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级高二第二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材料一:
社会认同的发生所依赖的都是特定的事实基础,这类事实基础有当下的,也有过往的,过往的
即社会记忆。那些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对社会认同能够产生更为根本和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
说,社会记忆构成了社会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事实基础。
共同的经历、相似的遭遇、特定的历史时期等,奠定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记忆的底色或基调。
但是,记忆首先是个体的,是基于个体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的。个体记忆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意
或无意地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通过记忆的选择和加工,区分出"我群"和"他群",促成"群体"意
义的形成即社会分类,进而实现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感的获得,一方面为个体认同增强了合法性,
同时也使群体得以巩固。
在微观层面,从社会记忆的个体性出发,我们看到了一条从个体记忆到社会认同的形成路径。
相对于宏大统一而又抽象的社会记忆而言,个体记忆的鲜活性、事件性、直观性往往更具冲击力,
对认同的形成有着更为直接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每年 12 月 13 日国家公祭日,新闻媒体再现的
宏观历史叙事以及 30 万死亡人数的数字,是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共有的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民族
和国家认同的事实基础。但是当我们看到描述这其中个人经历的文字,或通过口述历史直面主人公
的经历和遭遇时,那种冲击力往往更为强烈。相对于宏大的社会记忆,个体记忆是微小的,但正是
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记忆最终汇成了整个社会的记忆。需要强调的是,所谓个体记忆,不是生理
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脑部记忆,实质上是社会记忆的个体性表现。之所以选择用"个体"这个词,只是
为了区别国家或政治意义上权力所建构而生成的社会记忆。
对于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而言,建构社会认同往往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哈布瓦赫认为过去不是
被保留而是被重建,即记忆展现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过去的重现,而是一种满足于当前社会利益
的对过去的重建。当下的利益关系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记忆进行着选择和建构。建构社会
记忆不是最终目的,社会记忆只是一个中介、一个桥梁。无论是哪方面的"利益关系",都希望借助
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中人们思想的某种引导,形成社会认同。
值得警惕的是,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剥离了个人记忆中过多的个人痕迹,以一种抽象而非具体
2
的面貌呈现,给予了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控的空间。如日本右翼势力通过修改教科书,试图
为年轻一代建构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有关侵华战争的社会记忆。这些受权力摆布被建构出的社会记忆
往往有悖于历史事实,但是却可以引导和控制人们的主观判断,形成权力掌控者所期望的社会认同。
但社会记忆的建构并不一定都是来自权力等外部力量,有时也可能来自群体本身,不管是为满
足外部期望,还是内部需要。如知青回忆录等文字,"苦和困顿"是知青述说以往故事的主旋律,但
是后来形成了"青春无悔"这样一个知青主流的记忆模式。知青群体的优良品质、知青生活的意义感,
共同建构出了"青春无悔"这样一个知青群体的社会记忆。关于"青春无悔"的社会记忆建构,很难说
这是一个来自外部的经由权力操控的结果,更像是一种内源性的、自发性的建构。或者说,知青群
体出于肯定自我这一朴素的群体利益诉求,通过叙述、文字和聚会等形式构建出"青春无悔"的社会
记忆,从而实现社会认同。
(摘编自胡洁《基础、生成与建构∶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
材料二∶
回顾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发现,"中华民
