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测试卷十四
课内阅读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七律·长征(16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是________________写的,你还知道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4分)
2.诗中的“远征”指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总括全诗的诗句是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概。(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长征途中的两次重大战役: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__________”字表现了红军战士激动高兴的心情,“__________”字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4分)
5.“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句诗告诉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________。(1分)
6.全诗赞颂了红军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精神。(4分)
(二)狼牙山五壮士(节选)(22分)
五位壮士(屹立 耸立)在狼牙山顶峰,(回望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lòu lù)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suì shuì)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__________,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__________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__________的声音!这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文段补充完整。(5分)
2.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3.用“/”从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词。(5分)
4.文中最后一段的正确理解是( )(2分)
A.“这声音”指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体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B.这是五壮士威胁敌人的话。
C.最后一段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壮士们跳崖时的情形?你从中体会到了壮士们怎样的精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桥(节选)(16分)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 __A__ 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K说K你先走K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__B__ 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__C__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 D 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把下列四个动词还原到文中A、B、C、D四处。(2分)
退 塌 推 爬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在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3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 )(2分)
A.设置悬念 B.埋下伏笔
4.请把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画上“ ”,这些描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一句中“丈夫”
是指____________,“儿子”是指____________。 (2分)
6.文章为什么直到结尾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文章,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北京的春节(节选)(14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
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炮声不绝。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注释】元旦:历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1.“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2分)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______________,在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正确的选项是( )(2分)
A.过渡句 承上启下 B.中心句 总结
C.总起句 总起
3.本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对除夕、元旦习俗的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的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草 原(节选)(18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2分)
(1)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
(2)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
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括号里。(2分)
( )——( )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明__________________。“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这句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6分)
5.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____”画出文中相关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匆 匆(节选)(14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涔”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潸”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4分)
2.第一句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第二句中隐去了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们”指______________。(3分)
3.比较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打“√”,不同的打“×”。(2分)
(1)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
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我不知道。 ( )
(2)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时间的流滴在我的日子里。 ( )
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仿照文中排比句的写法写一段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