,位极人臣的他怎么会不 懂察言观色?但为了理想抱负,即使冒着让君主不悦的危险也要一试。当他看着楚国被秦 国侵占、国破家亡,子民流离失所时,他纵身一跃,跳入汨罗江,做最后一“舞”。他的“舞 蹈”看似沉重,却是他内心最真实想法的流露,由此成就了他伟大的一生。 ——2019 年高考浙江考生《只为自己写作》 【失误原因】 在上文中,考生仅仅是在呈现屈原的投江过程,没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更没有 去挖掘“我”“作家”“作品”三者的关系,缺少在“我”的视角下的生动形象的描写、深 刻精辟的议论和真挚热切的抒情,读来味同嚼蜡。 【升格示例】 今天是端午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想起这位伟大的诗人。千年前,在众臣的 诋毁中他被流放,徘徊于汨罗江畔,写下千古绝唱《离骚》。他曾极力劝阻君主不要赴宴, 位极人臣的他怎么会不懂察言观色?但为了理想抱负,即使冒着让君主不悦的危险也要一 试。当他看着楚国被秦国侵占、国破家亡、子民流离失所时,他纵身跃入汨罗江,做最后 的一“舞”。他的“舞蹈”虽然看似沉重,却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用 自己生命与热血创造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这样真实而伟大的作品,无论经历多少 时代的变迁,仍会为读者所欣赏。 【升格点评】 升格作文增强了真情实感,不是“人云亦云”的简单表述,而是经过思考之后所表达 的真知灼见。考生基于内心的感受,强化在自我意识观照下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极具 感染力。 【规避策略】 ⒈提高审题能力,善于发现“我” 如果作文题目中有“你怎么看”“你有怎样的认识或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等提示 语,写作时务必从“我”的视角出发,叙写“我”的故事,阐发“我”的认识,体现“我” 的感受。 ⒉从“我”出发,凸显“我” 如果写议论文,要时时强调这是“我”的思考和观点,可以用“我以为”“以我来看” 等词语,强化读者的认同意识。如果写记叙文,要用第一人称写作,叙写“我”的经历、 体验或感受,故事可能有虚构成分,但叙述主体非“我”不可。 ⒊融“我”于文,真情写作 一是从“我”的视角说理,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言辞,谨防任意拔高,让人感到空洞 失真;二是从“我”的视角叙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年龄特点,注意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 的统一。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