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奉贤区高三二模优秀作文赏析
奉贤区高三“二模”作文题
对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
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题目解读】
材料撷取自周国平的散文,我们的立意既可以延续周氏本义,又可以在三句话构成
的相对独立并完整语境中有所跳脱和超越。
理解材料首先需要获得准确的整体感,是谓求同。三句话结构相似,“等于不存在”
连续反复,体现了鲜明的爱憎;音盲与画盲相似,都有感知的机能而事实不能;贝多
芬、毕加索、荷马和海明威一致,各自是行当里的最高水平代表。贯穿起来看,一方
面材料流露出若有若无、居高临下的傲慢,道破了审美存在着让人无奈却无比坚固的
壁垒;另一方面,又以批判和感召的方式指出,唯有提升认知能力,才能够避免错失
经典、误读经典。
其次,要善于从句式结构和遣词用字中玩味,在细微间理出层次感,是谓存异。比
如“等于”一词,讽刺徒知其名不得其实者,虽言之凿凿,却“盲”然依旧,完全没
有触及毕加索们的真正价值。再比如,“音盲”“画盲”皆直言其盲,“只读流行小
报的人”看似不盲,但这里作者语势更盛,似乎在愤怒抨击着更可悲的“心盲”。研
究句式也能得到类似的结论,前两句是一个层次,如同古诗文中的“兴”,先言他物,
以引起所咏之物,后者才是着意之处,如果说,对世间之美的认知“音盲”“画盲”
尚有可以原谅的客观无奈,那么,明明可以断文识字,却自甘堕落,置“整个文学宝
库”于不顾,沉醉在轻浮萎靡的流行小报之中,是可忍孰不可忍?以《我不过是个音
盲》为题,不妨这样写:承认自己存在客观的音乐素养不足,从而无法领略贝多芬的
价值固然是遗憾的,但“我”好歹不心盲,向美而生,在文字的领域里努力领略“险
峰”的无限风光,拒绝低级趣味的社会风潮,主观上崇美尚美,附庸风雅并最终风雅。
再者,不妨从对象选择中生发新意、探索深意。以贝多芬而言,他创作《命运交响
曲》的时候已经失聪,亦可言说很多“盲”本质上是“心盲”,客观条件固然重要,
主观意愿才是根本;毕加索也能做点文章,作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
的作品不是一般的美术爱好者所能真正理解赏鉴,可以批评读小报的人本质上也是识
字的“文盲”。荷马和海明威也一样可以品读出点味道来,关键是你有没有充分的学
识,更有没有于平常处见奇崛的见识。
小处,从承认审美壁垒的存在来说,从提升自我来获得更多更高级的审美体验来说,
容易写得精细深刻;大处,从不甘平庸,向往崇高,丰富自我心灵的角度谈,可以写
出大气宽广;借助《秋水》的“井蛙不可语于海者”,谈人不可拘于虚、笃于时、束
于教,庄子的智慧就成了你的倚仗。只要有整体把握,有层次分析,小处切入,异处
着笔,加上自然散发的知识学问,写出好文章真的不难。
【考场佳作】
走出去(一类中下)
周吉阳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
于道者,束于教也。
不通音律,便体悟不了阳春白雪般的清角之操;不晓丹青,便享受不到淋漓笔墨中
的高妙之意;不读经典,便无缘蒙受经史子集里的养蒙之功。
分明处于一个空前信息化的时代,束于陈教的乡曲之士却比比皆是,他们宁可读流
行小报、通俗网文,也不愿看先贤经典。任由自己的思智情操堕落腐化,以至于成了
“文盲”,再也体悟不了深沉蕴藉的文字之美,只能做浅表的、快速的,短时的碎片
化阅读。于这类人而言,从荷马到海明威,从屈原到鲁迅,整个人类的文学宝库恍若
虚无,连一隅都不能窥见。这不仅是他们自己无法明悟的遗憾,亦使这宝库蒙尘。长
此以往,它将成为一个传说,仅有零星几个人方能得见。由此,文学衰颓,宝库亦成
无源死水。
究其根本,是时代改移过速。人们既缺少了那份从容与闲暇,无暇细细品读经典,
又受了浮躁功利之风的污染,没了沉淀灵魂的兴味。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快餐文大
行其道,先贤经典却遭排诋,真真是曲高和寡。
品读经典,是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的。要有纯净的心灵,敏锐的洞见,丰富的同理,