族"事实上就是一个在无数革命先驱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主权的斗争中显现并逐渐清晰起来的集
体身份,是一种为积聚所有社会力量以谋取革命胜利而建构的中国人的"集体的自我身份",一种特
定历史条件下的构建过程与结果。从实际效果来看,抗击外侮和共克时艰,促进了中国不同群体之
间原发的亲近和认同,凝聚了空前的社会力量,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对这种亲
近和认同的记忆,最为集中、最为形象地体现在文艺作品及其所保存、发展和精炼化的语言文字当
中。不可否认,这种记忆与叙述延续和强化了"我们"之间的认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我们
"与"他们"之间的差异。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血战台儿庄》的悲壮、"北京奥运"开幕式和新中国
成立 70 周年天安门演出的雄美。
对于多民族现代中国来说,"中华民族"这一多族裔交融而成的集体身份,通过国家权力对价值
观、象征符号、记忆等诸多东西的创造、培育、更新和保存得以牢固建构;国家则从这一建构过程中
获得国民的认同,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摘编自间国疆《社会记忆、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与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相比,当下社会发生的特定事实基础对社会认同的形成并不能产生重
要的影响。
B.个体记忆基于个体的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它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的特点是由社会记忆
的底色或基调决定的。
3
C.对于"青春无悔"的主流记忆模式的确立,作者倾向于认为是知青群体为自身利益诉求主动去
建构的。
D.材料一中"'我群'和'他群'"的概念,与材料二中"'我们'与'他们'"的说法,两者含义是相同
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如果没有个体记忆促成社会分类,也就不会有社会认同感的获得,就更没有实现群体巩固的
可能性。
B.国家公祭日的事例启示人们,形成社会认同,不但要重视社会记忆的宣传,而且要重视个人
记忆的再现。
C.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是抽象的,虽然这并不必然产生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控,但仍应
该警惕。
D.阅读体现中华民族亲近和认同的记忆的文艺作品及其语言文字,利于增强"中华民族"集体身
份认同感。
3.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材料一第 4 自然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4 分)
A.学者王珂表示∶"一个利益群体的领导者选择、组织、重述'过去',以创造一个群体的共同
传统,来诠释该群体的本质及维系群体的凝聚。"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
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映。"
C.德国学者乌尔夫说过∶"机构、组织只有不断改变自身,才能实现他们的任务。它们倾向于根
据变化的条件调整自己的内容与形式。"
D.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人们通常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他们的记忆。也正是在社会中,他
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并对记忆加以定位"。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有关社会记忆和社会认同关系的观点,分析下列社会现象。(6 分)
①清明节全国三分钟默哀鸣笛时刻,一武汉网友驻足解放大道,面对“重启”的家园泪奔,视
频被大量转发。
②"非典时,大家保护我们 ‘90 后’17 年后,我们'90 后'要保护大家。" "90 后"的心声收获
大量点赞。
③央视频道推出"抗疫"纪实专区,展示疫情期间的生活现场与真实思考,引发广泛共鸣。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4
桑叶与蚕宝宝
朝颜
进入征村乡吴坪村的时候,一场急雨刚刚歇住了脚,厚厚的云层从天空中渐次消散。不远处的
青山之间,还萦绕着白色的雾气。山下的屋宇和田园,便都像置身于仙境中了。视野之内,树木、
蔬菜和青草绿得不染一丝杂质。一条平整宽阔的柏油路直插沃野,新耕的水田像镜子一样,映照出
云雾的万千姿态。一辆高大的农用拖拉机威风地驶过侧畔,车尾还粘着湿漉漉的新泥。
这里是江西省修水县的西南郊,一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然而如今,穿过一幢一灰瓦白墙的农
家宅院,我在这里已找不到贫穷的痕迹。
横平竖直的田间,铺展开一望无边的桑林。桑树不高,却枝叶葱茏,每一片叶子都肥美而多汁,
绿得精神。底部的枝条已被采摘得光溜溜的,顶部仍在不停地抽出鲜嫩的新芽。这样的长势和桑叶
产量,是我幼时所见枝叶稀落的野桑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桑叶的使命是喂养蚕宝宝。而后是茧,是
丝,是琳琅满目的丝制品,是村民们走出贫穷、奔向富裕的希望。
“三斤毛铁半斤钢,打把锄头去栽桑,一条田塍栽三转,三条田塍栽九行”歌谣在蚕乡流传开
来,像茂盛的桑树,遍布山坡田垄。地处赣西北山区的修水县,在清代时,就因产丝居全省之首而
获“绢出义宁州”之誉。蚕桑传统延续至今,更成为全县产业发展的重头戏。仅我脚下的吴坪村这
片土地,便建有二百零八亩蚕桑产业基地。
桑田一侧,矗立着四座标准化养蚕大棚。我们走进了其中一座。只见偌大的空间,整齐地排列
着方格蔟,底层撒着厚厚的消毒的石灰,上面再垫一层新鲜的桑叶。一些蚕宝宝在不倦地啃食,一
些已经爬上了属于自己的蚕屋。我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小小的木格中,见一条身子黄而透明的蚕,正
从口中牵拉出晶莹透亮的细丝。它不停地快速摇动着脑袋,仿佛这分分秒秒的光阴都不能耽误。
蚕的一生,如果撇开化蛹和成蛾期,须经历四次休眠蜕皮。在此期间,它们变得脆弱敏感,稍
不留神就患病死亡。尤其是第四次蜕皮,时间长,过程艰难,死亡风险大,直接关系着最后的产量。
千百年来,蚕农们秉承着祖上代代总结的传统经验,一季又一季地侍弄着蚕宝宝。他们依靠着简易
的蚕具和蚕室,劳心劳力,但是产出却常常与付出不成正比。
“现在不一样了。”一位扶贫干部告诉我,“我们不仅有养蚕大棚,还建有小蚕工厂。在两个
最关键的时期,统一消毒,统一管理,生产几乎零风险。”小蚕工厂,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我
不由地想象起来,宁静的夜晚,无数只黑黑的蚁蚕,在小蚕工厂里挤挤挨挨地蠕动,它们昂起脑袋
噬咬着桑叶,沙沙沙,沙沙沙——仿佛一曲悦耳动听的乐曲。
然后,它们休眠、蜕皮,变白、变胖,被蚕农们小心翼翼地捧回家,悉心地照顾着。再然后,
它们和我眼前所见的熟蚕一样,被送往大棚最后,择一个小方格为归宿,走完短暂而辛劳的一生。
5
我又不禁想象着另一幅画面;某一天清晨,管理员打开大棚,无数只洁白的蚕茧卧居其间,仿佛刚
刚下过一场盛大的新雪。
自从扶贫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成立了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优先成为社员和股东。从
流转土地到购苗栽桑、技术指导,再到蚕茧收购,全部由合作社牵头,统一进行。桑蚕鲜茧的价格,
也由保险公司统一承保。当所有的风险被解决后,蚕农们放下了曾经的后顾之忧。现在,他们只需
专心种桑养蚕,凭着勤勉付出便可安心地等待收益分红。
这一路上,我们围绕着修水县转了大半个圈。从吴坪村,到征村乡,到整个县域,无不见桑树
遍布沃野,郁郁葱葱。我看见因病致残的胡经明,用一把竹椅支撑着身体,在桑田里奋力地挖地草;
我看见从打工地返乡的樊南星,带着身患“渐冻症”的妻子下地,双手并用飞快地采摘桑叶;我还
听见吴坪村的脱贫户石根感慨地说:“用好国家政策,自身勤劳肯干,就是最好的脱贫药方。”
何止是他们呢?在修水,九万八千亩桑园,十个五千亩蚕桑乡镇,二十个千亩蚕桑村,一百五
十个百亩专业组,三百七十五户十亩以上大户……一头,承载起三万多名蚕农的希望,另一头,连
接着丝绸企业上亿元的年销售额,还有两千多在家门口就业的人。现在,桑园还在一亩亩扩大,蚕
农的雄心也在一天天变大。随之而来的,还有桑果休闲采摘、桑葚酒、桑葚饮料、桑叶茶、桑芽菜、
蚕丝被、食用蚕蛹等相关产品产业的开发。日子,正一天天生机勃勃地向前走。
我携着满身的绿意退出桑园,抬起头望去,天边早已云开雾散,万道金光下,深情抚摸着这热
腾腾的土地……
(选自 2020 年 11 月 11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文章写栽桑的歌谣,写修水在清代就因产丝居全省之首而获“绢出义宁州”美誉,表现了这
里桑蚕生产历史悠久。
B.文章写蚕四次休眠蜕皮,用“脆弱敏感”“稍不留神就会患病死亡”“过程艰难”等,意在
突出养蚕艰难、蚕农艰辛。
C.文章中扶贫干部的话,承接上文蚕农产出与付出反差大,再转向对扶贫工作队到来后所开展
的一系列工作的叙述。
D.文章结尾使用“九万八千”“十个五千”等一组数字,展示了修水桑蚕产业在党的好政策引
领下取得的骄人成绩。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文章开头描绘了一幅秀丽清新的画面,镜头由远及近、从高到低,引领读者进人恍如仙境的
吴坪村,表达了作者对山村生活的无限向往。
6
B.文章写作者由扶贫干部的话展开美丽的想象,画面有声有色,尤其是运用叠词、拟声词和比
喻手法,把蚕吃桑叶的情景描摹得栩栩如生。
C.文章倒数第三段通过三组典型人物的言行,展示国家扶贫政策下农民发生的可喜变化——他
们焕发出可喜的精神动力走向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D.文章在选材上一个显著的特色是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既选取了吴坪村这个发展典型来详写,
也简要交代了修水县桑蚕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