高远的情致,而这些正是今人缺少的。这种缺少沉静,缺少感情,带来的不止于缺少
了对经典的玩味,缺少了诗意的栖居。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深远的,对文艺的影响
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只顾去林中找兔子的尼安德特人业已灭绝,愿去林中寻仙子的智人福祚绵延。而当
下功利主义、物质竞争大行其道,是否意味着一种退化?当富有感染力、教化力的文
艺著作褪色;当诗意的哲思与玄想消散,当贝多芬的《命运》无人倾听,当毕加索的
名画无人观赏,对经典文化视而不见,只汲汲于富贵,碌碌于功名的社会是否有停滞
之危?毕竟精神的贫乏意味着创新的缺失,而没有创新推动的社会难免有所阻滞。毕
竟世界的美是如此多样,具有审美的心灵才能看见、听到、读到。
如此,那么搜寻诗意,体悟经典,涵养精神,砥砺操行就不是一家一姓之事了。于
社会而言,要倡文教,兴文艺;于个人而言,亦要重拾经典,凝神静气。以个人的学
养推动社会,以社会的氛围感染个人。若是停学辍读已久,不能骤读翰文,或可从浅
近些,短小些的文赋学起。读不懂《离骚》总能看懂《咏鹅》。有志者,事竟成。勇
敢地走出去,不要束于腐教,试着接触经典,追寻诗与远方,铸就独立而高伟的精神
与人格,树立远大的志向与抱负,为这日趋陈腐的世界,增添彩光一抹;睁开审美的
眼睛,看见世界丰富多彩的美丽,毕竟一切都是存在的!
点评:
这篇文章,体现了小作者精准的立意定位。行文过程中逻辑严密,引经据典,立足
于材料又不仅仅囿于材料,具有开阔的思维、关注社会的高远情怀。文章第一段引用
了《秋水》中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每个人有认知局限的一句经典言论,独立成段,与材
料中的“盲”有相应的契合。紧接着,第二段便转笔进入材料,分别阐述了“音律”
“丹青”“经典”所具有的意义,用词典雅,带人进入了高雅的艺术境界之中。后面
的三、四、五三段,重点围绕经典的缺失这一现象,分析其根本原因,并重申品读经
典所需要的条件,段落之间的关系层次清晰严密,颇具说服力。文章的最后两段,则
从经典的缺失给整个社会带来的伤害来谈,或会带来创新的缺失、社会的阻滞,由此
反向提醒我们,要“走出去”,要提升个人学养,追寻诗与远方。当然,在原因分析
层面,快餐文化的盛行和人们缺少沉静的思考,两者也有着部分交叉。对于其成为“盲”
的原因分析,如果角度再多元,思考更深入,文章会更加深刻。(贾冬梅)
万种风烟,美不远人(一类中上)
刘冉彦
睁开蒙尘的双眼,灿若列星的光辉才有了它的意义;博览天地之精华,万种风烟的曼
妙才进入了人的内心。
有人是主动闭上双眼走路的,有人是只睁开一只眼睛走路的,他们都是坐井观天的
人,让本该如雪惊涛的心永远冰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不能使其心弦颤动一毫;凡
高向日葵的冶艳不能在其严寒的心中生长;顾城诗中白桦树孩子般的眼睛不能使其融
化;海明威硬汉精神的绝唱无法触动他们的感官。他们心中死寂的世界,构筑了不可
语冰之夏虫的王国。
然而,这个时代却见证了他们的猖狂跋扈。正如南怀瑾说,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
发达,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人们为了生存而忙碌,为了欲海之难填而烦
恼,也可以说是精神上最痛苦的时代。流行小报无疑是物质社会的特产品。秉持着“物
之不齐,物之情也”的信条,我们接纳并包容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也无疑苛责偶一阅
之以求性情的愉悦。但倘若只睁一只眼,难免有许多狭隘与局限,对肤浅聒噪之物的
偏爱偏听,也只能导致灵魂沉湎于物质的虚无与空洞,不断沉沦。
当我们在谈论“音盲”、“画盲”的时候,我们并非在揶揄那些拘囿于客观因素而
无法感知艺术在普适意义上的美的人。我们在警惕的,是那些主动葬送了美的感知能
力的人。或许物质至上的社会天然与讲究静气的精神文化有着难以磨灭的冲突,一如
约翰.缪尔的感叹“红杉是千年的沉静”。但难道我们就此要心安理得地做闭眼塞耳之
人吗?“重要的不是你的目光,而是你的目光所及之处。”法国作家纪德的话,为我
们感知美提供了一个指引。
我们在追求美,更在追求感知美的能力。我们在呼吁文学艺术焕发新的活力,更在
呼吁《边城》中那翠翠青山半落的澄澈的明眸,呼唤渊明诗中夕阳斜沉的壮美,呼唤
老子以牧歌吹起晚岚的拙朴本真。
一如阿卡贝拉的王冠永远为塞万提斯熠熠闪光,贝多芬们的乐章永远期待着愿听善
听的耳朵,去解构、去重塑。他们一直存在,只要我们的灵魂还有不为纷扰繁杂、浅
薄粗陋所浊污的可能,世界便充满美的回响,在每个人的眼里摇荡。
睁眼,美向你我靠近。
点评:这是一篇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文,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同时小作者又于诗情
画意中构建了一个理性思考的世界,感性与理性兼备,形象与抽象完美融合。“主动
闭上双眼走路”“只睁开一只眼睛走路”恰是立足于材料得出的结论,“画盲”与“音
盲”是主动闭眼者,只看流行小报的人,也就是只睁开一只眼睛走路的人。表达形象
且贴切。接着写这些“盲”飞扬跋扈、大行其道的表现和原因。小作者的笔力不仅仅
在于用了系列形象化的语言来引人入胜,还在于其无处不在的辩证思考。我们接纳并
不苛责,我们并非揶揄而是警惕,我们追求美更在追求感知美的能力……几处极其具
有思辨性的表达,充分彰显了小作者对于当下世界思考之深,严密审慎的思维能力也
可见一斑。最后,作者重申人要具备主动睁眼的意识,与文章开头处的“闭眼”遥相
呼应,通过层层分析后得出结论,水到渠成。(贾冬梅)
别让低俗消解深刻(一类中上)
褚轶芸
“贝多芬”只属于崇尚音乐者,“毕加索”只属于探秘美术者。文学宝库的瑰丽
奇华是耳塞眼闭者无所见的。正如棱罗曾说:“太阳终会升起,只有睁眼,黎明才会
到来。”
这是值得相信的最好的时代,曾经拒大众于千里之外的艺术殿堂已被先驱者扣开大
门;各类信息渠道将经典送诸眼前。然而这也是需要怀疑的最坏时代,人人都知道贝
多芬、毕加索,却又前所未有的空洞。
这份正在消解深刻的低俗浪潮似乎有源可溯。一方面,信息化的多产社会,让我们
成为新时代的“新房客”,即占有的多,拥有的少,碎片化的摄入使人丧失沉淀的能
力;另一方面,社会本位的价值观正在消解求知求美的意义。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我们却听不到每一个齿轮的呐喊,更甚者,“齿轮们”为自己空空如也的脑袋沾沾自
喜,将功利主义化为生命的底色。
与此同时,在艺术、文学中沉默的大多数成为了“懒汉思维”的代名词,通过庸俗
文学满足即时的快感,奉情感为圭臬。还有的,则仍处于对于“深刻”的畏惧,沉溺
于当下的舒适圈,避免了一切深刻的开始。
然而,成为耳塞眼闭的人有源可溯,就真的有理可循吗?《娱乐至死》中有两个可
悲图景的概况:一种是奥威尔式的,信息闭塞,真理消亡;一种是如滑稽戏般,让众
人在娱乐中走向消亡,深刻就此瓦解。对此,我不禁想发出慨叹:勿让低俗与幽默消
解经典与深刻;保持清醒的内心,审思之,明辨之。
聆听贝多芬,感悟毕加索,从荷马到海明威并非意味着人人可以在艺术殿堂夺得桂
冠,也并非成为了高人一等的鉴赏者,但却可以让我们在冗杂的时代安顿内心,在自
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史铁生将生命之痛诉诸笔端,软弱也变成了坚强;陈寅恪忍受
身体病痛口诉巨作将文人精神传扬后世。放诸当下,外卖小哥雷海为面对步步紧逼的
生活,留得吟诗的一方天地,获得诗词大会冠军。或许这个头衔并未改变他的生活处
境,然而“听得见的是修辞,听不见的是诗”,平凡人的世界中吟诗作乐早已使他在
诉求于存在中寻得了统一。
更进一步,经典与艺术让我们避免“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的愚昧境
地,在撕裂的生活中扎下根去。无论是将热爱诉诸笔端,抑或投诸艺术,或许我们不
会像文天祥在生命尽头吟诗高歌,但无论形式,不变的是对生命价值的捍卫。
反观当下,网络通俗文学的作者迎合庸俗大众,甚至不敢在作品中加入初中以上的
知识,害怕冒犯了寻找快感的读者。可悲!可叹!