7.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0 分)
(一)课内文言文(本题共 6 小题,40 分)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聊乘.化以归尽 :利用、凭借
B.甚善,名我固.当:确实
C.逮.奉圣朝:及、至
D.大母过.余曰:探望
9.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中的“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
分)
A. 生生.所资
B.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C. 眄庭柯以怡. 颜
D. 乐琴书..以消忧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 分)
A.①农人告余以.春及②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B.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C. ①因.舍其名 ②因.击沛公于坐
D.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②珍宝尽有之.
11.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4 分)
A.①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①遂见用于小邑②亦将有感于斯文
C.①传其事以为官戒②既自以心为形役
7
D.①理,非吾业也②故不我若也
12.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译:我们小民停止吃饭来使官吏劳累而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人口增多、生活安定呢?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译:这个老婆婆,是我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译:既然已经把自己的心当作有形的牢笼,为什么还要如此惆怅而独自伤悲?
13.情境默写(20 分)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项脊轩志》中表现出项脊轩内有书香之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
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
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14.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4 分)
8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
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也
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对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
格,也侧面表现出“我”的流连忘返。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写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草与
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15.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7 题。
中秋节期间,在“传统节日与当代价值”的国际学术对话中,一位年轻的外交官,对传统节日
给出了一个令人▲的定义。她认为节日不仅是传承文化,更是人类追求艺术的极致表达。什么是节
日?“节”本意取自竹节,但我们给了它更多的思想内涵——生活在时间的流里,(■)。而八月
十五这一天,本就是每年十二个圆月中的一个,这“节”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与幸福紧密相
连的时间密码。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没有什么能比艺术做得更出色。因为,只要是真正的美,一
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分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
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
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才可能创造出为人民▲、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
节俗文化产品。开贞起元,▲,此其时也!