顾城说,一朵花在担心春天离去;我要成为春天,就没有花开,只有春天。请在流
动的时代沉下心去,别让低俗消解深刻。
点评:文章的标题很醒目,且振聋发聩、引人深思。“别让低俗消解深刻”是作者
从《娱乐至死》中两种可悲情景中的其中之一得到的启示,而材料中各种“盲”,便
是不愿欣赏高雅、仅沉迷于低俗的典型代表,长此以往,深刻就会瓦解,真理也会慢
慢消亡。作者将平时储存知识和考场材料进行完美融合,可见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
性。本文还有一点特别值得赞扬,欣赏高雅并不意味着在艺术领域夺冠,也不是成为
高人一等的见证,而是为了安抚内心,在冗杂中获得安宁,接着用了系列事例论证,
平凡人的世界中也可以拥有高雅。思辨性强,指向明晰,给人以启发。当然,在文章
的第二段中,有些概念的界定尚且显得有点重心不明。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为什
么就会造成这么多“盲”,这点衔接处有点模糊,可以进一步清晰化。(贾冬梅)
警惕经典盲现象(二类上)
佳骏
诸如画盲和音盲,基于一种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的缺陷,失去了了解贝多芬和毕加
索这样的大家的可能性,而现如今,很多人主动舍弃了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文学宝库,
追求千篇一律的流行小报,形成了一种经典盲现象。
在信息时代,这一现象极其泛滥:海明威与荷马这样文学巨头的书籍销量连年下降,
一些低俗的玄幻小说,爽文却越发畅销…..人们对文学经典的追求的减少,在实质上,
体现的是人们对文化的模式以及对精神思想境界的置之不理,若是任由“经典盲”扩
张下去,人类社会终将变成庸众社会,要想扭转这一危局,首先便必须找到“经典盲”
的成因。
从个人角度讲,现在的人们经历了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和学习,失去了静下心的能力,
在高度疲劳的状态下,自我只求得到一种放松和喘息的机会,于是便把目光投向了商
业公司特制的,只为迎合人性中低级趣味的流行小报中,久而久之,这一阅读习惯造
成了思维的钝化,使人们对需要进行深度解析的文学经典产生了厌烦的情感,无法体
会其中内涵,就像画盲和音盲一般,即使想去了解也无从下手,便干脆舍弃文学宝库,
陷于流行小报中。
从社会角度讲,高度发达的自媒体学会了如何在人类社会中生存且发展,他不断向
人们推送“时下热门”,为人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流行小报的广大受众群
体中,人们找到了归属感,沉醉于其中,不愿脱离群体去独自阅读文学经典,久而久
之,形成了一种“信息茧房”效应。一大群“经典盲”混在一起,不讨论海明威的巨
作,就像画盲和音盲不去讨论贝多芬和毕加索一样平常,这怎么可能不会造成人们对
文化的漠视呢!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构成的社会,难道称不上庸众社会吗?
文学宝库中的内容之所以万古长存绝不是没有道理的,其中的内容对解决现代人的
危机绝对是有重大意义的,例如道家“反者道之动”一类以静制动的处世哲学,是足
以将人们从物欲横流中拉出,以精神上的饱和来对抗肉体上的疲惫的,这种经典文学
中蕴藏的深刻意义对我们来说,经世致用,决不能舍弃。我们应该像楚门的世界中的
楚门一样,大方自信的走出一直囚禁着我们的信息茧房,重拾曾被我们舍弃的文学经
典,找到生命之美。
改变“经典盲现象”,踏出自己的新天地,从文学经典中得到一种精神思想上的升
华,生命中的精彩绝不该因“盲”而止。
点评:作者对于材料中的“盲”进行了分类。音盲和画盲属于艺术领域内的缺失,
尚且可以理解和原谅,但文学类的经典盲这种现象,是属于社会中的泛型现象,是最
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点。文章第一段便明确了讨论重点,实现了向下行文的顺利过渡。
后面的行文结构比较清晰,从现象展示到原因分析层层推进。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原
因分析作者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注重过程性,对于人们为何会沉迷于流行小报,过
程性的分析让文章不再空洞,这也是目前很多作文中很缺失的一点,毕竟很多问题的
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长期行为的结果。注重事情发生的前
因后果,来龙去脉,多元影响,显示出作者思维之严密,思辨性之强。当然,这篇文
章整体语言比较平实,如果再适当引经据典,使用修辞、注重句式等手法,来增强文
章的感染力,或许会更好!