16. 下列在文中■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4 分)
A. 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以此赋予节日不同的深刻意义
B. 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以此对时间长短进行深度切割
C. 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可根据不同的文化对时间进行切割
D. 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赋予这刻度以意义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4 分)
A. 耳目一新 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 推陈出新
B. 焕然一新 入乡随俗 乐此不疲 革故鼎新
C. 耳目一新 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 革故鼎新
D. 焕然一新 入乡随俗 乐此不疲 推陈出新
四、作文(60 分)
9
18.《项脊轩志》中作者写到: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
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祖母的这些话语与做
法使你想到了什么?请将你的感悟写下来。
要求∶ 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10
2019 级高二第二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当下社会发生的特定事实基础……不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错。B."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的
特点是由社会记忆的底色或基调决定的"错。D."我们"与"他们"的说法,与"我群和他群"的概念,都
是为区别自己所在群体和其他群体的表达,有相似的地方;但"我们"与"他们"具体指"中华民族"和"
外族",在这一点上含义又有不同)
2.A("个体记忆促成社会分类",只是形成社会认同感的微观层面的路径,此外还有其他路径)
3.A(材料一第四段的核心观点是∶权力或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会借助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
中人们思想的引导,形成社会认同。A 项内容符合中心论点的意思。 B.谈的是了解能促成团体的稳
定。C. 说的是机构、组织自身的改变。D.没有重新建构的意思)
4.①武汉网友泪奔,是个体记忆鲜活性和冲击力的体现,视频被大量转发说明其影响并形成了社会
认同。②"90 后"的心声体现了担当的社会记忆,符合外部期望和本身需要,收获大量点赞说明实现
了社会认同。③央视频道推出"抗疫"纪实,是国家层而对人们进行思想引导,形成共同的社会记忆,
引发广泛共鸣体现国民认同。
5.B 解析:这些词句体现了蚕在蜕皮期死亡风险之大,但这些风险都在统一消毒、统一管理下消解
了。因而,使用这些词句,意在反衬扶贫工作效果显著,现在的蚕农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6.A 解析:文章开篇的写景是为展现富民政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非表达对山村生活的无限
向往。
7.①文章以作者的行踪为行文结构,作者一行由坪村到征村乡,再到绕着修水县转了大半圈;在吴
坪村,由村外的青山,到田野,再到桑田一侧的养蚕大棚,使文章思路更明晰。
②文章历史和现实交织,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洋溢着作者对修水县桑蚕产业蓬勃发展的喜悦与
赞叹。
8.答案:A. 乘:顺着
9.答案:D. “带”,名词作动词,映衬,围绕。 A.生:动词作名词,生活 B.蕃:形容词使动用
法,使……增多 C. 怡: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愉快。D.名词做动词,弹琴读书
10.答案:A. A.介词,把。B.①介词,给。②介词,比。C.①连词,于是。②连词,趁机。D.①动
词,到。②音节助词,无义。
11.答案:A. A.判断句 B.①被动句②状语后置句 C.①省略句②被动句 D.①判断句②宾语前置句
12.答案:B。
A:“我们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暇”。
C:“(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11
D:“既然自己使精神受到形体的役使”。
13.(1)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2)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3)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4)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5)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
14.B
15.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
点儿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
丰饶的景象。
作用: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寄托了
诗人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16. D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在文中■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
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
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
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
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这句话之前说的是 “‘节’本意取自竹节,但我们给了它更多
的思想内涵——生活在时间的流里,”陈述的对象是“节”,那接下来的句子也应该陈述“节”怎
样,所以考虑到话题一致性,应排除 A 项、B 项。这句话的后一句“而八月十五这一天,本就是每
年十二个圆月中的一个,这‘节’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与幸福紧密相连的时间密码。”这句
话说的是“节”的文化意义,所以考虑到语意的连贯性,应排除 C 项。故本题选 D 项。
17. A 试题分析:题干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这是考查成
语的运用。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耳目一新:
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此处语意想要表达有
人提出一个新奇的观点,让作者感觉新鲜,所以用“耳目一新”。移风易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入乡随俗:到一个地方就遵从当地的风俗习惯。此处强调艺术改造的力量,所以用“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
其中。不作定语。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
化遗产)。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意在表明对传统节日文化
12
的继承和发展,所以用“推陈出新”。开贞起元,“贞”取自“元亨利贞”,这四字分别代表仁、
礼、义、正。具有万物创始的伟大天圆,亨通顺利的成长,祥和有益前进,贞正坚固。“开贞起元”
意约为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故本题选 A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